中道之內(nèi)容及其意義

  中道之內(nèi)容及其意義

  印順

  一、中道之內(nèi)容

  佛法,是對于人生向上發(fā)展以至完成的一種實踐。眾生(以人為本,可稱為人生)無始以來,生死死生,生生不已的存在,是人生現(xiàn)實不過,迫切不過的根本問題,也惟是佛法才能徹底處理的問題。佛法對于人生──生生不已的存在,開示它的真相,使我們從人生實相的正見中,知道我們應(yīng)如何增進此人生,凈化此人生,超越一般的人生,達到更圓滿更完成的地步。這一佛法的核心──人生進步、凈化以及完成的實踐,佛典里稱之為道。釋尊在波羅奈的鹿野苑中,初為五比丘轉(zhuǎn)****,即提示以「中」為道的特質(zhì)。如『轉(zhuǎn)****經(jīng)』(巴利文本)說:「在此諸欲中耽于欲樂者,乃下劣凡夫,為非圣無意義之事。雖然,以自身所求之苦為苦,亦為非圣無意義之事也。離此二邊之中道,方依于如來而能證悟,此即開眼、開知,至于寂靜、悟證、正覺、涅盤之道。比丘!于何名為依于如來所悟之中道?即此八支之圣道也」。佛在開宗明義的最初說法,標(biāo)揭此不苦不樂的中道。中道即八支圣道,這是中道的根本義。這何以稱之為中?有以為佛法之所謂中,是不流于極端的縱欲,也不流于過甚的苦行,在此苦樂之間求取折中的態(tài)度。但這是斷章取義,不能正解八正道的所以為中道。要知道:一般人的人生觀,即人生歷程的路向,不是縱我的樂行,就是克己的苦行。研考這二端的動機,都是建立于情意的,即是情本的人生觀,情本的法門。世人感覺偏于縱我的樂行不可通時,于是就轉(zhuǎn)向到專尚克己的苦行。人生的行為,都不過在這兩極端以及彼此移轉(zhuǎn)的過程中。不曉得縱我的樂行,如火上加油;私我的無限擴張,必然是社會沒法改善,自己沒法得到解脫。或者見到此路不通,于是轉(zhuǎn)向苦行,不知苦行是以石壓草的辦法;苦行的折服情欲,是不能成功的。叔本華的悲觀,甚至以自殺為自我解脫的一法,即是以情意為本的結(jié)論。依釋尊,縱我的樂行和克己的苦行,二者都根源于情識的妄執(zhí)。釋尊否定了二者,提供一種究竟徹底的中道行,這就是以智為本的新人生觀。自我以及世間,唯有以智為前導(dǎo),才可以改造人生,完成人生的理想。因此,不苦不樂的、智本的新人生觀,是佛法唯一的特質(zhì)。佛說離此二邊向中道,中道即八正道。八正道的主導(dǎo)者,即是正見。一切身心的行為,都是以正見為眼目的──『阿含經(jīng)』以正見為諸行的先導(dǎo),『般若經(jīng)』以般若為萬行的先導(dǎo)。所以不苦不樂的中道行,不是折中,而是從正見為本的實踐中,不落于情本的苦樂二邊。由此,佛法是以「以智化情」、「以智導(dǎo)行」為原則的。以智為本的中道行,包括了最初發(fā)心乃至向上達到究竟圓滿的一切過程。

  正見為導(dǎo)的中道,即是從正見人生的實相中,增進、凈化此人生以及解脫、完成。正見人生的實相,佛在處處經(jīng)中,也即說之為中道或中法。如『雜阿含經(jīng)』(大正藏編號二六二經(jīng))說:「世人顛倒,依于二邊,若有、若無。……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于二邊,說于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是釋尊開示「正見」的教授,說明世人不依于有,則依于無,佛離有無二邊而說中道法。然所謂離有離無的中道,不是折中于有無,而說亦有亦無或半有半無的。釋迦所說者,為緣起法,依于緣起的正見,能得不落有無二邊的中道。

  釋迦所說中道,還有不一不異的中道,如『雜含』(二九七經(jīng))說:「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若復(fù)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于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圣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緣無明行」。還有不常不斷的中道,如『雜含』(三00經(jīng))說:「自作自覺(受),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于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不一不異,不常不斷,與不有不無一樣,都是依于緣起而開顯的不落二邊的中道。正見緣起的中道,為釋迦本教的宗要。不苦不樂是行的中道;不有不無等是理的中道,這僅是相對的區(qū)分而已。實則行的中道里,以正見為先導(dǎo),即包含有悟理的正見中道;惟有如此,才能不落苦樂兩邊的情本論。同時,悟理即是正行的項目,正見緣起,貫徹自利利他的一切正行,兩者是相依相待而不可缺的。依于正見緣起,能離斷常、有無等二邊的戲論,發(fā)為人生的實踐,自然是不落苦樂二邊的中道。

  還有,釋尊的開示緣起,緣起的所以是中道,即不能忽略緣起的空相應(yīng)性,這在經(jīng)中多有說到。如『雜含』(二九三經(jīng))說:「為彼比丘說賢圣出世空相應(yīng)緣起隨順法」。緣起是與空相應(yīng)的,空的獨到大用,即洗盡一切戲論執(zhí)見。緣起與空相應(yīng),所以能即緣起而正見不落兩邊的中道。

  二、中道之意義

  中道,當(dāng)然是不落二邊。但不落二邊──中道所含的意義,還應(yīng)該解說。中的本義,可約為二種:一、中實:中即如實,在正見的體悟?qū)嵺`中,一切法的本相如何,應(yīng)該如何,即還他如何。這是徹底的,究竟的,所以僧睿說:「以中為名者,照其實也」(中論序)。二、中正:中即圓正,不偏這邊,也不偏于那邊,恰得其中。如佛說中道,依緣起法而顯示。這緣起法,是事事物物內(nèi)在的根本法則。在無量無邊極其復(fù)雜的現(xiàn)象中,把握這普遍而必然的法則,才能正確、恰當(dāng)?shù)拈_示人生的真理,及人生的正行。中即是正,所以肇公稱『中觀論』為『正觀論』,中道即是八正道。此中實與中正,是相依相成的:中實,所以是中正的;中正,所以是中實的,這可總以「恰到好處」去形容他。

  龍樹發(fā)揚緣起、空、中道的深義,以「中」為宗而造論。他嚴(yán)格地把握那修道中心的立場,對于中道的解說,也不出于中實與中正。中實,本以正觀緣起性而遠離戲論的寂滅為主。這中實的寂滅,從實踐的意義去說,即是不著于名相,不落于對待。一、不取著名相:這如『大智度論』卷六說:「非有亦非無,亦無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中道,不但是非有非無,更進一步的說:「此語亦不受」!甘堋辜葱伦g的取。凡稱之為有、為無、為非有非無,都不過名言的概念。非有非無,本表示觀心的不落有無戲論,如以為是非有非無,這不能恰合中實的本意。所以必須即此「非非」的名相,也不再取著。二、不落于對待:我們所認(rèn)識的,所言說的,都是相對的。凡是相對的,即不契于如實絕待的中道。如『大智度論』卷四十三,說到種種的二邊,都結(jié)論說:「離是二邊行中道,是名般若」。這里所說的種種二邊,如常無常、見無見等,都是二邊。進而至于能行能證的人──菩薩、佛是一邊,所行、所證的法──六度、大菩提是一邊;甚至般若是一邊,非般若是一邊,要離此二邊行中道。這不落對待的中道,即入不二法門,是順于勝義,依觀心的體悟說。

  關(guān)于中正的意義,龍樹也有很好的發(fā)揮。依佛陀所正覺的,為眾生所巧便言說的,在佛陀,都是圓滿而中正的。如緣起是中正的,空也是中正的,至于中道那更是中正了。但世俗言說的施設(shè),不免片面性的缺陷,所以古德說:「理圓言偏」。眾生對于佛的教法,不能圓見佛法的中道,聞思或修行,在任何方面有所偏重,就會失卻中道。如『智論』卷八十說:「若人但觀畢竟空,多墮斷滅邊;若觀有,多墮常邊。離是二邊故說十二因緣空,……離二邊故,假名為中道」。畢竟空與緣起有,那里會墮于一邊?這因為學(xué)者有所偏重的流弊──世諦流布,什么都有弊的,所以特說明緣起與空寂不偏的中道。即空的緣起,不落于斷邊;即緣起的性空,不落于常邊。緣起與空,印度佛教確曾有過偏重的發(fā)展。到極端,如方廣道人偏空,是墮于斷滅邊;薩婆多部偏于一切法有,即墮于常邊。為了挽救這種偏病,所以龍樹探『阿含』及『般若』的本意,特明此緣起即空的中道,以拯拔那「心有所著」的偏失者,使之返歸于釋迦的中道。學(xué)者不能巧得佛法的實義,多落于二邊,所以特稱此綜貫性相空有的為中道。龍樹的中道論,不外乎不著名相與對待(宗歸一實),綜貫性相及空有(教申二諦)。中觀大乘的特色,實即是根本教義完滿的開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