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師傳第六卷
玄奘法師傳第六卷
再往前行,便是有名的莫賀延磧,長八百多里,古時候叫做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更看不見一點水草。奘師一個人孤伶伶地走在這無垠的沙漠里,四周所見,除了黃沙,還是黃沙。奘師怎樣也見不到路的盡頭,從白天到晚上,從黑夜到黎明,一路上,奘師一直默念著觀世音菩薩圣號及《般若心經(jīng)》。
當初奘師在成都的時候,遇到一個衣衫襤褸,長滿膿瘡、全身臭穢的病人,沒有人愿意理他,奘師見了心生悲愍,就把他帶到寺里,施與衣服并招待飲食。病者感奘師不舍救濟之恩,于是授予《般若心經(jīng)》。因為經(jīng)文簡短而意義深刻,所以時常誦習。
在沙漠里,身邊遇見那些惡鬼等怪異現(xiàn)象,有時高聲稱念觀世音菩薩圣號,影像就應聲消失,有時還是無法排除,環(huán)繞在左右。這時只要念誦《般若心經(jīng)》,一發(fā)出聲,這些怪異現(xiàn)象就銷聲匿跡。在危難關(guān)頭念誦《心經(jīng)》祈求就能得到感應,這就是很好的例證。
好不容易走了一百多里路,可是奘師卻發(fā)現(xiàn)找不到野馬泉這個地方,心想可能弄錯方向迷了路,很是焦急。就在停下來喝水的時候,一個不小心竟然把水囊掉在沙地上,沒多久水囊里的水就一滴也不剩地流光了。在無垠的沙漠中,沒有水喝怎么活下去?
不得已,奘師打算掉頭回第四座烽火臺,重新裝水再繼續(xù)西行,走了十多里時,突然念到自己發(fā)的誓愿:“若不到天竺,決不東歸一步”,心想,我在做什么?怎么可以因為遇到一點挫折就走回頭路?寧可向西走而死,決不東歸而生!于是又振作起精神,掉轉(zhuǎn)馬頭,也不顧水囊里沒水,就這樣一心念著觀音菩薩的圣號,繼續(xù)向西北行進了。
在沙漠中的奘師,不分晝夜孤單地前進著,環(huán)顧四周,沙海茫茫,了無生機。餓了就隨便吃些干糧;累了,人馬就地躺下來休息。白天時狂風挾著沙礫席卷而來,使人眼睛張不開,連呼吸都困難;夜里則滿天鬼火閃爍如繁星,魑魅魍魎,形狀恐怖,前后跟隨。因為稱念觀音圣號及《般若心經(jīng)》,所以奘師心里毫無畏懼。
可是沒有水喝畢竟不是人和馬所能忍受的,經(jīng)過了五天四夜滴水未進,口干舌燥的奘師,已是全身發(fā)燙,頭暈目眩,終于連人帶馬倒臥在沙層上,奄奄一息。這時的奘師仍一心稱念著觀世音菩薩,祈求道:“弟子天竺取經(jīng),既不為財利,也不求名譽,只為能求得無上正法,導利群生。求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消除災厄。”奘師就這樣至誠地不斷祈求著。
到了第五夜夜半,忽然起了一陣涼風,吹到身上,渾身感到?jīng)隹,心神頓覺一爽,模糊的雙眼,視線復明,連那匹老馬也都霍然站起。但也許真的是太累了,奘師竟然在這種情況下睡著了。在夢中,奘師見到一個身高好幾丈、傲然站立的巨人,威嚴叱喝他說:“為什么不 打起精神繼續(xù)趕路,還躺在那里做什么?”奘師一下子被這夢給驚醒了,雖然身心已非常疲憊,但不敢再作停留,立刻動身上路。
月牙泉──沙漠中的生命之泉
大約走了十里路時,老馬突然轉(zhuǎn)過方向,另走一條路,奘師拉它不住,經(jīng)過數(shù)里,忽然看見了青草數(shù)畝,那馬像發(fā)狂一樣,撒蹄狂奔,趕到草地上,忙不迭地一口一口吃草。離開草地不過十來步,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水池,水泉甘冽,澄清如鏡。奘師喜出望外,下去就飲。正是天無絕人之路,人馬俱得更生。仔細看看水草,青翠鮮嫩,一定是菩薩悲愍群生,神通變化所成。
奘師在草原上安靜舒適地休息了一天,而后把皮囊裝滿水,再割一些青草,作為繼續(xù)前進的行資。經(jīng)過兩天,終于走出大沙漠,抵達伊吾國境(新疆哈密)。
奘師進了伊吾城門,打聽到一所寺院,便到這寺里投宿。寺里有漢僧三人,其中有一位老和尚,一聽說奘師來到,高興地來不及穿袍結(jié)帶,光著腳出來迎接,一見面就抱著奘師痛哭起來,哽咽了半天,說不出話來,最后好不容易掙出一句話來道:“想不到今天,我還能夠再看見故鄉(xiāng)來的人!”奘師也因剛剛歷盡艱辛脫險,自然是無限傷感,不禁相對哭泣。
奘師西來求法的消息,是早在涼州就已傳遍西域各國了。所以他一到伊吾,玉佛寺就熱鬧起來了,各方道俗爭相參禮邀供,連伊吾王都親自前往拜見,并迎請奘師入宮受供。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guān)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福看窮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jīng)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因果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
- 金剛經(jīng)感應事跡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佛咒感應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 大悲咒感應事跡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藥師佛感應錄
- 因果日記
- 心經(jīng)感應事跡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觀音心咒感應錄
- 放下就是快樂
- 念佛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