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經》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經的秘密》前言
佛教傳入中國已1700多年了,自東漢以后的帝王,很多就非常崇奉佛教,甚至將其定為國教。和儒、道一起,佛教在中華文化史上打上深深烙印。千百年來,中國人的言行舉止和日常生活,無不潛移默化地受到佛法的影響。
在傳到中土的大量佛經中,《金剛經》是譯介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經典之一。千百年來,從僧眾到俗眾,從皇室貴族到平常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中國人在研究《金剛經》、念誦《金剛經》,因《金剛經》而得感應,因《金剛經》而開悟成道。最典型的,就是禪宗六祖慧能,因聽聞《金剛經》而頓悟成道。
《金剛經》包含了大乘佛法的最高智慧,被奉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眾圣之所依”。經文句句乃寶中之寶,妙意盡藏。句句說理說修,句句都可貫通全經,隨拈一句體悟,皆可由此悟道。一般人喜其哲理豐富,禪修者視其為修心的指針、開悟的鑰匙。
所以,作為一個中國人,可以不信佛教,但不可不讀《金剛經》。因為《金剛經》會賦予你一柄無堅不摧的智慧利劍,啟發(fā)你徹悟世事人生的真諦和實相!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的秘密》,昌樂師父采用的講本是流傳最廣的鳩摩羅什譯本,昌樂師父帶領大家一品一品的學習金剛經,跟大家一起探索出一條從信心到成佛的修行路徑。
正如昌樂師父在課程中所說的:“《金剛經》由佛陀的人間性,透露出我們修行成佛的可行性;由修行成佛的可行性,透露出我們自身的問題就是孤單無助迷茫,需要大家團結在一起來修行,以用共修來達到我們心如金剛、愿如金剛、修行如金剛。”
原標題:共讀預告丨金剛經的秘密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那一座廟
- 跟著《金剛經》學好心態(tài)!
- 《金剛經》“空”的境界是什么?
- 讀誦《金剛經》的功德殊勝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如何把邏輯思維提升到悟性?《金剛經》的悟性思維
-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名是什么意思?
- 是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是什么意思?
- 在家怎樣去學佛修行?依《金剛經》修菩薩行
- 金剛經分幾部分?講什么內容?
- 《金剛經》都說了些什么?
- 《金剛經》教眾生做什么呢?不要執(zhí)著
- 《金剛經》譯文及注解評析
- 《金剛經》里的法、非法和非非法
- 《金剛經》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金剛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離相修行
- 《金剛經》是我們學佛的基礎
- 怎么理解“一切賢圣,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六祖慧能是怎么開悟的?通過《金剛經》開悟
- 《金剛經》可以解決修行中遇到的誹謗和委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