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洝穫魅胫袊,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經》的大秘密,打開《金剛經》的鑰匙
《金剛經》的大秘密,打開《金剛經》的鑰匙
要讀經,我建議不要去看注解。而是去體驗他。每部經中,每句話,都有甚深的密意。那你要去體驗它,體驗到了,就是一種開悟,是小的開悟。悟了,你就能心開,這就是一種法喜。
對《金剛經》的體悟,我比較少。我念的也不多,可能就三四百部。那我體會一句,因為看到許多人拿著《金剛經》說,這個是空,那個是夢幻泡影,那個是不要執(zhí)著,我感覺還是有些擔心。所以就把體悟說給大家,講的好,功德歸于三寶龍?zhí)欤v的不好,過錯歸于自己。
要體悟《金剛經》,需要有一把鑰匙。好比說,《金剛經》的內容,是櫥柜里的寶貝,你好像看到了,其實并沒有真正接觸到。那就需要一把鑰匙,打開這個門,你才能清楚看明白這個寶貝。
《金剛經》講到功德很大,有人會執(zhí)著。但你執(zhí)著沒有用,因為用不到。好比說,太陽在天上,能量很大,普照大地,但你用到的很少。那怎么樣才能用到?就是你有太陽能接收器的時候才能用的到。也就是你發(fā)大心時,然后你拼命做善事時,這時候才能用的到。
這里要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金剛經》是給誰講的?
不是給普通的人講的。普通人拿著《金剛經》,說不要執(zhí)著,或者執(zhí)著《金剛經》的功德,這就犯了很大毛病。那給誰講的!督饎偨洝氛f,給不是給小乘講的,是給發(fā)大乘者說,發(fā)無上心者說。也就是真正給發(fā)菩提心的人說的。
有人說,聽了《金剛經》就有多少功德。這個前提,《金剛經》也講過。“若如來滅后,后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這句話很重要。因為《金剛經》的鑰匙就在這里。四個字:持戒修福。
《金剛經》重要講的,不是空相,而是持戒修福。而且持戒修福,是修《金剛經》的基礎。為什么呢,因為持戒修福要到最圓滿時,一定是達到《金剛經》的境界。他才能圓滿。所以《金剛經》是為了持戒修福者說的,讓他的修行更能圓滿。
為什么持戒修福的人,一定要聽聞《金剛經》?這個是第二個要解答的問題。
真正做善事的人,善事越多,如果內心放不下,就會越痛苦。估計很多人無法了解,為什么善事越多,他越痛苦。因為善事多了,他心中執(zhí)著善事,執(zhí)著就越嚴重,他內心就越痛苦。好像覺得,我功德最大,我成就最大,這時就有痛苦了。你看梁武帝,他齋僧布施,做了非常多功德,他有痛苦嗎?只要沒有了知《金剛經》的智慧。他都有痛苦。所以達摩來了,見到梁武帝,梁武帝開頭就問,功德有多少,看來他是很在乎他的功德,他就去拼命做。達摩說,沒有功德。梁武帝就很不開心。所以兩人談不開,達摩就走了。
修行人,位置越高,一定要越謙卑,他就痛苦就很少。佛法講的,功德都是大家的。他痛苦就少了。我聽支提山妙法法師說,在支提山下,有個寺院叫做報國寺。這個大護法,以前在美國定居,后來把美國的房子賣了,幾百萬,來建報國寺。同時,他又在報國寺廚房,幫忙了整整三年。這個很了不起。這樣子的人,他就沒有痛苦。起碼沒有善事而導致的痛苦。
大愿法師講過,以前在南岳有個和尚,他蓋了一個廟,要往生前,做了個夢,夢見有人抬著轎子來接他。法師就知道,他往生后要去做山神了,因為他辛苦蓋了廟,但很執(zhí)著他的廟,所以死后就去做山神了。有福報的神。
那云公(虛云和尚)就不一樣。他一輩子,是深得《金剛經》精髓,他開悟后,就去重興祖庭,雞足山,南華寺,云門寺,云居山,鼓山。他蓋好了一座,就把廟交給他的弟子,然后自己又去興旺另一個廟。從來不執(zhí)著。這就沒有痛苦了。
所以《金剛經》不是給一般凡夫講的,可以說給大福的人講的。比如天人,金剛護法,大力鬼王,轉輪圣王,國王講的。因為他們福報越大,善業(yè)越大,痛苦也跟著越大。惡業(yè)會帶來痛苦,善業(yè)也同樣會,因為善業(yè)的能量太大,你就會越執(zhí)著,就會越痛苦。那《金剛經》,就能解脫這種善業(yè)執(zhí)著所帶來的痛苦。所以祖師大德的了不起,就在這個地方。那這時你就能明白,在和其他教派比,其他宗教的,包括道教,基督教,都會承認《金剛經》的偉大。他就超越在這里。
- 上一篇:為什么中國人特別看重《金剛經》?
- 下一篇:學佛人的魄力,要多誦《金剛經》
- 地藏經注音版
- 無量壽經注音
- 妙法蓮華經全文
- 《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原文
- 楞嚴經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原文
- 金剛經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原文
- 楞嚴經注音
- 金剛經原文
- 圓覺經原文
- 無量壽經原文
- 妙法蓮華經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全文-心經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原文
- 無量壽經全文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注音版
- 維摩詰經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心經的作用和好處,心經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白話文
- 金剛經譯文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