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經(jīng)》大意

\

以經(jīng)顯經(jīng)的《觀無量壽經(jīng)》大意 -----(溫金柯博士)

一、前言

《觀無量壽經(jīng)》的綱要,善導(dǎo)大師分為「定善」與「散善」,最后又說:「上來雖說定善兩門之益,望佛本愿意在:眾生一向?qū)7Q彌陀佛名」,將全經(jīng)大意歸于稱名。依此,法然上人《選擇本愿念佛集》第十二章〈付囑念佛章〉的詮釋是:「當知隨他之前,雖暫開定散門,隨自之后,還閉定散門。一開之后永不閉者,唯是(稱名)念佛一門。」也就是說,「十三觀」的定心觀佛、「三福九品」的修福回向,都是「暫開還閉」的法門,往生的唯一行業(yè),只有稱名一門而已;此一觀點,拙著〈新眼光讀日本凈土宗法然上人選擇本愿念佛集〉已辨其非。

既辨其非,應(yīng)當重新閱讀《觀無量壽經(jīng)》,以經(jīng)顯經(jīng),暢明其旨。

二、《觀經(jīng)》大要

《觀無量壽經(jīng)》的內(nèi)容是以韋提希夫人愿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而請釋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釋尊即為宣說。關(guān)于這一次說法的內(nèi)容,釋尊自己的命名是:「佛告阿難,此經(jīng)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凈除業(yè)障,生諸佛前』!

從韋提希夫人的提問,到釋尊的回答,可以看出此經(jīng)的主題是「觀察思惟極樂凈土的依正莊嚴」,其目的是為了「凈除業(yè)障,生諸佛前」。

韋提希夫人發(fā)愿往生極樂世界,隨即提出來的問題就是「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這是因為依當時的宗教常識,往生清凈善處的方法,「思惟、正受」就是其中最核心的部份。

「人天善果」,在后代一般佛教徒的心目中,含有貶意,似乎不屑為之。但是佛教的正義,這是解脫道與菩提道的基礎(chǔ),是一般佛教徒應(yīng)當首先具足的。從原始佛教開始,佛陀教化,首先開示的就是這個。如《中阿含.教化病經(jīng)》說:「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wù)邭g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毀呰欲為災(zāi)患、生死為穢;稱嘆無欲為妙、道品白凈!鼓軌蚪邮苓@個的(聞?wù)邭g悅),才為他進一步說趣入涅槃之道。從大乘凈土教的意旨來說,雖然極樂凈土超出三界,即是無為涅槃界,但是初聞?wù)咄愅?因此,韋提希夫人有如是之問。

所謂「生天法」,就是往生天界的方法!斗謩e功德論》說:「布施也、功德也、思惟也,此三行,世俗生天法!箵Q言之,要積集福德,才能往生善處,而持戒與布施,都屬于廣義的「戒」;思惟則屬于「定」。戒與定,一方面是「三無漏學(xué)」的前二支,另一方面也是佛教認為的「世俗善業(yè)」的主要內(nèi)容。而修定思惟須以持戒、布施為基礎(chǔ),才容易得力,因此,修定思惟是更為殊勝的善業(yè)。正是在這一常識的基礎(chǔ)下,韋提希夫人在愿生極樂凈土之后,接著了提出「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的請求,而釋尊所回答的內(nèi)容,也正是「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使她「凈除業(yè)障,生諸佛前」。

三、凈業(yè)正因:三福

在此經(jīng)中,釋尊在具體說明如何思惟觀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之前,首先提出的,則是「三世諸佛的凈業(yè)正因」,也就是「三福」。經(jīng)說: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yǎng)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yè)。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fā)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yè)。」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yè),乃是過去、未來、現(xiàn)在,三世諸佛凈業(yè)正因。」

接著,釋尊才開始敘述思惟觀察極樂凈土的方法。

三福的內(nèi)容,第一「孝養(yǎng)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yè)」,指的是實踐世間的善行。第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指的是實踐聲聞佛教的戒行。第三「發(fā)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指的是實踐大乘菩薩道的戒行。教導(dǎo)行人在定心思惟之前,要先具足戒行,這樣的教導(dǎo)也是佛教的常軌,因此經(jīng)中才會說,「此三種業(yè),乃是過去、未來、現(xiàn)在,三世諸佛凈業(yè)正因」。

四、思惟:「觀極樂國土依正莊嚴」與「凈除業(yè)障生諸佛前」的一體兩面

接下來,釋尊開始敘述思惟觀察極樂凈土的方法,也就是十三觀。十三觀依序為:日想觀、水想觀、地想觀、寶樹觀、寶池觀、寶樓觀、華座觀、佛像觀、佛真身觀、觀音觀、勢至觀、普觀、雜想觀。十三觀的次第,是從單純的日想觀,逐漸復(fù)雜,到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再到觀阿彌陀佛與二大菩薩的身相莊嚴,然后觀想行人自己生于西方極樂世界。

在此段經(jīng)文中,有幾個值得注意的重點。

一是釋尊在向韋提希夫人解說的同時,還三次付囑阿難要將所說的內(nèi)容受持流通。如在說第一「日想觀」之前說:「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于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shù)靡姳饲鍍魢?如執(zhí)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yīng)時即得無生法忍。」在說明第三觀「地想觀」之后,釋尊又對阿難說:「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在說明第七「華座觀」之前,釋尊又對阿難及韋提希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釋尊在教韋提希夫人思惟觀察極樂世界的時候,也有意在此同時教導(dǎo)未來世一切眾生,因此才會殷殷付囑阿難,三致其意。這與法然上人所理解的,指稱思惟觀察極樂莊嚴的內(nèi)容,是「暫開還閉」,也就是不要流通,是不相符合的!

第二、如前所引的那段經(jīng)文:「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于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shù)靡姳饲鍍魢?如執(zhí)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yīng)時即得無生法忍!贯屪鹪诖饲宄刂赋:思惟觀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是如來教示的;而眾生之所以能見彼清凈國土,是「以佛力故」。教眾生觀察凈土的是佛,使眾生以依此方法而得見凈土的,也是依恃佛力之故。由此可見,修觀凈土并非眾生自力可成;但是依恃佛力,眾生可以修習(xí)觀察。因此,「修觀」與「自力」并不能劃上等號!敢浪Α古c「不要修觀」也不能劃上等號。

善導(dǎo)大師的《觀經(jīng)疏》在說明「日想觀」時指出,修觀而有障礙的,乃是由于眾生的業(yè)障「障蔽凈心之境,不能令心明照」。行者見此,應(yīng)當嚴飾道場,在佛前懺悔無始劫以來所造罪業(yè)。禮懺到三障盡除,就能夠「所觀凈境,朗然明凈」。因此,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行人心境的明凈與否,與其業(yè)障是否凈除息息相關(guān)。而眾生能否凈除業(yè)障,從佛教的教義來說,除了般若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佛力了。因此,不能把「修觀凈土」視為「自力」,相反的,它是行人依憑佛力,凈除業(yè)障的自然顯現(xiàn)。

第三、釋尊雖然在此教導(dǎo)了十三觀,但是,在第三「地想觀」時,佛就說:「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凈國,心得無疑!挂簿褪钦f,修到初級階段,就已經(jīng)必定往生了。接下來,第六「寶樓觀」,佛說:「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yè),命終之后,必生彼國。」第七「華座觀」:「此想成者,滅除五百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第八「佛像觀」:「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于現(xiàn)身中得念佛三昧。」第九「真身觀」:「作此觀者,舍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沟谑、十一觀音、勢至觀,則有「作是觀者,不遇諸禍,凈除業(yè)障,除無數(shù)劫生死之罪。」「觀此菩薩者名第十一觀,除無數(shù)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游諸佛凈妙國土!沟谑^:「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無量壽佛化身無數(shù),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依此,也可以看見,修觀凈土莊嚴的程度,與其人凈除業(yè)障的程度為一體的兩面。須知,思惟觀察凈土依正莊嚴,其背后的動力,就是行人「一心皈命彌陀、愿生凈土」之心。這樣的心能使佛力有所施為,為其凈除業(yè)障。業(yè)障越是被凈除,則顯現(xiàn)為修觀越是進步。依經(jīng)中所示的程度,若以來世往生凈土為目的,第三觀成,就必定得生;第八觀成,就能夠在今身,得念佛三昧,常得見佛。第十二觀成,如同今身即在極樂凈土無異。

五、往生之相狀:上品上生總攝十三觀之人

釋尊在教示觀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十三觀之后,又重新開始了另一段教導(dǎo),就是敘述往生凈土的九品眾生。這一段經(jīng)文,善導(dǎo)大師說它是「散善」,以別于前面說的十三觀為「定善」。但筆者認為,將敘述九品往生的這一段經(jīng)文界定為「散善」是不精確的。因為上品上生的人「修習(xí)六念」,其實就是定心思惟,因此也包含了「定善」在其中。而下品往生則都是惡人,不能稱之為「善」,因此把九品總稱為「散善」并不適當。

顯然,釋尊是用「上品上生」來統(tǒng)攝前面所說修習(xí)十三觀的人,并對這些人來世往生的情況作了描述。因為在敘述十三觀時,釋尊已經(jīng)明示,第三觀成的人來世必生凈土;乃至第十二觀成的人,此身即同在凈土。但是這些人無論如何,都必定會有壽終之時,因此,釋尊在此說明他們往生的相狀。

為說明這些人的狀態(tài),釋尊首先的提示是,眾生之所以會往生極樂,是因為他們真誠、深刻地發(fā)愿往生極樂凈土:「若有眾生愿生彼國者,發(fā)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fā)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贯屪鸬倪@一說明是總綱性的。從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無不如此。

接下來,釋尊又列舉說明,在「具三心而往生凈土」的眾生當中,有種種差別。首先就是上品上生。這種人的特色是:「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jīng)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fā)愿,生彼佛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這樣的人,正是前面十三觀所說的:在具備戒行、認同大乘菩薩道的前提下,又修習(xí)「念佛」等六念法門。前面敘述十三觀時,談到凈除業(yè)障已達極好的狀態(tài),此身已如同在極樂凈土的行人,乃至第三觀成,必定會往生極樂的眾生,都可統(tǒng)攝于上品上生人中。

但是釋尊在此所說的上品上生人,顯然還要比十三觀中所說的更為寬泛。也就是即使沒有修習(xí)到第三觀成,只要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的,即得往生,而且是上品上生。

釋尊敘述其人往生的相狀:「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及大勢至、無數(shù)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zhí)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shù)菩薩,贊嘆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后,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jīng)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于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聞?wù)呋蛘邥之愑?為什么上品上生者的條件如此寬泛,而往生的所得竟然又如此莊嚴?但這此正顯示凈土信仰的特色,以及阿彌陀佛的本愿之所在。

六、總論往生之相狀

九品往生段的總綱是:「若有眾生愿生彼國者,發(fā)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fā)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箯纳掀飞仙较缕废律,無不如此。

上品上生段總攝十三觀之人,且擴大其范圍,只要是具足戒行、讀誦大乘、并且修習(xí)念佛等六念,而將其功德回向愿生凈土的,下至一日乃至七日,阿彌陀佛就無限擴大他的功德,而滿足其修行的愿求。上品中生以下的各種往生人的相狀,也都是如此。

釋尊在上品上生總攝修十三觀的人,隨后又敘述其他種類的往生人,其意至明,就是:不必修習(xí)十三觀,也能夠往生極樂。以下開始列舉其類別。

上品中生,其狀態(tài)是:「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jīng)典,善解義趣,于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極樂國!惯@里描述的是屬于大乘智證門的修行人,如修《般若》的,或者像是漢傳佛教的禪宗、天臺、華嚴、密宗的修行人,皆可攝歸此類。而其往生為:「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及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慌c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贊嘆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下略)

而上品下生,則是更廣義的大乘佛教徒,甚至只是初階的大乘信徒而已。其狀態(tài)為:「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fā)無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極樂國!苟淙藢⒚K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并大勢至,與諸眷屬,持金蓮華,化作五百化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贊言:『法子!汝今清凈發(fā)無上道心,我來迎汝!弧(下略)

而中品上生與中品中生,都是受持基本的聲聞戒律,甚至只是初級的聲聞佛教信徒而已,這樣的人若將功德回向愿生凈土的,臨命終時,佛都來迎。

中品下生則連佛教徒都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受持聲聞皈戒,而且顯然也未曾聽聞大小乘佛法,而是一般的世間善人:「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yǎng)父母,行世仁義!惯@樣的人,只是在臨終時,遇到了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而下品的上中下生,和中品下生一樣,同樣也都是臨命終時,才聽聞阿彌陀佛的救度事,而這些人連世俗善業(yè)都沒有。下品三位都是惡人,下品中生是佛教徒中的惡人,他們毀犯戒律、偷盜僧物、不凈說法,無有慚愧,等于是佛教的敗類;下品下生是五逆十惡,是極惡之人,但是只要回心念佛,愿生極樂,佛也來迎。由此可見,從九品往生這一段經(jīng)文來看,聞知阿彌陀佛凈土,而心生向往,無論此人罪福多少,時節(jié)久近,以及表達愿生心的形式如何,當他臨命終時,佛都會來迎接他到極樂凈土。這就是九品往生段要述明的。

七、總結(jié):回觀全經(jīng)要旨

既然「九品往生段」不應(yīng)稱為「散善」,那么,相對的,說明「十三觀」的經(jīng)文,也不應(yīng)稱為「定善」。因為「定善」、「散善」是相對而成立的,一既不立,另一個也不能獨存。那么,應(yīng)當怎樣界定這兩段經(jīng)文的意旨呢?筆者認為,既然此經(jīng)的要旨是「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凈除業(yè)障生諸佛前」,應(yīng)可以依此二義來判別。

依「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來看,修十三觀的人,依佛力、依思惟觀察、依凈除業(yè)障,而能對極樂世界的觀察,漸次從粗觀到細觀,從依報到正報,乃至達到就如同現(xiàn)身即處于極樂凈土一般;而對九品往生人來說,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是臨命終時,佛力護佑,一時現(xiàn)前的。從「凈除業(yè)障生諸佛前」來看,修十三觀時,凈除業(yè)障的果效具體表現(xiàn)在禪心的清凈;而對九品往生人來說,則顯現(xiàn)為往生凈土之后,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而且道果的必定圓滿成就。

依此二義來看,「十三觀段」講的是行者命終前的今身之事,「九品往生段」講的是信者臨命終時與往生后的來生之事。應(yīng)依此分判前后二段的差別。

因此,在此經(jīng)的最后,〈得益分〉中,敘述了聞法的韋提希夫人與五百侍女,都見到了極樂世界廣長之相,與阿彌陀佛及二菩薩,并因此得無生忍,發(fā)無上道心,釋尊授記她們都當往生彼國。這是敘述來生的利益。接著,釋尊又勉勵說:「行此三昧者,現(xiàn)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花;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惯@一段主要講的是現(xiàn)今之身凈除業(yè)障、生諸佛家的利益。

對于凈土信仰者來說,欲得來世之利益,涓滴之善,回愿必生。甚至究極而言,往生之業(yè),靠的是阿彌陀佛的救度,而不是靠自己的善業(yè)。這是《觀無量壽經(jīng)》說得再明白不過的。凈土信者應(yīng)于此得大安心,全部交給彌陀就好。也就是說,不必為了疑慮自己能不能往生,而一直為此作種種的努力。相反的,「應(yīng)當」或者「可以」努力的,是在必得往生的大安心中,自勉具備三福,并在此基礎(chǔ)下,依佛力,具足慚愧,常行懺悔,攝心自凈,常行念佛,而在業(yè)障凈除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成為超乎常倫的「人中芬陀利花」,乃至「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這就是《觀無量壽經(jīng)》的大意與要旨。

二○○八年三月十日寫于臺北象山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