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歸 >

凈土的意義與種類,如何往生極樂凈土?

  福慧雙修,定當作佛,決定無疑。不過菩提路遠,不易修證,必需經過三祇修;郏俳俜N相好,方許成佛。然則,僅憑自己個人的力量,作艱苦的奮斗,若遇逆緣,難免退墮,不如修福修慧的同時,兼修凈土,憑借佛力提攜,橫出三界,往生凈土,得不退轉,疾證菩提,來得直捷穩(wěn)當。然則,何謂凈土?

(一)凈土的意義與種類

  無五濁惡世的垢染,具足無量功德,清凈莊嚴,謂之凈土。凈土可分為兩類:

  一是唯心凈土:唯心凈土,是隨人心凈,則國土凈。內心清凈的人,在人間,便是人間凈土;在天上,便是天上凈土。故維摩經佛國品說:‘直心是菩薩凈土,深心是菩薩凈土,菩提心是菩薩凈土,布施是菩薩凈土,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四無量心,四攝法,甚至三十七道品,十善法皆是菩薩凈土。因為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fā)行;隨其發(fā)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其調伏,則如說行;隨其如說行,則能回向;隨其回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凈;隨佛土凈,則說法凈;隨說法凈,則智慧凈;隨智慧凈,則其心凈;隨其心凈,則一切功德凈。是故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士凈。’

  又香積佛品中,維摩居士說:‘菩薩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無瘡疣,生于凈土。何等為八,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于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恒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為八法。’凡能成就以上八法的菩薩,雖處身于五濁惡世,亦不損害其法身慧命,而能成就清凈佛土。如果我們也能學習以上八法,則我們在香港,香港就是人間凈土,在美國,美國也是人間凈土。否則,內心充滿貪嗔癡,妒忌障礙,明爭暗斗,互相殘殺,互相陷害的人,雖處天堂,尤如人間地獄。所以佛說,一切唯心,凈土亦是人心所變現(xiàn)。

  二是諸佛國土:十方諸佛凈土,無不清凈,皆屬凈土。即此眾苦充滿的娑婆世界,于釋尊在世時,以及將來彌勒菩薩降生成佛時,都是凈土。所以佛的凈土,實在無量無邊,但在佛經中所介紹而為眾所熟悉的,不外是東方及西方的凈土。

  東方凈土,是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凈琉璃世界。因為,‘彼佛國土,一向清凈,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惡音聲,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城闕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

  東方,還有阿如來的妙喜世界。因為阿佛國,其地平正,所生樹木,無有高下,亦無山谷,溪澗懸崖削壁,亦無牢獄,禁固等事。國中眾生,皆行善法,無有病苦,亦無丑陋之色,無有邪見異道,其淫怒癡心,甚為微簿,其國女人,尤勝轉輪王女寶,無嫉妒之心,無惱亂之意,懷孕生產,無諸苦惱,身不疲倦。還有風吹樹木,皆作慈悲音聲。所以彼國,亦名凈土。

  西方凈土,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因為極樂世界七寶所成,環(huán)境美妙殊勝,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無三惡道,亦無惡道之名。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諸鳥,晝夜六時,演唱三十七道品;又令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皆出微妙之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令聞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一生補處的菩薩,其數(shù)甚多,再加上佛的四十八愿,所成就的種種功德,因名極樂世界。

  釋尊及十方諸佛,無不贊揚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在阿彌陀經中,釋尊曾多番勸導眾生,應當發(fā)愿,生彼國土。事實上,十方佛國士中,也唯有阿彌陀佛,親自接引念佛的人往生極樂。所以,當我們未能成就菩薩八法,自凈其心,創(chuàng)造人間凈土之前,若想揖別人間痛苦,橫超三界生死,誠應深信,切愿,勵行,求生西方極樂凈土。因為一生極樂凈土,便可見佛聞法,同時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助緣殊勝。何況壽與佛同,一生即可成辦佛事,無墮落及退失菩提心之憂。如果我們舍生趣生,則極樂世界,該是我們未來最好的歸宿。

(二)如何往生極樂凈土

  若欲往生極樂凈土,必須具足正助二行。正行是深信,切愿,實行念佛。念佛,雖有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和實相念佛等四種,但持名念佛,是四種念佛中,最簡易,最直捷的一門。蓮池大師說:‘念佛一門,復有多門,今此持名,是為徑路之中徑而又徑。’藕益大師亦說:‘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即以執(zhí)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像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也。’因為觀想念佛,必須修十六種觀,且要令心堅住觀境,專想不移;觀像念佛,也要供奉西方三圣像,恭敬禮拜,目觀佛像,口念佛號;至于實相念佛,由事入理,先得事相一心不亂,然后進入理性一心不亂,契證實相,即事即理,即心即佛,更非一般中下根機之人,所能修持。

  唯有持名念佛,閑時可念,忙時可念,靜坐可念,趕路亦可念,開車時可念,乘飛機時更要念,生煩惱時要念,生病時更加要念,行住坐臥,隨時隨地皆可念佛,實在方便。不過,持名念佛,方式亦很多,大概可分為下列幾種:

  一具足念:持名念佛,必當具足信、愿、行三資糧,藕益大師說:‘信愿如目,眾行如足;信愿如牛,眾行如車;信愿如棋之有眼,眾行如棋之有子;故信愿行三,雖缺一不可,尤以信愿為主、為導也;蓋信愿既專,凡種種諸善,皆凈土資糧,縱萬不幸,誤作諸惡,誠心懺悔,斷相續(xù)心,亦足為往生妙行。茍無信愿,則戒感人天,定感色無色界,慧感二乘果而已。’印光大師亦說:‘得生與否,全由信愿之有無;品信高下,全由持名之淺深。’可知念佛的人,必須具足信愿行三資糧,方可得生極樂國土。

  二定時念:在家學佛,每為事業(yè)所牽,家務所累,未能萬緣放下,一心念佛。當于早晚定時念佛,作為日常必修功課,即使忙極,也應早晚十念。慈云懺主,為王臣政要、無暇修持者,立十念法門,即于早晚起床后,或上床前,禮佛三拜,正身合掌,至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即止

  三閉關念:若嫌事繁,未能一心念佛,可以閉關,專修凈業(yè)。關期長短,視各人因緣而定。關中可專念佛號,亦可兼做早晚功課,不舍楞嚴十小等咒。二時課誦外,所有時間,從朝至暮,行住坐臥,皆當念佛,心不外馳,念念與佛相應,或起妄念,即時攝心,務必做到心口相應,凈念相繼,關期終止,必有成就。

  四攝心念:念佛當收攝身心,心念佛號,字字分明(意),口稱佛號,句句清楚(舌),耳聽佛號,明明白白(耳),眼不東張西望(眼),鼻不攀緣種種香氣(鼻),身不懈怠放逸(身),如是六根專精,不舍晝夜,或七日或于三七日中,或七七四十九日,或九十日精勤修持,六根都攝,必然證入念佛三昧,得一心不亂,甚至從事入理,斷無明,證法身,明心見性,覺等于佛。

  五隨時念:隨時隨地,皆可念佛,即使是在迎賓送客,開會集眾,吃飯穿衣,作息出入,甚至大小二便,無一不可念佛?傊,修凈業(yè)者,二六時中,皆應提起正念,念念彌陀,聲聲佛號,朝朝暮暮,無時或忘。

  六記數(shù)念:為防懈怠,為提起正念,可手執(zhí)佛珠,口稱圣號,念佛一聲,手過一珠,念得分明,記得清楚,或在阿字上過珠,或在陀字過珠,劃定規(guī)格,不得錯亂。這種借珠束心的方法,僅可用于行住二時,若然靜坐,或睡眠時,皆不可用,因手動則神不寧,神不寧則有礙靜坐,及傷身體,行者切記。

  因持珠念佛,所持之珠,被稱佛珠或念珠。念珠的種類,有用七寶,有用香木,或用菩提樹根制成。其中以菩提樹根所制之佛珠,持誦功德最大。念珠的數(shù)量,有千零八十顆,有一百零八顆,有五十四,二十七、十四等。文殊儀軌經數(shù)珠儀則品:‘上品一百八顆珠,中品五十四顆珠,下品二十七顆珠,最上品一千八十顆珠。’現(xiàn)在,亦有人用十八顆或廿一顆的。手持念珠,功德很大,如作數(shù)珠法相品略說:‘行者若持此諸寶數(shù)珠,誦經持咒念佛,當能滿足十種波羅密功德,現(xiàn)身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又金剛頂念珠經偈言:‘若安頂髻凈無間,由戴頂上滅四重,手持臂上除眾罪,能令行人速清凈。’又數(shù)珠功德經亦說:‘若人手持數(shù)珠,雖不誦念佛名及陀羅尼者,此人亦獲福無量。’根據以上諸經,念珠的種類及其數(shù)量各異,然其念誦功德,亦有勝劣的差別。持珠的人,當知有所選擇。

  七臨終念:臨終念佛,最為重要。但切勿誤會,以為平常無需念佛,直待臨終時念。當知臨終之人,能否念佛,全視其平常念佛功夫淺深而定。若然平常念佛不綴,行、住、坐、臥、出入作息皆不忘佛號,甚至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則臨命終時,自然不忘念。隨著念佛正念,便得往生佛國。否則,人之將死,種種業(yè)境現(xiàn)前,即使平常念佛功夫到家的人,尚恐迷失正念,何況平常毫無修養(yǎng)功夫的人?是以臨終助念,非常重要。臨終人若聞親屬朋友,或善知識助念佛號音聲,必能提起正念,跟著念佛,藉此念佛因緣,即生極樂。切忌觸摸移動遺體,或撫尸痛哭,以擾亂亡者神識,增其貪戀之念,障礙往生。助念,雖說為他人念佛,利益他人,其實,得益最大,還是自己。希望各位,多多發(fā)心,助念。

  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念佛,皆可高聲念,低聲念,默念,或金剛念。念佛之人,當神志昏沉,或妄想紛飛時,可高聲唱念佛號。業(yè)報差別經言:‘高聲念佛,有十種功德。一、能排睡障;二、天魔驚怖;三、聲□十方;四、三途息苦;五、外聲不入;六、心不散亂;七、勇猛精進;八、諸佛歡喜;九、三昧現(xiàn)前;十、往生凈土。’但若長時高喝,恐傷元氣,致喉痛音啞,不宜久持。所以,當人精神疲倦,或人地有礙時,可低聲念。但能心口念得清楚,耳根聽得明白,或使兩傍之人隱聞,如是懇切至誠,念之無間,亦可證念佛三昧。然長時低聲,又恐昏沉,或起妄想,故待精神復原,人境無礙時,可再高聲唱念,使天神聞聲歡喜,三涂聞聲解脫。

  若高聲低聲俱不宜,可半明半默念,綿綿密密,聲在唇齒之間,字字從心起,句句從耳入,謂之金剛念。若處于污穢不凈之處,或沐浴更衣及便溺時,不宜出聲,可無聲默念,以舌根敲擊前齒,心念口移,聲不出竅,但音聲歷然,耳根內聞,句句分明。日久工深,便可旋聞倒機,反聞自性,使一根返元,六根解脫,斷惑證真,轉凡成圣。

  又晝夜六時,皆可念佛。日間念佛,可采用以上種種方式,或高聲唱,低聲念。至于夜間睡眠時,但可心念,不宜出聲,因出聲一則不恭敬,二則傷氣。所以在睡眠時,身則吉祥臥,心則系念圣號,并觀想自己,跪在佛前,恭敬默念。如是一心系念,更無雜念,直至倦極則眠,醒時繼續(xù)再念,持之以恒,可在夢中得見阿彌陀佛,親來授記,臨終必然往生極樂世界。

  至于助行,即是發(fā)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心)以及修三福。何謂三福,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言:‘欲生彼國,當修三福,一者孝養(yǎng)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yè)。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fā)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是三事,名為凈業(yè)。’可以說,發(fā)三心,修三福,就是;垭p修,我們若能;垭p修加上一心念佛,資糧具足,求生凈土,必然如愿以償。

  各位,若想;垭p修,一心念佛,求生凈土,請立即發(fā)心,馬上起行,切莫等待明天或將來。當知人命無常呼吸間,若不把握時光,精進修持,等到一息不來,便空過一生,將追悔莫及。古人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等何幸!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所以,希望各位把握現(xiàn)實寶貴生命,修福,修慧,修凈土。生前利己利人,身后往生極樂,在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的世界里,在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環(huán)境中,專心修行,速證無生,位登補處。然后乘愿再來,廣廣眾生,大作佛事,才是人生應該走的道路,也是人生充滿希望與快樂的前途。否則,苦海茫茫,不知何處是家鄉(xiāng),能不悲哀?與其空悲切,毋寧提起精神,;垭p修,一心念佛,朝向極樂之邦邁進,愿與各位共勉。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