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名詞 >

【少欲知足】-佛經(jīng)中怎么解釋“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佛教解釋)

  佛經(jīng)中所常期勉信眾的生活態(tài)度。對于自己尚未得到之物不貪求,謂之少欲(alpeccha),對于已得之事法,即使少得亦覺滿足謂知足(sam!tus!t!a)。

含義

  佛經(jīng)中所常期勉信眾的生活態(tài)度。對于自己尚未得到之物不貪求,謂之少欲(alpeccha),對于已得之事法,即使少得亦覺滿足謂知足(sam!tus!t!a)。

解析

  《長阿含經(jīng)》卷十二〈自歡喜經(jīng)〉云(大正1·79a)︰“郁陀夷,汝當觀世尊少欲知足。今我有大神力有大威德,而少欲知足不樂在欲。”又,《佛遺教經(jīng)》云(大正12·1111b)︰

  “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中略)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解說:“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你們各位眾生,不要單說比丘,所有的眾生啊!應(yīng)該知道多欲之人,沒有饜足,貪而無饜,貪求不已。有了一百塊錢,說我若有兩百元可不錯;有了兩百,又想我若有兩仟元也很好;到有了兩仟元,又想有兩萬元;有兩萬元的時候,又想要有兩佰萬元,這無窮無盡的貪心,無底的深坑,總也不停止。“多求利故”:為什么他貪求呢?就因為他想得到利益,得到很多的好處,對自己有好處,利益自已。“苦惱亦多”:因為他貪得多,苦惱就跟著來了,求不得就有了苦惱,所以苦惱亦多。“少欲之人”:若是沒有貪欲的人。‘無求無欲’:也沒有所貪求,也沒有所想要的。貪欲一點也沒有了,‘則無此患’:那么就沒有這些苦惱了。各位來研究研究:一貪,就有苦惱了。我說這個,你們不相信,每一個人自己想一想,你所求的東西,求不著了,又哭、又喊,又睡不著覺,又吃不下飯,又要自殺,又要自活的,又要自生自死的,搞顛顛倒倒一大堆,都跑出來了,這就因為你有所貪求,無求無欲,什么問題也沒有了,一切的問題都解決。

  此中,關(guān)于少欲與知足的不同,北本《涅盤經(jīng)》卷二十七云(大正12·526b)︰

  “世尊,少欲知足有何差別?善男子!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之時心不悔恨。少欲者少有所欲,知足者但為法事心不愁惱。(中略)不求未來所欲之事是名少欲;得而不著是名知足。不求恭敬是名少欲,得不積聚是名知足。善男子,亦有少欲不名知足,有知足不名少欲,有亦少欲亦知足,有不知足不少欲。少欲者謂須陀洹,知足者謂辟支佛,少欲知足者謂阿羅漢,不少欲不知足者所謂菩薩。”

  少欲知足為修道之要諦,散說于諸經(jīng)論中。其中,《中阿含經(jīng)》卷十八〈八念經(jīng)〉、《八大人覺經(jīng)》及《佛遺教經(jīng)》等以之為八大人覺之初二法;《放光般若經(jīng)》卷四〈治地品〉以之為菩薩四地中應(yīng)行之十事法的第二、第三;《大般涅盤經(jīng)》卷二十七以其為可見佛性之十法中的初二法;《十住毗婆沙論》卷十六〈護戒品〉提出少欲戒、知足戒二種。又,《增一阿含經(jīng)》卷四十三合此二者作為十事功德之第一;《俱舍論》卷二十二亦合此二者作為身器清凈三因中之第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