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修證指要 洞山宗旨 三 新豐吟
禪門修證指要 洞山宗旨 三 新豐吟
古路坦然誰措足,無人解唱還鄉(xiāng)曲。清風(fēng)月下守株人,涼兔漸遙春草綠。天香襲兮絕芬馥,月色凝兮非照燭。行玄猶是涉崎嶇,體妙因茲背延促。殊不然兮何展縮,縱得然兮混泥玉。獬豸同欄辨者嗤,薰蕕共處須分郁。長天月兮徧溪谷,不斷風(fēng)兮偃松竹。我今到此得從容,吾師叱我相隨逐。新豐路兮峻仍皾,新豐洞兮湛然沃。登者登兮不動搖,游者游兮莫忽速。絕荊榛兮罷釿斸,飲馨香兮味清肅。負(fù)重登臨脫屣回,看他早是空擔(dān)鞠。來駕肩兮履芳躅。至澄心兮去凝自。亭堂雖有到人稀。林泉不長尋常木。道不鐫雕非曲顡。郢人進(jìn)步何瞻矚。工夫不到不方圓。言語不通非眷屬。事不然兮詎冥旭。我不然兮何斷續(xù)。殷懃為報道中人。若戀玄關(guān)即拘束。(錄自《洞山良價禪師語錄》、卍續(xù)藏一一九·九一四——九一五)
1、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
2、偏中正失曉老婆逢古鏡,分明覿面別無真,休更迷頭猶認(rèn)影。
3、正中來無中有路隔塵埃,但能不觸當(dāng)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
4、兼中至兩刃交鋒不須避,好手猶如火里蓮,宛然自有沖天志。
5、兼中到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還歸炭里坐。
(錄自《洞山良價禪師語錄》、卍續(xù)藏一一九·八八五)
分享到: 0
+1
0
上一篇:洞山宗旨 四 五位君臣頌 下一篇:洞山宗旨 二 玄中銘并序 [返回列表頁]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jìn)(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yùn)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dá)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yùn)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