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
《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卷第十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卷第十)
海仁老法師主講
受業(yè)弟子釋文珠筆記
跋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十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銷滅,寤寐恒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粗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來無所黏,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
己四明行陰境分三。庚初總示陰相分四。辛初結前想陰盡相
謂彼有志出塵之士,依經作觀,依教修定,于三摩提中,始終不起貪求妄念,即使魔來,亦能覺知,不壞本修,如是精進不怠,想陰既盡,行陰現前。是人平常意識未滅,寤則想心,寐則諸夢。今浮想既銷,動念亦盡,寤時無想,寐時無夢,唯一清凈明朗,寧靜輕安之境。本覺明心,虛通寂靜,猶如晴朗虛空,迥無所有,無復一切粗重前塵影事。五識緣塵落謝影子存于心中,為意識所緣,名為法塵;今想陰盡,意識滅,五根對塵,洞然照了,不起分別,故觀諸山河大地,猶如明鏡照物,物來照物,而不黏于心;物去不隨,而不留痕跡。如主人待客,不過虛受照應而已。識中了無陳舊習氣,唯一精明真心,此乃想陰盡,八識顯,純凈無妄之境。
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qū)宇。
辛二正示行陰區(qū)宇
先無后有曰生,有歸于無曰滅。有情世界,有生住異滅;無情世界,亦有成住壞空,總名一切生滅。其根元在于第八識;八識所含第七識種子,為行陰之根本,一切生滅法,無不皆由此流出。前為想陰所覆不見,今想陰既盡,行陰生滅之根元,從此披露,得見十方十二類眾生之生滅,畢竟克盡其類。雖然行陰未破,未能通達,其為十二類生,各命由緒之第八識,但為有情無情同分根基,猶如野馬之第七識已顯。野馬,即田間游氣,草地露網,其狀似水,為朝陽所照,其光閃閃,謂之熠熠清擾。熠熠喻行陰細相,忽起忽滅。行陰之體,異于想陰之重濁曰清,異于識陰之澄湛曰擾。十二類生,六種色根,曰浮塵根,是正報;前五塵境,曰浮塵,是依報。門之軸曰樞,門之臼曰穴,門由樞穴而得開關,喻由行陰,根塵得以生滅,故行陰為浮根塵依正二報之究竟樞穴,此陰未盡,生死難脫,是則名為,行陰區(qū)宇。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
辛三懸示行陰盡相
清謂行陰之體,擾是行陰之相。熠熠指行陰忽生忽滅,如光之閃動。元性,指行陰為一切生滅之根性。今由定力,滅此生滅熠熠之性,而歸于元澄湛寂之第八識。八識湛寂澄清,如海常住,如楞伽經云:‘藏識海常住。\’但能含藏一切習氣種子,為一切生滅之根本,故曰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合上‘性入元澄\’,化為澄水,合‘一澄元習。\’雖曰澄水,實則似湛非真,故上云:‘陀羅微細識,習氣如暴流。’下云:‘如急流水。\’以其相微細,非凡夫二乘,或淺位菩薩,之所能見,唯諸佛大菩薩,方盡其生滅部份,而證本覺體,湛如止水。今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則寂滅之識陰,得以現前。雖然,仍為識陰所覆,精妙未圓,未得成佛,但已能超越眾生濁。行陰為生死因,眾生是生死果,以其因盡果滅,故能超越。
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幽隱,謂幽深隱微,行陰以幽深隱微之習氣為其根本。故佛眼觀之,唯是幽隱妄想,除妄想外,更無真實可言。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類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窮生類本。于本類中,生元露者,觀彼幽清,圓擾動元,于圓元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二無因論。
庚二別明發(fā)相分十。辛初計二無因
此下別明行陰十計,而不言境。因修定者,想陰破,行陰現,自緣定中所見,而起種種妄計執(zhí)著,非外境魔來擾亂。今初計二無因,而成常見外道。阿難當知,是佛呼阿難,而警告之,是得正知,是三摩缽提假觀,奢摩他,譯止是空觀,即止觀不二,定慧均等,謂之得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謂眾多修習止觀之人,凝是定,明是慧,即定慧均等,止觀不二;得以圓定發(fā)明,名為正心。前于想陰定中,定慧均等,不起貪求,而恒持正心之人,十類天魔,不得其便,是以想陰破,行陰顯。方得精研窮究,為十二類生,生滅根本之行陰。于十二類生之根本觀察中,生滅之根元,從此顯露。行陰之體幽而隱,謂之幽清。行陰生滅之相,遍于十二類生,謂之圓擾。行陰為群動之元首,謂之動元,行者若以能觀之智,觀彼行陰幽隱之體,及其圓擾動元之相,知其為一切生滅,同分生基之總相,而不起妄執(zhí),分別計度,自可破行陰,超眾生濁。奈今行者,竟于此圓擾動元之中,而起邪見妄計,忘本修因,遂墜二無因論。
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機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yè)流灣環(huán),死此生彼,只見眾生,輪回其處,八萬劫外,冥無所觀。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此是二無因論中之第一種。此人于行陰圓元之中,妄起計度,執(zhí)此圓元為勝性;不知行陰之后,還有識陰,識陰相盡,方是本覺。故今即以此生滅之元之行陰,是本來無因而起,故曰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以下是釋。是人既得生機,即前云:‘生滅根元,從此披露。’浮根四塵已滅,勝義清凈根顯,故憑定力,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內,所有眾生,業(yè)流灣環(huán)。以有漏天眼,極盡其量,只能見八萬劫內之事,八萬劫外,則無所知。故今行者,只見八萬劫內,所有眾生,作業(yè)流轉,死此生彼,如水流之灣轉回環(huán),隨業(yè)流轉,輪回其處。限于智力,眾生八萬劫外,所作業(yè)因,則不能知。今但見其果,不知其因,便作是邪解,謂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殊不知己智未圓,見量有量,由此短小眼光,邪計籌度,亡失正遍知覺,執(zhí)一切八萬劫來,無因自有。遂墮無因外道,迷惑擾亂,菩提正覺之性。
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見其根,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從來黑,鵠從來白,人天本豎,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從八萬劫,無復改移。今盡此形,亦復如是。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薩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其次是修三摩提者,于圓元中,起妄想計執(zhí),八萬劫外,既冥無所知,見本無因,便以此例知未來,八萬劫后,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于諸眾生,既不能見八萬劫前,遂執(zhí)本無其因,無因而有,則十二類生之本,該屬自然。由此轉計,便成自然外道。以其所知,人還生是人,以其所悟,鳥還自然生鳥,烏從來自然是黑,鵠本來自然是白。人天非扶之而后豎,畜生非按之而后橫,白既非洗成,黑亦非染造。從八萬劫來,莫不如此,毫無改變。然則,我今為人,將來亦必是人,作善亦不生天,作惡亦不墮落。雖修苦行,亦不能成佛。謂之今盡此形,亦復如是。而我從八萬劫來,不見眾生,菩提性起;則八萬劫后,云何更有,成菩提事?不知人由持戒方生,菩提由修方顯;妄執(zhí)今日一切眾生皆本無因,由是邪計,亡失正見,不但墮落常見外道,且迷惑喪失,菩提真性。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是總結行陰中,第一種外道。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圓常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遍常論。
辛二計四遍常
初四句是結前想陰盡相。次三句是明行陰境。解釋如前。于圓常中,起計度者。謂行者于行陰常擾動元之中,以觀智觀于行陰生滅,遍一切時處,既圓且常。不知此乃行陰,遷流不息之相,遂起邪見,計度圓遍常住,而墮外道,四種遍常之邪論。
一者,是人窮心境性。二處無因,修習能知,二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循環(huán),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此四遍常邪論中之第一種,計生類常。是人,謂想陰已破,而于行陰境中修行之人。欲窮究行陰心境二性之本元,即追究行陰心境生滅,起自何處?但因修習能力所限,只知二萬劫內,所有十方眾生,心境生生滅滅,俱皆循環(huán)不已,相續(xù)無間;二萬劫內,人死還復做人,畜死仍投畜趣,不曾散失其類,因計生類常。
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性常住,修習能知,四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體恒,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此四遍常妄計中,第二種計生體常。是破想陰,于行陰中修行之人,欲窮究地水火風四大根元,地性堅,水性濕,火性暖,風性動,堅濕暖動四性,為四大之本元。從不更改,故曰四性常住。因其修習能力所限,僅能知四萬劫內事,四萬劫外冥無所知。見量雖較前倍增,然猶未能究諸法本元,達萬法之體性。不知四大本空,唯識變現。因見四大種,自四萬劫來,不曾更改,遂計此四大種,是周遍恒常,十方眾生,所有生滅,既皆攬此四大種為體,則眾生之體,當然恒常,因計生體常。
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末那執(zhí)受;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恒故。修習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huán)不失,本來常住,窮不失性,計以為常。
此四遍常妄計中之第三種,計生心常。是于三摩地中修行,想陰盡,行陰現之人,由于欲窮盡六根中,所具之六識,及恒審思量之末那識,執(zhí)受根身器界種子之阿賴耶識。遂于八識心王,七識意根,以及前六識中,發(fā)現諸法,生起根本元由之處,其性恒常。因其修習,所得知見能力,僅限于八萬劫內之事,八萬劫外,則冥然不知。今以其有限之知見,觀一切眾生,于八萬劫中,此死彼生,輾轉循環(huán),不曾散失,即據此循環(huán),不失之性,妄計心意識三,本來周遍常住。實則此皆妄想顛倒,非真常住,故此計執(zhí),謂之外道邪見。
四者,是人既盡想元,生理更無流止運轉,生滅想心,今已永滅,理中自然,成不生滅。因心所度,計以為常。由此計常,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此四遍計中之第四種計行陰常。是人既盡想陰,則八識中,所含種子之動相已滅。行陰生滅之根元,隨之而顯。則此猶如野馬,熠熠清擾之生理,便更無流止運轉。此人限于智力,不知行陰為一切生滅之根元,誤以為粗顯生滅之想心,今既已滅,則今所顯行陰之生理,自然成為不生滅性。由于妄心執(zhí)著,計度恒量,而執(zhí)行陰為常。
由此計常以下,是結成常見外道。由于此人,不知生死無常,四大皆空,心意識三皆妄,行陰生滅遷流不息,遂計偏計常,因而亡失正知正見,墮落常見外道,迷惑喪失菩提真性。是則名為,第二種外道,立四遍常論者。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自他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
辛三計一分常
前二科皆云凝明,今云堅凝,正顯定力愈深越堅,不易為境所動。于想陰十境,始終不起貪愛之心,故曰正心。魔王飛精附人,亦不得其便,故破想陰,行陰得以顯現。此人于行陰中,欲研究眾生十二種類生死之根本,故用觀智,觀破行陰,幽隱輕清之體,及其常擾動元之相,遂于自他依正二報,起諸計度,致墜入四種顛倒邪見。即于我計常,他計無常;于國土計一半常,一半無常;于心計常;身計無常,于色受想陰計無常,于行陰計常;謂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
一者,是人觀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為究竟神我。從是則計我遍十方,凝明不動;一切眾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則我心性,名之為常,彼生滅者,真無常性。
此是四顛倒中之第一種,計我常他無常論。妙明心指真妄和合之行識二陰。因觀妙明心湛然不動,以為是最勝究竟之神我。從此則計神我,遍十方界,廣大周圓,凝明不動。十方眾生,皆于神我心中,自生自死;神我之心性,則無生滅,名之為常。彼有生滅之眾生,真是無常。此即外道二十五諦中,最后一諦,四種我見之中,屬廣大我。
二者,是人不觀其心,遍觀十方,恒沙國土。見劫壞處,名為究竟無常種性;劫不壞處,名究竟常。
此四顯倒中第二種,計國土一半常,一半無常。此人不觀自心,反觀外境。前觀正報,今觀依報;前于正報中,執(zhí)心為常,眾生無常。今遍觀十方,依報國土;國土有成住壞空四劫,壞劫時三災并起,壞后復空,遂于壞不壞國土中,計一半常,一半無常。處于壞劫空劫之國土,名無常,正處于成住劫之國土,名究竟常。
三者,是人別觀我心,精細微密;猶如微塵,流轉十方,性無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其不壞性,名我性常;一切生死,從我流出,名無常性。
此四種顯倒中第三種,計心常身無常。是人于行陰中,別觀自心,動相微細,謂之精細。行相幽隱,謂之微密。猶如塵微,能于剎那間,流轉十方,而此心性,無遷移改變。此即外道所計,四種我中之微細我。此我性雖不改,但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因而計其不改不壞之心性是常,其即生即死從細我流出之身是無常。
四者,是人知想陰盡,見行陰流,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滅盡。名無常性。
此四顛倒中第四種,妄計行陰常,色受想陰無常。是人于想陰盡時,見行陰相,遷流不息,便于此常流之性,妄計為常。而色受想等三陰,今既已滅盡,當知名為無常,實則遷流不息正是無常,今于無常,反計為常,故佛目之名為顛倒。
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由于是人,于自他依正二報,及于色受想行四陰中,計一分常,一分無常。成四種顛倒妄執(zhí),而墮落外道,自此迷惑菩提種性,斷成佛之種子,是則名為,第三種外道,立一分常,一分無常論者。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
辛四計四有邊
初四句結想陰盡相,次三句是起行陰相。如前釋。今是人于分位中,生計度者。分位有四:謂三世、見聞、自他、生滅等。是人于四種分位,妄計有邊無邊,故墜于四有邊論。
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xù)心,名為無邊。
是四有邊論中第一種,于三世分位,妄計有邊無邊。生元即行陰,因行陰為十二類生之根元故,行陰生滅遷流不息,若計過去,過去已不可得,若計未來,未來未至,亦不可見,故名之為有邊。若計現在,行陰生滅,相續(xù)不斷,目前可見,無窮無盡,名為無邊。
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
此四有邊論中之第二種,于見聞分位,妄計有邊無邊。是人為智力所限,但知八萬劫內事,八萬劫以前之事,則無見聞。今于無見聞處,名為無邊,于八萬劫內,見有眾生之處,名為有邊。此中有無二邊,與前第一種不同。前以無限際為無邊,以有限際為有邊,今是以有見聞故為有之一邊,以無見聞故,為無之一邊。僅憑個人能見聞否,以定眾生之有無。故佛名為顛倒論者。
三者,是人計我遍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
此四有邊論中之第三種,于自他分位,妄計有邊無邊。是人既想陰盡行陰現,得天眼通,于八萬劫內,橫能見小千世界,豎能見過現未三世,名為遍知。既能遍知八萬劫中,小千界內,三世遷流,遂計我能遍知。于諸法中,得無邊之性。而彼一切眾生,皆現于我之知見中。海公謂‘我曾不知彼之知性\’是倒置,應云:‘彼不曾知,我之知性’意謂我能遍知彼等眾生,而彼眾生,不能遍知于我,因彼等眾生,未得無邊心,所見有限,但名有邊之性。
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
此四有邊論中之第四,于行陰生滅分位,妄計有邊無邊。是人欲窮行陰空,即行陰生住異滅四相中之滅相。是人于定中,見行陰滅相,及出定后,又見行陰生住二相。因此以其在定非定中所見,便用妄想,心路籌度,謂一切眾生,一身之中,咸有一半生、一半滅;正報如此,依報亦然。故世界中,一切所有,皆是一半有邊,一半無邊。
由此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此是總結,于行陰立四種有邊無邊論,墮落兩句,解釋如前。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辛五計矯亂論
初四句結前想陰盡,次三句明行陰相;解釋如前。于知見中,生計度者,謂是人于三摩地中,觀于行陰,常擾動元之相,所知所見,不能決定明了,而妄生周遍計度,成為以下四種不死,矯亂虛論。外道妄計生天,即得涅槃,謂之不死。外道對于問者,報答無定,謂之矯亂。外道于行陰生住滅四相,一一計度,是名遍計,彼所計執(zhí),但有其名,都無實義,謂之不死矯亂虛論。
一者,是人觀變化元,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xù)處,名之為恒;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xù)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正相續(xù)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以理都觀,用心別見。有求法人,來問其義,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于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
此是四矯論中之第一種,于行陰生滅相,分別而成八種邪見。行陰為一切變化之根元;故觀變化元,即觀行陰,此人觀行陰遷流不住之異相時,名之為變;見行陰生生滅滅,相續(xù)不斷,便妄計為恒;見八萬劫內,有能見之眾生,及所見之世界,便執(zhí)為生;于八萬劫外,不見有能見之眾生,及所見之世界,即名為滅。相續(xù)之因,謂前行陰已滅,后行陰未起,中間必有相續(xù)之因,此即第八阿賴耶識,去后來先作主翁,舍生趣生之間,另有中陰身。行者不知,但見其性不斷之處,名之為增;行陰正在生滅相續(xù)中,中間所離之處,名之為減;又于行陰生住二相中,見諸眾生,各各生處妄計為有;行相生住異滅,各各滅時,妄計為無。以上變恒,生滅、增減、有無之計執(zhí),雖以行陰之生住異滅而觀,但行者用心不正,致有前后差別之見。設或有來求法之人,問其有關修證之義,皆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亦變亦恒。于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來,問法之人,遺失章句,以其所答模陵兩可之間,無以受持,故曰遺失章句義理。
二者,是人諦觀其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余,無所言說。
此四種矯論中之二,于行陰生住二相,妄計一切都無;セo處,即行陰生住二相滅時,是人諦觀第七識心,生住已滅,一切都無。既無所見,亦無所證。遂以為悟得一切法皆無之理,妄計為無。有人問法,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余,無所言說。
三者,是人諦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無所言說。
此四種矯論之三,于行陰生滅相,而妄計一切有。因是人諦觀其第七末那識心,于行陰四相中之生相有所見,因有所見,亦有所證得,以為悟一切皆有。故有人來問,唯答一字,唯言其是。除是之余,無所言說。此中答是,而非答有,其意以為自己所見,既遍一切法,一切法無不皆有。則前人有所答莫不皆是,故作是答。
四者,是人有無俱見,其境枝故,其心亦亂。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矯亂,無容窮詰。
此四種矯論之四,于行陰生滅相而妄計亦有亦無。有無俱見:有謂生相,無是滅相,謂其既見行陰之生相,亦見行陰之滅相,以其所觀之境,既已開枝,能觀之心,亦復昏亂。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以其見生相必歸于滅故。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以其滅相不一定更生故。執(zhí)拗違理,言無一定,一切時處,言皆兩可,故曰一切矯亂。若有人詰詢其詳,則謂彼境界,高深莫測,非人所能知,無容再問。
由此計度,矯亂虛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此結成外道矯論。四種計執(zhí);皆違真理,謂之顛倒,余釋準前可知。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后有相,發(fā)心顛倒;蜃怨躺,云色是我;蛞娢覉A,含遍國土,云我有色;虮饲熬,隨我回復,云色屬我;驈臀乙,行中相繼,云我在色。
辛六計十六有相
前七句結前起后,想盡行現。是人便于行陰四相,相繼無盡,遷流不息之中,妄生計度,遂墮入死后有相;即計三世有相,違背正理,名發(fā)生顛倒之心。或自固身,謂是人于定中,固守身形,妄執(zhí)四大之色,皆是我身而執(zhí)即色是我。或見我圓三句,是計我大色小,色在我中;因其見行陰圓明,含遍十方,以為一切色法,皆我所有故;虮饲熬壢,是計離色是我;前緣指根所對之境,意謂一切色法,但隨于我,回旋往復,為我所運用,故色屬我,為我所有,離色之外,我為能有,故曰離色是我;驈臀乙廊,是計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意謂我于行陰,生滅異滅中,得以相續(xù),是則我在色中。
皆計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環(huán),有十六相。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并驅,各不相觸。由此計度,死后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后有相,心顛倒論。
前四種妄計:即色是我;我大色小,色在我中;離色是我;色大我小,我在色中;皆同是計度,死后有相。謂因過去流轉,故有現在,由現在流轉,而有未來。色身雖死,我猶存在。如是三世循環(huán),于色受想行四陰中,各各計有四種我,遂共成十六我相。從此或計,謂邪見增勝,又轉深一層計度,楞嚴文句云:‘意謂由造作,故有煩惱,由造作故有菩提,造作即是行陰,行陰不可盡,則煩惱菩提,亦不可盡。故兩性皆悉驅入盡未來際,亦復不相陵蔑。依此見解,則修行將永不能斷煩惱,證菩提矣。故文句斥云‘此則錯解,性具圓實,無作妙旨,差之毫厘,謬逾天壤者也。’
由此計度以下,結成常見外道。佛言煩惱本空,因妄念有;菩提本寂,妄滅即證。眾生起心動念,作業(yè)流轉,菩提便成煩惱;妄念頓歇,歇即菩提。故煩惱菩提,僅系于當人之一念,何來實法,互相對立。此實迷惑菩提真性之顛倒妄計。故佛云: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后有相,心顛倒論。正結成外道。文中雖曰五陰,但唯依前四陰,雖依前四陰,其義惟在行陰,因見行陰,遷流不息,而計死后有我,是依顛倒之心,所立顛倒之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后無相,發(fā)心顛倒。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系;知其受滅,無復連綴;陰性銷散,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此質現前,猶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無,如是循環(huán),有八無相。
辛七計八無相
即于色受想行四陰中,妄計現在斷滅,未來斷滅,謂之八無相。此即斷滅外道。又三摩中等七句,如前釋。于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因是人于定中,先曾破除前色、受、想三陰。今行陰現前,遂生妄計,前三陰先有后無,以此例知,行陰現有,將來亦歸于無,因計死后,終歸斷滅。是人墮入,死后無相,成為斷滅外道。此皆因其發(fā)生顛倒之心所致。
見其色滅,形無所因以下,是釋其妄計之由。因其人于定中,見色陰已滅,身形無所依托。想是意識,心是意根,心因想系,今觀其意識之想已滅,則心無所系,猶如澄空,無復粗重,前塵影事,故知其受亦滅,無復連綴。受陰向居于色想二陰之中,故色心因受而連綴,今色受想三種陰性,既已消滅散壞,縱有生滅之行陰,而無受想,則身同草木。此質,謂現前之身心,因于定境,見現在身中四陰皆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諸物?因此勘驗已滅之四陰,現在無我,故比較將來,陰相一定是無。如是往復循環(huán),推檢四陰中,一一陰皆生前死后俱無。故共成八種無相論。
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由此計度,死后無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后無相,心顛倒論。
由于妄見,四陰已滅,現行質相已無,則無修因,死后斷滅,則無證果。因而從此,妄計轉深,以為涅槃因果,世出世法,一切皆空,徒有名字而已,實則,究竟斷滅,化為烏有。由此,妄執(zhí)計度,死后無故,墮落外道以下準前釋。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是人墜入,死后俱非,起顛倒論。
辛八計八俱非
即于四陰,妄計非有非無,是人以前三陰先時是有,由修止觀力而被之,名為后無。是則前三陰似有非有;前三陰未破,行陰無可見,名為先無;前三陰盡,行陰方顯,名為后有。臬則行陰,似無非無。于行存中,兼受想滅兩句謂前三陰已盡,行陰未破之中,遂于此四陰中于存計有于滅計無,謂之雙計有無。以行陰之有,破前三陰之無。以前三陰之無,破行陰之有,謂之自體相破。以有破無,則成非無;以無破有,則成非有;故曰是人墜入,死后俱非,起顛倒論。
色受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無。如是循環(huán),窮盡陰界,八俱非相;隨得一緣,皆言死后,有相無相。又計諸行,性遷訛故,心發(fā)通悟,有無俱非,虛實失措。由此計度,死后俱非,后際昏瞢,無可道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后俱非,心倒顛論。
初二句謂前三陰原先是有,后因止觀力破之,便成非有。次二句謂后之行陰,因前三陰未破,不能觀見,謂之觀無,及前三陰盡,行陰顯現,其相遷流不息,名為不無。如是循環(huán),由后觀于前,由前觀于后,窮盡色受想行四陰之界限,遂成為非有色受想行,非無色受想行,等八俱非相。于是四陰中,隨舉一陰,為所緣時,皆言死后,非有相,非無相。又是人因觀行陰,其性遷變,生滅不實,遂心發(fā)邪解,由此行陰,例通萬法之性,以為有無俱非。即一切法,說有非有,說無非無,有無虛實,失卻標準。由此計度生前非有非無,以例死后俱非,由于于行陰未盡,識陰未現,說有說無俱不可,故曰后際昏瞢,無可道故。墮落外道,以下解釋如前。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后后無,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蛴嬌頊,或欲盡滅,或苦盡滅,或極樂滅,或極舍滅。如是循環(huán),窮盡七際,現前銷滅,滅已無復。由此計度,死后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后斷滅,心顛倒論。
辛九計七斷滅
七謂人間,欲界,四禪,及無色等七處,前七句義如前釋。于后后無,生計度者,初后字指行陰,在前三陰之后,次后字,指行陰滅相;因見行陰,念念滅處,遂妄計生人天七處,后皆斷滅,故墜于七斷滅論外道;蛴嬌頊,指人間天上,五趣雜居地;即欲界人間天上二處或欲盡滅,謂初禪離生喜樂地;或苦滅盡,是二禪定生喜樂地;或極樂滅,是三禪離喜妙樂地;或極舍滅,是四禪舍念清凈地。此文應有或四空天滅。即無色界滅,否則只成六處,與窮盡七際之文不符。如是循環(huán),推窮人間天上,極盡七際,皆現斷滅,則知死后,更無復生之事。由此計度以下,是結成外道,義準上釋。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后后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蛞杂,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回,生滅性故。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凈依,如是循環(huán),五處究竟。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辛十計五現涅槃
初七句準前可知。于后后有,生計度者,即于行陰中,妄生計執(zhí),因見行陰住相,念念遷流不息,遂妄計有,是人即墮五涅槃論;即于下五處,計為涅槃;蛞杂,為正轉依;此執(zhí)欲界,為真正轉苦為樂,轉生死成涅槃之處。因此人想盡行現,圓定發(fā)明,初得天眼,觀見圓明,其身光明,超乎日月,且離于人間穢濁,是以心生愛慕,而計執(zhí)此境,為現在涅槃。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憂字,應作苦字,謂初禪已離欲界苦惱,處于離生喜樂地,故性無苦;即以此境,計為涅槃;蛞远U心無苦故,此中苦字,應改為憂。以初禪雖無欲界苦,然仍有憂慮,患得息失之心。今二禪定生喜樂,功用純熟,不患遺失,憂愁不逼,遂計此為涅槃;蛞匀U極悅隨故,三禪離喜妙樂,既無憂苦,且得隨順,遂計此妙樂之境,便是涅槃;蛞运亩U,苦樂二亡,四禪修定,舍念清凈,雙舍苦樂,三災不及,故不受輪回生滅,遂計為現在涅槃。五處皆屬有漏,今執(zhí)五處,即是涅槃。是迷有漏天,作無為涅槃之誤解。遂以為以上五處,最為安隱快樂,為最勝清凈之所依。如是循環(huán),妄計欲界及四禪天,為佛所證之究竟涅槃。故墮為外道。由是計度以下,是總結外道,以凡濫圣,成見取外道。義準前釋。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以迷為解,自言登圣,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必須將如來語,于我滅后,傳示末法,遍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護,銷息邪見。教其身心,開覺真義,于無上道,不遭枝歧;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凈標指。
庚三結過勸示
如是十種,謂于行陰定中修行,發(fā)生如上十種斷常,空有等邪見狂解。皆是欲破行陰,用定慧力,真妄交攻,互為勝負之際,心魔自起,故現如斯狂解邪悟?上П娚B迷成性,不自思忖量德度能,逢此行陰境界現前,即以迷惑為悟解,未證言證。自許已登圣位,是大妄語成,必墮無間,此結其過。汝等以下是勸示,汝阿難及在會大眾,回小向大者,必須將如來今日,在楞嚴會上,所說之正語,傳示于佛滅度后,末法世中,遍令末法眾生,覺察明了,斯十種狂解,同是邪見。妄言證圣,作地獄因,感無間果,謂之深孳。若然明了狂解屬邪,不為所惑,心魔不起作孽,自可保持真修,覆護正定,以銷息邪知邪見,此勸摧邪;未起邪見者,令不起,已起邪見者,令銷滅。教其身心以下,是勸顯正。教末法眾生,未生正智者令生,已生正智者,令深入不失。故曰教其觀察身心,如幻如化,虛妄不實,于所有境,不生住著,念念與止觀相應,自然于無上菩提之道,不再遭受分枝之邪,歧途之迷。前計空計有,計斷計常,皆滯于行陰,不知進取,得少為足所致。今教其明辨邪正,再不誤入歧途,自可依此正定,直趣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而達寶所,作大覺王,標榜人天,大作佛事,成為五濁惡世,清凈指南。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yè)深脈,感應懸絕。
己五明識陰境分。庚初總示陰相分三。辛初結前行陰盡相
彼修三摩地之善男子,若于定中,始終不起狂解,便可破行陰,令行盡識現。世間通指二種世間一切生滅,性謂行陰,行陰幽隱輕清之體,及其擾動微細生滅之動相,為有情無情二種世間之同分生機;如網之大綱,衣之紐扣。今行陰既破,則此深沉微細,為世間生機綱紐之動相,忽然隳壞破裂。補特迦羅譯數取趣,以其數數作業(yè),數數趣果之故,是眾生別名。業(yè)指三界有漏惡業(yè),行陰作業(yè),牽引識陰,投生,感受果報。故行陰為識陰酬賞宿業(yè)之脈絡;如人身中諸脈,隱于身中,今行陰盡,如人脈斷命殞,故曰:酬業(yè)深脈,感應懸絕。
于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后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zhí)元,諸類不召;于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沉,顯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qū)宇。
辛二正明識陰區(qū)宇
涅槃天,即眾生不生不滅之真如佛性。向為五陰所覆,處于生死長夜,備嬰萬苦。今行陰盡,識陰顯,如雞后鳴,長夜將曉,猶東方之即白,涅槃天已露曙光,謂之于涅槃天,將大明悟。初破色陰,如雞初鳴,正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次破受陰,六根虛明;再破想陰,六根寂靜。今復破行陰,六根無復馳騁奔逸于根塵之間,內既無能入之根,外無所入之塵,根塵脫節(jié),內外湛明,故能深達十方世界,十二類生,各自受命之根本元由。至此唯一識精元明,無復行陰生滅業(yè)因,不再牽引識陰,感召十二類生之業(yè)果。故曰諸類不召。于此執(zhí)持十方世界,十二類生之識體,已見有真精妙色,真妄和合之幽秘識陰,不再沉隱而得顯現。此即‘生滅滅已,寂滅現前。’所謂:‘雖得六銷,猶未亡一。’仍為識陰所蔽,精妙未圓,是則名為,識陰區(qū)宇
若于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凈。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
辛三懸示識陰盡相
群召,即前諸類不召。已獲同中,即前已獲其同。意謂于行破識現之際,業(yè)因已銷,業(yè)果不召之時;若能再加功,止觀并進,運用金剛智力,銷熔六根之門;令合于唯一圓融,清凈寶覺,開則一根能為諸根用,謂之合開成就。眾生六根彼此互隔,雖性中相知,但用中相背,今識陰破,結已解,隔亦除,則見聞覺知,六根互通于鄰根。眼不特見色,且能聞聲;耳何止聽聲,且能見色;眼耳如此,余根皆然。一根能為諸根用,曰互用。微細煩惱,障翳悉除,曰清凈。十方世界,是器世間;及與身心,是有情世間。二皆為五陰所覆,執(zhí)我執(zhí)法,非隔成隔;今陰盡障除,內根外界,全屬空藏,唯一大圓鏡智,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眾生由于識陰,于無同異中,熾然成異,同異失準,相織妄成,名為命濁。今識陰盡,破妄純真,開合成就,一六俱亡,無復相織,故能超越,九界命濁,此即‘寂照含虛空\’,亦即十方圓明之境。
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似有非有名之罔,似無非無名之象,幻妄不實謂之虛無。以佛眼觀察識陰之來由,無非由于眾生迷真逐妄,一念不覺,致使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此識陰。一念不覺,是妄想,迷真逐妄,是顛倒,由于顛倒妄想,而為其本之識陰,所現一切諸法。似有非有,似無非無,故曰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究諸萬空;于識還元,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能令己身,根隔合開;亦與十方,諸類通覺,覺知通吻,能入圓元。若于所歸,立真常用,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因所因執(zhí)。娑毗迦羅,所歸冥諦,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庚二別明發(fā)相分十。辛初因所因執(zhí)
初句是佛警告阿難,當提高警覺,明白了知是修圓通之善男子,于三摩地中,以止觀力,研窮行陰,至行盡識現,于第八識中用功,將要歸還一真法界,本元覺地之際,已滅前四陰一切粗細生滅,而于識陰寂滅現前中,因識陰微細生滅未破,故其識精妙明,尚未發(fā)光,未能圓照法界之時。既能令己身六根,隔礙全銷,成就開合;亦能與十方十二類生,通一覺性,彼此覺知之性,已得通同吻合,從此加功,自然證入,圓妙覺元之本覺妙理。
若于所歸,是指識陰,觀行為能歸,識陰為所歸。謂此行者,若于此四陰盡識陰顯,滅妄所歸之處,執(zhí)此識陰,為真如覺性,而立為真常因,生殊勝之解,是人則墮,因所因執(zhí)。意謂識陰本非真因,而執(zhí)為真因。娑毗迦羅,譯名黃發(fā),為立冥諦外道之始祖。今修定者,于識陰中用功,限于智力,不能突破識陰,反立識陰為真因,則與外道所執(zhí)冥諦無異,將必迷失佛菩提,妙覺果海,亡失因地正覺知見。是名第一以下,是結成外道。識陰十相之首故名第一。行者因能令己身,根隔合用,遂妄立此為其所得之心;亦與十方諸類通覺,覺知通吻,遂執(zhí)此為所歸之果。因為所得,果為所歸。違背圓通,清凈真心,遠離真如,本覺妙性,背叛涅槃下不生不滅之理。本是佛子,前四陰已破,于涅槃天,將大明悟;今因心外取法,妄立能所,非因計因,遂迷失佛種,生外道家,寧不可惜,而修行之人,又豈可不慎?
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若于所歸,覽為自體,盡虛空界,十二類內,所有眾生,皆我身中,一類流出,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能非能執(zhí);摩醯首羅,現無邊身,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圓種。
辛二能非能執(zhí)
又修圓通之善男子,以止觀力,窮究行陰,已滅行陰生滅細相,而于識陰,寂滅現前之際,由于識陰,真妄和合,微細生滅未除,故精真妙覺未圓,體用未能全顯。若能加功,百尺竿頭重進步,自可證入圓妙真元,本具覺性。否則,若于此行破識現之時,以為所歸,而覽此識陰為自體,錯認八識為妙覺明性,豎窮橫遍,含吐十虛,故認為盡虛空遍法界,十二類內所有眾生,皆于我一身中,一類流出;則識陰為能流出,世界眾生為所流出,我能生眾生,眾生不能生我,發(fā)生如是以我為勝之邪解,是人則墮能非能執(zhí)。即妄執(zhí)識體為能生,世界眾生依正二報為非能生。摩醯首羅,譯大自在,或大我慢,是色界頂天。因其妄謂已得大自在,為能生世界眾生之始祖,眾生世界由彼所生;而凡稟佛教諸天,皆知一切法,莫不從因緣生,故名彼為大我慢天。此天報得自在,身長一萬六千由旬,壽命一萬六千大劫。且有神通,能現無邊眾生身,佛未出世,自稱為世界主。今行陰盡識陰顯之修行人,妄計我為能生,十二類生為所生,彼此邪見相同,遂為伴侶。迷佛所謂菩提,誤入魔道,亡失正知正見。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是結成其名。因見識陰,同為十二類生,受命元由,遂立識陰,為能生因心,十方眾生為所生,成就彼所計執(zhí)為能生之事果。遂失去因地修心,違遠圓通,背涅槃城,趣生大自在天,同彼遍計自身周遍,圓含一切,能生眾生之種類。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若于所歸,有所歸依,自疑身心,從彼流出,十方虛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無生滅解。在生滅中,早計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滅,安住沉迷,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常非常執(zhí),計自在天,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計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圓種。
辛三常非常執(zhí)
前五句如前釋。若于所歸,有所歸依,意謂若于行陰盡,識陰現時,即以此識陰為究竟所歸依之處,懷疑自己之身心,皆從彼識陰中流出;且彼識陰,能生十方虛空,一切有情無情,咸皆于彼識陰而生起。即于此十方虛空,若身若心,都為彼所生起之識陰,所宣流之處;便執(zhí)識陰為真常身,作無生滅解。識陰雖曰寂滅,然其本身乃生滅與不生滅和合,必須破此和合識,滅相續(xù)心,去妄純真,方為常住真心。今識陰尚未破,即于此識陰所含生滅之中,提早妄執(zhí),計為常住,然則豈止迷惑不生不滅之真心,亦不解生滅之妄性。如人以銅作金,豈獨不識真金,亦惑于銅之本性,而安住于以假作真中,沉迷不悟,反以識陰,作為常住勝解;而我及被識所生之萬物,皆非常住,遂成常非常執(zhí)。計自在天,成其伴侶。自在天,指居欲界天頂之波旬魔王。彼執(zhí)自己為能生,萬物為所生;能生者常,所生非常。今修定者,所計常非常執(zhí),與彼類似,故趣生自在天,成為魔王伴侶。佛言一切唯識,萬法唯心,因彼于識生滅中,早計常住,故不但迷惑佛之菩提果覺,亦亡失本修因心正知正見。是名第三以下,是結其名。是人計識為能生我身心之因,為我所歸依之處,遂以生滅識陰,成為妄計真常之果。與所修圓通,相違越遠,與涅槃城,背道而馳。故墮外道,趣生顛倒,妄執(zhí)識陰圓常,為能生我身心之種類。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若于所知,知遍圓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無擇遍知。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知無知執(zhí)。婆吒散尼,執(zhí)一切覺,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四,計圓知心,成虛謬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
辛四知無知執(zhí)
前五句如前釋。若于所知,即以行陰觀于所知之識陰,因觀行力,了知識陰,廣大周遍,便立邪解。以為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然則草木,將來亦可為人,人死亦可成為草木。人與草木,互為輪轉,無所揀擇,有情無情,遍皆有知。此于草木,而生勝解,執(zhí)草木為有知之人,墮于知無知執(zhí)。因其計無情有知,實則無知,謂之知無知執(zhí)。婆吒譯避去,霰尼譯有軍,二皆執(zhí)一切有情無情,都有知覺之外道。今此修定之人,遍計草木有知,與彼等所執(zhí)無異,故成其伴侶。迷失佛果菩提,亡失因地正知正見,或云:本經前說,四科七大,皆如來藏性,與此執(zhí)何異?當知前說,地水火風,皆如來藏,是明相妄性真,如空華水月,當下即空,空故無生,名如來藏。與此外道所執(zhí),草木有知不同。
是名第四以下,是結其名。十種識相中之第四種,是計圓知心,成虛謬果。即計識陰周遍一切,以此有知之識陰為因心,成草木無不有知之謬果。是故違背圓通因地修心,迷失涅槃城,趣生彼等,以無情為有情之顛倒知種。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若于固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于圓化,一切發(fā)生,求火光明,樂水清凈,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塵,發(fā)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zhí)。諸迦葉波,并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辛五生無生執(zhí)
前五句如前釋。若于圓融根互用中,謂行陰盡,識陰將破之際,由于止觀力強,深伏識陰煩惱,六根圓融,互用清凈,得以現前。是人若于此圓融六根互用之中,得大隨順,便于此圓融化理,能發(fā)一切身心世界之識陰中,求火光明,樂水清凈,愛風周流,此三大可知,觀塵成就,即指地大。地大之塵小則成就個人色身,大則成就房舍樓宇,甚至山河大地。是人因執(zhí)識陰圓常,而由此常住,不生不滅之識陰,所發(fā)生之地水火風四大,亦皆圓常,能為清凈解脫之因。遂各各隨其所見,而遍執(zhí)崇尚,奉侍于水,于火,或于地,于風。而以此群塵——地水火風為發(fā)生造作萬物之本因,立四大為常住之邪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zhí)。因是執(zhí)四大為能生萬物之生因,所生之物,皆無常,唯此能生之四大真常。更謬計四大能生圣果,一切圣凡因果,莫不由四大而生。實則不然,故曰生無生執(zhí)。迦葉波譯大龜氏,婆羅門譯凈裔,皆以勤勞其心,使役其身,事火崇水,或事風事土,以求解脫者。今修定人,妄計四大能生諸法,為清凈解脫之因,與彼等不謀而合,故成為彼等伴侶。自此迷惑佛果菩提,亡失本因地心正知正見,是名第五外道,妄生計著,尊崇事相,迷真如心,隨從四大之物質,而妄立四大無知之群塵,為求出生死之正因,冀求能生真常樂果。此等豈獨與圓通相違越遠,且背棄涅槃城,生于顛倒生物化理之外道種類。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若于圓明,計明中虛,非滅群化,以永滅依,為所歸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歸無歸執(zhí);無想天中,諸舜若多,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辛六歸無歸執(zhí)
初五句如前。若于圓明,計明中虛,謂是修定之人,若于涅槃天將大明悟,周遍湛明之中,妄計執(zhí)著,識陰罔象虛無之境,而發(fā)生自以為勝之邪解。以此已毀滅前四陰之群化之識陰,為永滅之大涅槃,便依托執(zhí)著,為所歸依處,不肯再前,是人則墮,歸無歸執(zhí)。因其以此識陰為所歸,實則無可歸,謂之歸無歸執(zhí)。無想天中諸舜若多,成其伴侶。舜若多譯云虛空,即第四禪外道天,棲止于空者。因其彼此同于識陰圓明中,以虛無寂靜之心為因,成就灰身滅智,身心斷滅,銷殞空亡之果。是人何止迷佛菩提,亡失正知正見,違遠圓通,背棄涅槃之城,且生于一切法斷滅,無復續(xù)生之外道種類。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若于圓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圓,長不傾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貪非貪執(zhí)。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七,執(zhí)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辛七貪非貪執(zhí)
初五句準前釋。若于圓常固身常住;謂此修定者,若于生滅微細,遍一切時處之識陰圓常中;堅固妄執(zhí),四大色身,以為常住,同于識精圓明,長不傾逝,即計身長壽,永恒不滅,而生以為是殊勝之邪解;是人則墮外道,貪非貪執(zhí)。以虛妄色身,不應貪著,今生貪著故名。阿斯陀譯無比,即長壽仙,其數眾多,故曰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此人不知更求真常佛果,是迷佛菩提;但知堅固幻妄無常之軀,是亡失正知正見。是名第七種外道,執(zhí)著本命元辰之識陰,而立堅固幻妄之色身,同于圓常識陰之因心,以趣向長戀塵勞,貪著壽命之果報。違遠圓通大定,背棄涅槃大城,生于妄想欲延長壽命之種類。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觀命互通,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便于此際,坐蓮華宮,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zhí),吒枳、迦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八,發(fā)邪思因,立熾塵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辛八真非真執(zhí)
前五句準上可知。觀命互通,即勸此為諸眾生受命元由之識陰,遍一切時處,如空含空,互通無礙。故知世間一切塵勞,均與識陰有關,若不留住,誠恐世間一切塵勞,悉皆銷殞。則我之身命,亦將無所依托;遂貪戀塵勞,恣情縱欲,便于此際,坐蓮花宮,廣化七珍奇寶,多增嬌艷美女,使七寶陳列,美女如云,恣情放縱其心,以為妙樂。因是人以此為殊勝之邪解,便墮外道,真無真執(zhí)。識陰非真,以妄為真故,名真無真執(zhí)。吒枳譯結縛,迦羅譯我所作。二者皆以三界塵勞結縛,為其所作;以其能變化欲境,結縛眾生故。今此行人,本欲出塵,今反而卻留塵勞,與彼等天魔,目的相同,遂為其伴侶。迷佛菩提果,亡失因心正知正見。是名第八種外道,以發(fā)邪思,廣縱淫欲為因心,而立熾盛塵勞之果。違遠圓通正定,背棄涅槃不生不滅之城,生于天魔之種類。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于命明中,分別精粗,疏決真?zhèn)?因果相酬,唯求感應,背清凈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辛九定性聲聞
初五句如前。于命明中,謂識陰含藏有漏無漏一切種子,為圣凡之命根。今修定之人,即于此命根之識陰圓明中,分析辨別,道滅之清純凈妙,苦集之粗獷惡濁。疏通抉擇,知道滅為出世解脫因果,是真;苦集為世間苦惱因果,屬偽。世出世間無不依因感果,各自酬報。因而舍世間惡濁之偽,而求證得出世精純之真。故曰惟求感應。即由真修之機感,應得圣道之實證。用心雖正,但有違第一義空之理。蓋第一義空,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必須稱性起修,全修契性,實無生死可了,亦無涅槃可證,謂之清凈道。今此行人,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見有取舍,有修證,已背實無修證之道。況居滅已休,更不前進,中止化城,不求寶所;自以為所作已辦,不受后有。自此萬慮皆空,逍遙物外,于小乘涅槃,得少為足,再不進修大乘菩薩道,是人則墮定性聲聞。既已超凡入圣,云何仍說墮落。當知,諸佛出世目的,‘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法華經。今此聲聞,二死但去其一,三惑尚存其二。去佛菩提,甚為遙遠,雖曰證圣,但屬相似,而非分證,何況究竟?今竟貪住小果,以佛望之,何異墮落?因其不肯回小向大,再求佛乘,謂之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指四禪無聞比丘,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增上我慢之人,為其伴侶。以其不知生死涅槃,同是狂勞顛倒華相,而執(zhí)生死為實有,執(zhí)涅槃為真空。故迷佛菩提,忘失正知正見,是名第九種外道。前八種皆于心外求道,謂之外道;今此人用心雖正,但違背清凈之道亦名外道。圓精是能觀智,至此益圓且精,以求應之因心,成就其趣向沉空滯寂之聲聞小果,謂之圓精應心,成趣寂果。遠離修證圓通之因心,與佛果菩提背道而馳;但已得‘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破三界見思,斷我法二執(zhí),于五陰中,求我不可得,而證空住空,為空所纏所縛,未能從空出假入中,名之為生纏空種。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若于圓融,清凈覺明,發(fā)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僻支。諸緣獨倫,不回心者,為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十,圓覺吻心,成湛明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辛十定性緣覺
梵語僻支迦羅,譯名緣覺,或獨覺。其出于有佛世,以聞佛十二因緣之理,而悟道者名緣覺;其出無佛世,獨居深山,以無師智,而悟諸行無常,斷煩惱,證真空者名獨覺。聲聞,但斷正使煩惱,如燒木成炭;緣覺更侵習氣,如燒木成灰。雖同發(fā)小心,因根稍利,故居聲聞之上。
前五句準上釋。若于圓融,清凈明覺,謂修定者,以止觀力,破行陰,識陰顯現,見聞覺知,不復分隔,成就開合,彼此互用之際,而能于清凈妙覺明心中,策發(fā)研究,較前聲聞,猶為深妙;即于此而立涅槃,不復前進,于寂滅空理,而生勝解,不肯勤求無上菩提,是人則墮入,定性僻支。望前聲聞雖勝,望后佛道則劣,故仍曰墮。凡得少為足,不肯回小向大之緣覺,或獨覺之倫,為其伴侶。自此迷于佛果菩提,亡失本修正知正見之因心,是名第十圓覺吻心。圓指六通,覺謂一切智,行人原求出世解脫,今已證得,正吻合其心,而成就獨覺湛寂之無師智果。及緣覺明達諸法之無生智果。住果不前,故違遠圓通大定,與佛涅槃,背道而馳,生于覺圓明不化圓種。覺指能證之智,圓即六通,明是三明,即趣生于能以無師智,或無生智,而證得三明六通之獨覺,或緣覺。雖有妙用,但得意生身,未能起應化身,一為無量,普化群生,名之為不化種。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涂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足,無上菩提,大妄語成,外道邪魔,所感業(yè)盡,墮無間獄;聲聞緣覺,不成增進。
庚三斥邪結正分二。辛初斥邪
如是十種禪那,指透過行陰十境,不曾起執(zhí)之修行者,于識陰定中,竟遭枝節(jié),中途成狂。如前八種名起狂解,皆因迷惑無知,以偽亂真,將虛作實,于未足中,生滿足想。天魔外道;固于識陰未破,便早計常住;而定性聲聞、緣覺,亦得少為足,保果不前。此皆是識陰將破未破,以止觀力,攻于識陰,而識陰煩惱堅固,反攻止觀,真妄交攻于一念,邪正挾雜于剎那,故發(fā)生以前十種狂解妄執(zhí)?上П娚B迷,不自忖德量能,逢此等境界現前,不知皆由積劫習氣,迷惑真心所致。而于自所計果,休止作息,將之為自己畢竟歸宿,安身立命寧靜之地。緣覺聲聞,得少為足,外道天魔,背道而馳,今反自言,已圓證滿足,無上菩提。此等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之大妄語,外道邪魔,所修有漏禪,所感業(yè)果報盡,必墮無間;而定性聲聞緣覺,因修無漏禪,而證無漏果,不再感三涂果報,無墮地獄之事,但卻不能成就,增上進修,永困化城,不達寶所。
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于我滅后,傳示末世;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沉孽,保綏哀救,消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歧路。
辛二勸傳
前是斥邪,今勸傳示。綜前五陰魔境,應佛所說:‘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別成聲聞緣覺;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不但前四十八種,諸天魔王,是錯亂修習,即聲聞緣覺,出世圣人,尚屬錯亂修習。以其未得菩提正路,而趣向無上菩提;故佛敕令阿難,及在會大眾,應存大慈大悲,覺世牖民之心,秉乘如來度生之道,將佛所開示之法門,于佛滅度后,傳示末世。如來道有二:一是般若行,謂于一切法,不生執(zhí)著,方是如來真實妙道。二是方便行,謂于諸眾生,以種種方便,權巧教化。若能存心依此法門,如法修行,謂之秉如來真實妙道。將此法門,廣為人說,是秉如來方便之道。將此法門,有通有別,通則指全經要義。前三卷半文中,開示如來藏性,是令行人,先開圓解;自四卷至七卷,所開示之耳門圓通,妙三觀門,是示圓行;第八卷以后,開示三漸次,歷位修證,統(tǒng)理行果,通名此法門。別則單指,五十重陰魔,為正修之助道。又此五十重魔境中,亦有通別。五十重境,是別中之通,識陰十境,是別中之別。無論通別,皆應于佛滅后,正衰邪盛之時,傳示末法,普令眾生,覺悟明了,本經所詮之義理;以及定境中途成狂等差別事。無令眾生自己心中之見魔,自作沉淪之罪孽。自作顯非外魔,如識陰十境中,前七種俱屬狂解妄見,而第八種卻留塵勞,則是愛見。二乘雖斷界內見愛,而界外法愛猶存。此等不能得成無上菩提,而墮定性二乘,及天魔外道,皆由自心見魔,自作罪孽之因,而招沉淪之果。若能令其覺悟定境,心魔不起,自可保綏禪定,哀救行人,消滅邪見障道因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此成就破五陰,超五濁,趣菩提,成佛道;于其中間,不再遭受諸委曲相。
如是法門,先過去世,恒沙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干慧,圓明精心,于中發(fā)化。如凈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至,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于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辛二結正
如是,指法之詞,法門,有通有別:通指全經所詮,別指五陰。又五陰中,前四是別中通,后一是別中別。本經所詮,三如來藏,圓解圓修,以及正助二行,明了五陰魔境等法門;是先過去世,恒沙劫中,微塵數佛,曾依此法門修行,而得心開意解,開佛知見,成無上菩提。今行者亦依此法門,先開圓解,次起圓行,正助兼修,不為魔惑,直至五陰破盡,則現前六根,固不復隔,而見聞覺知,亦可互用。于此六根互用之定境中,精進不懈,便可證入菩薩金剛干慧。菩薩是大乘修因者,金剛干慧,指等覺后心之干慧地。圓明,即能證妙智,精心,是所證理體,以能證智,證所證體,從體起用,體用雙彰,謂于中發(fā)化。如凈琉璃,內含寶月,洞照無遺。圓明是般若德;精心是法身德;于中發(fā)化,即解脫德。圓明是報身;精心是法身;發(fā)化是應身。此明一超直入等覺后心,證佛三德,齊等于佛,超越一切方便,故曰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乃至超越菩薩所行,金剛十地,以及等覺菩薩所證之圓明。如觀音菩薩之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覺妙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應前佛言:‘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住、行、向、地、等覺、皆妙莊嚴路,妙覺才是妙莊嚴之家。既已超越妙莊嚴路,便能直入妙莊嚴之家。故曰:入于如來,妙莊嚴海。一心三智為能莊嚴,一境三諦為所莊嚴,能所不二,唯是一心,名妙莊嚴。路是因,家是果,此家廣大無際,富饒無比,如普光摩尼香水海,能出生眾寶,名之為果海。至此,即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圓滿是究竟義,意謂二執(zhí)除,三惑盡,證一切種智,契合性真本有,如衣里明珠,非從外得,故曰歸無所得。入于如來妙莊嚴海,是顯修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是顯性具;雖性具非修不顯;雖修證非從外得。如是從性起修,全修契性,即前文:‘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凈明心,不從人得。’
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魎,無復出生;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于大涅槃,心不迷悶。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能誦,寫于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后垂范。
戊三勸示欽誨遵修
此科由第九卷第八頁來。此者,獨指五陰魔境,不但現在佛如是見,如是說,過去先佛世尊亦然。奢摩他是止,毗婆舍那是觀。覺明分析意謂過去諸佛,修止觀時,于定境中,以妙覺分明辨析,定境中微細魔事,而非粗心浮意,所能知者。今釋尊亦然,且慈悲明顯開示,令聽聞者,記之于心,當修行時,魔境現前,若能識知,不住不著,則心垢自除,不落邪見。此別指五陰中后二陰,皆是自心所招邪見,妄生住著,致使墮落。陰魔,則別指色陰天魔。摧碎等五句,別指受想二陰。今以止勸,洞悉魔境,不生住著,則天魔外道,悉被摧碎;大力鬼神,亦喪魄逃逝,其余魑魅魑魎,諸小鬼等,自當不復更出。如是內外魔銷,自可超越諸位,直入無上菩提。而于諸位功德,圓滿具足,無所乏少。縱然是下劣根性,不肯增進向上之二乘,至此,亦能回小向大,于諸佛所證大涅槃果,不再迷悶,而發(fā)心進取。至于末法時代,去圣遙遠,實堪憂慮,況其根性愚昧暗鈍之眾生,當然不能辨別,定中種種差別魔事,不知佛今日所說,辨別魔境之法門;而又好樂修習三昧,誠恐難免,被魔所惑,墮于邪魔,同于外道。則汝阿難,應勸彼等,一心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愚昧不能讀誦,或因修定無暇讀誦,則書寫此咒,懸于禪堂,或帶身上;因此咒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所在之處,皆有金剛藏王菩薩種族,并其眷屬,晝夜隨侍,故一切諸魔,所不能動。汝阿難及諸大眾,應當恭敬,欽崇十方如來,究竟修證之勝妙法門。以此法門,自行化他;令未聞者聞,未知者知,垂示初心,修習儀范。最后,是對最初而言,因阿難最初,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佛已于前,征心辨見,顯如來藏,乃至選擇圓通根本,教修正助二行。則最初方便,開示已竟,后因垂注末法眾生,再回紫金山,攬七寶幾,重示七趣因果,辨別五陰魔境,策勵定性二乘,哀救末法眾生,居于方便之最后,故曰最后垂范。
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失,于大眾中,重復白佛。
丙二更斷余疑,此科從第九卷來分二。丁初疑問分三。戊初領前法
此乃經家敘述。當機聞佛最后垂范之開示后,頂禮接受,欽奉佛旨,記憶受持,不敢亡失。然猶有余疑,故于大眾中,重白佛言。
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妙開示。
戊二騰三問分三。巳初問陰本妄想
前佛于五陰定境一一結示,觀其所由,皆是妄想。如色陰是堅固妄想;受陰是虛明妄想;想陰是融通妄想;行陰是幽隱妄想;識陰是虛無妄想;五陰無不皆是妄想。然妄想是世間生滅法,色受是生死果,想是生死因,行識二陰,則通于因果,行陰生滅遷流不息,作業(yè)是因,行陰剎那不住,是生死果。識陰含藏我法二執(zhí)之種子,為生死因;去后來先作主翁,是生死果。因是集諦,果是苦諦,皆有為法,故五陰皆是妄想。阿難之意,是我等平常只知五陰相妄,當體即空,并未蒙佛,曾微細開示,五種妄想,為五陰之本。今雖聞其名,實不知其義,故仍須請佛詳以開示。
又此五陰,為并銷除,為次第盡?
己二問并銷次第
又此五陰,既一一皆以妄想為本,則今破除,應一并頓銷;然佛前言,于五陰定中用功,色盡受現,受盡想現,乃至行盡識現,似是次第而盡。究竟是屬于頓銷,抑或次第而盡?佛答:生因識有,滅從色除。謂生時由細至粗,滅時應由粗至細;故理可頓悟,事非頓除;蚶,可乘悟并銷,然鈍根之人,必因次第而盡。眾生一向執(zhí)五陰,為實我實法,今因聞佛說法,悟知:‘見聞如幻翳,三界如空華’。上根利智,不隨分別,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是為頓悟供銷。鈍根必須假以戒定慧,三無漏學,次第而盡。眾生之根機既殊,煩惱淺深各異,豈可一概而論。
如是五重,詣何為界?
己三問詣何為界
問如是五陰,共有五重,究竟何處,是色陰之邊際,乃至何處,為識陰界限?向下佛云: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即答此問,詣何為界。
惟愿如來,發(fā)宣大慈,為此大眾,清明心目,以為末世,一切眾生,作將來眼。
戊三總請答
總請佛答。以上三問,為鈍根行者,不可不知,故阿難請佛慈悲,一一詳示。不但為此現前大眾,辨識五陰,去煩惱翳,還復清凈之心,明朗之目;抑亦為令末世一切修行眾生,得正法眼。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凈,非留生死,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精真,妄以發(fā)生,諸器世間;如演若達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于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fā)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丁二答釋分二。戊初正答所問分三。巳初廣答陰本妄想分三。庚初總明
精真妙明,本覺圓凈,是指眾生現前一念心之清凈理體。不雜名精,不妄名真,寂照照寂,謂之妙明;本來如此,不假修成,謂本覺;圓周法界;無諸垢染,名為圓凈。生死,遍指九界生死果,塵垢,遍指九界惑業(yè)因。生死謂色受二陰,塵垢指后三陰。佛意謂眾生現前一念之真心,本覺妙明,元無五陰,乃至亦無虛空。今所以有虛空世界,及十二類生,二死三惑,皆因妄想之所生起。如前云:‘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若有:‘一人發(fā)真歸元,十方虛空,皆悉銷殞。’可知虛空,亦生滅法,因妄想有。此依本覺妙明真精所幻起之五陰,及器世間,猶如演若達多之迷頭認影。頭喻本覺精真,迷頭,喻迷真;認影,喻逐妄。眾生因迷真逐妄,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遂發(fā)生五陰之有情世間,及依報之器世間。此諸世間,妄有非真,眾生不知唯心,真本有,妄本空,認妄作真,從迷積迷,流轉生死,如演若達多之迷頭認影,且怖頭狂走。
妄元無因,謂此五陰之妄,非因妄有;亦非依真。如前云:‘如有所因,云何名妄。’故佛說五陰,唯是妄想,非真實有,以其虛妄,輾轉相生,遂于妄想中,方便立名,因緣之性。然彼等外道,迷因緣性,撥無因果,而稱五陰,為自然性。實則,五陰本非因緣,亦非自然。其相妄性真,本如來藏。但隨眾生妄心,應所知量,循業(yè)發(fā)現而已。正發(fā)業(yè)時亦無所有。如翳眼見空華,何止空本無華,即狂華所依之空,亦幻想所生,迷妄故有。何況眾生所執(zhí)之因緣自然,此皆妄想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故佛呼阿難而告之曰:若汝能知妄想,有所起處,方可說妄想是因緣生。若然妄想,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元無起處可得,則應說妄想因緣生法,當體即空,元無所有,已屬方便,不了義教。何況彼等外道,不知因緣生法,當體即空,而推計自然,豈非妄上加妄。以是之故,如來為汝等開發(fā)顯明,五陰生起之由,唯有堅固、虛明、融通、幽隱、虛無等妄想以為其本。因此,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出,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醋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庚二別示分五。辛初明色陰惟是堅固妄想
佛云:汝阿難之形體,非本來有,由于父母俱動欲念,加以汝中陰身憎愛之想。攪父精母血而為體。若汝中陰身心中,無見異則愛,見同則憎之想,自不能來投生。正因汝一念憎愛之妄想,牽引識陰受胎,傳續(xù)命根。如我以下,是引喻顯妄。佛于前想陰中,曾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口是舌識,足屬于身識,心想唯意,意識通于前五識。故意識方想及醋味,登高,口足即應;雖然懸崖不有,醋物未來,其境非真,口已垂涎,足已酸澀?梢娍谙炎闼,但憑妄想而生。若汝阿難之體,必非虛妄類通前喻,與虛妄同倫,何以口水但憑因談醋而出,以此例證之故,當知汝現前之色身,皆由父母愛欲妄想,及汝中陰身一念憎愛之心,流愛為種,納想成胎;父母欲愛,已然堅固不可解,而汝自己流愛妄想,更堅固有力。內根如此,外界亦然,如前云:‘堅明立礙。\’又云:‘空晦暗中,結暗為色。’皆以堅礙成色,是以從粗至細言,是名堅固第一妄想。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辛二受陰惟是虛明妄想
即此色陰中所說,由于心想登高,能令汝之形體,真受酸澀之感;懸崖非有,酸澀之境卻真,其因何在,皆由想陰為因,令受陰生起,故能動色陰之形體,納受酸澀之妄境,以此類推,諸受亦然。如汝現前,如逢順境,聞人贊嘆,心生欣悅,謂之順益;若逢違境,聞人毀謗,心生嗔恨,名為違損。違順二境,現前驅馳,中無間斷,念念如是,名為虛明第二妄想。以受陰無體,虛故能納受損益,明故能知苦樂。受陰居于五陰之次,故名虛明第二妄想。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辛二明想陰惟是融通妄想
念慮即心念思慮。但約意識,色身,則通指五根五識。由于意識之思念想慮,能使汝現前色身,隨之攀緣外境。如念色則目視,念聲則傾聽,意欲行則舉步,心欲語口便言,第六意識想心,遍于前五識,彼此融通合作,名為融通妄想。身非念倫以下,是反顯。若前五識身,非與意之念慮相倫類似,因何汝身,能隨心念所使,而攀緣于前境?今既心生意念,身形即隨念取境,而所取境像,必與心念相應。如心欲抄寫,手取筆紙;心思飲茶,手攀茶壺;乃至寐時作夢,亦與寤時想心相應。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可見想陰,不獨通于寤寐散位,獨頭意識,亦通于夢中獨頭。無時或息,時訓策劃,搖動前五識,及諸心所,如意想善法,十一善心所即起;心生惡念,六根本煩惱,及二十隨煩惱皆生。如是意識一起,眾妄皆隨,謂之搖動妄情。因其色心互融,寤寐皆通,故名融通妄想,位居第三。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發(fā)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辛四明行陰惟是幽隱妄想
化謂變化,理謂原由。意指行陰,為一切生滅變化之原由。而其本身,念念遷變,剎那生滅,猶如暴流之相續(xù),如波浪之無間,故曰化理不住,運運密移。但行陰動相,幽深隱微,不易為人所覺,猶如人體,指甲漸長,頭發(fā)漸生,甚至由少而壯,而老而死,血氣方剛,轉眼發(fā)白面皺,此皆行陰生住異滅不停,日夜相代無間所致。然蕓蕓眾生,從古至今,曾無一人能覺悟了知,如波斯匿王所云:‘變化密移,我誠不覺。’阿難以下,是雙結是非。佛呼阿難曰:若此遷流之行陰,非屬汝心,則云何能令汝之身體變遷不住;如此遷流之行陰,真是汝心,汝云何不覺,何時生滅?是汝非汝,二皆不可,是故當知,汝現前念念遷流不停之行陰,名為幽隱,第四妄想。仁王般若經云:‘一念之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可知行陰生滅微細幽深難見,故名幽隱妄想。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于后忽然,覆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夫。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辛五明識陰惟是顛倒妄想
不雜曰精,照了曰明,靜如止水不動,名之為湛。五根對境,洞然照了,不落分別,名湛不搖處。即此湛然不動之處,名恒常不變之識性。此識性于身而言,不出見聞覺知,五根之性;屬第八識見分,與識精同體,屬依他起性,乃帶妄顯真,如第二月,不同七識之遍計執(zhí),如水中月。密嚴經云:‘執(zhí)我名意\’。唯識頌云:‘恒審思量我相隨\’。可知七識意根,與八識見分之見聞覺知之性,一如波瀾,一如澄水。一是生死根本,一是涅槃根本。見分雖屬涅槃根本,然又帶妄,非識精之純真,若此見聞覺知八識之見分,如識精之純真無雜,自應不容許妄習發(fā)生。然則,因何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初猶記憶,后則忘記,經歷年久,憶忘俱無。后于偶然機會,復睹前物,而又記憶,宛然如昔,不會遺失。此即識陰,念念受七識熏習成種,藏于八識田中,不曾遺失所致。故八識本體,雖無生滅,然受前七識熏染,非生滅而似生滅,如鏡蒙塵,非染成染。是則此精了湛不落分別之見聞覺知之性,以及湛然不搖之識精,念念受七識習妄所熏,無有停息,經年累劫,豈是籌量算數可及。此總顯識陰,雖曰精明,實非無雜。其體雖非生滅,因恒受七識生滅之熏習,而有生滅之習氣,成為生滅之種子,含藏于此識精之中,故佛呼阿難,而警告其當知,此精明澄湛之八識,似湛非真;如急流水,望之似恬靜不動,實則因其急流,而不見耳,并非無流。若八識本體,真無生滅,作為前四陰生滅之根元,豈會接受妄習所熏?今既受熏,故八識亦名顛倒微細精想,除非汝之六根,得以互用成就開合,識陰滅盡,生滅滅已寂滅現之前時,否則,此微細妄想,無時得滅。是故汝現前見聞覺知六根之性,第八識中,念念受熏,雖然習氣幾微,仍不散失。然則,湛然了知精明不搖之中,一分無明為能串,六根習幾為所串,似有非有,若無不無,罔象虛無之識陰,凡夫執(zhí)之為命根,是以虛作實,二乘依此而立涅槃,是以無為有,同是顛倒。此故曰第五顛倒,八種識中,此識陰境界,最為微細;又此識雖非本覺妙心,但如第二月,故名精想。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
庚三結成
此結成五陰,由想行識三,造作業(yè)因,而招感色受之果。故五陰皆名為受,此五種受陰,實由堅固,虛明,融通,幽隱,虛無等五種妄想所成。楞嚴文句云:‘言五受陰者,以是眾生之所執(zhí)受故也。是故五陰通名為受,通名為想,當知亦通為識,以受想行三陰,不過皆是識之心所,色陰不過即是識之相分故
- 上一篇: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卷第九
- 下一篇:最后一頁
- 《楞嚴經》輕松學 卷十(之九)
- 《楞嚴經》輕松學 卷十(之八)
- 《楞嚴經》輕松學 卷十(之十)
- 《楞嚴經》輕松學 卷十(之六)
- 《楞嚴經》輕松學 卷十(之五)
- 《楞嚴經》輕松學 卷十(之四)
- 《楞嚴經》輕松學 卷十(之三)
- 《楞嚴經》輕松學 卷十(之二)
- 《楞嚴經》輕松學 卷十(之一)
- 《楞嚴經》輕松學 卷九(之十二)
- 《楞嚴經》輕松學 卷九(之十一)
- 《楞嚴經》輕松學 卷十(之七)
- 《楞嚴經》輕松學 卷九(之九)
- 《楞嚴經》輕松學 卷九(之八)
- 《楞嚴經》輕松學 卷九(之十)
- 《楞嚴經》輕松學 卷九(之六)
- 《楞嚴經》輕松學 卷九(之五)
- 《楞嚴經》輕松學 卷九(之四)
- 《楞嚴經》輕松學 卷九(之三)
- 《楞嚴經》輕松學 卷九(之七)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