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yán)經(jīng)

《華嚴(yán)經(jīng)》全名《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yán)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yán)果地,故曰華嚴(yán)。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yán)法身,故曰華嚴(yán)。華嚴(yán)經(jīng)是大乘佛教修學(xué)最..[詳情]

大方廣佛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華嚴(yán)經(jīng) 普賢菩薩行愿品 講記 六

  大方廣佛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華嚴(yán)經(jīng)普賢菩薩行愿

  靜波法師講經(jīng)(六)

  根據(jù)錄音整理慧智初校 錯漏之處 敬請指正

  請轉(zhuǎn)*輪,為什么要請轉(zhuǎn)*輪,即是菩薩悲憫眾生,因為不聞*輪就不能解脫,不聞法,三世諸佛無以成就,所以《涅槃經(jīng)》說“三世諸佛皆供養(yǎng)法”,法指法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性空是空性,也叫法性、法界。輪有三個意思,一是摧滅意,二是圓滿意,*輪,輪在印度是一種器皿,一般人不太了解,尤其是社會人,作為佛教徒比較了解,所以李HZ的FALUN功是哪里偷來的?是從佛教偷來的。輪是武器,有摧滅意,摧滅眾生的妄執(zhí),摧滅一切邪知邪見,所以說手拿寶杵無所畏懼。

  我們今天去看佛教。當(dāng)我們走進(jìn)天王殿時,彌勒菩薩的笑臉和韋馱菩薩的寶杵他們之間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都是慈悲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二:圓滿意,圓滿菩提涅槃,從我中感受到無我,無我才是真我,在《涅槃經(jīng)》中有一位叫大慧的,佛對他講說:“沒有我”,他非常不服氣說:“沒有我,誰去學(xué)佛?沒有我,誰持戒?沒有我,誰正果?”佛只好說:“哎呀!是的,有我,有我……”隨后他開悟了,他才知道,真的是由無我而正果,有無我二修學(xué)佛法,應(yīng)該如此。

  那么即一心所有的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剎中,一一微塵中有各有不可說,不可說那么多的佛的剎土,然后有轉(zhuǎn)成極微塵那么多的廣大佛剎。而已一佛剎之中,一切時一切處念念都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中轉(zhuǎn)成極微塵數(shù)那么多的一切諸佛成就無上菩提,我們想了半天最后只好說,無量無邊最好了,太多太多了,無法去計算,因此說無量無邊。

  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為什么感覺佛這樣難成呢?可是也有那么多的佛在成佛?可見我們需要站的更高一點,需要開闊自己的視野,開闊自己的心量,成就自己的菩提證果。一切菩薩就像大海一樣圍繞著這些諸佛,諸佛已經(jīng)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每一諸佛又有無量無邊的菩薩在圍繞著這些諸佛。想了半天,可能也想不清楚,自己要做觀,要圍繞著這些諸佛。想了半天,可能業(yè)相不清楚,自己要做觀,要做法界觀,才能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只有這樣的話才是真學(xué)華嚴(yán)經(jīng)的人。

  佛如心王,菩薩如心所,心所即是大臣,大臣一定要圍著國王,所以菩薩一定要圍繞著佛,一念只要去相應(yīng),就能成佛,眾生心,心心互變,成佛和眾生心是相通的,互融互變,所以有無量諸佛成就無上菩提。是從事相上說,佛法界與眾生界相隔的太遠(yuǎn),經(jīng)常有人說“你說有佛,佛在哪里?你讓我去看看……”。我說“只在你心里”。他說“我心里沒有!”那就沒有辦法,因為眾生界與佛境界相差的太遙遠(yuǎn),所以不能相應(yīng)相契,于是“背覺合塵”,所以我們才輪回的,因為落的太遠(yuǎn),所以眾生界對于佛的境界太陌生,所以也就不能夠去見佛。

  而觀行寂的菩薩,六寂佛其實還是菩薩,不是佛。智慧轉(zhuǎn)圣,所以他能夠見道,因為他慢慢的開始與佛的境界相應(yīng)著,所以他能夠見到諸佛,真正修行人修到最后,完全可以見到佛的,當(dāng)然他絕對不會到處去炫耀說“我見到佛了,我見到佛了……”那這一定是神經(jīng)有問題,或者是大妄語。

  下面的經(jīng)文是:“而我悉以身口意業(yè)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zhuǎn)妙*輪,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zhuǎn)正*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

  面對無量諸佛,又有海會菩薩的圍繞,既是我普賢以身勸請,恭敬禮拜,以身來勸請,開始恭敬禮拜,以口來勸請,應(yīng)該稱揚贊嘆;以意業(yè)來勸請,就要恭敬至誠,非常虔誠,心有恭敬,種種方便,應(yīng)請勸請大轉(zhuǎn)微妙*輪,摧滅一切邪知邪見。圓滿無上菩提。妙法就是心法,心法就是正法,不可思議一般境界的、一般的人我是非是可思議的,佛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

  比如無量的微塵剎土。請轉(zhuǎn)*輪既是上承諸佛之心慈悲加持,下順眾生之心,學(xué)佛解脫啊!加持自己說正法,然后教化眾生,學(xué)佛而解脫。匯事歸理,教化眾生,完全要歸于空行。

  永明延壽禪師曾說:“直教似月臨千界。還遣如空度萬緣!币簿褪钦f一月能夠離千江水,千江水印的還是那個月亮。還遣如空度萬緣,還是空空如已而已,因為印出的月亮是真的嗎?絕對不是,所以說法自在,而且眾生能夠的正知見,能夠的真正的解脫。匯事歸理實是請自心中佛說法,空性么!度自心中眾生。因此二者不二。

  如是像這樣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普賢常勸請無量諸佛轉(zhuǎn)正*輪,轉(zhuǎn)正*輪,如果沒有佛的話,也可以請高僧大德完全可以的,我們生在佛前、佛后業(yè)障深重,三途八難,佛前佛后難,沒有因緣見到佛,但是有因緣聞法,就一定要請高僧大德,請法師來講法。正是因為這樣的因緣,我們才真正的感受到我們與佛法的距離原來是可以拉近的,不然的話,我們只說學(xué)佛,不聞佛法,那就是盲修瞎練,雖有熱情,沒有知見,沒有正見,沒有真正的智慧,這樣下去歸宿何處,很難說清。

  “無有窮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逼召t菩薩真的很了不起,所以他能夠永遠(yuǎn)都這樣,永遠(yuǎn),只有在佛經(jīng)里你才能看見永遠(yuǎn),只有站在法界,站在清靜心上,站在理事無礙的境界上,你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永遠(yuǎn),正是因為這樣的永遠(yuǎn),你才真正被普賢菩薩所感動,你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永遠(yuǎn)。

  “身語意無有疲厭”。他永遠(yuǎn)在做,而我們常常是發(fā)燒,發(fā)熱三分鐘的熱血過后馬上就不干了,所以不能夠堅持呀,我有一種感受,什么是精進(jìn)?你永遠(yuǎn)都能堅持做一件事就是精進(jìn),怕就是一會兒高興就做,一會兒不高興就不做,所以我們要學(xué)習(xí)普賢菩薩請轉(zhuǎn)*輪,也一定要自己先轉(zhuǎn)*輪,然后才能夠幫助眾生也去轉(zhuǎn)*輪。當(dāng)然轉(zhuǎn)*輪的目的是解脫,是開啟自己的智慧,也就是大方廣。

  下面的經(jīng)文是:“復(fù)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shù)諸佛如來,將欲示現(xiàn)般涅槃?wù)?及諸菩薩、生聞、緣覺、有學(xué)、無學(xué),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jīng)于一切佛剎極微塵數(shù)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

  在一次普賢菩薩對善財童子給于會大眾說:“所謂請佛住世,就是有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轉(zhuǎn)成極微塵那么多的諸佛如來,無量無邊將要示現(xiàn)般涅槃之際,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因為化緣已盡,將要開始般涅槃,就是進(jìn)入涅槃,這個時候,不僅僅是諸佛如來,還有所有的菩薩,聲聞,緣覺,有學(xué),無學(xué),有四果羅漢,前三果還是有學(xué),只有第四果才是無學(xué)。乃至一切諸善知識,并不僅僅是二乘的菩薩,包括一切善知識,高僧大德,都應(yīng)該如此,那么我普賢要勸請他們不要入于涅槃,請他們住世教化眾生,因為眾生苦,眾生煎熬啊!而且經(jīng)于一切佛剎轉(zhuǎn)成極微塵數(shù)劫的住世時間,時間很遙遠(yuǎn),一定要請他們住世很久很久的時間。目的是要利樂一切有情,說法才能度眾生,你什么都不說,僅僅說學(xué)佛,那有什么意義啊!必須要說佛法。干什么,一定要知道什么,知道什么一定要做什么!

  六寂佛,包括請佛住世,至少六寂佛,即理寂佛、名字寂佛、觀行寂佛、相似寂佛、分正寂佛、究竟寂佛。根據(jù)這六寂佛,普賢菩薩都要勸請他們住世度眾生,普賢如此,我們該當(dāng)如何呢?也應(yīng)該要勸請,凡是高僧大德,凡是善知識。要往生,要緣寂,都要請他們住世。

  有人問“能住世么?”你不要管他住不住世,問題你是心法嗎!因為你要轉(zhuǎn)變觀念,非常關(guān)鍵。

  下面的經(jīng)文是:“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

  整個虛空盡了,眾生界盡了,眾生業(yè)也盡了,煩惱都消失了,我勸請佛住世的愿望不能窮盡,念念相續(xù),而且永遠(yuǎn)堅持下去,綿綿不絕,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當(dāng)然指的是我們,普賢菩薩不會如此,我們是學(xué)普賢菩薩的就應(yīng)該如此。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高興就做,不高興就不做,不是天天要做,時時要做,應(yīng)該如此。

  下面的經(jīng)文是:“復(fù)此,善男子,言常隨佛學(xué)者。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出發(fā)心精進(jìn)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jīng)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余種種難行苦行!

  常隨佛學(xué),這是第八個愿望。讓我們非常的感動啊!為法忘軀,真的是落到實處。如此處的毗盧遮那佛因行的娑婆世界,即是華藏世界中的十三層的一個世界,從最初的發(fā)心勇猛精進(jìn)不退道心,用不可說不可說,很多很多無量無邊而做不事,用自己的生命來做不事,如《積一切福德三昧經(jīng)》中說,釋迦佛因地為最圣仙人,他曾經(jīng)在修道事,被人稱為最圣仙人,修慈悲觀,沒有智慧,看到眾生很苦,修慈悲觀,可沒有智慧,感覺很累,也非?,無法度眾生,別人也不相信,你看眾生苦,我也沒感覺苦,你沒說服人家那怎么辦呢?人家自我陶醉,釋迦佛感覺很遺憾于是到處參訪,發(fā)愿能布施佛法的人,愿用生命來供養(yǎng)。錢財身外之物那更不用說了,我要用生命來供養(yǎng),這時有一個天魔就知道了,天魔不相信最圣仙人有這么大的毅力,所以欺騙最圣仙人說:“我會佛法,我能講,要有條件,你先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才能說法,如果你這樣做了,我才會個你說法……”最圣仙人說想,為佛法而舍是自己發(fā)過的愿更何況我虛度了那樣長的時光,今天遇到佛法了,那為什么,我不能夠去實踐呢?于是就依天魔所說,把自己的批剝掉了,他一看嚇壞了,趕緊跑掉了。因為天魔不會說法,而見仙人又如發(fā)愿所做,于是天魔趕緊跑掉了。仙人見天魔跑掉了,自己已經(jīng)如愿所做,只能祈禱,祈禱十方諸佛加持自己聞佛法,那么既感東方十三佛剎土外凈明王佛,說《積一切福德三昧經(jīng)》,得佛光明。得到佛的加持,最圣仙人皮肉完好如初,一切都恢復(fù)正常。

  這是佛的加持,當(dāng)然這是仙人與佛有緣啊!就像我們今天有人說求佛,求不如愿,為什么?因為貪心,貪嗔癡的心來求的,要么就請佛幫忙做壞事,那是不可以的。于是經(jīng)凈明王佛的教化,于是得辨才無礙。有智慧才能辨才無礙,廣利有情度化眾生,因緣盡了往生凈明王佛土。

  那么我們的佛教里,釋迦牟尼佛曾經(jīng)做過雪山大士,雪山大士也是在雪山修行,又一個夜叉。自己在那唱“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這夜叉是梵天所化,當(dāng)時雪天大士聽到這樣一句偈子很激動就說:“你講,你在往下講。”夜叉說:“我憑什么要告訴你,我現(xiàn)在正餓著呢!”釋迦牟尼說:“那沒有關(guān)系,你只要告訴我,我馬上把我自己的身體布施給你,你吃掉好了!比缓笠共婢透嬖V他:“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币馑际沁是講入那種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應(yīng)該是空性吧,當(dāng)然并不圓滿,但還是很了不起,因為夜叉是梵天所化現(xiàn),菩薩示現(xiàn),所以也沒有吃掉他,這告訴我們,如果你真的有我執(zhí),那你能學(xué)佛嗎?有我只是沒有辦法學(xué)佛的,而且你學(xué)了,也不會很成功,你只能夠耕耘一點福報而已。

  從理而言,我身。父母生我前,我的身體是由什么而組成的呢?是有父親母親,阿賴耶識即業(yè)識和合而感召得,任何一個人都有父母,如果沒有父母那是孫悟空,孫悟空是石頭蹦出來的,據(jù)說那石頭也要經(jīng)太陽去曬,他成精了,那也需要很多因緣,如果經(jīng)過很多因緣,也不是一個無因,也是有因緣的,所以緣起自然不是真的,那么實在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沒有實在的,你的身體,你擁有了最暫時的擁有,如果真的能為佛法忘軀,是有意義的。弘一大師在一詩中說“殉道應(yīng)流血!边@句話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如果你真正信仰的話,你自己摸摸這也舍不得那也不舍得,那也不可以的。你觀察到身體的無常行,沒有主宰性,一個過程你暫時的擁有。你能觀察到這一點,并與之相應(yīng)。不然凡夫界與佛的境界相差得太遙遠(yuǎn),你如果沒有發(fā)心發(fā)愿。真的要學(xué)佛法,就是讓你這樣做,給你便宜,給你機(jī)會,說只要舍掉,馬上就會得到什么好處,你也不干。

  因為你覺得涅槃是什么?向社會人以為涅槃就是死掉了,哎!好死不如賴活者,人不都是這樣么!為什么?因為他不了解涅槃的樂趣。如果知道涅槃的樂趣,如果認(rèn)為活著很艱難,春、夏、秋、冬四季,人無可奈何面對這各種現(xiàn)實。如果能這樣的話,就一定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完全可以做得到的!金剛經(jīng)》說釋迦佛因地曾經(jīng)割肉喂鷹,飼身喂虎,如果有我執(zhí)是做不到的,由我執(zhí)會連跑連叫的。釋迦佛是慈悲心,所以一切都是自愿的,我們現(xiàn)在還做不到,但是我們應(yīng)該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去幫助眾生總是可以的吧!如果所有佛教徒都能發(fā)動起來,利益眾生的話,我相信今天的佛教不會是這樣的。能發(fā)動起來,利益眾生的話,我相信今天的佛教不會是這樣的。

  那么近而觀行三昧成就,如果一旦成就的話就是理事無礙,事實上也可以剝皮、析骨、刺血,如能不貪色身,既是正得法身。我們有這個身體的障礙。莊子說過:“我有大患,唯吾有身么!毙薜廊绱,修佛更是如此。不執(zhí)著分別心即得慧命,不談這色身,就可得法身,不去掉色身,怎能得到法身,去掉是去掉執(zhí)著,你不要以為現(xiàn)在你還沒有成佛呢!你先去自殺了,那絕對不行,你也是眾生,你殺自己也是殺生,是不可以的。不執(zhí)著分別心,就是慧命,所以我們說法身慧命從佛法中來,從空性中來。

  如是生命可舍,生命算什么?可是舍掉。因為有信仰,譚嗣同就是個例子,他是個佛教徒,把本來可以逃跑的,甚至連日本黑龍會的都找他,讓他走,他說:“對不起,我一定留下來!痹趺磩袼膊恍,于是就去菜市口挨刀了。在他臨行前寫了一首詩,最后兩句是:“我自橫刀仰天笑,去流肝膽兩昆侖!生死平等了,所以他敢死。別人一看,這人不是犯傻么!他可以逃跑,他怎么不跑啊?一個佛教徒有時候你可以感覺到那種無所畏懼的精神,生命可舍,身外之物更能舍了,王位、城邑、聚落、自己的房子、宮殿、園林沒有不能夠舍的,因為那都不是你的。

  有人說那不對,那就是我的;只是暫時屬于你,哪個是你的?哪都不是你的。有一句詩講“一派青山景色優(yōu),前人種地后人收,后人收了莫歡喜,還有收人在后頭!蹦銉H僅是個過客,就像當(dāng)官一樣,局長有很多,人們恭敬你你是局長,不是恭敬你這個人,只是恭敬你這頂帽子,如果有一天你不是局長,你不要心理不平衡,因為你很清楚,原來是這頂帽子的結(jié)果。所以你還會貪慕嗎?早晚有一天,你得下來,何必不謹(jǐn)慎從事呢?能為他人做好事,就盡力去做好了。所以人生就像演戲一樣,一會兒裝這個,一會兒扮那個,一會兒自己在家中是兒子,一會兒是父親,一會兒是丈夫,一會兒可能是爺爺。事實上這都是一個假名,都是你又都不是你。

  所以梅蘭芳曾經(jīng)有一個對練“看我非我;”他是演戲的,“看我非我”不是我啊!我看我,我也非我,照照鏡子里的是自己么?已經(jīng)化了妝了,他是男的,演的是女的,所以裝誰象誰,誰裝誰,誰就是誰,都是一個游戲。無法擺脫。

  所以悲哀的就是因為沒有智慧,若然真的看得開,為什么不再你擁有的時候你去做功德呢?無量劫以來的習(xí)氣無法擺脫。我覺得那是最理性的一種選擇,以及一切難行苦行,都同樣沒有不能行事。沒有不能做到的。我都可以做,難行就能行,難舍我就能舍,像釋迦牟尼佛,六年苦行,度的骨頭一根一根歷歷分明的放在那里,為了信仰,能夠這樣做的人又有幾個呢?

  文化大革命是一個最好的考驗,又有幾個人真正留在廟子里,而沒有還俗呢?不是很多,當(dāng)然我們沒有必要,也絕對不可以隨便的嘲笑那些曾經(jīng)回家的人。為什么?因為那是歷史的因緣,不能把帳算到他個人身上,那是磨難。

  下面經(jīng)文是“乃至樹下成大菩薩,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xiàn)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蛱幰磺兄T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zhuǎn)輪圣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處于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xiàn)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xué)!

  所有的過程普賢菩薩都愿意去學(xué),我們也應(yīng)該去學(xué)。在華嚴(yán)三圣毗盧遮那佛,文殊、普賢,因行的毗盧遮那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因地有樹下成道等,實現(xiàn)八相成道的種種神通變化,實現(xiàn)八種奇異之相,最后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又在眾生之際而示現(xiàn)種種佛身,示現(xiàn)種種佛身在各種道場之中,或在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在聲聞,辟支佛眾會道場,或在轉(zhuǎn)輪圣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在剎利以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在如此種種的眾會道場之中,用圓滿的法音,如同大雷震,隨眾生樂欲,個人的契機(jī)因緣不一樣,你喜歡聽什么,講什么,你不喜歡聽他也會給你,為什么?他要救你,所以并一定說你一定要喜歡的,他會觀察你的機(jī)緣成熟,否則一點用沒有,他不可能對牛彈琴啊!兩者之間相應(yīng),才會有意義。

  隨眾生樂欲去說法使眾生個個得解脫,《維摩詰經(jīng)》有這樣的說法,說佛以一生言說法,眾生各個隨你解。每個人都會覺得佛是在對自己說的。他的感受很親切,每個人自己確實收益了,在此處也是一樣的,普賢菩薩就要毗盧遮那因地之*的釋迦牟尼佛,并且示現(xiàn),入于涅槃等等,不僅僅去去于他八相成道,六年苦行乃至各種道場中用圓滿的法音教化眾生,而且是眾生得解脫,最后還要示現(xiàn)涅槃,都要學(xué)。我們今天也能看過釋迦牟尼佛傳,一看也很感動,他是學(xué)了么?沒學(xué),看完了給別人講故事,講完就好像那就是佛的故事,跟我沒關(guān)系,給我們關(guān)系就等于你有還給釋迦牟尼佛了。他是他,我是我,如果不能相應(yīng),不能將佛作為自己修學(xué)的榜樣的話,我們?nèi)W(xué)佛又有什么意義呢?所有這一切因行果用,我都隨之而修學(xué),釋迦牟尼佛八十年教化眾生得因緣都要努力的去修學(xué)。

  下面經(jīng)文是:“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隨學(xué)。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皆隨學(xué)無有窮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

  常隨佛學(xué)啊!真的很難,以現(xiàn)在的毗盧遮那佛為例,也就是因地的釋迦牟尼佛。佛有三身,法身毗盧遮那佛,報身盧舍那佛,化身釋迦牟尼佛,它的一切因果我都隨之而學(xué),所以常隨佛學(xué)非常關(guān)鍵。

  現(xiàn)在是什么?常隨人學(xué),要不就人在搗鬼說:“我成佛了……”這是胡鬧,這樣的人有啊!我遇到一位所謂的佛教徒,他叫某某名字,他在我面前表示的挺老實,以出去就告訴別人,他已經(jīng)成什么如來了,在它的名字前加上“南無……如來”,并告訴別人我承認(rèn)了,于是有人來問我,我說“我承認(rèn)什么了?”說我什么都沒講,我說他一定是神經(jīng)病,我與他沒有話說,如果我去與他說什么,我也神經(jīng)病。所以這是很煩惱的事,現(xiàn)在所謂的佛也多,太多了。

  我們自己想想,來到這樣一個道場,我有一種深深的感覺,佛法是什么?長幼有序,前邊走我們后面跟著學(xué),所以就像這樣一個道場一樣,有一些老法師他們一直走一直走,穩(wěn)穩(wěn)的走,我們這些后來者,一看到這些我們心里面很慚愧,也一定要老老實實,本本份份的去走。這樣才會有結(jié)果,不然的話,哪里可能說他閉了幾年關(guān),突然間就竄出來了,到處去弘法,說他開悟了。說他成佛了,這樣的人太可怕,如此看來,那些老法師這一生都白活了,不可能如此啊!!沒有一個過程怎么可能又一個結(jié)果呢?它的一切因果,我都隨之而學(xué)。

  所以在常隨佛學(xué)里我們應(yīng)該有一個深切的感受,不能學(xué)人,因為人所是有缺陷的,人總是有習(xí)氣有毛病的,盡管我們要接觸善知識,但他一定要講佛法,他若不講佛法你跟他學(xué)什么?所以常隨佛學(xué)非常關(guān)鍵,無量無邊的如來,無論因果,我也都愿意隨之而學(xué),有那么多那么多如來,不僅僅要跟毗盧遮那、釋迦牟尼佛去學(xué),我同時也要跟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那么多的如來學(xué),我們都要跟他們學(xué),他們的發(fā)心,乃至他們最終的成就佛道,我都要學(xué)。絕對不能說只學(xué)一個。

  有一位居士給我打電話說,告訴我三皈依:“皈依佛,皈依阿彌陀佛,皈依法,皈依《無量壽經(jīng)》,皈依僧,皈依觀世音菩薩!蔽覇査澳阏f完了?”“說完了”我把電話放下,為什么要這樣狹隘呢?佛法中有謗法一罪,如果說認(rèn)為只有一種法是最好的,其他的法你去謗了,難道沒有罪么?這個很可怕的。當(dāng)然我們不希望這樣的事發(fā)生,但他常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的身邊就發(fā)生了。所以我們要有一個非常正確的知見來看到這樣的事情。既不要與之鬧矛盾,又要自己心中有數(shù),否則于他一樣了那是很麻煩的事。所以你看看普賢菩薩,他能夠常隨十方三世一切無量無邊的諸佛從因至果,他都要去學(xué),可見會觀想的人學(xué)佛即學(xué)無量諸佛,學(xué)一切佛,當(dāng)然我們愿意哪位居士告訴我的能從阿彌陀佛開始來恭敬無量諸佛,但這個素質(zhì)是令人懷疑的,學(xué)一佛即是學(xué)一切佛,因為空性,十方諸佛如來共同一法身,一法身即是法性身,既是空性。所以他們都是佛都是空行,學(xué)一佛也就是學(xué)十方三世一切無量諸佛,并且我普賢愿意永遠(yuǎn)隨學(xué)于諸佛如來,發(fā)這樣的大心。從不間斷,也不知疲厭,也不知厭煩,綿綿不絕,這樣的愿力我們不學(xué)更待何時?當(dāng)然很難很難了,能夠不知疲倦,能夠愿意去選擇常隨佛學(xué),這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很偉大了。

  下面的經(jīng)文是:“復(fù)次,善男子,言恒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的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風(fēng)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會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于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再一次普賢菩薩對善財童子及華嚴(yán)大會的大眾說,所謂恒順眾生,探討恒順眾生的問題,既是順就法界眾生善惡根性而引導(dǎo)他,根據(jù)他的因緣來因勢利導(dǎo),因為九法界眾生有善有惡,聲聞緣覺,菩薩是善的,地獄惡鬼、畜生是惡的,所以他們有善有惡,惡來惡度,善來善度就是恒順,把眾生剛強,難度化解了,就是恒順。

  順,在回向中屬第七回向,《華嚴(yán)經(jīng)》將成佛的次第分成五十二位,第一個就是十信位,十行,十回向,十住,十地,等覺,緣覺,妙覺。十回向,屬于三賢位的菩薩,隨順眾生屬十回向中的第七回向。

  因為眾生有五性;五種小乘根性:

  第一是闡提性,沒有善根了。

  第二不定性,浮在中間的,可善可惡,生聞性,緣覺性,而順的根本是順空有不二,恒順法性,而不是恒順眾生的惡法,自他不二,如上所學(xué)如“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的有法之中做空觀,觀自己空,觀自己是緣起的,沒有自性的,照見五蘊皆空,自然有就是空的。有就是空為什么?不可以舍呢?完全可以舍去自己,完全可以把自己貢獻(xiàn)出來,供養(yǎng)給眾生,一定會從這里可以改變空有不二,比如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撕身喂虎,割肉喂鷹,如果沒有感受到有就是空的話,是做不到這些的,也就是自他不二。順有既是順生死眾生,順空則能無有掛礙。順著生死眾生,我們說這是有的,但還要順空,因為有即是空,你必須要幫助眾生讓他改變那種存在的那種錯誤觀念。那才能真的割肉喂鷹,舍身喂虎。如此看來就不能偏空或者偏有,你如果偏有的話,你怎樣與他講都沒有用,他總是認(rèn)為自己是實在的,事物如果真的是實在的話,你說了也沒有用。

  但是偏空也是錯誤的,偏空什么都是空了,打了自己一個耳光,自己跳起來了,“你為什么打我?”是呀!你怎么空不了了呢?你不能偏空。必須站在一個緣起中道的角度,所以不能偏空也不能偏有,若然偏空偏有,那是錯誤的,所以佛法要走中道,我們要想普賢菩薩學(xué)習(xí)。隨有九法界善惡眾生,大多數(shù)是違背法性的,只有聲聞,緣覺,可能對法性有一點認(rèn)同,只有菩薩是認(rèn)同法性的,如果海水一般能順而度化,所說的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微塵剎土,如大海水一般,所有各類眾生差別萬千,如所說的卵生,濕生,胎生,化生,據(jù)說卵生是想生的,濕生是和生的,胎生是情愛生的,化生的就很不清楚了。因為莊生夢蝶,莊子做夢,自己變成蝴蝶了,他想是自己變成一只蝴蝶了,還是蝴蝶變成自己了呢?那是化身,釋迦牟尼佛的化身,佛應(yīng)該從空化生。

  有的是由四大而生的。如人,地、水、風(fēng)、火佛教中常說四大皆空,有人很奇怪,什么酒、色、財、氣都上來了,是不是這四大錯了呢?地、水、火、風(fēng),地堅硬為性,指我們的骨骼;水流動為性,指我們的血液、尿液等,火,溫度,代表我們的體溫,火也是動,代表我們的呼吸,是由這四大組成的,如果把他誤解成其他,那是錯誤的。所以人是四大組成的,以及有情眾生基本如此,比如說豬、馬、牛、羊也應(yīng)該如此;蛴幸揽斩,夜摩天以上的天都是依空而住的,或有依卉木而住;依花依木而住,不如說花神、樹神、佛教不是學(xué)神的,但是相信有神。

  生的類別,乃至威儀各有種種,有豎生的,有橫生的,人是豎生的,螃蟹就是橫著走,螃蟹過街橫行霸道,當(dāng)然這是一種歇后語。相貌也各有美丑,有的美有的丑,各類生物的價值觀念也一樣,人長得再漂亮,麻雀飛過來還是嚇跑了,他不認(rèn)為你很漂亮,他覺得你很危險,他覺得你絕對丑陋,所以美丑是因人而異的。

  壽命有長有短《逍遙游》寫到“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說蘑菇初一生出來,十五都看不到,他的生命很短暫,這是植物,也屬于法界。烏龜?shù)膲勖捅容^長了,所以日本人喜歡龜,愿意向龜一樣長壽,而中國人以為龜有別的一種意思。種類有貴有賤,動物也一樣,大熊貓就比較貴了,的確是這樣。所以他們的業(yè)力不同,名號各個不同,人就稱人,狗就稱狗。

  我們的觀念也需要去改變一下,也許從老祖宗那接受下來的就管人叫狗的話,也許今天不叫我們狗的話,我們心里頭很不是滋味,因為是一種符號,但是我們太執(zhí)著這種符號了。性情有剛有柔,南方人性格斗比較柔一點,脾氣也比較好一點;北方人的性格就差一點,比較暴躁,可能于他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有直接的關(guān)系。當(dāng)然也一定跟他的業(yè)力有關(guān)系。知見有邪有正,緣起性空,三法印這絕對是正法,象李HZ所說的佛法,真善忍,你看沒錯把,真善忍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要有內(nèi)容啊!沒有內(nèi)容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呀!有一首歌叫“想你想的心痛”,人們唱起來很陶醉,以為是愛情歌曲,其實他來源是在打麻將時總想摸一張牌,卻總是摸不來。就創(chuàng)造這首歌“想你想的心痛”。所以佛教發(fā)心很重要,佛教講發(fā)心啊!他的發(fā)心只為一張麻將牌,而唱的人就被誤導(dǎo)了。

  今天也有人講“我是佛,我講的是佛法!蹦悄苁敲?掛羊頭賣狗肉,佛已經(jīng)給他定位了,不是佛法,不應(yīng)該如此,所以我們要有智慧眼,要有擇法眼,不然你會認(rèn)為非佛法也是佛法。因為你不懂,不懂就好辦了嗎!不懂,他想說什么就是什么了。比如月食,月食一旦出現(xiàn)了,中國人傳統(tǒng)的說法是月亮讓天狗吃了,天狗打不到,就把家狗打的直叫,這不是邪知邪見么?但是他認(rèn)為這樣做。月亮最后出來了,你看我是把狗打了,不然月亮就讓狗吃掉了。這完全是亂說八道,這種知見也有人信,確實有人信。娛樂有善有惡,佛法以法為樂,人則以五欲為樂,

  當(dāng)然有善有惡不一樣的。意行有定有散,一個人整天躲在那里胡思亂想,他總問我:“我為什么總有妄想啊?我為什么有那么多妄想啊!”我說“既是妄想,妄想真么?他說“不真啊!”“不真就隨他去把……”他說“不行啊!還是有妄想!边@就比如說有一個饅頭,環(huán)境惡劣,饅頭招蒼蠅,然后一個,然后一個人把饅頭放哪,這蒼蠅飛來飛去,這個人到處趕蒼蠅,弄得筋疲力盡,另一個人問他“你在干什么?”那人說“我在趕蒼蠅,蒼蠅拼命的叮這個饅頭。”那人說:“哎!你把那個饅頭吃了不就沒事了嗎!”他這時候恍然大悟,把饅頭吃了,這個饅頭是什么?就是我執(zhí)啊!你把我執(zhí)弄明白了,蒼蠅還會來叮你么?那妄想還會是真的嗎?你配合他才有妄想,就像開車一樣,你踩著油門,你還抱怨這車為什么跑啊?是你在踩油門,是你在配合啊!你若不配合它,它可能會跑嗎?你在給它充電加油,它一定會跑的。所以這個緣增加了,必定它要配合了。

  威儀有動有靜,出家人喜歡靜了,也有人喜歡動的,在佛法的真諦中講“靜及動,動及靜!痹**大師的《悟不牽》里就是這樣認(rèn)為的!办o就是動,動就是靜。”二者之間沒有區(qū)別,就想手心和手背一樣,那都是牽強的,那都不是事務(wù)的真相。衣服有優(yōu)有劣,個人的財務(wù)多少或者福報的多少。衣服當(dāng)然有好的有壞的,飲食有粗有細(xì),在《維摩詰經(jīng)》中講鳩摩羅自己也是說,天人的福報是不一樣的,天人福報不同,所導(dǎo)致他們的飲食顏色也是有差異的,同吃一種飯,顏色不一樣,為什么不一樣?福報不一樣,所以福報大的人,飯的顏色非常漂亮,精美;福報差一點的顏色就差。所以說飲食有粗有細(xì)。住在各處村莊、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是沒有腳的,如魚。二足、人。過去有個人給人定位,說“人是沒有毛,二足動物也!睕]有毛,身上沒有,兩足動物,于是一個人就搞了一個惡作劇,將一只雞把毛拔光了,然后仍給你看,你看這是人么?當(dāng)然它不是人了,所以語言永遠(yuǎn)都是蒼白的,怎么樣呢?去感受。

  今天我們說佛法僅僅作為工具,作為筏,作為船來用,是可以的,但你若真正的執(zhí)著這個語言文字,那就不可以了。文以載道,語言文字只是說明道理的。四足動物,多是蜈蚣;有色、無色及天界,非想非非想就是無色,有想、無想,凡夫是有想,禪天是有想,非有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那天界就是如此等等天。不是普賢菩薩的眾生阿!拿一個眾生不是我們心中的眾生,與我們不是一體呢?所以通體大悲,想他又不是我,他與我另類,那你一定不會慈悲,你也不會愿意去教化他,就像我們今天聞一點佛法,懂一點佛法,很舍不得,很吝嗇,不愿意去告訴別人,這都是不可以的。當(dāng)然發(fā)心很重要,如果那著佛法去換錢,那也是不應(yīng)該提倡的,佛法絕對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這個價位決定不能如此。所以要恒順教化,因為智慧的清凈心盡虛空遍法界都,F(xiàn)出來的是法性,法性身生起清凈心,沒有掛礙,沒有任何掛礙!靶臒o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yuǎn)離顛倒夢想,”盡管如此卻又能夠恒順眾生,教化眾生,惡來惡度,善來善度?梢姺鹨彩亲孕闹蟹!唯心凈土,自性彌陀!比裟芨惺艿竭@一點,往生應(yīng)該是很容易了,不然總是執(zhí)著去念佛,當(dāng)然現(xiàn)在執(zhí)著的人也不多,所以唯心凈土,自性彌陀。

  自己心中的佛是自己心中的眾生,自己心中的佛度自己心中的眾生,那這很正常,度的一定很自在,否則跑到外邊度了,那就麻煩了。所以說常隨佛學(xué),就能恒順眾生,順著眾生的根基,善于轉(zhuǎn)化和誘導(dǎo),這個他才愿意。

  下面的經(jīng)文是:“如是等類。我皆于彼隨順而轉(zhuǎn),種種承事,種種供養(yǎng),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及至如來等無有異。于諸病苦,為作良醫(yī),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為作光明,于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這幾句我覺得太漂亮了,《華嚴(yán)經(jīng)》真的很偉大,這是證明菩薩隨法性的,隨順眾生的。像這樣的種種眾生,想以上所說的各式各樣的眾生;胎、卵、濕、化,九法界眾生有貴有賤千差萬別,所有所有的眾生都包括進(jìn)去了,我普賢都會隨順而去改變他們,轉(zhuǎn)就是觀智,怎么去轉(zhuǎn)變呢?用智慧去改變,指揮去轉(zhuǎn),如果你把一個人強拉過來,他又回到原處去了,不買你的帳,但你可以用觀想用智慧去改變。這是可能的。又見一切眾生性相皆空,即有即空,雖然是眾生,如《金剛經(jīng)》所說:“度無量眾生,卻無有一眾生得度者!币驗槭裁,因為他沒有感受到那是眾生,他看著都是幻化的,而我們呢?看成是實在的,所以受傷了,所以我們有疲倦的感覺“哎呀!眾生真難度,你說了半天,對牛彈琴。”有這樣的感覺。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是不是修養(yǎng)不夠,人格魅力不足,要先考慮到自己缺什么!如果從來不考慮自己應(yīng)該負(fù)什么責(zé)任,總是抱怨眾生那就錯了。

  如此轉(zhuǎn)意觀智,有了觀智就能觀一切眾生性,想皆空,即有即空,即空即有,雖然是空,不礙有,所以在有上感受空,在空上又能夠不礙有,如《心經(jīng)》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兩者之間沒有差異,你不能把他割裂開,如此就能夠悟得自他不二。

  然后,如是種種行事供養(yǎng)眾生,就開始對眾生服務(wù),什么是菩薩,菩薩就是眾生的馬牛,給眾生服務(wù)的,應(yīng)該如此,有人受了菩薩戒,他很驕傲,他說:“我現(xiàn)在受了菩薩戒,你現(xiàn)在三皈五戒我就要領(lǐng)導(dǎo)你!”這就很麻煩,你沒當(dāng)過領(lǐng)導(dǎo),別到這里來當(dāng)。我自己看見過這樣的事,因為他受了菩薩戒,他弄了內(nèi)壇一定要搶在前面,引起眾生的不愉快?粗豁樠,他還理直氣壯的往那兒一站,其實菩薩是給眾生機(jī)會的,讓眾生在前邊,他愿意在前邊就讓給他,才稱菩薩,否則你先跑在前面,引起眾生的反感,那是假菩薩,種種承事中供養(yǎng)眾生。就是承事供養(yǎng)自己。一定要清楚佛教,就是在利他中完成自理,因為自他不二。

  我原來也有一種誤會,想我?guī)椭鷦e人其實我自己占了便宜,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同體,幫助別人就是在幫自己,這樣的想法才能理直氣壯得去幫別人,不然總是占便宜的想法,想我?guī)湍阄易约赫剂吮阋?還是一種知見上的錯誤。如《梵王經(jīng)》中講:“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生生受生,皆有父母。故六道眾生皆是父母!彼晕乙惺鹿B(yǎng)他們。我要對他們好,因為他們是我父母,這是一種轉(zhuǎn)變觀念,否則他與你什么關(guān)系?都沒有,那你愿意幫他們嗎?你不愿意幫,現(xiàn)在父母養(yǎng)子女心甘情愿的還債,一句怨言都沒有,不但沒怨言,甚至把命搭進(jìn)去他都愿意,這就是欠債還錢么!與你沒有關(guān)系的眾生,就要如《梵王經(jīng)菩薩戒本》講觀想,觀想他與你有關(guān)系,有關(guān)系你就愿意做了,沒有關(guān)系你怎么會愿意做?二佛法中師長就是你的法身父母,所以自己的師傅就是法身父母,他能夠為你剃度,教你做人修行,修養(yǎng),教你佛法的知見。更應(yīng)該要尊敬供養(yǎng),至少要孝敬,要孝順,這是應(yīng)該的。至于阿羅漢乃至如來都是出世的圣人。阿羅漢,乃至如來,佛。辟支佛、菩薩都是出世的圣人。是世間福田,怎么能夠不承事供養(yǎng)呢?這些都是出世的圣人,我們更應(yīng)該去供養(yǎng),所以一定要清楚供養(yǎng)一定要轉(zhuǎn)變觀念,發(fā)露內(nèi)心的去供養(yǎng),所謂“等無有異”即從法身而說,不生分別既是平等供養(yǎng),諸法無生而說的,不生分別,因為無生都是平等的,沒有一個實在的生,緣生不是生,他生不生,和合生不生,無因生不生,那么就是無生。及平等供養(yǎng),

  于是既能于諸病苦為做良醫(yī),我覺得也是《華嚴(yán)經(jīng)》中最杰出的幾句話了,于失道者,示其正路,好在病苦時,你應(yīng)該做最好的醫(yī)生。正應(yīng)該去幫助他,恒順眾生,如果在別人需要時你跑掉了,就稱不上濟(jì)世救人,不應(yīng)該是這樣的。

  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他迷失方向了,你應(yīng)該給他指出一條正路,是對的,你不會看著他掉坑里而幸災(zāi)樂禍。有這樣的人那是不對的,于暗夜中為做光明,在他迷失方向,在黑暗中摸索在徘徊,這時你一定要給他舉一個火把或一盞燈,告訴他,讓他有一個依靠,佛法就是這樣,于貧窮者令得伏藏。

  《華嚴(yán)經(jīng)》講有一個窮人的比喻,說一個富有的人家的孩子,從小就離家出走了。父母到處找他,很多年之后找到他回來了,對他說“這家是你的……”他不相信,因為他窮慣了,于是讓他在這干活,給他工錢,與他搞好關(guān)系,一點點的讓他去管帳,在一點點得告訴他,其實這些家產(chǎn)都是你的。這就是令得伏藏,這些東西都是你的,還有夜明珠。一個貧窮的人,父母去世前在他衣服里縫了一個夜明珠,價值連城,他自己不知道,每天去討飯,有一天一個人告訴他,他的衣服里有個摩尼寶珠,你為什么要討飯吃呢?佛就是這樣的,告訴你,你本來就有無價之寶,你若今天討飯是不應(yīng)該的。

  菩薩能夠平等饒益一切眾生,所以他才是菩薩,普賢就是這樣做的,那我們怎么辦?不學(xué)普賢菩薩就不能成佛。

  下面的經(jīng)文是:“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yǎng)諸佛。”

  這是太偉大了,隨順眾生就是供養(yǎng)諸佛。我們來隨順眾生和供養(yǎng)諸佛分別開來。我們供養(yǎng)諸佛后,掉頭可能去與眾生吵架,這與佛法絕對不相應(yīng),佛告訴你,你若是對眾生好就是對我好,供養(yǎng)了他們就等于供養(yǎng)了我。不像李HZ所說“你就信我吧!你信別人不行了,這很麻煩!

  若于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如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于眾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等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fù)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于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中不能成無上正覺。

  為什么要這樣說?因為菩薩能如意隨順眾生,則尊重眾生,就是尊重供養(yǎng)諸佛如來。你若能讓眾生高興,就是讓諸佛而來高興,就是供養(yǎng)諸佛如來。這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在我們看是有很深界限的,很難打破,現(xiàn)在我們一定要打破這個界限。如果對于眾生能夠尊重承事,為眾生服務(wù)。做眾生馬牛,也就是尊重承事如來,就是孝敬服務(wù)于如來。否則,你是佛子,只有其名無其實,無有是處,可見如能使眾生生起歡喜心,就是是一切諸佛如來也生起歡喜心。

  有人拜完佛,扭過頭與眾生急了,吵起來,打架嗔恨。我告訴你,你可以得罪佛都不能得罪眾生,當(dāng)然我們是不會去得罪佛的。為什么?佛絕對慈悲心,絕對不會懲罰任何一個眾生。但如果你去得罪眾生,他會報復(fù)你,而佛不會。所以千萬要與眾生搞好關(guān)系,與眾生搞好關(guān)系,就等于與如來搞好關(guān)系,則一切如來歡喜,“真是我的佛子!比绻銢]有做過,佛陀會感覺你與我不相應(yīng)。因為諸佛如來得真如入不二法門,深契得不二法門,空空相應(yīng),眾生空,自己也。所以與眾生能夠一體,如此即能人溺己溺,眾生掉到河里了,就等于自己掉到河里一樣,也一定要去救他,不救他就不能夠是同體。

  于是就眾生是一體,救別人就是救自己。沒有一點點占了便宜的感覺,為什么不救,不救說明你慈悲心還沒有,你沒有慈悲心,你怎么成佛?于是就能發(fā)起大悲,同時因為大悲的緣故,而生起覺悟之心,發(fā)起菩提心了。因為能生起覺悟之心,于是就能成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能夠成佛了。因為你覺悟了,佛譯為覺悟,覺者,他覺悟了,他明白了,明白了事物的真相,相是空相,發(fā)性是空性,所以也才能自在,他不去執(zhí)著而我們執(zhí)著慣了,讓你放下,你也放不下。只是眾生份上,生佛隔絕,太遙遠(yuǎn)了,需要轉(zhuǎn)換觀念,才可以打成一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生處要熟,熟處要生,對于五欲六塵我們太熟了,我們要生,對于佛的境界,對于法性我們生了。所以我們要熟起來。正是因為生處要熟,熟處要生,二者之間的距離慢慢的拉近。

  隨好的是相應(yīng)和相契,那你也成佛了,只是你現(xiàn)在終于找到方向了,這就很可貴。需要轉(zhuǎn)換觀念,才可能打成一片,正是因為如此,就如同曠野,沙漠之中,沙漠中有一個大樹王,大樹非常大,即使人在生死旅途中,雖無善根,卻有大樹王之根,伏藏于內(nèi),這是法性,眾生與佛同法性,“根若得水澆灌”,只要有人去澆灌你,你去轉(zhuǎn)變觀念,便可枝繁葉茂,花果滿枝,大樹里馬上長滿了花果,大樹王之根即是法性,樹枝比喻智慧,樹葉比喻入定,花比喻菩薩行因。

  因行之際,所做的一切努力度眾生,幫助所有眾生離苦得樂,所有的一切行為都是花。果比喻菩提妙果,眾生在生死曠野得輪回中,菩提樹王也是同樣的道理,菩提比作樹王,即能以一切眾生而為樹根,沒有這個根不行,眾生是我們的根,我們學(xué)佛要靠眾生,你若不靠眾生,你永遠(yuǎn)成不了佛。這里面有說法。

  而為樹根,也就是法性。因為你在眾生身上,你去透視法性的,諸佛菩薩就是樹根生出的華果。有眾生,他是根,所以諸佛菩薩是花果,用大悲水來澆灌樹根,即是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的智慧華果,絕對能成就。為什么這樣說?如果諸菩薩用大悲水饒益眾生,即澆灌樹根,就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得花果。就是自利,所以佛教講的自利利他,先是利他,菩薩先利他后利自己,自己沒有成佛還要幫助別人,這真是大公無私。

  通過以上,總而言之,所以要說菩提屬于眾生,如果沒有眾生的話,所欲的菩薩終究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如果沒有眾生,所有的菩薩終究不能成就佛果。所以說菩提屬于眾生,眾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度眾生,才能成佛。是故菩提屬于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這話說得非常非常的透徹,學(xué)佛就一定要和眾生搞好關(guān)系,這種搞好關(guān)系不是相互利用,是大悲心,是菩提心。沒有大悲心,沒有菩提心就終究也不能成佛,菩薩也是假菩薩,還是因為理解到這一點,我們才會理解“與諸病苦,為做良醫(yī)!币欢ㄒ獛退,不幫他怎么行呢?不幫是不可以的,別人正在有病,你一定要做一個很好的醫(yī)生!坝谑У勒,示其正路!弊呙粤寺,一定要拉人回來,“于暗夜中,為作光明!闭也坏铰妨,你要告訴他,“于貧窮者,令得伏藏。”你告訴他,他自己就有無價的摩尼寶珠,不會這樣貧窮,每個人都有(結(jié)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