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jīng)

《維摩詰經(jīng)》簡稱《維摩經(jīng)》,全名是《維摩詰所說經(jīng)》,亦名《不可思議解脫經(jīng)》。維摩羅詰是梵語Vimalakirti之音譯,維摩羅意即“凈名”、“無垢”,詰即為“稱”,故《維摩詰經(jīng)》又名《凈名經(jīng)》或《說無垢稱經(jīng)》。摩羅詰又譯為維摩羅詰、毗摩羅詰,略稱維摩或維摩詰。意譯為凈名...[詳情]

《維摩詰所說經(jīng)》講義一

  《維摩詰所說經(jīng)》講義一

  靜波法師

  一.《維摩詰經(jīng)》的翻譯和弘傳

  《維摩詰經(jīng)》是《維摩詰所說經(jīng)》的簡稱,也簡稱《維摩經(jīng)》,或者也稱《不思議解脫經(jīng)》。此經(jīng)的漢文譯本有六種以上。

  1. 后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由嚴(yán)佛調(diào)在洛陽譯出,稱《古維摩經(jīng)》,有兩卷。

  2. 三國時代的吳國黃武二年(233年)由支謙在武昌譯出,稱《維摩詰經(jīng)》,有兩卷。

  3. 西晉惠帝元康元年(291年)由竺法蘭譯出,稱《毘摩羅詰經(jīng)》,有三卷。

  4. 西晉惠帝泰安二年(303年)由竺法護譯出,稱《維摩詰所說法門經(jīng)》,有一卷。

  5. 后秦弘始八年(406年)由鳩摩羅什在長安大興善寺譯出,稱《維摩詰所說經(jīng)》,也稱《不思議解脫經(jīng)》,有三卷。

  6. 唐太宗貞觀年間,由玄奘三藏法師在長安大慈恩寺譯出,稱《說無垢稱經(jīng)》,有六卷。

  除此以外,在西晉時期有支敏度,為使人便于研究本經(jīng)起見,將來華已譯出的三種譯本,編輯為一本,共有五卷,稱《合維摩詰經(jīng)》。

  綜合上述,雖有六種譯本,只是東晉嚴(yán)佛調(diào)、西晉竺法蘭、竺法護等三種譯本已經(jīng)失傳,就是支敏度的《合維摩詰經(jīng)》也已泯沒,現(xiàn)在在藏經(jīng)中所能看到的僅有吳支謙、后秦鳩摩羅什、唐玄奘的三種譯本。而就現(xiàn)存的三種譯本當(dāng)中,流通最廣的是羅什的譯本,因羅什的譯本文簡義賅,詞句優(yōu)美,有很高的文學(xué)價值,深受廣大佛教徒的喜愛。人們往往喜歡閱讀此種譯本,所以流行最廣。由于《維摩詰經(jīng)》博大華美,是對佛法了義的切身體會與實踐,所以古往今來對其講說、注釋、弘揚也就特別廣泛,如古代的成實師、地論師、天臺宗、禪宗、三論宗等各下的注釋有幾十種之多。

  《維摩詰經(jīng)》屬于真空法性部的經(jīng)典。所以三論宗特別予以重視。把這部經(jīng)與般若經(jīng)一樣看待。吉藏大師在談?wù)摪闳舻臋?quán)實二智之時,都是把它們放在《維摩詰經(jīng)》中闡述并發(fā)揮的。吉藏大師是以實智和方便智解釋《摩訶般若》的。同樣也是以實智方便智解釋《維摩詰經(jīng)》的。由此可見一斑。

  羅什是中國三論宗的初祖。羅什在翻譯《維摩詰經(jīng)》時,一邊翻譯一邊講說,當(dāng)時參加譯場翻譯和聽講的人有一千二百余人(見僧肇序)。此后,羅什弟子根據(jù)羅什所譯,竟相注釋,第一位為《維摩詰經(jīng)》注釋的是僧肇,其后還有道生、道融、僧叡。即使是羅什本人也有注釋,后人將此五人注釋合為一部,稱為《維摩詰所說經(jīng)注》,所采用的思想內(nèi)容以羅什、僧肇為主,其他人的則很少。只是不知該書是何人何時所集。唐代有一位道灌法師,也是采用以上五人之說。冠名以《維摩詰關(guān)中注》。所謂“關(guān)中”即是指長安羅什師徒等。內(nèi)容已經(jīng)是很豐富。因其中有《維摩詰所說經(jīng)注》中所沒有的內(nèi)容,近代三論學(xué)者李翊灼居士又把《維摩詰經(jīng)注》的十卷本、八卷本何《維摩詰經(jīng)關(guān)中注》,以及僧肇、僧叡、支敏度等序文合為一部,稱為《維摩詰經(jīng)集注》,有十卷。

  羅什和其弟子曾廣泛弘傳注疏此經(jīng),以后傳到興皇朗大師和吉藏大師,一如既往大力弘揚。吉藏大師著有《維摩游意》一卷、《凈名玄論》八卷、《維摩義疏》六卷、《維摩略疏》五卷。在這些著作中,著重發(fā)揮了三論宗的教義,可見該經(jīng)對于三論宗的重要性。

  二.解釋名題

  (一) 總論人法

  《維摩詰所說經(jīng)》也稱《不思議解脫法門》即此經(jīng)人法雙題,也即人是一名,指《維摩詰所說經(jīng)》,法為一名,指《不思議解脫》。對此人法雙題,吉藏大師在《維摩詰經(jīng)義疏》中說有五義:1.法不孤起,弘之由人,故如來命文殊于異方,召維摩于他土,爰集毗耶,共弘斯教。題凈名,標(biāo)說教之主;辯不思議,明所弘之法也。2.經(jīng)題凈名,是尊敬維摩詰其人,又標(biāo)題不思議,是尊重維摩詰之法。即說不可思議解脫,則凈德內(nèi)充,嘉聲外滿,聞此人法,誰能不尊敬? 3.為了互相顯教,所以是人法雙題,稱之為凈名的原因,是因為有不可思議解脫之德,此即是以法釋人。接下來說不思議。是舉出此經(jīng)的宗旨,題標(biāo)凈名是為辯明法起之因緣,所以舉人來成就法(即不可思議解脫)。 4. 為說明通別兩種意義。標(biāo)凈名是為說明人別之義,題不思議辯明法之通義。這是因為:本經(jīng)有兩個教化之主,一是佛說,二是凈名說。如果題目只有凈名之人,而沒有不思議之法,那么本經(jīng)只能凈名說,不該佛說。如果說不思議,則是含二教,所以是人法雙題。5. 此經(jīng)之立題。具足三業(yè),所謂“維摩詰”是舉能說之人,辯明意業(yè);所謂“所說經(jīng)”是說明口業(yè);所謂“不思議解脫”是敘其身業(yè)。此三業(yè)次第為:先是意察機,然后對機說法,再后則是身現(xiàn)神通。這里有一個問題:為什么身業(yè)獨稱不可思議呢?回答是:以后貫穿于前,則三業(yè)都是相同,進(jìn)一步說,身現(xiàn)神通,不思議事得以顯現(xiàn),所以偏重說之。

  (二) 別釋人,共有三門

  1.翻名。梵語稱“毗摩羅詰”。羅什、僧肇把它譯成“凈名”。道生是影譯為“無垢稱”。真諦三藏以為梵語全名應(yīng)稱“毗摩羅詰利帝”,“毗”譯為“滅”,“摩羅”譯為“垢”,“詰利帝”譯為“鳴”,合起來稱“滅垢鳴”。羅什、僧肇是從“所得”立名,所以稱“凈名”;道生是影得翻譯,則從“所離”立名,所以稱“無垢稱”,而真諦的翻譯也是從“所離”立名的,所以稱“無垢鳴”。因為維摩詰居士,他名聲在外,享譽天下,所以稱“鳴”,而“鳴”也有名的意義。

  2. 因無因門?傉摿⒚,凡有二種:(1)有因緣。(2)無因緣。所謂有因緣,維摩詰既托質(zhì)毗耶離城,從其父母,必有名字。因為維摩詰出生之時,具有凈德,所以稱凈名。再者如來印證稱嘆,兼有世人贊美,所以稱凈名。有人或許會問:一切菩薩,都有凈德,為什么只是維摩詰稱此名呢?回答時:如諸大菩薩,雖都有慈德,而彌勒卻以慈為最尊,故名慈氏菩薩。凈名德道理亦如是。況且,凈名是在家菩薩,示現(xiàn)同于世俗,而心棲累表,世所希有,所以獨受凈名。傳說《佛喻經(jīng)》中說:凈名姓王,又傳說姓雷,祖名稱大仙,父名稱那提,譯為智慕,母姓釋氏,字喜,十九出嫁,父二十三婚娶,再二十七歲之時,在提婆城內(nèi),生凈名,凈名又有子,字稱善思,有乃父之風(fēng),如來授記,未來作佛。吉藏大師沒有見過這樣的經(jīng)文記載。所謂無因緣,是根據(jù)法身而言,體絕百非,形超四句,起名絕相,只是為利益眾生,強立名字,所以說是無因緣。如《涅槃經(jīng)》所說:低羅婆夷,名為食油,實不食油,是為無因,強立名字。道朗大師解釋:低羅婆夷是指燕雀。進(jìn)一步說無因緣:因法身不可稱,而為法身立名,所以稱無因緣,只是勉強起個名字而已。

  3. 論德位門。《思惟三昧經(jīng)》記載說,維摩詰居士過去是金栗如來,文殊師利是龍種上尊佛。只是此經(jīng)已經(jīng)不存在。在“方便品”中說,凈名得無生法忍,應(yīng)當(dāng)能夠無生并觀。有三種看法:有人說,初地得無生法忍,即能真俗并觀,此是江南靈味寺少亮法師所說;有人說,七地?zé)o生,真俗始并,此是關(guān)內(nèi)羅什、僧肇所說;有人說,七地雖能并觀,未能等并,直到八地,始得全并。凈名即是八地以上之人,此是江左河右諸師所說。對此,有所得人以為,“后身”是凈名,初發(fā)心不是凈名。這是不符合般若中道思想的。涅槃經(jīng)說:發(fā)心畢竟二不別。如是,后心凈諸見,既然稱凈名,那么,初發(fā)心凈諸見,也應(yīng)該稱凈名,所以此經(jīng)《方便品》破凡夫,《弟子品》斥小道(二乘),《菩薩品》呵大見,F(xiàn)在是從初發(fā)心,凈此三見,即是凈名。

  縱觀長者維摩詰,出生于貴族家庭,在社會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而在佛法也居于首位,本是妙喜世界的補處菩薩,來到釋迦摩尼佛的娑婆世界,客居此土,助佛揚化。他的活動范圍,深入社會各個階層,所到之處無不以利益眾生為己任,所以能在各階層中有很高的威望。從經(jīng)的內(nèi)容上看,不但一般人被他教化,即使是佛陀座下的諸大弟子,一與長者論說,無不敗下陣來,甚至連彌勒菩薩也辯論不過他。他大力發(fā)揚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所以能被人之所稱揚、欽佩,所以能博得無垢稱的尊稱。所以吉藏大師解釋說:所謂凈名,以凈德內(nèi)充,嘉聲外滿,天下籍甚,故名“凈名”。在當(dāng)時的古印度社會,許多的魔怨、各類的外道能被長者制服,就是五百聲聞也亦稱不敢,八千菩薩也失對。當(dāng)時,因德譽遠(yuǎn)播,所以稱其為凈名。而且,他作為一個在家的居士,不論客觀的環(huán)境是如何的污穢垢染,總是能縱任自在的往來其間,不被任何塵染之所拘礙,正所謂“居五塵而不染,處眾穢而常凈”。由于他有如此的凈德,所以被任稱為凈名;赜^返照,不免自慚形穢。因為不要說八千菩薩,即使是五百聲聞,我們都無法與之相比,又怎么能妄加效法呢?所以,為今之計,應(yīng)是怎樣通過這樣的熏習(xí),對般若甚深思想有一個全新的認(rèn)識,也就是此時,我們需要的態(tài)度是:臨淵慕魚,何如退而結(jié)網(wǎng)。相信網(wǎng)成之時,我們會得到魚的,而且絕不是幾條小魚。

  (三) 釋“所說經(jīng)”

  凈名妙德內(nèi)充,托疾興教,所以稱為:“說”。而凈名是能說,經(jīng)是所說,所以稱“維摩詰所說經(jīng)”。經(jīng)是通題,所通于一切經(jīng),凡是佛所說的典籍,無論大乘小乘都可稱名。如《法華經(jīng)》、《般若經(jīng)》、《阿含經(jīng)》等。經(jīng)在梵文中稱“修多羅”或者“修妒路”、“素怛纜”,譯成漢語,稱之為經(jīng),與中國說德經(jīng)義相近。印度人用線貫串花環(huán),使一朵朵的花不失,作為裝飾用品或禮品。因此義將佛說的法門,以文字、章句編輯起來,使所說的教法不散失,用以作為佛弟子修習(xí)佛法的指南。又如此經(jīng)有五義:一是涌泉,義味無盡;二是顯示,顯示法人;三是出生,出生諸義;四是繩墨,裁邪取正;五是結(jié)鬘,貫穿諸法。此土翻譯為線,線能持物,喻教能詮理。所以說為經(jīng)。

  (四) 釋“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依據(jù)通常的解釋,應(yīng)不是一般心思所可思量的,稱不可思;不是一般文字語言所能議論的,稱不可議,合二而一,稱為不可思議。在此處自然是指維摩詰所說的解脫法門,為真實不可思議,所以說是“不可思議解脫法”。

  就別異而說:一,從一切法究竟真理說不可思議,如不二法門畢竟空、真如、實際、實相等,都必須以智慧親證才能體會,即使如實證覺,也只有自己了知是怎么回事,因為這種境界是心行即斷,覺不能思,言語也滅,即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凡是心想、口語的都是二,如有好就有壞,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苦就有甜,有光明就有黑暗等等。這個世界上,我們所能知的一切無不是相待而有,也就是相對而存在,在佛法上說是“二”。經(jīng)中很多菩薩探討這個問題時,或者說無主觀無客觀,或者說無空間無時間等等,但卻都不能稱為不二法門,只是到了文殊菩薩以為不可言、不可說、不可示是“不二法門”。雖然是一個飛躍,卻依然不能中的,或者說是不徹底,直到維摩詰杜口,默然無言,可謂一默如雷,才被文殊嘆為“此則為真不二法門也”,可見,此是不可思議的諸法真理。二,從世間高深學(xué)問說不可思議。如高深的科學(xué)知識,對于一般人來說,沒有人解說,我們就不會知曉,就是有人解說,我們還是無法了解。如實驗室中的夸克等現(xiàn)象,應(yīng)當(dāng)說是不可思議?梢姟安豢伤甲h”在思想理論方面是甚深而廣大,不是普遍知識所能涉及,也可以說“非等閑所能知也”。能夠在某一學(xué)科獲得重大突破,摘取諾貝爾獎的人實在是微乎其微。既然世間的高深學(xué)問尚且如此,那么佛菩薩的不思議種種善巧方便,就更不是我等所能理解的。如本經(jīng)《佛國品》中寶積獻(xiàn)蓋,佛以神合眾蓋為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不可思議的妙境。寶積問佛如何修凈心行,佛陀回答:以直心、深心、菩提心為眾行因素,是顯示不可思議的妙行。維摩示疾,五百聲聞,八千菩薩都不能勝任問疾,是顯示維摩居士具有不可思議的妙智,直到和文殊等諸大菩薩相對酬唱入不二法門,則是共同闡揚不可思議的妙教;至于《不可思議品》中維摩詰向須彌燈王佛借座,《香積佛品》中請飯于香積如來,乃至寶羅萬象,手接大錢等種種表現(xiàn),是顯示凈名所起不可思議的妙用。其中妙境與妙智是不可思議的根本,妙教與妙用是不思議的跡象。再說另一種不思議,客堂中大群人正勸說一胡說八道、有點神經(jīng)分裂的人,但更多的是道德差勁,好好想想你出家吧,那人依然要與人拼命的架勢,一群佛教徒依然好心地勸說。由此,我心潮開始波動,實在也不能平靜,真是不可思議無異,象那些居士所說,我們這里只能藏污納垢,既然把這種人弄進(jìn)來,他又難以教化,自以為是,佛教命運實在不可思議,我不知道該向誰去講。姑且在此一吐為快吧!這樣做的后果,將使我們自掘墳?zāi)?也許這正是末法的根源了。實在不可思議……

  接下來解釋“解脫”!敖饷摗笔窍鄬τ谑`而說的。維摩詰得自在神通,當(dāng)然不會遭受任何束縛,可以說是得解脫了。佛法中一向把了生死稱為“解脫”。所謂了脫生死即是指此。眾生在生死輪回中進(jìn)進(jìn)出出,有無盡的煩惱。而被苦惱逼迫的眾生自然要求解脫其苦。只是要真求解脫,首先要通達(dá)遭受束縛的原因,才有解脫的可能性,也就是有的放矢,而眾生在生死中遭受束縛,并不是有形的繩索,而是因為有了無形的繩索——煩惱。只有解除這無形煩惱的束縛力,才能獲得生死的解脫。大乘佛法中所說的解脫之所以稱為“不可思議解脫”的原因是:不能離開世間而另外得有解脫。進(jìn)一步說,就是在世間一切事物中獲得解脫。如是不離世間而得解脫,難以被一般人所能理解和接受。所以說是“不可思議解脫”,也就是這“不可思議解脫”才是真正的解脫。如不會游泳的人,一進(jìn)水就沉下去,爬到岸上就得自在,而善于游泳的人,在水中自由自在,隨便怎樣,沒有障礙,不感到有任何難處。當(dāng)然為他人所稱道和羨慕。大乘菩薩不離世間,不舍棄任何一個眾生,能夠在世間萬事萬物上得解脫。當(dāng)然也就不會被世間任何一個物所拘累,對此凡夫與小乘自然會有不可思議的感受,而菩薩不離世間生死,即于一切法上證得解脫,如在水中得自在的人。這種功德、智慧、神通、妙用等都是無量無邊的不可思議。只有證得這樣的解脫,才能在世間度生的過程中自在無礙。長者維摩詰正是這樣的一位大菩薩。

  三本經(jīng)的構(gòu)造——會處

  雖有去來,竟無往返,故凈名嘆曰:善來文殊,不來相而來,雖來而不至,亦不去相而去,雖去而不動,則宛然從就,未始往來,故是難思?梢浴度A嚴(yán)》為例。

  一部《華嚴(yán)經(jīng)》有七處八會,那么一部《維摩詰經(jīng)》又有幾處幾會呢?依吉藏大師《維摩義疏》所說,本經(jīng)有二處四會。所謂“二處“,一是指菴園處,即佛所住處,也指出家人所棲之地。二,方丈處,即菩薩凈名所居之所,也指世俗之人的居住之地。進(jìn)一步說菴園是庵羅女以園施佛,建造精舍,是他業(yè)所起,建在城外。方丈即八未曾有室,是凈名自己建造,在城內(nèi)。所謂四會:一指菴園會,二指方丈會,三重集方丈,四再會菴園。

  就二處四會中,因時事次第和集法前后的不同,又分為二種。第一種是時事次第。一,方丈初會,二,菴園次會,三,重集方丈,四,再會菴園。因為五百長者子,愿行相符,為法城等侶,訪道參玄,無時不集,而長者寶積已至,凈名不來,故知有病。因為有病,所以國內(nèi)眾道友都去問病。凈名因為身體有病,只略為說法,于是無數(shù)千人都發(fā)道心,即是《方便品》。所以得知前有毗耶之會,只是處集之時,人天眾少,利益不多,尚不足以暢談他微妙的智慧,未能同現(xiàn)疾之懷相稱。只是佛與凈名,既然共同化導(dǎo)眾生,則兩心相鑒。居士即托疾方丈,佛在菴園說法,為這件事集眾。所以得以遣使問疾而聲聞、菩薩都推辭不能勝任,所以接下來有菴園再會,以時事推理必當(dāng)如此。第二種從集法前后而言:如果要結(jié)集經(jīng)典,必須先標(biāo)明“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大眾聚”。如果開始就是凈名時處的話,就不能成為經(jīng)。所以要先說菴園會,如《勝曼》等經(jīng)也是如此。菴園集會之后,佛陀將要遣使聲聞和菩薩弟子去問疾,所以有方丈初會,贊嘆凈名之法德,使當(dāng)時之眾生敬仰至誠,所以有《方便品》之毗耶初會,后面的兩次集會跟前面所說的一樣,所以不再贅述。

  《維摩詰經(jīng)》雖有二處四會,如果就食而言不出三時,第一,從《佛國品》到《不二法門品》說明食前說法,第二《香積》一品,為食時演教,第三,從《菩薩行品》到《阿閦佛品》是食后敷經(jīng)。進(jìn)一步從修行次第探討,從《佛國品》到《菩薩品》是破三病門,即初二品破凡夫病;《弟子品》破二乘病;《菩薩品》破菩薩病。第二,從《問疾品》到《香積佛品》說明修行門。第三,從《菩薩行品》到《見阿閦佛品》辨別成德門。因為三種病都會妨礙菩薩修道,應(yīng)該先破除它,所以立第一門,而病已破除,才能修行,所以有第二門,此第二門中,從《問疾品》到《佛道品》闡明菩薩實慧方便行!恫欢ㄩT品》闡明二慧由不二理成,《香積品》闡明從不二起二用,然后進(jìn)入第三門中,即是行成德門。《菩薩行品》初闡明佛事不不同,辨別無礙行成;從不盡不住,闡明善巧行立;《阿閦佛品》闡明本跡二身,即是指果德究竟。

  四各品大意

  僧肇大師為《維摩詰經(jīng)》所作序尤其能體現(xiàn)《維摩詰經(jīng)》之玄妙,況且文辭華美,因此,把此經(jīng)序置于經(jīng)首,也表達(dá)后學(xué)對祖師敬仰與懷念。

  《維摩詰不思議經(jīng)》者,蓋是窮微盡化,絕妙之稱也。其旨淵玄,非言象所測,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議,超群數(shù)之表,絕有心之境,眇莽無為而無不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議也。何則?夫圣智無知,而萬品俱照,法身無象,而殊形并立。至韻無言,而玄籍彌布,冥權(quán)無謀,而動與事會,故能統(tǒng)濟群方,開物成務(wù),利見天下,于我無為,而惑者覩感照因謂之智,觀應(yīng)形則謂之身。覿(相見意)玄籍便謂之言,見變動謂之權(quán),大道之極者,豈可以形言權(quán)智而語其神域哉?!然群生長寢,非言莫曉,道不孤運,弘之由人,是以如來命文殊于異方,召維摩于他土。爰集毗耶,共弘斯道。此經(jīng)所明,統(tǒng)萬行則以權(quán)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度為根,濟蒙惑則以慈悲為首,語宗極則以不二為門,凡此眾說皆不思議之本也。至若借座燈王,請飯香土,手接大千,室包乾象,不思議之跡也。然幽關(guān)難啟,圣應(yīng)不同,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而不思議一也。故命侍者標(biāo)以為名焉。大秦天王,雋神越世,玄心獨悟,弘至治于萬機之上,揚道化于千載之下。每尋玩茲典,以為棲神之宅,而恨支竺所出,理滯于文,?中,墜于譯人,北天之運,運通有在也。以弘始八年歲次鶉火,命大將軍常山公,右將軍安成侯,與義學(xué)沙門千二百人,于長安大寺,請羅什法師,重譯正本,什以高世之量,冥心真境,既盡環(huán)中,又善方言,時手執(zhí)梵文,口自宣譯,道俗虔虔,一言三後,陶冶精求,務(wù)存圣意,其文約而詣,其旨婉而彰,微遠(yuǎn)之言,于茲顯然矣。余以暗短,時預(yù)聽次,雖思乏參玄,然粗得文意,輒順?biāo)?為之注解,略論成言,述而無作,庶將來君子,異世同聞焉!

  我們就其中一段話進(jìn)行分析!按私(jīng)所明,統(tǒng)萬行則以權(quán)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度為根,濟蒙惑則以慈悲為首,語宗極則以不二為門,室包乾象,不思議之跡也。然幽關(guān)難啟,圣應(yīng)不同,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而不思議一也”?梢哉f是概括了全經(jīng)的內(nèi)容。

  這一段文字是說,《維摩經(jīng)》所說有本有跡,先說其本,總為四句:

  一:統(tǒng)萬行則以權(quán)智為主。菩薩要證得菩提之果則應(yīng)萬善俱修。只是萬善俱修,不是不要因人、因地、因時等而有先后緩急的差異,這就需要般若權(quán)智為之分別籌劃,因為“般若”能如實照見諸法真實相狀,所以稱為“實智”。并不但能照空,而且能出空涉有,具有“行空不讓,涉有不著”的善巧妙用。此也即是菩薩的“方便智”。所以菩薩修習(xí)萬行,一定要以此二智為主。

  二:樹德本則以六度為根,一切功德,總不出六度所攝,所以,菩薩修行,以樹立功德為根本,即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般若為根本。

  三:濟蒙惑則以慈悲為首。諸佛菩薩要化度眾生的原因是由于眾生被無明所蒙蔽,煩惱所迷惑,流轉(zhuǎn)于生死苦海,所以生起拔苦與樂的大慈大悲之心,一如《金剛經(jīng)》所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如果沒有大慈大悲之本懷,則不能發(fā)無上菩提之心,當(dāng)然也就不能成就佛果。

  四:語宗極則以不二為門。佛法的最高境界是“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一切法皆如也”。即以無分別智觀一切法不二為入門?偞怂木錇槠兴_不思議之本,而佛之應(yīng)化事跡,則以眾生機緣之差別,所以有不同之相現(xiàn)。如經(jīng)中所說的,有如向東方三十六恒河沙國處的須彌相世界須彌燈王佛所,借來三萬二千獅子座,向上方四十二恒河沙佛土處的眾香國香積佛所請來甘露味香飯,手接三千大千世界,取之隨意投置于他方國土,面積僅一方大小之房屋,可包容天地之大而無礙,如此等等,許許多多不可思議的事跡,都是因為眾生被無明所障蔽,煩惱深重,如要啟迪化導(dǎo),就一定要隨眾生的根機,施用種種方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說“幽關(guān)難啟”。須彌燈王佛的須彌相世界、香積佛的眾香世界、無動佛的妙喜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等等,應(yīng)化事跡各各不同,所以說“圣應(yīng)不同”。雖然所垂應(yīng)于眾生的事跡,萬千各殊,即各不相同,卻都是因此根本同證真如、積功累德所致。所以說“非本無以垂跡”。本和跡雖然不同,但不可思議卻是一樣的,所以佛告侍者阿難,此經(jīng)稱“維摩詰所說”,也稱“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全經(jīng)共十四品,依通常區(qū)分:第一,《佛國品》為序分,記述法會緣起,第二品至第十二品為正宗分,最后兩品為流通分。各品內(nèi)容簡介如下:

  一.《佛國品》。釋迦牟尼佛在毗耶離城外庵羅樹園與眾集會,長者子寶積說偈贊佛。佛陀告訴他:“若菩薩欲得凈土,當(dāng)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此是不思議解脫的根本。

  二.《方便品》。住在毗耶城內(nèi)的維摩詰長者,曾于過去劫中“已曾供養(yǎng)無量諸佛,深植善本,得無生忍,契入不二平等!睘榉奖銛z化眾生,上自王官、大臣、婆羅門、梵天、帝釋等,下至酒肆、學(xué)堂、淫舍、長者、居士等,廣泛介入社會各個階層,目的為化導(dǎo)眾生,后來他“以方便現(xiàn)身有疾”。因此,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及諸王子等無數(shù)千人皆往問疾,對于問疾之人,維摩詰現(xiàn)身說法,“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乃至是身不凈,穢惡充滿,是身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等等。所以不應(yīng)心為形役,應(yīng)常樂佛身,佛身即是法身,此佛身是從無量智慧功德生的,是從慈悲喜舍生的,是從四攝六度生的,所以應(yīng)以速朽之身,勤修如是勝行,饒益眾生,獲得佛陀的清凈法身,圓滿報身,乃至千百億化身。

  三.《弟子品》。佛遣聲聞乘中智慧第一的大弟子舍利弗前往維摩詰處問疾,舍利弗推辭說不能勝任,遣大迦葉等,也都推辭不能勝任,原因是他們宴坐習(xí)禪、解經(jīng)說法、托缽乞食、解說戒律之時,維摩詰曾向他們提出問難,相與辯別剖析,均為維摩詰所挫敗,于是,五百聲聞弟子,竟沒有一個人敢承當(dāng)問疾一事。

  四.《菩薩品》。佛陀又于菩薩乘弟子中先后遣彌勒、光嚴(yán)、持世、善德前往問疾,他們也同樣又如舍利弗等的遭遇,都推辭說不能勝任此事。

  五.《文殊師利問疾品》。在聲聞及菩薩都不能勝任的情況下,佛陀又遣文殊師利前往問疾,文殊師利深知問疾任重,但還是“承佛圣旨,詣彼問疾”。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人天,都欣然跟隨前往,要大開眼界,維摩詰空其室內(nèi)一切所有,唯置一床,以疾而臥,對于文殊致問,維摩詰告以“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

  六.《不思議品》。舍利弗久立思坐,室內(nèi)無座位,維摩詰因此向舍利弗開導(dǎo):“夫求法者,不貪軀命,何況床座”,以及“法名無為,若行有為,是求有為,非求法也”諸義,隨即由文殊指點,運用神通力向距此東方三十六恒沙國的須彌相國須彌燈王佛那里,借來了三萬二千個高達(dá)八萬四千由旬(一由旬約六十里)嚴(yán)飾第一的獅子寶座來入維摩詰室,宣示大小相容。還有:對樂久住世眾生,菩薩即演七日以為一劫,使眾生以為一劫,對不樂久住眾生,菩薩即促一劫為七日,使眾生以為七日,如是久暫互攝等等諸佛菩薩不可思議解脫的力用。

  七.《觀眾生品》。維摩詰與文殊辯析“云何觀于眾生”乃至“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室內(nèi)出現(xiàn)了天女散花,花散到菩薩身上,隨即下落,散到舍利弗等聲聞身上,即使運用神力,也不能使花掉落。在此室聽聞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已有十二年的天女,在與舍利弗的對辯過程中,將舍利弗變成了天女,將自己變成了舍利弗,得出諸佛菩薩所證得的智慧功德!半m現(xiàn)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暗允浪孜淖?jǐn)?shù)故”,假名得爾罷了,實無所得。

  八.《佛道品》。即菩薩契入不二妙理,為攝化眾生所起的妙行,如文殊問維摩詰“菩薩云何通達(dá)佛道?”。維摩詰回答:“若菩薩行于非道,是為通達(dá)佛道!边@就是示現(xiàn)于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即名非道;示現(xiàn)行于貪欲道、嗔恚道、愚癡道、即名非道。菩薩若不行于非道,即無法攝化眾生,使之轉(zhuǎn)入佛道,反過來,維摩詰問文殊“何等為如來種?”文殊回答:“有身為種!爆F(xiàn)有煩惱之身,無實在自性。如方便攝化,即可轉(zhuǎn)煩惱成菩提,轉(zhuǎn)色身為解脫身,此即是空有不二的菩薩行。

  九.《入不二法門品》。行心依理而起,非不二之理,不能有不二之行,非不二之理與行,則不能有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所以“不二”實在是貫串本經(jīng)的宗旨。本品敘述維摩詰向文殊菩薩等八千菩薩提出“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的問題。法自在等菩薩都用言說來表達(dá),維摩詰不置可否,于是,這三十人要文殊菩薩表示看法,文殊菩薩說:“如我意者,于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文殊說已,又問維摩詰:“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贊嘆說:“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十.《香積佛品》。維摩詰以其不可思議解脫的神通力,將上方過四十二恒河沙世界的眾香國景象,普現(xiàn)于大眾之前,隨之又化出一菩薩使往上方眾香國乞取香飯,化菩薩取回香飯時,眾香國隨來有九百萬菩薩,述說其國以“眾香”為佛事,教化眾生的種種妙用。維摩詰告以此土佛以“剛強之語”化度剛強難化眾生,以調(diào)伏之,所以要說明因果有報,以及菩薩須以十事、善法、四攝、八種無瘡疣法攝化眾生。

  十一.《菩薩行品》!笆菚r,維摩詰以神通力,持諸大眾并獅子座,置諸右掌,往詣佛所”。因阿難問佛陀聞香之事,引出佛陀廣說香飯能做佛事的功德,乃至諸佛國土有以光明相好、園林臺觀、臥具衣服等種種施為,都無非是攝化眾生的佛事。其中的原因是:因有“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做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接下來眾香國諸菩薩諸佛說法,佛于是為諸菩薩說“盡、無盡解脫法門”,即菩薩所行必須“不盡有為,不住無為”。進(jìn)一步說“入生死而無所謂,于諸榮辱心無憂喜”等,是不盡有為;“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于無我而誨人不倦”等,是不住無為。

  十二.《阿閦佛品》。阿閦譯為“無動”即不動。佛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詰說“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后際不去,今則不住”。接下來,因舍利弗問維摩詰“汝于何沒而來生此”,對此,維摩詰就“沒”和“生”說明“一切法如幻相”!捌兴_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佛向舍利弗介紹維摩詰,原是不動佛的妙喜世界中人,維摩詰說明自己從清凈的妙喜世界來生此不凈的娑婆國土,是“為化眾生故,不與愚暗而共合也,但滅眾生煩惱耳”。會中大眾想見無動如來,維摩詰不起于坐,以其右手?jǐn)嗳∶钕彩澜?把無動佛及其菩薩、聲聞之眾,都接到庵羅樹園內(nèi)來了。于是,釋迦牟尼佛勉勵諸大眾:“若菩薩欲得如是清凈佛土,當(dāng)學(xué)無動如來所行!

  十三.《法供養(yǎng)品》。釋迦牟尼佛為天帝(釋提桓因)等稱說維摩詰經(jīng)的功德,如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供養(yǎng)是經(jīng)者,則為供養(yǎng)去來今佛”。并且“諸佛菩提皆從此生”。佛陀又自述因地之時曾為月蓋王子時,從藥王如來秉受“法供養(yǎng)”之教,所謂:依于義不依語,依于智不依識,依了義經(jīng)不依不了義經(jīng),依于法不依人等,此可以稱是最上法之供養(yǎng)。

  十四.《囑累品》。佛以此法咐囑彌勒菩薩,令其流通廣宣,四天王都表示擁護此經(jīng),然后,佛告阿難,此經(jīng)題稱為《維摩詰所說經(jīng)》,亦稱《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五. 本經(jīng)的宗旨

  因為出發(fā)點所側(cè)重的角度的差異,對《維摩經(jīng)》宗旨的界定也有不同。古來有四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此經(jīng)稱不思議即是以不思議為宗,所標(biāo)凈名是指能說之人,所題不思議是指此經(jīng)所說的玄妙之法,所以僧肇大師以四句來說明不思議之本,即前面已經(jīng)說過的:“統(tǒng)萬行則以權(quán)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度為根,濟蒙惑則以慈悲為用,語宗極則以不二為門!庇终f四句為不思議之跡,即“借座燈王,請飯香土,手接大千,室包乾象”。而“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即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如般若教,即以般若為宗,涅槃之流,萬類都是如此。第二種說法,此經(jīng)以二行為宗,所謂二行,一是成就眾生行,二是凈佛國土行。此經(jīng)初會闡明凈佛國土,次會辯明成就眾生,方丈重會雙明二行,即《問疾品》到《不二法門品》重明成就眾生行!断惴e佛品》重明凈土行,庵園后會也雙明二行,所以本經(jīng)以“二行”為宗。第三種說法,此經(jīng)以因果為宗,雖然闡明不思議解脫之理,而因果有二:1凈土因果;2法身因果。如《佛國品》明凈土因果,如《方便品》到《不二法門品》明法身因果,《香積佛品》之后,重明凈土及法身因果,所以此經(jīng)以因果為宗。第四種說法,此是吉藏大師的主張,他在《凈名玄論》中說:“今所明者,非無前義,但師資(師資:可以當(dāng)老師的人)所習(xí),正以二智為宗”。如是,則有吉藏大師為什么要以“二智”為宗?《維摩詰經(jīng)》中有哪些文字作證?回答是《維摩詰經(jīng)·法供養(yǎng)品》中:“釋提桓因于大眾中白佛言,世尊,我雖從佛及文殊師利,聞百千經(jīng),未曾聞此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經(jīng)典!贝酥小皩嵪唷睂嵤侨氲乐!安凰甲h神通”為化導(dǎo)眾生的方便之跡。佛法中最重要不過這本跡之二,決定實相即方便實慧,自在神通即實慧方便。不動實相而能現(xiàn)通。雖現(xiàn)神通,不違實相,即是動寂不二,而權(quán)實宛然,一部《維摩經(jīng)》盛談此法,所以以“二智”為宗,如僧肇大師所說:“統(tǒng)萬行以權(quán)智為主”。其中“權(quán)”即方便,“智”即實智。

  二智是實智和權(quán)智。實智又稱空智,根本智,或稱為般若。權(quán)智又稱有智,后得智,或稱為方便(梵語稱漚和)。就一般而言,通達(dá)事物本來是空即真諦的道理,應(yīng)是實智,通達(dá)事物現(xiàn)象是有即俗諦的道理是權(quán)智。用此二諦合觀中道,所以稱中道觀。實智與權(quán)智的含義依據(jù)是《凈名玄論》中所說,其中有通有別,就通而言,二智都能如實照境,并稱為實,而且二智都具有善巧方便之用,也都可以稱之為方便;從別而說,即般若稱為實,漚和稱為方便,而般若稱為實智的意義,吉藏大師例舉八點:

  一.般若照實相境。從所照立名,所以稱為實,要知道,般若不是緣虛妄境界所生的分別心,而是從實相境所引發(fā)出來的真實智慧!皩嵪唷笔撬,它如實照見諸法的真實性,所以稱為“實智”!鞍闳簟彼^的境是實不虛,般若從所照境立名,所以稱為“實智”。所以稱般若為實智。

  二.“般若”從實相生,從能生受名,所以稱為實!鞍闳簟辈皇蔷壧撏辰缢姆謩e心,而是從實相境所引發(fā)出來的真實智慧,實相為諸法的真實性,般若為其所生,因依能生的實相境,所以稱般若為實智。

  三.如實而照。所以當(dāng)體稱實,般若能夠照諸法實相,不象凡夫智的虛妄分別,當(dāng)體就是真實。如《智度論》說:“般若波羅密,實法不顛倒”。即是此意。般若當(dāng)體照見諸法實相,離諸虛妄顛倒,所以稱般若為實智。

  四.對凡夫顛倒不實之慧,所以贊嘆般若為實,世間凡夫的智慧是由虛妄分別種種計度而生,稱為顛倒不實之慧。而般若是諸佛菩薩的無上智慧,從“實相”而生,又能如實地照實相之境,為了贊嘆這種無上的智慧,所以稱般若為實智。

  五.對二乘未實說實,所以闡明般若為實。二乘的智慧也能分證諸法實相,他的智慧同凡夫相比,可稱為真實,但對于佛與菩薩的智慧則懸殊巨大,所以說二乘的智慧為未實,表明佛菩薩的智慧為實。

  六.對于方便之用,以般若為體,故名為實。佛菩薩既有觀照實相的實智,又有涉有鑒諸法的方便之用,此方便是用而非實,般若是體所以是實。

  七.對虛明實,未是好實,非虛非實,方名好實。上面所說的般若但都是和“虛”相待之下而顯,這種待虛而顯的實,是屬于相對的真實,還沒有達(dá)到絕對真實的領(lǐng)域。所以這里提出“非虛非實”,消除虛實的兩種對立,歸于絕對的統(tǒng)一。這種實才稱為妙實。

  八.虛實為二,非虛非實不二,二于不二,皆名為不實。非二非不二乃名為實。這里所說的實比前七種真實更加超越一層。前六種所說的實,都是在相對的范疇內(nèi)才能顯現(xiàn),而第七種真實雖然消除了虛與實的相對,進(jìn)入不二絕待境,但再加深究,還沒有徹底的絕對真實,還存在著“虛實”二與“非虛非實”不二的對立概念,雖然消除了虛與實的對立,卻存在著二與不二的對立。所以此第八種,提出非二非不二才是最妙的實,才是真正絕對的實,這種真實,實際上就是達(dá)到言語道斷的狀態(tài),但為說明這種真實的存在,只好以非二非不二給予解釋,所以《智度論》說:“念想已除,言語法已滅”。

  接下來解釋方便智。權(quán)智是般若的善巧方便之用,對其意義的解釋,吉藏大師在《凈名玄論》中例舉了十條來說明。

  一.“直照空有,行空不證,涉有不著,故名方便”。借助于眾因緣所成的萬事萬物,都具有“真空”和“俗有”的兩個方面,無不都是事物的本來性相,但除了諸佛菩薩,沒有其他人能夠?qū)Υ藦氐椎耐ㄟ_(dá),而諸佛菩薩之所以能夠洞察諸法空(實相)和諸法有(因緣假有)。這分明是般若之力。此中能照空和有的二智,都是佛菩薩的真實智慧,所照之境,也可同稱為真實之境。實智之中,有“空有二智”,實境之中,有“真俗二境”,照真境為空智,照俗境為有智。諸佛菩薩雖然能夠證得諸法性空,卻不象二乘但住于空,而能游諸幻化世界,度幻化眾生,了知一切法無不是空中花水中月,卻不舍一切法,凈土該莊嚴(yán)的還是積極莊嚴(yán),眾生該度化的還是積極度化。雖然游于幻化世界作度生嚴(yán)土之事,而不象凡夫?qū)没氖澜缬兴詰儇澲?如本經(jīng)《佛國品》所說:“不著世界如蓮花,常善入于空寂行”。這種行空不證,涉有不著的善巧妙用,就是諸佛菩薩的方便智,(此中所說“雙照空有”和“不證不著”的兩種智慧,它們的體是一種,從“雙照”的角度稱“般若實智”,從“不證不著”的角度稱“漚和方便”。雖是“不證不著”的善巧方便,而能“照空照有”,所以稱為“實”;雖是“空有雙照”,而能“不證不著”,所以稱之為方便。)

  二.照空為實,涉有為方便。上面所說“直照空有為實”、“不證不著為方便”,而這里開空有為二智,直照空為“實智”,而能從空出有成為“方便”!吨嵌日摗吩:“般若將入畢竟空,方便將出畢竟空”?帐侵T法的真實相,所以稱為“實”。般若能照此空,所以稱為“實”,不僅照空,且能出空涉有,是善巧的妙用,所以稱為“方便”。

  三.普陀落伽常入定,隨緣赴感彌不周。內(nèi)靜鑒為實,外變動為權(quán)。諸佛菩薩以成就一切眾生為己任,成就眾生必須要有隨機應(yīng)化而現(xiàn)種種相,雖是隨機應(yīng)化現(xiàn)種種不同之相,對佛菩薩自身而言,卻是寂靜如故,如如不動。這種在內(nèi)無功用行的凈鑒之功就是實智,而能示現(xiàn)種種方便相成就眾生的變動,稱為權(quán)巧“方便智”。

  四.“般若為實,五度為方便”。此是根據(jù)六度說明“實智”和“方便智”的不同。六度之中前五度為“方便”,第六度為“實智”。因為般若的功能在于截空,空為諸法實相,“般若”能解,所以稱為“實”。前五度為行有,行有所以稱為方便。(六度是菩薩圓成佛道的必修法門,前五度是菩薩的實行法門,后一度為智解法門,如是前五種實行法門要由第六度“般若”智慧的指導(dǎo),才能得以順利完成,否則就會出現(xiàn)偏行一邊的弊病。由“般若”智慧悟解前五度是平等空性,才會不致于偏頗取著。前面所說照空照有都是智慧,只是以解空解有分為權(quán)實二智,現(xiàn)在從六度來分解行,則第六度解空為實,五度行有為方便,有行之所以稱之為方便,因為般若實智能夠照空,而起五度的有行。)此即具有方便善巧的意義,所以又稱權(quán)。進(jìn)一步說,空是實是實相,有不是實相,所以空解為實,有行為權(quán)。

  五.“照空為實,知空不空,即能不證空,故名為權(quán)”。(空為諸法的實相,而般若能夠如實而照,所以稱為實,雖是照空,且又能不證于空,即不住于空,有如是之善巧方便,所以稱其為權(quán)。而權(quán)實二智是諸佛智慧,不同于二乘的智慧。因二乘也能證悟諸法皆空的道理,只是不知“空亦復(fù)空”,以空為妙極的最高境界,所以稱為但空,所以是證入偏空。菩薩不僅能照見空理,而且識悟“空亦復(fù)空”,也就是沒有一個實在的空體可得,稱為不可得空,所以識能照空,并能不證于空,也即是能涉有,實踐利益眾生的偉大事業(yè),所以稱為權(quán)。只是這權(quán)實二智并不是有二體,最初的能觀之心未必能達(dá)到高妙之處,所以只能照空,之后,已能將這種能觀之心轉(zhuǎn)為善巧,即能知“空亦復(fù)空”。既然能夠通達(dá)“空亦復(fù)空”,就能不壞假名,即能涉有,完成利益眾生的事業(yè),始終而言,實是一般若,只是根據(jù)巧與不巧,分為權(quán)實二智。

  綜上所述,對空有兩個角度所提探討的不同之二智,是從照巧和體用的不同而作種種說明。吉藏大師在《中論疏》中說:“合照空有名般若”,即合取二巧皆名方便,此處的實智是根據(jù)“雙照”的意義而說,無論是照空還是照有,都是如實而照,因此以雙照空有稱為實慧,方便的特點在于巧,而不在智慧。所以取行空不證、涉有不著的兩種善巧來立方便的名稱。此是以二照二巧來分實智與方便智!吨姓撌琛酚终f:“若直照實相名般若,取觀空不證及照有不著,悉是般若之用,故皆名方便”。實相為諸法的本體,“實智”從實相而生,而且能如實而照,那么“實智”也稱之為體,但雖照實相而能涉有,并能行空不證,涉有不著的方便用,因此以直照實相為實智,取涉有不證,不著三義為方便,此是以體用二智來解釋實智與方便智。

  六.知身苦空無常,故名為實,而不取滅,名為方便。眾生的身心是苦是無常。這是一種真實,菩薩能夠如實而知,這種智慧稱之為實。二乘也能了知身心是無常過患之法。但生畏懼而入滅,所以沒有方便。菩薩既知身是苦是無常,又能夠身心安處,不取滅度,自行化他,上弘下化,所以稱為方便。

  七.“直知身病,非故非新,故為實,而不厭離,稱為方便”。此是根據(jù)《維摩詰經(jīng)》中凈名示疾的事跡,對二智所作的解釋。如凈名為了度生而示疾毗耶離城,但凈名了知身中疾病不是先天而有,耶不是后來所得,知病無生性空不可得,只有這種真實智慧,才能不生厭離,示疾教化眾生,所以稱為“方便”。

  八.凈名托跡毗耶,不疾之身為實,現(xiàn)疾之跡為權(quán),凈名菩薩為了利益眾生,托疾毗耶離城,助佛教化,以身示疾,但菩薩不疾之身是真實,而為度化眾生,方便示現(xiàn)的有疾之身為權(quán)。此是根據(jù)虛實來說明權(quán)實二智的不同,由此理可推,諸佛三身,法報二身為實,度生所應(yīng)化之身為權(quán)。

  九.以上照空有二為方便,照非空非有為實。上面所說的照空照有的兩種智慧都是方便。照非空非有不二才是真實。諸法的試題不能說是空,耶不能說是有,是非空非有的大統(tǒng)體。諸佛菩薩說空說有,只是為了教化眾生所采取的一種方便,不是真實,而能夠照見諸法“非空非有”的這一實體的智慧所以稱之為實。既然知“非空非有”的真一實諦,而又能善巧行于空有二門,這一善巧的意義也稱為方便。

  十.空有為二,非空非有為不二。照二與不二,都稱之為方便。找非二非不二稱之為實。上面所談到的非空非有為真實,這種真實仍然是在相對的情況下才得以顯現(xiàn)。如果空有為二為不實,非空非有為不二為實,那么這一真實遣除了空與有的相對,卻并沒有排除二與不二的相對,所以這種真實也只能說是相待義。只有非二非不二才徹底消除了相對的狀態(tài),使對立歸于統(tǒng)一,以達(dá)到言忘慮絕,心行處滅的絕對真實,既然照非二非不二為真實,那么照二與不二都是方便。

  “般若為體,方便為用”。實相為本,般若照實相,所以是般若也為本,所以為體,而諸法為末,方便照諸法,所以方便為用,前面所說的二智體用本末之關(guān)系,如是二智的勝劣又是如何呢?《凈名玄論》卷四中說:“金雖是體,未作巧物,則金為劣也,制金為巧,則巧勝于金”。吉藏大師以為,雖然般若為體為本,方便為末為用,但從勝劣的角度看,則是相反。于是,他用金來作比喻說,金雖是世間貴重物體,但還沒有制成種種巧物時,金則為劣。如能把金制造成為巧物之后,才顯示了金子的美妙、華貴、殊勝。般若也如是。在六地菩薩雖也證得了般若之體,了悟諸法空性,但還沒有產(chǎn)生涉有濟生的妙用。所以此時般若為劣。待到七地之時,在證得般若的同時,還能起種種善巧的妙用,所以方便為殊勝。但一定要清楚,般若與方便的體并沒有差別。巧妙的空慧,即稱為方便般若,空慧的巧妙稱般若方便。方便只是般若在照空的同時,又能涉有的一種善巧;雖然涉有轉(zhuǎn)稱方便,且又不失照空的般若,因為離開照空的般若,涉有的方便也就無從談起了,如果是談,則也是隨便。

  般若與方便二智的體雖然沒有差別,但他們的功用卻是有差異的。吉藏大師在《凈名玄論》卷四中說:“般若略有四力:一者照實相,二者無所著,三者斷諸惑,四者導(dǎo)方便?芍,般若是無知而無所不知,因為無知所以不見一切相;因為無所不知而徹見諸法實相。無知即是指不同于凡夫?qū)κ挛锏奶撏謩e和定性徧計有,所以說是不見一切相,也正是因為沒有虛妄和定性徧計有,才會如實無誤地照見諸法的真實相,所以說見諸法實相。實相之體清凈無染,不依附任何事物,因此照見實相的般若也無所依著,因無所依著,所以不被任何煩惱所系縛,也就是所說的“眾累寂然”,沒有眾累的系縛,則能引導(dǎo)種種方便,使其涉有作利益眾生的種種事業(yè),而無所執(zhí)著,即照空及于空無著,此是般若之力,屬于空慧?栈鄱苌嬗,此屬于方便,此方便是由般若實智所引導(dǎo)的。

  關(guān)于方便的功用,《凈名玄論》中也說有三種。一有照境之巧。指方便智有照世俗境的功用。二有不證空力。般若照空,而不證空,又能涉有,此即是方便智的力量!墩卣摗ぷ诒玖x》說:“能不形證,漚和之功也,適化眾生謂之漚和”。三窮有行之用。般若既然照了諸法空性,而方便能從空出有,以種種善巧方便,實行嚴(yán)土利生的事業(yè),即所謂“適化眾生”。

  綜上所述,般若實智是觀空,漚和方便是涉有;但涉有并不失實相空性,所以菩薩常處三界,而不被諸惑所染。維摩詰大菩薩能從清凈的妙喜世界來此不凈的娑婆國土,為了度化眾生。他廣泛地參與社會生活,與各行各業(yè)、各方各面的眾生進(jìn)行接觸,“行于非道”,示現(xiàn)行于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貪欲道、嗔恚道、愚癡道等,無非是攝化眾生,使之轉(zhuǎn)入佛道,現(xiàn)身有疾,為利益眾生說種種法,并能示現(xiàn)種種不可思議自在神通之跡,真所謂“在于生死不為污行”。“雖行于空,而植眾德本”!半m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由此可見,諸佛菩薩的一念圣心,便能具足權(quán)實二智,在不離有的同時而能觀空,觀空而不取證,即是中道正觀,即能圓證般若。

  六.本經(jīng)在佛法中的地位和影響。

  《維摩經(jīng)》是般若系的一部大乘經(jīng)典。從三國支謙到鳩摩羅什,約一百五十年間至少出現(xiàn)了四個譯本和合訂本?梢,此經(jīng)確是一部很受佛教界重視、很受社會人士歡迎的佛經(jīng)。支敏度說此經(jīng)乃是“先哲之格氣,弘道之宏標(biāo)”!柏手加亩h(yuǎn)”。把此經(jīng)看成是闡發(fā)佛理的最高準(zhǔn)繩。僧睿自敘:“予始發(fā)心,啟蒙于此,諷詠研求,以為喉衿”。把此經(jīng)當(dāng)作佛教入門的啟蒙讀物。至于號稱“秦人解字第一”的僧肇法師原愛好老莊玄學(xué),只是嫌其“猶未盡善”,后見舊譯《維摩經(jīng)》,披尋玩味,乃言“吾知所歸矣”。并因此出家。進(jìn)一步說,此經(jīng)不但被高僧大德、帝王貴族所尊崇,尤其是對士大夫階層,產(chǎn)生過重大的影響。魯迅先生曾指出,南北朝時期,有學(xué)問的人都有三種愛好:吃藥、清談、維摩經(jīng)。即使到了唐代,仍然在有學(xué)問的人中流行著。此經(jīng)所提倡的“雙遣”的不二法門,眾人與文殊的不而,使《維摩經(jīng)》的精神得到繼續(xù)的流傳與發(fā)揚。兩晉以后,佛教逐漸擺脫玄學(xué)而獨立,與此經(jīng)的流傳與影響不無關(guān)系;凇安欢钡睦碚撆c實踐,進(jìn)而表現(xiàn)出來的種種不思議跡象,是大乘佛教理論的形象化!毒S摩經(jīng)》對這些跡象的敘述,形象鮮明而生動,富于哲理的文藝價值。所以我國遠(yuǎn)自唐、清以來,就有用這些豐富多彩的情節(jié),作為繪畫、雕塑、戲劇、詩歌的通材。維摩詰這一人物,作為長者居士的典型 ,更是在佛教界和社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和無限的生命力。

  羅什及其弟子曾廣泛弘傳和注疏此經(jīng)。只吉藏大師一人就著有《維摩游意》、《凈名玄論》、《維摩略疏》、《維摩義疏》等四種。在這些著作中,著重發(fā)揮了三論宗的教義?梢姶私(jīng)對于三論宗的重要性,并且它對于中國禪宗的形成,也起過重大的作用,有人把《維摩》同《楞伽》、《圓覺》并稱為“禪門三經(jīng)”,可見此經(jīng)在中國禪宗所享有的聲譽。此外,古代的成實師、地論師、天臺宗等各對它的注釋不下數(shù)十家。從此可見《維摩經(jīng)》在佛法中所享有的崇高的地位和廣泛的影響。

  我們已經(jīng)把維摩詰經(jīng)概論介紹給大家,下面我們走進(jìn)維摩經(jīng)經(jīng)文之中,通過走進(jìn)這樣一條光明的旅途,我們將會發(fā)現(xiàn)佛教“無限風(fēng)光在般若”的佛陀本懷。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