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茶 > 禪茶 >

元代茶道有何特點?

元代茶道有何特點?

元代茶道有何特點?

  因為身處亂世,漢族士子們深感世事無常,所以熱衷于借茶“寄情于山水,忘情于山水”,追求融于自然,冥合萬物。最有代表性的是鐵笛道人楊維楨,他在《煮茶夢記》中借縹緲美妙的夢,表達了莊子“含道獨往,棄智遺身”的追求,這種追求正是元代茶道的特點。

  《煮茶夢記》全文如下:

  鐵龍道人臥石床,移二更,月微明及紙帳,梅影亦及半窗,鶴孤立不鳴。命小蕓童汲白蓮泉,燃藁湘竹,授以凌霄芽為飲供。道人乃游心太虛,雍雍涼涼,若鴻蒙,若皇芒,會天地之未生,適陰陽之若亡,恍兮不知入夢。

  遂坐清真銀輝之堂,堂上香云簾拂地,中著紫桂榻,綠橘幾,看太初《易》一集,集內(nèi)悉星斗示,煥煜文侖爚熠,金流玉錯,莫別爻畫,若煙云日月,交麗乎中天?钣衤稕觯吕淙绫,入齒者易刻。因作《太虛吟》,吟曰:“道無形兮兆無聲,妙無心兮一以貞,百象斯融兮太虛以清。”歌已,光飆起林末,激華氛,郁郁霏霏,絢爛淫艷。乃有扈綠衣,若仙子者,從容來謁。云:“名淡香,小字綠花。”乃捧太元杯,酌太清神明之醴以壽予。侑以詞曰:“心不行,神不行,無而為,萬化清。”壽畢,紓徐而退,復(fù)令小玉環(huán)侍筆牘,遂書歌遺之日:“道可受兮不可傳,天無形兮四時以言,妙乎天兮天天之先,天天之先復(fù)何仙。”

  移間,白云微消,綠衣化煙,月反明予內(nèi)間,予亦悟矣。遂冥神合元,月光尚隱隱于梅花間。小蕓呼曰:“凌霄芽熟矣!”

  在《煮茶夢記》中,作者以優(yōu)美的文字描繪出一個茶人縹緲而美妙的夢:

  在二更時分,月吻梅花,風(fēng)搖竹影,鐵龍道人獨臥石床并命童仆小蕓汲來白蓮泉之水,點燃湘竹枯枝,烹煮清香的凌霄茶。在烹茶過程中,他的心伴隨著茗煙而神游于縹渺無際的太空,不知不覺入夢,恍然進入月宮讀《易經(jīng)》,眼觀變化莫測的爻畫創(chuàng)作空靈的《太虛吟》,接受綠衣仙子的美酒,酒后又寫了一首歌。歌罷收合神思,方知是夢。夢醒后白云消散,仙女化煙,只有明月依舊照在梅花間。這時小蕓大聲地叫:“凌霄芽茶熟了!”

  全文表現(xiàn)出茶人拓落出塵,以明月為伴,與仙子為友,在太空中無拘無束地漫游的精神追求。這種人、茶、境、思渾然一氣,在品茶過程中,空靈虛靜,心馳宏宇,神冥自然的境界,正是老莊道學(xué)所追求的“含道獨往,棄智遺身”的境界,即嵇康在《贈兄秀才入軍詩》所表達的:“琴詩自樂,遠游可珍。含道獨往,棄智遺身。寂乎無累,何求于人。”這也正是中國茶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