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jīng)

《妙法蓮華經(jīng)》,簡稱《法華經(jīng)》,(梵語: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鳩摩羅什譯,七卷二十八品,六萬九千馀字,收錄於《大正藏》第9冊,經(jīng)號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Pundarika 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為喻...[詳情]

《法華經(jīng)》重要偈頌解讀

\

  法華經(jīng)》重要偈頌解讀

  ——以〈方便品〉與〈壽量品〉為主

  文/釋心皓

  釋心皓,佛教天臺宗比丘尼法師。1994年出家,后在閩南佛學院接受預科2年、本科4年、研究生3年的佛學院教育。研究方向為天臺止觀與佛教制度,師從復旦大學王雷泉教授。04年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同年考入廈門大學哲學系讀碩士研究生。05年任閩南佛學院教研室主任,執(zhí)行編輯《閩南佛學院課程教學大綱匯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12),參與編寫《法華經(jīng)選讀教學大綱》、《教觀綱宗教學大綱》等。個人著作有《天臺教制史》(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6)。09年7月受浙江省瑞安市萬松山萬松禪寺之請,辭去佛學院職務入住山寺清修。師愛好天臺,為香港觀宗寺覺光長老座下法子,天臺宗第四十七代傳人,平日修學以持誦《法華經(jīng)》和修習天臺止觀為主。

  ------------------

  《法華經(jīng)》是中國佛教極為重要的一部大乘經(jīng)典!斗ㄈA經(jīng)》的義理以唐代湛然大師所選四要品最為重要,即:跡門中的第二〈方便品〉和第十四〈安樂行品〉,本門中的第十六〈壽量品〉和第二十五〈普門品〉。

  湛然大師《法華經(jīng)文句記》卷一對為何選此四品作了說明:“〈方便〉、〈安樂〉、〈壽量〉、〈普門〉,并是本跡之根源,斯經(jīng)之樞楗。”并指出此四品即教、行、體、用四法。

  〈方便品〉開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之教法,是教;〈安樂行品〉示法華行者所修的一心三觀行法,是行;〈壽量品〉顯久遠本覺之佛身,是體;〈普門品〉示諸佛自在之應化,是用。

  法華四要品是體現(xiàn)《法華經(jīng)》一佛乘思想教義的必讀選文,是法華的脈絡,龐大法華體系的精髓。就法華的思想義理而言,非〈方便品〉和〈壽量品〉莫屬。因此,我們從這兩品中選出一些著名的偈頌作解讀,希望對法華的開權顯實,開跡顯本的一乘思想有所解悟。

  一、〈方便品〉大意

  〈方便品〉為《法華經(jīng)》正宗分的首品。在〈序品〉中,已委曲顯示將說妙法之意,此品繼說本經(jīng)之宗。本品宗旨是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也就是道出過去說法和今日說法的不同。

  昔日由于眾生根性闇鈍,無法信受佛所證的諸法實相理。故佛以方便力,巧說諸法差別相。而于一佛乘,分別說三。今日法華會上,眾生根機成熟,堪受大法,故佛直暢諸佛出世本懷:欲令眾生,去除凡夫二乘知見,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方便品〉內(nèi)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品初分別以寄言和絕言贊嘆佛的權實二智,并以“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解釋佛為什么不詳細贊說佛二智的理由。

  二、十如是的提出與釋義。佛陀巧說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差別相。十法界雖各具事相差別,究其根源,不出實相平等之理。

  三、欲說妙法,四眾驚疑。四眾弟子,因聞佛開權顯實,開三顯一,謂三乘教法,皆屬方便,不是真實,故心生疑念。于是舍利弗代眾請法,共有三請,佛三次止而不說。最后終于答應講說妙法,卻有五千增上慢人退席,佛陀默然不予制止,免其因不信而有謗法墮落之罪。

  四、為實施權,廣說方便權教。佛昔日所說的三乘教法,非隨自意語,而是隨順眾生的根機所宜而說的。因為眾生的根性大小不等,佛為適應此等不同根性的眾生,故說三乘、五乘等種種差別法,目的是為引導眾生,入佛知見。

  五、示佛出世本懷。“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xiàn)于世。”一大事因緣是佛陀出世的本懷,即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之知見指佛所親證的諸法實相智。

  六、種微少善根皆得成佛的原理。眾生本具正因佛性,藉建寺起塔、造像、香華供養(yǎng)、歌頌佛德、合掌低頭等眾善顯緣因佛性,及從佛聞法,如說修行來助顯了因佛性。三因若顯,即成三德妙果。故無論直接或輾轉得聞《法華經(jīng)》,皆已成佛道。

  本品的長行內(nèi)容大抵如上,頌文基本是復述長行的內(nèi)容,只比長行多了重頌過去佛權實的內(nèi)容,以說明種微少善根皆得成佛的原理,讓五濁眾生悟入一佛乘。

  二、〈方便品〉著名偈頌

  1、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于眾生。

  此是長行“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余乘,若二若三”的重頌。二乘三乘都是諸佛的方便假名之說。

  一佛如此,十方諸佛皆然,故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才是真實,此外,更無藏教之二乘,亦無通教的三乘,除非是諸佛方便,說此二乘、三乘的假名字,引導眾生,離生死苦,證涅槃樂,然后為說佛道的智慧,令所有聞法者,皆得成佛的緣故。

  佛的苦心是引導我們最終成佛,不要說輪回于生死的人天乘,連已經(jīng)證得偏空涅槃的聲聞緣覺也要究竟成佛。因此,作為佛弟子,要發(fā)廣大的心。即發(fā)大乘心救度一切,而不僅僅局于個人后世或個人解脫。

  類似的頌子還有“今我喜無畏,于諸菩薩中,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等。這些都是說明開權顯實,然而實不離權,是即權之實的道理。

  2、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

  說佛智慧故,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于眾生。

  此是頌佛出世本意。是頌前文:“諸有所作,常為一事。”一事,即是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的一大事因緣,乃眾生之本源,諸佛之妙道。

  佛出世示現(xiàn)一大事因緣:“諸佛世尊欲令眾生聞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xiàn)于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xiàn)于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xiàn)于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xiàn)于世。”諸佛出于世,無非為此一事業(yè)家當,要做的是唯此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的一事是真實的,其余二乘,只是權巧方便所說,則非真實。因為諸佛自證佛道,始終不會但以小乘法,教化濟度于眾生。

  在蓮華三喻中,此頌是華落蓮成,廢權立實之說,猶如蓮華凋謝時,華瓣脫落,蓮子獨存。正如長行中所言:“是諸眾生,得聞佛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一事”也常常作為話頭被禪宗行人所參究!豆抛鹚蕖肪40《文悅》云:

  “僧問:‘承教有言,唯此一事實,余二即非真,如何是此一事?’師云:‘鼻孔大頭向下。’進云:‘與么則晨朝有粥,齋時有飯也。’師云:‘惜取眉毛好。’”

  頌中的“一”就是指一佛乘。這是悟到了“一事”就是不離日常生活的一事。禪宗將《法華經(jīng)》的“一乘法”化作開單展缽、拈匙把箸的日用!饵S龍錄續(xù)補》:“‘開單展缽,豈不是一乘法?拈匙把箸,豈不是一乘法?’遂拈拄杖云:‘這個是什么?若喚作一乘法,眉須墮落!’”。眉須脫落系禪林習用語,指誤解佛法而招致的后果。指出要將日用是道的意念進一步超越,否則就容易陷入將佛法不離世間法這一具有深刻內(nèi)涵的道理庸俗化、浮淺化的泥淖,而導致眉須脫落。

  3、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

  此頌也是說明諸法實相的名句。諸法,概括世出世間一切諸法,諸法其相雖殊,其體無二,唯一“常自寂滅相”的理體。解除二種生死,此理方顯。親證此諸法實相理體時,自當圓成佛道,故說:“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

  這句話對禪宗言語道斷內(nèi)證忘言的境界,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據(jù)《五燈》卷6《亡名古宿》記載,有僧誦讀《法華經(jīng)》至此,疑惑不決,行住坐臥,每日體究,都毫無所得,忽然于春日聽到鶯啼之聲,頓時開悟,遂續(xù)前偈曰:“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至百花開,黃鶯啼柳上。”所謂人生宇宙的一切現(xiàn)象、法則,都是本來就具有的,同時顯出自己不變的個性。春天來了,百花自然就開了,行行翠柳,黃鶯啾鳴,大自然的生機就這樣平等無私地顯示在萬事萬物之中。

  不論精神的、物質(zhì)的,一切萬有的事相,都在生生滅滅,變化萬端。未變之前、既變之后、乃至變的當體,本來就在涅槃之中,本來就是寂滅的、清凈的,因而黃鶯的啼鳴,并不是對“寂滅相”的破壞,而是以啼鳴的形式表征著“寂滅相”,在柳舞鶯啼中,存在著凝然湛寂的自性。

  悟得此偈,即是對把握實相理體的寂滅相,縱然置身喧鬧的現(xiàn)象界,也能獲得清涼自在。

  4、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這個偈頌是〈方便品〉中的過去佛權實頌,是約稱佛號明開權顯實之理。人們到寺院中能隨便“一稱南無佛”,即乘此念佛善根功德,漸見無量佛,聞法修行,今“皆已成佛道”。

  經(jīng)中說到,過去諸佛,皆以一乘大法化導眾生,惟隨順天人一切眾生之心欲,故以異妙之方便說法,助顯妙義。如值佛聞法者,精修六度,皆成佛道。在佛滅后者,敬重舍利,建筑塔廟,莊嚴佛像,及供養(yǎng)此塔、此像,雖種因極微,佛皆決其終成佛道,甚至心多散亂之人,一拜佛像,一禮塔廟,一稱佛號,佛亦決其終成佛道。這是因為經(jīng)營塔像,供養(yǎng)恭敬之因行,均能長養(yǎng)善根,增益;;并能以此熏習之勝因,起無漏之功德,若不退轉,自得究竟成佛。證明過去諸佛種種方便,悉是一乘之法式,F(xiàn)在諸佛和未來無量諸佛,皆亦如是。

  這里有一個問題:明明眾生并未成就佛道,為什么頌中說“皆已成佛道”?這就是法華的即權即實的絕待妙之理。

  如何理解即權即實?昔日的權巧,不離今日的真實,可謂即權即實,權不離實,故舉手低頭,皆得作佛。類似的頌子如“乃至童子戲,聚沙成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巳成佛道。”可知凡是有機會聽聞佛法,甚至曾經(jīng)接觸過佛法的人,都可以憑借佛法不可思議的力量,助長緣因佛性,啟發(fā)了因佛性,進而證得個人內(nèi)在的正因佛性,終于覺悟成佛,才是諸佛出世的真實目的。其余五戒十善,保持人身不失的法門,以及聲聞法,緣覺法,甚至菩薩的漸修漸證,都是佛權巧方便的施設,而佛方便施設的三乘五乘教法,皆可以作為最后進入佛乘的方便。這就是“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的原理。

  就近而言,“一稱南無佛”的人,都能在下一尊佛彌勒佛出世的時候得到解脫!斗ㄈA義疏》言:“彌勒有三會者,度釋迦余殘三根眾生也。于釋迦佛持五戒人,初會得度;受三皈依人,次會得度;一稱南無人,三會得度。”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于龍華樹下三會說法,其第三會所度的九十二億人,多是在釋迦牟尼佛法中,曾經(jīng)一稱南無佛的人。只要念佛,必能得度,成就佛道。

  5、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于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

  此二頌是說明一乘妙法即是諸法實相的著名偈頌。

  頌意是:諸佛世尊能以權智了知世間一切諸法的現(xiàn)象,沒有一定的自性,但由因緣的聚散而轉變。成佛也是如此,要以無量法門的修習作為證得一乘實相的緣起。實相之法周遍法界,不離諸法本位,因此世間諸法的差別現(xiàn)相,也常住不滅。作為人天教主的諸佛,于道場成正覺時證知性相不二之理,為引導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共同證得此一佛乘的實相理,先方便說三乘教,后顯一乘妙法。

  頌中所顯的諸法實相即是眾生的真如佛性。性相俱空的實相理,是眾生本具的正因佛種。三世諸佛,為欲令眾生開發(fā)此正因佛種,故隨眾生的機宜,巧說無量法門。以了因慧心性,熏習佛種;以緣因善心性,助長佛種;使正因佛種,萌菩提芽,開花結果。諸佛雖然方便說無量法門,其實所說,唯一佛乘。

  頌中最常為人引用的是“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兩句。是法,指常無性的實相之法,亦是本經(jīng)所說的一乘妙法。“住”是常住不離之意。“法位”指十法界四圣六凡,情與無情諸法的本位。佛的意思是說:此一乘妙法,周遍于十法界諸法的本位,常住不離。

  “世間相”,是指世間上一切諸法現(xiàn)象種種不同的差別相,此等諸法之相,原是變幻莫測,屬于無常,唯因此一乘妙法常住于諸法的本位,時刻不離,因此世間諸法現(xiàn)象之相,亦“常住”不滅。

  世間差別現(xiàn)象是俗諦理,屬于相;實相理是真諦理,屬于性。以其性住于相,性不離相,故即性即相,即真即俗,故言:“是法住法位”。以其相不離性,即相即性,即俗即真,故言:“世間相常住”。因此,真俗相即,性相不二。

  諸佛坐道埸,成正覺時,皆覺知此真俗相即,性相不二,事理圓融的諸法實相理,知眾生的佛性常住不滅,故以方便說法,令證一乘。

  當然,對“是法住法位”中的兩個“法”字還有另一種解釋。“是法”,即一切色心之法。“法位”,即真如正位。一切色心諸法,皆安住于真如(法位)之中。換言之,一切諸法,皆依真如而得現(xiàn)起。如波依水起然。這種解釋也沒有偏離對諸法實相的理解,因此也是非常正確的。但就《法華經(jīng)》頌中上下文的順承來看,以第一種解釋“是法”二字解為“一乘妙法”為佳。

  “世間相常住”說明物我不二,法身常住。世間的一切事物無一不是依法身顯現(xiàn)而建立的。萬有雖有變遷,法身湛然不變。

  蘇東坡在《前赤壁賦》中說:“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他假水和月說明萬物的假相在變化而實體未嘗變易。從世間相的表面上看,似乎是滄海桑田,瞬息萬變不久長的,但事物的本體實無壞滅,不過在這邊壞了,到那邊又生了,搬了一個場而已。故經(jīng)云:“性相不二、心境一體。”既然心——法身常住不壞,那么世間相也就自然常住了。

  僧肇大師在《物不遷論》中也舉數(shù)例詳論了事物毫無變遷的真理,其中最著名的四句話是:“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麗天而不周”。意思是:常?吹降膭拥臇|西其實是不動的,如吹著的風(旋嵐)是靜的,奔流的江河是不流動的,奔跑的野馬的鬃毛飄揚實際上沒動,循環(huán)的太陽和月亮卻不是周而復始的。如果悟到了“物不遷”的道理,萬物實際上并沒有動過。因為時間是鏈狀的聯(lián)系,這個鏈子解開,每個時間點上相應的東西,其實根本上沒有動的。緣起法的每一個片刻都安住于它自身的本位,并未曾離開;我們的感觀如果迷于表象,未能深入窮究,則會被流續(xù)之相所迷惑。

  事物之所以不變遷,不消滅,究其實際,就在顯現(xiàn)、建立這些事物的根本——法身——是法爾不生不滅,亙古常存的。

  世上諸法既交融涵攝,同時又各住自位,萬物不改其本來的位置而如實地呈顯,各個部門,各個成員,按照各自的角色,履行各自的職責,這就是“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的境界。

  古德(樸翁銛)頌法華“世間相常住”云:“世間相常住,黃鶯啼綠樹;真?zhèn)可憐生,動著便飛去!”詩以鶯啼綠樹的動景,反形“世間相常住”,無盡的艷麗的風光正是我們的法身所顯現(xiàn)。如果思量計度“動著”,就會失去其本來面目,心逐境轉了。

  三、〈壽量品〉主要內(nèi)容

  〈壽量品〉是法華本門開跡顯本最重要的代表品目。本品明不可思議的佛果功德,主要談及如來的壽量。

  說壽量就要談到佛的三身。佛的壽量,依法、報、化三身而有異。一、法身:無色無形之極理,無始無終,無法論壽量長短。二、報身:系指酬報因位之萬行的果上萬德圓備佛身,有始無終,無壽量。三、應身:指出現(xiàn)于迦耶城的釋迦佛,乃應機而化現(xiàn)者,有始有終。本品從三身如來,顯佛壽量無有齊限,即以顯佛究竟功德之果相。

  〈壽量品〉的主要內(nèi)容有以下四點:

  一、以“五百塵點劫(亦作五百億塵點劫)”比喻釋尊成佛以來久遠之劫量。經(jīng)中舉喻說,粉碎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為微塵,每經(jīng)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之國下一塵,竟盡其塵,而其所經(jīng)之世界,悉碎為微塵,以其一塵為一劫,而釋尊成佛以來,復過于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由是顯示世尊成佛以來劫量的長遠不可算計。

  二、如來以方便力唱言滅度的原由。法身本無生滅,報身壽命無盡,化身本為度生示現(xiàn)。如來唱言當取滅度,這是因為眾生中有應以示現(xiàn)涅槃而得益者,佛即以示現(xiàn)涅槃而濟度之,此是如來大悲方便之力,冀此可令眾生生于難遭之想,俾種善根。

  三、以“醫(yī)子喻”說明如來方便滅度教化眾生的苦心。經(jīng)中舉喻說,諸子無知,飲他毒藥,心即狂亂,父設方便,令服好藥,以瘥其病。此中,醫(yī)師比喻如來;子女比喻三乘人。喻意謂三乘之人信受權教,不得正道,如來設各種方便,令服大乘法藥,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四、世尊常在靈山說法,有緣者得以參與聽聞。頌云“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證知如來常在說法。

  四、〈壽量品〉偈頌

  1、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

  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祗劫,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

  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wěn),天人常充滿。

  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眾生所游樂。

  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眾。

  我凈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

  此五頌說頌佛的報身、化身所居的實報、應化二土,有滅與不滅不同之相。本師化身示現(xiàn)娑婆,是應化的凡圣同居穢土,乃眾生同分的惑業(yè)所成,必為劫火所燒盡。但本師報身所住的實報凈土,全由佛的福智功德所感,則久遠已成,盡未來際,無有壞滅的。

  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祗劫,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

  一般所謂的凈土,是相對于世俗眾生所居的穢土而言指清凈的佛土,并不僅僅是民豐物阜,相處和諧的人間凈土,凈土是酬應諸佛因位之本愿而成立的清凈莊嚴國土,一般至少是黃金為地,寶樹莊嚴,并不僅僅國泰民安。

  佛經(jīng)中看待凈土的視角也不一樣。凡人是向外看這個紛雜不安的世界,覺得周邊的世界不是凈土;佛法則是向內(nèi)看心,隨心凈故則國土凈。所以土的凈穢與否,在于眾生個體的感受程度,也即般若智慧與法身的分證程度。因此“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被稱為“法界道場偈”,佛入滅是方便說,佛永遠住世才是真實地,故知“圣壽遐長,非界塵之能數(shù);妙境安固,豈劫火之能焚”。

  頌中,“神通力”指佛福慧所成的三業(yè)功德,如前頌“我常住于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佛的神通力能令眾生隱而不見,也可以攝受佛的實報凈土常在不滅。

  “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是說本師自無量劫前成就報身報土以來,經(jīng)常由報現(xiàn)化身,居住在靈鷲山。靈鷲,指實報莊嚴土。余住處,指方便有余土。

  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wěn),天人常充滿。

  “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是說在舊世界崩潰的“壞劫”之末,將發(fā)生“大三災”——火災、水災和風災!度释踅(jīng)》說:“劫火洞然,大千俱壞。”當火災發(fā)生時,七日并出,山崩地裂,?菔癄,大火從地獄燒到色界的初禪天,世界化為灰燼。六欲天(除了兜率天內(nèi)院不受影響,因為是候補佛位菩薩所居之處)其他之處,統(tǒng)統(tǒng)燒毀,上自大梵天,下至無間地獄,一概不存。然而佛所住常寂光凈土則非常安隱,不被大火所燒。

  “我此土安穩(wěn),天人常充滿”是表佛的心安穩(wěn),即真如凈心,所居名常寂光土。劫火洞然,大千俱壞,眾生土也;此土安隱不壞,諸佛土也。常寂乃大寂滅之場,大安樂之鄉(xiāng),故云“此土安隱”。

  “天人常充滿”:指圍繞在佛身邊聽法的圣賢菩薩非常多。十地菩薩為天,住、行、向三十心的菩薩為人。此指應機所現(xiàn)他受用實報土。

  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眾生所游樂。

  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眾。

  這是描述靈鷲山作為報土的莊嚴。頌中的曼陀羅華為四種天華之一,乃天界之花名。譯為悅意花;ㄉ瞥喽溃娬咝膼。

  除了事相上的莊嚴外,園林樂器等也有表法的作用。園林堂閣、眾寶莊嚴,為實報土之相。天鼓、伎樂、雨華等,即實報土中無漏勝妙五塵。諸天表十圣三賢,總持禪觀。天鼓表無問自說。天華表賢圣因行。

  凡人看靈鷲山無非一座普通的小矮山而已,然而悟解佛法的高人卻能看出另一番清凈莊嚴的境界。正如佛在〈分別功德品第十七〉所說:“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臺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

  我凈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

  這是說明凡圣同居土的狀況。“我凈土不毀”:方便、實報、常寂凈土不毀。實報土中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如極樂凈土。

  “而眾見燒盡”:眾生所依之土,即凡圣同居土,即化土。見劫盡,謂見此妄想所成之世界為劫火燒盡。(報佛如來之真實凈土,為第一義諦所攝,非世俗諦攝之化土可比,故化土燒盡而凈土不毀。)

  “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應化的若是同居穢土,則有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如本經(jīng)所說三界火宅。

  上述五頌是《法華經(jīng)》中描述佛土的著名偈頌,頌中引發(fā)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為什么娑婆被劫火所燒,靈山凈土卻不毀?

  從理體上講,此娑婆,即本所居之土。今日跡居,不異于本。只是今昔時異,眾生見燒者謂近,照本者達遠。亦即是說,并不是離伽耶別求常寂,也不是常寂光外別有娑婆世界。

  經(jīng)中把娑婆世界描繪成雜穢不堪,是對眾生而言的。事實上眾生也正是如此感受的,許多眾生為了逃避這個無可奈何的世界采取了自盡等許多不正確的方式。在眾生眼里,這個世界是個堪忍的世界。

  那么,在佛的眼里,娑婆又是怎樣的世界呢?

  以佛眼觀之,充滿瓦礫荊棘的娑婆世界即真常究竟之寂光土。這是因為,眾生具惑、業(yè)、苦三障,所以感果與所見皆是不如意。而寂光土之體,具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佛已成就三德,所以感果即是究竟真常。所以佛眼看世間,娑婆即寂光。

  《法華玄義》卷七曰:“寂光理通如鏡如器,諸土別異如像如飯,業(yè)力所隔,感見不同。”眾生與佛同體,眾生之惑業(yè)苦三障即佛之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因此欲轉穢為凈,先須轉三障為三德。如此,凡圣同居土的娑婆世界即成清凈常寂光土。經(jīng)中常說,“隨其心凈即佛土凈”即是這個道理。

  在《華嚴經(jīng)》中,娑婆世界被明確地納入了華藏世界的體系,位于“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的第十三層,是釋迦牟尼佛法身佛毗盧遮那佛的佛剎。

  佛的法身法土如此,佛的報化土一樣是功德所成,故在印度說《法華經(jīng)》的靈山不會為劫火所燒。眾生見劫盡,會看到此妄想所成的世界為劫火燒盡。事實上,對佛而言,化土燒盡而凈土不毀。這是因為,報佛如來的真實凈土,為第一義諦所攝,非世俗諦攝之化土可比,故化土燒盡而凈土不毀。

  第二個問題:為什么同在娑婆世界,有的眾生卻能見到靈山凈土?

  這與眾生的因緣有關,如下頌說:“是諸罪眾生,以惡業(yè)因緣,過阿僧祗劫,不聞三寶名。諸有修功德,柔和質(zhì)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這是對比罪眾生和修功德的眾生。所謂無緣不見,有緣得見。《法華經(jīng)》強調(diào),如果有眾生心意柔軟,苦刻精勤,以供養(yǎng)渴仰心欲見如來,佛即現(xiàn)生令他們見靈山一會未散。如來常在靈山說法,忍土本來平坦,唯開示悟入佛知見者,則能見此境界。一切眾生,無明深厚,諂曲濁心,故不能見。

  天臺宗智者大師就是這樣一位親見靈山法會的人。智者受學于慧思禪師,他到光州大蘇山拜見慧思時,慧思一見面就很高興的對他說:“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后來授以普賢道場,令修法華三昧。智者誦《法華經(jīng)》時,寂然入定,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豁然大悟。這是由于對佛法的深信解相,方能于同中見異,穢中見凈。

  除了《法華經(jīng)》對佛以娑婆為報土有描述外,最著名的例子要屬《維摩經(jīng)》中如來按趾的故事!毒S摩經(jīng)·佛國品》中,舍利弗動了個念頭:“若菩薩心凈則佛土凈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凈,而是佛土不凈若此?”在這里,舍利弗尊者懷疑佛陀的國土不凈,佛陀知道以后,告訴他:“眾生罪故,不見如來國土嚴凈,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凈而汝不見。”同時,以佛神力讓他得見佛的清凈國土:“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嘆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無量莊嚴,大地金色,整個世界都變成清凈莊嚴的國土。這在凡夫看來是不可能的事情,佛陀卻告訴舍利弗:“這就是我所感受到的娑婆世界。”佛眼看世間,和眾生看世界,凈穢差別竟如此懸殊。這一自他不共的依報說明,隨心凈故則國土凈。當眾生一分一分地自凈心意時,就能感受到當下即是凈土。娑婆世界也是一樣,是心凈國土凈的世界。

  第三個問題:眾生如何才能進入佛的常寂光凈土?

  《觀無量壽經(jīng)》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的法性土本來就是身土不二的,佛無時不在常寂光土中,吾人若識得自性,將自己的自性之光融入佛之常寂光中,便有如以杯水注于大海,自心契入如來性海,便當下即證得自心凈土,也即是融入常寂光凈土中了。宋代的遵式大師便是一位以念佛即身證得常寂光凈土的人。遵式大師臨終前曾作《三緣詩》,以謝徒屬、絕賓友、焚筆硯。他人不曉其意,問其欲往何處,遵式以“寂光凈土”作答。至晚間,果奄然坐逝。

  凡夫眾生的有漏依報國土是眾生有漏之身心所招感的,因此有不凈和壞滅之時。佛的凈土是佛的悲智力變現(xiàn)的,是以無漏五塵為體的,因此清凈莊嚴。雖然凈穢差距看起來如此之大,但眾生與佛本性一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只要一念清凈,當下就能感受到凈土。

  當下感受的凈土在未圓滿成佛之前,他人是無法共知的。歷史上有許多高僧修法成就時自我享受美妙的凈土世界,然而他人仍然看到他住在穢惡的五濁惡世,這就屬于“唯獨自明了,余人所不見”的境界了。所以,土的凈穢與否主要是看我們的心,心里清凈,世界就隨著我們清凈。因此,學佛,自凈其心是很重要的。

  當然,從修學圓滿佛道的意義來講,僅僅是個體心凈還是不夠的。因為,自凈其心僅能成就佛的法身土,要想攝受眾生,還需要成就報化凈土,以個人清凈帶動其他眾生一起清凈,方稱圓滿。

  2、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

  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

  此二頌是〈壽量品〉最后兩頌,是總明本經(jīng)開權顯實、開近顯遠,開跡顯本的宗要。

  “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一頌是明開權、開近、開跡,為觀機施教。

  眾生有可修行辦道的,有不能修行辦道喜歡欲樂的,隨其根機差別,應以何身何法得度者,佛即現(xiàn)何身說種種不同法門,應病與藥,如良醫(yī)方便治狂子病。如來知道眾生之所念,知其根機。經(jīng)云:“一切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又如《金剛經(jīng)》:“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方便品〉諸佛施權頌說:“眾生心所念,種種所行道,若干諸欲性,先世善惡業(yè),佛悉知是已,以諸緣譬喻、言辭方便力,令一切歡喜。”所以佛以一切權智對眾生之機說法。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一頌是明所顯遠本的佛身,及入佛慧,速成就佛的三身四凈土。

  此句展現(xiàn)佛教化眾生的本懷。佛的用意是:用什么方法來教化眾生,令眾生得入如來無上智慧,令眾生很快成就佛的法身呢?看似疑問,實際上是總結上文所講,表示如來所作方便全為這一目的。證智慧證法身,成就三德,則見三身四土。

  〈方便品〉中說,佛出世的目的為三乘眾生令悟入佛的智慧,〈壽量品〉則又多了成就佛身。即證入諸法實相后,自然證得法身。由法身起用,才能廣度眾生。所以最末兩句頌:“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是法華全經(jīng)的宗旨。

  結語

  《法華經(jīng)》中著名的偈頌非常多,其中開權顯實、揭示一乘的頌子時常被人吟誦。大乘經(jīng)功德非常殊勝,一句一偈滅無量重罪。即便是短短的偈頌,也包含著無量無邊的法義。因此,必須多讀誦佛經(jīng),才能進入佛的智慧。不讀原典,光看注解,永遠同佛隔一層。如同僅僅閱讀唐詩譯文一樣,永遠品味不到唐詩的魅力與意境。憨山大師就是多讀原典有力參究碰到機緣而開悟的。要想修行開悟,除了多培福以載道外,還要以恭敬心多誦經(jīng)。打坐是止,誦經(jīng)是慧,定慧雙修才能開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