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心經》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經中字數最少的一部經典著作,因其字數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藝術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念誦儀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儀軌
《心經》,是世界上篇幅最短、含義最深的宗教經典。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華。念誦《心經》不僅使人茅塞頓開,洞見人生真境與真理,還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生命,進入胸襟開闊、妙不可言的快樂境界。
《心經》念誦儀軌
第一:上香
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云,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第二:禮拜
鞠躬或叩拜:禮敬之時,須恭敬至誠。
也可默念: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一切如來影現中。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ㄈQ)
第三:念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
第四:誦經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玄奘法師譯
guān zì zài pú sà,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觀自 在菩 薩,行深 般若 波羅蜜多 時,照見 五蘊 皆空,
dù yī qiē kǔ è 。 shè lì zǐ, sè bú yì kōng ,kōng bú yì sè,
度一 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sè jí shì kōng ,kōng jí shì sè。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yì fù rú shì
色即 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 行識,亦復如是。
shè lì zǐ,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bù shēng bú miè, bú gòu bú jìng,
舍 利子,是諸法空 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bù zēng bù jiǎn,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wú yǎn ěr
不增 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 想行識, 無眼耳
bí shé shēn yì,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wú yǎn jiè,nǎi zhì wú yì shí jiè,
鼻舌 身意,無色聲香 味觸 法,無眼 界,乃 至無 意識界,
wú wú míng, yì wú wú míng jìn, nǎi zhì wú lǎo sǐ, yì wú lǎo sǐ jìn
無無 明,亦無無明 盡, 乃至 無老死,亦無 老死盡。
wú kǔ jí miè dào, wú zhì yì wú dé,yǐ wú suǒ dé gù
無 苦集 滅道,無智亦無 得,以無所得故。
pú tí sà duǒ,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xīn wú guàài。 wú guàài gù,
菩提 薩埵,依般若波羅 蜜多 故,心無掛 礙。無 掛礙故,
wú yǒu kǒng bù,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jiū jìng niè pán
無有 恐怖,遠離顛倒 夢想,究竟涅槃。
sān shì zhū fó,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三世 諸佛,依般若波 羅蜜 多故,得阿 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
故知 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 神咒,是大明咒,
shì wú shàng zhòu,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néng chú yí qiè kǔ,zhēn shí bù xū
是 無上 咒,是無等等 咒。 能除一切 苦, 真實不虛。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jí shuō zhòu yuē
故 說般 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jie di jie di, bo luo jie dī,bo luo seng jie dī, pu ti sa po he.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 薩婆訶。(咒心21遍)
南無阿彌陀佛 (三稱)
南無觀世音菩薩 (三稱)
南無大勢至菩薩 (三稱)
第五:回向(雙手合十,回向、祈愿、懺悔)
回向偈:
誦經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也可: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愿以此功德,回向弟子歷代先祖、冤親債主,離苦得樂。
(或為:回向弟子眷屬合家吉祥安康;某某人疾病早日康復;某某人往生凈土,離苦得樂;
某某人世間、出世間事業(yè)悉皆成就;某某人早開智慧,學業(yè)進步;某某地方災障平息,吉祥平安,
有情安樂,入于佛道……等等)
或發(fā)愿懺悔:
弟子某某與累世父母、師長、歷劫冤親債主及法界一切眾生,從過去世乃至盡未來際:
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邊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
弟子某某與累世父母、師長、歷劫冤親債主及法界一切眾生,從過去世乃至盡未來際:
往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懺悔。
- 上一篇:心經回向文,最簡單的心經回向文
- 下一篇:《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地藏經注音版
- 無量壽經注音
- 妙法蓮華經全文
- 《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原文
- 楞嚴經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原文
- 金剛經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原文
- 楞嚴經注音
- 金剛經原文
- 圓覺經原文
- 無量壽經原文
- 妙法蓮華經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全文-心經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原文
- 無量壽經全文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注音版
- 維摩詰經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心經的作用和好處,心經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白話文
- 金剛經譯文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