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jīng)

《圓覺經(jīng)》,佛教大乘經(jīng)典,一卷,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具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又作《大方廣圓覺經(jīng)》、《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圓覺了義經(jīng)》。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是唐、宋、明以來教(賢首、天臺)、禪各宗盛行講習(xí)的經(jīng)典。..[詳情]

圓覺經(jīng)譯文

威德自在菩薩章

  佛祖釋迦牟尼宣說完偈語后,威德自在菩薩即從大眾中離座而起,他走到佛祖面前,用自己的頭頂觸摸佛祖的腳面,然后起身圍著佛祖繞了三圈,又長跪在地,雙手合掌對佛祖說:大慈大悲的世尊!您為我們廣泛地解說和使我們區(qū)別認識了這種隨順覺悟自性,也使諸位菩薩的覺悟心充滿光明,承受領(lǐng)會了佛所發(fā)出的圓滿的聲音,從而使眾生沒有憑借佛修行的活動就追求到了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市的城墻上有四個門,各個方向來城里的人不僅僅是從一條路來的。所以,一切所有的菩薩能夠莊嚴佛國、成就菩提覺悟,也不僅僅是依靠一種方便法門。惟愿大慈大悲的世尊,能為我們廣泛宣說一切方便順序,以及修行的人按幾種方便法門來修行?以便使參加這次法會的菩薩和末世眾生、追求大乘果位的所有的人,迅速獲得開悟,自由地遨游于如來大寂滅海中。威德自在菩薩乞請完畢后,將五體投地,對佛祖再行禮拜,如是反復(fù)了三次,以表示他的虔誠之請。

  威德自在菩薩乞請禮拜完畢后,佛世尊便開口對他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為諸位菩薩和末世眾生,詢問如來方便法門。現(xiàn)在,你們仔細聽著,我將開始為你們解說。

  威德自在菩薩聽佛祖說完后,為能親自得到佛祖的教誨,內(nèi)心充滿了歡喜,與會其他各位菩薩和與會大眾,也都鴉雀無聲,默默地聽佛祖開始說法:

  善男子!無上玄妙的圓滿覺悟,遍及一切處,生出如來和一切事物,在成佛的體性方面,都是處在平等的地位,在諸種修行中,終極的道路只有一條而沒有第二條。如果從方便隨順的角度來看,又有無數(shù)條道路可行。圓滿地盡攝所有的歸宿,遵循覺悟自性的差別,應(yīng)當有三種不同的修行情況。

  善男子!如果諸位菩薩,獲得了悟入清凈圓滿覺悟,以清凈圓滿覺悟心為指導(dǎo),求取寂靜作為修行,開始則澄清諸種妄想的念想,清凈圓滿覺悟的心識被攪動。因而在寂靜中產(chǎn)生出智慧,就會感覺到身體本身以及所謂的心識,都是外在世界的塵境,因清凈覺悟心的作用,這些塵境就會永遠斷滅。至此,寂靜修行的菩薩便能由內(nèi)心發(fā)出一種寂靜輕安舒適流暢的感覺。由于這種寂靜存在的緣故,就會使十方世界乃至如來心在自己內(nèi)心顯現(xiàn),和鏡中的影像一樣。行使了這種方便法門,被稱為奢摩他,意思為止。

  善男子!如果諸位菩薩,獲得了悟入清凈圓滿覺悟,以清凈圓滿覺悟心進入思維,了知覺悟心自性及其與根、塵都是因為幻化的原因而生出的幻境。當知如此便又生起諸種幻智,用這種幻智來斷除根本無明,并用各種變化了的諸幻化現(xiàn)象來開導(dǎo)處于幻覺中的眾生。由于以幻智滅除無明和開示幻眾,自己便會感覺到在身心內(nèi)部發(fā)出了一種大慈大悲輕安順暢的感覺。一切菩薩都是從這種幻化的感覺中而起,漸漸深入修行不斷增進。你們?nèi)裟苡^察到這種幻化,已不是原來的那種幻化了;但是,雖不是同一種幻觀,仍然也是幻化。所以,要遠離幻相,是諸位菩薩所修的圓滿玄妙行為,這就像大地中生長出了禾苗一樣。行使這種方便法門,被稱為三摩缽提,意思為定。

  善男子!如果諸位菩薩,獲得了悟入清凈圓滿覺悟,以清凈圓滿覺悟心進行思維,而不攝取諸種幻相和清凈寂靜心相,徹底明白身心都是凡心因迷成障未能悟脫,除此之外無知則覺悟就會明察,不再依據(jù)這些迷障異引思維,就會永遠超越障礙,進入雖礙無礙的境界。這樣,就可以隨意于佛受用土及自己的身心中,覺意運行而不會有任何障礙。盡管心相及身相仍留在原來的塵境中,但就和器物之中的鐘一樣,聲音可以傳向外邊。同樣道理,煩惱和涅槃在這個意義上,也不再會相互留在塵境的障礙之中。按此修行,便會感到自己體內(nèi)發(fā)出寂滅順暢輕安的感覺,也就會進入玄妙覺悟隨順迎合寂滅的境界,這種感覺只有自己知道,他人所不能及,最后還會有眾生壽命都是浮游幻物的想法。行使這種方便法門,被稱為禪那,就是靜慮正審的意思。

  善男子!以上所宣說的三種方便法門都是圓滿覺悟,你們依此親近隨順迎合十方如來,因此能夠獲得成佛的境果。十方菩薩行使種種方便法門,一切相同或不相同的修行方便,都是依據(jù)上述三種法門,如果得到了圓滿證得,即是得到了清凈圓滿覺悟。

  善男子!假使有人要修持神圣的道法,要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式的小乘果位和辟支佛式的二乘果位,還不如聞聽這種圓滿覺悟的無礙法門,聞聽此法門后,可以在一剎那之間就隨順迎合圓滿覺悟的修行而獲得覺悟。

  佛世尊宣說完后,為了再次強調(diào)他的教法,于是又用偈語的形式總結(jié)道:

  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其數(shù)即無量;如來總開示,便有三種類。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漸增長;禪那惟寂滅,如彼器中锽。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辯音菩薩章

  佛祖釋迦牟尼宣說完畢偈語后,辯音菩薩在大眾中離座而起,他走到佛祖面前,用自己的頭頂觸摸佛祖的腳面,然后起立右轉(zhuǎn),圍著佛祖繞了三圈,又長跪在地雙手合掌對佛祖說:大慈大悲的世尊!您剛才所說的方便法門,真是世上少有。世尊!這些方便法門,對一切欲修菩薩者來說,在圓滿覺悟的法門中,共有幾種修習(xí)的方法?祈愿佛祖您為與會的菩薩和大眾,以及末世眾生,具體地方便開示,從而使他們能夠悟到空的實相。辯音菩薩乞請完畢后,將五體投地,對佛祖再行禮拜,如是反復(fù)了三次,以表達他的虔誠之請。

  辯音菩薩乞請禮拜完畢后,佛世尊便開口對他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為諸位菩薩大眾及末世眾生,咨詢?nèi)鐏淼男扌小,F(xiàn)在,你仔細聽,我將為你們宣說。

  辯音菩薩聽佛祖將要說法,為能獲得佛祖的親自教誨,內(nèi)心充滿喜悅之情,與會的諸位菩薩和大眾,也都鴉雀無聲,默默地開始聽佛祖說法:

  善男子!一切如來的圓滿覺悟清凈法門,本來是沒有修習(xí)和修習(xí)的人這樣的區(qū)別。但是,由于一切菩薩和末世眾生,都依靠的是未得覺悟的幻化之力來修行,這樣一來便有了二十五種清凈定的展轉(zhuǎn)輪摧惑念的方便法門。

  如果諸位菩薩,只取高度寂靜的觀法,由于寂靜產(chǎn)生出了慧力,就會永遠斷除煩惱,最終定有成就。這樣,不用離開自己修習(xí)寂靜觀法的坐墊,便會進入涅槃境界。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單修奢摩他。

  如果諸位菩薩,只取觀察萬事如同幻化的觀法,由這種觀法而產(chǎn)生的猶如佛的力量,發(fā)起種種變化世界和種種作用,在此基礎(chǔ)上再徹底地修習(xí)菩薩妙行,依靠清凈圓覺妙性而不會失去得到的寂靜念想和種種寂靜智慧。這種菩薩的修行方法,被稱為單修三摩缽提。

  如果諸位菩薩,只取以滅掉諸種幻化為目的的觀法,不再使用其他任何方法的作用,也能夠獨自斷除煩惱;煩惱一旦斷除盡了,也就能夠證得空的實相。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單修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首先采取進入極為寂靜的觀法,再用此觀法生起的寂靜智慧心來觀照諸種幻象,便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生起菩薩修行。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缽提。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寂靜生起智慧心作思維,由此去證得寂靜的自性,于是便會斷滅煩惱,永遠跳出生死輪回的圈子,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修奢摩他,后修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寂靜生起的智慧力作思維,然后去觀照種種幻化的力量和種種變化,再用此來度脫諸位眾生,最后共同斷滅煩惱,一塊進入寂滅的境界。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修習(xí)奢摩他,中間修習(xí)三摩缽提,最后修習(xí)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由入取極為寂靜所生起的慧力來斷除煩惱,然后再生起菩薩清凈玄妙之行,最后用此來度脫諸位眾生。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修習(xí)奢摩他,中間修習(xí)禪那,最后修習(xí)三摩缽提。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由入取極為寂靜所生起的慧力智心來斷除煩惱,然后再去度脫諸位眾生,建立大乘眾生世界。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修奢摩他,后齊修三摩缽提和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由入取極為寂靜所生起的慧力,來資助策動生起變化的力量,最后度脫眾生斷滅煩惱。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齊修奢摩他和三摩缽提,后修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由入取極為寂靜所生起的慧力,來資助寂滅的作用,最后發(fā)起作用和變化的境界。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修奢摩他和禪那,后修三摩缽提。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觀修生起的種種變化的力量或慧力,來隨順迎合,而得到寂靜的境界。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修三摩缽提,后修奢摩他。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觀修生起的種種變化的力量或慧力,與種種境界發(fā)生作用,再來隨順迎合而取得寂滅的境界。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修三摩缽提,后修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觀修生起的種種變化的力量或慧力,然后再按佛的教化行事,安心住于寂靜的境界,最后斷滅煩惱。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修習(xí)三摩缽提,中間修習(xí)奢摩他,最后修習(xí)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觀修生起的種種變化的力量或慧力,與無礙發(fā)起作用,然后斷滅煩惱,再安心住于寂靜。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修三摩缽提,中間修習(xí)禪那,最后修習(xí)奢摩他。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觀修生起的種種變化的力量或慧力,行使各種方便作用,達到寂靜寂滅的境界,然后隨順迎合寂靜寂滅。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修習(xí)三摩缽提,后齊修習(xí)奢摩他和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觀修生起的種種變化的力量或慧力,然后用種種生起的作用,資助于達到寂靜的境界,最后斷滅煩惱。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齊修三摩缽提和奢摩他,后修習(xí)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觀修生起的種種變化的力量或慧力,資助于寂滅的境界,最后住于清凈境界,不再繼續(xù)做寂靜的思慮。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齊修三摩缽提和禪那,后修習(xí)奢摩他。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寂靜滅觀法所生起的慧力,進而求取達于寂靜,最后住于清凈境界。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修習(xí)禪那,后修習(xí)奢摩他。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修寂滅觀法所生起的慧力,繼而生起種種作用,在一切境界中,依靠寂滅的作用隨順迎合。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修習(xí)禪那,后修習(xí)三摩缽提。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修寂滅觀法所生起的慧力,顯示出種種自性,安心住于靜慮,最后再生起變化。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修習(xí)禪那,中間修習(xí)奢摩他,最后修習(xí)三摩缽提。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修寂滅觀法所生起的慧力,不做種種自性,而生起種種作用,進入清凈境界,最后回歸為寂靜的思慮。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修習(xí)禪那,中間修習(xí)三摩缽提,最后修習(xí)奢摩他。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修寂滅觀法所生起的慧力,生起種種清凈作用,然后安心住于靜慮,再生起種種變化。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修習(xí)禪那,后齊修習(xí)奢摩他、三摩缽提。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修寂滅觀法所生起的慧力,資助于達到寂靜境界,而生起種種變化。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齊修習(xí)禪那和奢摩他,后修習(xí)三摩缽提。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修寂滅觀法所生起的慧力,資助于生起各種變化,然后再生起達到寂靜境界和清凈光明境界的智慧。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先齊修習(xí)禪那和三摩缽提,后修習(xí)奢摩他。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圓滿覺悟智慧,圓融和合一切事物的認識,然后認識到諸事物的自性和外在表相,都不離圓滿覺悟自性。這種菩薩的修習(xí)方法,被稱為圓滿修習(xí)三種自性清凈隨順。

  善男子!以上解說了菩薩修行的二十五中清凈定輪的方法,一切菩薩修行都不離此二十五種方法。如果諸位菩薩和末世眾生,依靠這種清凈定輪,正當?shù)匦蕹肿罡叩那鍍翳笮,做寂靜的思維,發(fā)悲哀憐憫之心,經(jīng)常進行懺悔,在道場中經(jīng)過二十一日的清慮思維,將二十五種清凈定輪的名稱與內(nèi)容,各各寫于木牌之上,再發(fā)起最大的心愿求得悲哀憐憫,隨時用手結(jié)緣取之,并且依靠所結(jié)的緣來開示自己,這樣便能知曉自己是頓悟還是漸修終得成就。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剎那間懷疑后悔的念頭出現(xiàn),那么就不能取得成就。

  佛祖宣說完畢后,為了再次強調(diào)他所宣說的教法,于是又用偈語的形式總結(jié)道:

  辯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無礙清凈慧,皆依禪定生。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種。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惟除頓覺人,并法不隨順,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xí),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

凈諸業(yè)障菩薩章

  佛祖釋迦牟尼宣說完畢偈語后,凈諸業(yè)障菩薩在大眾中離座而起,他走到佛祖面前,用自己的頭頂觸摸佛祖的腳面,然后起立右轉(zhuǎn),圍著佛祖繞了三圈,又長跪在地雙手合掌對佛祖說:大慈大悲的世尊!您為我們廣泛地解說了許多不可思議的道理和如來因地修行的情況,讓諸位菩薩和大眾得到了從未有過的知識和感受,看見了您在剎那間為我們展現(xiàn)的歷經(jīng)恒河沙粒數(shù)一樣多的時間內(nèi)的修行功德,說明了勤勤苦修的境界和一切功用,只是剎那之間的一個念頭而已。我們諸位菩薩和大眾,深深地感到欣慰和慶喜。世尊!如果這個覺悟心本來自性清凈,那么,它是因為什么而污染的?又因為什么而使諸眾生感到迷惑苦悶而不得深入呢?惟愿世尊您再次廣泛地為我們開悟,使我們真正能夠得到佛法的法性,使我們與會的菩薩和法眾以及末世眾生,在未來的修行中,不受迷惑,能看清楚其中精要。凈諸業(yè)障菩薩乞請完畢后,將五體投地,對佛祖再行禮拜,如是反復(fù)了三次,以表達他的虔誠之請。

  凈諸業(yè)障菩薩乞請禮拜完畢后,佛世尊便開口對他說道: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為諸位大眾和末世眾生,咨問如來這樣的方便法門,現(xiàn)在你們仔細聽著,我將為你們解說。

  凈諸業(yè)障菩薩聽佛祖釋迦牟尼將要說法,為能親自得到佛祖的教誨,內(nèi)心充滿歡喜。諸位菩薩和與會的法眾,也都鴉雀無聲,默默地聽佛祖說法: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之際以來,就一直堅持地認為有“我”、“人”、“眾生”及“壽命”等,把這四種顛倒的認識,執(zhí)住為實有自我的自體。由于有了把自我看做實體的認識,便產(chǎn)生了憎惡和愛戀的兩種境界。這就等于在認為我有虛妄的基礎(chǔ)上,又增加了一重執(zhí)住境界的虛妄;這二重虛妄,使眾生生起了冥行妄做造業(yè)的活動;有了這種冥行妄做的造業(yè),自然會有妄誕的認識,使眾生始終都在這種妄誕的認識中生死輪回流轉(zhuǎn)。有人厭惡這種生死輪回流轉(zhuǎn),想求得解脫,反而又虛妄地執(zhí)住于涅槃,最終因之不能得入圓滿清凈覺悟的境界。所有這一切,并不是圓滿清凈覺悟自性拒絕眾生能夠得入清凈境界,而是因為執(zhí)住有什么是覺悟的見解,自認為能夠入于清凈境界,所以才被拒絕于門外;那些能夠進入清凈境界的人,也不是清凈覺悟自性的進入。這說明能否進入與覺性本身沒有關(guān)系。所以,一個修行的人動念和息念,都是因為迷惘而不清的緣故。為什么呢?由于在無始之際就生起了無明的本源,作為自己的主宰。一切眾生,生來就缺乏智慧的眼力,他的身心都受無明的主宰,這就像有人愛惜自己的生命而不會自我斷送生命一樣。因而就應(yīng)該知道,有了對“自我”的貪愛,“自我”就會迎合隨順他本人;如果相對于自我的身心,不去迎合隨順“自我”,此人就會生起憎惡和怨恨的心態(tài),有了怨恨和愛戀的心態(tài),恰恰又助長培養(yǎng)了無明。正是世俗的人們不斷地帶著憎恨和愛戀兩種心態(tài),又不斷地去追求成佛之道。結(jié)果他們當然不能得入清凈有所成就。

  善男子!什么叫做我相呢?諸位眾生心里想去證悟的東西,被稱為我相。比如說有的人身子骨強壯,調(diào)養(yǎng)得也不錯,自我感覺便舒適,當他出神的時候,會全然忘掉自我的存在,他的四肢活動并不自覺,所以行為動作就顯得怪異;這時,如果有人用針艾稍稍地給他施以調(diào)治和刺激,他馬上就會做出反映,會思忖誰在刺激我,這樣便會找回自我。這就說明是通過求證尋取,然后才顯現(xiàn)出我的存在。這也是不舍自我的情形。善男子!眾生之心若是如此證到了如來境界,并且最后達到了清凈涅槃的境界,但這仍然是不離我相。

  善男子!什么叫做人相呢?諸位眾生的心里所去證悟的東西,被稱為人相。善男子!證悟到有自我的人,就不會再去認識自我,他要求所能悟到的是非我,這也是如此情況。他即使是所悟到的已經(jīng)超越了一切想要證獲的東西,畢竟還是不離人相。善男子!眾生之心若是如此證得了圓滿覺悟涅槃,但都是自我,他心里若有少許覺悟,就竭盡全力想說明所證得的理由,但這仍然是不離人相。

  善男子!什么叫做眾生相呢?諸位眾生依靠自己的心去證悟不能得到的東西,被稱為眾生相。善男子!比如有人這樣說:我是眾生。我們就知道這個人所說的眾生,既不是我,也不是他。為什么不是我呢?因為如果我是眾生,那么我就不應(yīng)該只是單個的我;為什么又不是他呢?因為我才是眾生,而不是說他是眾生。善男子!一旦諸位眾生證悟到的都是我,而我這個人相還有沒有被證悟到的方面,還存在著一些超出我之外的東西,這就被稱為眾生相。

  善男子!什么叫做壽命相呢?諸位眾生心中觀照清凈,覺察能夠了知的東西,被稱為壽命相。世間一切因人為的活動而生起的世俗智慧,是不能自己去認識自己的,就像命根一樣,自己不能除掉自己。善男子!如果眾生的心能夠照見一切,那么,一切獲得覺悟的東西,都是世俗的塵垢,因為真正的覺悟是要去除覺的對象,這個對象是不離塵垢的。比如用熱水來融化冰塊,冰塊被融后不再存在了,只有熱水了,但沒有冰以外的水,也沒有水以外的冰。存思我、覺悟我,也是這樣,因為沒有存思我之外的我,也沒有覺悟我之外的我,它們無非都是執(zhí)著于我而已。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解以上宣說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命相,固執(zhí)常、樂、我、凈四種顛倒的認識,雖然他們歷經(jīng)千萬年的時間,仍然勤勤懇懇地苦苦修道,但這些都是具有生、住、異、滅變化的有為法而已,最終仍然不能成就神圣的正果,因此才稱其為末世時期的正法。這為什么呢?因為認為一切都以我為中樞,以為是我去涅槃,有證得又有悟得,所以就說是有了成就。這就和有人認盜賊為兒子一樣,他家的財寶再多,終究也是不能守得住的。這又是為什么呢?既然有了我的愛的欲望,就會去愛戀涅槃,實際上是制伏了愛的根源,才是涅槃的境界;又如有了憎我的欲望,就會去憎惡生死輪回,卻不知愛戀才是生死輪回真正的根源,而是利用憎惡來試圖擺脫生死輪回,仍然可以說不能達到解脫境界。那么,怎樣才能真正知道法是不能解脫的呢?善男子!未來世欲修習(xí)菩薩正覺的眾生,以自己所能夠得到一點點的證解,就自認為獲得了清凈境界,實際上還是沒有從根本上斷盡我相。如果再有人出來贊嘆夸獎這種修習(xí),就會使他心生歡喜,便去要廣濟普度眾生;如果又有人出來誹謗詆毀這種修習(xí)和由這種修習(xí)所得到的成就,又會使他心中生起    瞋恚之毒。由此可以看出,我相是相當頑固的執(zhí)持,它潛伏于眾生的種子識之中,有機會就要擾戲眾生的眼、耳、鼻、舌、身、意諸根,而且這種擾戲諸根的功用從不間斷。

  善男子!你們?nèi)粝胄蘖?xí)正道,就不能不首先除掉我相。若不除掉我相,就不能得以進入清凈覺悟的境界。

  善男子!如果知道了我相的自性原本是空,也就不會有人能夠毀掉我了;若是還有一些關(guān)于我的說法,說明我還是沒有被徹底斷除。對眾生相、壽命相的解空分析,也應(yīng)該是這樣的。

  善男子!末世眾生仍然把四種顛倒的病相說成是佛法,所以被稱為可憐憫之人。他們雖然勤勤懇懇地精進修行,但這只能是更增加了病態(tài),正因為如此,像他們這樣的人是不能入悟清凈境界的。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解這四種顛倒的妄相,即使他們能以如來的證悟和行事作為自己修行的標準,但最后還是不能取得成就;蛘哌有一些眾生,沒有得到解脫,卻聲稱自己已經(jīng)得到了,沒有獲得證悟,卻自稱已經(jīng)證悟;見到比自己修行有成就的人,心里便生起嫉妒。由于這類眾生,沒有斷掉我愛,所以也不能入悟清凈境界。

  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能夠成道的愿望是非常好的,但是他們不愿求取根本悟解,而只是滿足于多聽些義理,認為這樣自有好處。這其實只會增長了關(guān)于我的執(zhí)見,反而阻礙了修行。所以,一切眾生應(yīng)當精進勤奮地降伏煩惱,生起巨大勇猛的心識,讓未證得的得以證悟,未斷盡的得以斷盡。這樣,即使貪、瞋、愛、慢、諂、曲、嫉妒等都處在有利于它們存在的環(huán)境中,也不會生起泛濫,使他相我相恩愛憎恨一切歸于寂滅。佛認為這樣的人,才能使我的欲望漸漸滅盡,成就漸漸積成,即使在求教于善知識的幫助時,也不會墮于不正確的邪見之中。如果這種人在求別人幫助時,又生出憎恨和愛戀,就不能入悟清凈覺悟的空寂大海。

  世尊宣說完畢后,為了再次強調(diào)他的說法,于是又用偈語總結(jié)道:

  凈業(yè)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皆由執(zhí)我愛,無始妄流轉(zhuǎn)。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愛憎生于心,諂曲存諸念。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若能歸悟剎,先去貪瞋癡。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終不墮邪見,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

普覺菩薩章

  佛祖釋迦牟尼宣說完偈語后,普覺菩薩在大眾中離座而起,他走到佛祖面前,用自己的頭頂觸摸佛祖的腳面,然后起立右轉(zhuǎn),圍著佛祖繞了三圈,又長跪在地雙手合掌對佛祖說:大慈大悲的世尊,您對修禪出現(xiàn)的諸種病狀的描述,快言快語,令人痛快淋漓。這讓我們諸位菩薩和與會的法眾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更使我們心意蕩然激動,大家都覺得從您這里獲得了極大的安住和穩(wěn)持。世尊!末世眾生將來生活的時代,離佛在世的時間逐漸會變得久遠,那個時候賢哲圣人也都會隱居不出,外道邪法卻會日益增強猖盛。這種情況下,要使眾生求助什么樣的人呢?依靠什么樣的法呢?修怎么樣的行呢?去斷除什么樣的病患呢?怎樣才能使這些群盲不至于墮入外道邪見之中呢?普覺菩薩乞請完畢后,將五體投地,對佛祖再行禮拜,如此反復(fù)了三次,以表達他的虔誠之請。

  普覺菩薩乞請禮拜完畢后,佛世尊便開口對他說道: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為末世眾生咨問如來的修行,能施予末世眾生無所畏懼的道眼,使這些眾生生起信心,得到成為圣賢的根本之道,F(xiàn)在,你們仔細聽著,我將開始為你們宣說。

  普覺菩薩聽佛祖釋迦牟尼說要親自宣說法理,為能親自聆聽佛祖的教誨,感到十分歡喜,其他與會的法眾也都鴉雀無聲,默默地聽佛祖開始宣說:

  善男子!末世眾生中那些發(fā)起大的心愿,求善知識引導(dǎo)幫助,想要修行的人,應(yīng)當首先尋求有一切正確見解的人來幫助自己。因為有正確見解的人,他內(nèi)心不執(zhí)持任何事物,又不會執(zhí)著于聲聞緣覺的二乘境界,雖然他身處在世俗的塵埃和勞作之中,但心卻是永恒清凈的;他會向眾生顯示各種過患,贊嘆清凈無上的真實梵行,不會使眾生去做違逆佛教戒律與儀禮的事情。末世眾生中欲修行者,能求得這樣的人來引導(dǎo),便能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末世眾生如果見到這樣的人,應(yīng)當發(fā)心供養(yǎng)他,不惜獻出自己的身體性命。這種具有善知識的人,在行、住、坐、臥日常生活中的四威儀中,常常會示觀清凈,以致會向眾生示現(xiàn)修行的種種過患,而他自己卻不會生起半點點的傲慢,對待自己身外的事物、財寶、妻子、眷屬更不會有吝嗇之心。如果善男子與這樣的人交往尋求引導(dǎo),心里就不會生起種種不善的念想,就能夠在最終成就正道正覺,內(nèi)心的智慧之光,便會明亮地照徹十方佛的世界。

  善男子!末世眾生尋求的這位善知識所要求證的玄妙佛法,應(yīng)該是遠離四種病相的。那么,什么是四種病相或四病呢?

  一是作病。如果有人這樣說道:我在自己本心中,做種種修行,欲想求得圓滿覺悟。這個人想要求的圓滿覺悟自性,不是依靠作意就能夠得到的。所以,這被稱為作病。

  二是任病。如果有人做這樣的想法:我們現(xiàn)在不去斷滅生死輪回,也不去求取涅槃,生死輪回和涅槃,既不會在我們念想中生起,也不存在在我們念想中斷滅,我們只是放任一切去隨順迎合諸法的本性,以此想求取圓滿覺悟。這種想法也是病相,因為圓滿覺悟的自性,不是放任一切就能夠去隨順迎合的而使之存在的。所以,這被稱為任病。

  三是止病。如果有人這樣認為:我現(xiàn)在的自性心,在于永遠息滅諸種念想,由此就能夠得到一切自性,心中也就會寂然平等,我欲想以此來求取圓滿覺悟。這種認識亦為病相,因為圓滿覺悟,不是因為心止住于某處而契合生出的。這被稱為止病。

  四是滅病。如果有人做這樣的觀想。我現(xiàn)在要永遠斷除一切煩惱,因為一切有煩惱的身心,最終都是空無所有;眾生的眼、耳、鼻、舌、身、意諸根和相對應(yīng)的污穢的塵境,也都是虛妄的境界,我定使這些一切都永遠寂滅,以此來求取圓滿覺悟。這種觀想亦為病相,因為圓滿覺悟的自性,并不是寂滅,只是人為地創(chuàng)造出來的寂滅。這被稱為滅病。

  離開了以上四種病,就能知道什么是清凈。能夠做這樣觀想的,被稱為正觀;如果采取其他觀想的方法,都可稱為是邪觀。

  善男子!末世眾生中欲想修行的人,應(yīng)當盡心盡力地供養(yǎng)志同道合的善友,侍奉善知識為師。所侍奉的善知識若想來親近,你應(yīng)當斷除傲慢之心;善知識如果想離開,你也不要因此而生出瞋恨,認為他疏遠了你而去親近別人。這樣,無論你是在受挫折的逆境中,抑或還是在諸事如意的順境中,心境都不會波動,如同虛空一樣廣大。如此也就知道自己的身心最終就是虛空,自己與其他眾生在本性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差別。能以這種方法修行,方能最后獲得圓滿覺悟。

  善男子!末世眾生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為他們不能放棄無始之際以來就存在的關(guān)于自我的執(zhí)著。并因之而有憎惡和愛戀的習(xí)氣種子作祟。所以他們不能得到解脫。如果有的人見到曾經(jīng)與自己結(jié)過怨的人,仍視其如父母一樣的自家人,心中不生異見,那他就可以除去心內(nèi)原有的諸種病患。對世界上的其他各種事物,無論是自己或他人,無論是憎恨或者愛戀,都應(yīng)該采取這種平等無二的態(tài)度。

  善男子!末世眾生要求得圓滿覺悟,應(yīng)當發(fā)心并做這樣的想法:一切眾生都同歸于虛空,我都會讓他們獲得最后的圓滿覺悟境界,我既獲得了圓滿覺悟,就不會有不能獲得圓滿覺悟的人,這一最終結(jié)果已斷除了我相、人相及一切相。若能以這種認識來發(fā)大愿,就不會墮于邪見而阻礙成佛。

  佛世尊宣說完上述教法后,為了再次強調(diào)他的教法,便用偈語的形式又總結(jié)道:

  普覺汝當知,末世諸眾生,欲求善知識,應(yīng)當求正覺,心遠二乘者。法中除四病,謂作止任滅,親近無  慢,遠離無瞋恨,見種種境界,心當生希有,還如佛出世,不犯非律儀,戒根永清凈,度一切眾生,究竟入圓覺,無彼我人相,常依正智慧,使得超邪見,證覺般涅槃。

圓覺菩薩章

  佛祖釋迦牟尼宣說完畢偈語后,圓覺菩薩在大眾中離座而起,他走到佛祖面前,用自己的頭頂觸摸佛祖的腳面,然后起立右轉(zhuǎn),圍著佛祖繞了三圈,又長跪在地雙手合掌對佛祖說:大慈大悲的世尊!您已經(jīng)為我們廣泛宣說了清凈覺悟的種種方便法門,使末世眾生獲得了極大無上的利益。世尊!我們聽了您的教誨后,已經(jīng)取得了開悟。如果佛離開我們而入于寂滅,末世眾生中那些沒有抓住入悟機會的修行者,應(yīng)怎樣安居來修習(xí)證得清凈圓滿覺悟的境界呢?在修習(xí)證得圓滿覺悟境界中,三種修凈觀哪一種應(yīng)該排在首要的位置呢?惟愿大慈大悲的世尊,為了諸位與會的大眾和末世眾生,請再行施予我們極大無上的利益吧!圓覺菩薩乞請完畢后,將五體投地,對佛祖再行禮拜,如此反復(fù)了三次,以表示他的虔誠之請。

  圓覺菩薩乞請禮拜完畢后,佛世尊便開口對他說道: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為諸大眾和末世眾生咨問如來修行的方便法門,準備以更大的恩澤和利益施予諸眾生。現(xiàn)在,請你們仔細聽著,我將為你們解說。

  圓覺菩薩聽佛祖將要說法,為能獲得佛祖的親自教誨,內(nèi)心充滿了喜悅之情,與會的諸位大眾和菩薩,也都鴉雀無聲,默默地開始聽佛祖說法:

  善男子!一切眾生,無論是佛住于世的正法時期,還是佛辭世后的寂法時期,以及在佛法受凌夷的末法時期,都有一大批具備了大乘種的眾生,他們滿懷信仰佛教的秘密大圓滿覺悟的玄妙之心。想要修習(xí)佛法的人,假若住在寺院里,就要與寺里的同道和睦相處,大家共同修行,隨順迎合滿足成佛的因緣,做種種事相的分別和進行觀察思考。關(guān)于這一點,我已經(jīng)在前面多處講過,于此就不再多說了。

  修行者如果不再有別的事情的因緣干擾,那就應(yīng)馬上去建立修行的道場,給自己訂立修行的期限,如果要訂立長期的則是一百二十天,中期的是一百天,短期的是八十天,然后即安心居道,潛心修行清凈。如果佛在世,就要按照佛的教導(dǎo),生起正確的思維;如果佛已離世,則要建造施設(shè)佛像進行供養(yǎng),心中時時念佛,眼看著佛像而作觀想,如果能懷有正當?shù)膽浤睿磺卸紩鐏碓谑酪粯。同時,還要在修行的道場中懸掛各種幡,用鮮花供養(yǎng)佛像,經(jīng)過二十一天,頂禮膜拜十方三世諸佛,口里念誦他們的佛號,心中求得慈悲哀憫,常做懺悔,便會在這樣的善境界里,心中生出輕松安適的感覺。再過二十一天,把因為供養(yǎng)禮佛得到的利益,轉(zhuǎn)加到心的修行方面,約束身心,堅持念想佛的名字,由此進入寂靜境界。如果是在夏安居三個月之初,修行者應(yīng)當首先奉行清凈的菩薩乘,即大乘的修行方法,心中止住聲聞小乘的妄念,不受別人的干擾,自己安心修道。在安居日里,修行者應(yīng)該在佛像面前做這樣的誓言:我是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或優(yōu)婆夷中的某某,我要在菩薩乘中,修習(xí)清凈寂滅,同菩薩一樣進入清凈境界,掌握般若實相,以大圓滿覺悟為我心中的寺院,讓我的身心安居于一切眾生自性平等沒有差別的智慧之中,使涅槃的自性沒有任何牽系,沒有任何歸屬。今天,我虔誠地向諸佛如來發(fā)愿祈請,不依靠聲聞小乘的力量,當與十方如來和大菩薩們一起安居三個月,為修行菩薩乘的無上玄妙覺悟為最大因緣,而不會影響其他徒眾的獨自證得。

  善男子!這被稱為菩薩示現(xiàn)安居,等過了長期、中期或短期的日子,修行者就能隨心所欲獨自往來而不遇障礙。善男子!如果那些末世修菩薩行的眾生,要想求得菩薩道,進入安居期訂立長期、中期或短期的修行者,凡不是應(yīng)該求證的一切境界,千萬不可去爭取。

  善男子!如果諸眾生修習(xí)奢摩他止法,先要求取達到至為寂靜的境界,于是便會在心中不再生起思念的活動而進入寂靜,寂靜如果到了極其靜的程度,便會得到最后的覺悟。像這樣的極靜,會從一身擴張到一個世界,使這一世界整個都寂靜;由此推之,覺悟也是這樣,也是有了最初的覺悟,然后到全身,最后擴張到一世界。善男子!如果覺悟遍滿了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只要眾生中有一人生起了一個念頭,那么這個世界都會被牽動,任何人都能知曉。由此推知,一百個一千個世界都會是這種情況。但是,凡不是應(yīng)該求證的一切境界,千萬不可去爭取。

  善男子!如果諸眾生要修習(xí)三摩缽提的定法,首先應(yīng)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十方菩薩,然后依靠種種方便法門,循序漸進的修行,勤苦修習(xí)三昧,廣泛發(fā)起大愿,自己依然久久熏習(xí)的力量促成習(xí)慣性思維,演成種性。但是,如果是不應(yīng)該求證的一切境界,千萬不要去追求。

  善男子!如果諸眾生要修習(xí)禪那,首先要攝取數(shù)種修心的法門,然后在心中生起了生、住、滅的念想,依靠這幾種念想,再分別采用不同的法門,對事物和現(xiàn)象進行有針對性、有目的的觀想修心,最后把所有法門全部修習(xí)完。進而在行、住、坐、臥四威儀里,再進行分別觀想,數(shù)數(shù)對治,無不以觀想一一涉及,再以觀想一一體認,然后循序漸進地增進定力,直到最后,對百世界千世界的一滴雨水,也想去認知,好像要用眼睛去看到所有的事物。但是,如果是不應(yīng)該求證的一切境界,千萬不要去爭取。

  以上的觀奢摩他、觀三摩缽提、觀禪那,被稱為三觀初首方便法門。

  如果諸位眾生,遍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和禪那三種觀法,勤奮修行,精進不懈,這便是如來再現(xiàn)于世。如果是后出的末世中那些反應(yīng)遲緩鈍根在身的眾生,他們想求取正道,而總不能得到成就,這是因為他們過去造的惡業(yè)太重,存在業(yè)障的緣故,所以才會如此。這樣的話,他們就應(yīng)該經(jīng)常懺悔,心中不放棄希望,先把憎惡、愛意、嫉妒、諂曲各種貪欲消滅,精進努力,立下志向,求勝上心,在三種清凈觀法中,隨便選擇一種進行修習(xí),如果一種不行,就再換一種?傊,找到合適于自己的觀法,心不放逸舍棄,堅持修行,步步深入,最后終會獲得求證。

  佛祖釋迦牟尼宣說完上述教法后,為了更進一步強調(diào)他的說法,于是又用偈語總結(jié)道:

  圓覺汝當知,一切諸眾生,欲求無上道,先當結(jié)三期,懺悔無始業(yè)。經(jīng)于三七日,然后正思惟,非彼所聞境,畢竟不可取,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禪那明數(shù)門,是名三凈觀。若能勤修習(xí),是名佛出世,鈍根未成者,常當勤心懺,無始一切罪。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xiàn)前。

賢善首菩薩章

  佛祖釋迦牟尼宣說完畢偈語后,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離座而起,他走到佛祖面前,用自己的頭頂觸摸佛祖的腳面,然后起立右轉(zhuǎn),圍著佛祖繞了三圈,又長跪在地雙手合掌對佛祖說:大慈大悲的眾生!您廣泛地為我們及末世眾生,宣說了怎樣開悟的這種不可思議的教法。世尊!這個大乘教的名稱有什么含義?為什么和怎樣去奉持?眾生修習(xí)它之后,能獲得哪些功德?我們應(yīng)當怎樣來維護受持這部經(jīng)典,讓它廣為流傳?可將它傳到哪些地方?賢善首菩薩乞請完畢后,將五體投地,對佛祖再行禮拜,如是反復(fù)了三次,以表達他的虔誠之請。

  賢善首菩薩乞請禮拜完畢后,佛世尊便開口對他說道: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為諸位菩薩和末世眾生,咨問如來本經(jīng)能帶來的功德利益,以及它的名稱,F(xiàn)在,請你們仔細聽著,我將為你們解說。

  賢善首菩薩聽佛祖釋迦牟尼將要說法,為能親自聽到佛祖的教誨,內(nèi)心充滿歡喜,其他與會大眾,也都鴉雀無聲,默默地聽佛祖開始說法:

  善男子!這部經(jīng)是百千萬億,數(shù)量如同恒河沙數(shù)一樣多的諸佛所宣說的,以后又由過去佛、現(xiàn)在佛、未來佛三世如來守護,十方諸多菩薩又都歸依于它。這部經(jīng)也是全部佛經(jīng)各種類別中的清凈眼目,即是佛經(jīng)的精華,像眼睛一樣,能使人認清一切,從而獲得正道。這部經(jīng)的全名叫《大廣方圓覺陀羅尼》,也被稱為《修多羅了義》、《秘密王三昧》、《如來決定境界》、《如來藏自性差別》等多種名稱,你們應(yīng)當虔誠地奉持它。

  善男子!惟有這部佛經(jīng)才能盡顯如來的境界,也惟有佛才能對這部經(jīng)從不同的角度給予詳盡、完善、透徹的說明。如果諸位菩薩和末世眾生,依靠和根據(jù)這部經(jīng)所講的內(nèi)容,發(fā)心修行,步步深入,最后就能達到成佛的境界。

  善男子!這部經(jīng)之所以又被稱為《頓教大乘》,是因為有頓悟根機的眾生都是從它開始而得到開悟的。同時,這部經(jīng)也護攝那些只能漸悟修習(xí)的一切眾生及其所依據(jù)的經(jīng)典,這就好像浩瀚的大海,能容納百川小溪一樣。無論是蚊虻還是阿修羅,即如這類小蟲和惡魔,一旦飲用了這種海水后,也都能充滿歡喜而趨向成佛。

  善男子!假若有人純粹以黃金、白銀、琉璃、硨磲、瑪瑙、珍珠等七種寶物來填滿三千大千世界,然后再用這些寶物進行布施,以獲取功德,還不如有人聽聽這部經(jīng)的名稱或里面的一句話所獲的功德大。

  善男子!假若有人教化百千萬億數(shù)同恒河沙粒一樣多的眾生,使他們獲得阿羅漢果位,還不如有人宣說這部經(jīng)的教義,而且只宣說半句偈語就夠了。

  善男子,如果有人聽說了這部經(jīng)的名稱后,就能堅定信心,不再被迷惑。你們應(yīng)該明白地知道,這種人得到的不是一個佛兩個佛種下的諸種小的福田智慧,而是由如恒河沙粒一樣的一切佛所種下的諸種善根的巨大的福慧。聽聞了這部經(jīng)的名字和教法后,你們善男子們,應(yīng)當守護末世的修行者,不要使他們被惡魔和諸外道擾亂身心,以免他們產(chǎn)生退屈之心或走上邪路。

  這時,在參加法會的大眾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及其眷屬,他們一起離座而起,用頭頂觸摸佛祖的腳面,并對佛祖說:“大慈大悲的世尊!如果末世一切眾生,有能夠持守堅定大乘信仰的人,我們一定要好好地守護他們,就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凡是他們的修行道場,我們各位金剛決心各自帶領(lǐng)自己的部屬,從早到晚進行守護,使他們堅信佛法,修持道行的信念之力不會退轉(zhuǎn),并使他們的家庭眷屬永遠不蒙受災(zāi)難,不會被瘟疫疾病侵害,家中的財寶豐富充足,永遠不會減少。

  隨后,法會上的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須彌山王和護國天王等,也都離座而起,走到佛祖前面,用頭頂觸摸佛祖的腳面,起立右轉(zhuǎn),圍著佛祖繞了三圈,然后對佛祖說:大慈大悲的世尊!我們也要守護持有這部經(jīng)書的人,讓他們經(jīng)常能得到安穩(wěn),使他們奉佛的心不減弱不退轉(zhuǎn)。

  隨后,法會上的大力鬼王吉槃荼與十萬鬼王一同離座而起,他們也走到佛祖面前,用自己的頭頂觸佛祖的腳面,再起立右轉(zhuǎn),圍著佛祖轉(zhuǎn)了三圈,然后對佛祖說:大慈大悲的世尊!我們也決心守護那些奉持這部經(jīng)書的人,從早到晚侍衛(wèi)在他們身旁,使他們的修道之心永不退轉(zhuǎn),使他們不受委屈;在他們居住之地方圓一由旬內(nèi),如果有鬼神侵犯、干擾,我們定會將其粉碎,使化為  粉。

  至此,佛祖釋迦牟尼演說完了這部經(jīng),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和諸位天王、梵王等一切大眾,各因聞聽了佛祖的說法,無不感到極大的歡喜,對佛教更加深信不疑,全都表示要受持奉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