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七、卅八課、綜合指要

  第卅七、卅八課 綜合指要

  1.般若是破諸相的,所謂破相者,是要一面修諸佛法,一面不著修相,不著法相,所以破相并不是斷滅,也不是不修。如果執(zhí)諸法為斷滅,而不修善法,不舍惡法,這樣便是違背了般若。吾人只要看:其深般若中,有五分法身施設可得,有聲聞四果施設可得,有無上正覺、三寶、說法度生等施設可得,便可知般若的悟解處,并不 落于空無了。

  2.

  菩薩是以發(fā)心為標準,能發(fā)自度度他的心,便是菩薩,至于有否斷諸惑,得神通,是另一回事,所以菩薩中,就有許多是凡夫。阿羅漢是以斷諸惑,得神通為標準,能斷盡三界見思惑, 得六神通,便是阿羅漢,所以阿羅漢位中,皆是圣者。菩薩所以高于阿羅漢者,是大乘高于小乘,發(fā)心高于不發(fā)心,并不定神通會比阿羅漢高。阿羅漢所以低于菩薩者,是小乘低于大乘,不發(fā)心低于發(fā)心,并不定神通會比菩薩低,于此益見發(fā)心的重要矣。

  3.行者若要成為不退菩薩,一點也不困難,只要具備條件即可,即(一)于佛所說,深信不疑。(二)不取戒禁,不墮惡見,不迷信世俗吉兇。(三)不敬禮供養(yǎng)天神及天道。這是佛在般若會上告訴善現(xiàn)的,愿佛門弟子,皆實行此三事,即生便成不退菩薩矣。

  4.一面了解一切法本性空,一切有情本性空,一面修諸功德,皆令圓滿,這才是般若。若知一切法本性空,一切有情本性空,而不修善法,不舍惡法,是名惡取空,遠離般若。以是之故,命終當墮三惡道,遍受諸苦,到此時,苦受并不空,依正二報,亦并不空,抱斷滅見者,其結果如此,益知般若之可貴。

  5.般若部是有名的,說空的經典,強調諸法皆空。然而單獨對于念佛一法,在該經第五百二十五卷中,釋尊曾告訴善現(xiàn):「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下至一稱南無佛陀大慈悲者,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窮極生死際,善根無盡的時候,在天人中,恒受富樂,乃至于最后得涅槃!箍芍罘鸸Φ,無有窮盡,一句尚且如此,何況多句,釋尊亦只好就事論事,并不能抹殺事實,硬說它為無功德無效果,天下修行人,有懷疑念佛法者,讀亦可以生信矣。

  6.境界由業(yè)力所現(xiàn),同一境界,因業(yè)力異故,所現(xiàn)便有不同。如彌勒下生經言:此娑婆世界,于人壽八萬歲,彌勒佛下生時,地無荊剌,惟生軟草,香稻自出,樹生衣服,眾彩莊嚴,花果充實等,是同一土。而前后景色不同。又華嚴經言:龍王但降一種雨,于他化天為音樂,于化樂天為摩尼寶,于率天為莊嚴具,于夜摩為妙花,于忉利天為香,于四王天為寶衣,于龍宮為赤珠,于修羅為兵仗,于北俱蘆洲為花。又諸天見水為琉璃,魚龍見為云煙,餓鬼見水膿血等,是同一物,而彼此受用不同。然則般若會上,佛以神力,令此大千世界,恢復七寶琉璃凈土的本來面目,實不足異。若要研究:何以凈土會看成穢土?則光德天子「有情薄福,見凈為穢!拱藗字,足以盡其義。何佑修福之重要,并不下于修慧,此所以欲生凈土者,當培植善根福德因緣也。

  7.行人惑斷到那里?就離開那里?僅斷欲界諸惑,而未斷色界諸惑者,只能出欲界并不能出色無色界,僅斷欲界及色界諸惑,而未斷無色界諸惑者,只能出欲界及色界,并不能出無色界。譬如好嫖賭戲劇,而不好飲酒者,僅能離酒樓,而未離妓館、賭場、戲院,其理與此相同。所以憑自力出三界者,必先憑自力,破盡三界見思惑,成阿羅漢,然后方出。若有一分一毫未斷,來生還在此間,休想出離,其難可想。是故修凈土念佛法門,借佛愿力,先生佛國,出三界,了生死,然后再慢慢斷見思,實是末法時代,最具智慧的打算。除卻這一法門之外,余者恐怕都不是我們障深慧劣的凡夫,所能即生成辦也。倘若不能即生出離,而第八識中,有三惡道的惡業(yè)種子先成熟者,則來世必不能保有人身。如是尚不知何年何世,始得離開三途,何論斷惑出世,這便是自信太過的吃虧處。

  8.修般若最重要之點,便是:雖知諸法皆空,而不行惡法,不舍善法。不過在修的過程中,一切應做之事,雖一一照做,而不執(zhí)著法相,不執(zhí)著功德相,永遠離開二邊,處于中道,這樣便能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

  9.斷惑證果,皆唯心識,而惑無實質,心無形相,若一念頓覺,則諸惑皆斷,不一定要依照限定的時間。在小乘法中,例如觀經載,頻婆娑羅王,在幽閉中,遙見世尊,頭面作禮,便得阿那含果。又如阿難于佛滅后,結集三藏時,煩惱尚未盡,致為迦葉所摒,回房息臥,頭尚未至枕,廓然開悟,得阿羅漢果。這都是不必按照若干生,或若干劫的次序,而能于一念頓超者。不但小乘如此,即大乘成佛,有時也如此:例如菩提樹下的悉達太子,法華會上的龍女,涅槃會上的廣額屠兒,他們都是不必按照三大阿僧祗劫的次序,而能于一念頓超者。大抵頓超之人,皆是修因在前多生,證果在今世,間亦有佛菩薩垂跡度生,現(xiàn)身說法者?偠灾,在修因時,皆名為漸,到得果時,皆名為頓,若無前此之漸,則亦無后此之頓也。學者讀經論 ,若發(fā)現(xiàn)其中所載,與通常不同者,則必另有其他理由,若欲剖析其理由,第一須慧解,第二須多聞,第三須質詢善知識,舍此三者外,實無他途可循怯。

精彩推薦
推薦內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