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四節(jié) 緣起——八不緣起

  第四章_龍樹──中道緣起與假名空性之統(tǒng)一

  第四節(jié) 緣起——八不緣起(p.218~p.233)

  一、「緣起與空」(p.218)

  【(一)《中論》】

  《中論》依緣起而明即空的中道。1

  【(二)《般若經(jīng)》】

  《般若經(jīng)》之「空」與「緣起」

  《般若經(jīng)》之「空」

  空是離諸見的,〈下本般若〉確是這樣說的:「以空法住般若波羅蜜,……不應(yīng)住色若常若無常,……若苦若樂,……若凈若不凈,……若我若無我,……若空若不空」(受等同此說)2。

  但經(jīng)文說空,多約涅槃超越說,或但名虛妄無實說。3

  《般若經(jīng)》所談的「緣起」

  依緣起說中道,〈下本般若〉末后才說到,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9說:

  「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無盡,(如)虛空無盡故,般若波羅蜜無盡。……色無盡故,是生般若波羅蜜;受、想、行、識無盡故,是生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菩薩坐道場時,如是觀十二因緣,離于二邊,是為菩薩不共之法」。(大正8,578c20~25)

  《阿含經(jīng)》說,佛是順逆觀十二緣起而成佛的!聪卤景闳簟的┖,正是說明菩薩坐道場,得一切智(智)的般若正觀。

  不落二邊(中道)的緣起,《般若經(jīng)》說是「如虛空不可盡」4。但如虛空不可盡,經(jīng)上也約五蘊、十二處等說,所以不能說是以緣起來闡明中道,因為在《般若經(jīng)》的歷法明空中,緣起與蘊、處、界、諦、道品等一樣,只是種種法門的一門而已。

  二、因緣之異名(p.219~p.220)

  【(一)《阿含經(jīng)》所談的「因緣」】

  中道的緣起說,出于《雜阿含經(jīng)》。

  《阿含經(jīng)》是以因緣來明一切法,作為修行解脫正見。經(jīng)中的用語,并不統(tǒng)一:或說因;或說緣;或雙舉因緣,如說「二因二緣,起于正見5」;或說四名,「何因(nidānaṃ)、何集(samudayaṃ)、何生(jātikaṃ)、何轉(zhuǎn)」(pabhavaṃ生起義)6。這些名詞,是同一意義的異名。當(dāng)然,名字不同,在文字學(xué)者解說起來,也自有不同的意義。

  【(二)部派佛教及《般若經(jīng)》、龍樹論所談的「因緣」】

  因緣,原是極復(fù)雜的,所以佛弟子依經(jīng)義而成立種種因緣說7。

  如南傳赤銅鍱部《發(fā)趣論》的二十四緣8;

  流行印度本土的,分別說系《舍利弗阿毗曇論》的十因十緣9;

  說一切有部《發(fā)智論》的六因、四緣10;

  大眾部也立「先生、無有等諸緣」11。

  在不同安立的種種緣中,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四緣,最為先要,也是《般若經(jīng)》12與龍樹論13所說的。

  三、緣起與緣生(p.220)

  此外,《雜阿含經(jīng)》提到了緣起與緣生(或譯「緣所生」、「緣已生」)14,同時提出而分別解說,當(dāng)然是有不同意義的,如《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卷11引經(jīng)(大正26,505a12~27)說:

  「云何緣起?謂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如是便集純大苦蘊。苾芻當(dāng)知!生緣老死,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住、法界!酥翢o明緣行,應(yīng)知亦爾」。

  「云何名為緣已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如是名為緣已生法。苾芻當(dāng)知!老死是無常,是有為,是所造作,是緣已生,盡法,沒法,離法,滅法。生……無明亦爾」15。

  緣起與緣生,同樣的是無明、行等十二支,而意義卻顯然不同。

  緣生法,是無常滅盡的有為法,是緣已生──從緣所生的果法。

  而緣起,是佛出世也如此,佛不出世也如此的。

  四、緣起是有為或是無為?(p.220~p.223)

  【(一)大眾部一分及化地部主張:緣起是無為。】

  「法住法界」16,是形容緣起的。《相應(yīng)部》經(jīng)作:「法定、法住,即緣性」(idappaccayatā)17;緣性,或譯為相依性!斗ㄌN足論》所引經(jīng),下文還說到:「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18

  這些緣起的形容詞,使大眾部一分,及化地部等說:緣起是無為19;《舍利弗阿毗曇論》20也這樣說。

  這是離開因果事相,而論定為永恒不變的抽象理性。

  【(二)說一切有部主張:緣起是有為(p.221)】

  1、舉《雜阿含》之《須深經(jīng)》

  然依《雜阿含經(jīng)》21,佛為須深所說,緣起應(yīng)該是不能說是無為的!峨s阿含經(jīng)》卷14〈347經(jīng)〉(大正2,97b16~c2)說:

  「須深!于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須深答曰:如是,世尊!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如是生,……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

  「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須深白佛:不也,世尊!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須深出家不久,聽見有些比丘們說:「生死已盡,……自知不受后有」,卻不得禪定22,是慧解脫阿羅漢。須深聽了,非常疑惑。佛告訴他:「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慧解脫阿羅漢,沒有深定,所以沒有見法涅槃的體驗,但正確而深刻的知道:「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余支例此)。這是正見依緣起滅的確定性──法住智,而能得無明滅故行滅,……生滅故老死滅的果證。這樣的緣起──依緣而有無、生滅的法住性,怎能說是無為呢!

  2、舉《中阿含》之《大因經(jīng)》(p.222)

  又如《長阿含》的《大緣方便經(jīng)》23,說一切有部編入《中阿含》,名《大因經(jīng)》24,也就是《長部》的《大緣經(jīng)》25。經(jīng)文說明「緣起甚深」,而被稱為nidāna──尼陀那;尼陀那就是「為因、為集、為生、為轉(zhuǎn)」26的「因」。

  從這些看來,緣起是不能說為無為的。所以說一切有部等,不許「有別法體名為緣起,湛然常住」27,而是「無明決定是諸行因,諸行決定是無明果」28。如經(jīng)中說緣起是法住,法住是安住的,確立而不可改易的;緣起是法定,法定是決定而不亂的;緣起是法界,界是因性(緣性)。

  3、這樣,緣起與緣生,都是有為法,差別在:緣起約因性說,緣生約果法說。緣起是有為,在世俗的說明中,龍樹論顯然是與說一切有部相同的。

  【(三)印順導(dǎo)師對因緣和緣起的闡釋 29(p.222~p.223)】

  依我的理解,如來或說因,或說緣等,只是說明依因緣而有(及生),也就依因緣而無(及滅),從依緣起滅,闡明生死集起與還滅解脫的定律。

  如馬勝為舍利弗說偈:「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30!钢T法從緣起」,《四分律》作「若法所因生」31,與《赤銅鍱部律》相合;《五分律》作「法從緣生」32;《大智度論》譯為「諸法因緣生」33。所說正是緣起的集與滅,除《根本說一切有部律》34(《大智度論》的「諸法因緣生」,可能為緣起的異譯)以外,分別說系律,都沒有說是「緣起」,可見本來不一定非說緣起不可的。

  為了闡明起滅依緣,緣性的安住、決定性,才有緣起與緣生的相對安立,而說「緣起甚深」。阿毗達磨論師,著重于無明、行等內(nèi)容的分別,因、緣的種種差別安立,而起滅依于因緣的定律,反而漸漸被漠視了!

  五、《般若經(jīng)》中所談的「緣起甚深」(p.223~p.224)

  【(一)「內(nèi)緣起」與「外緣起」;「有支的緣起」與「圣道的緣起」】

  〈下本般若〉說到了緣起甚深,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7(大正8,567a27~b7)說:

  「如然燈時,……非初焰燒,亦不離初焰;非后焰燒,亦不離后焰!(燈)炷實燃」。

  「是因緣法甚深!菩薩非初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離初心得;非后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離后心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因緣法甚深」,玄奘譯為:「如是緣起理趣甚深」35。

  在《阿含經(jīng)》中,緣起是約眾生生死的起滅說,身外的一切,也被解說為緣起,所以立「內(nèi)緣起」及「外緣起」,如《稻稈經(jīng)》36與《十二門論》37所說。

  以無明、行等生滅說緣起,是有支的緣起。

  圣道的修行得果,如所引的《般若經(jīng)》說,可說是圣道的緣起。

  佛法,達到了一切依緣起的結(jié)論。

  【(二)約如幻的因果說緣起】

  菩薩是發(fā)菩提心,修菩提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的。但發(fā)心、修行在前,得菩提果在后,前心、后心不能說是同時的,那怎么能依因行(前心)而得后心的果呢?經(jīng)上舉如火焰燒燈炷的比喻,來說明緣起的甚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能說是(因行)前心;也不離前心,沒有修行的前心,是不可能得果的。不能說是后心,如只是后心一念,那里能得果?當(dāng)然也不能離后心而得果。

  這樣,前心、后心的不即不離,依行得果,是緣起的因果說!栋闳艚(jīng)》文,接著說「非常非滅」38的意義。這里,約如幻的因果說緣起;緣起即空(空的定義是:「非常非滅」),可從統(tǒng)貫全經(jīng)而抉發(fā)出來。不過,在文句繁廣的《般若經(jīng)》中,這樣的緣起深義的明文,只是這樣的一點而已!

  六、不一不異,不常不斷的緣起(p.224)

  龍樹以緣起顯示中道,肯定的表示緣起法為超勝世間,能得涅槃解脫的正法,如《中論》卷3,〈觀法品第十八〉(大正30,24a9~12)說:

  「若法從緣生,不即不異因,是故名實相,不斷亦不常。

  不一亦不異,不常亦不斷,是名諸世尊,教化甘露味39」。

  從緣所生的,是果法,果法不即是因(不一),也不異于因(不異)。果法并不等于因,所以不是常的;但果不離因,有相依不離的關(guān)系,所以也就不斷。

  不一不異,不常不斷,是一切法的如實相。約教法說,那是如來教化眾生,能得甘露味──涅槃解脫味的不二法門。

  依緣起法說不一不異,不常不斷,是《阿含經(jīng)》所說的。一切法是緣起的,所以龍樹把握這緣起深義,闡明八不的緣起,成為后人所推崇的中觀派。

  七、緣起的意義(p.224~p.226)

  【(一)佛的緣起說通于集與滅(p.224~p.225)】

  佛說的緣起,是「諸說中第一」,不共世間(外道等)學(xué)的。但佛教在部派分化中,雖一致的宣說緣起,卻不免著相推求,緣起的定義,也就異說紛紜了。大都著重依緣而生起,忽略依緣而滅無。不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固然是緣起;而「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也還是緣起!峨s阿含經(jīng)》正是這樣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40。佛的緣起說,是通于集與滅的。

  【(二)佛教界對「緣起」字義的解釋(p.225~p.226)】

  這不妨略論緣起(pratītya-samutpāda)的意義。緣起是佛法特有的術(shù)語,應(yīng)該有他的原始意義。但原義到底是什么?由于「一字界中有多義故」,后人都照著自宗的思想,作出不同的解說。佛教界緣起「字義」的論辯,其實是對佛法見解不同的表示。

  如《大毗婆沙論》師,列舉了不同的五說41,卻沒有評定誰是正義。

  世親《俱舍論》的正義是:「由此有法,至于緣已,和合升起,是緣起義」。又舉異說:「種種緣和合已,令諸行法聚集升起,是緣起義」42。依稱友的論疏,異說是經(jīng)部師室利羅多所說。43

  《順正理論》的正義是:「緣現(xiàn)已合,有法升起,是緣起義!44

  清辨的《般若燈論》說:「種種因緣和合(至•會)得起,故名緣起!45

  《中論》的月稱釋《明顯句論》46,與世親《俱舍論》說相同。

  覺音的《清凈道論》,也有對緣起的解說。47

  鳩摩羅什早期傳來我國的龍樹學(xué),緣起的字義,極可能是「種種因緣和合而起」。如著名的「空假中偈」48,原語緣起,譯作「眾緣所生法」49(羅什每譯作「因緣生法」)。在《大智度論》中,「眾緣和合假稱」50;「眾法和合故假名」51;「因緣和合生」52,更是到處宣說。「眾緣和合生」,似乎與《般若燈論》說相近。

  印順法師對緣起的闡釋(p.226)

  (1)其實,文字是世俗法,含義有隨時隨地的變化可能。龍樹的「緣起」字義,是探求原始的字義而說?還是可能受到當(dāng)時當(dāng)?shù)厮枷氲挠绊?或參綜一般的意見,而表達自己對佛說「緣起」的見解呢?我以為,論究龍樹的緣起,從緣起的字義中去探討,是徒勞的。

  (2)從龍樹論去理解,龍樹學(xué)是八不中道的緣起論。中道的緣起說,不落兩邊,是《阿含》所固有的。通過從部派以來,經(jīng)大乘《般若》而大成的──「空性」、「假名」的思想開展,到龍樹而充分顯示即空、即假的緣起如實義(所以名為《中論》)。

  (3)一切是緣起的:依緣起而世間集,依緣起而世間滅!断鄳(yīng)部》說:緣起「是法定、法確立(住),即相依性」53。相依性(idappaccayatā),或譯「緣性」,「依緣性」。《雜阿含經(jīng)》與之相當(dāng)?shù)?是「此法常住、法住、法界」54。界(dhātu)也是因義,與「依緣性」相當(dāng)。

  所以如通泛的說,緣起是「依緣性」。一切是緣起的,即一切依緣而施設(shè)。

  八、龍樹依《阿含經(jīng)》的八不緣起遮破種種異執(zhí)(p.226~p.227)

  【(一)《中論》遮破外道與部派佛教】

  《中論》等遮破外道,更廣破當(dāng)時的部派佛教,這因為當(dāng)時佛教部派,都說緣起而不見緣起的如實義,不免落于二邊。

  【(二)近代學(xué)者的研究盲點】

  近代的學(xué)者,從梵、藏本《中論》等去研究,也有相當(dāng)?shù)某删?但總是以世間學(xué)的立場來論究,著重于論破的方法──邏輯、辨證法,以為龍樹學(xué)如何如何。

  不知龍樹學(xué)只是闡明佛說的緣起,繼承《阿含》經(jīng)中,不一不異(不即不離)、不常不斷、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有不無)的緣起;由于經(jīng)過長期的思想開展,說得更簡要、充分、深入而已。

  【(三)舉經(jīng)證說明龍樹學(xué)是繼承《阿含經(jīng)》,闡明佛說的緣起】

  1、破四作(四生)

  如《雜阿含經(jīng)》,否定外道的自作、他作、自他共作、非自非他的無因作──四作,而說「從緣起生」55。

  《中論》的〈觀苦品〉,就是對四作的分別論破56。

  一切法從緣起生,所以〈觀(因)緣品〉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57《中論》歸結(jié)于無生,也就是緣生,如《無熱惱請問經(jīng)》說:「若從緣生即無生」58。

  2、破有見、無見等四種執(zhí)

  (1)又如有與無二見,《中論》〈觀有無品〉59,是引《刪陀迦旃延經(jīng)》60而加以破斥的。

  (2)〈觀涅槃品〉也遮破涅槃是有、是無:「如佛經(jīng)中說,斷有斷非有,是故知涅槃,非有亦非無」61。

  但世人又執(zhí)涅槃是亦有亦無,或說是非有非無,所以又進一步遮破,而破是有,是無,是亦有亦無,是非有非無──四執(zhí)。

  3、例破有邊,無邊等四句

  其實,遮破四句,是《阿含經(jīng)》62舊有的,如: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去,不去,亦去亦不去,非去非不去;我有色,我無色,我亦有色亦無色,我非有色非無色。

  種種四句,無非依語言,思想的相對性,展轉(zhuǎn)推論而成立。

  4、破即蘊我、離蘊我等

  又如〈觀如來品〉說:「非陰非離陰,此彼不相在,如來不有陰,何處有如來?」63

  觀我(我與如來,在世俗言說中,有共同義64)與五陰,「不即、不離、不相在」,是《雜阿含經(jīng)》65一再說到的。即陰非我,離陰非我,這是一、異──根本的二邊;不相在是我不在陰中,陰不在我中。

  這四句,如約五陰分別,就是二十句我我所見。

  由于世人的展轉(zhuǎn)起執(zhí),《中論》又加「我(如來)不有陰」,成為五門推求66。到月稱時代,大抵異說更多,所以又增多到七門推求67。

  九、從「不即不離、如幻如化」來理解緣起的深義(p.228~p.230)

  【(一)「不即不離」的緣起】

  1、有、無;生、滅

  緣起,依「依緣性」而明法的有、無、生、滅。

  「有」是存在的,「無」是不存在,這是約法體說的。

  從無而有名為「生」,從有而無名為「滅」(也是從未來到現(xiàn)在名「生」,從現(xiàn)在入過去名「滅」),生與滅是時間流中的法相。

  緣起法的有與生,無與滅,都是「此故彼」的,也就是依于眾緣而如此的!复斯时恕,所以不即不離,《中論》等的遮破,只是以此法則而應(yīng)用于一切。

  一般的解說佛法,每意解為別別的一切法,再來說緣起,說相依,這都不合于佛說緣起的正義,所以一一的加以遮破。

  2、隨俗說相對法(有與無,生與滅,因與果,生死與涅槃,有為與無為等)

  隨世俗說法,不能不說相對的,如有與無,生與滅,因與果,生死與涅槃,有為與無為等。

  佛及佛弟子的說法,有種種相對的二法,如相與可相,見與可見,然(燃)與可然,作與所作,染與可染,縛與可縛等。

  如人法相對,有去與去者(來與住例此),見與見者,染與染者,作與作者,受與受者,著與著者。

  也有三事并舉的,如見、可見、見者等。

  這些問題,一般人別別的取著,所以不符緣起而觸處難通。《中論》等依不即不離的緣起義,或約先后,或約同時,一一的加以遮破。遮破一切不可得,也就成立緣起的一切,如〈觀四諦品〉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68。

  【(二)不能依世俗常談去理解「有無,生滅」,而應(yīng)從「如幻如化」去理解「不生、不滅」等八不緣起】

  「觀十二因緣品」69,說明苦陰[蘊]的集與滅外,《中論》又這樣說:

  「因業(yè)有作者,因作者有業(yè),成業(yè)義如是,更無有余事」70。

  「如是顛倒滅,無明則亦滅;以無明滅故,諸行等亦滅」71。

  「今我不離受,亦不即是受,非無受、非無,此即決定義」72。

  「是故經(jīng)中說: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73。

  《中論》所顯示的、成立的一切法,是緣起的,不能依世俗常談去理解,而是「八不」──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的緣起,也就是要從即空而如幻、如化的去理解緣起法,如《中論》說:

  「如幻亦如夢,如干闥婆城,所說生住滅,其相亦如是」74。

  「如世尊神通,所作變化人;如是變化人,復(fù)變作化人。

  如初變化人,是名為作者;變化人所作,是則名為業(yè)。

  諸煩惱及業(yè),作者及果報,皆如幻與夢,如炎亦如響」75。

  「色聲香味觸,及法體六種,皆空如炎、夢,如干闥婆城。

  如是六種中,何有凈不凈?(凈與不凈)猶如幻化人,亦如鏡中像」76。

  「五陰常相續(xù),猶如燈火炎」77。

  緣起的世間法,如幻、如化;出世的涅槃,「受諸因緣故,輪轉(zhuǎn)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78,也是依緣起的「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而成立。

  說到如來,是「我」那樣的五種求不可得,而也不能說是沒有的,所以說:「邪見深厚者,則說無如來」79。

  總之,如來與涅槃,從緣起的「八不」說,是絕諸戲論而不可說的:「如來性空中,思惟亦不可(非世俗的思辯可及)……如來過戲論,而人生戲論」80;「諸法不可得,滅一切戲論,無人亦無處,佛亦無所說」81。

  如從八不的緣起說,那如來與涅槃,都如幻、如化而可說了,這就符合了《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所說:「我說佛道如幻、如夢,我說涅槃亦如幻、如夢。若當(dāng)有法勝于涅槃?wù)?我說亦復(fù)如幻、如夢」。82

  注解

  ^1 《空之探究》p.243 ~ p.244:龍樹尊重釋迦的本教,將《般若》的「一切法空」,安立于中道的緣起說,而說:「眾因緣生法[緣起],我(等)說即是空」性。緣起即空,所以說:「不離于生死,而別有涅槃」。同時,迷即空的緣起而生死集,悟緣起即空而生死滅;生死與涅槃,都依緣起而成立。緣起即空,為龍樹《中論》的精要所在。闡發(fā)《阿含經(jīng)》中(依中道說)的緣起深義,善巧的貫通了聲聞與大乘,為后代的學(xué)者所尊重。

  ^2《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大正8,540b1~8)。

  ^3 《空之探究》第三章第六節(jié)〈空之雙關(guān)意義〉p.178:「空與無所有,是顯示如實相的,也用來表示虛妄性,所以說有雙關(guān)的意義。……虛誑不實這一類術(shù)語的更多應(yīng)用,意味著般若法門,不只是深法相的體悟,而要觀破世俗的虛妄,從而脫落名相以契入如實相!

  ^4

  (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0:「須菩提!癡空不可盡故,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應(yīng)生;行空不可盡故,菩薩般若波羅蜜應(yīng)生;識空不可盡故,菩薩般若波羅蜜應(yīng)生;名色空不可盡故,菩薩般若波羅蜜應(yīng)生;六處空不可盡故,菩薩般若波羅蜜應(yīng)生;六觸空不可盡故,菩薩般若波羅蜜應(yīng)生;受空不可盡故,菩薩般若波羅蜜應(yīng)生;愛空不可盡故,菩薩般若波羅蜜應(yīng)生;取空不可盡故,菩薩般若波羅蜜應(yīng)生;有空不可盡故,菩薩般若波羅蜜應(yīng)生;生空不可盡故,菩薩般若波羅蜜應(yīng)生;老、死、憂、悲、苦、惱空不可盡故,菩薩般若波羅蜜應(yīng)生。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應(yīng)生。須菩提!十二因緣,是獨菩薩法,能除諸邊顛倒。坐道場時,應(yīng)如是觀,當(dāng)?shù)靡磺蟹N智。須菩提!若有菩薩摩訶薩,以虛空不可盡法,行般若波羅蜜觀十二因緣,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8,364b10-27)

  (2)《大智度論》卷80:「如佛自說,三世諸佛用般若波羅蜜得道,般若故不盡:已不盡,今不盡,當(dāng)不盡。是故我今但問不盡義。佛答:如虛空不盡故,般若亦不盡。如虛空無有法,但有名字,般若波羅蜜亦如是。般若波羅蜜如虛空無所有故不可盡,云何菩薩能生是般若波羅蜜?能生者,菩薩云何心中生能行、能得?佛答:色無盡故,般若波羅蜜應(yīng)生!羯猩赜斜M,以無生故亦無盡。色真相即是般若波羅蜜相,是故說色不可盡,般若波羅蜜亦不可盡。受、想、行、識,檀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復(fù)次,應(yīng)生般若者,無明虛空不可盡故。若人但觀畢竟空,多墮斷滅邊;若觀有,多墮常邊。離是二邊故,說十二因緣空。何以故?若法從因緣和合生,是法無有定性;若法無定性,即是畢竟空寂滅相;離二邊故,假名為中道。是故說十二因緣如虛空無法故不盡。癡亦從因緣和合生,故無自相,無自相故,畢竟空如虛空。復(fù)次,因緣生故無實,如經(jīng)中說:因眼、緣色、生觸念,觸念從癡生。觸念不在眼中,不在色中,不在內(nèi),不在外,亦不在中間,亦不從十方三世來,是法定相不可得。何以故?一切法入如故。若得是無明定相,即是智慧,不名為癡。是故癡相、智慧相無異,癡實相即是智慧,取著智慧相即是癡。是故癡實相畢竟清凈,如虛空無生無滅。是故說得是觀故,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名般若波羅蜜!(大正25,621c23-622a26)

  ^5 《增壹阿含經(jīng)》卷7〈有無品第15〉(10經(jīng))(大正2,578a5~6);《中阿含經(jīng)》卷58(211)《大拘絺羅經(jīng)》:「尊者大拘絺羅答曰:二因二緣而生正見。云何為二?一者從他聞,二者內(nèi)自思惟,是謂二因二緣而生正見。」(大正1,791a1-3)

  ^6 《雜阿含經(jīng)》卷2〈57經(jīng)〉:「愚癡無聞凡夫,于色見是我,若見我者,是名為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轉(zhuǎn)?無明觸生愛,緣愛起彼行。彼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轉(zhuǎn)?彼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轉(zhuǎn)。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轉(zhuǎn)?彼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zhuǎn)。彼觸何因、何集、何生、何轉(zhuǎn)?謂彼觸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轉(zhuǎn)。彼六入處,無常,有為,心緣起法;彼觸、受、愛,行,亦無常,有為,心緣起法!(大正2,14a13-21)另參見印順法師《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上)》p.171 ~ p.172。

  ^7另參見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68。

  ^8

  (1)《發(fā)趣論》:「1、因緣,2、所緣緣,3、增上緣,4、無間緣,5、等無間緣,6、俱生緣,互相緣,8、依止緣,9、親依止緣,10、前生緣,11、后生緣,12、修習(xí)緣,13、業(yè)緣,14、異熟緣,15、食緣,16、根緣,17、靜慮緣,18、道緣,19、相應(yīng)緣,20、不相應(yīng)緣,21、有緣,22、無有緣,23、離去緣,24、不去緣!(漢譯南傳,第54冊,p.1;日譯南傳,第50冊,p.1)。參見印順法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443~p.444。

  (2)另參見《清凈道論》(漢譯南傳,第69冊,p.168),(日譯南傳,第64冊,p.180~ p.192)。

  (3)印順法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443。

  ^9

  《舍利弗阿毗曇論》25卷〈緒分遍品第一〉:「十緣:謂1、因緣,2、無間緣,3、境界緣,4、依緣,5、業(yè)緣,6、報緣,7、起緣,8、異緣,9、相續(xù)緣,10、增上緣!(大正28,679 b8~9)。

  參見印順法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439~p.445,第九章第二節(jié)第三項《舍利弗阿毗曇論》〈十緣說〉:「說一切有部的《發(fā)智論》主,四緣以外,別立六因說,有人懷疑他有無根據(jù)。審細的研究起來,六因與四緣的總和,實與本論的十緣相近。本論說十緣,也可稱為十因,這才說一切有部與上座分別說系的因緣說,開始分流了。」

  ^10

  (1)《阿毗達磨發(fā)智論》卷1:「有六因:謂相應(yīng)因、俱有因、同類因、遍行因、異熟因、能作因!(大正26,920c5~8)

  (2) 四緣: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參見《阿毗達磨發(fā)智論》卷3(大正26,933b)《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5:「有四緣:謂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大正26,712b12-13)

  ^11 《般若燈論釋》卷1:「如大眾部亦作是言:『先生、無有等諸緣』!(大正30,55a2~3)。

  ^12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555:「應(yīng)觀因緣無限量故隨順般若波羅蜜多,應(yīng)觀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無限量故隨順般若波羅蜜多!(大正7,860a16~18)。

  ^13

  (1)《中論》卷1:「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大正30,2 b29-c1)

  (2)《大智度論》卷49:「一切有為法皆從四緣生:所謂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大正25,296 b12~13)。

  ^14

  《雜阿含經(jīng)》卷12〈296經(jīng)〉: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dāng)說因緣法及緣生法。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fā),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fā),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定,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

  多聞圣弟子,于此因緣法、緣生法,正智善見。不求前際,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如?不求后際,我于當(dāng)來世為有,為無,云何類?何如?內(nèi)不猶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為前誰?終當(dāng)云何之?此眾生從何來?于此沒當(dāng)何之?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系,謂說我見所系,說眾生見所系,說壽命見所系,忌諱吉慶見所系,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于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圣弟子,于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佛說此經(jīng)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大正2,84 b12~ c10)。

  另參見印順法師《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中)p.34 ~ p.35。

  ^15參見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24。

  ^16 《雜阿含經(jīng)》卷12(296經(jīng)):「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住、法界。」(大正2,84b16-17);《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卷11引經(jīng)(大正26,505a17~18)。

  ^17

  (1)《相應(yīng)部》(12)「因緣相應(yīng)」(日譯南傳13,p.36)。

  (2)《漢譯南傳.相應(yīng)部》第14冊(p.29)。

  ^18《法蘊足論》卷11(大正26,505a20~22)。

  ^19

  (1)《異部宗輪論》卷1(大正49,15c24~27;17a7~10)。

  (2)《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23:

  「或復(fù)有執(zhí):緣起是無為,如分別論者。問:彼因何故作如是執(zhí)?答:彼因經(jīng)故。謂契經(jīng)說: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性,佛自等覺,為他開示乃至廣說。故知緣起是無為法。

  為止彼宗,顯示緣起是有為法,墮三世故。無無為法墮在三世!(大正27,116 c4~10)。

  (3)另參見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510。

  ^20 《舍利弗阿毗曇論》卷12:「云何緣?如佛告諸比丘:我當(dāng)說緣、緣生法。云何緣?無明緣行。若諸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界。住彼法界,如來正覺正解已,演說開示分別顯現(xiàn),說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若如此法如爾,非不如爾、不異、不異物、常法、實法、法住、法定。」(大正28,,606 b17~22)

  ^21

  (1)《雜阿含經(jīng)》卷14〈347經(jīng)〉(大正2,97a3~c7)。

  (2)參見印順法師《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中)p.63。

  ^22

  (1)《相應(yīng)部》(12)「因緣相應(yīng)」,「不得禪定」作「不得五通」。通是依禪定而發(fā)的,所以雖所說各別而大義相合(日譯南傳13,p.176~p.179)。

  (2)《漢譯南傳.相應(yīng)部》(14)第一因緣相應(yīng),第七大品(70)須尸摩(p.141~p.153)。

  ^23《長阿含》卷10(第13經(jīng))《大緣方便經(jīng)》,大正1,60a28-62b27。

  ^24《中阿含經(jīng)》卷24(第97經(jīng))《大因經(jīng)》,大正1,578b~582b。

  ^25《長部》(第15經(jīng))《大緣經(jīng)》,日譯南傳7,p.1~p.26。

  ^26參見《雜阿含經(jīng)》卷2〈57經(jīng)〉(大正2,14a13-21)。

  ^27 《俱舍論》卷9〈分別世品第三之二〉:「若謂意說有別法體名為緣起,湛然常住。此別意說,理則不然。」(大正29,50b8~9)

  ^28《大毗婆沙論》卷23(大正27,116c11~13)。

  ^29印順法師《中觀今論》p.38 ~ p.39:

  「今依龍樹開示的《阿含》中道,應(yīng)該說:緣起不但是說明現(xiàn)象事相的根本法則,也是說明涅槃實相的根本。有人問佛:所說何法?佛說:「我說緣起」。釋迦以「緣起為元首」,緣起法可以說明緣生事相,同時也能從此悟入涅槃。

  (一)依相依相緣的緣起法而看到世間現(xiàn)象界──生滅,緣起即與緣生相對,緣起即取得「法 性法住法界常住」的性質(zhì)。

  (二)依緣起而看到出世的實相界──不生滅,緣起即與涅槃相對,而緣起即取得生滅的性質(zhì)。

  《阿含》是以緣起為本而闡述此現(xiàn)象與實相的。依《阿含》說:佛陀的正覺,即覺悟緣起,即是「法性法住法界常住」的緣起,即當(dāng)體攝得(自性涅槃)空寂的緣起性;所以正覺的緣起,實為與緣生對論的。

  反之,如與涅槃對論,即偏就緣起生滅說,即攝得──因果生滅的緣起事相。

  緣起,相依相緣而本性空寂,所以是生滅,也即是不生滅。釋尊直從此迷悟事理的中樞而建立圣教,極其善巧!這樣,聲聞學(xué)者把緣起與緣生,緣起與涅槃,作為完全不同的意義去看,是終不會契證實義的。若能了解緣起的名為空相應(yīng)緣起;大乘特別發(fā)揮空義,亦從此緣起而發(fā)揮。以緣起是空相應(yīng),所以解悟緣起,即悟入法性本空的不生不滅;而緣生的一切事相,也依此緣起而成立。三法印中的無常與涅槃,即可依無我──緣起性空而予以統(tǒng)一!

  ^30《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2(大正23,1027c6~7)。

  ^31 《四分律》卷33:「如來說因緣生法,亦說因緣滅法,若法所因生,如來說是因,若法所因滅,大沙門亦說此義,此是我?guī)熣f。」(大正22,798c21-23)

  ^32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16:「我?guī)熕f,法從緣生,亦從緣滅,一切諸法,空無有主!(大正22, 110b17-19)

  ^33 《大智度論》卷11:「諸法因緣生,是法說因緣,是法因緣盡,大師如是說!(大正25,136c4-5)

  ^34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2:「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大正23,1027b21-22)

  ^35《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550卷(大正7,831 a20~21)。

  ^36 《佛說大乘稻[卄/干]經(jīng)》卷1:「所謂因相應(yīng)、緣相應(yīng)。彼復(fù)有二,謂外及內(nèi)!(大正16,824a6~7)。

  ^37 《十二門論》卷1:「眾緣所生法有二種:一者內(nèi),二者外。眾緣亦有二種:一者內(nèi),二者外。外因緣者,如泥團、轉(zhuǎn)繩、陶師等和合故有瓶生!(大正30,159c28~160a1)

  ^38

  (1)《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5:

  「須菩提!于意云何?若心已滅是心更生不?不也,世尊!須菩提!于意云何?若心生是滅相不?世尊!是滅相。須菩提!于意云何?是滅相法當(dāng)滅不?不也。世尊!須菩提!于意云何?亦如是住如如住不?世尊!亦如是住如如住。須菩提!若如是住如如住者,即是常耶?不也,世尊!」(大正8,567b7~13)。

  (2)參見《空之探究》p.172 ~ p.173:

  前心與后心,是不能同時而有的,那末前滅后生,怎么能相續(xù)而善根增長,圓成佛道呢?佛舉如燈燒炷的譬喻,以不即不離的意義來說明,這才引起了這一段的問答。心已滅了,是不能再生起的。心生起了,就有滅相,這滅相卻是不滅的。滅相是不滅的,所以問:那就真如那樣的住嗎?是真如那樣的,卻不是常住的。這一段問答,不正是「非常、非滅」嗎?……依《般若經(jīng)》及龍樹論意:「若一切實性無常,則無行業(yè)報,……以是故諸法非無常性」。「若一切法實皆無常,佛云何說世間無常是名邪見!……佛處處說無常,處處說不滅。……破常顛倒,故說無常。……諸法實相非常非無常!(《大智度論》卷1,大正25,60b;卷18,大正25,193a-b)所以,法相是非常非滅,也就是非常非無常的。觀一切法非常非滅,不落常無常二邊,契會中道的空性。

  上文所引如燈燒炷的譬喻,經(jīng)說是「緣起理趣極為甚深」。甚深緣起是「非常非滅」的緣起,而在十八空中 「非常非滅,本性爾故」,表示了一切法的空性。非常非滅,也就是假名而沒有自性的!梢姲闳舻恼^,是通達一切法非常非滅(不落二邊)而空的。

  ^39參見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339。

  ^40《雜阿含經(jīng)》卷2〈53經(jīng)〉(大正2,12c23~25)。

  ^41 《大毗婆沙論》卷23:「問:何故名緣起?緣起是何義?答:1、待緣而起故名緣起。待何等緣?謂因緣等。2、或有說者:有緣可起故名緣起,謂有性相可從緣起,非無性相,非不可起。3、復(fù)有說者:從有緣起故名緣起,謂必有緣,此方得起。4、有作是說:別別緣起故名緣起,謂別別物從別別緣和合而起。5、或復(fù)有說:等從緣起故名緣起!(大正27,117c24~118a2)

  ^42《俱舍論》卷9〈分別世品第三之二〉(大正29,50b17~c16)。

  ^43 參見山口益•舟橋一哉共著《俱舍論之原典解明》所引(p.215)。法藏館,昭和30年11月1日第1刷發(fā)行,昭和62年5月10日第2刷發(fā)行。

  ^44《順正理論》卷25(大正29,481a28~29)。

  ^45《般若燈論釋》卷1(大正30,51c26~27)。

  ^46 山口益譯注,月稱造《中論釋》第1卷(p.7):「諸法由因與緣相待生起,是緣起義!骨逅胛奶脮,昭和43年2月25日發(fā)行。

  ^47《清凈道論》(日譯南傳64,p.156~p.163)。

  ^48 《中論》卷4〈觀四諦品第24〉:「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大正30,33b11-12)

  ^49 《十二門論》卷1:「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大正30,159c26-27)

  ^50《大智度論》卷35:「此菩薩名字,眾緣和合假稱!(大正25,318 b21~22)。

  ^51《大智度論》卷35(大正25,318b23)。

  ^52 《大智度論》卷62:「先說一切法從因緣和合生。」(大正25,500 a15~16)。

  ^53

  (1)《相應(yīng)部》(12)「因緣相應(yīng)」(日譯南傳13,p.37)。

  (2)《漢譯南傳.相應(yīng)部》第14冊(p.29~p.30),第一因緣相應(yīng),(20)第十「緣」:

  世尊曰:「諸比丘!我為汝等說緣起及緣生之法,汝等諦聽,當(dāng)善思念,我則為說」。

  彼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唯然!

  世尊曰:「諸比丘!何為緣起耶?諸比丘!緣生而有老死。如來出世,或如來不出世,此事之決定、法定性、法已確立,即是相依性。如來證于此,知于此。證于此、知于此,而予以教示宣布,詳說、開顯,分別以明示,然而即謂:「汝等,且看!」

  諸比丘!緣生而有老死。諸比丘!緣有而有生。諸比丘!緣取而有有。諸比丘!緣愛而有取。諸比丘!緣受而有愛。諸比丘!緣觸而有受。諸比丘!緣六處而有觸。諸比丘!緣名色而有六處。諸比丘!緣識而有名色。諸比丘!緣行而有識。諸比丘!緣無明而有行。如來出世、或不出世,此事之決定、法定性、法已確立,即相依性。如來證知。此已證知而予以教示宣布,詳說、開顯、分別以明示,然而即謂「汝等,且看!」

  諸比丘!緣無明而有行。諸比丘!于此有如不虛妄性、不異如性、相依性者,諸比丘!此謂之緣起。

  諸比丘!何為緣生之法耶?諸比丘!老死是無常、有為、緣生、滅盡之法,敗壞之法,離貪之法,減法。諸比丘!生是無常、有為、緣生、滅盡之法、敗壞之法、離貪之法、滅法! 諸比丘!無明是無常、有為、緣生、滅盡之法、離貪之法、滅法。諸比丘!此等謂之緣生法。

  ^54

  《雜阿含經(jīng)》卷12〈296經(jīng)〉:

  「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dāng)說因緣法及緣生法。

  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fā),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fā),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定,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大正2,84b13-26)

  (參見印順法師《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中)》p.35)

  ^55

  (1)《雜阿含經(jīng)》卷14〈342經(jīng)〉:「諸外道出家復(fù)問:云何尊者浮彌苦樂自作耶?說言無記?鄻匪饕?說言無記?鄻纷运饕?說言無記?鄻贩亲苑撬麩o因作耶?說言無記。今沙門瞿曇說苦樂云何生?尊者浮彌答言諸外道出家:世尊說苦樂從緣起生!(大正2,93c9~14)。

  (2)參見《雜阿含經(jīng)》卷12〈302經(jīng)〉(大正2,86a29~b3)。

  ^56

  (1)《中論》卷2〈觀苦品第12〉:自作及他作,共作無因作,如是說諸苦,于果則不然?嗳糇宰髡,則不從緣生,因有此陰故,而有彼陰生。若謂此五陰,異彼五陰者,如是則應(yīng)言,從他而作苦。若人自作苦,離苦何有人,而謂于彼人,而能自作苦。若苦他人作,而與此人者,若當(dāng)離于苦,何有此人受?嗳舯巳俗,持與此人者,離苦何有人,而能授于此。自作若不成,云何彼作苦?若彼人作苦,即亦名自作。若不名自作,法不自作法,彼無有自體,何有彼作苦?若彼此苦成,應(yīng)有共作苦。此彼尚無作,何況無因作?非但說于苦,四種義不成,一切外萬物,四義亦不成。(大正30,16b21~17a24)。

  (2)參見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222~ p.229。

  ^57《中論》卷1〈觀因緣品第1〉(大正30,2b6~7)。

  ^58

  (1)《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9引經(jīng),漢藏教理院刊本,p.49下;福智之聲出版社,89年12月第一版七刷,p.448~ p.449。

  (2)《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jīng)》卷2(大正15,497b3):「緣生彼無生」。

  ^59 《中論》卷3〈觀有無品第15〉:「佛能滅有無,如化迦旃延,經(jīng)中之所說,離有亦離無!(大正30,20b1~2)。參見《空之探究》p.211。

  ^60

  (1)《雜阿含經(jīng)》卷12〈301經(jīng)〉:

  「佛告[跳-兆+散]陀迦旃延:「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若無此取者,心境系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嗌,苦滅而滅,于彼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shè)正見。所以者何?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名離于二邊說于中道。(大正2,85 c20~29)

  (2) 《雜阿含經(jīng)》卷10(262經(jīng)):

  「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于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于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如,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于二邊,說于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凈!(大正2,66c25-67a9)

  (3)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278:

  《雜阿含經(jīng)》「如來記說」,佛化詵陀迦旃延經(jīng),說「真實禪」與「強梁禪」,是以已調(diào)伏的良馬,沒有調(diào)伏的劣馬,比喻深禪與世俗禪(《雜阿含經(jīng)》卷33(926經(jīng)),大正2,235c27~236b11)!c詵陀迦旃延氏有關(guān)的教授,傳下來的僅有二則。另一則是佛為詵陀說:離有離無的正見──觀世間緣起的集與滅,而不落有無的中道(《雜阿含經(jīng)》卷12,301經(jīng),大正2,85c17-86a3)。車匿(Chanda)知道了無常、苦、無我、涅槃寂滅,而不能領(lǐng)受「一切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阿難為他說「化迦旃延經(jīng)」,離二邊而不落有無的緣起中道,這才證知了正法(《雜阿含經(jīng)》卷10,262經(jīng),大正2,66b~67a)。這是非常著名的教授!龍樹《中論》,曾引此經(jīng)以明離有無的中道(《中論》卷3,大正30,20b)。

  ^61《中論》卷4〈觀涅槃品第25〉(大正30,35b14~15)。

  ^62

  (1)《雜阿含經(jīng)》卷34〈961經(jīng)〉:佛告婆蹉種出家:「我不作如是見.如是說:世間常是則真實,余則虛妄。云何瞿曇作如是見.如是說?世間無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有邊.無邊.邊無邊.非邊非無邊、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如來有后死.無后死.有無后死.非有非無后死。佛告婆蹉種出家:我不作如是見.如是說,乃至非有非無后死。」(大正2,245c1~8)。

  (2)《長阿含經(jīng)》卷14(21)《梵動經(jīng)》:「諸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作如是論:我此終后生有色無想,此實余虛。有言:我此終后生無色無想,此實余虛。有言:我此終后生有色無色無想, 此實余虛。有言:我此終后生非有色非無色無想,此實余虛!(大正1,92c16~20)。

  ^63《中論》卷4〈觀如來品第22〉(大正30,29c10~11)。

  ^64《空之探究》p.99 ~ p.100:

  先尼梵志事,見《雜阿含經(jīng)》(巴利藏缺)。佛與仙尼的問答,是:色(等五陰)是如來?異(離)色是如來?色中有如來?如來中有色?如來(tathāgata)是我的異名,如如不動而來去生死的如來,不即色,不離色,如來不在色中,色不在如來中──這就是一般所說的:「非是我,異我,不相在」!墩摗肺乃f「不說五眾(五陰)即是實,亦不說離五眾是實」,「實」就是如來,無實即無如來──我。這是二十句我我所見,而法空說者,依四句不可說是如來,解說為法空。

  ^65

  《雜阿含經(jīng)》卷2(33經(jīng))大正2,7b27-c11:

  「比丘!于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比丘白佛:「無常,世尊」!「比丘!若無常者,是苦不」?比丘白佛:「是苦,世尊」!「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圣弟子,于中寧見有我,異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xiàn)在,若內(nèi)、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觀察。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比丘!多聞圣弟子,于此五受陰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如實觀察已,于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參見《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上)》p.138 ~ p.139)

  ^66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觀如來品第22〉(p.405~ p.406):

  一、五陰不能說他是如來:假使五陰是如來,五陰是生滅的,如來也就應(yīng)該是生滅。如來是生滅的,這就犯了無常有為的過失……。二、離了五陰也不可說有如來:假使離了五陰有如來,就不應(yīng)以五陰相說如來,如來就成為掛空的擬想!。三、如來不在五陰中:假使說如來在五陰中,那就等于說人住在房子里,靈魂住在身體中。既有能在所在,就成了別體的二法。別體的東西,五陰有生滅,如來沒有生滅,還是墮在常過的一邊。四、五陰不在如來中:假使如來中有五陰,同樣的是別體法,犯有常住過!。五、五陰不屬如來所有:這仍然別體的,但又想象為不是相在,而是有關(guān)系,五陰法是如來所有的。假使如來有五陰,那就如人有物,應(yīng)該明顯的有別體可說。然而離了五陰,決難證實如來的存在,所以說「如來不有陰」。

  ^67印順法師《中觀今論》p.248~ p.249:

  月稱論師,更增加到以七法觀我空:即一、離、具支、依支、支依、支聚、形別。前五與即、離、相在、相屬大同,另加「支聚」與「形別」而成七。

  〔支聚〕我,并不是眼等的聚積,聚是假合不實在的,不能說聚是我。聚法有多種:如木、石、磚、瓦等隨便聚起來,不見得即成為屋,所以眾生于五蘊聚中,也不應(yīng)執(zhí)聚為我。

  〔形別〕于聚執(zhí)我不成,于是又執(zhí)形別是我,如說,房子須依一定的分量、方式積聚,才成為屋子,故于此房屋的形態(tài),建立為房屋。但眼等和合所成的形態(tài)差別,不過是假現(xiàn),假現(xiàn)的形態(tài),如何可以說是我?如以某種特定的形態(tài)為我;如失眼,缺足,斷手的殘廢者,豈不我即有所缺?如有實我,我是不應(yīng)有變異差別的,故不能以形態(tài)為我。

  月稱論師的七事觀我,是依經(jīng)中所說的三觀、四門、五求推演而來。

  ^68《中論》卷4〈觀四諦品第24〉(大正30,33a22)。

  ^69《中論》卷4〈觀十二因緣品第26〉(大正30,36b20-c8):

  「眾生癡所覆,為后起三行,以起是行故,隨行墮六趣。

  以諸行因緣,識受六道身,以有識著故,增長于名色。

  名色增長故,因而生六入,情塵識和合,而生于六觸。

  因于六觸故,即生于三受,以因三受故,而生于渴愛。

  因愛有四取,因取故有有,若取者不取,則解脫無有。

  從有而有生,從生有老死,從老死故有,憂悲諸苦惱。

  如是等諸事,皆從生而有,但以是因緣,而集大苦陰。

  是謂為生死,諸行之根本。無明者所造,智者所不為。

  以是事滅故,是事則不生,但是苦陰聚,如是而正滅!

  ^70《中論》卷2〈觀作作者品第8〉(大正30,13a17~18);參見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181。

  ^71《中論》卷4〈觀顛倒品第20〉(大正30,32a26~27) ;參見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429。

  ^72

  《中論》卷4〈觀邪見品第27〉(大正30,37a17~18) :

  「今我不離受,亦不[4]即是受,非無受非無,此即決定義!([4]即=但【宋】【元】【明】。)

  參見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540~ p.541:『今我不離受,亦不但是受,非無受非無,此即決定義。』

  外人以我為實有自體的,所以討論到過去有沒有,就困頓不通。不知道我是不離五蘊身而存在的,離了五蘊身就不可得,所以說:「今我不離」五蘊身的「受」。我不離受,然而受蘊并不就是我,所以說:「亦不但是受」。這就是說五蘊和合而有的我,是有緣起的假我;在世俗諦上,確是可以有的;不過勝義觀察自性,才不可得的。一切有部等,聽說依緣五蘊計我,以為我是主觀的行相顛倒,所緣的是五蘊而不是我。他并不了解緣起義,不了解有緣起假我,所以以為只有五蘊。本頌說亦不但是受,即是破除他的錯見。同樣的,五蘊等緣起的假有,說他空,不是沒有;所以受不離我,也不但是我。我與受,相互依存,不即不離,是緣起的,是假有的。所以說:「非」是「無」有「受」,也「非」是「無」有我,不過是求他的實體不可得罷了。如花瓶,是物質(zhì)的泥土,經(jīng)過了人工造作而有的。離了泥土,沒有花瓶;但花瓶也并不就是泥土。泥土是瓶因,也是不離瓶而有泥土,但并不就是瓶。依因而有的,不就是因,但求他的實體是不可得的。這緣起的基本義,也就是性空者所確見的因果「決定義」,緣起是這樣的。

  ^73《中論》卷4〈觀四諦品第24〉(大正30,34c6~7) ;參見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479。

  ^74《中論》卷2〈觀三相品第7〉(大正30,12a23~24);參見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170。

  ^75《中論》卷3〈觀業(yè)品第17〉(大正30,23b27~c3) ;參見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305。

  ^76《中論》卷4〈觀顛倒品第23〉(大正30,31b16~19);參見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421。

  ^77《中論》卷4〈觀邪見品第27〉(大正30,38c28) ;參見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549。

  ^78《中論》卷4〈觀涅槃品第25〉(大正30,35b9~10);參見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495:

  論主破斥外人的謬誤,申述佛經(jīng)的正義:有情于世間,「受諸因緣」的生死事,見色、聞聲、舉心、動念,無不執(zhí)受、取著,這就是自性見;有自性見,愛染一切,于是起煩惱、造業(yè);由造業(yè)感受生死的苦果。緣起諸法,雖本無自性,但幻幻相因,而「輪轉(zhuǎn)」在「生死」的苦海「中」。佛說涅槃,不是斷滅實有的生死(所以涅槃非無),也不是另得真常樂凈的涅槃(所以非有);本性空寂,有何可斷?有何可得?只是在見色、聞聲、舉心、動念中,「不」執(zhí)「受」取著「諸因緣」法,現(xiàn)覺法性空寂,而還復(fù)諸法的本性空寂,所以「名為涅槃」。

  ^79《中論》卷4〈觀如來品第22〉(大正30,30c13)。

  ^80《中論》卷4〈觀如來品第22〉(大正30,30c24~29)。

  ^81《中論》卷4〈觀涅槃品第25〉(大正30,36b2~3)。

  ^82《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8(大正8,276b6~8)。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