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菩薩的宗教體驗》
感謝佛陀慈光加被,使我們這一次的弘法講座能夠順利地進入第三天。三天來,我們以‘宗教體驗’為主題,分別介紹了佛陀、阿羅漢的宗教體驗;今天,我們要接著介紹發(fā)揚佛陀自覺覺他之精神的‘大乘菩薩的宗教體驗’。在講說之前,首先,讓我們先澄清一下對‘菩薩’的一些觀念:
平常,當我們一提到菩薩時,往往會令人聯(lián)想起供奉在寺院里的泥塑木雕,或是紙上畫的,用銅鑄的菩薩圣像。一般人心目中總以為菩薩是具有呼風喚雨、點石成金的能耐,是見首不見尾,能保佑發(fā)財?shù)纳衩?其實,菩薩并不是神,他既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冥冥不可知的,菩薩不在遠處,菩薩就在你我的身邊。菩薩更不是被供奉起來,讓人一味膜拜的偶像,真正的菩薩應是在你我之間而富有救度六道眾生的慈悲胸懷的人!譬如明朝的蕅益大師,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持戒嚴謹;對于佛教清凈宗風的振興,有不可磨滅的功勞,是一位德行高超的比丘。但是,他卻不以‘比丘’自居,而自稱‘菩薩’。又如近代的太虛大師,有中興佛教的悲心慈愿,但他那‘比丘不是佛未成,但愿稱我為菩薩’的宣言,可見菩薩好叫,比丘難稱。再如近代發(fā)愿要證得肉身不壞的慈航大師,他在世時,喜歡別人呼稱他為‘菩薩’;他圓寂之后,肉體果然不壞,現(xiàn)在供奉于汐止,大家為了尊敬他,都稱他為‘慈航菩薩’。
由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菩薩是凡人也可以做,只要你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發(fā)心,對初發(fā)心的佛弟子也稱為‘初發(fā)心菩薩’,甚至居士們彼此之間,也有以‘某某菩薩’互相稱呼的?梢‘菩薩’一詞,并不僅僅限于所謂的菩薩圣像,菩薩也可用于對人的尊稱,也就是說,有心趨向覺道的人,人人都可稱為菩薩。
太虛大師說:‘人成即佛成。’意思是說要成為一位德行圓滿的‘佛陀’,要從‘人’做起!人乘的佛教,也可以說就是菩薩的佛教,人人發(fā)心,人人可為菩薩,與孟子所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的道理是相同的。當然,菩薩是有等級的,所謂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就有五十級,五十級以上就是等覺,如觀音、文殊等菩薩即是。在菩薩學園里,好像學生一樣,有小學、中學、大學等,雖然同稱學生,程度畢竟不一樣。我們現(xiàn)在所要求的,是要做一個真正有程度的菩薩,那么,要如何才能成為有程度的菩薩呢?下面,我們就分成幾點來加以說明:
一.菩薩的性格──無我與慈悲
前天,我們講佛陀的宗教體驗時,曾經(jīng)提到信仰宗教必須具有宗教的性格。佛陀之所以會成為宇宙第一的覺者,主要是基于他那慈愛眾生、悲天憫人的性格;阿羅漢之所以成為阿羅漢,也是由于他具有厭離世俗、向往涅槃的根器。而天下萬物物各有性,人的性情亦然,有的平易近人、樂善好施,有的冷若冰霜、離群索居,因此,到底具有什么性情的人才容易成為菩薩呢?那就必須是具備菩薩性格的人了。而菩薩性格又是什么呢?就是無我與慈悲,因為有無我的精神,才能有慈悲的胸懷;有慈悲的心懷,才能有無我的智慧。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菩薩’一詞的涵義。所謂菩薩,梵文為bodhisattva,音譯為菩提薩埵,略稱菩薩。菩提(bodhi)意即‘覺悟’,或指‘正覺的智慧’。薩埵為‘有情’或‘眾生’,因此一般將菩薩解釋為‘覺有情’或‘大道心眾生。’覺有情又包含兩層意思:一者指能夠精進向上、追求無上菩提的‘覺悟的有情’,也就是自受用、大智慧的完成,為‘求道的菩薩’。一者指能夠修種種波羅蜜、普利三根,‘使眾生覺悟的圣者’,也就是他受用、大慈悲的顯現(xiàn),為‘化生的菩薩’。由上面所說,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菩薩一方面懷抱有阿羅漢出離塵寰、追求真理的出世性格,一方面也充滿佛陀悲愍眾生、救拔倒懸的人世熱忱,是介于自度自了的阿羅漢與自覺覺他的佛陀二者之間,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利他的圣者。
其次,我們談到菩薩最大的特征,即在于慈悲二字。菩薩,同聲聞緣覺一樣,也要修行、斷惑才能臻于解脫之境,他和阿羅漢(即指二乘之聲聞緣覺)最大的不同乃在于菩薩富有無量大慈大悲的性格!當菩薩看到眾生受痛苦煎熬時,慈悲之心油然而生,而發(fā)出拯救眾生出離三途之苦的大愿,不像阿羅漢看到世間的紛擾與生死輪回的痛苦時,便生起畏懼厭惡之心,只求早日出離娑婆,證入涅槃而已。因此,在佛教中,通常稱菩薩之道為大乘,稱阿羅漢之道為小乘。而大乘、小乘是取自大、小舟輿之義的,即以大船(車)、小船(車)代表菩薩與阿羅漢的不同精神,也就是說菩薩以大船幫助眾生渡過苦海,阿羅漢則自乘小船脫離苦海,目的雖同,而精神則有分別。菩薩由于具有慈悲的性格,因此,也就富有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大乘精神。故知慈悲──正是推動菩薩實踐利人利己的大乘佛道的原動力!
那么,慈悲又是什么呢?經(jīng)里說,慈悲,是一切佛法的根本。佛陀之所以弘法四十五年,講經(jīng)三百余會,有三藏十二部的經(jīng)典,還不都是基于一念慈悲?可見慈悲的重要。慈,就是‘與樂’,給與眾生大樂、人樂、涅槃樂三種法樂。悲,就是‘拔苦’,拔除眾生輪轉于三惡道的大苦。能大慈,則能伏治眾生諸病;能大悲,則能撫恤眾生諸苦。與一般所說的愛護是不一樣的,‘慈悲’的境界、胸懷要比‘愛護’深得多,廣得多,是遠遠超乎其上的!菩薩對眾生的慈悲有如嚴父慈母一般,有求必應,甚至不惜犧牲自己。他的大慈大悲如同太陽之普照大地一般,照撫一切眾生,無微不至,并且是源源不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菩薩是隨順眾生的需要,運用他的般若智慧,發(fā)揮他慈悲的力量而普度眾生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是眾所周知的,他以無比的悲心,發(fā)下十二大弘愿以度脫五濁惡世的一切眾生。他隨時隨地駕著慈航,席不暇暖,運用神通方便,往來于各地,尋聲救苦;只要眾生發(fā)出求救的聲音,觀世音菩薩沒有不及時應現(xiàn),及時灑下甘露的。他為了隨順眾生,應病予藥,而示現(xiàn)種種法身,有時為諸天,有時為八部;或者現(xiàn)婦女相,或者為童男身;有時攜魚籃,有時騎蛟龍,有時住紫竹,有時持楊柳……即有所謂的三十二應身,而隨處示現(xiàn),救苦救難。這種隨緣而化的道行,是菩薩從無我大悲中所流露的圓融性格。
更進一步地說,在菩薩的性格里,由于充滿慈悲的本質,因此,在菩薩的心中,沒有個人,只有眾生的存在。眾生需要什么,菩薩都會毫不吝惜的付出;無論是錢財、產(chǎn)業(yè)、妻子、兒女,甚至耳目、肢體、肝腦、生命,也毫不怨惱地施舍。譬如本生譚中記載佛陀在菩薩因地修行的時候,出生為王子。有一天,和二位長兄一同出游;在深山草叢中,突然發(fā)現(xiàn)一只剛剛產(chǎn)下七頭小老虎的母虎,由于體力透支過甚,正氣息奄奄的,命在旦夕;而那初臨世間的小虎兒,正嚶嚶低鳴,嗷嗷待哺。王子看到這一幕,惻隱之心,油然而生,決心舍身救虎。于是,支開兩位兄長,從高處跳下深谷,準備讓老虎吞食。但是母虎由于氣息微弱,無法咬動堅硬的軀體。王子慈悲心切,乃以尖銳的竹片割破自己的咽喉;剎時,血流如涌,王子忍痛爬至母虎的身邊,讓母虎吸食自己溫熱的血,終于挽回老虎母子的性命,而犧牲了自己。
慈悲,使王子忘記死亡的恐懼,甘之如飴地付出生命,菩薩就這樣發(fā)揮了無我的精神。
此外,在本生譚中還記載有佛陀前生出世為國王,慈愛人民,樂善好施,在全國各地廣設救濟所,大行布施,甚至割肉喂鷹,以救一只白鴿的故事。
凡此種種,無非是告訴我們:菩薩由于富有濃郁的慈悲性情,悲愍一切眾生,包容了眾生的一切愚癡罪業(yè),甚至犧牲、忘我,乃至于無我,頗有‘若為眾生故,一切皆可拋。’至死無悔的大無畏精神。法華經(jīng)上說:‘以大慈悲力,度苦惱眾生。’菩薩經(jīng)過累劫的修行,一切煩惱都已斷除,一切梵行均已成辦,本來可以證得清凈涅槃,然而菩薩為了憐憫眾生,不住涅槃,不斷生死,乘愿受生六道,懷抱慈悲,廣開甘露法門,轉無上法輪,甚至為了救拔三途中的有情而發(fā)愿出生惡趣。譬如地藏菩薩,當他看到地獄中被熊熊業(yè)火燒炙的眾生,便發(fā)起‘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決心,立下‘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誓愿,只要有一眾生仍在地獄,則絕不成佛證果!
各位,由上所說,我們應當知道,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正由于慈悲的性格!慈悲,是菩提渡化眾生的原動力,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這種精神從無我的智慧中產(chǎn)生,其力無比!假使我們能擁有一、二分的‘菩薩心腸’,相信社會必定能減少許多紛爭,必定增添祥和之氣!
二.菩薩的思想──般若與空性
前面說過,慈悲的性格是菩薩最大的特征,F(xiàn)在,還要強調的是:菩薩除了涵養(yǎng)慈悲,還要具足般若智慧!也就是說要有思想、有智慧的慈悲,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地濫慈悲。好比有人嗜賭成性,正苦無賭本之際,若施以錢財,則只有害了他!愛之適以害之也。換句話說,慈悲須要伴隨智慧,才能助人向上、向善;慈悲并不是助紂為虐,徒然令人墮落的小恩小惠;更不是濫施同情的婦人之仁。慈悲如兩足,遍行各地,而般若心則如同雙目,能辨明真?zhèn)、發(fā)現(xiàn)真相。慈與智,必須兩者兼?zhèn)?始能成就菩薩之行。
那么,所謂‘般若心’又是什么?即指對世間的能所、物心、主客等差別相對的現(xiàn)象,觀徹其虛妄性,泯除物我對待的執(zhí)著所產(chǎn)生的‘無分別智’,也就是指宇宙與我同在,眾生與我一體的‘空性’。從世俗的眼光來看,這世間充滿高氐、貧富、穢凈、愚賢的種種差別;但是,若就般若智慧的立場來看,這些千差萬別的現(xiàn)象,皆由緣生而空無自性;宇宙的萬有,物心也好、主客也好,性本空寂,二而為一,這就是法界一味,差別即平等的理事無礙境界。菩薩若至此境界,則眾生對菩薩而言,不再是心外的存在,眾生即心,心即眾生,于是眾生的悲喜苦樂,就是菩薩的悲喜苦樂;眾生的生死輪回,就是菩薩的生死輪回;因此,眾生生病,菩薩亦因而染疾;眾生無明造業(yè),菩薩亦代為受苦。又由于無分別智般若空慧的推動,菩薩視眾生如己子,刻不稍緩地投入世間,積極地清凈眾生的罪業(yè),而產(chǎn)生了‘大悲清凈世間智’,達到事事無礙的法界。如此,有了無分別智的大智力,就可以修證無上菩提,如實無謬地化導眾生;而有了清凈的大悲心,才能積極有效地救度愚癡。大智力可以說是上求菩提的自利往相,大悲心是下化眾生的利他還相;自利即利他,利他即自利,往相乃還相,還相亦往相,智目悲足二者相輔相成,缺一則不可,是二而一,一而二,為菩提心(思想)的主要內容。
更具體地說,菩薩為了證得般若空慧,往往發(fā)大深心,盡形壽、舍身命地去追。在南傳大藏經(jīng)中記載佛陀前生,曾有一世是婆羅門,名為善慧,秉賦純良,喜聞佛法,常恭敬地供養(yǎng)三寶。當時,正燃燈佛應化于世的時代,有一天,善慧聞知燃燈佛要到自己所住的村落來說法,喜悅萬分,為了不錯過這曠劫難逢的因緣,善慧決定前往聽法。但是在交通不便的窮鄉(xiāng)僻壤,道路是崎嶇難行的,善慧自忖:佛陀乃是世間的圣者,豈可讓沼泥沾污了佛陀的雙足?于是,善慧脫下自己的衣裳,鋪在佛陀會經(jīng)過的道路上,并且散開頭發(fā),躺臥在骯臟的泥路上,讓燃燈佛以及他許多阿羅漢弟子從自己的身上踏過,無限歡喜地來迎接佛陀。當善慧抬頭看到燃燈佛莊嚴圓滿的法相時,自內心發(fā)出贊嘆說:‘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乃發(fā)誓從今而后駕慈航拯救眾生,以求證同燃燈佛一般的正果。善慧這種求聞正法的精神,使他早彌勒菩薩九劫成正等正覺。又如常啼菩薩,在‘八千頌般若經(jīng)’中載有他求道的感人故事,大致是說常啼菩薩深感于善知識的難逢,苦于無法聽聞正法以獲得般若智慧,常憂悲難禁,潸然淚下,故大家稱他為常啼菩薩,或是常悲菩薩。他經(jīng)常跋山涉水訪求名師指點迷津,后來聽說在東方五百由旬遠的眾香城,有一位世不二出的善知識──法上菩薩,善于說佛陀的清凈正法。常啼菩薩欣喜之余決定前往求法,并且打算賣身供養(yǎng)法上菩薩。于是,他一路上叫著,卻無人問津。最后,突然出現(xiàn)一位大漢,說是要買他的四肢或心臟、骨髓當作犧牲祭品,常啼菩薩求法心切,遂割下自己的手腕賣給對方。此事被當?shù)馗簧痰呐畠褐篮?十分感動,乃備辦了五百輛珍品寶物,跟隨常啼菩薩到眾香城。后來,常啼聽法上菩薩說到‘如來不去亦不來,空性即如來’一句時,豁然開悟,立時進入甚深三昧,而游于浩瀚無垠的般若智海之中。
由善慧與常啼菩薩至心求法的例子,我們不難了解般若空慧的珍貴與難得。大品般若經(jīng)上說:‘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摩訶薩母,能生諸佛法故。’對菩薩而言,般若的修持是重要的功課,好比嬰兒吸吮母親的乳汁漸漸長大成人一般,菩薩也攝取般若的醍醐法味,漸漸成為果凈圓滿的圣者。獲得般若空慧之后,則可以泯除污穢,而到達自性清凈的無心世界,發(fā)露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等的當體即空的境界。
前面我們曾經(jīng)說過慈悲是實現(xiàn)菩薩行的原動力,這里我們還要知道慈悲又分眾生緣、法緣、無緣等三種;若是配合般若空慧,則能不住眾生相、法相而行人我二空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此,經(jīng)說般若波羅蜜是三世佛母。
在諸佛的國土中,住有許多菩薩眷屬,幫助佛陀教化眾生;有的大慈大悲,有的具足般若智慧。其中尤以脇侍大士最為世人所知,為家喻戶曉的菩薩。例如在娑婆世界中幫助釋迦牟尼佛的為文殊師利菩薩與普賢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陪同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有大勢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在東方琉璃世界協(xié)助藥師如來的有日光、月光二菩薩。其中又以文殊、大勢至、日光三菩薩為含具般若智慧的大士,他們或者騎著雄師四處弘法,或者以智慧之光戮破無明,或者手持日輪普照眾生,都是佩有大智慧的利劍,可以說他們都是斷盡一切有漏煩惱的菩薩。
菩薩以大智慧可以照見五蘊皆空,徹悟諸法空性,不生染著愛想,住于實相。不過,菩薩由于慈悲,不忍舍棄眾生,而且為了滿其本愿,往往還來世間行化,奔走于三界之中,雖明知諸法實空,沒有能度的我,也沒有可度的眾生,但仍然熱心的去‘啟建水月道場,大作空華佛事,降伏鏡里魔軍,求證夢中佛果’。總而言之,菩薩之大智是為了實踐大悲,大悲是為了完成大智,二者運用自如,則可以圓滿成就無上菩提,那個菩提是即世而且離世,離世而又即世的。
以上是說明菩薩乃體證般若空慧的圣者,是思想凈化的圣者。下面接著要說菩薩的精神。
三.菩薩的精神──堅忍與精進
現(xiàn)代,是個講求效率的科技時代,一切講究速成。如飛機、太空船、電報、快鍋、速食面、活動房子等等,無非是講求‘速成’之下的產(chǎn)物,然而,從沒有聽說過人格是可以速成的,也沒有聽說樹木可以在朝夕之間長成的,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畢竟有的東西是無法速成的。若要學得一技之長,仍得費三年五載的功夫不可。而菩薩追求佛道,更是如此,沒什么終南捷徑可尋的,若不歷經(jīng)累劫多世的修持是無法成就的。在奧林匹克世界運動會中,馬拉松式的長跑競賽,最足以考驗運動員的耐力與毅力,而菩薩在普化有情,追求佛道的過程中,就是這種馬拉松式長跑精神的顯現(xiàn)!經(jīng)上曾說,菩薩要經(jīng)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勤持種種法門之后,還要歷經(jīng)一百劫,莊嚴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積聚菩提道種,才能成佛。換句話說,在真理的道路上,菩薩必須一步一步耐煩地、堅忍地前進不懈,歷經(jīng)長期的考驗,始能成等正覺。也就是說,菩薩的特色就是要具有剛毅堅忍、勇猛精進的精神!
菩薩這種持久的忍耐、不求速成、精進不懈的精神,是怎么來的呢?就是──來自于菩提心的確立!菩薩地持經(jīng)說:‘菩薩種姓,發(fā)菩提心,勤行精進,則能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提心是一切諸佛的種子,是長養(yǎng)凈法的良田;能洗滌一切煩惱垢,能鏟除眾生的無明障;菩薩有了菩提心,好比擁有舒軟的床鋪,可以安穩(wěn)眾生五毒的身心。菩提心也使得菩薩不畏于佛道的遙遠,能遠離三有而處于真理法海之中。菩提心就是菩薩不捐棄眾生,常在生死海中,以大愿之船普度眾生。這種普度眾生的菩提心也就是堅忍與精進的精神。總之,菩提心一旦確立,則一切正愿亦因之開始,實在是一切菩提道種的根本,大悲法行的依據(jù),菩薩若是忘失菩提心,則不能饒益眾生,華嚴經(jīng)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yè)。’因此,欲修學大乘菩提薩者,一定要發(fā)菩提心。有名的善財童子,遍參五十三位善知識之后遇到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告訴他的仍是要先發(fā)菩提心,因為一發(fā)菩提心,即可得到諸佛的護持,開啟大乘悲愿之門,是聲聞緣覺所不能及者,可見發(fā)菩提心的重要。
發(fā)菩提心既然如此重要,什么是菩提心?我們應當依據(jù)什么菩提心呢?所謂‘菩提心’,簡單地說,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例如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在每年新生入學訓練時,總會安排誦讀‘勸發(fā)菩提心文’的課程,目的就在于激勵學生向菩薩道邁進。這一篇‘勸發(fā)菩提心文’是蓮宗九祖即清朝省庵大師所作。因感于時人的好逸惡勞、忘失道念,故撰此文以勸導世人當念十種因緣而發(fā)菩提心。所謂十種因緣,即是:念佛重恩、念父母恩、念師長恩、念施主恩、念眾生恩、念生死苦、尊重己靈、懺悔業(yè)障、求生凈土、念正法久住。在發(fā)菩提心經(jīng)論中則說菩薩要依思惟諸佛、觀身過患、慈愍眾生、求最勝果等四種因緣而發(fā)菩提心,以修習無上菩提。也就是要效法佛陀做大丈夫,發(fā)大勇猛,舍身命財寶,求一切智;常觀四大五蘊如夢幻泡影,悲愍眾生之造惡業(yè)而不自覺,乃發(fā)誓愿上弘下度之心;能夠如此,就是發(fā)菩提心了。
菩薩發(fā)心是偉大的,菩薩的堅忍與精進是非一般人所能及的,但菩薩并不是萬能的、神化的上帝,耶教妄言萬能,但佛教不神化佛陀,更不神化菩薩,菩薩也是人,但菩薩是一個發(fā)菩提心的人,菩薩是一個堅忍與精進的人。在經(jīng)上有一則佛陀對大眾說法的記載:一般人對佛陀的教導都能歡喜信受,唯獨有一人將頭轉來轉去,聽不進去清凈的妙法,任憑佛陀運用神通,現(xiàn)廣長舌,無限慈悲地諄諄教誨,都無法疏通這個頑強者胸中的茅塞。因此經(jīng)上說,佛有三大不能:(1)不能滅定業(yè)、(2)不能度無緣、(3)不能盡眾生界。然而,眾生雖如虛空般無量無盡,且有無緣不能度者,但諸佛菩薩卻能持續(xù)不斷,精進忍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努力不懈地做永遠無法完成的工作;他們所發(fā)的菩提心也和虛空一樣,是無窮無盡的!他們的菩提心就像喜馬拉雅山上解凍的春水,涓涓不息地流著,等待因緣成熟之時,便要化解眾生冰凍已久的心靈!
法華經(jīng)中,有一位常不輕菩薩,修持忍辱。看到任何人都畢恭畢敬地合掌問訊說:‘我不敢輕慢你,你們將來都會成正等正覺的!’有些沒有信仰的外道,不但沒有回禮,反而破口大罵,甚至用棍棒瓦石打他;常不輕菩薩總是不加還手而避到遠處,口中仍恭敬地說:‘我不敢輕慢你們,你們是未來的佛陀。’由此可知在菩薩心目中,眾生皆有佛性,只不過被無明覆蓋而不自覺罷了。好比摩尼寶珠掉入污泥中而一時失去光明而已。因此菩薩在無量劫中,發(fā)菩提心,生大慈悲,以無比的耐心,常行恭敬,來喚醒眾生對自性清凈心的覺悟。又如阿彌陀佛在前生──法藏菩薩時,發(fā)下四十八大愿,愿以無上菩提心莊嚴國土,只要他的國土中有一眾生未發(fā)菩提心,不得無生法忍,則不取正覺。因此,在阿隬陀佛的的極樂世界中多為不退失道心,一生補處的菩薩。
總之,菩薩的精神是始于確立菩提心,以至于剛毅堅忍、勇猛精進而持久不退的,是無法速成的,而發(fā)菩提的大愿心,正是轉凡成圣,邁向諸佛菩薩世界的第一步!
四.菩薩道的實踐──循序到永恒
有人說佛教既是宗教也是哲學,是什么道理呢?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的經(jīng)典,汗牛充棟,教理高深,對于宇宙人生的現(xiàn)象有精辟獨到的闡發(fā),有別于其他只能信仰不許懷疑的宗教,因此說它是哲學。但是佛教雖然如哲學一般具有嚴密的理論架構,卻并不僅止于對形而上學的探究,而特重道德倫理的實踐,因此說它是宗教。佛陀本身即是一個鮮明的注重道德實踐的例子!因此他在證悟之后,一再強調‘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的法要,希望眾生自道德實踐中,凈化自己。當佛陀遇到外道提出形而上學的問題時,通常默而不答,譬如有名的‘十四問難’即是如此,因為玄學上的思辨問題,只是文字戲論,無補于煩惱的解脫,無益于實際的人生!由此可知佛陀是十分重視實踐的,佛教是一個重視躬身實踐的宗教,也是充滿倫理性質的哲學。更進一步地說,大乘菩薩道的實踐,正是佛陀根本精神的實踐!
那么,大乘菩薩道又當如何實踐呢?我想,同我們求學一樣,是循序漸進的。我們前面說過,菩薩學園是由幼稚園而小學而中學而大學乃至于研究所,菩薩道的修行就是如此,由煩惱的凡夫而至四雙八輩的阿羅漢而至斷除煩惱習氣的等覺菩薩,乃至于功德圓滿的佛陀境地,也都有一定的次第的。而菩薩的境界也因實踐功夫的深淺而有不同,就算是登地的菩薩,也還有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等十地的分別。而且進入初地歡喜地的菩薩,方稱為地上菩薩,在初地之前的為地前菩薩。地前菩薩要實踐三十七道品方能離凡趨圣。
所謂三十七道品,又稱三十七菩提分法,也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為調治惡行、長養(yǎng)善法,斷除無明、莊嚴法身以進至菩提的資糧。這三十七道品為原始佛教以來即受重視的修行要目,即使修至十地的菩薩,仍要勤持不懈。除此之外,菩薩還要修持四攝法,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其中,布施又分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種。在行布施時,要持施者空、受者空、施物空等‘三輪體空’的觀想,不以自己為能施者,而泯除我執(zhí);不以對方為受我惠者,消除對待之心,心無掛礙,不求回報,不計多少,根除法執(zhí),才是真正的布施。其次,愛語是由慈悲的心腸中所流露出來的溫和親切的言語;法華經(jīng)中曾贊嘆龍女‘慈念眾生猶如赤子’,愛語好比慈母溫柔慈愛的語言,能化暴戾為祥和,消弭紛爭。菩薩若做到‘口中無嗔出妙香’的境界,則是愛語的境界。其次,說到利行,利行是利益眾生的行為,為大乘菩薩道所不可欠缺的德目,布施、愛語二者均是為了達成利行的實踐功夫。而只要是利益眾生之行,不論多少仍要去做。三國的劉備臨終時,曾留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遺言,佛陀也曾為眼睛盲了的弟子阿那律穿針補衣,因此,我們應當知道不積小善就無法成就大德,即使功德已經(jīng)圓滿的佛陀,也不舍棄小善啊。小善既不容忽視,更不用說是利生的大行了。其次,說到同事,所謂同事就是指設身處地以應身教化的方便,譬如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而觀機逗教,貪欲心重的就教化他行不凈觀,嗔恚心強的就引導他修慈悲觀;對農夫就講莊稼事,對婦人便說家常話,與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精神是相通的?傊,這四種攝受眾生法,是實踐菩薩道必修的課目。
另外,在實踐菩薩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六波羅蜜與十波羅蜜。六波羅蜜又稱六度,即度化眾生到涅槃彼岸的六種方法。其中布施、持戒、忍辱是利他的福德資糧,精進、禪定、般若三者則是自利的智慧資糧。實踐六度,便能;雙修,通達諸法妙諦。關于布施,前面大致說過,這里要強調的是菩薩對眾生施與財、法、無畏的布施波羅蜜時,必須富有‘功成不居’的精神,發(fā)揮到極致,則與老子所說‘己愈為人己愈有,己愈與人己愈多’的境界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布施到最后,反而會感到自己擁有的越多,乃至無所不有。至于持戒,可以對治惡業(yè),有止惡的攝律儀戒、行善的攝善法戒、利他的饒益有情戒等三聚凈戒。持戒波羅蜜首重存心。若是外面守戒如儀而內里存心不良,陽奉陰違,則不算是持戒;若是外行方便而內猶守戒,則仍不算是破戒。譬如六祖慧能,當他隱于山中與獵人同住時,吃的是肉邊,菜然而無妨于他的修行。因此,持戒必須內外如一,無終食之間違‘戒’,則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最初,持戒的人往往感到動輒觸禁,等到積久成習,乃至從心所欲不踰矩時,已等于持戒的最高境界了。其次,說到忍辱波羅蜜,是對治嗔恚,安住身心的方法。行忍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阿含經(jīng)中有不少這一類的故事。我們歷史上最著名的就是韓信的忍胯下之辱,由于忍辱,激勵他成為一代名將。又如越王勾踐,為了復國而臥薪嘗膽,其間,曾為了取得吳王夫差的信任而嘗糞使味,忍人之所不能忍,難怪他能再中興復國!由此可以了解忍辱力量之大之不容輕視。菩薩在實踐布施、持戒、忍辱三種波羅蜜之后,還要精進力行,不生退轉之心,始能進至禪定,乃至徹悟而得般若波羅蜜,此時,欲成就無上菩提就非常容易了。
其次,所謂‘十波羅蜜’是就前面所說十地修行的法門而言,即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愿、力、智等十種,前六者即是上面說過的六波羅蜜。方便,為菩薩上弘下化時的種種權巧施為。愿,則指菩薩于追求佛道時所發(fā)下的本愿,如普賢菩薩有十大愿、藥師如來的十二大愿、觀世音菩薩的十二大愿、文殊菩薩十八大愿、法藏菩薩的四十八大愿,此外,尚有‘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的四弘誓愿,為菩薩的共同愿行。誓愿,使得菩薩充滿力量、智慧而實踐菩薩道。
菩薩在二大阿僧祇劫中,修持三十七道品、四攝法、六波羅蜜,乃至實踐十波羅蜜,漸漸超凡入圣;自初發(fā)心的菩薩而至久發(fā)意的菩薩,而至阿鞞跋致不退轉的菩薩,而一生補處的菩薩,并以一百劫莊嚴相好,三祇圓滿;,終而登上等覺佛地。因此,菩薩道的完成,實在不是一蹴可成的,必須循序漸進,并且內外如一經(jīng)久不斷的修持,才能一階一階地登升上去,其間每一階段的完成,都將是永恒的喜悅!
今天,我們講的是有關菩薩的宗教體驗,有實際的例子,也有抽象的義理,大致是淺顯的,為的是讓各位容易了解而樂于去實踐。由上面所說,我們知道要成為菩薩,說難不難,說容易也還不太容易,其中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就是菩薩也是凡人做的!只要我們能涵養(yǎng)慈悲的性情,發(fā)菩提心,學習菩薩堅忍無我的精神,修持六波羅蜜,有心成為菩薩,那么,你,就是菩薩了!因為能夠實踐菩薩之道的人,就是菩薩了。
最后,我祝福各位都能蒙受菩薩慈悲甘露的滋潤,早日證得菩提,祈求三寶加被各位吉祥!如意!
- 上一篇:星云大師《佛教的財富觀》
- 下一篇:星云大師《阿羅漢的宗教體驗》
- 昔生未了今須了,此生度取累生身的解釋
- 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的解釋
- 幸為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閑人的解釋
- 修橋鋪路又齋僧,戒殺放生第一因的解釋
- 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xiāng)的解釋
-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的解釋
- 金鴨香消錦繡幃,笙歌叢里醉扶歸的解釋
- 天地銷歸何處去,微塵幻現(xiàn)奈他何的解釋
- 人從巧計夸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的解釋
-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的解釋
- 性定伏魔朝朝樂,妄念不起處處安的解釋
- 多年古鏡要磨功,垢盡塵消始得融的解釋
- 夢里堆藏總是金,一場富貴喜難禁的解釋
- 人來謗我我何當?且忍三分也無妨的解釋
- 生死河邊箇破舟,七穿八落半浮沉的解釋
- 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處道情親的解釋
-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的解釋
- 懷恨難入菩提道,應修寬恕及慈悲的解釋
- 閉關容易守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閑的解釋
-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的意思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發(fā)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目標
- 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