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玄奘精神 第74節(jié):第十一章 勝任生命中的每一個角色(4)

  說完這些,伐阇羅就走了,玄奘也開始著手準備各項回國事宜。由于玄奘學問大、品行好、聲望高,而且為那爛陀寺立下大功,所以當他要回國的消息傳開后,那爛陀寺的僧人們紛紛前來勸阻,在被玄奘婉言謝絕后,就前去懇求戒賢法師能夠出面挽留。

  戒賢法師應該是那爛陀寺中最洞悉世情也最了解玄奘之人,因而只問玄奘自己有什么打算。玄奘說,這里是佛降生的地方,我怎么會不想留下呢?但是我來印度的目的是求得大法,教化眾生,又蒙恩師您傳授《瑜伽師地論》,解決了我多年的疑惑。我游歷佛跡,研習各派理論,覺得不虛此行,這才想把我所學到的東西運回國去翻譯,使得更多人能感受到佛法,以此報答師父的恩情,所以才想早日歸國。

  聽了玄奘這番發(fā)自肺腑的告白,戒賢法師十分感動,當即下令所有人不得挽留玄奘。

  就在這時,伐阇羅的話應驗了:鳩摩羅王派使者來到那爛陀寺,讓戒賢法師把玄奘送到他那里去。那么,這位遠在南印度的國王又如何會找上門來的呢?原來,那位被玄奘釋放了的順世外道回到南印度后,見到了當時在印度權勢僅次于戒日王的鳩摩羅王,還在鳩摩羅王面前大大夸贊了玄奘一番。鳩摩羅王來了興致,就想見一見玄奘,所以才派人送了封信給戒賢法師,希望他"成全"。

  與般若毱多的辯論懸而未決,玄奘又要回國,鳩摩羅王又來橫插一腳……思慮再三,左右為難的戒賢法師只好用玄奘要回國來婉拒鳩摩羅王。然而玄奘還沒上路,鳩摩羅王的第二封信又到,態(tài)度十分強硬:玄奘必須先來見我一面,至于回國,我可以派人送他回到大唐,如果再推辭,就是看不起我鳩摩羅王!

  一頭是關系密切的戒日王,一頭是得罪不起的鳩摩羅王,兩頭都開罪不得……戒賢法師沒有辦法,干脆來了個不聞不問,就這么拖著。鳩摩羅王不見玄奘人來,又等不到戒賢法師的答復,當即大怒,又派人送去一封信,言下之意是,那爛陀寺覺得他是個惡王才不把人送來,以前惡王們做得那些破壞佛法、摧毀菩提樹的事情,我也一樣能做到,當我?guī)Т筌姎⒌侥菭陀寺的時候,請您不要追悔莫及!

  收到這封信后,那爛陀寺上下嘩然:鳩摩羅王是出了名的好勇斗狠,誰都不愿那爛陀寺因此遭到劫難。

  擺在戒賢法師和玄奘面前的有三條路:

  第一,服軟,送。現(xiàn)在把玄奘送過去,正在火頭上的鳩摩羅王會怎么看那爛陀寺,會怎么對待玄奘?屈從于某個國王,對超然的那爛陀寺來說本來就是一種羞辱;

  第二,等戒日王,不送。關系大乘佛教聲望和地位的那場辯論還沒下文,要是把玄奘送走了,戒日王來要人怎么辦?到時候鳩摩羅王不放人又怎么辦?

  第三,直接送玄奘回國。這是最無奈的一個辦法,而且只能輕裝上路,根本不能攜帶那些海量的經(jīng)卷;再者,玄奘當年就是偷渡出關離開大唐,現(xiàn)在取經(jīng)有成,還讓他偷渡回國,心理上接受不了。

  俗話說姜還是老的辣,戒賢法師當即把玄奘找來,語重心長的希望他還是能去一趟,只要能利用這個機會改變鳩摩羅王對佛教的看法,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如果不去,后果就會十分嚴重,盡力而為就行。

  是走?是留?去,還是不去?

  面對危險,玄奘再一次大無畏的站了出來,他不能讓那爛陀寺因為自己而毀于一旦。

  玄奘一到,鳩摩羅王就帶著大臣們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然后把玄奘請到宮中盛情款待。鳩摩羅王問玄奘之前為何沒有前來,玄奘的回答很聰明,說自己當時學習《瑜伽師地論》還沒結束,因此未能馬上動身前來拜見。玄奘這樣說了,鳩摩羅王也就不再深究,又問:

  "師從支那來,弟子聞彼國有《秦王破陣樂》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復有何功德,至此稱揚?"

  也就是說,鳩摩羅王與玄奘對話并沒有從佛經(jīng)開始,而是由音樂展開。

  《秦王破陣樂》是一部集歌、舞、樂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歌舞劇,原本唐初軍歌,主要歌頌唐太宗的英勇戰(zhàn)績,是由《破陣樂》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镀脐嚇贰吩撬迥┨瞥醯囊环N軍歌,雜有龜茲樂之音調。公元620年(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擊敗叛將劉武周,使得建國僅兩年的唐王朝政權得已穩(wěn)固,社會相對安定。當時有人便把流行在隋末唐初的軍歌舊曲《破陣樂》填上新詞,用來歌頌李世民的功德。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