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經(jīng)

【解深密經(jīng) (Sandhi-nirmocana-vyūha-sūtra)】印度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基本經(jīng)典之一。唐玄奘譯。5卷。相傳此經(jīng)有梵文廣本十萬頌,漢譯為其略本,一千五百頌。異譯本有3種:①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相續(xù)解脫經(jīng)》1卷;②北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jīng)》5卷;③南朝陳真諦譯《解節(jié)經(jīng)》1卷。...[詳情]

解深密經(jīng) 第七章 三法相

  解深密經(jīng) 第七章 三法相

  三法相簡稱三相,又叫三性。相是相狀、體相義,性是體性,其含義一樣。為唯識宗核心理論。

  三相是:遍計所執(zhí)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如本經(jīng)《一切法相品》說:云何諸法遍計所執(zhí)相,謂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別,乃至隨起言說;云何諸法依他起相,謂一切法緣生自性,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招集純大苦蘊;云何諸法圓成實相?謂一切法平等真如。

  遍計所執(zhí)相是在一切有為無為法上,假立的種種自性差別以及言說概念;依他起相是雜染的緣生現(xiàn)象;圓成實相是真實的本體。

  三相自本經(jīng)提出后,在后來的許多唯識論典中,都有詳細的論述,但其內(nèi)容與本經(jīng)有一定的出入。 有以所執(zhí)雜染無倒建立三性:如《楞伽經(jīng)》說:“大慧!彼名及相是妄相自性;大慧,若依彼妄相生心心法名俱時生,如日光俱,種種相各別,分別持,是名緣生自性。大慧,正智如如者不可壞故,名成自性”。

  隨主觀施設(shè)的名和相,是遍計所執(zhí)性;依妄心緣起的有漏雜染法,是依他起相;一切有為無漏圣智及諸無為,是圓成實相。

  有以所執(zhí)緣生不變建立三性:如《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說:

  問:三種自性,相等五法,初自性五法中幾所攝?答:都非所攝。問:第二自性中幾所攝。問:第二自性中幾所攝。問:若依他起自性亦正智所攝,何故前說他起自性緣遍計所執(zhí)自性執(zhí)應(yīng)可了知?答:彼意唯說依他起自性雜染分非清凈分。若清凈分當(dāng)知緣彼無執(zhí)應(yīng)可了知。

  依他起性具有雜凈兩個方面,在五法中包括了名、相、分別、正智四法;圓成實相在五法中唯指真如。

  有以所執(zhí)緣生無倒建立三性。如《成唯識論》說:分別緣所生應(yīng)知且說染分依他,凈分依他亦圓成故;或指染凈心心所法皆名分別,能緣慮故,是則一切染凈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攝。

  依他起相包括染凈二種,但凈分依他起相也可以攝在圓成實相中。

  以上機種說法中:《深密》只從雜染說依他,依不變立圓成實;《楞伽》依雜染立依他,從無倒立圓成實;《瑜伽》從緣生有染有凈,說圓成則攝無漏正智真如。

  三相在佛陀教法中,揭示了諸法空有問題。如本經(jīng)《一切法相品》說:

  若諸菩薩能于諸法依他相上如實了知遍計所執(zhí)相,即能如實了知無相之法;若諸菩薩如實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實了知一切雜染相法;若諸菩薩如實了知圓成實相,即能如實了知一切清凈相法。

  三相中遍計所執(zhí)相是無體相法,依他起相是雜染相法,圓成實相是清凈相法。同《經(jīng)》中《分別瑜伽品》說:

  若于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中,一切品類雜染清凈,遍計所執(zhí)相畢竟遠離性,及于此中都無所得,如是名為于大乘中總空性相。

  大乘瑜伽所說空有,就是認識到三性中,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是有,遍計所執(zhí)是空。

  三相理論在修證上也有重要意義。如《一切法相品》說:若諸菩薩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實了知無相之法,即能斷滅雜染相法;若能斷滅雜染相法,即能證得清凈相法。

  三相的修證次第是:先認識到遍計所執(zhí)相的空無,于依他相上下起遍計所執(zhí)相;進而斷除雜染的依他起相,由此證入清凈的圓成實相。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