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梵Mahāparinirvāna-sūtra)漢語拼音Daboniepanjing 佛教經典。亦稱《大本涅槃經》或《大涅槃經》,簡稱《涅槃經》。北涼曇無讖譯。40卷。
大涅盤經的佛性論
大涅盤經的佛性論 上
釋恒清
一.《大般涅盤經》的傳譯
大般涅盤 (mahaparinivana) 的意譯是大滅度、大圓寂,乃是指佛陀圓滿諸德,寂滅諸惡的解脫境地。 有關佛陀大般涅盤的經典有三種:
(1) 小乘的《大般涅盤經》:此經在南傳巴利藏中稱為 maha-parinibbana suttanta, 收於長部尼柯耶 (digha- nikaya) 第十六經, 相當於漢譯《長阿含》的《游行經》,F存有三個《游行經》的異譯本:(a) 《佛般泥洹經》二卷, 題為西晉白法祖譯。 (b) 《般泥洹經》,東晉失佚,此乃依《開元錄》所記。 (c) 《大般涅盤經》三卷,題為法顯譯。 以上三異譯均收於《大正藏》的阿含部, 其內容大同小異,主要是敘述佛陀入涅盤前三個月的最後游行教化, 以及入滅後八國分得舍利供養(yǎng)的情形。
(2) 《方等涅盤經》:此經為西晉竺法護譯,《四童子三昧經》是它的異譯。 此經亦論及佛涅盤前的情況,屬於大乘類的涅盤經。 經中敘述來自四方的童子前來謁佛,佛陀為他們開示各種三昧。
(3) 大乘的《大般涅盤經》:現存的漢譯本有四種: [a] 《大般泥洹經》六卷,法顯 ( 約 337-422) 譯,俗稱《六卷本》, 乃《北本》前十卷的異譯。 [b] 大般涅盤經》四十卷,曇無讖 (dharmaraksa 385 -423 ) 譯,後人稱之為《北本》或《大本》。 [c] 《大般涅盤經》三十六卷, 此乃是慧觀、謝靈運等人, 依《北本》改治而成,後人稱之為《南本》。 [d] 《大般涅盤經後分》, 會寧與若那跋陀羅於 664- 665 年譯出。 《後分》以敘述佛陀入滅及其火化等事為主,雖然沒有論及教理,但使整部《大般涅盤經》得以齊全完備。
[a]. 《大般泥洹經》六卷
法顯曾西行求法, 游學十五年之久,回國後積極從事譯經工作,貢獻良多。 法顯除了翻譯《摩訶僧祗律》等重要律典之外, 有些經錄和僧傳記載法顯曾譯《泥洹經》,故傳統(tǒng)上一直認為《六卷本》是法顯所譯。 然而,根據《出三藏記集》所錄「六卷泥洹經後記」的記載, 法顯在摩竭提國時, 有位名叫塞伽羅的在家居士,因深受法顯的求法精神所感動, 故特別贈予手寫的一部《大般泥洹經》,法顯將經本帶回國後,由佛陀跋多羅手執(zhí)胡本,寶云傳譯,於東晉義熙十四年 (418) 在道場寺譯出。此記載完全未提及法顯曾參與翻譯工作, 因此,《六卷本》是否確實為法顯所譯, 恐有待更進一步考證。
[b]. 《大般涅盤經》四十卷 ---- 《北本》
至於《北本》為曇無讖所譯,殆無異議。 曇無讖是北涼時代的譯經大師,他所譯的經典均屬大乘。 除了《北本》之外他還譯了《優(yōu)婆塞戒經》、 《地持經》、《菩薩戒本》等大乘律典,對大乘菩薩戒之弘傳有很大的貢獻。 根據《高僧傳》「曇無讖傳」所載, 曇無讖為中印度人,自幼即精小乘咒術、五明等。 後來遇一白頭禪師。經過一番議論之後, 禪師授予《涅盤經》,方知大乘之深廣,於是改習大乘。 曇無讖精通咒術,深得國王尊崇。但後來因事得罪國王, 乃畏罪而先後逃至 賓和龜茲,但因此二地均奉小乘,曇無讖遂又東入善鄯、敦煌, 最後到涼州姑臧歸附河西王蒙遜。 後來因蒙遜之勸請而譯出《涅盤經》,但是因為曇無讖攜來的只有「前分」十卷, 他又返國訪尋,於于闡得「中分」後,返回涼州譯出。 後來,他又派人到于闡求得「後分」,而於玄始十年 (421) 年,將所得全部《涅盤經》譯畢。但是, 依《出三藏記集》所載,曇無讖因聽到梵僧言及「此經品未盡」,再次西行尋取甚余部份,但未遂先亡。
[c]. 《大般涅盤經》三十六卷 ---- 《南本》
此乃是由四十卷的《北本》修治而成。 當《北本》於宋元嘉年間 (424-456) 傳至南方時,慧觀、慧嚴、謝靈運等人加以重新編輯。 《高僧傳·慧嚴傳》提到他們將《北本》修治的理由是:《大般涅盤經》初至宋土,文言致善,而品數疏簡,初學難以措懷。嚴乃共慧觀、謝靈運等, 依《泥洹》本,加以品目,文有過質,頗亦治改。
由上可知, 慧觀等人認為《北本》品數過於疏簡,初學者難以掌握要點, 遂參照《法顯本》的十八品,將《北本》十三品,細分為二十五品。 但以卷數而言,則《南本》有三十六卷,《北本》則有四十卷。 再者,他們亦將文字過於質樸而難懂的地方, 加以治改潤色,例如更改難解、不通順、粗鄙冗長、錯誤的詞句。 唐代僧人元康對謝靈運的修治加以肯定,他說:謝靈運文章秀發(fā), 超邁古今,如《涅盤》元來質樸,本言「手拖腳踏, 得到彼岸」,謝改為「運手動足,截流而渡」。
《南本》的修治主要在於品目和文字,經中之義理未曾更改。即使如此, 由於對佛經權威性的尊重,謝靈運等人修治的工作,曾受到質疑。 《佛祖歷代通載》卷八丙子條有如下記載:觀與惠嚴、謝靈運等, 詳定《大涅盤經》,頗增損其辭,因為夢神人呵之曰:「乃敢妄以凡情, 輕瀆圣典!」觀等惶懼而止。
由於文字較為流暢, 品目更加分明,《南本》還是比《北本》更為流行。 不過,從忠於原典的立場而言,《北本》應較為可信。
[d]. 《大般涅盤經後分》
《後分》東傳後,全本《大乘涅盤經》遂告完成。 《後分》共有四品, 上、下卷各二品,在第一品「遺教品」之前, 還有「 陳如品之末」的一小段,以延續(xù)《北本》的最後一品「 陳如品」。 它敘述佛陀的最後一個弟子須跋陀羅聞法證果,請佛住世不果後,先佛入滅。 接著的「遺教品」等四品, 敘述佛陀的最後教誡,以及其入滅、火化、舍利供養(yǎng)等事。
《後分》的東傳, 得之不易,曇無讖、慧觀、道普等人,都曾努力尋求,但是一直到唐初才由律師會寧求得。 會寧發(fā)心前往天竺取經, 途中於訶陵國住了三年,在麒德 (664- 665) 年間,與若那跋陀羅共同譯出《後分》後,命僧人運期帶回東土,於是全本《涅盤經》終告完成收集和翻譯。
《大般涅盤經》的成立年代大約在三至五世紀間,這種推論可從經中所引用的經典的成立時期得知。 《涅盤經》引用過《首楞嚴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如來藏經》、《法華經》、《華嚴經》!妒桌銍廊两洝烦闪⒛甏鷳诙兰o前, 因為此經早於東漢中平二年 (185 年 ) 由支婁迦讖譯出。 在五世紀《涅盤經》譯出前,已有幾種般若系經典的譯本, 例如,小品的《道行般若經》由支婁迦讖於 179 年譯出; 大品的《光贊般若波羅蜜經》於 286 年由法護譯出。 因此,它們的集成不會遲於二世紀!度鐏聿亟洝返某闪⒛甏谒氖兰o之前, 因為此經最早由法炬於晉惠帝、 懷帝時代 (290-306) 譯出。 《法華經》和《華嚴經》的集成大約在三世紀中葉。 以上《大般涅盤經》所引用過的五部經典中, 最遲集成者約在三世紀中葉,因此《涅盤經》的成立應在三世紀中葉之後, 而其下限可從《涅盤經》本身譯出的年代推測!斗@本》約於 405 年之間取得, 而《北本》則是曇無讖於 414 至 421 年間取得, 而於 421 年譯出,因此,五世紀初葉時《涅盤經》必已集出。
北傳《大般涅盤經》(以下簡稱《涅盤經》)屬於大乘三大思想體系中的如來藏思想。 從思想的演進而言,如來藏系的經論可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包括三世紀初陸續(xù)出現的主流典籍,如《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等。 中期的則有《佛性論》、《寶性論》等, 後期的是融會如來藏說與唯識說的經典,如《楞伽經》、《大乘起信論》等。 《涅盤經》內容未涉及唯識要義, 應是屬於第二時期如來藏系的經典。 由於其深入探討佛性、一闡提、法身常住等思想,在如來藏思想體系中,是部很重要的典籍。
二. 《大般涅盤經》的中心議題
《涅盤經》的中心思想,主要包含三大要義:第一,如來常住,第二,涅盤常樂我凈,第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赌P經》中卷二十五的「迦葉菩薩品」,即有明示:有人聞是大般涅盤經, 如來常住,無有變異,常樂我凈,終不畢竟入於涅盤,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一闡提人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 必當得成菩提之道。
引文中提到三個要義,而三者之意義互有關連。 《涅盤經》認為一切諸佛常住不變, 畢竟安樂,而諸佛具常樂我凈,且由於佛性的無差別相,故一切眾生終將成佛。
【1 】如來常住釋尊成道以來, 經過四十年說法後,在拘尸那揭羅城外的沙羅雙樹林下入滅。 對於佛陀自誕生到入涅盤的整個生涯,小乘佛教視為生滅變易的過程, 當化緣已盡時,即灰身入滅,乃是無常、苦空、無我、不凈的具體呈現。 基於這個根本概念,小乘佛教發(fā)展出「有余涅盤」 (sopadhi-wesa-nirvana) 和「無余涅盤」 (nir-upadhi-wesa-nirvana) 二種涅盤觀。有余涅盤為圣者生身所證,無余依涅盤為圣者滅後所證。 《南傳大藏經》的「本事」 (itivrtaka) 對此二種涅盤清楚地解釋說:何謂有依余涅盤界? 比丘眾。”惹鸬茸C阿羅漢者,為漏盡者, 成就凈行,所作已了,重荷已釋,( 自身之 ) 目地已遂,滅盡有結,正智解脫,而五根猶存,感快與不快,經驗苦樂,貪瞠癡滅。 比丘眾等,此是有余依界。
復次, 何謂無余依涅盤界?比丘界等,比丘已證阿羅漢, 已漏盡者, 成就凈行,所作已了,重荷已釋, ( 自身的 ) 目地已遂,滅盡有結,正智解脫,諸受皆滅, 唯一清涼。 比丘眾等,此即無余依涅盤。
依上引句, 有余、無余二種涅盤都是屬滅盡有漏、成就凈行、所作已了、正智解脫的境界,而其不同處, 乃在於有余涅盤「五根猶存」, 任持最後的依身,能經驗苦樂,貪瞠癡滅。 無余涅盤則「滅盡有結,諸受皆滅」。換言之,因舍棄了五蘊和合的依身, 諸受亦隨滅,即所謂的「所作已了,不受後有」。
證入有余依涅盤的圣者, 因有色身的存在,具體且實在,沒有什麼爭議。 但是,舍色身而不受後有的無余涅盤者,其存在狀態(tài)又是如何呢?由於對此問題的不同看法, 衍生了大、小乘各宗派很大差異的涅盤觀和佛身觀。 因為小乘典籍中, 常以類似「滅行無有余,如燈盡火滅」的語詞來描述無余涅盤, 《俱舍論》卷六也說:「如燈焰涅盤,唯燈焰謝, 無別有物,如是世尊得心解脫,唯諸蘊滅,更無所有」, 因此,無余涅盤常被了解為一種虛無的境界。
對於世尊舍依身入涅盤 ,是否如有些人所誤解的所謂進入斷滅虛無的狀態(tài),原始佛典早已提出澄清。 如《本事經》即說:無余依涅盤界.... 畢竟寂靜,究竟清涼。隱沒不現,惟由清凈, 無戲論體,如是清凈無戲論體,不可謂有, 不可謂無,不可謂彼亦有亦無,不可謂彼非有非無,惟可說為不可施設究竟涅盤。
究竟的涅盤本質上是寂靜清凈的, 而由於其無色身的依存, 再加上無我、無常等根本的佛教教義,入涅盤的佛被否定的認為是「灰滅佛」, 為了導正這種誤解,上引的《本事經》就強調涅盤「不可謂有, 不可謂無,不可謂亦有亦無,不可謂非有非無」,給予「絕四句」的定義。 有的經典則把它解為「不可記說」,例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二即說:若說如來後有生死者,是則為色; 若說如來無後生死, 是則為色,如來者色已盡,心善解脫,言有生死者,此則不然.... 如來若有若無、若有無、若非有非無後生死,不可記說。
自原始佛教至部派佛教, 無論是將涅盤描述為「畢竟寂靜, 究竟清凈」或「不可記說」,雖然沒有虛無斷滅的含義, 但是因為還是在無我、無常的定義下,與大乘佛教比較起來,其涅盤觀的積極性較小。
《中阿含經》說:「云何無余涅盤,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舍,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跡,對大小乘涅盤觀的不同, 三論宗祖師吉藏曾於《法華玄論》列舉三不同點:
(1) 本性寂滅, 非本性寂滅異:小乘的涅盤之所以「非本性寂滅」, 是因為它認為必待生滅滅已,才得涅盤。 而大乘之涅盤,則認為生滅當體本來即涅盤。
(2) 界內界外斷惑異: 小乘的涅盤只斷界內「分斷生死」,而大乘的涅盤具足身智、人法,故具法身般若德。
(3) 具眾德、不具眾德異:小乘的涅盤無身無智, 故不具眾德。 大乘涅盤具足身、智、人法,故具足法身般若德。
上面第一點所說的生滅 ( 煩惱 ) 即涅盤, 就是中觀所強調的「涅盤身世間, 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盤,亦無少分別」, 而世間 ( 生死、煩惱 ) 與涅盤之所以無有分別,乃是本性空。 正因為大乘的空觀能照見諸法當體即空,故能打破世間與涅盤的差異, 自由地悠游二者之間,而不會像小乘將生死與涅盤截然二分。
第三點大小乘涅盤差異處, 在於大乘涅盤「具足身、智、人法,故具法身般若德」,這與「猶如燈滅, 膏油俱盡」的涅盤觀,有極大不同。 如來涅盤「具足身」及「眾德」,也就是大乘《涅盤經》所強調的如來常住和涅盤四德。
《涅盤經》的緣起是因佛陀宣布欲入涅盤,眾弟人等悲痛不已, 懇請佛陀住世,佛陀教誡他們一切世間法,有生必有死,其性無常,生已不住,所以諸佛終究是要入涅盤的。 可是為了怕眾弟子誤以為佛般涅盤是「灰身滅智」的境地, 佛陀解釋了如來常住的涅盤真義。 例如:《如來性品》第四之一提到一般善男信女誤解如來涅盤無常的理由, 是因為佛曾說過: 1. 滅諸煩惱,名為涅盤,猶如火滅,悉無所有。 2. 離諸有者乃名涅盤。 3. 如衣壞盡,不名為物,涅盤亦爾, 滅諸煩惱,不名為物。 4. 離欲寂滅,名為涅盤,如人斬首, 則無有首,離欲寂滅亦復如是,空無所有。 5. 譬如熱鐵,椎打星流,散已尋滅, 莫知所在,得正解脫, 亦復如是,已度 欲,諸有淤泥,得無動處,不知所在。
以上對涅盤的描述傾向否定性, 若依字面上意義去了解,其結論會是「如來無!。 但是如果有人以此問難「如來為常住法不變異」的教義, 佛陀的回答是:「若有人作是難者,名為邪難!狗鹜咏忉屨f:煩惱者, 不名為物,何以故?永畢竟故,是故名常。是句寂靜, 為無有上,滅盡諸相,無有遺余,是句鮮白,常住不退,是故涅盤名為常住。 如來亦爾,常住無變。 言「星流」者,謂煩惱也,「散已尋滅,莫知所在」者, 謂諸如來煩惱滅已,不在五趣,是故如來是常住,無有變異。」
《涅盤經》不但如上面引句辯解涅盤非斷滅,而且更積極主張如來常住身如金剛一樣不壞。 《金剛身品》世尊說:「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 金剛之身」,迦葉尊者反問說他不見世尊所說如來的常住金剛身, 看到的只是世尊的「無常破壞,塵土雜食等身」。 世尊於是再次告欣迦葉說:「如來之身無量億劫堅牢難壞, 非人天身、非恐怖身、非雜食身、如來之身非身,是身不生不滅,不習不修, 無量無邊,無有足跡,無知無形,畢竟清凈。 」
《壽命品》中以「常住五身」表顯如來的常住性, 五常是常命、常色、常力、常安樂、常無礙辯才。 經中葉迦對於如來既然壽命無量,卻又不能久住世間而要入涅盤,深感不解。 佛陀告訴葉迦對如來不應生滅盡想, 因為「涅盤即是諸佛法性」,而法性是常法、不變易法, 因此說如來常住壽命無量,世尊是為了度眾生才示現涅盤相的。 總之,佛身不是雜食身、煩惱身、後邊身、或無常身, 而是無煩惱身、金剛身、法身、常身、無邊身。
《涅盤經》主張如來常住的理由, 是對治以涅盤為永遠沉寂的消極涅盤觀。 大乘強調的如來身即是法性、涅盤、法身, 而同時在涅盤的當下,即是生死煩惱,就是所謂的「斷煩惱者,不名涅盤。 」在這種涅盤煩惱不二的積極意義之下, 如來可同時「妙有」地出入涅盤和世間,繼續(xù)其度化眾生的工作。
【2 】涅盤四德 ---- 常樂我凈
涅盤四德是對原始佛教所強調的無常、苦、空、 無我、不凈等根本教義所提出批判式的新詮釋。 傳統(tǒng)佛教認為眾生有「四顛倒」, 即「無常常想、苦生樂想、無我我想、不凈凈想」, 這四種執(zhí)見是煩惱的根源,也是解脫道的絆腳石。但是《涅盤經》卻做了完全相反的詮釋。「如來性品」說:佛告葉迦:善男子, 謂四倒者,於非苦中生於苦想。非苦者名為如來,生苦想者,謂於如來無常變異。 若說如來是無常者, 名大罪苦,若言如來舍此身入於涅盤,如薪盡火滅,是名非苦而生苦想,是名顛倒。
無常變異的一切法皆苦, 本來是四圣諦中「苦諦」的真義, 如果把生滅變異之苦想當作樂想,就是顛倒見,但是《涅盤經》卻說「樂者即是如來,苦者如來無!。 換言之, 如來常住是為樂 ( 非苦 ) , 但是如果把如來舍身入涅盤視為無常變異法,就是苦想,也就是於「非苦」而生「苦」想, 《涅盤經》稱此種想法為顛倒見。 同樣地,無我我想,固然是顛倒,而把「我」當「無我」想也是顛倒!督洝分薪忉屨f:世間之人,亦說有我,佛法之中亦說有我。 世間之人雖說有我, 無有佛性,是則名為於無我中而生我想,是名顛倒。 佛法有我,即是佛性。世間之人說佛法無我,是名我中生無我想。 若言佛法必定無我,是故如來敕諸弟子修習無我,名為顛倒。
佛教基本教義一向強調無我, 但是根據以上引文,佛法與外道均說有我,然而其意義有所不同。 外道雖然說有我,但卻說無有佛性, 而且其所說的「我」是執(zhí)諸法有自性的「我」。 但佛法的「佛性我」是含有空義的我,不同於外道我,所以如果於無我中而生我想,就是名顛倒。 再者,佛法說有我,即是有佛性的意思,如果外道說佛法無我 ( 佛性 ),就是於「我中生無我想」,亦是顛倒。
第四種顛倒是「凈不凈想、不凈凈想」,《經言》:凈者即是如來常住, 非雜食身、非煩惱身、非是肉身、非是筋骨系縛之身。 若有說言如來無常是雜身.... 是名顛倒。
因為如來的常住身非雜食身、煩惱身、故名為「凈」, 若以為如來無常是雜食身,即於凈中起不凈想,即為顛倒。 總之, 凡夫外道對於生死有為所執(zhí)的四種謬見 ---- 常樂我凈,屬於「有為」的四顛倒, 而「無為」的四顛倒,是指二乘人雖不會誤執(zhí)有為的四顛倒, 卻誤以為涅盤悟境是虛無的境地, 而於涅盤起「無常、無樂、無我、不凈」的四種顛倒見,不能起涅盤「常樂我凈」的正見。
對傳統(tǒng)無我、無常、苦、不凈的了解, 《涅盤經》批評它是「知字不知義」,真正知義應是:無我者名為生死,我者名為如來。 無常者聲聞緣覺,常者如來法身。 苦者一切外道,樂者即是涅盤。不凈者即有為法,凈者諸佛正法。
此段經文只點出常樂我凈所指為何, 但并未解釋為何「我」是指常住無變的如來, 「!篂槿鐏矸ㄉ恚笜贰篂槟P,「凈」為諸佛正法。 《佛性論》卷二則有較詳細的說明:如來法身之所以名為「大!,是因為「生死涅盤平等通達」,也就是說如來法身離於生死涅盤二邊。 若見生死無常,是為斷見,若見涅盤常住,是為常見。 如來法身離此二見, 生死即涅盤,二者「平等通達,不可分別」,入不二法門,這才是「大!沟恼媪x。
《涅盤經》說「樂」是指涅盤, 《佛性論》解釋說,這是因為涅盤即是滅盡一切「苦集相」, 和證得一切「苦滅相」,意生身滅不更生,故可以說「大樂」。 上面引文說「我者名為如來」, 而《佛性論》說「一切我無我虛妄執(zhí)滅息」, 名為「大我」,因為它遠離外道的「我執(zhí)」和二乘的「無我執(zhí)」。《涅盤經》說「凈者諸佛正法」 ( 無為法 )!斗鹦哉摗犯徊街赋鋈鐏矸ㄉ淼摹复髢簟购妒シ驳摹副拘郧鍍簟购臀佛果才有的「無垢清凈」。
《涅盤經》的「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以具「大!埂ⅰ复髽贰、「大我」、「大凈」的如來「大涅盤」, 揀別二乘的「涅盤」。 雖然整部《涅盤經》中對四德中「常」義的解釋隨處可見, 但是「德王菩薩品」中詳細解釋「大樂」、「大我」、「大凈」的意義,卻獨缺「大!梗 可能是疏漏所致。 而其對大我、大樂、大凈的詮釋也與《佛性論》不盡相同。
「德王菩薩品」謂證入「大涅盤」的如來具「大我」屬性,乃是因為如來有八種自在:
1. 如來能示現無量身充滿十方無量世界。
2. 如來能自在地示現身滿三千大千世界。
3. 如來能無礙地來往恒河沙數諸佛世界。
4. 如來能令無量眾生所作成辦,也能身處一地而使他土一切眾生得見。
5. 如來具根自在,故能以一根攝六境,卻不加執(zhí)取。 06. 如來得一切法,但心無得想。
7. 如來演說自在, 其演說的內容歷無量劫亦不盡。
8. 如來如虛空遍滿一切處,以自在力令眾生得見。
《佛性論》以如來法身離我、無我執(zhí)見為「大我」的義涵, 《涅盤經》則以如來的八種自在力為「大常」的含義,二經的著重點顯然不同, 但不外乎都是顯現如來的功德屬性,與一般執(zhí)有自性的「我」見,完全不同!复竽P」蘊含的「大樂」有四種:
1. 斷世間凡夫苦樂後之樂:涅盤之性超越苦樂,故名大樂。
2. 大寂之樂:涅盤之性遠離憒鬧,故有大寂靜之樂。
3. 一切知之樂:證入大涅盤的諸佛皆知一切法,故有大樂。
4. 如來之身非煩惱之身,金剛不壞,故名大樂。
以上所舉的四種「大樂」, 與《佛性論》所說的「大樂波羅蜜」有些不同, 後者是以「苦滅無余」為大樂,而前者除了以超越苦樂 ( 不苦不樂 ) 的境界為大樂之外, 也強調寂靜、智慧 ( 一切知 )、不壞身等為涅盤的功德屬性!复竽P」的「大凈」也有四種:
1. 斷除二十五有的大涅盤名為大凈。
2. 諸佛證入大涅盤之後,諸業(yè)清凈。
3. 如來身常而且清凈。
4. 如來心清凈無漏。
以上所舉的四種「大凈」, 與《佛性論》所說「一切煩惱習氣皆滅盡為大凈」的意義相同, 但是《佛性論》又特別舉出本性清凈和無垢清凈, 更具深意,因前者是從現象上表現,而後者則是從本質上考量。 至於常樂我凈四者之間的關連,《涅盤經》有如此說明:
滅內外入所生六識,名之為常,以是常故名之為我。 有常、我故,名之為樂。常、我、樂故名之為凈。 善男子,眾生厭苦斷是苦因, 自在遠離是名為我,以是因緣,我今宣說常樂我凈。引文指出如來涅盤的「常德」, 乃是由滅凡夫六識所得,而因為此「常」, 才能名之為「我」,又因為有「常」、「我」、才能名之為「樂」。 最後,因為有常、我、樂,才能名之為「凈」。
綜觀《涅盤經》強調涅盤四德的意義, 主要是在於它對小乘佛教的無常、 苦、空、不凈的教義提出反省性的反應。經中批判「修習無常、 苦、空、無我等想」為「無有實義」, 其理由有二:一者如果過份執(zhí)著無常等見,易誤入斷滅虛無之見, 二者若於無常計常、苦者計樂、無我計我、不凈計凈,亦同樣是謬見。 因為《涅盤經》認為無常等四法有實義, 故主張常樂我凈等四德,但是它與一般凡夫執(zhí)著的常樂不同處何在呢? 經中將它分成所謂「世間常樂我凈」和「出世間常樂我凈」。世間的「!故菬o常計常的「! ( 以下類推 ),故為顛倒見,因其「有字而無義」。 而出世間的「常」是就如來法身遍滿而說「!, 此常沒有常相,故不同於世間常,其余的樂、我、凈亦復如是。 總之,這才是常樂我凈的實義。
【3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佛性思想是《涅盤經》的精髓, 經中對佛性的意義有詳盡的闡釋, 但是《涅盤經》的佛性思想最大的爭議點,在於是否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 悉皆成佛 ),而此爭議主要是涉及一闡提 (icchantika) 是否成佛的問題。 因此,在討論佛性義之前, 有先了解一闡提意義之必要。
「一闡提」是 icchantika( 或 eccantika) 的音譯, 在不同經典, 也出現不同漢譯,如「一闡底迦」、「一顛底迦」、「一闡底柯」、「一闡提迦」等。icchantika 是由梵文動詞 is 變化而來,意思是「希求、欲樂」。icchant 是 is 的現在分詞, 加上名詞的構成音 ika,即成為「欲樂者」、「多欲者」、「多貪者」等。 《玄應音義》解釋說:「言一闡底柯, 此云多貪,謂貪樂生死不求出離,故不信樂正法。」一闡提除了含「多貪」的字義之外,更引申指「斷善根」、 「信不具足」、「慧不具足」、「燒種」、「極惡」的眾生。
雖然「一闡提」一詞在中期大乘佛教才開始出現於諸經論中, 但是若從佛教思想史考查,一闡提的概念,可以說從佛陀時代即已萌芽。提婆達多 (devadatta) 出佛身血,央掘魔羅 (avgulimalya) 殺人如麻,阿 世 (ajatasatta) 弒父囚母,他們都是佛陀時代具有一闡提屬性的代表性人物。 佛滅後,佛弟子放逸者更不受約束。 第一次結集就是因為拔羅陀慶幸佛陀已入滅,自已可隨心所欲而召開的。 以後幾次的結集涉及所謂「大天五事」、「十事非法」等之爭, 都與持戒或犯戒、護法或謗法有關, 這些爭議也都是後來「一闡提」教義所關心的議題,一闡提的思想顯然已蘊含其中。
對於惡質的眾生相, 原始和部派典籍都有所描述,例如犯殺、盜、淫、妄等四重禁者, 犯殺父、弒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 破和合僧等五逆罪者。 阿含經中依正邪善惡,將眾生分成「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 邪定聚就是指不行佛道而行邪道者, 《俱舍論》則具體指出造五逆罪者為邪定聚眾生。被編入阿含部的《央掘摩羅經》 把邪定聚和一闡提相提并論:所言邪定者, 謂彼一闡提,正定謂如來,菩薩及二乘。 目蓮應當知,二種甚希有,所謂佛世尊,及與一闡提。 如來最上處,於上更無余,第一極卑鄙,所謂一闡提。 譬如大菩薩,滿十波羅蜜,闡提亦如是,具足十惡行。
除了《央掘魔羅經》之外,早期大乘經典也都陸續(xù)提及一闡提。 《不增不減經》告戒眾生不可起「增見」、「減見」二種「極惡不善」的邪見, 否則,「若起一見,若起二見,諸佛如來非彼世尊.... 此人以其起二見因緣故,從冥入冥,從 入 ,我說是等名一闡提。 」 此處一闡提的含義,從五逆十惡的具體罪行,發(fā)展到偏執(zhí)的抽象邪見。由於教團不斷有行為偏差的僧眾, 誹謗佛法的情形也時有所聞, 嚴重大乘佛教各宗派則其各自的教義,對三定聚有不同引申的解釋!瑜伽師地論》將三聚,依「本性」和「方便」再細分成六聚。 華嚴宗以十信以前為邪定、十信為不定、十信以後為正定。 日本凈土真宗以修萬善以求往生者為邪定聚、自力念佛行者為不定聚、他力信心行者為正定聚。
另有西晉竺法護譯的《佛說鴦掘摩經》和法炬譯的《佛說鴦崛髻經》,此二譯均為一卷,本與阿含中的譯本,內容大同小異,主要是敘述鴦掘摩遇佛後,改過從善,證阿羅漢果的故事。但是,四卷本的《央掘摩羅經》有四卷之多,除了敘述央掘摩羅的故事之外,經中大談如來藏教義,顯然是屬於如來藏思想系統(tǒng)的早期大乘經典、《大正藏》將它編入「阿含部」并不妥當。
威脅僧團的清凈和佛法的久住, 因此,法滅的危機意識逐漸出現於經典中, 而這些惡行的眾生,許多大乘經典就稱他們?yōu)橐魂U提。 例如,《佛名經》描述眾生從無始所造的諸惡業(yè)等, 包括殺生,妄語、輕慢、貪求、嫉妒等等,這些惡業(yè)如「薪火熾然, 無有休息」,當一個人的「三業(yè)微善一切俱焚,善法既盡」時,即名為「一闡提」。 《大乘阿達集論》也有類似的說法:「若已斷善者, 所有善法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 若非涅盤法,一闡底迦,究竟成就雜染諸法,由闕解脫因,亦名阿顛底迦。 」
當如來藏系經論成立之後, 一闡提的思想普遍地出現其中,并加以廣泛的討論。 正法的護持和眾生的成佛,是如來藏系經論所關心的要點, 換言之,如來藏法門有顯著的「扶律談!沟娘L格。 初期如來藏說的倡導者,一方面律身嚴謹,另一面有強烈的法滅危機意識。 例如,《大方等無想經》說:「未來持法弟子如迦葉者,成就大慈, 具足凈戒」;其他如《大法鼓經》和《大般涅盤經》中,持律嚴謹的迦葉是佛陀說法主要的對象, 這都是暗示如來藏法門持法者嚴守戒律的風格。 至於那些與持法比丘相反的非法惡行比丘, 如來藏系經論也一再提到,憂慮其對佛法的違害會導至法滅, 所以如來藏說的倡導者都成為正法的捍衛(wèi)者, 如《勝 夫人經》中有二大類,其中之一就是「護持正法,於所生身不惜軀命。 」
因為如來藏說有扶律談常的特性, 其經論普遍論及毀戒惡行的眾生,并稱他們?yōu)橐魂U提。 如來藏系經論都主張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 ( 佛性 ),但是否包括一闡提,則各有不同看法。 《央掘魔羅經》說一闡提十惡具足,不能證佛道!稛o上依經》說一闡提誹謗大乘, 墮邪定聚,不得證無上菩提。 《楞伽經》也說一闡提「無涅盤性」!斗鹈洝分须m然多次描述一闡提的惡行, 不過它卻強調一闡提能懺悔罪過,暗示一闡提有解脫的可能性。 然而,極力提倡一闡提可以成佛者, 只有《大般涅盤經》,但是因為經中前後說法不一,卻也引起不少爭議。
在整部《涅盤經》提到一闡提者有六十余處之多,對一闡提之特徵和惡行有詳盡的描述。 從經中對一闡提的定義,即可看出其重要的特徵。
1. 破戒、作五逆罪「一闡提輩犯四重禁、五無間罪、誹謗方等、非法說法、法說非法! ( 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六、頁 559 中 ) 「佛告純陀言:破戒者謂一闡提。 .... 若犯四重作五逆罪, 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無布畏慚愧,不肯發(fā)露, .... 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闡提道。 」 ( 一切大眾所問品第十七,頁 665 中 -666 下。)
2. 不信佛法、因果「如來尚為一闡提等演說法要.... 一闡提者, 不信、不聞、不能觀察、不得義理! ( 梵行品第八之六、頁 481 中 ) 「一闡提輩, 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深法,及不遇,俱不離一闡提心! (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六, 頁 519 上 ) 「一闡提者,不信因果、 無有慚愧、不信業(yè)報、不見現在及未來世、不親善友、不隨諸佛所說教誡! ( 梵行品第八之五,頁 477 下 )
3. 誹謗佛法「一闡提說無方等,以是義故,一闡提輩無心趣向清凈善法。」 ( 月喻品第十五, 頁 569 下 ) 「若男、若女、若沙門、若波羅門,說言無道、菩提、涅盤,當知是輩名一闡提魔之眷屬,名為謗法。 ( 梵行品第八之三,頁 466 中 )
4. 斷滅善根、不作善法「何等名為一闡提耶?一闡提者,斷滅一切諸善根,本心不攀緣一切善法,乃至不生一念之善! ( 如來性品第四之二,頁 393 中 )
5. 破壞僧團綱紀「有一闡提作羅漢像,住於空處,誹謗方等大乘經典.... 是一闡提惡比丘輩住阿蘭若處,壞阿蘭若法! ( 如來性品第四之六, 頁 419 上 ) 「一闡提有五事,沒三惡道:一者比丘邊作非法故,二者於比丘尼邊作非法故, 三者自在用僧 物,四者母邊作非法故,五者於五部僧互生是非故。」 ( 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六,頁 5534 中 )
《涅盤經》極力提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必定可成佛的觀念, 但是其前分也一再出現排除一闡提成佛可能性的經文,主要是因為上舉的惡行所致。 《經》中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以是性故,斷無量億諸煩惱,即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除一闡提。 」 經中舉了許多一闡提不能生菩提心的譬喻。例如:
1. 一闡提不能生菩提心,如焦種不能生長。
2. 一闡提不能生菩提心, 如明珠置於污泥不能令清。
3. 一闡提不能生菩提心, 如必死之人,良醫(yī)亦無法救治。
4. 一闡提不能生菩提心, 如金剛不壞龜甲及白羊角。
5. 一闡提不能生菩提心,如生盲者,良醫(yī)不能愈。
6. 一闡提不能生菩提心, 雖普雨法雨於一闡提,仍不能住。如大雨不住於空中。
與其他惡行邪見眾生相比,一闡提的罪障更重。他們不但不能生菩提心而成佛, 幾乎所有行善行,去除煩惱或聽受佛法的可能性也沒有:
1. 「是大涅盤微妙經典亦復如是,雨大法雨普潤眾生,唯一闡提發(fā)菩提心,無有是處! ( 如來性起品第四之六,頁 418)
2. 「所至之處,若至舍宅,能除眾生無邊煩惱,犯四重禁五無間罪、未發(fā)心者, 悉令發(fā)心,除一闡提。 」 ( 月喻品第十五,頁 660 下 )
3. 「爾時 蛇毒螯諸惡蟲類,魔鬼羅剎咒蠱道,皆生慈心不相侵害如視一子,唯除一闡提輩。 」 ( 《大般泥洹經》卷一,頁 857)
根據這個引文, 一闡提甚至於不如 蛇毒螯等惡蟲類。由於其罪障深重, 自已固然無法修善、懺罪、發(fā)菩提心,甚於連被救助的可能性也沒有,故經言:譬如良醫(yī)善知八種悉能療治一切諸病, 唯不能治必死之人。 諸佛菩薩亦復如是,悉能救療一切有罪,唯不能治必死之人一闡提輩。
再者,《涅盤經》卷第十四還說如來不為一闡提說法:為中根人於波羅捺轉於法輪, 為上根人今於此拘尸那轉大法輪, 極下根者如來終不為轉法輪,極下根者即一闡提。
大涅盤經的佛性論 中
《涅盤經》將殺業(yè)分成上、中、下三級:
(1) 「上殺」者指殺害父母、阿羅漢、辟支佛、 菩薩等,犯者墮阿鼻地獄,具受上苦。
(2) 「中殺」者指殺害凡夫人、 乃至一切阿那含、犯者墮地獄、畜生、餓鬼道,具受中苦。
(3) 「下殺」者指殺害蟻蟲、乃至一切畜生, 犯者墮地獄、畜生、餓鬼道,具受下苦,因諸畜生尚有微妙善根,是故殺者具受罪報。
至於殺一闡提,罪該如何?《涅盤經》接著說:善男子,若有能殺一闡提,則不墮此三種殺中。 善男子,諸婆羅門等一切皆是一闡提也。 譬如掘地刈草砍樹、斬截死尸罵詈鞭韃無有罪報, 殺一闡提亦復如是無有罪報。 何以故?諸婆羅門乃至無有信等五根,是故雖殺不墮地獄。
依以上殺業(yè)的分類, 若有人殺蟻蚊等畜生,尚且要墮三惡道之報, 因為這些畜生還有微小善根,但是若殺一闡提,則不屬於三種殺業(yè),無有罪報,因為他們乃屬斷善根之輩。 由此可見,《涅盤經》對一闡提有極嚴厲的看法。
然而,《涅盤經》對一闡提的看法并非前後完全一致。初分十卷的經文中稱一闡提為焦種、 善根斷滅者、必死之人、無瘡 ( 沒有瘡的人,毒不能入,此乃比喻全無菩提因緣可能性的人 )、非法器、無目 ( 沒有眼晴,不識大乘而加以誹謗的人 )、生盲、多羅樹頭 ( 被砍不能再生 )。這些譬喻都是表示一闡提沒有作佛的可能性。 雖然「前分」一再強調一闡提不能成佛, 但也有一處經文,明言一闡提有佛性:彼一闡提雖有佛性, 而為無量罪垢所纏,不能得出如蠶處繭, 以是業(yè)緣不能生於菩提妙因,流轉無有窮已。
以上引文出自《涅盤經》第九卷「如來性品」第四之六, 雖然整卷的內容乃在於強調一闡提不能成佛,但經文畢究還是明言「一闡提有佛性」, 只是他們?yōu)闊o量罪垢所纏,而不能生菩提妙因。 既然如此,他們還有沒有補救或改變的可能?「如來性品」也有如是說:不定者如一闡提, 究竟不移,犯重禁者不成佛道無有是處。 何以故?是若於佛正法中心得凈信,爾時即便滅一闡提。 若復得作優(yōu)婆塞者,亦得斷滅於一闡提,犯重禁者滅此罪已, 則得成佛,是故若言畢定不移不成佛,無有是處。
依據引文,一闡提犯重禁者,若對佛法產生凈信, 則可斷滅一闡提的屬性。 此時即不再是一闡提,則得成佛,可見還是給予一闡提有條件的成佛可能性。 然而,初分中像這樣的說法, 并不多見,絕大部份還是堅決地否定他們能成佛。但是,續(xù)譯部份一闡提觀,則有所不同。 《涅盤經》前、後部份一闡提觀不同的原因, 依傳統(tǒng)的看法是「其經初後所演,佛性廣略之聞耳,無相遠也。 」 換言之,前分的堅持一闡提不成佛, 與續(xù)部份的一闡提定當成佛,并無矛盾之處, 只是佛性義廣略不同而已,但是從文獻學角度而言, 《涅盤經》的前後分不同的一闡提觀,乃是因為其經集出的時間不同,或出自不同作者所致。
續(xù)譯部份的一闡提觀, 一方面還是延襲「前分」的看法,但是另一方面,也漸漸出現轉圜的跡象。 續(xù)譯部分,共有八品。 自第十一卷至二七卷為:「現病品」、「圣行品」、「梵行品」、「嬰兒行品」, 自二十一卷至四十卷為「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 「師子吼菩薩品」、「迦葉菩薩品」、「 陳如品」。 在前四品中,一方面稱一闡提為「最極惡者」、 「最極下根者」、「必死之人」。 「燒滅善根」,又言一闡提者「不信因果、無有慚愧、不信業(yè)報、 不見現在及未來、不親善友、不隨諸師所說教誡,諸佛世尊所不能治」,但是另一方面也說佛陀會為他們種下後世善因:不可治者喻一闡提, 現在世中雖無善果,以憐愍故,為種後世諸善種子故。
另者, 如果一闡提在受苦時,能生悔改的心,菩薩即為他們演說佛法,令他們生善根:是一闡提受苦時, 或生一改悔的心,我即當為說種種法, 令彼得生一念善根, 是故此地復名一子。
經中甚至於說一闡提如果從佛、菩薩聞法, 即能發(fā)正等正覺的心:世有三人其病難治:一. 謗大乘, 二. 五逆罪, 三. 一闡提。如果三病世中極重,.... 從佛、菩薩得聞法已,即能發(fā)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梵行品」中提到王舍城的阿 世王,性殘暴喜行殺戮,甚且弒父,其行徑猶如一闡提。 後來阿 世王生大懺悔心,佛陀因而為他說法。 這也就是說如來出於慈悲和智慧,「於一闡提輩善知根性,而為說法。 」「前分」原來是一直強調一闡提是「斷盡善根者」, 但是此處卻漸漸轉而言一闡提也有善根, 他們的善根又如何呢?「梵行品」言:一闡提輩分別有二:一者得現在善根, 二者得後世善根。 如來善知一闡提輩能於現在得善根者,則為說法。 後世得者亦為說法, 今雖無益,作後世因。
如來為一闡提說法, 有的能於現世得善根,有的即使現世無法得善根, 由於有佛說法的「後世因」,他們亦可在後世得善根。 經文更一步將一闡提分成「利根」和「中根」二種;利根者於現世能得開發(fā)菩提,中根者則於後世得。 從「前分」所說一闡提斷善根無悔心, 到此處所說一闡提能生悔意和善根, 關鍵完全在佛菩薩能為他們說法,可見這是《涅盤經》前後不同的一闡提觀的主要轉折點。
《涅盤經》最後段「德王菩薩品」、 「師子吼菩薩品」、「迦葉菩薩品」、三品中, 對一闡提有更一進步的背定看法,最後終於作成了一闡提可成佛的定論。 此三品的一闡提觀簡述如下:
( 一 ). 「德王菩薩品」的一闡提觀有下列要點:
1. 一闡提亦有佛性。
2. 諸法不定,是故惡人亦不定。
3. 斷善根與斷佛性意義不同,換言之,斷善根并非表示即是斷佛性。
4. 亦不可執(zhí)言一闡提有佛性,舉箜篌為喻。
「德王菩薩品」對一闡提是否有佛性的疑問,首先有如下的回答: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懺四重禁、除謗法心、盡五逆罪、滅一闡提,然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甚深秘密之義。
此處所說的「甚深秘密義」, 是指在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的前提之下, 即使那些罪障深重的眾生,只要滅除四重禁、謗法心、五逆罪和一闡提的心性和行為,就可成佛。 對這種說法, 德王菩薩產生懷疑,於是他問佛陀:「若犯重禁、謗方等經、作五逆罪、一闡提等有佛性者, 云何復墮地獄?」再者, 「若斷善根名一闡提者,斷善根時所有佛性云何不斷?.... 如其 ( 佛性 ) 不斷, 何故名為一闡提耶?」 佛陀回答德王菩薩說:善男子, 一闡提者亦不決定,若決定者是一闡提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不決定,是故能得。
引文的意思是一闡提的屬性是「不決定」的, 正因為其不決定, 才有可能改變,而由於其改惡從善,方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至於如果一闡提不斷佛性,何以他們斷善根?佛陀解釋說:善根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 佛性非內非外,以是義故,佛性不斷。 復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佛性非有漏非無漏,是故不斷。 復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
善根是屬於「內、外」、「有漏、 無漏」、「常、無!沟葘α⒌亩挠袨榉, 而佛性是超越一切對立,非內非外、 非有漏非無漏、非常非無常、非斷非不斷等不落二邊的無為法,故說一闡提雖然斷善根,但不能說他們斷佛性。 佛陀又說:善男子, 「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不具信名一闡提。 佛性非信,眾生非具,以不具故,云何可斷?「一闡」名善方便,「提」名不具,修善方便不具足故名一闡提。 佛性非是修善方便,眾生非具,以不見故,云何可斷。
與前引文所說同理, 一闡提雖然「不具信」、「不具修善方便」、「念不具」、「慧不具」, 但是佛性非信非不信、非善非不善、非念非不念、非慧非不慧,因此, 不能因為一闡提不具「信」、「善方便」、「念」、「慧」等, 便說他們不具佛性。
然而, 緊接上文,佛陀卻又強調「一闡提中無有佛性」, 此乃明示亦不可執(zhí)言「一闡提有佛性」,因為雖然一闡提本有佛性,若「不見」佛性,還是難免會墮三惡道。 經中并舉箜篌為喻:有一國王因聞箜篌聲清妙無比, 心生喜愛,即令大臣取箜篌來,并令箜篌出聲。 然箜篌不出聲,國王乃斷其弦、取其皮,直到箜篌斷裂,還是不得其聲。 國王怒斥大臣作妄語,大臣告訴國王「應以眾緣善巧方便聲乃出」。 佛陀以此箜篌出聲比喻佛性:眾生佛性亦復如是無有住處,以善方便故得可見。 以可見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闡提輩不見佛性,云何能遮三惡道罪?善男子, 若一闡提信有佛性,當知是人不至三惡,是亦不名一闡提也。
總之, 「德王菩薩品」一方面認為一闡提是斷善根者,另一方面又主張一闡提不斷佛性, 因為只要他們有朝一日能信有佛性, 他們就不再是一闡提,自然就不會墮三惡道,并且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二 ). 其次的「師子吼菩薩品」更加廣說佛性義, 主張一切眾生 ( 包括一闡提 ) 悉有佛性, 但是它也保持一些對一闡提的負面觀點。 它以恒河邊七種人比喻七種畏煩惱賊欲渡生死大河的修行者。
第一種人「入水即沉」, 一闡提屬於這種人,因為「一闡提者名斷善根。 斷善根故,沒生死河不能得出。」他們是因為「六因緣」、 「五事」、「後五事」、「三事」等而沈淪三惡道生死河。 六因緣,乃是「一者惡心熾盛,二者不見後世, 三者樂習煩惱,四者遠離善根,五者惡業(yè)障隔,六者親近惡知識。 」「三事」是:「一謂如來無常永滅,二謂正法無常變遷,三謂僧寶可滅壞故!埂噶蚓墶埂 「五事」等指的是一闡提在德行的缺失, 與「前分」所描述的一闡提沒有什麼不同, 但是此處的「三事」,指的是一闡提在見解上的錯誤, 即不能信受三寶常住的意思,亦即不能信受《涅盤經》的中心教義。 總之,行為和思想的過失都是一闡提沈沒生死海的因素。
然而, 「師子吼菩薩」還是肯定一闡提「悉有佛性」,皆可成佛。 不過,它將「悉有」佛性的「有」分成三種:1. 未來有,2. 現在有, 3. 過去有。對一闡提的有佛性,佛陀解釋說:一切眾生過去世有斷煩惱, 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 一闡提等無有善法, 佛性亦善,以未來有故,一闡提等悉有佛性。 何以故?一闡提等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引文的意思是說一切眾生現在有煩惱諸法, 故現在沒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佛的屬性, 但是「未來當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同樣地,一闡提現在雖無善法,但是他們以佛性性善,未來也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譬如某人家中有乳酪, 有人問有酥否?此人答言有酥,不過他也解釋說現在有酪還不是酥, 但如以巧方便加工,「未來當得酥」,一闡提未來必當成佛也是同樣道理。 「德王菩薩品」是以「諸法不定」和「斷善根非即斷佛性」來論證一闡提可成佛, 而「師子吼菩薩品」則試圖以時間的因素來化解一闡提不成佛和成佛的矛盾, 其論證所用的理由雖不同,目的都是為了建立一闡提可成佛的理論基礎。
( 三 ). 「迦葉菩薩品」有關一闡提的討論, 是以善星比丘 (sunasatra) 為極惡的代表性人物。善星比丘是佛弟子, 讀誦十二部經證得四禪,但是後來因親近惡友,退失四禪,心生邪見,宣說無佛、無法、無有涅盤、無因果。 由於他的惡心和種種惡行,故活生生地墮阿鼻地獄。 佛陀雖然知道善星比丘是個斷善根的一闡提, 為了教化他,還是與他共住了二十年。 這個故事即明示一闡提屬性者還是有改善的可能。
「迦葉菩薩品」中說因為一闡提斷善根,故「殺害蟻子猶得殺罪,殺一闡提無有殺罪」。 又說「一闡提雖未來世當有善根, 而不能救地獄之苦」,但這并不表示一闡提永遠無法被救贖, 因為以佛性因緣則可得救,佛性者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佛性不可斷。 佛性是常住,非三世所攝, 即使一闡提斷了善根,但是因為佛性不斷,還是可再生善根。 換言之,眾生根性非定,所以有斷善根的情形,也有善根斷已復生的可能性。 這也就是佛陀對像善星比丘一樣的一闡提不曾放棄教化的理由。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四再次強調不可定執(zhí)佛性有無,經說:如來復隨自意語, 如來佛性有二種:一者有,一者無。 有者,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畏、三念處.... 是名為有。無者,所謂如來過去諸善不善無記、業(yè)因果報、煩惱.... 是名為無。善男子,如有善不善、有漏無漏、世間非世間.... 是名如來佛性有無,乃至一闡提佛性有無,亦復如是。
根據上文,如來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是隨自意語而言,而佛性的「有」是指佛性含有三十二相、十力等各種功德,而佛性的「無」,是指佛性無各種煩惱果報。但是,這些所謂的有無,其實乃非有無, 煩惱非煩惱,換言之,如來佛性的有無是超越有無觀念的,一闡提的佛性有無也是如此。 因此,經文接著說:善男子,或有佛性,一闡提有,善根人無。 或有佛性,善根人有,一闡提無。或有佛性,二人俱有。 或有佛性,二人俱無。 善男子,我諸弟子若解如是四句義者,不應難言一闡提人定有佛性定無佛性。
上引經文的「或有佛性」四句辯性, 古德有不同的詮釋,在《大般涅盤經集解》僧亮解釋說:
1. 或有佛性,一闡提有,善根人無:此指斷善之邪見,乃障礙之根源,一闡提輩具有,善根人不具。
2. 或有佛性,一闡提無,善根人有:此指善法的緣因力,能除障,善根人才具有。
3. 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此指「無記」,因其「非障非除」,故二人俱有。
4. 或有佛性,二人俱無:此指無學果位,故二人俱無。
寶亮對上面「四句」的解釋是:
一者:指一闡提有「境界佛性」, 意思是一闡提雖十惡不赦, 但「後時還能厭惡而起緣生之善」,此是就因中說果。
二者:指善根人有「緣因佛性」。
三者:指二人都具有「正因佛性」。
四者:指二人俱無的「果佛性」,此唯諸佛才具有。
僧亮和寶亮的四句辯佛性的注解, 各有其著重點,而寶亮以「境界」、 「緣因」、「正因」、「果位」佛性加以區(qū)分,很合乎《涅盤經》佛性義的講法。 另外,如依《觀音玄義》的性修善惡,則可作如下解釋:
一者:一闡提有,善根人無者,指「修惡性」。
二者:一闡提無,善根人有者,指「修善性」。
三者:二人俱有者,指「性德性」(亦即正因佛性)。
四者:二人俱無者,指二人俱未證入的「果佛性」。
一闡提雖然現在有修惡性而無修善性, 但并不意味他們永遠如此。 藉由佛菩薩的慈悲力和自身具有的「性德性」,未來還是可證得「果佛性」, 因此,不可說一闡提定有佛性或定無佛性。
根據章安灌頂的《大般涅盤經疏》卷二十八,「迦葉菩薩品」的一闡提觀有幾個特點。 第一,此品著重在佛性的勝用, 因此,能攝受極惡的一闡提和偏邪外道。第二, 此品認為一切惡的五蘊皆是佛性,此為因性,而從惡五蘊能生善五蘊,則為果性,亦即五蘊因性通果性。 第三,此品闡明一闡提依「正因佛性」能再生善法, 并強調善惡皆是佛性,故可說佛性「善根人有一闡人無」 ( 修善性 ),亦可說「一闡提有善根人無」 ( 修惡性 )。
總之, 《大般涅盤經》對一闡提的最後定論是佛陀所說的「一切眾生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是義故,我經中說,一切眾生乃至五逆犯四重禁及一闡提悉有佛性。 」而能下此定義的理由,是因為 (1) 一切諸法無有定相,眾生根性亦不定,(2) 佛性不可斷,正因為眾生根性不定, 一闡提才能在斷善根之後再生善根。 再者,佛性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故不可斷,因此, 一闡提也不斷佛性,而終有成佛的一日。
三. 《大般涅盤經》的佛性義
《涅盤經》的中心議題是「如來常住」、 「涅盤四德」、「悉有佛性」、「一闡提成佛」,而貫穿這些議題的是它的佛性觀。 由於《涅盤經》卷帖繁多,乃經過多次編集而成,難免缺乏連貫性, 甚至於有雜亂和予盾差異之處,而其佛性義也有種種說法,相當復雜,以下從幾個層面剖析佛性義。
【1 】《涅盤經》前分的佛性義
《涅盤經》是屬於如來藏思想的經典,與其他早期如來藏系經典不同的是《涅盤經》很少使用「如來藏」 (tathaga- tagarbha) 譯語,而是大量采用「佛性」一詞。 因為《涅盤經》只有零碎的梵文斷簡存在, 其余均已佚失,故無法得知「佛性」的梵文源語。 據近代學者從《涅盤經》的漢藏譯本對照考證的結果, 推測「佛性」一詞乃譯自 tathaga- tagarbha、 tathagata-dhatu 或 buddha-dhatu, 其中以 buddha-dhatu 出現次數最多。
佛性 (buddha-dhatu) 是佛與界 (dhatu) 的結合。自原始佛教開始, 「界」就是個重要的術語,有領域、要素、類別等意思, 可以是指具體或抽象的,如色界、十八界、欲界、無心界等。 當「界」與大乘佛教的教義結合時,則更廣大其義涵, 如《瑜伽師地論》說「界」有「因義」、「種子義」、 「本性義」、「種性義」、「微細義」、「任持義」等, 因此,如來藏系典籍將「如來」或「佛」與「界」連用時,其意義是佛的本性、佛的因性、佛的種性。
《涅盤經》首先在其前分揭示佛性說,不過詳細闡明佛性義則是集中在後三十卷的續(xù)譯部份。 首先,第七卷「如來性品」第四做了如下的宣示: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 如是我義, 從本以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
引文明白指出「我」就是「如來藏」, 「我」就是「佛性」,二個名詞意義相同,而這個「我」 ( 或如來藏、佛性 ) 身中具有如來的十力、三十二相等功德, 但為煩惱所覆,故眾生不得見。 接著經文舉「貧女家藏真金」、「力士額珠」、「雪山一味藥」等喻, 說明如來以善方便使眾生證見本具的佛性。至於佛性的內涵是什麼昵?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以佛性故,眾生身中有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如來佛性則有二種:一者有,二者無。 有者謂三十二相.... 等無量三昧。無者,所謂如來過去諸善不善無記業(yè)因果報、煩惱.... 是名為無。
總括而言, 佛性即是含有無盡如來德性,但無有任何雜染煩惱!笌熥雍鹌兴_品」第十一之六詳細列舉說:
1. 大慈大悲名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隨菩薩,如影隨形,一切眾生必定常大慈大悲,是故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大慈大悲者名為佛性,佛性者名為如來。
2. 大喜大舍名為佛性,何以故?菩薩摩訶薩者不能舍二十五有,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諸眾生當得故....。
3. 佛性者名為大信心,何以故?以信心故,菩薩摩訶薩則能具足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
4. 佛性者為名一子地,何以故?以一子地故,菩薩則于一切眾生得平等心...。
5. 佛性者名第四力,何以故?以第四力因緣故, 菩薩則能教化眾生....。
6. 佛性者名十二因緣, 何以故?以因緣故,如來常住 ....。
7. 佛性者名四無礙智, 何以故?以四無礙因緣故,說字義無礙,說字義無礙故,能化眾生....。
8. 佛性者名頂三昧, 以修如是三昧故,則能總持一切佛法.... 善男子,如上所說種種諸法,一切眾生定當得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以上所舉是佛性的功德,一切眾生在成佛時,都可證得,因此而說眾生悉有佛性。 可見佛性一方面指因地時,眾生具有的成佛潛能, 另一方面指果地時如來的一切功德體性。如此的佛性義涵大致延襲早期如來藏系經論所說, 不過,《涅盤經》特別強調佛性是「真我」、「如來秘密之藏」,如經說「如來所說真我名佛性」, 而此佛性「如我性者即是如來秘密之藏。 如是秘密,一切無能沮壞燒滅。雖不可壞,然不可見。若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乃證知!埂秆┥揭晃端帯沟钠┯髦, 「一味」比喻佛性,因為被煩惱所出的種種味所覆,而不可得。 同樣地,「如來秘密 ( 佛性 ) 其味亦爾,為煩惱叢林所覆,無明眾生不能得見。」所謂如來秘密之藏有二義:一是指隱藏不顯, 佛性顯名法身,隱名如來藏;二是指眾生不解不見而言。
「雪山一味藥」喻中所提到的含有佛性意義的「如來秘密藏」,在「壽命品」中被視同涅盤。 佛說:「我今當令一切眾生及我子四部之眾, 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復當安住是中入於涅盤。 」 換言之,佛性即是涅盤,因此「如來性品」有如是說:「如來者即是涅盤, 涅盤者即無盡,無盡者即是佛性, 佛性者即是決定,決定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因此,如來 ( 秘 ) 藏、佛性、如來、涅盤等都是同義字。
《涅盤經》的「前分」對此如來秘藏有其獨到的見解,「壽命品」第一之二說:何等名為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 若并則不成伊,蹤亦不成。 如摩薩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三點。若別亦不得成。 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盤,如來之身亦非涅盤,摩訶般若亦非涅盤。 三法各異亦非涅盤。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為涅盤。
所謂「伊字」是指∴三點, 象徵「解脫」、「法身」、「般若」三法, 而此三法的關系既非左右并排,亦非上下縱列形,而是三足相即的依存。 換言之,大涅盤具足此三法,而三法互相圓攝互攝, 因此可以說涅盤即是解脫、法身、般若。 同樣的也可說解脫即是涅盤、法身、般若,余可類推。三法合成的「如來秘密藏」, 顯名法身,隱名如來藏,法身是佛果, 如來藏是佛性,前者就果位,後者就因地而言,雖然如此,法身與佛性本質無有差別。 總之,涅盤法是「相即」而非獨立的, 因此上引的經文才會說「解脫之法亦非涅盤、如來之身亦非涅盤、摩訶般若亦非涅盤」。 它的意思是單獨的解脫、法身、或般若,不能說是涅盤, 必須三法兼具始可謂涅盤。
關於三法的意義,經中有不少對解脫和法身的解說。
「如來性品」列舉了八十五條解脫義,如離諸系縛、無憂愁、廣大、清凈、平等、不空空、空不空、無所畏等, 這八十五種解脫義亦即是如來所具的德目, 經中特別強調它是「真解脫」,并且說「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
至於法身的意義, 在本經中亦稱如來身、如來藏、佛性。 「金剛身品」說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非雜食身,即是法身,接著它以八十句詳述如來法身的內涵:如來之身無量億劫堅牢難壞, 非人天身、非恐怖身、非雜食身、.... 不生不滅、不習不修、無量無邊.... 無知無形、畢究清凈.... 無有去來亦去來.... 非定非不定、 不可見了了見.... 是空離空, 雖不常住非念念滅.... 非像非相諸相莊嚴.... 無有知者非不知者.... 非有為非無為.... 如來法身皆悉成就如是無量微妙功德!
法身可說是如來無量功德的總稱, 就其體而言,法身乃一常住不變的法則,法性之性,理不可壞。 而法性所顯之相, 即是常樂我凈的大涅盤,所以本經說「如來之身,金剛無壞, 非煩惱身,無常之身,故名大樂,以大樂故,名大涅盤。 」 而其隱名的佛性亦具常樂我凈四德,故言「佛性即如來,如來即是法,法即是常」。
至於「般若」在「三德秘密藏」中的義涵《涅盤經》未多加詮釋, 不過,從「三因佛性」與「三德秘密藏」的相應,可略知「般若」的意涵。 「正因佛性」是中道空,與法身相應, 「緣因佛性」是斷德,與解脫相應,「了因佛性」是智慧, 與般若相應,可見「般若」在三因佛性的架構中扮演啟發(fā)和智引了因佛性的作用,藉以證入正因佛性。
【2 】《涅盤經》續(xù)譯部份的佛性義
(1) 從「二因」、「三因」論佛性義
《涅盤經》前分不但延襲早期如來藏說,更進一步明言我即是如來藏、我就是佛性, 此種帶有神我色彩的佛性義,在《涅盤經》續(xù)譯部份有淡化的意味。 原本在前分所說的「眾生中即有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在「師子吼菩薩品」中改成為「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顯然地,佛性由具有本體意味的果性,變成具有潛能意味的因性, 這可從以二因、三因闡釋佛性義得知。
以因性來闡明佛性義出現於「師子吼菩薩品」, 它以「二因」來解釋佛性,不過它舉出幾個不同「二因」的組合,含義并不十分明確。 根據「師子吼菩薩品」,有下列幾種不同的「生因」和「了因」:
1. 「能生法者是名生因。」
2. 「燈能了物故名了因。」
3. 「煩惱諸結是名生因!
4. 「緣生父母是名了因,如 子等是名生因,地水糞等是名了因。 」
5. 「復有生因, 謂六波羅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6. 「復有了因,謂佛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7. 「復有了因,謂六波羅蜜佛性。」
8. 「復有生因,謂首楞嚴三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9. 「復有生因,所謂信心六波羅蜜!垢鶕陨系囊, 凡是能生法者都稱之為「生因」,如種能生 物,煩惱諸結能生生死,其意義明顯可知。 至於「了因」的意義,經文說是「燈能了物,故名了因」。 這是用燈光為事例以說明了因, 由於燈有「了物」的作用,引申有「照了」、「顯發(fā)」作用者為「了因佛性」。 經中說地水糞等為了因,恐不甚貼切。 相應 物種子為生因,地水糞等助 種生長, 與其說是了因,不如稱它為「緣因」較為恰當。
大涅盤經的佛性論 下
三菩提,故也是生因。 而信心對於六波羅蜜,是生因,寶亮解釋說:「 ( 信心 ) 大乘行近,故名生也」。
至於屬於了因者有「佛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六波羅蜜佛性」、「八正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由於佛性是常住的, 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言,是了因而非生因,至於「六波羅蜜」為了因, 寶亮解釋說是因為在因中修六波羅蜜, 以顯了佛性,所以只能說是了因,而「八正道」為了因, 僧宗解釋說「八正道偏行,以其義弱,故為了因也」。寶亮也說「二乘行遠,但得作了因。 」 以上就「生因」和「了因」論佛性, 生因著重在能生義,而了因則著重在顯了義。
「師子吼菩薩品」又說有「正因」和「緣因」二種因:善男子,因有二種,一者正因,二者緣因。 正因者,如乳生酪。 緣因者,如暖酵等,從乳生故,故言乳中有酥。
如上引文所說, 酪是由乳所生名為正因,如此則正因與生因意義類似, 而乳之能生酪,有賴暖氣和酵母等為助緣,但是除了乳須有助緣才能生酪之外, 最重要的是乳中必有「酥性」,否則再多的緣因。 也無法使乳變成酪。因此,經文接著說:如佛所說有二因者,正因、緣因。 眾生佛性為是何生?善男子, 眾生佛性亦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因。 正因者,謂諸眾生,緣因者,謂六波羅蜜。
此處言眾生是正因佛性, 是就眾生存在的事實而言,而且眾生都有厭苦求樂的渴求。 六波羅蜜為緣因,是就修持六波羅蜜可為助緣以顯了正因佛性而言, 因此,緣因和了因的作用相同,所以經文說:「世尊!以有性故,故須緣因。 何以故?欲明見故,緣因即是了因。 」 換言之,緣因和了因都有為明見或照了的作用。 譬如暗中有諸物,為明見故,以燈照了。又如尼拘陀子,須地糞為了因才能成長。 不過,要緣因或了因能引起作用, 當然要有「眾生」、「尼拘陀子」等的存在為先決條件。
以這些譬喻眾生的成佛「因」、「緣」,經文說:二因,正因緣因。 正因者,名為佛性。緣因者,發(fā)菩提心。以二因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眾生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先決條件而言, 眾生必須要有佛性, 這是「正因」,再加「發(fā)菩提心」的緣因,才能圓滿。
以上「師子吼菩薩品」中所提到不同二因, 綜合而言有生因、正因、了因、緣因, 但是因為各種不同組合的二因,其所指各有不同, 因此意義不明確,例如有時候生因即是正因,有時候緣因即了因,六波羅蜜是了因,又是生因。 總之,相當含混不清。 天臺智者大師因此將它們綜合成為「三因佛性」 ---- 正因、了因、緣因。 意義明確且有系統(tǒng),深具劃龍點晴之效。
智者大師的三因佛性的正因佛性是中道
第一義空,與三德秘密藏的法身相應,屬性德; 了因佛性與般若相應,屬智德;緣因佛性與解脫相應,屬斷德。 智者的《觀音玄義》說正因佛性的性德「本有自之」, 在果位可稱之為法身,( 在因位名之為如來藏,而此正因佛性則有待了因的般若觀照和緣因的行行助道,才能顯發(fā)法身。 換言之, 正因佛性屬「理佛性」或「法佛性」,緣了二因屬「行佛性」或「覺佛性」, 前者是客觀潛在的事實,後者是主觀實踐的要素, 可見有三因佛性,才能具足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必備條件, 而不僅是上引《涅盤經》所說的「以二因緣 ( 正因緣因 )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 從因果論佛性義
十二因緣是大乘和小乘佛佛教遵行的共法。 《大般涅盤經》以十二因緣論佛性有其特殊的論點, 當然與小乘佛教論十二因緣有所不同!笌熥雍鹌兴_品」第十一之一說善男子, 眾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常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 無常無斷即是觀照十二因緣智, 如是觀智是名佛性。
一般人對萬法的看法,不是起常見,就是斷見, 此二見是佛教一再駁斥的偏見。 無常無斷才是中道,亦是觀十二因緣智,而此觀智即是佛性。 但是,小乘人亦修十二因緣觀,與此有何不同呢?經文繼續(xù)說:「二乘之人雖觀因緣, 猶亦不得名為佛性。 佛性雖常,以諸眾生無明覆故,不能得見」。 換言之,二乘人由觀十二因緣,可證入人空,或甚至於法空,但卻由於「無明覆故」,不能得見佛性常住。 經文更進一步揀別四種觀十二因緣智:善男子!觀十二因緣智, 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 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聲聞道。 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緣覺道。 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者見了了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 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同樣的十二因緣,不同根機者,作深淺不同的觀法, 唯有上上智者,能了了窮見因緣深理, 而得無上道,因其見十二因緣即見法, 見法者,即是見佛,而佛者即是佛性,因為諸佛以此為性。 上面引文雖然說「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并非指十二因緣本身即是佛性, 而是透過十二因緣觀智得見中道第一義空的正因佛性,如「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說: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 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 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善男子!譬如胡瓜, 名為熱病,何以故?能為熱病作因緣故,十二因緣亦復如是。
十二因緣之所以名為佛性, 是因為十二因緣觀智是無上道的因緣種子,依之得以成佛。 譬如胡瓜名為熱病,乃因為它是治療熱病的因緣,而非其本身即是熱病。 因此,「師子吼菩薩品」繼續(xù)以多重因果來論佛性:善男子!佛性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 有因者即十二因緣。 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盤。.... 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盤。 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法。 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不變。
以上十二因緣能起觀而言, 十二因緣名為「因」,至於為何觀十二因緣的智慧稱為「因因」, 僧宗在《大般涅盤經集解》說「此智為菩提作因, 菩提為涅盤作因」,因為是因中之因,故稱「因因」。 由觀智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觀智而言,菩提是「果」; 依無上菩提的覺悟,而證得涅盤寂靜, 於觀智而言,涅盤是果中之果,故稱「果果」。
為了以因果解釋佛性,本經更以四句分別之。 首先經文說佛性「是因非果」, 這是從佛性具有種生義而言,屬於因地的佛性,本具而未顯。 智者大師在《觀音玄義》卷上「釋智斷」解釋說「是因非果名佛性者, 此據性德緣了皆名為因」。( 注 99) 換言之,「是因非果」的佛性是指眾生的性德正因佛性, 再加上緣因佛性和了因佛性,從因地而言性德、緣、了「皆名為因」。
「是果非因如大涅盤」,此乃指涅盤法身。因為涅盤非生滅法, 而是緣了二因圓滿之後的成果,故說是「是果非因」。經文的「是果非因如大涅盤」,智者大師卻把它說成是「 是果非因名佛性」, 這是他獨到的詮釋,與經意并不相違。 智者大師解釋說:「是果非因名佛性者,此據修德緣了皆滿, 了轉名般若,緣轉名解脫,亦名菩提果,亦名大涅盤果果,皆稱為果」。 換言之,就佛果位而言,佛性也就是涅盤法身,故也可以說佛性是果非因。
「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法」,這是說觀智於正因而言,它是果。於菩提而言,它是因。 因此,是因亦是果。四句分別的最後又說「非因非果名為佛性」, 顯然與前句「是因非果名為佛性」的說法有所出入。智者大師解釋說:法身滿足即是非因非果正圓滿, 故云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雖非是因,而名為正因。 雖非是果,而名為法身。 《經》云:「非因非果名為佛性者,即是此正因佛性也」。
佛性為非因非果, 是就佛性非生滅法、常恒不變、法身圓滿而言, 正因佛性非因非果,不像生死法受制於生滅因果法。 然而,佛性也并非不能以因果論之,因為它「雖非是因,而名為正因;雖非是果,而名為法身。 」總之,從因果論佛性時, 到底佛性何所指,完全依從何立場言之而定,綜合表列如下:
十二因緣─────────────────因──是因非果─┐
智觀(觀十二因緣智)──────────因因──是因是果─┤
十二因緣不生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非因非果─┤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大涅盤─────────────────果果──是果非因─┘
佛性─非因非果
(3) 以第一義空論佛性義
真常系思想的經論常以「如來藏」、 「如來藏我」、「大我」、「真我」等來說佛性,但因含有神我意味,常引起爭議。 《涅盤經》中雖也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的說法, 但它也提出以空性論佛性義,大大淡化佛性的存有色采。「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云: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 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 智者見空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 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盤,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 我者謂大涅盤。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 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 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恒常,無有變易。 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聲聞緣覺見一切空, 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有我。 以是義道,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引文明白宣示佛性是「第一義空」,而「第一義空」即是中道,故佛性亦是中道。 因此要了解佛性的意義,必先了解何謂「空」、「第一義空」、「中道」。 由於此三詞普遍出現在許多不同宗派思想的典籍, 其涵義也有所差異,因此影響對此段經文的解讀。 首先先討論此段經文的原意,再看看三論宗吉藏及華嚴宗澄觀二人對此經文的詮釋有何不同。從空義論佛性時, 《涅盤經》主張「佛性是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智慧」。 在解釋佛性為第一義空的意義之前,經文先揀別「空」與中道「第一義空」的不同。 經言「所言空者, 不見空與不空」,此「空」是落於一邊的偏空, 不是中道的第一義空,因為它不是只「見空」而「不見不空」, 就是僅「見不空」而「不見空」,前者是指執(zhí)空者, 後者指執(zhí)有者,可見「不見空與不空」是貶斥語。 很顯然, 《涅盤經》駁斥一般凡夫外道只見常不見無常, 只見我不見無我,同時也駁斥二乘人和「執(zhí)空意菩薩」只見無常不見常,只見無我不見我。 這也就是對空宗所謂「空不可得,不空亦不可得」的批評。
與上面所說偏空不同的是具有智慧的第一義空, 因為它同時「見空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 」換言之, 佛性第一義空見到空的一切生死,同時也見到不空的大涅盤, 前者可免於執(zhí)有,後者可免於執(zhí)空,如此才是中道,也才是佛性。 總而言之,若以空義論佛性,則佛性是中道第一義空,它是具見空與不空的空。
吉藏是般若系統(tǒng)三論宗的大師, 他的《大乘玄論》卷三論佛性義尋經門中, 曾對上引經文做了注解,但是與經文原義卻有截然的差異。《大乘玄論》說:「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顾箘t一往第一義空以為佛性, 又言「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豈不異由來義耶?今只說境為智,說智為境。復云「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 」對此為言,亦應云:所言智者,不見智與不智。 即「不見空」除空,「不見不空」除不空;除「智」又除「不智」,遠離二邊,名圣中道。 又言:「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 」此豈非以中道為佛性耶?是以除不空,則離常邊,除於空,即離斷邊。 不見智與不智,義亦如是,故以中道為佛性。 是以文云:「佛性者,即是三菩提中道種子。 」是故今明:第一義空名為佛性, 不見空與不空,不見智與不智,無常無斷,名為中道。
以上是吉藏站在空宗的立場, 對《涅盤經》這段經文的解釋。 從空宗觀點而言, 雖然吉藏言之有理,但是如此的詮釋可說是對原文的曲解,因為他把「不見空與不空」 ( 及其引申的「不見智與不智」 ) 視為遣執(zhí)蕩相的第一義空和中道。首先他批評《涅盤經》所說的第一義空, 「非是由來所辨第一義空」 ( 即非空宗所了解和主張的第一義空 ), 因為他說《涅盤經》的「第一義空但境而非智,斯是偏道」。 再者,吉藏又說「智慧, 亦非由來所明之智慧」,因為「彼明智慧,但智而非境,斯亦是偏道義,非謂中道! 那吉藏所認為的中道是什麼呢?他認為「不見空除空, 不見不空除不空」 ( 換言之,空不空雙除 ) 之後才是中道, 因此他的結論是「第一義空名為佛性, 不見空與不空,不見智與不智,無常無斷,名為中道」。
《涅盤經》并不反對「不見空與不空、不見智與不智」等遠離二邊的說法, 這是屬於經文的「所言空者」,但這種「空」并非《涅盤經》的中道第一義空, 因為它是「偏空」,真正智者除了能「不見」空與不空之外, 還要同時能雙「見」空與不空,否則不名中道。 顯而易見,《涅盤經》是站在真常思想的立場, 故特別強調「雙見」的重要性,否則只會見到「真空」而忽略了「妙有」。 總之,雖然吉藏和《涅盤經》對中道第一義空的看法, 熟是熟非,難有定論,但是可肯定的是吉藏此對這段經文確實有所曲解。 以吉藏的學識當不致於誤讀此段經文, 而是有意忽略《涅盤經》原義,堅持其所謂的「由來義」所致。 其實《涅盤經》以第一義空解釋佛性, 很清楚的是要強調其真常「雙收」的空義,而不是中觀般若「雙遣」的空義。
華嚴宗的澄觀對此段經文亦有其自已的看法, 他更將它與「無情有性」的議題相提并論。 他在《華嚴經演義鈔》說:初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 第一義空名為智慧」者, 即雙標空智,以第一義空該通心境,故明即是智慧,揀異瓦礫非情。 從「所言空者」下,經自雙釋二義, 「所言空者」,即是牒上第一義空,以空有雙絕,方名第一義空。 故云:「不見空與不空」!钢钦咭娍占安豢铡瓜拢屔现腔。 經文稍略,若具應云:「所言智 ( 慧 ) 者,能見於空及不空」, 故此中「者」字,非是人也,是牒詞。 此中言「見」、非約修見,但明性見,本有智性,能了空義及不空故,若無本智,誰知空與不空耶!
澄觀與吉藏一樣, 認為經文「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的「空」, 因其「空有雙絕」,方名第一義空,同樣誤解了《涅盤經》的本意。但是,他也指出「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是雙標「空」和「智慧」, 所以他說「所言智 ( 慧 ) 者,能見於空與不空」的「智者」, 并非指有智慧的人,而是指「第一義空名為智慧」的「智慧」。 澄觀試圖將空和智慧相連以明佛性, 而且他說「見於空與不空」的見, 不是修見而是明性見,乃本有的智性,能了空義與不空義。 換言之,澄觀將此段經文的第一義空的空性著重在「雙遣」上, 因此是空如來藏,而智慧則著重在其「雙見」,因此是不空如來藏, 而整個佛性即建立在「空智相成」上,他說:空智相成方為真佛性義,則知二藏 ( 空及不空如來藏 ) 亦不相離。 以其佛性妄法不染,故名為空:具恒河妙德,故名不空。
澄觀同意經中所說的「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 所以他強調須雙見空與不空,「方有佛性」,而之所以能見,則在於智慧。 由以上之分析可知澄觀的解讀與吉藏和《涅盤經》原義略有異同。 澄觀與吉藏都認為第一義空是指空有雙絕的空, 然而不同的是吉藏認為這樣的第一義空即是中道佛性, 而澄觀則認為它僅是屬於中道佛性的「空如來藏」的部份而已, 而有照見作用的智慧屬於「不空如來藏」,而空智相成兼具才能名為中道佛性。 換言之,中道佛性具空性和智慧二個屬性。 澄觀最後的結論與《涅盤經》原義相符合,但是其解讀第一義空的地方,顯然與經文原義不合。 原經文只是說第一義空是佛性, 也是智慧、中道,而不是澄觀所了解的僅是代表否定性的空有雙絕的偏面空。 不過,由於澄觀引申經文的「智者」成代表雙見的「智慧」, 故結論與原經文可謂相符合。值得注意的是澄觀引申《涅盤經》這段以第一義空論佛性的經文,來論證他自已對無情有否佛性的看法。他說:《涅盤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此二不二以為佛性。然第一義空是佛性性,名為智慧,即佛性相。 第一義空不在智慧,但名法性,由在智慧故名佛性。 若以性從相,則唯眾生得有佛性,有智慧故。 墻壁瓦礫無有智慧,故無佛性。若以相從性, 第一義空無所不在,則墻壁等皆是第一義空,云何非性?
上段的討論已指出澄觀將第一義空與智慧視為佛性的二個屬性。 依據這個觀點,澄觀更進一步指出第一義空屬「佛性性」, 而智慧屬「佛性相」,當第一義空不含智性時,只能稱為法性, 如兼含智慧,才能稱為佛性,不過雖然如此二分, 但因「空智相成」,「性相不二」,雖有「性」、「相」、「法相」、「佛性」之分,其實是二而不二的。但是, 若以佛性的二個屬性來論草木墻壁瓦礫等無情是否有佛性, 則澄觀認為若以性從相,則唯有有情眾生才有佛性, 因為他們才有智慧,但草木瓦礫因為無智慧,故無佛性。 而若以相從性而言,因第一義空性無所不在,則草木瓦礫無不是第一義空。 換言之,一切草木瓦礫無不含攝於佛性中, 因此可以說無情亦有佛性,只是其佛性屬於「法佛性」,而不是「覺佛性」。
總而言之, 《涅盤經》中以第一義空論佛性的那段經文, 基本上揭示了該經真常的佛性觀,但是各宗派的大德,常常依自家的立場加以解讀, 而有不同的詮釋,雖各各言之有理, 其實與原義不盡相符,原經文強調的是佛性真常妙有的層面,而不是無所得、不著空有佛性義。 但是,《涅盤經》中并非完全沒有以遣執(zhí)蕩相的空義來論佛性, 例如同一「師子吼菩薩品」中就說「無常無斷」,為中道。 又說?「佛性者,亦色非色,非色非非色;亦相非相,非相非非相; 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非常非斷,非非常非非斷.... 亦空非空,非空非非空!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出現這種以遣相性的文字描述佛性, 但如細續(xù)其闡釋,則它還是堅持真常的立場。 例如在解釋佛性「亦空非空,非空非非空」時,經曰:云何為空?第一義空故。 云何非空?以其常故。云何非空非非空?能為善法作種子故。 善男子!若有人能思惟解了大涅盤經如是之意,當知是人則見佛性。
根據上面引句所說, 佛性之所謂空,是指其為第一義空, 而第一義空的肯定涵義,前面已詳論過。 佛性也是「非空」,因其「!构。再者,因為佛性能做為善法的種子,故非空非非空。 「亦空非空、非空非非空」雖是掃蕩語, 但是經上面引文的詮釋,還是突顯《涅盤經》中以真常論佛性的特有意義。
(4) 以有 ( 不空 )、無 ( 空 ) 論佛性上面所討論之以因果、第一義空等論佛性,著重在佛性「性」上, 而以妙德論佛性,則是著重在佛性「相」而言。由於佛性不空, 《涅盤經》中常常提到佛性的功德和性能,例如,最常說到佛性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又如:善男子!佛性者, 所謂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一切眾生悉有三種。
十力、四無畏、三念處等都是佛的功德。 三念處又作三念住 (trinismryupasathanani), 為佛十八種不共法之一,佛以大悲攝化眾生,常住於三念中,無有喜憂之情。 第一念住, 謂眾生信佛,佛亦不生歡喜之心,常住於正念正智之中。 第二念住,謂眾生不信佛,佛亦不生憂惱,常住於正念正智。 第三念住,謂無論眾生有信或不信,佛亦不生歡喜或憂惱,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之中。
「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六也列舉了一些佛性功德,如言大慈大悲為佛性、 大喜大舍為佛性、佛性者名大信心、第四力 ( 知眾生上下根智力 )、 四無礙智、 頂三昧。 這些都是佛體性的特徵,屬佛果功德,但是經中也再強調「眾生者即是佛性」, 因為「若離眾生,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換言之,佛性不能離眾生有,而且因位眾生佛性所見功德與果位諸佛功德無異。
如果佛與眾生佛性無有差別, 則一切眾生何用修道?「師子吼菩薩品」有如下的回答:善男子!如汝所問是義不然。 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然女諸眾生悉未具足。 善男子!譬如惡心害母,害已生悔,三業(yè)雖善,是人名地獄人也。 何以故?是人定當墮地獄故。.... 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以是義故,我於此經而說偈: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若論佛性有無量功德, 則眾生佛性與如來佛性無別,但這并不意指眾生當下已具有無量功德, 因此不應有眾生何用修道的疑問。 但若以一切眾生「必定當得」各種佛功德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言, 則亦可說「眾生身中有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如此的說法有強烈存有的意味,但為了免使眾生誤解起見, 佛陀再次提及「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這無非是強調《涅盤經》所講的佛性非執(zhí)實的「本有論」, 而是一緣起義之佛性,既不是「本有今無」也不是「本無今無」。
「本有今無偈」在《涅盤經》中出現過四次,其意義值得深究。 世親菩薩還著有《涅盤經本有今無偈論》,闡釋此偈的意義。 本偈首先出現在「如來性品」第四之七;佛陀為解答純陀的疑問而說:純陀心疑如來常住, 以得知見佛性力故,若見佛性而為常者, 本未見時應是無常,若本無常,後亦應爾;何以故?如世間物本無今有, 已有還無,如是常物悉是無常....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如來常住」、「眾生皆有佛性」是《涅盤經》的主要課題, 而純陀對此二個主題卻有所疑問,即不知佛性是否為常, 佛涅盤是否如燈盡火滅,佛滅後有盡或不盡?佛陀以本有今無偈作答, 但是隨後經文并未解說偈文的意義,反而是有點答非所問,偏離主題的情形。 本偈第二次出現於「梵行品」第八之三, 當時迦葉菩薩因為不解佛陀先前在婆羅雙樹林為純陀說的「本有今無」偈的意義,請求佛陀再加解釋。 佛陀於是回答:善男子!諦聽諦聽!我今當為汝重敷演之。 言本有者, 我者本有無量煩惱,以煩惱故,現在無有大般涅盤。 言本無者,本無般若波羅密。 以無般若波羅蜜故。故現在具有諸煩惱結,若有沙門、若波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 說言如來去來現在有煩惱,無有是處。
依上引句,「本有」的是指眾生本有無量煩惱,因此,「今無」大般涅盤, 又因「本無」般若波羅蜜,因此「今有」煩惱諸法。 但是如來與眾生不同,若言如來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煩惱,無有是處。接著經文又舉出幾個例子:
1. 本有:無常無樂無我無凈。今無: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本無:本不見佛性。今有:無常樂我凈。不可言如來三世無常樂我凈。
2. 本有:雜食之身。今無: 無邊之身。本無:三十七道助道法。今有: 雜食之身。不可言如來三世有雜食之身。
3. 本有:一切法中取著之心。 今無: 畢究空定。本無: 中道實義。 今有:一切法有著心。不可言如來於三世說一切法是有相。
以上的本無今有, 或本有今無是針對一般凡夫或二乘人而言。 煩惱乃「生得」,換言之,凡夫性生得,而圣性或解縛乃「今得」。 也就是說「本」是生,「今」是修,對凡夫和二乘人而言,生死是生得,涅盤是修得。 因此,急於解脫的凡夫和二乘人, 當然是致力於斷除無始以來的生死,修得涅盤寂靜。 但是若依這種意義,以為有所謂「本有今無」或「本無今有」的「法」去了解大乘, 就是謗大乘法,因為其與大乘法不相應。
在《涅盤經本有今無偈論》中, 世親說他是為修大乘者顯了分別三種義。 三種義即「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時有」。 若約大乘而言,三種義皆不成立。首先世親駁斥「本有今無」說:若本有今無者, 一切如來等則無解脫,何以故?性不定住故,以前有後無故,一切真有亦無。 真有俗有亦無,何以故?真有前後無異故,俗有無本故, 是故真俗二義不成就。
上面引句的意思是說, 無論是「真」 ( 無為法 ) 或「俗」 ( 有為法 ),約不可言「本有今無」。換言之,若本有今無,則一切如來均無解脫,因為解脫「性不定住」。 只要前有後無, 則「真有、俗有」皆無,因為「真有前後無異」。 而且從因緣法而言,萬物本無,假緣而生,故言「俗有無本」。 因此結論是無論是真或俗,「本有今無」均不成立。至於「本無今有」,世親解釋說:本無今有者, 若前是無本而今有,有者則無得解脫。前煩惱未起, 則是離解脫,而後生煩惱,則無解脫。若前無今有者,最極無生當應得生,如空生花。
世親指出若原本無而現今有, 則解脫不屬於這種有,因為若前煩惱未起則根本沒有離煩惱而得解脫可言; 若後生煩惱則解脫還為煩惱染,故言「無解脫」。 再者,若前無今有, 則「最極無生」有生的作用,如空能生花,是義不然,故「本無今有」亦不成立。接著世親駁斥「三時有」:三時有者, 無有是義,若有是三世者,為一義通三世,為一一義各各三世,如此二義亦皆不然。
若有三世法者,則不是一法遍三世,就是一一法各各遍三世。 但是這二種情形皆不成立。若一法遍三世者, 不得一世有者, 因為相妨礙故。 若一法遍三世者,不得一世有三,因為相妨礙故。若「各各世有者,三世各自有,如現世能生果,過去未來何何意不能生?若具能生則無一人得解脫」。 總之,三世有亦不成立。
以上是「本無今有偈」的破邪義,它另有顯正義。 其顯的正義是「本有今有、過於三世」。 「本有今有」是指從發(fā)心至涅盤, 眾生自性清凈,凡夫法不能令染,圣人法亦不能令其清凈, 既使犯四重五逆亦不能令減,若修慧斷惡亦不能令其增長。 「過於三世」是指涅盤功德起越三世。世親解釋說:「為生故分別三世,涅盤無生,故不可分別。 三世者,未生得生,已生即滅。 涅盤無滅故常住」。因為涅盤不可分別和常住,故自在最樂。 其「本」清凈,其「用」常、樂、我。
《涅盤經》第三個提及「本無今有」的地方,特別強調涅盤佛性的常住性。 「光明遍照高貴王菩薩品」中德王菩薩認為涅盤與世間法一樣是「本無今有」。佛陀於是說:涅盤之體非本無今有。 若涅盤本無今有者,則非無漏常住之法。 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以諸眾生煩惱覆故,不見涅盤,便謂為無。 菩薩摩訶薩以戒定慧勤修其心,斷煩惱己,便得見之。 當知涅盤是常住法,非本無今,有是故為常。
引文很清楚指出涅盤非本無今有,而是常住的。所謂「有佛無佛, 性相常住」是說在圣「有佛」時的涅盤 ( 或佛性 ), 與在凡「無佛」時的眾生佛性,其性相功德是常住,而且彼此無有差異的。 佛陀接著舉了一個比喻:暗室中的井里有種種七實,因暗故不得見。 有智之人燃大明燈,於是悉見井中七寶, 但是此人并不會錯認水及七寶「本無今有」。涅盤佛性亦非本無今有, 而是「本自有之,非遮今也」,而此本自有之的佛性功德是真常不空的, 就是中所說:「不空者謂真實善色常樂我凈,不動不變。 」
就「不空」論佛性, 則佛性有恒河沙無量功德,亦即《勝 夫人經》所說的不空如來藏。 以「空」論佛性是指佛性之體本自「空卻」染污法, 如經中所說「空者,謂無二十五有及諸煩惱、 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為行」, 可見此處之空非勝義空,而是指佛性之體本不具煩惱的空。 「性起品」第四之二把解脫名之為「不空空」、「空不空」。 因為「佛性者即真解脫」,故佛性亦名為「不空空」。 「空空」是無所有,乃外道所說的解脫屬頑空或斷滅空,但真解脫并非無所有,故名「不空空」。 再者因為解脫即是空又是不空, 故名「空不空」,也就是空不空如來藏。
(5) 以定不定論佛性
由於《涅盤經》特殊的集成情況, 其前後有種種不同的佛性說,因此續(xù)譯部份即出現會通的說法。 例如,如來隨眾生根機而有不定說法, 換言之,如來可「隨他意語」、「隨自意語」、「隨自他意語」而有不同的佛性說。 而其會通的解說則常建立在因緣法上。
佛性是成佛的先決因素, 與眾生有不分離的關系,故《涅盤經》卷三十七說:「非佛性者, 所謂一切墻壁瓦石無情之物;離是等無情之物,是名佛性」。 換言之,有情皆應有佛性, 但是經中又一再強調一闡提無佛性,為了會通此矛盾,眾生佛性的「有無」、「空不空」就被提出:眾生佛性, 非有非無,所以者何?佛性雖有,非如虛空。 .... 佛性雖無,不同兔角。.... 是故佛性非有非無,亦有亦無。
眾生佛性可說亦有亦無, 不過佛性雖有非如虛空,因為世間虛空雖然以無量善巧方便, 還是不可得見,而佛性是可證可見的。 佛性也可說無,但不同於兔角之無,因為再多的善巧方便也不能生龜毛兔角,而佛性可證可得。 經中更進一步說, 佛性之所以名有,因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是諸眾生不斷不滅,猶如燈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而佛性之所以名無, 是因為「一切眾生現在未有一切佛法常樂我凈」。 但是若有人堅持有佛性則會落入執(zhí)著, 若堅持無佛性,則會落入虛妄,所以智者應說眾生佛性亦有亦無。 所以除了說佛性亦有亦無,亦應說佛非有非無。
「迦葉菩薩品」強調不可以定有或定無的決定性方式去了解佛性,否則就是謗三寶:善男子!若有人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 常樂我凈,不作不生, 煩惱因緣故不可見,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人言:一切眾生定無佛性, 猶如兔角,從方便生,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當知是人謗佛法僧。 若有說言:眾生佛性,非有如虛空,非無如兔角。 何以故?虛空常故,兔角無故,是故得言亦有亦無。 有故破兔角,無故破虛空,如是說者,不謗三寶。
雖然如來藏學系將佛性、 涅盤、諸佛功德等視為真常,然而基於一切法無有定相的緣起法, 則又不能說定有佛性,否則是違反根本佛法,即謗三寶。 同樣的,若說定無佛性和涅盤四德等, 亦是謗三寶,因為「涅盤者亦可言定,一切諸法所有涅盤常樂我凈,是故為定。 無生老壞,是故為定。」總之, 不管說「定」、或「不定」都不合「諸法無有定相」。
《涅盤經》續(xù)譯部份, 除了依佛性的「定不定」以會通其不同解說之外, 亦從各種眾生根性的不定,來化解經中有關一切眾生是否皆有佛性之爭,如經說:
善男子!一闡提者亦不決定, 若決定者一闡提終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犯四重禁者亦不決定, 若決定者犯四重禁終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作五逆者亦不定, 若決定作五逆者終不得阿耘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德王菩薩品」第十之三最後作結論說:以是因緣故,諸佛如來無有定相。 善男子!是故犯四重禁、謗方等經、及一闡提悉皆不定。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如是如是, 誠如圣教,一切諸法皆悉不定, 以不定故,當知如來亦不畢究入於涅盤。
若從諸法無定相的原則而言, 則一闡提是不一定要永遠是一闡提, 乃至犯四重罪、謗法者、五逆之人、須陀洹、阿羅漢、辟支佛等,皆悉不定。 正因如此,有情眾生在精神和宗教領域方面才有發(fā)展的可能性, 也才可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值得注意的是此「定不定」原則也包括諸佛如來。但是如果「諸佛如來亦復不定」, 則會有德王菩薩所提出的質疑:「若佛不定,涅盤體亦復不定」。 若涅盤體不定,入涅盤已,是否還出?再者,若涅盤性不定, 則亦無定有常樂我凈。
對以上德王菩薩所提的問題, 佛陀的回答是如來涅盤有定不定。 就如來應機示現而言,「如來非天,非非天,非人非非人, 非有漏非無漏,非有為非無為」等無有定相,如來亦可入涅盤亦可「不畢定入涅盤」。 但是另一方面,涅盤亦可言定, 因為「如來常住不變易故」,而如來的常住性必定有常樂我凈。 總之,佛性等諸法在不定的原則下,有情眾生不會限定在某精神領域, 而是有無限提升的可能性,最後終究可成佛。
結論《大般涅盤經》在真常思想體系中, 屬於中期的經典,《寶性論》曾多次引用它的經文,可見其重要性。 然而,《涅盤經》真正發(fā)揮其影響力的是在它傳入中國之後。 其提倡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常住等教義曾形成「涅盤宗」,隋唐之前頗為盛行。 最初,道生依據六卷《泥洹經》提出「闡提成佛論」, 使涅盤學說一傳入中國即引起重視和爭議。 六朝時代涅盤師輩出,或努力弘傳, 或為注疏,形成十余種不同的佛性說,尉為一時之學。 甚至於梁武帝亦宣講《涅盤經》,敕命寶亮作涅盤經義疏, 其後諸家之注疏并由寶亮合輯成《大般涅盤經集解》。雖然在天臺宗興起之後, 涅盤宗漸衰頹,但是其真常妙有的教旨, 為天臺宗、華嚴、禪宗等所遵循,也使佛性思想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這不能不歸功於《涅盤經》的學說。
- 地藏經注音版
- 無量壽經注音
- 妙法蓮華經全文
- 《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原文
- 楞嚴經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原文
- 金剛經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原文
- 楞嚴經注音
- 金剛經原文
- 圓覺經原文
- 無量壽經原文
- 妙法蓮華經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全文-心經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原文
- 無量壽經全文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注音版
- 維摩詰經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心經的作用和好處,心經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白話文
- 金剛經譯文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