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南懷瑾:《瑜伽師地論》講座
南師《瑜伽師地論》第三十五講
“復次此中離欲者。欲有二種。一者煩惱欲。二者事欲。離有二種。一者相應離。二者境界離。離惡不善法者。煩惱欲因所生種種惡不善法。即身惡行語惡行等。持杖持刀斗訟諍競。諂誑詐偽起妄語等。由斷彼故說名為離惡不善法。有尋有伺者。由于尋伺未見過失。自地猶有對治欲界諸善尋伺。是故說名有尋有伺。所言離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緣。無間所生故名離生。言喜樂者。謂已獲得所希求義。及于喜中未見過失。一切粗重已除遣故。及已獲得廣大輕安。身心調(diào)暢有堪能故。說名喜樂。所言初者。謂從欲界最初上進。創(chuàng)首獲得依順次數(shù)。說名為初。言靜慮者。于一所緣系念寂靜正審思慮。故名靜慮。言具足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果作意故。言安住者。謂于后時由所修習多成辦故。得隨所樂得無艱難得無梗澀。于靜慮定其心晝夜能正隨順。趣向臨入隨所欲樂。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故名安住。復次于有尋有伺三摩地相。心能棄舍。于無尋無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于諸匆務所行境界。能正遠離。于不匆務所行境界安住。其心一味寂靜極寂靜轉(zhuǎn)。是故說言尋伺寂靜故。內(nèi)等凈故。又彼即于無尋無伺三摩地中。串修習故。超過尋伺有間缺位。能正獲得無間缺位。是故說言心一趣故。無尋無伺者。一切尋伺悉皆斷故。所言定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緣無間所生故。名定生。言喜樂者。謂已獲得所希求義。又于喜中未見過失有欣有喜。一切尋伺初靜慮地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遠離。故能對治彼廣大輕安。身心調(diào)柔有堪能樂所隨逐故。名有喜樂。依順次數(shù)此為第二。如是一切如前應知。”(三十三卷)
現(xiàn)在,我們是講467頁,所謂離欲,“皈依法,離欲尊”,現(xiàn)在講修定做工夫,如何達到離欲的境界。這個離欲是廣義的欲,不是狹義的,所謂狹義的,是只講男女之愛欲,廣義的包括一切。
但是,雖然講到離欲,還是屬于世間定的范圍,沒有超出出世間,還屬于凡夫定。所謂凡夫,并不是只指人類的一個普通人,包括三界的天人,都算是凡夫。換句話,沒有脫開輪回。
可是,要修出世間道,必須要做到世間定,世間定還不能得,直接講出世間定,在講妄語、說大話上是容易,做工夫是有程序的。換句話說,講大乘的思想,說大話,等于是空洞的哲學家——不過注意,并不是說每個哲學家都是空洞,等于林**說哲學系是“假期”系,哈,并不是說哲學家都是空洞。就是說,假定空洞的哲學家可以說大話。至于說工夫,那是個科學的,它有條理、有程序、有原理、有法則,然后要加試驗。所以,這個世間的凡夫定,不要看不起,必須要做到。那么,關于離欲方面:
“復次此中離欲者,欲有二種,一者煩惱欲,二者事欲。” 這一段,我們都可以念下去,有重要的地方,有不懂的,馬上問。這兩種欲的觀念先要搞清楚了,關于“離欲”,先說這個“欲”是什么?“煩惱欲”、“事欲”。
“離有二種,一者相應離,二者境界離。” 你看它的科學性,每一個觀念、邏輯非常清楚,所謂因明非常清楚。欲兩種,煩惱欲、事欲;怎么離開這個欲呢?兩種離法,“相應離”、“境界離”。
“離惡不善法者,煩惱欲因所生種種惡不善法,即身惡行、語惡行等。” 所謂離開了“惡”法、“不善法”,惡法就是很壞的;不善法也是惡,不過,輕一點的惡。“煩惱欲因”,所謂惡法、不善法的來源,是因為心理上的“煩惱欲”,煩惱欲為它的因子所發(fā)生的,所以“煩惱欲因所生”。因此而產(chǎn)生了“種種惡”,以及惡所屬的“不善法”。那么,有幾種呢,“身惡行”,行為;“語惡行”,言語的惡行,“等”。
包括什么呢? “持杖持刀,斗訟諍競,諂誑詐偽,起妄語等,由斷彼故,說名為離惡不善法。” 就是說,拿刀殺人等等這些……由于言語、生理行為,語言的作用,這些都要離開。怎么叫做工夫的境界?換句話,做工夫就先要去掉這種煩惱思想的惡與不善行。做工夫境界怎么叫“有尋有伺者”呢?
“有尋有伺者,由于尋伺未見過失,自地猶有對治欲界諸善尋伺,是故說名有尋有伺。” “有尋有伺”,就是我們反省的結果、反省的形狀,拿現(xiàn)在漂亮的名詞即心理的形態(tài)、心態(tài)。那么,我們的心理形態(tài),起心動念,構成這個習慣,同時,有一個監(jiān)察的意識,自己覺得對與不對,這個屬于尋伺的作用。
怎么叫尋伺?“由于尋伺未見過失”,就是反省,我們舊的文化講就是反省,反省自己還沒有發(fā)自于行為的,看不見的過失。“自地”,是什么地呢?自己心地上,意識思想的這個心地當中,“猶有對治欲界諸善尋伺”,自己找出來還沒有發(fā)現(xiàn)的那些毛病,怎么樣修理它、修正它,所以叫修持。“是故說名有尋有伺”,加一個名稱,叫做“有尋有伺”。
“所言離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緣,無間所生,故名離生。” 大正藏的考據(jù)是‘令’得,還是‘獲’得,“獲得”對。所以,這就是校對的問題了。“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就是說,“離”還是屬于加行,有意識地離開惡業(yè),趨向于善,就是使我們達到,做修定加行的工夫,“究竟作意”,向善法上走,比較徹底。
“言喜樂者,謂已獲得所希求義,及于喜中未見過失,一切粗重已除遣故,及已獲得廣大輕安,身心調(diào)暢有堪能故,說名喜樂。” 所以,我們修定,為什么心境上不能發(fā)生喜?都在煩惱、陰霾,天氣一樣陰霾的這個境界里頭?生理上不能發(fā)生樂?就是因為有欲、惡、不善法,由欲所生的惡與輕微的惡,自己還看不出來,檢查不出來的,被不善法所障礙住。假設真能夠離開了這些,那么可以得“喜樂”了。
所謂喜樂,就是“謂已獲得所希求義”,達到自己所要求的定與清凈的境界。那么,并且在心理上“喜中未見過失,一切粗重已除遣故”,自己心境至善,所以為善最樂。平常沒有發(fā)現(xiàn)的過錯,在這個時候自己很清楚,沒有了,很干凈了,心地的陰霾去掉了。那么,因此得到了身心的輕安,生理、心理非常輕安,不粗重。所謂身心輕安,“身心調(diào)暢”,一天到黑都是舒暢的,不會是頭悶啊,不會這里病啊、那里難過啊,乃至發(fā)麻了、發(fā)脹了。心理上自己要求自己的很多---沒有了。“身心調(diào)暢,有堪能故”,“堪能”就是可能,可能什么呢?就是可能得定,可能入道,可能證果,所以叫“堪能”。這個境界“說名喜樂”。
那么,它的初相怎么樣呢? “所言初者,謂從欲界最初上進,創(chuàng)首獲得,依順次數(shù),說名為初。” 由欲界里頭,由欲里頭起步,一步一步上升,“依順次數(shù)”,欲界到色界、無色界,依次順序地跳出,所以,由欲下手是初步。
“言靜慮者”,所謂得定, “于一所緣系念寂靜,正審思慮,故名靜慮。” 禪定境界為什么翻譯成“靜慮”呢?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個名詞的含義,也就是使我們認識自己用功在干什么。就是說,你對于這一點所緣的境界,譬如你觀佛像、或者念佛、或者觀個明點、或者觀白骨、或者數(shù)息——不是,數(shù)息是最初步了,或者是隨息等等,這個方法就是你心里所緣,對于選定的一個所緣,這個緣,心念跟所修的明點或者是呼吸,聯(lián)合為一,晝夜十二時中,乃至行住坐臥中,“于一所緣系念寂靜”,跟念頭配合為一,永遠在這個——譬如聽氣息,數(shù)呼吸這個氣,永遠是心息相依,心、念頭跟氣不分開了。“系念”,這個“系”字特別注意,把這個念頭拿繩子拴在上面一樣,或者一個明點,都栓牢了,那么,慢慢達到身心寂靜的境界。
這樣就對了嗎?要有個覺性在里頭,覺性就是自己返照或者參究,“正審思慮”,自己很清楚:啊,這個境界對了,這個時候是“系念”,跟所緣境界合一了;這個時候是不合一——這個就是“正審思慮”。所以,禪定的境界,正統(tǒng)的翻譯,不翻譯為禪定,太籠統(tǒng)了,叫靜慮,是在寂靜境界里系心一緣,完全正定、正知,清楚的,不是昏沉的。
“言具足者”,怎么叫具足呢? “謂已獲得加行究竟果作意故。” 就是說,我們系心一緣,在整個的禪定過程上,這還是加行道;以悟道,大徹大悟證得菩提來講,這還是加行道。
不過,像中國后代有些禪宗祖師所謂言下頓悟,悟后怎么辦呢?悟后就是《楞嚴經(jīng)》的道理,“理則頓悟,事非頓除”,還是要回轉(zhuǎn)來走這個路,不過呢,他快了,理已經(jīng)透了,修證做工夫應該更快;沒有說理透了的人,做起工夫來,比你理不透的還慢,那就是根本沒有懂,是這個道理。
所以“具足”,就是福德資糧、智慧資糧,福德與智慧兩樣具足。就是說,已經(jīng)得到了“加行究竟果”,加行的果位做到了。所謂作意,我加行果位要證個什么境界,得個什么定,或者我要開發(fā)慧力,慧就開了;或者我開發(fā)神通力,神通開了。這個境界是“加行究竟果作意”。那么,這才夠得上是具足;“具足”等于空的杯子,把水給它裝滿了,這樣叫做具足。
怎么叫安住呢? “言安住者,謂于后時,由所修習多成辦故,得隨所樂,得無艱難,得無梗澀,于靜慮定,其心晝夜能正隨順,趣向臨入,隨所欲樂,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故名安住。” “安住”等于我們普通講的入定。普通講的入定是籠統(tǒng)的,他這個分析很精詳。怎么樣叫做“具足”以后得到“安住”呢?就是說,你上面已經(jīng)得到“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說,我要住光明中,先由明點,然后身心調(diào)順,調(diào)順身心空了,永遠住在一片光明大定中。那么,這個大定中,得到具足了,我自己也曉得功力到了這一步,自己曉得進修的程度屬于佛法哪一個階層,都清楚了,可是,要把這一個成果定住……所以說,“謂于后時由所修習多成辦故”,你所修的各種工夫,尤其你本修的,假設修明點、或者是修白骨觀,最后到達空,到達念佛——譬如《禪秘要法》最后還是到達念佛,這個不是普通的念佛,這和佛的境界完全合一。那么,這個境界是主修,然后,你一定成就了,其它的定境界,要修什么隨時可以到達,“多成辦故”,成功辦得到。
那么,這個境界“得隨所樂,得無艱難,得無梗澀”,那么這個時候,隨便你的意樂,想進入哪一種定境界,那一種三昧就可以進入,沒有艱難,也沒有阻礙。
“于靜慮定”,所以,在禪定的境界里頭,他的心“晝夜”都在定境界,要定就定。“趣向臨入”,要想自己的心進入哪一種境界,“隨所欲樂”,這個“欲樂”是禪定的欲,上界的欲,不是下界的。那么,要進入哪一種境界——譬如密宗,有一種也叫做“欲樂定”,那個意思不同,“趣向臨入,隨所欲樂”,乃至說,一入定,我意識里想在這個境界里享受一翻,明知道是享受,故意去享受,可以“七日七夜”就定住了。
這里有個問題,有沒有問題呀?你看,凈土宗念佛也講七日七夜一心不亂,對不對?這里又是七日七夜,為什么七日七夜那么重要?所以,給你們女性講過好幾次,尤其是女性生理上很明顯,為什么月經(jīng)的周期都拿七天來計算?為什么胎兒入胎七天一個變化?為什么中陰身死亡又是七天?所以,西方的宗教,七天是安息日,都有它的理由。那么這個理由,中國的《易經(jīng)》給你說明了,“七日來復”,一個周期。當然,“七日來復”這句話很簡單了,但里頭的道理很多很多。
所以,得定,乃至“七日七夜”,在一個定境界里可以安住下來不變。哦,你說,那還得了!打起坐來一定七日七夜,那已經(jīng)很長了,看起來很了不起。假設我們有個同學一坐七天七夜,除非是神經(jīng)了、麻痹了,否則真的能夠得定,你們看到喜歡不喜歡?你們都要頂禮膜拜啊。其實呀,他本人只覺得“叭”(師彈指),我不過休息了一下,出定了。在定境界里頭,時間,一萬年縮短為一彈指之間,就是那么一個境界。“故名安住”,這樣叫做安住于定。
“復次于有尋有伺三摩地相,心能棄舍;于無尋無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于諸匆務所行境界,能正遠離;于不匆務所行境界,安住其心。一味寂靜極寂靜轉(zhuǎn),是故說言尋伺寂靜故,內(nèi)等凈故。” 再其次說,我們大家現(xiàn)在修行,都在打坐了,練習修定,都是“有尋有伺”。有尋有伺,比方講就是水上按葫蘆,就是說,一個空的瓶子,里面都是空氣,在水上它浮起來,你把它按下去,它“呼嚕”由這邊冒出來;這邊按下去,那邊冒出來。我們大家現(xiàn)在打坐的境界是不是這樣?都在那里玩那個水上的葫蘆,一個念頭……剛剛把那個雜念去掉了,哎,這個雜念又來了,對吧?都是這樣——那么,自己還達不到有尋有伺的境界。
在有尋有伺境界,這種粗的妄念已經(jīng)比較平靜了,不是絕對。心中能夠檢查出來意識根上的那些陰影,貪、嗔、癡、慢,所謂煩惱欲、事相的欲,陰影的根本檢查得出來,這叫有尋有伺。怎么叫有尋有伺境界,上幾次已經(jīng)說過的。就是說,我們做工夫的人,對于有尋有伺的這個定境界,“三摩地相”,在這個三昧中間的各種心理現(xiàn)狀,自己了解,“心能棄舍”,“哎,把它丟開了。”切斷就切斷,放掉就放掉,所謂提得起,放得下,當下就放掉了。
那么,放掉了“有尋有伺”,不要去用心了,只在那個“無尋無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隨時都在無尋無伺,很自然的境界。那么,這樣能不能做事呢?能不能起來吃飯呢?能不能講話?可以啊,這就是“于諸匆務所行境界,能正遠離;于不匆務所行境界,安住其心”,可是,雖然可以,心中隨時丟得開。所有,一切事務的境界,外界事務的境界,能夠“正遠離”,很正地遠離。什么叫“正遠離”?自己此念永遠在清凈中。那么,“于不匆務”的境界,他為什么不講清凈境界呢?與清凈境界稍有不同,還能夠應付事,比較不匆忙、不雜亂,心能夠安住。所以,此心一味在那個“寂靜”最“極寂靜”上面在轉(zhuǎn)。
“是故”,所以說,這個境界是講“尋伺”的道理,“內(nèi)等凈故”,內(nèi)在意境上,慢慢相等于有點干凈了。
“又彼即于無尋無伺三摩地中串修習故,超過尋伺有間缺位,能正獲得無間缺位,是故說言心一趣故。” 再說,詳細地告訴我們。我們修持到達了“無尋無伺”,不要費力了,隨時一味在清凈,很寂靜的這個境界里頭。“串修習”,當然還不能連成一串,有時候功力好一點,這個境界維持的時間長;功力差一點,有時候一下下有,等一下散亂了。你要慢慢練習,修行就是慢慢練習,把這個身心慢慢轉(zhuǎn)過來,練習成一串,連貫性的。“超過尋伺有間缺位”,中間沒有間斷了,那么,可以真正地得到“無間缺”的位置,行住坐臥都在這個境界里,這個叫做“心一趣”,心在一個一緣的境界上,“一趣”。
“無尋無伺者,一切尋伺悉皆斷故。” 那么,所有用心的境界,不需要用心了,自然就合于這個,就叫做“無尋無伺”。
“所言定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緣,無間所生,故名定生。” 所謂定生喜樂,二禪境界。怎么叫做生呢?為什么叫定生喜樂,生出來個喜樂呢?怎么樣叫定?“謂已獲得”修加行法的“究竟作意”,譬如說修明點,這個明點永遠清涼的,身心是輕安的,加行作意做到了,這個所謂生起次第,是我有意做這個觀想而形成的,所謂生,定生,這就是系心一緣所生出來的;蛘呶乙驗槟罘,這個佛的境相、佛的境界現(xiàn)前,等于一幅畫也好,佛的形象畫也好,或者一個銅像也好,或者一個佛的真的肉身,我選定了一個,這個境界現(xiàn)前了,系心一緣。那么,這時候永遠現(xiàn)前,身心輕安,就是“定生”,密宗所謂的生起次第,無中生出來。假設做呼吸的,那么這個時候,內(nèi)心、身心都空靈了,氣機都充滿了,充滿到息的境界,不呼也不吸,身體覺得是在空中飄的,這個境界都到了,隨時到達,這所謂“定生”,由定境界生出來。
那么,“由此為因,由此為緣,無間所生”,“由此為因”剛才已經(jīng)說明了,或者是念佛像的境界、光明境界,這個因、這個緣,無間斷串習地用功修道,所生出來的,這叫做定。
“言喜樂者,謂已獲得所希求義。” 就是說,你所想、希望達到的境界已經(jīng)做到了,當然得喜。等于窮人得到寶,寶已經(jīng)拿到了,當然歡喜。
“又于喜中,未見過失,有欣有喜,一切尋伺,初靜慮地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遠離故,能對治彼,廣大輕安,身心調(diào)柔,有堪能樂,所隨逐故,名有喜樂。依順次數(shù),此為第二,如是一切如前應知。” 再說這個“喜”,喜自己什么呢?起心動念沒有過錯,孔子講“隨心所欲不逾矩”,沒有過錯。孟子所講“四十不動心”,是無尋無伺而已,“不動心”不過是無尋無伺境界?鬃舆M一步說,“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心中無過失,起心動念沒有過失,所以自己很欣然,哎呀,很高興,總算自己沒有過錯了。
“一切尋伺”,開始修道時的修定要定不得定,心中煩惱處處浮起的所有的粗重境界沒有了——不是沒有了,遠離了,永遠不會再來,跟它再見,永遠不會來,身心粗重煩惱不起。那么,如此,所以產(chǎn)生身心內(nèi)外廣大的輕安相,“身心調(diào)柔”……
“復次彼于喜相深見過失。是故說言于喜離欲。又于爾時遠離二種亂心災患。能于離喜第三靜慮攝持其心。第二靜慮已離尋伺。今于此中復離于喜。是故說言安住于舍。如是二法能擾亂心障無間舍。初靜慮中有尋伺故。令無間舍不自在轉(zhuǎn)。第二靜慮由有喜故。令無間舍不自在轉(zhuǎn)。是故此舍初二靜慮說名無有。由是因緣修靜慮者。第三靜慮方名有舍。由有舍故。如如安住所有正念。如是如是彼喜俱行想及作意不復現(xiàn)行。若復于此第三靜慮不善修故;驎r失念。彼喜俱行想及作意時復現(xiàn)行。尋即速疾以慧通達能正了知。隨所生起能不忍受。方便棄舍除遣變吐。心住上舍。是故說有正念正知。彼于爾時住如是舍。正念正知親近修習。多修習故令心踴躍。俱行喜受便得除滅。離喜寂靜最極寂靜。與喜相違心受生起。彼于爾時色身意身領納受樂及輕安樂。是故說言有身受樂。第三靜慮已下諸地。無如是樂及無間舍。第三靜慮已上諸地。此無間舍雖復可得而無有樂。下地樂舍俱無有故。上地有舍而無樂故。是故說言于是處所謂第三靜慮。諸圣宣說謂依于此已得安住。補特伽羅。具足舍念及以正知。住身受樂。第三靜慮具足安住。言諸圣者。謂佛世尊及佛弟子。”(三十三卷)
……每個骨節(jié)、小細胞都柔軟,都非常柔軟。得定的人,骨節(jié)、小細胞柔軟得像面條一樣,吃面的面條,還可以拉得很長,膀子可以拉出去,拉長了;你不拉它,它還慢慢縮回來了,變成面筋了——面筋還硬一點,面條才軟,“身心調(diào)柔”。
“有堪能樂”, 有一種非常可能的特別的樂感,非?旎睢⒖旄、快樂——快感就是樂感,非常快樂,就是名稱不同。換句話說,舒服,生理上、身體上都無比的舒服;心理上也無比的歡喜。這個“堪能樂”是跟著你,跟著什么呢?你有這個工夫,那個樂境界就來,喜境界來,沒有這個工夫,樂就發(fā)不起來。所以叫做定生喜樂,這個喜樂境界由定境界生出來,所成長、所培養(yǎng)出來。
“復次彼于喜相深見過失,是故說言,于喜離欲。” 那么,第三禪的境界,離喜妙樂。“喜”,等于我們窮人得寶,一個窮人中了愛國獎券,一百萬,現(xiàn)在是兩百萬?哦,得到了以后,你高興吧?那一定高興。但是,你兩百萬用慣了以后,你一樣,沒有什么,很平常。那么,這個喜相,反正是到了二禪、三禪以后的境界,覺得自己窮人得寶的那個喜相就很多余,自己覺得蠻好笑,喜相沒有。因為喜相也是欲,喜相本身就是欲。譬如我要買這個東西買不到,今天有了錢買到了,很高興,這個高興是欲所生,所以,喜相本身也是欲,要認清楚。那么,這個時候是離欲,離喜的欲。
“又于爾時,遠離二種亂心災患,能于離喜第三靜慮攝持其心,第二靜慮已離尋伺,今于此中復離于喜,是故說言安住于舍。如是二法,能擾亂心,障無間舍。” 就是說,在這個中間,遠離“喜”“樂”兩種的“亂心”。就是說,初地的時候,得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多舒服啊,對不對?到了上地,進一層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回頭一看,“呵,這個窮小子得寶,有什么喜的嘛?”給千萬富翁一看,“呵,賺了三百萬,你看他瘋得那么高興,這個窮小子!”一看,沒有什么可喜的。
所以,自己再進一步了,回頭一看,“喜”、“樂”兩種變成“災患”了,也是欲了。所以,“離喜第三靜慮攝持其心”,到了三禪以上的境界,“第二靜慮”,第二禪已經(jīng)離開了“尋伺”。那么,到了第三禪,喜、樂等等又丟掉了,結果又“舍”,因為這“二法能擾亂心”,也使你的心不得清凈三禪的妙樂與二禪是樂并不相同。
可是,理由聽懂了,不要說大話,萬一有個同學用功,到了離喜,“那又算什么呢?那還是二障啊。”就怕教理學通了的時候,專門拿教理去量人家,拿一個圣人尺度去量人家,這個也不是圣人,那個也不是圣人——不曉得自己是什么人?墒悄憧,一般學佛、學宗教的人——不但是佛教,每個宗教徒……懂了一點宗教教理,看人家都是不對的,都是魔鬼。他拿一個圣人的尺子專門量人家,“喲,不夠,差一點……這個家伙,差得遠了!”他從來沒有這樣量量看,這樣一量啊,曉得自己鼻尖都不夠。所以要返照,懂了這些,不要去量人家,這是教你們自修的,不要去批評人。那么再說下去:
“初靜慮中有尋伺故,令無間舍,不自在轉(zhuǎn);第二靜慮由有喜故,令無間舍,不自在轉(zhuǎn)。” 初禪的境界,因為還用心嘛,還要用力,有尋有伺,所以,“無間舍不自在轉(zhuǎn)”,隨時隨地沒有間斷地能夠丟、放得下來,做不到,不自在。有時候放不下,放也放不下,提也提不起,初修行是不是這樣?有這個痛苦吧?沒有?有啊,我看你沒有點頭,以為你到了四禪呢,哈哈。所以“無間舍不自在轉(zhuǎn)”。
第二禪的境界呢,由于“有喜故”,心中還有喜樂,所以“令無間舍,不自在轉(zhuǎn)”,還是有間斷性、間歇性。
“是故此舍,初二靜慮說名無有,由是因緣,修靜慮者,第三靜慮方名有舍。” 到第三禪才能夠放下,放下什么?不是完全放下,喜樂的境界放下。
“由有舍故,如如安住所有正念,如是如是彼喜俱行想及作意,不復現(xiàn)行。” 到第三禪以上,可以“如如安住”,所有都在正念中,正知正念。“如是如是”,這樣、這樣,那個喜樂的心情,乃至于說,于禪定工夫到的那個“想及作意”,有意地作意那個境界……譬如說,我們現(xiàn)在要作意觀想一個白骨,或者觀想一幅……很用力地觀起來,或者很用心……到那個時候啊,不需要作意了,它自然現(xiàn)前;而且現(xiàn)前還要打他,呵呵,就是佛來打佛,魔來打魔,請走開吧,不要了。因為要進入“圓滿次第”,要進入空靈處,這個還要舍掉。
但是,你們觀不起來,說:“那我何必多下工夫,我現(xiàn)在沒有,正好舍嘛?”嗨,你不要吹牛了,哈哈,這不要吹牛了。
所以,工夫的次序是個科學性的,呆呆板板,一步一步,樂是樂、喜是喜,絕不同的。所以我經(jīng)常感嘆,中國的大乘佛法一流行,說大話的多得很,都是大舌頭,吹大牛,說大話,都是認為自己了不起?墒牵魏我稽c自己的不行,他就反省不到了。那么,我們要懂了這個,多照自己。
“若復于此第三靜慮,不善修故,或時失念,彼喜俱行想及作意,時復現(xiàn)行,尋即速疾以慧通達,能正了知,隨所生起,能不忍受,方便棄舍,除遣變吐,心住上舍。” 他說,如果到了二禪、三禪境界,你不好好把握,觀照自心來修持,“不善修”,還有“失念”,這個正念的境界還會掉了,隨時還會掉去。掉了,當然,你登報掛遺失嘛,登報掛遺失,整個找回來。這個時候還會掉。
“彼喜俱行想及作意”,這個時候,隨時還會起來。要很快地以智慧的能力,拔開慧劍,“通達”這個,“能正了知”。“隨所生起”,念頭一起,這個喜樂一起等等,能夠忍一下,把它切斷,然后把它丟掉。等于我們吃菜吃了渣滓一樣,“呸!”把它吐出來,不要了。“心住上舍”,一步一步放下,一步一步上進。
“是故說有正念正知,彼于爾時住如是舍,正念正知,親近修習,多修習故,令心踴躍,俱行喜受便得除滅,離喜寂靜,最極寂靜。與喜相違心受生起,彼于爾時,色身”,這個父母所生的肉身, “意身”,乃至法身所起的意生身, “領納受樂,及輕安樂,是故說言有身受樂。” 那么,最后這個身,也可以說它是意生身,但是,也離不開這個色身,色身上也有快感;意生身上的快感,也就是法身、化身的快樂,這個時候還是世間法的樂,還沒有談佛法。
所以,這個時候說“有身受樂”,雖然離不開這個肉身,但是有時并不一定完全在肉身上得樂,肉身也有樂,因樂而產(chǎn)生出來——當然,有些境界你們不懂了,拿世間法比方,譬如說男女兩個相愛而產(chǎn)生樂感,三緣和合受胎,這個三緣當時都得樂。但是,得樂以后,這個色身受樂,三緣和合產(chǎn)生第二個生命的時候,這個第二個生命的感受又同這三緣沒有關系了?墒,在當時的境界,不能說同這三緣的得樂沒有關系,有關系。其道理是一個道理,所以,到這個時候,“色身、意身,領納受樂”,自己感受,這是禪定之樂,發(fā)生無比的“輕安”,色身也輕安,意生身也輕安。所以,道家用兩個字形容,“沖舉”,就是飛升起來,人能夠輕靈到這個程度!所以,道家叫神仙“陸地飛升”,因此“有身受樂”,這個“身”,法身、報身、化身都可以講。
“第三靜慮已下諸地,無如是樂,及無間舍”;換句話,這是三禪以上的境界,二禪、初禪還不到。
“第三靜慮已上諸地,此無間舍雖復可得,而無有樂。” 第三禪以上,“無間舍”,永遠都在放下、空的境界,雖然得到那個境界,沒有樂,這個沒有樂是相對性的,沒有樂是苦嗎?那不是苦,以世間的樂來講,它已經(jīng)超越了世間的樂,無法比擬了!那個境界告訴我們,也不可想象,人類的知識到那個程度才會知道。
“下地樂舍俱無有故,上地有舍而無樂故,是故說言,于是處所謂第三靜慮。” “下地”,就是說,二禪同初禪,“樂舍俱無有故”,在初禪、二禪的放下、空的境界、那個快樂境界,不能想象三禪的那個境界。所以,三禪以上只有一切放下,“舍”就是布施,大乘叫做布施!惰缶W(wǎng)經(jīng)》第一條,就是舍心,大乘講,就是空掉了,一切放開,一切放下!“上地”是有舍,沒有樂,因為有個“樂”已經(jīng)不放下了,對吧?有個喜,這個還要放下。那么,你有沒有放下……那個境界無法講,只告訴你個“舍”,一切都是舍開了。
拿現(xiàn)在的新文藝或者科學性的新文章:無限的開展!無限的開闊!那不能講做是樂,不能講做是喜,只能拿藝術的(形容)那美呀,好美呀!美得怎么美?美得沒有美!沒有米就有面了,哈,就是那個境界,得無比的樂。這是第三禪的境界。
“諸圣宣說,謂依于此,已得安住補特伽羅,具足舍念及以正知,住身受樂,第三靜慮具足安住。言諸圣者,謂佛世尊及佛弟子。” 到了三禪以上的境界,雖然是世間定,跟出世間定有連帶的關系了。“諸圣”,一切佛,諸佛菩薩,弘揚佛法就告訴我們這個,“謂”,說“依于此已得安住”,在這個境界上定住了。
所以,諸佛菩薩有時候可以請假不來,大阿羅漢不再到這個世間來,他躲到哪里去了?躲到那個境界里了,他躲個八萬六千大劫、四千大劫,多少大劫都可以。但是你說,“那我們就是躲不掉啊,能夠躲個一百年多好呢。”你要曉得,八萬四千大劫在這個境界里頭,“叭”(師彈指),也不過是這樣一下,呵。所以,到菩薩境界,這個舍都不舍,那又不同了。但是不是理論,要工夫做到。
所以,“補特伽羅”,一切眾生,一切有情,補特伽羅是一切有情眾生,就是修行人了,“具足舍念以及正知”,要隨時舍念清凈,要隨時在正知正見上修。“住身受樂”,……所以,禪定發(fā)不起來,你身都在痛苦中,這個四大乃至內(nèi)臟,整個身沒有發(fā)起樂。要“住身受樂”的境界,自然煩惱不起,自然是一切煩惱不動了,因為他有更高的價值換取了那些,所以“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言諸圣者”,怎么叫“圣者”呢?一般圣者告訴我們——那么,這里用“圣者”,其它宗教,基督教也用“圣者”,這里所謂什么叫“圣者”,就是講“佛世尊”以及佛的一班大弟子們,證大阿羅漢道的大弟子們,這些都稱為“圣者”。
下課吧,多兩分鐘休息了。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譯文--妙境法師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第一卷
- 地藏經(jīng)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注音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心經(jīng)》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jīng)》全文-金剛經(jīng)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圓覺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jīng)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解釋-地藏經(jīng)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jīng)注音版
- 維摩詰經(jīng)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的作用和好處,心經(jīng)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jīng)白話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貧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貧窮的苦海
- [佛學常識]六和敬是指什么?是哪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