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七(4)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七(4)

  癸三、建立體義伽他(分二科)  子一、結前生后

  已釋意趣義圣教伽他,今當建立體義伽他。

  這里是第三科「建立體義伽他」,分兩科,第一科「結前生后」。

  「已釋」,已經解釋「意趣義圣教伽他」,這是把前面這一段文結束!附癞斀Ⅲw義伽他」,就是生起這一段文的意思。

  《披尋記》六一七頁:

  今當建立體義伽他者:宣說法要,是名為體;開顯理趣,是名為義。如后嗢柁南曰:惡說貪流怖,類譽池流貪,作劬勞得義,論議十四種。分別體義,如應當知。

  「今當建立體義伽他者:宣說法要,是名為體」,這個「體義伽他」這個「體」字是什么意思?就是「宣說法要」,宣說佛法精要的部份,這叫做「體」,這個「體」字這樣解釋!搁_顯理趣,是名為義」,這個理趣,這個真理隱伏在那里,現在把它開顯出來,顯示出來,那就叫做「義」。就是宣揚法義,宣說法的精要之義,這叫做「體義伽他」。

  「如后嗢柁南曰:惡說貪流怖,類譽池流貪,作劬勞得義」,論義一共有十四種。下面一共有十四科,譬如說這個:惡、說、貪,這是每一科的名字!阜謩e體義,如應當知」,分別法的要義,這就叫做「體義伽他」。

  子二、辨釋體義(分二科) 丑一、初辨釋(分二科) 寅一、辨體(分十三科)

  卯一、惡行(分二科)     辰一、舉頌言

  如頌言:于身語意諸所有,一切世間惡莫作;由念正知離諸欲,勿親能引無義苦。

  「如頌言」,這以下是第二科,「辨釋體義」,就是說明解釋法體的要義。分二科,第一科是「初辨釋」,分二科。第一科是「辨體」,分十三科,第一科是「惡行」。分兩科,第一科是「舉頌言」。

  「于身語意諸所有,一切世間惡莫作;由念正知離諸欲,勿親能引無義苦」,這就是說這個「惡行」。這個「惡行」就是做有罪過的事情,這是舉出來這個頌上的言句。

  這以下是「長行」的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別釋頌」,分三科。第一科是解「釋初二句」,初二句頌分兩科,第一科是「標」。

  辰二、長行釋(分二科)     巳一、別釋頌(分三科)

  午一、釋初二句(分二科)   未一、標

  今此頌中所言惡者:謂諸惡行,于一切種、一切因緣、一切處所,所有惡行,皆不應作。

  「今此頌中所言惡者」,就是「于身語意諸所有,一切世間惡莫作」,所言這個「惡」字,是指什么說的?「謂諸惡行」,就是說很多有罪過的事情!赣谝磺蟹N、一切因緣、一切處所,所有惡行,皆不應作」,是這樣意思。這個「一切種、一切因緣、一切處所」,這分三種:這一切種的惡行;一切因緣的惡行;一切處所的惡行,所有的惡行,都不應該去做,這樣意思。

  《披尋記》六一八頁:

  所言惡者謂諸惡行者:謂由造作不善身語意業(yè),令墮世間諸惡趣中,故名惡行。如是惡行,是有果法,由是頌言:于身語意諸所有,一切世間惡莫作。

  「所言惡者謂諸惡行者:謂由造作不善身語意業(yè),令墮世間諸惡趣中,故名惡行」,這是約因果來解釋「惡行」,能令你墮落三惡道理面的那個行為叫做「惡行」。「如是惡行,是有果法」,它本身是因,它將來還有后患的,所以叫做「有果法」!赣墒琼炑裕河谏碚Z意諸所有,一切世間惡莫作」。

  這是先「標」前兩句。這底下再解釋,分三科,第一科先解釋這個「一切種」。

  未二、釋(分三科)  申一、一切種

  云何于一切種不作惡耶?謂由身語意,不造眾惡故。

  「云何于一切種不作惡耶?」這是先問!钢^由身語意,不造眾惡故」,身不作諸惡,語不造眾惡,意不造眾惡故。這個「一切種不作惡」,這么解釋,指身語意不作惡。

  底下第二科是「一切因緣」。

  申二、 一切因緣

  云何于一切因緣不作惡耶?謂由貪瞋癡所生諸惡,終不造作故。

  「云何于一切因緣不作惡耶?」這是問!钢^由貪瞋癡所生諸惡,終不造作故」,這個諸惡行的因緣,指內心里面的貪瞋癡說的;貪瞋癡是惡行的因緣。這些因緣所作的惡,都不作,這叫做「于一切因緣不作惡」。

  申三、一切處所

  云何于一切處所不作惡耶?謂依有情事處、及非有情事處,不造眾惡故。

  「云何于一切處所不作惡耶?」這是第三科!钢^依有情事處、及非有情事處,不造眾惡故」,就是「依有情事處」,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事情而作惡!讣胺怯星槭绿帯苟鲪,分這么兩個處所,這兩個處所也不作惡,這是第三科。

  午二、釋第三句(分四科)  未一、征

  云何由念正知遠離諸欲?

  這是前面第一科,解釋前兩句:「于身語意諸所有,一切世間惡莫作」,這兩句解釋完了。

  這以下解釋第三句:「由念正知離諸欲」,解釋這一句。分四科,第一科是「征」,「云何由念正知遠離諸欲」呢?這是問,底下第二科是「標」。

  未二、標

  謂斷事欲及斷煩惱欲故。

  這是把欲分兩種:一種是「事欲」,一種是「煩惱欲」,分這么兩種,這是標出來。以下第三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舉勝方便」,分二科。第一科「斷事欲」,分三科,第一科「征」。

  未三、釋(分二科)      申一、舉勝方便(分二科)

  酉一、斷事欲(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斷事欲?

  怎么樣能夠斷滅這個「事欲」?這是個問。底下是回答。

  底下回答就是出家了,出家是最勝方便,是「斷事欲」最殊勝的方法。

  戌二、由正知

  謂如有一,于如來所證正法毗奈耶中,得清凈信。了知居家迫迮猶如牢獄,思求出離,廣說乃至由正信心,舍離家法,趣入非家,然于欲貪猶未永離。

  「謂如有一」,有一個人,他對于佛所證的正法,這個第一義諦。「毗奈耶中」,「毗奈耶中」翻個調伏,或者翻滅。證正法之后,能滅除一切惑業(yè)苦,那叫做「毗奈耶」。「得清凈信」,對于佛的無量功德,有清凈的信心!噶酥蛹移儒,猶如牢獄,思求出離」,對于佛所證的「正法毗奈耶」,是所求的;「居家迫迮,猶如牢獄,思求出離」,是所厭離的。

  「廣說乃由正信心,舍離家法,趣入非家」,這里說「廣說」,就是更詳細的說還有很多事。乃至到由正信心,舍離了煩惱的家,家里這一切的煩惱都棄舍了,趣入到非家,就是進入到沒有煩惱的地方,就是寺朝里面了。「然于欲貪,猶未永離」,出了家以后,這個事欲是沒有了,斷了這個事欲,可是這個欲貪的欲,于欲有貪,叫做「欲貪」,「猶未永離」,還沒能夠永久的息滅。

  戌三、結

  如是名為斷除事欲。

  這是第三科,結束這一段文。

  酉二、斷煩惱欲(分二科)  戌一、征

  云何斷煩惱欲?

  前面是「斷事欲」,是指出家為最勝方便。這以下說「斷煩惱欲」,怎么斷法?有什么殊勝的方便?分兩科,第一科是「征」,「云何斷煩惱欲?」以下是第二科解釋。

  戌二、釋

  謂彼既出家已,為令欲貪無余斷故,往趣曠野山林,安居邊際臥具,或住阿練若處,乃至或在空閑靜室。于諸事欲所起一切煩惱欲攝妄分別貪,為對治故,修四念住。

  「謂彼既出家已,為令欲貪無余斷故」,出了家以后,離開了煩惱的家以后,為了使令自己內心的欲貪「無余」,沒有剩余的,全部的息滅的緣故。「往趣曠野山林」,到曠野的地方去,到山林面!赴簿舆呺H臥具」,就是最貧苦的境界!富蜃“⒕毴籼帯,是寂靜處!改酥粱蛟诳臻e靜室」,空閑的寂靜的房子里面,不是曠野山林的地方,但是寂靜的靜室也可以。

  「于諸事欲所起一切煩惱欲攝妄分別貪,為對治故,修四念住」,「于諸事欲」,對那個事欲「所起一切煩惱欲」,所生起的在內心里面的這些煩惱欲。「攝」,就是屬于這一類的!竿謩e貪」,這個虛妄的分別,分別這個欲貪,這也是煩惱,這就叫做欲貪。是「為對治故」,為息滅這個欲貪,「修四念住」,修三十七道品,來對治這個欲貪,這就是最勝方便。

  《披尋記》六一八頁:

  往趣曠野山林等者:此說愛樂遠離,居遠離處,安住邊際臥具故。此中妄分別貪,謂于諸欲起妄分別!礇Q擇分〉說,又有一分棄舍諸欲而出家者,仍于諸欲起妄分別,為令了知虛妄分別亦是欲已,尋復棄舍,故顯分別亦是欲相。(陵本五十八卷十九頁)此說妄分別貪為所對治,義應準知。

  申二、顯遠離相(分二科) 酉一、斷事欲(分二科) 戌一、由正念

  或復還出,依近聚落村邑而住,善護其身,善守諸根,善住正念,而入聚落。

  這是第二科「顯遠離相」,前面是「舉勝方便」,斷滅這兩種貪的最殊勝的方法,是這樣子,就是出家修四念處。這底下第二科「顯遠離相」,分二科,第一科是「斷事欲」。分二科,第一科是「由正念」。

  「或復還出,依近聚落村邑而住」,或者這位修行人,他在深山里面,曠野里面住,或者他又從那里面出來,「依近聚落村邑而住」,靠近這個聚落的地方住,不是在聚落里,可是離那里很近!妇勐洹咕褪恰复逡亍,就是很多人聚集在那里住,也就是聚落,也就是村邑!干谱o其身,善守諸根,善住正念,而入聚落」,這就叫做「正念」。

  《披尋記》六一九頁:

  善護其身等者:〈聲聞地〉說:又如所往如是應往,不與暴亂惡象俱行,不與暴亂眾車、惡馬、惡牛、惡狗而共同行,不入鬧叢,不蹈棘刺,不逾垣墻,不越坑塹,不墮山崖,不溺深水,不履糞穢。(陵本二十四卷十五頁)是名善護其身。于不應觀所有眾色,當攝其眼善護諸根;于所應觀所有眾色,應善住念而正觀察。如〈聲聞地〉廣釋其相。(陵本二十四卷十六頁)是名善守諸根,善住正念。

  「善護其身等者:〈聲聞地〉說:又如所往如是應往」,這個「如」,就是你如果有這樣事情要到什么地方去,那么這件事應該做,那你就是應該去。「不與暴亂惡象俱行」,和它在一起走路。「不與暴亂眾車、惡馬、惡牛、惡狗而共同行,不入鬧叢」,不入很多人聚集在一個地方,你不要去!覆坏讣獭梗膊灰ゲ冗@些東西。「不逾垣墻」,有墻,你不要從那里跳過去,不要這樣子。「不越坑塹」,你也不要這樣!覆粔櫳窖隆,不要從山崖跳下來,不要這樣子做!覆荒缟钏,有深水,你不要從那里過。「不履糞穢。(陵本二十四卷十五頁)是名善護其身」,這些有危險的地方你不要去,這叫作「善護其身」。

  我們佛教徒有的時候,也會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就是這些危險的境界他不怕,反正什么事都是有因果的。說是我若是應該受這個災難,到那里也跑不了,所以我就是這樣好了。要看這個文,不是這樣意思,什么事情是,你有罪,有這個罪業(yè),罪業(yè)能使令你受苦報。但是罪業(yè)去得果報要待緣,它要待不到這個緣,這個罪業(yè),它就不發(fā)生作用,所以是有因果。但是因果也是活的,他不是決定的,所以這里面有這樣的差別,「是名善護其身」。

  「于不應觀所有眾色,當攝其眼」,他能夠保護自己的眼根,不要去觀察所有眾色;不應觀的眾色,你不要去看!干谱o諸根,于所應觀所有眾色,應善住念而正觀察」,不應該觀的,就不要觀;應該觀察的眾色,「應善住念,而正觀察」,安住在正念,去看應該看的境界。「如〈聲聞地〉廣釋其相。(陵本二十四卷十六頁)!惯@個有的會人說,一切境界都是修行,行住坐臥無非是修行,當然這種話,也不能說不對,但是這個地方,就不是。這個地方,彌勒菩薩告訴我們,就是不應該看的不要看,應該看的安住正念,是這樣子。這就是不說大話,就是程度不夠,你還是小心一點,不要說大話。

  戌二、由正知

  或復村邑游行旋反,去來進止,恒住正知;為解睡眠,及諸勞倦。

  「或復村邑游行旋反,去來進止,恒住正知」,前面是說「正念」,這以下說「正知」。「或復村邑游行旋反」,或者這位修行人有事情,到村邑里面去做事,走來走去;或者事情辦完了,又回來,「旋反」就是回來。「去來進止」,或者是去、或者是來、或者是進,或者是靜下來!负阕≌,心里面安住在正知里面。這個「正知」和「正念」有什么不同呢?是有不同。這個「正念」,心里面當然是清凈,安住在或者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那么這叫做正念。這個「正知」是什么?如果失掉了正念,心里面念一些不應該念的事情的時候,你馬上要警覺,把自己這個不清凈的念,要調轉過來,那叫做正知,這個正知是這樣意思。

  這前面這個「或由正知」這一段文還沒講完。這個是「為解睡眠,及諸勞倦」,也應該說安住正知,正知而住,這地方可能是有缺文!笧榻馑摺惯@句話,到睡眠的時候你就是要睡,應該睡眠,你應該知道,知道這時候是睡眠的時候,你應該正知而住。在《瑜伽師地論》的后文,〈聲聞地〉說得很詳細的!讣爸T勞倦」,這個勞倦和睡眠不同,但是和睡眠是同類的事情。就是你精進的用功,這時候有一點疲勞,有一點倦,也應該要休息,這時候你要知道;蛘呤翘鞖馓珶,加上你用功很辛苦,也有一點勞倦,就是有一點需要休息,這個時候你也應該正知而住,你要認識這件事。在〈聲聞地〉上也說,如果是這樣情形,應該須臾間的去休息一下,這個是不在睡眠之內的。

  酉二、斷煩惱欲(分二科) 戌一、顯所依(分二科) 亥一、正念

  彼即于是四念住中,善安正念為依止故。

  這以下是第二科「斷煩惱欲」,前面是「斷事欲」,分兩科,一個是「正念」,一個是「正知」。這以下第二科「斷煩惱欲」,分兩科,第一科「顯所依」,分兩科。第一科是「正念」,斷煩惱欲,也要有正念,也還是要有正念正知的。

  「彼即于是四念住中,是善安正念為依止故」,彼這個修行人「即于是四念住中」,這個身受心法四個所住處!干瓢舱睢,把這個正念,安住在這四個所緣境上,以這四個所緣境為依止處,以正念為依止處,以正念修四念處。

  《披尋記》六一九頁:

  去來進止恒住正知等者:此說一切種正知而住。謂若往若還正知而住,乃至解勞睡時正知而住,如〈聲聞地〉廣說應知。(陵本二十四卷九頁)文中恒住正知下,疑脫乃至二字。

  為欲永斷欲貪隨眠,修習對治。

  就是這個人安住在正念里面,以正念為依止,做什么事情呢?「為欲永斷欲貪隨眠」,就是欲貪的種子,修習這個四念住來對治它,這樣意思。

  《披尋記》六一九頁:

  為欲永斷欲貪隨眠修習對治者:謂于身受心法住循觀時,能正除遣凈樂常我四種顛倒,是名修習對治。轉增勝故,害彼粗重,是名永斷欲貪隨眠。

  「為欲永斷欲貪隨眠修習對治者:謂于身受心法住循觀時」,這個「循」就是順,順著四念住,內、外、非內非外,這么觀察!改苷矁魳烦N宜姆N顛倒,是名修習對治。轉增勝故,害彼粗重,是名永斷欲貪隨眠」,你常常這樣用功,你這個正念正知,你這個道力,他逐漸的就增長,就是有力量。有力量了,就是「害彼塵重」,就是能殺害顛倒欲貪的種子,「是名永斷欲貪隨眠」。

  亥二、正知

  又即以彼正知而住為依止故,遠離諸蓋,身心調暢,有所堪能,熾然方便,修斷寂靜。

  「又即以彼正知而住為依止故,遠離諸蓋」,這是第二段「正知」,是以「正知而住為依止故,遠離諸蓋」,就是五蓋!干硇恼{暢,有所堪能」,遠離了五蓋的時候,你的身、你的心,他就調和清凈,里面通暢沒有障礙,他的能力就強起來了,那是「有所堪能」,就是有能力,力量就大了,就能夠更殊勝的修學定慧。這個「遠離諸蓋,身心調暢」,在后文解釋,就是得到了未到地定了,但是未到地定,這個蓋沒有完全除掉,它還是有多少。「熾然方便,修斷寂靜」,在未到地定里面,你是會更強有力的修行了!笩肴环奖恪,這個「方便」就是四念住,你修四念住的力量,更強大起來,叫「熾然」。這時候繼續(xù)的修四念住,這是「修斷寂靜」,就是斷除煩惱,心得寂靜了,這是「正知」。

  戌二、顯證得

  彼由如是念及正知為依止故,便能證得煩惱欲斷,遠離諸欲,乃至于初靜慮具足而住。

  「彼由如是念及正知為依止故」,這是第二科「顯證得」,前面是「顯所依」,就是依正念正知為所依,這樣修四念住。這以下「顯證得」。

  「彼由如是念及正知為依止故」,這個正念正知,并不是分離的,也還是內里面就是修四念住!副隳茏C得煩惱欲斷」,這時候就成就了,這個煩惱事的欲是已經斷了,現在是要斷煩惱欲,就是要以正念正知,修四念住才能成功的。

  「遠離諸欲,乃至于初靜慮具足而住」,這如果是在未到地定里面,未到地定還有欲,還有多少欲,還有多少蓋,要繼續(xù)努力的修四念住,也就是那七種作意,就把這個蓋完全消滅了,那么你就得到了初靜慮,色界四靜慮的初靜慮,「具足而住」,就是完全是圓滿地得到了初靜慮。這初靜慮,也是一大段落的,按時間也應該說是很長的,其中的功德,也不是一下子就成就的,F在說「具足而住」,也就是完全成就了,成就了初禪的功德,這是「顯證得」,是得初禪。

  未四、結

  如是能于受用欲樂行邊,劣、鄙、穢性諸異生法,若斷、若知。

  這是第四科結束了,結束這一段,解釋這個第三句,現在是第四科結束了。

  「如是」,像前面說這么多,你若能這樣做呢,能于受用欲樂行這一邊,「受用欲樂行邊」,這是指煩惱的事、事欲,包括了內心的煩惱欲,這是「劣、鄙、穢」,屬于這樣的污穢的!钢T異生法」,這是一切凡夫的境界!溉魯唷⑷糁,你就能夠把它完全息滅了,叫做「斷」。這個「知」就是成就了智慧,斷了以后,是把這個煩惱是斷了,但是不是完全什么都沒有,你的清凈的智慧成就了,所以叫做「知」。

  午三、釋第四句(分二科)  未一、引無義苦(分三科)  申一、征

  何等名為引無義苦?

  那個頌里面第四句。第三句是「由念正知離諸欲」,「于身語意諸所有,一切世間惡莫作」,是「由念正知諸欲」,這第三句解釋了這么多,F在是第四句,「勿親能引無義苦」,解釋這第四句。這第四句的解釋,先解釋「引無義苦」,先解釋這個。「勿親」是以后再解釋。這一科分兩科,第一科是「引無義苦」,先是「征」。

  「何等名為引無義苦?」怎么叫做引發(fā)無意義的苦惱?就是自己吃了很多的苦頭,用這樣的方法想要得圣道,現在彌勒菩薩說,那是「引無義苦」,你不能得圣道,要你白吃苦了。但是怎么叫做「引無義苦」?原來沒有這個苦,你自己故意的引出來,這是問。

  申二、釋

  謂如有一,若諸沙門婆羅門,行自苦行,于現法中,以種種苦自逼自切,周遍燒惱;自謂我今由現法苦所逼惱故,解脫當苦。雖求是事,而自煎逼,彼于此事終不能得,然更招集大損惱事。

  「謂如有一,若諸沙門或婆羅門,行自苦行」,這以下解釋,就是這個「沙門」或者「婆羅門」,他自己做了很多苦惱的事情,是什么呢?「于現法中,以種種苦自逼自切,周遍燒惱」,在現在,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就是現在。在現在的生命上,以種種的苦惱事情,來逼迫自己,來切自己,像用刀來切似的,用苦惱來傷害自己,「周遍燒惱」自己。「自謂我今由現法苦所逼惱故,解脫當苦」,他自己認為,我現在由現法的種種苦行所逼惱故,就解脫了將來的苦,我將來不苦了,就是以苦來解苦。

  「雖求是事,而自煎逼,彼于此事,終不能得」,說是「雖求是事」,他這樣自己吃苦頭,希望將來不要受苦;將來不受苦,是他所希求的;雖然他的目的,是希求將來解脫苦!付约灞啤梗F在吃很多的苦頭,用這個苦惱來煎逼自己!副擞诖耸陆K不能得」,彼于他所希望的解脫苦的事情,終究是不能得到,他是不能成功的!溉桓屑髶p惱事」,他現在是白吃苦了,白吃苦「更招集大損惱事」,這個苦,你吃了這個苦,還會招集來大苦惱的事情來,不但沒能夠解除苦,反倒是招集來更多的苦。

  這是解釋「引無義苦」,第一科「征」,第二科「釋」,這第三科是「結」。

  申三、結

  如是名為引無義苦。

  是這樣意思。

  未二、勸勿親近

  諸圣弟子,能于如是受用自苦行邊,能引非圣無義苦法,善了知已,遠而避之,不親不近亦不承事。

  這是第二科「勸勿親近」,就是解釋那個「勿親」,「能引無義苦」這句話解釋完了,解釋那個「勿親」。

  若「諸圣弟子」,「諸圣弟子」就是一切的佛教徒,都是佛菩薩的弟子,都是三寶弟子,所以都是圣弟子!改苡谌缡鞘苡米钥嘈羞叀,圣弟子學習佛法,有佛菩薩的智慧的成份,你學習圣教,你就會有佛菩薩的智慧,有那樣的氣氛,你就會知道這件事是無義苦行,這個受用自苦行這一邊,這個苦行邊!改芤鞘o義苦法,善了知已」,你能夠會明白這件事。「遠而避之」,就不要這樣子,自己給自己苦惱!覆挥H不近亦不承事」,自己就不去親近這件事。

  《披尋記》六二○頁:

  遠而避之不親不近亦不承事者:謂于行自苦行沙門或婆羅門應知。

  對于行自苦行的沙門、婆羅門,你不要親、不要近、不要承事他們,不要同他們接近,這叫做「不親不近亦不承事」。

  我們若學習佛法的時候,你會明白這個苦惱的事情,怎么會苦惱?就是你內心的一念虛妄分別,才有苦惱的。如果你得到般若的智慧的時候,你不要虛妄分別,你深入第一義諦的時候,一切苦惱都沒有了。這個苦,要得到諸法實相的智慧,才能解脫苦,而不是說你吃苦能夠解脫苦,不是那個意思。所以要想要解脫苦,要學習般若的智慧才可以。

  巳二、略辨義(分二科)  午一、標差別

  復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云何略辯?謂諸有情有二種滿:一、增上生滿,二、決定勝滿。

  前面解釋這個頌文,這以下第二科「略辨義」,再簡要的來說前面這一大段文的道理,分兩科,第一科是「標差別」。

  「復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云何略辯?謂諸有情有二種滿」,有二種事情應該圓滿,應該成就:一是「增上生滿」,二是「決定勝滿」,這兩種滿。

  《披尋記》六二○頁:

  謂諸有情有二種滿等者:增上生道,名增上生;決定勝道,名決定勝。由此為因,成辦彼果,名之為滿。

  「謂諸有情有二種滿等者:增上生道,名增上生」,這個「增上生道」,就是人天的善法,叫增上生道!笡Q定勝道,名決定勝」,就是出世間的圣道。出世間的圣道若成就了,就是決定的勝利了,不會再失敗了。這個「增上生」,雖然你能夠修學善法,做了很多的善事,但是你內心里面沒能夠修這個圣道,你是得到人天的福了,但是還可能失敗,你還可能回到三惡道去了,所以它不是決定勝。但是你若修這個無漏的戒定慧,那就不會再失敗的,永久是成功了,是「名決定勝」!赣纱藶橐颍赊k彼果,名之為滿」。

  增上生滿者:謂往善趣。決定勝滿者:謂愛盡、離欲、寂滅涅槃。于此二滿及與障礙,能斷、能證,是名略義。

  「增上生滿者:謂往善趣」,這個「增上生滿」是指什么說的?謂你這樣做,你能夠修學五戒十善,能夠有多少同情心,在社會上做了很多利益人的事情,那你將來就會到好的地方去,到有福的地方去了,是「往善趣」。

  「決定勝滿者:謂愛盡、離欲、寂滅涅槃」。這個「愛盡、離欲」是「寂滅涅槃」,這個「決定勝滿」,是這樣意思。這個「愛盡」,就是心里面有這個愛心!笎邸购偷紫隆鸽x欲」,下面離欲這個「欲」,欲也是愛;「愛盡」這個也是愛。那有什么不同?這個「愛」是對將來可愛的事情說的;「欲」指現在的事情,你在現在你有所愛叫做「欲」。就是未來也好,現在也好,所有的愛都息滅了,叫做「愛盡、離欲」。「寂滅涅槃」,這個「寂滅」,這個愛煩惱沒有,但是另外還有見煩惱,見煩惱也要滅,也都息滅了。愛煩惱也滅了,見煩惱也滅了,你心里面沒有系縛了,你成就了諸法實相的智慧了,就是與「涅槃」相應了,與諸法實相相應了,那就是「涅槃」了,這就叫做「決定勝滿」!笡Q定勝滿」是把內心的煩惱完全息滅了,這是斷德;成就了諸法實相的智慧,是智德。這個智德和斷德成就了,與諸法實相相應了,你的「決定勝滿」。

  「于此二滿及與障礙,能斷、能證,是名略義」,前面這一大段文,他的要義就是這樣子。于這個二種滿:一個「增上生滿」,一個是「決定勝滿」。這兩種「滿及與障礙,能斷、能證」,就是障礙你滿的這個障礙,對于這兩個「滿」的障礙,主要就是煩惱,一個是煩惱障礙,一個是缺少福德。你能夠障礙,能夠斷掉了,你能夠證悟了那個「滿」的功德的境界,「是名略義」。

  午二、配釋頌

  若于一切種、一切因緣、一切處所,不作惡行;彼便能斷增上生滿所有障礙,亦能證得增上生滿。若于受用欲樂行邊,及于受用自苦行邊,決定遠離;彼便能斷決定勝滿所有障礙,亦能證得決定勝滿。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這底下第二科「配釋頌」,這個「略辨義」分二科,第一科是「標差別」,有兩種滿的差別。這以下是配釋這個頌,就是「于身語意諸所有,一切世間惡莫作;由念正知離諸欲,勿親能引無義苦」。

  「若于一切種、一切因緣、一切處所,不作惡行」,這是說得非常詳細了,「彼便能斷增上生滿所有障礙」,這些惡行都不做,你就能斷滅了增上生滿的障礙!敢嗄茏C得增上生滿」,這個障礙沒有了,你的增上生也就圓滿了。

  「若于受用欲樂行邊,及于受用自苦行邊,決定遠離」,要是這位修行人,他對于受用欲樂這一邊,或是受用苦的那一邊; 一個苦邊、一個樂邊,這兩邊決定遠離,遠離樂邊,遠離苦邊!副吮隳軘鄾Q定勝滿所有障礙」,你能斷「欲樂行邊」就是愛煩惱;斷除去「自苦行邊」,那里面有愚癡,那里面有見,有見煩惱。所以一個愛煩惱,一個見煩惱,你能斷掉了,「亦能證得決定勝滿」,這個決定勝的圓滿也就成就了!府斨敲酥新粤x」,此中的略義,這個要義就是這個樣子。

  卯二、應說(分二科)  辰一、舉頌言

  應說想眾生,依應說安;不了知應說,而招集生死。

  若了知應說,于說者無慮;由無有此故,他不應譏論。

  若計等勝劣,彼遂興諍論;于三種無動,等勝劣皆無。

  斷名色愛慢,無著煙寂靜,無惱希不見,此彼天人世。

  「應說想眾生,依應說安。徊涣酥獞f,而招集生死」,前面是解釋這個「惡行」!附癞斀Ⅲw義伽他」,就是宣說法要,這個法的要義,就是這樣子。第一段是先說「惡行」,現在這底下第二科,說這個「應說」。「應說」里面分兩科,第一科是「舉頌言」,把這個頌的言句標列出來,下面第二科是「長行」解釋。

  辰二、長行釋(分二科) 巳一、別釋頌(分四科) 午一、初頌(分二科)

  未一、顯義(分四科)  申一、釋應說(分二科) 酉一、標說一切

  此四頌中,初言應說者:謂一切有為法。所以者何?諸有為法,皆三種言事之所攝故。

  「此四頌中,初言應說者」,前面這一共有四個頌,這個「長行釋」解釋,第一科是「別釋頌」分四科,第一科是「初頌」。「初頌」又分兩科,先是「顯義」分四科,第一科解「釋應說」,先是「標說一切」。

  「此四頌中,初言應說者」,一開始叫做應說,「應說」是什么意思呢?「謂一切有為法」,就指一切有為法說的,一切有為法,一切因緣所生法,都叫做「應說」。「所以者何」?它的所以然是什么?為什么叫做「應說」?「諸有為法,皆三種言事之所攝故」,這一切的因緣所生法,都是三種言事所攝受的,所該攝了,有過去的、有現在的、有未來的。這個「言事」,這個「事」就是一切因緣生法;這個「言」就是名言,就是言論。依種種事發(fā)種種言,依種種言來表達種種的事,這個事和言是分不開。人的虛妄分別,就是變現出來一切的事,這一切事就是你內心的虛妄分別,虛妄分別也就是一切的名言,所以這個有言而有事,這兩件還是不能分開的,所以叫作「言事」。

  酉二、別簡今義(分二科)  戌一、標

  今此義中,說妙五欲以為應說。

  前面這個第一科是「標說一切」,一切有為法都叫做「應說」。這以下第二科是「別簡今義」,特別地把現在所要說的道理,把它提出來;不說的,把它放下,不說了,不管它。分二科,第一科是「標」。

  「今此義中」,現在這段文里面的義,「說妙五欲以為應說」,這一切凡夫所愛著的妙五欲,叫做「應說」,單獨是指這一樣,其它的先不論,這樣意思。這是「標」,第二科解「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第一義」。

  戌二、釋(分三科)  亥一、第一義

  又妙五欲,諸余沙門、婆羅門等,從施主邊以言求索,故名應說。

  這個「妙五欲」,怎么叫做「應說」呢?這個理由何在?這里解釋了!钢T余沙門、婆羅門等」,就是這個君、國王、大臣,一切人民那都不說,現在說他們剩余的,剩余就是這些沙門、婆羅門等。他們這些人,「從施主邊以言求索」,用這個語言來向他們有所求,索也就是求,故名叫做「應說」。來求這個五欲,他要生存,但是他自己不生產,怎么來的五欲?就是用語言向人家求,所以這個五欲,叫做「應說」,這是一種,這是「第一義」。

  亥二、第二義

  又諸君主于妙五欲,從仆使等,以言呼召而受用之;由是因緣,亦名應說。

  又這個諸君主,國家的領導人,他們對這個妙五欲,從那里來的?「從仆使等」,他們使用的人,給他們服務的人!敢匝院粽佟梗谜Z言去表達他的要求,向這些人下命令,那么這五欲就來了,「而受用之」!赣墒且蚓墸嗝麘f」。

  亥三、第三義

  又諸受欲者,于妙五欲不能自然善知過患,唯除諸佛及佛弟子,為其宣說彼過患已,乃能了知;由是因緣,亦名應說。

  這是「第三義」!赣种T受欲者」,不管是沙門、婆羅門、是君主,這一切的人,他們享受欲樂的人。對于這個妙五欲,「不能自然善知過患」,他們不能夠自己,自然的就知道五欲是有過患的,他不能;沒有因緣,自己自然的就知道受五欲是過患,這個不能這樣子!肝ǔT佛及佛弟子」,這是唯獨是要除,諸佛和佛的弟子,為這些受五欲的人!感f彼過患已,乃能了知」,受五欲是有過患的。「由是因緣,亦名應說」,所以這個五欲,叫做「應說」,這么樣解釋。

  《披尋記》六二一頁:

  諸有為法皆三種言事之所攝故者:謂過去言事、未來言事、現在言事,是名三種言事。如〈攝釋分〉說。(陵本八十一卷十頁)由是諸有為法,得應說名。

  申二、釋安住

  諸受欲者,于諸欲中不正思惟,而取其相,亦取隨好,即于彼欲,便生愛染,受用耽嗜,乃至堅著。

  這是第二科解「釋安住」,那個頌文上是「依應說安住」!笐f想眾生」,這個「應說」解釋完了,這個「想眾生」就沒有解釋。這個「想」這個字,怎么講?「想」者名也,名言的名,這個名言的名,由想所建立的,眾生心里面有種種的妄想,就安立種種的名言。這一切眾生要假借名言,才能明白事情。才能明白什么事情?你用你的名言表達一個思想,那么我就明白你的意思了,我聽見你的名言,就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也用名言表達我的意思,就是這樣的互相的溝通,所以叫做「想」!笐f想眾生」,這個「應說」是欲,是五欲,在這個名言的眾生里面,是一個罪過的根源,是這么回事。「亦應說安住」,現在依這個應說安住,這個「安住」怎么講?這個地方解釋。

  「諸受欲者,于諸欲中」,在這個很多的五欲里面不正思惟,你不知道諸法實相,所以心里面就不會有正確的思惟。那么他有什么思惟?他「取其相」,取這個五欲的相貌,「亦取隨好」。這個相和好:「相」是大的,大的特征;「好」是每一個大的特征里面的小的,小的令你生貪著心的境界。就是相是大相,好是小好;由小好來莊嚴這個大相。也就是用相和好,來分別眾生對于五欲的執(zhí)著,是「取其相,亦取隨好」,對這個相和好都是取著、愛著。

  「即于彼欲,便生愛染」,你一取著這個相和好,「即于彼欲生愛染心」,這個愛染心就來了。先是不如理作意,而后才有愛染心,這是這個次第。這個「取相」和取這個「隨好」,這是不如理作意!讣从诒擞,便生愛染」,不如理作意的結果,這個愛著心就來了,就生起來了。愛了以后,「受用耽嗜,乃至堅著」,就受用這個欲,「耽嗜」也就是貪著,「乃至堅著」,還是貪著,就是非常的牢固,很難解脫,這就叫做「安住」。這個安住怎么講,安住就是這樣意思!敢缿f安住」,依據這個五欲,就安住在這個欲上,就是貪著。

  《披尋記》六二一~六二二頁:

  諸受欲者乃至堅著者:受用欲時,五識相應非理作意取所行相,是名不正思惟而取其相。從此無間俱生分別意識,隨先所聞名句文身,種種分別彼所行相,是名亦取隨好。于已得欲,樂著受用,是名愛染;驈偷⑹洒吟衙詯瀳詧(zhí)湎著而為受用,是名耽嗜,乃至堅著。如是諸相,皆貪異名!磾z異門分〉別釋應知。(陵本八十四卷十六頁)

  「諸受欲者乃至堅著者:受用欲時,五識相應非理作意」,這個「取相、取隨好」,是前五識。當然前五識又不是單獨的起作用,他一定還要有第六識,所以是「諸受用欲時,五識相應非理作意」,「相應」就是第六識,第六識是相應的「非理作意」!溉∷邢唷,這個識所活動的相,就是「取其相」,在相上活動,「是名不正思惟而取其相」!笍拇藷o間俱生分別意識,隨先所聞名句文身,種種分別彼所行相,是名亦取隨好」,這個「隨好」就更微細了。「從此無間」,前面取相不間隔,就同時有俱生的分別意識!鸽S先所聞名句文身」,就是各式各樣的名言,形容的各種各種境界,種種的分別,彼所行的相,「是名亦取隨好」。

  「于已得欲」,已經得到的欲,「樂著受用,是名愛染」。「或復耽嗜饕餮迷悶堅執(zhí)湎著而為受用,是名耽嗜,乃至堅著」,這個論文「受用耽嗜,乃至堅著」,這個「乃至」這個地方,中間還有事情,《披尋記》的文就解釋出來,就是有這么多,「或復耽嗜饕餮迷悶堅執(zhí)湎著而為受用,是名耽嗜,乃至堅著」!溉缡侵T相」,這么多的形容詞,「皆貪異名」,都是貪著心的不同的名字,都是貪的意思!浮磾z異門分〉別釋應知」。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