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子六、三不護(分三科)  丑一、指經說

  如來所有三不護文,如契經說,應知其相。

  這里一共有十大科,現在是第六科「三不護」。分三科,第一科是「指經說」!溉鐏硭腥蛔o文」,佛陀所具足的三不護的功德文句!溉缙踅浾f」,如經里面有贊嘆的,讀那個經文就「應知其相」。這是第一科「指經說」,第二科「顯要義」,就是不廣說。

  丑二、顯要義

  謂諸如來以要言之,于一切種鄙惡所作覆藏永斷,由三不護之所顯示。

  「謂諸如來以要言之」,這是說一切的佛都有這三不護的功德。「以要言之」,就是簡要地說明!赣谝磺蟹N鄙惡所作覆藏永斷」,對于一切種,就是很多的!副蓯核鳌梗@個罪過的事情,做了很多罪過的事情,怕人知道嘛!就要覆藏。我雖然做了,你還不知道,這個意思。但是佛陀是永斷,沒有覆藏這件事,因為也不做這個惡事嘛,所以也不需要覆藏!赣扇蛔o之所顯示」,佛陀永斷覆藏這件事,怎么知道佛陀有這種事情呢?由于佛陀他這個身口意,他不需要加以保護,不需要保護,所以就顯示出來他不覆藏。

  《披尋記》一六六一頁:

  于一切種鄙惡所作覆藏永斷者:煩惱所起身語意業(yè),名一切種鄙惡所作。作是業(yè)已,不欲他知,故有覆藏,如來于此皆悉永斷。

  「于一切種鄙惡所作覆藏永斷者:煩惱所起身語意業(yè)」,就是由貪瞋癡的煩惱發(fā)動出來的身語的罪業(yè),身語意的惡業(yè),這叫做「一切種鄙惡所作」!缸魇菢I(yè)已」,造作了這種惡事以后,「不欲他知」,不想要被別人知道,「故有覆藏」,所以要遮蓋一下,覆藏!溉鐏碛诖私韵び罃唷,這凡夫才是這樣子,佛沒有這回事情,所以叫做三不護。這是第二科「顯要義」,下面第三科「簡不共」,就是分別這件事是不共于其他的人的。分兩科,第一科「簡有鄙惡」。

  丑三、簡不共(分二科)  寅一、簡有鄙惡

  諸阿羅漢由忘念故,于時時間片有無記鄙惡所作;如來于此一切一切,皆無所有。

  「諸阿羅漢由忘念故」,我們凡夫就根本不需要提,所需要說明的就是這些阿羅漢的圣人。這阿羅漢的圣人,他也有點事情。什么事情呢?「由忘念故」,他忘掉了正念,他有四念住的正念,但是這個正念忘了。「于時時間片有無記鄙惡所作」,就是某一種時候,一個時候一個時候是不同的情況,特別的情況里邊,「片有無記」,他的內心里邊還少少有一點無記,也不是貪瞋癡,沒有那個煩惱,但是可也不是功德,就是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他心里面那個無記那個心情。那個心情呢,也會表現出來一點不清凈的動作,「鄙惡所作」。這個是《大智度論》,是哪兒上說?這阿羅漢有的時候到曠野的時候,他會揚聲大叫。有的時候過河的時候,如果不太寬,他也會跳,會跳過去,就會有一些這些事情!溉鐏碛诖艘磺幸磺,皆無所有」,這個阿羅漢他是無記的心表現出來一點習氣,是這樣。佛陀呢,于此一切一切,不管是一切時、一切處都沒有這些事情,那個無記的心發(fā)動出來的過失都沒有,所以佛是最極清凈的。

  《披尋記》一六六二頁:

  如來于此一切一切皆無所有者:謂諸如來于此一切無記鄙惡所作,于一切時皆無所有故。

  他沒有這個事情,佛完全是清凈的。佛的心里面完全是善,而不會有無記的心情。

  寅二、釋無覆藏  卯一、誡勖弟子

  是故如來于諸弟子,如所立要,即如自性切切誡勖,顯顯訶擯,時復現行率爾敦逼。

  「是故如來于諸弟子,如所立要,即如自性」,前面第一科「簡有鄙惡」,是說阿羅漢還有這么一點過失,所以阿羅漢還不能和佛比。下面是第二科「釋無覆藏」。這「釋無覆藏」這一段文我想分兩科,第一科是「誡勖弟子」。

  「是故如來于諸弟子」,佛陀他收了很多徒弟,他對他的弟子他怎么辦法呢?「如所立要,即如自性切切誡勖」,如他和他的弟子所規(guī)定的,這就叫做「立要」,規(guī)定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假設就是這樣子。「即如自性」,即如佛所規(guī)定的那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叫自性!盖星姓]勖」,佛陀很懇切地誡勸勖勉要多栽培善根,多修學圣道!革@顯訶擯」,對于這個有錯誤的事情很明顯地、不含蓄地,很明顯地很明顯地訶擯,來訶責你,不可以做惡事,諸惡莫作!笗r復現行率爾敦逼」,雖然佛陀這樣訶斥、勸勉,但是這個徒弟里邊有的時候還會有錯誤的事情,有的時候又有錯誤的現行!嘎薁柖乇啤,而佛陀也很快地立刻地會敦勸你、訶斥你。這一段是「誡勖弟子」,下面這一段是「無所防慮」,就是不覆藏。

  卯二、無所防慮

  于諸弟子無所防慮。所謂勿彼共住多時,知我所行三業(yè)不凈,因于前事意懷不悅。由斯不順,乃事乖違;或面譏我,或向他說。

  「于諸弟子無所防慮」,但是佛陀本身的情形呢,對于弟子是沒有防備、沒有顧慮的。什么叫做防慮呢?就是我有錯誤的事情,我要謹慎一點,不要叫我徒弟看見,這叫做防,叫做防慮。但是佛沒有「我怕你看見」這個顧慮,沒有這個想法。什么叫做防慮呢?指什么事情呀?「所謂勿彼共住多時」,就是所說的不要是我和你常在一起住,住了很久,「知我所行三業(yè)不凈」,知道我的身口意不清凈!敢蛴谇笆乱鈶巡粣偂梗驗槲彝低档刈隽艘恍╁e誤的事情,叫我徒弟知道了,我徒弟心里也不歡喜,「意懷不悅」!赣伤共豁槨,由于這件事,所以不聽師父招呼了!改耸鹿赃`」,那個徒弟就因此就不聽師父話了,「乃事乖違」!富蛎孀I我,或向他說」,或者這個徒弟當面就譏諷師父,或者也會向別人說我?guī)煾高做過什么什么壞事了。前面這個「所謂勿彼」,這個「勿」字貫下來,就是佛陀不會有這個顧慮的,這是解釋「無所防慮」這句話,是這樣意思,所以佛不覆藏,也不需要保護,自然是清凈的嘛!是沒有這些顧慮。

  《披尋記》一六六二頁:

  于諸弟子如所立要等者:為令弟子于諸善品速疾受學,于諸惡品速疾除斷,如自所言即如是作故。

  「于諸弟子如所立要等者:為令弟子于諸善品速疾受學」,佛陀的大慈悲教訓這個弟子,對于善法、戒定慧的圣道要速疾地修學;人命無常呀!你還懈怠!一口氣不來就死了啊!所以「于諸善品速疾受學」!赣谥T惡品速疾除斷」,不能夠還保留在身心里面,趕快把它清除去!溉缱运约慈缡亲鞴省,如佛陀這樣教訓,你這個弟子就是要這樣做,才對的。這只是解釋那一部份,其他的沒有說。

  子七、大悲(分二科)  丑一、指前說

  當知如來所有大悲一切種相,皆悉如前供養(yǎng)親近無量品說。

  前面是第六科「三不護」,F在是第七科,說佛的大悲心,「大悲」。分兩科,第一科「指前說」。當知如來所有的大慈悲,一切種的那個大慈悲的相貌,「皆悉如前〈供養(yǎng)親近無量品〉」那里面說了,那是〈菩薩地〉的第十六品,在卷四十四,這一品在那里。

  丑二、顯無上

  當知如是如來大悲無量無上。

  這是第二科「顯無上」。要知道佛陀的,像〈供養(yǎng)親近無量品〉說的那個大悲心,「無量無上」,不可限量,是沒有能超過他的。這是贊嘆佛的大悲心的殊勝。這是第七科,下面第八科「無忘失法」。分兩科,第一科「征」。

  子八、無忘失法(分二科)  丑一、征

  云何如來無忘失法?

  這是「征」。佛的記憶力非常的強,沒有忘失的時候。怎么樣是佛陀無忘失的境界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釋」。分兩科,第一科是「標略義」。

  丑二、釋(分二科)  寅一、標略義

  謂諸如來常隨記念,若事、若處、若如、若時有所為作,如來即于此事、此處、此如、此時皆正隨念:是名如來無忘失法。

  「謂諸如來常隨記念」,就是說一切的佛「常隨記念」,不是短時期的,是長時期的隨他經過的事情,他都能記念,都能記憶而不忘失的!溉羰、若處、若如、若時有所為作」,這個事、處、如、時,這是四句話。佛有所作為的時候,「如來即于此事、此處、此如、此時皆正隨念」,都能夠正確的而能記念不忘!甘敲鐏頍o忘失法」,這就是佛陀的無忘失法的相貌。

  《披尋記》一六六二頁:

  若事若處若如若時者:事、謂事業(yè)。處、謂處所。如、謂方便。時、謂時分。如下自釋應知。

  「若事若處若如若時者」,這怎么講呢?「事、謂事業(yè)」,就是那件事,各式各樣的因緣所發(fā)生的事,怎么處理這些事情。這個「處」就是「處所」。這個「如」是什么意思呢?「如」是「方便」,「方便」就是那件事的由來是怎么出現的!笗r、謂時分」,就是時間!溉缦伦葬尅,下文有解釋,「應知」。這是「標略義」,第二科是「釋差別」。

  寅二、釋差別

  所謂如來普于一切所作事業(yè),普于一切方處差別,普于一切所作方便,普于一切時分差別,念無忘失,常住正念:當知是名無忘失法。

  「所謂如來普于一切所作事業(yè)」,就是所說的,佛陀普遍地在一切所作的事業(yè)上;這是那個第一句「若事」!钙沼谝磺蟹教幉顒e」,普遍地在一切地方有種種的差別,地方也不是一樣的。「普于一切所作方便」,就是那個「如」,普于一切所作事的方便,那個發(fā)起的因緣!钙沼谝磺袝r分差別,念無忘失」,佛陀那個念力是非常的強而不忘失的!赋W≌睢,佛沒有失念的時候,常是安住在正念,所以他這個記憶力非常強!府斨敲麩o忘失法」。下面第九科「永害習氣」,分兩科,第一科是「征」。

  子九、永害習氣(分二科)  丑一、征

  云何如來永害習氣?

  習氣就是種子。種子是怎么成就的呢?就是你的六根和六境、六識常常地熏習,它就有這個氣氛了!冈坪稳鐏碛篮α暁狻,怎么能夠滅除習氣呢?這是問,下面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標略義」。

  丑二、釋(分二科)  寅一、標略義

  謂諸如來或于動轉,或于瞻視,或于言論,或于安住,似有煩惱所起作業(yè)多不現行:是名如來永害習氣。

  「謂諸如來或于動轉,或于瞻視」,「或于動轉」就是身體的動轉!富蛴谡耙暋梗@個眼睛向外面看,或者是看遠,或者是看近。「或于言論」,就是佛這個時候有因緣,有說法,「言論」。「或于安住」,或者安住在房間里,或者安住在樹下,或者是入定,叫做安住!杆朴袩⿶浪鹱鳂I(yè)多不現行」,就是身體動轉的時候,瞻視的時候,言論的時候,安住的時候,好像是有煩惱的現起,那可以說這就是習氣!笩⿶浪鹱鳂I(yè)」,煩惱所起的行動!付嗖滑F行」,這個「多不現行」應該是皆不現行,完全都不現行,應該是這么說!甘敲鐏碛篮α暁狻梗@個事情,佛的心在一切時一切處都是無分別住,不像我們遇見什么境界有分別,有分別就造成了習氣。但是佛一切時無分別住,所以根本沒有這件事了,他也不熏習,所以永害習氣。

  《披尋記》一六六三頁:

  或于動轉等者:謂如若往若還,若屈若伸,是名動轉。若睹若瞻,是名瞻視。若為說法及相談論,是名言論。若處靜室住諸靜慮,是名安住。

  「或于動轉等者:謂如若往若還」,譬如說到什么地方去,又從什么地方回來!溉羟羯臁梗@個身體或者一屈一伸,或者這個手臂一屈一伸,「是名動轉」!溉舳萌粽,是名瞻視」,「若睹若瞻」,或者用遠近來分別也可以,是名瞻視!溉魹檎f法及相談論,是名言論。若處靜室」,寂靜的房子,「住諸靜慮」,那么這都叫做「安住」。這是「標略義」,下面第二科「簡無學」。

  寅二、簡無學

  諸阿羅漢雖斷煩惱;而于動轉瞻視言論及安住中,而有種種似有煩惱所起作業(yè)。

  「諸阿羅漢雖斷煩惱」,雖然他修學四念住,斷了貪瞋癡的煩惱,斷了愛煩惱、見煩惱!付趧愚D瞻視言論及安住中,而有種種似有煩惱所起作業(yè)」,阿羅漢有時候也有這件事,這個佛就和他是不同的了。這個佛陀若是在凡夫的時候當然也有習氣,有煩惱習氣,但是做佛教徒以后,繼續(xù)由外凡、內凡、見道、修道,到無學道的這個經過,那就把所有的煩惱習氣都清除了。清除以后,在度化眾生的時候,他的心不再熏習煩惱,所以是永害習氣。下面是第十科「一切種妙智」,佛有一切種的妙智。分兩科,第一科是「征」。

  子十、一切種妙智(分二科)  丑一、征

  云何如來一切種妙智?

  「云何如來一切種妙智」呢?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舉要義」。分三科,第一科「標」。

  丑二、釋(分二科)  寅一、舉要義(分三科)  卯一、標

  謂諸如來以要言之,于三聚法,現等正覺。

  「謂諸如來以要言之」,這個諸佛他具足的一切種妙智是什么相貌呢?「以要言之,于三聚法現等正覺」,于三種聚的法,佛能夠現前等正覺,有等覺、有正覺。這是「標」,下面第二科是「征」。

  卯二、征

  何等為三?

  這是「征」,下面第三科是「列」出來。

  卯三、列

  一者、能引有義聚法。二者、能引無義聚法。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

  「一者、能引有義聚法」,就是在眾生的世界,在圣人的世界,有能引發(fā),能引生有道理的事情,當然這些事情是很多的,所以叫做「聚」。若是佛教徒修學戒定慧,那么就能引有義聚法。「二者、能引無義聚法」,第二類的就是世間上的非佛教徒,他們不學習戒定慧,就貪瞋癡做種種罪業(yè),那就引出來沒有道理的事情,那些事情也是很多的,所以叫「聚」!溉、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他也不是功德,但是也不是罪過,這就是無記的善法。在一切法里分成這么三類,三聚。就是佛對這三聚法都能正等覺。

  《披尋記》一六六三頁:

  能引有義聚法等者:諸有情類略有三聚:一、正性聚,二、邪性聚,三、不定聚。若彼有情正性聚定,當知此由能引有義聚法。邪性聚定,當知此由能引無義聚法。不定聚定,當知此由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

  「能引有義聚法等者:諸有情類略有三聚:一、正性聚」,就是證悟法性的人!付⑿靶跃邸,就是沒有證悟法性,在虛妄的境界上虛妄分別,那叫做邪性聚,就是凡夫境界!溉⒉欢ň。若彼有情正性聚定,當知此由能引有義聚法」,「不定聚」呢,就是這一類有情,他也不決定是善,他也不決定是惡,有的時候也做善,有的時候也造罪,這是不定聚!溉舯擞星檎跃鄱ā,那么就是得無生法忍以上的人。「當知此由能引有義聚法」,他是正性聚定的人,那應該知道他們一定是做善事的,能引有義聚法。「邪性聚定,當知此由能引無義聚法」,他現在不可能成為佛教徒,他不可能來修學圣道的,他一定是在罪過里面活動,那這些有情就是邪性聚定,「當知此由能引無義聚法」!覆欢ň鄱ā,怎么樣的情形呢?「當知此由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眾生可以分成這么三類。這下面第二科「釋得名」,前面是「舉要義」,這里解釋這個得名。分三科,第一科「如來一切種智」,就是釋一切種妙智,解釋這個名字,第一科解釋「如來一切種智」。

  寅二、釋得名(分三科)  卯一、如來一切種智

  當知此中,若諸如來或于能引無義聚法,或于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總于如是一切法中無顛倒智:是名如來一切種智。

  「當知此中,若諸如來或于能引無義聚法,或于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能引無義聚法」這是惡,「非能引有義聚法」就是不能做善,「非能引無義聚法」就是不能做惡!缚傆谌缡且磺蟹ㄖ袩o顛倒智」,佛能夠于一切法里面都看得很正確,不會搞錯了,所以叫做「如是一切法中無顛倒智」!甘敲鐏硪磺蟹N智」,就是也通達善法,也通達惡法,也通達非善法、非惡法。下面第二科「如來妙智」。

  卯二、如來妙智

  若諸如來于其能引有義聚法,一切法中無顛倒智:當知是名如來妙智。

  「若諸如來于其能引有義聚法,一切法中無顛倒智」,單獨是通達善法,「當知是名如來妙智」。這個第三科「一切種妙智」。

  卯三、一切種妙智

  即于此中若一切種智、若妙智,總合為一:名一切種妙智。

  這么解釋這三種智慧的名字。下面第二科是「總辨」,前面是「別顯」,這下面是「總辨」,合起來總說。分兩科,第一科是「結前一切」。

  癸二、總辨(分二科)  子一、結前一切

  如是一切,總名如來百四十種不共佛法

  前面一共是十大科,總加起來這個數目一共是一百四十種。這百四十種功德法,唯獨佛陀才具足的,不共于其余的一切圣者。這是「結前一切」,第一科,下面第二科「更廣分別」。分四科,第一科是「證得」。分三科,第一科是「得不共法」。又兩科,第一科「先得相好」。

  子二、更廣分別(分四科)  丑一、證得(分三科)  寅一、得不共法(分二科)

  卯一、先得相好

  即于此中,諸相隨好,在菩薩位最后有中,皆已證得極善清凈。

  「即于此中,諸相隨好」,就在佛的這個不共法里面,先說這個諸相隨好,就是三十二相和這個八十隨形好!冈谄兴_位最后有中,皆已證得極善清凈」,這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在菩薩的位次的時候,但是屬于最后有,那就是第十地菩薩,等覺菩薩的時候!附砸炎C得極善清凈」,這個諸相隨好都已經成就了,達到極善清凈的程度。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頓得余法」。

  卯二、頓得余法

  若時菩薩坐菩提座,住最后有,于菩薩道菩提資糧極善圓滿;爾時無師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得一剎那名無障礙智三摩地,是其菩薩學道所攝,金剛喻定。

  「若時菩薩坐菩提座,住最后有」,若這個時候菩薩修行的程度,他坐在菩提樹下,就是要得無上菩提了,他現在這個身體是屬于最后,再向以后就是佛了,所以這個地方是最后有。「于菩薩道菩提資糧」,對于菩薩所修行的圣道,這個道就是菩提的資糧;這個無上菩提的因,叫做資糧!笜O善圓滿」,他這個菩提道的資糧因已經修到極圓滿的境界了!笭枙r無師修三十七菩提分法」,這個時候并沒有人教導他,他就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這個菩提就是無上菩提,分就是因;這個三十七種圣道是無上菩提的因,所以叫做菩提分法!傅靡粍x那名無障礙智三摩地」,這個時候這位菩薩無師的教導,他修三十七菩提分的時候,就能,得者能也,能一剎那間就成就了無障礙智三摩地,這樣子!甘瞧淦兴_學道所攝,金剛喻定」,這個無障礙智的三摩地,這是菩薩,還不是無上菩提,是菩薩學習圣道所攝,還是屬于菩薩!附饎傆鞫ā,這個名字叫做金剛喻定,用金剛來譬喻他這個三摩地,就是特別堅固、不可破壞的。

  《披尋記》一六六三頁:

  得一剎那名無障礙智三摩地者:最后學位,名一剎那。于爾所時喻如金剛三摩地生。由此生故,遍一切種不染無明無余永斷,于所知境智無礙轉,名無障礙智三摩地。

  「得一剎那名無障礙智三摩地者:最后學位,名一剎那」,這個一剎那還有個特別的意義的,就是他從得無生法忍以后,名之為學。到最后得金剛喻定的時候,這是最后的階級,最后學位,這個最后學位就叫做一剎那!赣跔査鶗r喻如金剛三摩地生」,就是在他成就了金剛喻定那么多的時間里頭,譬喻像金剛似的,譬喻什么呢?譬喻他的三摩地現前是非常的堅固!赣纱松剩橐磺蟹N不染無明無余永斷」,「由此生故」,由于金剛喻定,那個無障礙智是智,三摩地是定,這個定叫做金剛喻定,也就是止觀非常的圓滿!赣纱松省梗捎谶@個金剛喻定現前了!副橐磺蟹N不染無明」,普遍于一切種類的法;這個不染污的無明就是所知障,染污的無明就是煩惱障。這個不染的無明「無余永斷」,沒有剩余地,永久地消滅了。這個「遍一切種」就形容這個不染無明它的所緣境非常的廣大,遍于一切法,這叫「遍一切種不染無明無余永斷」!赣谒持菬o礙轉」,斷滅了這個不染無明以后,這時候這個智慧于所緣境,智慧沒有障礙地活動,「名無障礙智三摩地」,這么講這個文。

  從此無間第二剎那,頓得其余不共佛法。謂如來十力為初,一切種妙智為后,皆極清凈,悉為無上。

  「從此無間第二剎那,頓得其余不共佛法」,前面這一剎那得無障礙智三摩地,從得到這三摩地以后,沒有間斷,就是第一剎那和第二剎那中間沒有間斷、沒有間隔!割D得其余不共佛法」,就是一剎那間就成就了其余的不共佛法,一百四十不共法,這個金剛喻定不在內,「頓得其余不共佛法」!钢^如來十力為初」,這底下說這個不共佛法是什么呢?就是佛陀的十種力智為初,「一切種妙智為后」,這是一百四十不共佛法!附詷O清凈」,這么多的功德都是達到極清凈的程度了!赶闊o上」,這么多的功德完全是無上的,沒有人能超過這個功德的。

  寅二、入如來地

  由得此故;普于一切所知境界,無滯無障,最極清凈無垢智轉。依暫發(fā)悟思惟圓滿、意轉圓滿,超過一切菩薩行、菩薩地,證入一切如來行、如來地。

  「由得此故;普于一切所知境界」,這是第二科「入如來地」,前面是「得不共法」,這是第二科「入如來地」。由于這位菩薩成就了這個功德就是成佛了,「普于一切所知境界,無滯無障,最極清凈無垢智轉」,這個「無滯無障,最極清凈」可以做這么解釋:沒有煩惱障叫無滯,沒有所知障叫無障,斷除這種障礙了,所以這時候佛陀成佛了,他的智慧是最極清凈、沒有染污的智慧現前了!敢罆喊l(fā)悟思惟圓滿、意轉圓滿」,「依暫發(fā)悟」,成就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后,「依暫發(fā)悟」,這個「暫」就是一剎那間,就是發(fā)出來智慧的時候,思惟一切法的時候,都是圓滿的境界!敢廪D圓滿」,他的心的活動也是圓滿的。「依暫發(fā)悟思惟圓滿」是智慧,「意轉圓滿」是心,這個智和心在一起都是圓滿的。「超過一切菩薩行、菩薩地」,這個時候佛的境界是超過一切菩薩境界的,「菩薩行、菩薩地」。這個「菩薩行」,就是菩薩無量無邊的道德!钙兴_地」,就是菩薩的那個清凈心,心里面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叫做行,無量無邊的功德以心為依止處,所以叫做地!缸C入一切如來行、如來地」,這時候就是成就了、契入了佛的無量功德,佛的清凈心的境界了。

  《披尋記》一六六四頁:

  無滯無障等者:謂由所知障斷,說有無滯無障智轉。及由煩惱障斷,說有最極清凈無垢智轉。如是差別應知。暫作意時,遍于一切智無礙轉,名暫發(fā)悟思惟圓滿。不由數數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由是說言意轉圓滿。當知此即釋前名無滯智。

  「無滯無障等者:謂由所知障斷,說有無滯無障智轉」,這個和我說的不一樣。就是由所知障,所知障是不染污的,所知障除滅了,叫做所知障斷!刚f有無滯無障智轉」,你的所知障在的時候,你的智慧有滯有障;所知障斷了呢,你的智慧也無滯也無障,無滯無障地活動。這個「滯」就是有滯礙,它不迅速,它的智慧的作用滯礙,不迅速。這個「障」就是有障礙,或者這件事你不大明白,你還不知道,這個愚癡就障礙你;蛘呶疫@地方明白,明白但是緩慢,所以叫做滯,叫做障。現在是滅除去所知障,你的智慧就能無滯無障地活動。「及由煩惱障斷,說有最極清凈無垢智轉」,這個文上說「最極清凈無垢智」,這就表示斷除煩惱障了;說「無滯無障」,那就表示斷除所知障了。那么這個《披尋記》這么解釋這個文!溉缡遣顒e應知」,這個所知障和煩惱障還是有這樣的差別的,應該知道。就是煩惱障是染污的;滅除煩惱障,你的智慧清凈。所知障有滯有障,滅除去呢,你的智慧無滯無障。

  「暫作意時,遍于一切智無礙轉,名暫發(fā)悟思惟圓滿」,這個「暫發(fā)悟」,發(fā)悟就是智慧,這個智慧暫時地現前,就是這個意思。「暫作意時」,你的智慧暫時一動,一作意的時候,就「遍于一切智無礙轉」,就是遍于一切所知境界,你的智慧無障礙地活動,這就叫做「暫發(fā)悟思惟圓滿」!覆挥蓴禂底饕馑嘉,有一件事需要處理,需要解決。解決這件事,不需要數數地、一次又一次地去作意思惟,不需要!敢酪蛔饕獗榱酥省梗褪沁@一剎那的作意就普遍地問題都解決了。「由是說言意轉圓滿」,這個「意轉圓滿」是這個意思,這么講!府斨思瘁屒懊麩o滯智」,這個智沒有滯礙的意思,這樣解釋。下面第三科「得勝轉依」。第一科「得不共法」,第二科「入如來地」,現在第三科「得勝轉依」。

  寅三、得勝轉依(分二科)  卯一、顯自

  一切在肉所知障品所有粗重無余斷故;得勝轉依。

  這是前面四十八卷,我們學習過,那是說所有的粗重,所知障品和這個煩惱障同樣有三種煩惱。這個所知障的三種煩惱:一種是在皮,一種是在膚,一種是在肉。皮、膚、肉,就是分這三個階段來形容所知障的深淺。所知障的深淺,我們當時應該解釋過:就是在皮的所知障,就是分別法執(zhí)。在皮的所知障是在初歡喜地的時候,初極喜地的時候滅掉了,這是分別法執(zhí)。在膚的所知障,是在無功用無加行無相住,就是第八地菩薩斷滅了,這個是俱生的法執(zhí)。第三種是在肉的粗重的所知障,要到如來地,這個也是俱生的法執(zhí)。「一切在肉所知障品所有粗重」,它的種子,粗重是無堪能的意思。你若有煩惱障的種子,你若有所知障的種子的時候,你有些事情沒有力量做,沒有堪能。

  現在是說「一切在肉所知障品所有粗重」,「所知障品」應該指現行說,「所有粗重」就指種子說!笩o余斷故」,就是在如來地的時候,這些法執(zhí),這些煩惱障完全息滅了。息滅了以后有什么成就呢?「得勝轉依」,就成就了、獲得了殊勝的轉依。什么叫做殊勝的轉依?這個依是什么?依就是心,依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在沒有轉依的時候,沒有轉變的時候,是污染的,是個大雜穢聚,污染的地方,F在你不斷地由外凡,內凡,到極喜地,乃至到如來地的時候,你這個心,也就是阿賴耶識轉變成無垢識了,這時候就是心清凈了。我們如果說明心見性,用這個話來表示,你修行就成功了。但是我們看經論上,它不但說這句話,它說你要斷除去煩惱障、所知障,成就了一切種妙智,這個時候你心才是清凈的,這么講。不只是說你明心見性就成功了,不同,這個地方有點差別。這是「得勝轉依」分兩科,第一科是「顯自」,顯示佛自己的清凈的境界。

  《披尋記》一六六四頁:

  一切在肉所知障品等者:〈住品〉中說: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種: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膚粗重,三者、在肉粗重。當知此中在皮粗重,極歡喜住皆悉已斷;在膚粗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皆悉已斷;在肉粗重,如來住中皆悉已斷;得一切障極清凈智。(陵本四十八卷二十一頁)今說在肉所知障斷,如彼應知。

  「一切在肉所知障品等者:〈住品〉中說」,前面我們學習過,就是那四十八卷里面!敢磺兴掀匪写种匾嘤腥N」,煩惱障也分這么三品。這個煩惱障看前面的文,是到菩薩最上成滿住,就是最后這個第十,第十是法云地,到那個時候煩惱障才清凈了,也是分三種。所知障要到如來地才究竟清凈,也有三種。

  「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膚粗重,三者、在肉粗重。當知此中在皮粗重」這個所知障,「極歡喜住皆悉已斷」,在極歡喜住的時候,就是在勝解行住的時候,修止觀斷除去這個在皮的粗重,所以這個時候就成就、證入了極歡喜住,「皆悉已斷」;這是分別法執(zhí)!冈谀w粗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皆悉已斷」,「在膚粗重」這個也是所知障,但是這個是俱生的法執(zhí),這個「在膚粗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這是第八地,這個時候才斷滅了它。「在肉粗重,如來住中皆悉已斷」。

  我們看那個《維摩詰經》僧肇大師那個注解釋,同時那里也有鳩摩羅什法師的解釋。他說這個法執(zhí)有兩種:一種是世間的染污法,你有執(zhí)著;第二種是佛法,初開始學習佛法也有執(zhí)著。說是這個阿羅漢,天女散花的時候,落在阿羅漢的身上,它就沾住了,不落下來。那落在菩薩的身上呢,它就不沾,它就能掉在地上。我們解釋說是因為阿羅漢只斷了我執(zhí),沒有斷法執(zhí),所以它就沾在他身上了。但是菩薩還沒成佛。∷姆▓(zhí)也沒有完全斷嘛!為什么這個天花落在他身上就不沾在身上,能落在地面呢?鳩摩羅什法師解釋說,這個法執(zhí)有在佛法上的法執(zhí),譬如說三十七道品、六波羅密這個圣道你有執(zhí)著,這個也是法執(zhí)。你若在色聲香味觸世間上的境界,世間法上的境界,你也有執(zhí)著,那也叫法執(zhí)。叫法執(zhí),菩薩就是這一部份的法執(zhí)清凈了,佛法的法執(zhí)還有多少。因為對于天花是一種外邊色聲香味觸的境界,屬于世間法的法執(zhí),這個菩薩清凈了,所以這個天花就落在地下,不沾在他的身上。阿羅漢他沒有斷這個法執(zhí),這個法執(zhí)還沒斷,所以他心里還有俱生的執(zhí)著,他不能觀這個天花是寂滅相、是畢竟空,不能這么觀。你只是修無常觀,那個法執(zhí)不能斷。這樣說呢,這個法執(zhí)的粗細,分別法執(zhí)是最粗的,那么世間法的法執(zhí)這是中等的;若在佛法上有所執(zhí)著,那就是最微細的。這上面「一切在肉所知障品所有粗重無余斷故;得勝轉依」。

  「當知此中在皮粗重,極歡喜住皆悉已斷;在膚粗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這是第八地菩薩才斷,「皆悉已斷」!冈谌獯种,如來住中皆悉已斷;得一切障極清凈智」,這時候所有的障礙完全都清除了,所以「極清凈智」!(陵本四十八卷二十一頁)今說在肉所知障斷,如彼應知」。

  如是轉依最為無上。

  他是把煩惱障、所知障全面地消除了,使令他這個依,就是阿賴耶識,就是這一念心,棄舍了兩種煩惱,所以他得到了無量無邊的智慧。棄舍了煩惱障、所知障,成就了無量無邊的智慧,所以他的心是清凈的,轉依。這是最殊勝的,「最為無上」。第二科「簡余」。

  卯二、簡余

  其余一切乃至最上成滿住中菩薩轉依,當知有上。

  「其余一切」,這里是說在肉所知障品所有粗重無余斷,那么其余的呢?其余的一切就是滅除俱生的法執(zhí)的,是屬于皮,是屬于膚的這一部份。就是煩惱障的三品,叫做「其余一切」!改酥磷钌铣蓾M住中菩薩轉依」,那和這里說的轉依,他那些轉依還是有上的,不是無上。這是「簡余」,下面第二科「差別」。前面是說證得,這是說差別。分三科,第一科是「問」。

  丑二、差別(分三科)  寅一、問

  問: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菩薩智等,如來智等,云何應知此二差別?

  一切安住到第一義諦,到了究竟地的時候這個菩薩他的智慧!溉鐏碇堑取,佛陀的圓滿的一切妙智,或者一切種智這些智慧!冈坪螒硕顒e」,這兩種智慧的差別我們怎么才能知道呢?前面是「問」,第二科是回答。分三科,第一科是「妙智別」,就是菩薩的妙智和佛的妙智的差別。分五科,第一科是微隔無隔的譬喻。分兩科,第一科是指「菩薩」說的。

  寅二、答(分三科)  卯一、妙智別(分五科)  辰一、微隔無隔喻(分二科)

  巳一、菩薩

  答:如明眼人隔于輕縠,睹眾色像,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菩薩妙智,于一切境當知亦爾。

  這是說個譬喻!溉缑餮廴恕,這個人的眼睛很明,沒有病。沒有病,這個明眼人「隔于輕縠」,他所看見的眾色像,和他的眼睛的中間有個縠。這個縠是什么呢?我是鄉(xiāng)村的孩子,我知道這件事:就是鄉(xiāng)村也有磨,現代是進步了,我小時候鄉(xiāng)村是落后的,磨那個麥粉,把那個麥磨細了,磨細了然后用這個籮篩,落下去就是面粉了。那么那個中間很微細的一條絲一條絲的,有橫有豎,有微細的孔,那個絲叫做縠。這縠有很多的孔的,但是這個孔也不是很大的。「隔于輕縠」,輕實在就是細的意思,中間隔那個微細的縠!付帽娚瘛梗匆娺@個外面的形像!敢磺邪沧〉骄烤沟亍沟钠兴_,他的智慧于一切境界,觀察一切境界就是這樣子,就是還是有那么一點不清楚。這是第一科是「菩薩」,下面是「如來」。

  巳二、如來

  如明眼人無所障隔,睹眾色像,如來妙智于一切境,當知亦爾。

  「如明眼人無所障隔」,說是這個人眼睛沒有病,明眼人!笩o所障隔」,沒有這個輕縠在中間隔礙,沒有這個障礙!付帽娚瘛,看見各式各樣色像的時候!溉鐏砻钪怯谝磺芯场,佛的大智慧觀一切法當知也是這樣子,就是中間沒有縠的障礙,看得清楚。這用這個譬喻,表示菩薩的大智慧和佛的智慧的差別是這樣子。

  辰二、未凈已凈喻(分二科)  巳一、菩薩

  如畫事業(yè)圓布眾彩,唯后妙色未凈修治,到究竟地菩薩妙智,當知亦爾。

  這是第二科未凈已凈的譬喻。分兩科,第一科是譬喻「菩薩」!溉绠嬍聵I(yè)」,就像那個畫家他作一個畫,作這件事業(yè)!笀A布眾彩」,他是很圓滿地畫出來眾多的彩色。「唯后妙色未凈修治」,唯最后那個微妙的、很莊嚴的彩色,他還沒有清凈地再重新整理一下,沒有!傅骄烤沟仄兴_妙智」,當知也是這樣子。這是說菩薩,下面說「如來」。

  巳二、如來

  如畫事業(yè)圓布眾彩,最后妙色已凈修治,如來妙智當知亦爾。

  「如畫事業(yè)圓布眾彩,最后妙色已凈修治」,已經把它修治好了,「如來妙智當知」也是這樣子。這是第二,下面是第三科微暗離暗的譬喻。分兩科,第一科先譬喻「菩薩」。

  辰三、微暗離暗喻(分二科)  巳一、菩薩

  如明眼人于微暗中睹見眾色,到究竟地菩薩妙智,當知亦爾。

  「如明眼人于微暗中睹見眾色」,說一個人的眼睛沒有病,很明凈的眼睛。這個人在不是大黑暗,小小的有一點暗,「睹見眾色」。這個就可以譬喻「到究竟地菩薩」的妙智,當知也是這樣子。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是「如來」。

  巳二、如來

  如明眼人,離一切暗睹見眾色,如來妙智當知亦爾。

  「如明眼人,離一切暗睹見眾色」,沒有黑暗,睹見眾色。「如來妙智當知」也是這樣子。下面第四科遠睹近睹的譬喻。分兩科,第一科「菩薩」。

  辰四、遠睹近睹喻(分二科)  巳一、菩薩

  如明眼人,遠睹眾色,到究竟地菩薩妙智,當知亦爾。

  「如明眼人,遠睹眾色」,遠遠地看見那個色相!傅骄烤沟仄兴_」的妙智慧,觀一切法「當知亦爾」。下面第二科是說佛。

  巳二、如來

  如明眼人,近睹眾色,如來妙智,當知亦爾。

  「如明眼人,近睹眾色」,距離得很近,看見眾多的彩色!溉鐏砻钪,當知亦爾」,也是這樣子。下面第五科「輕翳極凈喻」。分兩科,第一科是譬喻「菩薩」。

  辰五、輕翳極凈喻(分二科)  巳一、菩薩

  如輕翳眼,觀視眾色,到究竟地菩薩妙智,當知亦爾。

  「如輕翳眼,觀視眾色」,如人的眼睛里面有翳,這個翳不是很多,輕輕地有一點。他在觀視眾色的時候,也是看得很清楚,但是還有一點問題。到究竟地菩薩的妙智慧觀一切法「當知亦爾」。這是說菩薩,下面說佛。

  巳二、如來

  如極凈眼,觀視眾色,如來妙智,當知亦爾。

  「如極凈眼」,說這個人眼里沒有翳,極清凈的眼睛。「觀視眾色」的時候,那是看得很清楚。如來的妙智慧,「當知亦爾」。

  卯二、身別(分二科)  辰一、菩薩

  如處胎身,到究竟地諸菩薩身,當知亦爾。

  這是第二科譬喻身,前面是說佛菩薩的智慧,這是說身的差別。分兩科,第一科「菩薩」。「如處胎身」,就像人他還沒有出娘胎,還在娘始里面的這個身體,到究竟地菩薩的身體,當知也是這樣子。這樣譬喻。

  辰二、如來

  如出胎身,諸如來身,當知亦爾。

  「如出胎身」,出娘胎的身體!钢T如來身,當知」也是這樣子,就是成就了,成就圓滿了。菩薩的法身還沒有成就圓滿。這是第二科「身別」,下面第三科是「心別」。分兩科,第一科是「心行」。又分兩科,第一科「菩薩」。

  卯三、心別(分二科)  辰一、心行(分二科)  巳一、菩薩

  如阿羅漢夢中心行,到究竟地菩薩心行,當知亦爾。

  如這個阿羅漢他做個夢,F在知道,我們凡夫作夢,阿羅漢若睡覺的時候也會作夢。作夢中的那個心里的活動;阿羅漢作夢也好,不作夢也好,心都是清凈的,沒有煩惱!笁糁行男械骄烤沟仄兴_心行,當知」也是這樣子。

  巳二、如來

  如阿羅漢覺時心行,如來心行,當知亦爾。

  「如阿羅漢覺時心行」,他從夢里面醒過來了,這時候他心里面的活動!溉鐏硇男,當知」也是這樣子。這就是有夢覺的不同。

  《披尋記》一六六五頁:

  如阿羅漢夢中心行者:謂阿羅漢身中所有諸法,于一切時清凈而轉,乃至睡夢亦,F前故。

  「如阿羅漢夢中心行者:謂阿羅漢身中所有諸法,于一切時清凈而轉」,阿羅漢的身中,他的身中其實就是他的心中,心里面所有的法于一切時都是清凈的。他的貪瞋癡,因為斷了煩惱了,他沒有煩惱的活動,所以心的活動都是清凈的。「乃至睡夢亦,F前故」,睡覺的時候他那個清凈心還是現前的。這里面,我們讀《大毗婆沙論》也知道這件事,就是阿羅漢若睡覺也會作夢的,從這里還知道這件事。

  辰二、智體(分二科)  巳一、菩薩

  如昧燈體,到究竟地菩薩智體,當知亦爾。

  這是第二科「智體」,前面是「心行」,這下面說智慧的體。分兩科,第一科先說「菩薩」。「如昧燈體」,這個昧是暗的意思,不光明。暗中有一個燈,那個燈的體相。到究竟地菩薩他那個智慧體,當知也是這樣子。這下面第二科是「如來」。

  巳二、如來

  如明燈體,如來智體,當知亦爾。

  「如明燈體」,就是光明中的燈體,燈的體相!溉鐏碇求w,當知亦爾」,也是這樣子。有這么多的差別。這個菩薩的智慧或者心,他還有微細的煩惱障、有微細的所知障在;佛微細的煩惱障、所知障通通都沒有了,所以是有這個差別。

  寅三、結

  是故當知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諸菩薩眾,與諸如來妙智身心,有大差別。

  還是不一樣。這是第三科結束了。下面第三科是「作事」。第一科是「證得」,第二科是「差別」,現在第三科是「作事」。分三科,第一科「標」。

  丑三、作事(分三科)  寅一、標

  如是如來證菩提已;遍于十方一切佛土,普能施作一切佛事。

  「如是如來證菩提已」,指前面所說的叫「如是」,如來證得無上菩提以后!副橛谑揭磺蟹鹜痢梗毡槭揭磺蟹鸬氖澜!钙漳苁┳饕磺蟹鹗隆,能遍一切處都能去度化眾生去,作成佛的事情,作一切眾生成佛的事情。這是「標」,下面第二科是「征」。這件事在《攝大乘論》也有講,講成佛的事情,那個說法我們很少看見,《攝大乘論》有說這件事,它說的其他經論上多數沒有說,那也是個特別的一件事。這第二科是「征」。

  寅二、征

  云何名為一切佛事?

  這是「征」。下面第三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略十種」,簡略地說有十種佛所作的事。分三科,第一科「標」。

  寅三、釋(分二科)  卯一、略十種(分三科)  辰一、標

  謂諸如來如來事業(yè)、如來所作,略有十種。如是一一如來事業(yè)、如來所作,能成無量利有情事。此外,無有若過若增。

  「謂諸如來如來事業(yè)、如來所作,略有十種」不同,這是「標」。「諸如來」,就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如來所作的事情,這個如來所作的事業(yè),事業(yè)是所作;如來所作,如來是能作,還是有這么一點差別!嘎杂惺N」,佛所作的事業(yè)簡略地說有十種不同!溉缡且灰蝗鐏硎聵I(yè)、如來所作,能成無量利有情事」,「如是」就指前面所說的這個,一樣一樣如來的事業(yè)都是如來所作的。作這個事情有什么作用呢?「能成無量利有情事」,能成就,能作成無量無邊利益眾生的成佛的事情!复送,無有若過若增」,說這個如來所作的無量的事情,除這個以外,再沒有其他能超過這里,或者再增加多少,沒有這個事情了。第一科「標」是,下面第二科是「征」。

  辰二、征

  何等為十?

  下面第三科是解釋,分十科,第一科是「第一作事」。

  辰三、釋(分十科)  巳一、第一作事

  謂諸如來最初自現大丈夫身,欲令有情心發(fā)凈信。大丈夫身于生凈信為最勝故,是名如來第一作事。如是作事,諸相隨好所能成辦。

  「謂諸如來最初自現大丈夫身,欲令有情心發(fā)凈信」,謂諸如來最初自現,就是由他的大悲心現出來這個大丈夫身。為什么要這樣子呢?「欲令有情心發(fā)凈信」,因為想要教化眾生,令他對于佛法能建立清凈的信心,目的是這樣!复笳煞蛏碛谏鷥粜艦樽顒俟省梗鹑、八十隨形好的大丈夫身,對于眾生于佛法僧生起凈信,這是最殊勝的因緣!甘敲鐏淼谝蛔魇隆,這是第一件所作的事情!溉缡亲魇拢T相隨好所能成辦」,說是作這件事,就是什么呢?就是佛的諸相隨好,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能成辦令眾生建立信心。

  巳二、第二作事

  又諸如來普為一切有情之類,起一切種教授加行。是名如來第二作事。如是作事,四一切種清凈所能成辦。

  「又諸如來普為一切有情之類」,這是第二科,作第二件事!赣种T如來普為一切有情之類」,有情有很多類!钙鹨磺蟹N教授加行」,現身之后,還發(fā)動一切種,就是也有很多差別,教授眾生的行動,「是名如來第二作事」,第二件事,那這個事情也是很多很多的!溉缡亲魇拢囊磺蟹N清凈所能成辦」,這所作的事情,就是前面說的以四一切種清凈能成辦這件事,能夠有教授加行的這個作用。

  《披尋記》一六六五頁:

  起一切種教授加行者:謂由三種神變教授,能攝諸相圓滿教授。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七卷二十二頁)名一切種教授加行。

  「起一切種教授加行者:謂由三種神變教授」,就是作這件事,三種神變!改軘z諸相圓滿教授」,這三種神變就「攝」,就是包括了諸相圓滿的教授,全面的包括了。「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七卷二十二頁)名一切種教授加行」,就指這個三種神變來說的。

  巳三、第三作事(分二科)  午一、標

  又諸如來能作一切利有情事,能斷一切所生疑惑,是名如來第三作事。如是作事,如來十力所能成辦。

  「又諸如來能作一切利有情事」,這是第三科「第三作事」。分兩科,第一科「標」。又諸如來能作一切利益有情的事情,利益有情是什么事呢?「能斷一切所生疑惑,是名如來第三作事」,能夠除斷一切眾生于一切法所生起的疑惑,佛能斷除他們的疑惑,對于佛法生起信心,「是名如來第三作事」。當然眾生在聽聞佛法的時候,會有很多疑惑。「如是作事,如來十力所能成辦」,這里說能斷眾生的疑惑,佛什么功德能作這件事呢?是佛的十力,十種智力能成辦這件事;告訴你什么是苦,什么是涅槃樂,怎么樣地修學圣道,這些事情。

  午二、釋(分二科)  未一、能辦義利

  由前所說如來十力,于能成辦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有堪能故。

  這是第二科。第一科就是「能辦義利」。「由前所說如來十力,于能成辦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有堪能故」,有這個能力;這個十種智力有這種能力能成辦一切有情的一切義利,就是得圣道這是義利,不是世間的事情。這是第一科「能辦義利」,第二科「能釋問難」。

  未二、能釋問難

  又于如來所證十力所興問難,唯有如來能知、能見、能解、能了。唯有如來于彼問難,能正答故。

  又于如來所證的十力,所興起的問難,在生死、圣道所有的問難。「唯有如來能知、能見」,能知道這件事,「能知」是佛的心,「能見」是佛的智慧;佛的心能知、能見,這在佛這一方面說!改芙、能了」,能為眾生解答你的疑問,能令你明了!肝ㄓ腥鐏碛诒藛栯y,能正答故」,唯有佛陀對于眾生所有的問難能夠正確地回答的。

  《披尋記》一六六六頁:

  于能成辦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有堪能故等者:此中二義:謂于一切有情義利有堪能故,及于所證所興問難能正答故。如前十力作業(yè)廣顯應知。

  「于能成辦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有堪能故等者:此中二義:謂于一切有情義利有堪能故」,就是你能得圣道這個義利,佛有能力成就你這件事。「及于所證所興問難」,及于如來所證,或者眾生自己有所證,所興的問難,「能正回答」這兩件事!溉缜笆ψ鳂I(yè)廣顯應知」。下面是第四科「第四作事」。

  巳四、第四作事

  又諸如來普能降伏一切他論,普能成立一切自論。是名如來第四作事。如是作事,四無所畏所能成辦。

  「又諸如來普能降伏一切他論」,能降伏眾生的這一切異論!钙漳艹闪⒁磺凶哉摗,能建立佛自己所說的議論,使令它建立起來。眾生邪知邪見的異論,佛能夠降伏他們,「是名如來第四作事」!溉缡亲魇,四無所畏所能成辦」,降伏一切他論,成立一切自論,這是佛的四無所畏能成辦這件事。下面第五科「第五作事」。

  巳五、第五作事

  又諸如來所化有情,于佛教敕若正安住不正安住,如來于彼心無雜染。是名如來第五作事。如是作事,三種念住所能成辦。

  「又諸如來所化有情,于佛教敕若正安住不正安住,如來于彼心無雜染」,又諸如來所化的眾生,所化的眾生對于佛的教敕,佛對他有所教導。教導的時候,或者是能隨順佛的教導,能安住在佛法里面,或者不正安住,「我不相信佛法」!溉鐏碛诒诵臒o雜染」,你相信不相信,佛的心都是清凈的,不會因為這件事有歡喜、有不高興這件事,「是名如來第五作事」。「如是作事,三種念住所能成辦」,才能成辦這件事。

  《披尋記》一六六六頁:

  若正安住不正安住者:若住一向正行,名正安住。若住一向邪行,名不正安住。若住一分正行一分邪行,名正安住及不正安住。如是總攝三眾應知。

  「若正安住不正安住者:若住一向正行,名正安住」,就是這位佛教徒聽信佛陀的教導,能修學四念住、修學三十七道品,能夠斷惑證真,那么這就是「名正安住」!溉糇∫幌蛐靶小梗f這個人聽佛法沒有信心,他還是在顛倒迷惑里面,那就是一向邪行,是「名不正安住」!溉糇∫环终幸环中靶小,說這一伙人,有的人能夠正行,有的人還是邪行,「名正安住及不正安住。如是總攝三眾應知」。下面是第六科「第六作事」。

  巳六、第六作事

  又諸如來如自所言,即如是作。是名如來第六作事。如是作事,三種不護所能成辦。

  「又諸如來如自所言,即如是作。是名如來第六作事」,「又諸如來如自所言」,如自己所說的,「即如是作」,也就能這樣作,并不是所說的自己也作不到,不是的!甘敲鐏淼诹魇隆埂!溉缡亲魇,三種不護所能成辦」,佛這么說,也就能這樣作,這屬于佛的哪一種功德呢?就是三不護,身口意也都不護,就能成辦出來這件事。

  巳七、第七作事

  又諸如來常以佛眼,于晝夜分遍觀世間。是名如來第七作事。如是作事,如來大悲所能成辦。

  「又諸如來常以佛眼,于晝夜分遍觀世間」,這是第七科「第七作事」!赣种T如來常以佛眼,于晝夜分遍觀世間」,晝也能遍觀世間,夜也能遍觀世間,「是名如來第七作事」。這可見佛是不睡眠的,還有這回事,佛陀是常在定,所以是這樣。「是名如來第七作事」!溉缡亲魇,如來大悲所能成辦」,這件事這是佛的大悲心才能成辦這件事,沒有悲心那他就不做這個事了。下面第八科「第八作事」。

  巳八、第八作事

  又諸如來頓于一切一切作事,皆無退舍。是名如來第八作事。如是作事,無忘失法所能成辦。

  「又諸如來頓于一切一切作事,皆無退舍」,又諸如來作事的時候,「頓于一切」,就是一剎那間對于一切的事情,一切的作事。這是兩個一切,或者是就是教眾生離惡是一切事,教眾生修善這一切事,用善惡分別也可以!附詿o退舍」,佛做這件事的時候,沒有說「這個時候我休息休息,我不做了!」沒有這回事,「是名如來第八作事」!溉缡亲魇,無忘失法所能成辦」,佛是不忘的,就能成辦這個功德。

  《披尋記》一六六六頁:

  頓于一切一切作事者:前說如來無忘失法,于四一切念無忘失常住正念,由是此說一切一切。

  這樣解釋。下面第九科「第九作事」。

  巳九、第九作事

  又諸如來所行儀軌如實隨轉,無越作用,是名如來第九作事。如是作事,永害習氣所能成辦。

  「又諸如來所行儀軌如實隨轉,無越作用,是名如來第九作事」,如來所行,所作的事情,度化眾生的事情是有儀軌的;就是無量劫地這樣度化眾生,做什么事情都是有儀軌的,都有次第,有一定的法軌的!溉鐚嶋S轉」,他就按照那個儀軌隨其次第,這樣子去做。「無越作用」,沒有說是超過了這個儀軌的那件事,不超過的!甘敲鐏淼诰抛魇隆!溉缡亲魇,永害習氣所能成辦」,能夠不超越這個儀軌,如實隨轉,這樣的如是作事,是因為佛陀永害了習氣才能成辦這件事的。若是沒有斷除一切習氣,這件事還是辦不到的,就是那個習氣有的時候會打閑岔的,F在下面第十科「第十作事」。

  巳十、第十作事

  又諸如來于其能引無義聚法,于不能引有義聚法,亦不能引無義聚法,揀擇舍離;于其能引有義聚法,為眾宣說開示顯發(fā)。是名如來第十作事。如是作事,一切種妙智所能成辦。

  「又諸如來于其能引無義聚法,于不能引有義聚法,亦不能引無義聚法,揀擇舍離」,佛做事的時候,能引無義聚法,佛能知道這是無義聚,佛不做這個事!赣诓荒芤辛x聚法」,這個眾生你怎么樣教導他,他不能引有義聚法!敢嗖荒芤裏o義聚法」,這個眾生也不能引無義聚法,也不能。那么這樣情形,佛怎么樣度化他呢?「揀擇舍離」,佛會大智慧去觀察這件事,就舍離。不能做,這個眾生不能度,佛暫時待緣,就不做了。這有智慧的決定,不是不經過智慧的觀察,說這個眾生不能度,就不度了,不是那個意思!赣谄淠芤辛x聚法,為眾宣說開示顯發(fā)」,對于這一類的眾生,佛的大智慧的觀察,他能引發(fā)出來,能建立一切功德,他能修學圣道,那佛陀就是「為眾宣說開示顯發(fā)」,就為大眾宣說佛法,開示甚深的第一義諦,顯發(fā)出來他的大智慧,顯發(fā)出來他的圣道!甘敲鐏淼谑魇隆埂

  這是前面略說有十種,到這里說完了。下面第二科「廣無盡」。

  卯二、廣無盡

  如是如來由前所說百四十種不共佛法,能作如來一切所作一切佛事,如是佛事若廣分別不易可數;乃至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說不能盡。

  「如是如來由前所說百四十種不共佛法」,如是指前面這十大段,這個佛陀由前所說的百四十種不共佛法。「能作如來一切所作一切佛事」,這十種作事,就是一百四十種不共法能做佛陀一切所應該做的一切佛事,一切法門度化眾生。「如是佛事若廣分別不易可數」,如果佛所做的事就是教化眾生得無上菩提,若廣分別這件事,那是「不易可數」,不容易說出來它的數目的!改酥辆汶漳氢锥喟偾Т蠼佟,都說不能盡的;那佛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

  丑四、名字(分二科)  寅一、建立(分三科)  卯一、標

  如是所說諸如來住,諸如來地,名為建立。

  這第四是說「名字」。分兩科,第一科是「建立」。分三科,第一科是「標」。「如是所說諸如來住,諸如來地」,這前面所說一共是十大科,百四十種不共法,所說的。而這所說的就是一切如來住,諸如來地。這個住和地姑且可以說,與第一義相應名為;能建立無量無邊的作用,普度一切眾生,這叫作地!该麨榻ⅰ,這就叫做建立,就是佛有這么多的功德,能建立自己成就的一百四十種法、功德,也能建立一切眾生得義利的事情。這是「標」,下面第二科是「征」。

  卯二、征

  何以故?

  有什么理由說這件事呢?下面第三科是解釋。

  卯三、釋

  依此住此希求品類諸菩薩眾,于菩薩學能正修學;亦依住此而有所證;即依住此普能成辦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是故說此名為建立。

  「依此住此」,這個事情呢,淺一點說就是依佛陀的教法,這個依佛陀的教法,叫做「依此」!缸〈恕鼓,得無生法忍的人,他是安住第一義諦。一個教,一個義;依此之教,住此之義!赶G笃奉悺,依此住此而希求圓滿無量功德,得無上菩提,「希求品類」。這是誰呀?誰是依此住此希求品類?「諸菩薩眾」,很多的這些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蛘哒f勝解行住,發(fā)無上菩提心以后,這個勝解行住的菩薩,是依此。得無生法忍以后的菩薩,叫做住此,或者這么解釋!赣谄兴_學能正修學」,于佛陀開示的菩薩學,菩薩應該學習的,那就是六波羅密了!改苷迣W」,他能夠正確地、努力地修學六波羅密,修學菩薩道,「能正修學」!敢嘁雷〈硕兴C」,前面是修因的時候,「于菩薩學能正修學」這是修因的時候,「亦依住此而有所證」,這是在果的時候!讣匆雷〈似漳艹赊k一切有情一切義利」,菩薩依此住此一方面是自利,一方面能夠成辦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是故說此名為建立」。這是結束這個名字。

  《披尋記》一六六七頁:

  依此住此希求品類諸菩薩眾者:謂于無上菩提已發(fā)正愿,是名希求品類諸菩薩眾。從是以后,即以大菩提愿為依為住,是名依此住此。由大菩提如來住攝,依如來住而說此言。

  「依此住此希求品類諸菩薩眾者:謂于無上菩提已發(fā)正愿」,說這個菩薩對于無上菩提他已經建立了正愿,發(fā)無上菩提心就是正愿!甘敲G笃奉愔T菩薩眾」,你發(fā)無上菩提心,那就叫做希求品類諸菩薩眾。發(fā)無上菩提心就是發(fā)愿;愿修學六波羅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愿普度一切眾生,就是有這兩個愿。「從是以后」,從發(fā)無上菩提心以后。「即以大菩提愿為依為住」,就是以他的大菩提心為他的依止處,就是以大菩提心而有所住,住在這里,住在這個愿,這個愿能推動他向前進。這樣講,以菩提愿為依為住。那么,我剛才說以教、以義為依為住,其實應該說是一個事情!甘敲来俗〈恕!赣纱笃刑崛鐏碜z,依如來住而說此言」,由于大菩提,大菩提就是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就是如來住,這是究竟圓滿的境界!敢廊鐏碜《f此言」,而說這里的話,就是在菩薩是由佛菩薩的「大智本行,大智威神」之所建立,如來的威神之所建立。菩薩能夠發(fā)無上菩提心,能夠修學圣道普度眾生,是由佛的威力所成就的,所以說「依如來住而說此言」!复笾潜拘薪韵こ删,諸佛威神之所建立」,就是《維摩經》前面那個序品,那個序那個地方有這句話。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