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八(10)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八(10)
午三、應(yīng)正教授(分三科) 未一、征
云何教授?
在「如是學(xué)」這一大科里面分兩大科,一個是「略分別」和一個「廣分別」。「略分別」里面分七科,現(xiàn)在是第五科「應(yīng)正教授」。這一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教授?」這個來學(xué)習佛法的人,應(yīng)該怎么教授他呢?的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未二、標
當知教授略有八種。
「當知教授略有八種」,這第二科是「標」出來,是標出來數(shù)目;應(yīng)當知道教授學(xué)者簡要的說有八種教授。
《披尋記》一二八四頁:
當知教授略有八種者:如下所說示現(xiàn)種種所趣入門有五差別,宣說能治斷、常二邊邪執(zhí)處中之行有二差別,及令除舍諸增上慢,故成八種。
「當知教授略有八種者:如下所說示現(xiàn)種種所趣入門有五差別」,就是下面、緊接著就在下面所宣說的!甘粳F(xiàn)種種所趣入門」,這個老師對于學(xué)的人,開示他所趣入的門。你想要到第一義諦那里去,你想要到涅槃那里去,一開始的這個入處有五種。這五種門是不一樣的,所以叫「五差別」,這五種教授。
「宣說能治斷常二邊邪執(zhí)處中之行有二差別」,說了五種差別之后、說了五種門之后,又宣說二種門,一個是能治「斷邪執(zhí)」的門,一個是能對治「!惯叺男皥(zhí)的門,這兩個加上那前面五個就是七個!讣傲畛嶂T增上慢」這是又一個門,又一個教授,「故成八種」。因為下面的文沒有直接的說這八種教授,在《披尋記》它在這里先告訴我們,這八種教授就是這八種。
下面第三科是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是「辨自他」,分兩科,第一科是「施他教授」!副孀运惯@一科的用意就是說明誰是教授的人。八種教授是這個教授者所說的八種教授,這是對學(xué)習的人說,但是能教授的人呢?就是「自、他」這兩種,分兩科,第一科是「施他教授」。
未三、釋(分四科) 申一、辨自他(分二科) 酉一、施他教授
謂諸菩薩或三摩地為依止故,或于長時共彼住故,于彼慈悲欲為教授。
八種教授先不要說,先說能教授的人。現(xiàn)在這個「謂諸菩薩」,就是發(fā)無上菩提心,學(xué)習佛法,弘揚佛法的人很多,所以叫做「諸菩薩」。在這諸菩薩中「或」者,是不決定。其中有的菩薩,他已經(jīng)得到三摩地了,也就是也有神通這樣的菩薩!笧橐乐构省顾男摹⑺莻清凈心是以三摩地為依止,就是安住在三摩地里面。這個菩薩、這位鄔波拖耶,或者他是阿阇黎,他的程度是這個程度了,他不是散散亂亂的,他是有禪定,有神通的人,「為依止故」,這句話是說這位老師的程度。
「或于長時共彼住故」,說這個老師、這個教授師,他是和那個被受教授、受教的人在一起住;蛴陂L時期和那個學(xué)習的人在一起住,就是這個人福報太大了,能有這么一個高尚的人和他同住!赣诒舜缺麨榻淌凇,這個有三摩地的這位菩薩,對于和他常在一起住的那個人發(fā)了慈悲心,想要教授他,想要收他做徒弟,想要教授他佛法,這個人真是有善根。這一科是「施他教授」,就是這一個或者我們說這人是圣人,他對于這個凡夫,學(xué)習佛法的人有了慈悲心想要教授他,這是一個情形。
《披尋記》一二八四頁:
或三摩地至欲為教授者:此顯施他無倒教授,如由神境神變能現(xiàn)種種神通境界,令他于己生極尊重,由彼于己生尊重故,于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是即三摩地為所依止而為教授;驈(fù)以無染心先與依止,以憐愍心現(xiàn)作饒益,于時時間以其隨順八種教授而教授之,是即長時與彼共住而為教授。
「或三摩地至欲為教授者:此顯施他無倒教授」,這句話的意思表示這個人的程度很高,他是證悟佛法的人,他能夠布施他人無顛倒的教授,不會胡說八道,他真實能宣揚清凈的佛法給你!溉缬缮窬成褡,能現(xiàn)種種神通境界」,這個人有了三摩地,就是有了三昧、這個人他就能夠現(xiàn)出來神境神變,不可思議境界的變化,他能現(xiàn)神通這個人,能現(xiàn)出種種神通的境界!噶钏诩荷鷺O尊重」,使令那個學(xué)者、那個學(xué)徒、那個弟子,對于這個菩薩生極尊重心!笜O尊重」,哎呀!這個人有神通,不得了,有這種神通境!赣杀擞诩荷鹬毓省,由于那個學(xué)徒、那個弟子,對于這個圣者生尊重心的緣故,「于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他就屬耳,這個「屬」就是系屬,他那個耳朵就是系屬在老師的法音上,就是連接起來了,就是注意地聽那老師講瑜伽作意就怎么樣修止觀!笜O生恭敬」,他生出來的恭敬生到極點了,那恭敬心這樣子!甘羌慈Φ貫樗乐苟鵀榻淌凇,就這個意思,這句話就表示這個意思。
「或復(fù)以無染心先與依止,以憐愍心現(xiàn)作饒益」,「或復(fù)以無染心」,這個有禪定有神通的這個圣者,或者又,「復(fù)」就是又,又以無染污的心,沒有染污的心,「先與依止」,以前就給他作依止師的,他可能是他的鄔波拖耶,也可能是他的羯摩阿阇黎,教授阿阇黎,就是他的依止師,你要跟他學(xué)習佛法的人!敢詿o染心」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這個老師沒有染污心。怎么叫做沒有染污心呢?這個受學(xué)的這個弟子是凡夫境界,有的時候聽老師的話,有的時候發(fā)脾氣不聽老師的話,有順、有逆的不同。有時候聽教、有的時候不聽教,但是這個圣者其心不動。你對他是恭敬供養(yǎng),他心里也是清凈鮮白;你對他毀謗,沒有禮貌,他心還是清凈莊嚴。沒有說你對我好,我就愛你,那就是染污了;你對我不好,我就恨,這都叫做染污。這位老師是「以無染心」,沒有染污心,不管是順、是逆,他心都是清凈的,沒有愛、沒有恨的染污!赶扰c依止」,這是以前,不是現(xiàn)在,以前就給你作老師,這是一個身份,是你老師的身份,你就是他的弟子了,這個身份!敢詰z愍心現(xiàn)作饒益」,圣人他那個無分別的境界,不是凡夫的境界。他現(xiàn)在要和你接近,他想要教授你,他就是用哀愍,憐愍你在黑暗中生活,在無明黑暗里面生活,是一個大苦惱的境界,他是哀愍你、來教授你的,純是利益你而來教授你的,這個叫做「以憐愍心現(xiàn)作饒益」。
「于時時間以其隨順八種教授」,他時時的,他這個慈悲心沒有間斷地,從始至終的這樣子,隨順八種教授「而教授之」,用這八種方法教授他!甘羌撮L時與彼共住而為教授」,是這么一個情況。這能教授的人和弟子的關(guān)系是這樣。
酉二、從他教授
或由其余諸菩薩眾,或由如來為作教授。
這是第二「從他教授」!富蛴善溆唷,或者是由別的人不是這位菩薩,這位依止師他沒有教授。其他的諸菩薩眾,或者是由佛,由如來,「為作教授」,來教授他,來教授這個弟子的。
《披尋記》一二八四頁:
或由其余諸菩薩眾等者:此顯從他得正教授應(yīng)知。
「或由其余諸菩薩眾等者:此顯從他得正教授應(yīng)知」,不是從他這個依止師這里得教授,是另外其他的菩薩、其他的佛來教授。這是能教授的人有這兩種差別,一種是你的依止師,你跟他出家的,或者是你皈依他的,他都來教授你;或者不是他,另外的人來教授,這是說這種情形。
申二、辨先因(分四科) 酉一、尋思心
于教授時,先當審諦尋思其心,如實了知。
這個第二,前面第一科是「辨自他」,就是辨別能教授人的差別有這兩種情形,F(xiàn)在第二科「辨先因」,就是先說一說這受教的人的情形。這個被教授的弟子本身,你過去世、你以前栽培的情況怎么樣?但是也是和教授師有關(guān)系。分四科,第一科「尋思心」。
「于教授」的時候,這個老師,這個教授阿阇黎在教授的時候,他不是立刻的也不加以觀察就跟你講解佛法,不是的。他「先當審諦尋思其心,如實了知」,先應(yīng)該、一開始教授的時候,先應(yīng)該「審諦」,就是很認真地,很深刻地「尋思其心」,就觀察這個弟子的心。你的心現(xiàn)在是什么情形?現(xiàn)在這個心是清凈、是染污,你是怎么個情形?這樣思惟!溉鐚嵙酥梗鎸嵉刂滥悻F(xiàn)在的情況,你的思想是怎么個情形,知道這件事。
《披尋記》一二八四頁:
先當審諦尋思其心等者:謂由記說神變,當尋求他心行差別故。
「先當審諦尋思其心等者:謂由記說神變,當尋求他心行差別故」,前面說是住在三摩地現(xiàn)種種神通,那是神境神變,F(xiàn)在這個「尋思其心,如實了知」是「記說神變」,就是是這樣意思,就是這位菩薩他有他心通,他能知道你日常里面,你遇見什么事情心怎么反應(yīng)。你遇見一棵樹怎么反應(yīng);你遇見老虎的時候怎么反應(yīng);遇見白糖、給你一個餅干的時候你怎么反應(yīng),這位菩薩先要知道你的程度,是這個意思。
酉二、尋思根
尋思如實了知心已,尋思其根,如實了知。
「尋思如實了知心已」,這第二科「尋思根」!笇に既鐚嵙酥囊,尋思其根,如實了知」,還要觀察你過去世,你栽培的善根的情況。就是信、進、念、定、慧,你的善根。你這個人信心強,智慧不夠,但是這個人過去持戒清凈,有過這個善根;或者這個人過去世是修過禪定的;或這個人學(xué)習過圣道,學(xué)習過佛法,學(xué)習過四念處,有這個栽培的。就是善根是各式各樣的,這是「尋思其根,如實了知」。
《披尋記》一二八四頁:
尋思其根如實了知者:謂于有情軟中上根部分差別如實了知,如應(yīng)如宜為說正法故。
「軟中上根」,譬如說這個智慧,智慧很高,他以前栽培的智慧很高,那就叫做「上」;他以前智慧栽培的很少,那就叫做「軟」;另外還有一種是中等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這是中等的善根。
人是不一樣,有的人…你看在佛法里面,他對經(jīng)教的學(xué)習平平,但是他靜坐相應(yīng),一下子就得到未到地定,一下子得到色界四禪了,這表示他前生這個定的善根特別強,今生遇一點點因緣,他就很快地就有成就了,這是定的善根。另外有的人,他修定平平地,但是學(xué)習佛法的教義方面,他很有成就,通達佛法,辯才無礙,這一方面的成就。這表示他的慧的善根強一點,這不一樣。慧的善根強?就是通達一切法是無我的道理,通達一切法畢竟空的道理。他的老師就叫他修四念處,一下子就得無生法忍,但是他沒有什么定,定力不夠,只是一個未到地定,他不能得到四禪。他的慧根強,慧根強先得圣道,這時候再努力的修禪定,得色界四禪;蹚,先得圣道。定的善根強,先得禪定,這是有先、后的差別。也有的人定、慧的善根都差一點,都是不及格,但是有一點信心,這是不一樣。有的人能夠精進力很強,福報很大,這也不一定。福報很大呢?這種大福德的阿阇黎,他能造一個大廟,供養(yǎng)很多的出家人在那里修行,這也是了不起。人的善根是各式各樣的情形。
現(xiàn)在這位善知識「尋思其根」,有情有軟中上的不同。「如實了知,如應(yīng)如宜為說正法故」,「如應(yīng),」如其善根所應(yīng),如其所宜,如其所應(yīng),所適宜的正法,于正法相應(yīng),這個正法和那善根相應(yīng),這樣子為說正法。這樣的老師,這是圣人!真是太難遭難遇了,這樣子。
酉三、尋思意樂
尋思如實了知根已,尋思意樂如實了知。
這是第三科「尋思意樂」。這位老師在觀察他的…經(jīng)過觀察以后,就「如實」的就知道了,知道他的善根的軟中上的情形,他又怎么的呢?「尋思意樂」,尋思他現(xiàn)在的心里面所歡喜的,他歡喜什么?叫「尋思意樂」。比如這個人他歡喜作醫(yī)生,這個人他歡喜作建筑師,他歡喜修禪定,他歡喜作方丈,他歡喜作監(jiān)院為大眾僧服務(wù),就各式各樣的,這歡喜意樂就是他的歡喜,也是各式各樣的情形,「如實了知」。
《披尋記》一二五八頁:
尋思意樂如實了知者:謂于有情軟中上品,凈與不凈,勝解差別,如實了知。起凈勝解令漸增長,不凈勝解令漸舍離故。
「尋思意樂如實了知者:謂于有情軟中上品,凈與不凈勝解差別」,有情的軟中上品,也是大概地分三類,或者是清凈的屬于善法的這一類;或者屬于不清凈的,就是和煩惱相應(yīng)的這些雜染的事情。他有些地方特別有研究,這些事情。清凈的這方面的事情,什么、什么他有研究,都分下、中、上品,「軟中上品」。
「勝解」,你心里歡喜什么,多數(shù)就對那一件事有深刻的認識。我歡喜寫字,他對于寫字這件事他知道的事情就多。歡喜畫畫,他對畫畫這事情也知道的多。那一個人歡喜寫文章,他對于這件事他就知道的多,那就叫做「勝解」,就是他的知識深刻,超過一般人,那么也就是他的「意樂」。你喜歡那件事,你就對那件事很容易有勝解;不喜歡的事情,他不接觸,他就沒有勝解了。所以這「意樂」和「勝解」是一回事。意樂是因,勝解是果,這樣子。
「起凈勝解令漸增長」,如果這個弟子,他的心里面對清凈的事情這一方面有勝解的話,那個老師就叫他增長,叫他這一方面繼續(xù)努力,叫他增長!覆粌魟俳饬顫u舍離故」,不凈的勝解,那老師就叫他棄舍,這件事對你有害沒有功德的。下面第四科「尋思隨眠」。
酉四、尋思隨眠
尋思如實知意樂己,尋思隨眠如實了知。
「尋思意樂」以后,還要觀察什么呢?「尋思隨眠」,觀察他內(nèi)心里面的煩惱,「隨眠」。若是常常把煩惱動出來,煩惱活動出來,他應(yīng)該會知道,知道你現(xiàn)在有什么煩惱。但是煩惱不常動,這時候心平氣和的時候,沒有煩惱,那沒有煩惱實在是有煩惱,那為什么說沒有煩惱呢?就是煩惱沒有動。就像人睡覺了似的,他今天沒有出去工作,看不見他,看不見他并不是沒有這個人,他是在臥室里睡覺了,你外面就看不見。說貪心,這個人沒有貪心、也沒有瞋心,不是。貪心,瞋心的煩惱睡覺了,在心里面伏藏在那里不動,這是什么?就是種子,煩惱的種子。煩惱的種子在那里,平常的人我們不知道。這個人看上去很清凈,眼耳鼻舌身意都很清凈,沒有煩惱,其實煩惱里面是有。你說小孩子他沒有什么煩惱,其實小孩子和大人是一樣,他心里面是污染的,那只有圣人才知道他心里有煩惱的隨眠。
這隨眠煩惱的情形他的老師也知道,「如實了知」。說這個人他現(xiàn)在表面上是清凈,但是心里面是有煩惱的。有什么煩惱是重?什么煩惱輕?他知道。
前面那個「尋思其根」,是清凈的善根,以前在佛法里的栽培的。這個「尋思隨眠」是染污的煩惱。
《披尋記》一二五八頁:
尋思隨眠如實了知者:謂于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別,如實了知故。
這「劣中妙界」這個地方,使令我想了老半天才知道怎么講這個話!噶又忻罱纭咕褪橇咏、中界、妙界。
這個佛的十種智慧,這處非處智力,自業(yè)智力,這兩種是關(guān)于世間的增上生道。佛用這兩種智慧為眾生說人天善法,用這兩個智慧做這件事。等到后面的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十種智力后面八種智慧,是為眾生宣揚決定勝道,出世間的圣道的,用這八種智慧。這個不是屬于人天這一范圍內(nèi),是屬于超越人天的圣道。超越人天的圣道就是三種,一個劣、一個中、一個妙。屬于聲聞人的,名之為「劣」。屬于獨覺,辟支佛的屬于「中」的。這個人是他有佛性的,那叫做「妙界」。但是他現(xiàn)在是凡夫,不管你是聲聞,緣覺,佛的種性,你現(xiàn)在是凡夫,你心里都有煩惱,都是有隨眠的煩惱,就是「部分」的「差別,如實了知」,看見眾生心里有煩惱,同時那個老師也知道這個人是聲聞種性,知道這個人是辟支佛種性,知道這個人是佛種性,這個老師這程度太高了,這樣境界。
申三、辨種類(分二科) 酉一、標舉(分三科) 戌一、示趣入門
尋思如實知隨眠已,如其所應(yīng)隨其所宜,示現(xiàn)種種所趣入門,令其趣入。
謂或修不凈,或復(fù)修慈,或修種種緣性緣起,或修界差別,或修阿那波那念。令趣入已,如其所應(yīng)(注:此處文與《陵本》有異)
「尋思如實知隨眠已,如其所應(yīng)隨其所宜,示現(xiàn)種種所趣入門」,這下面「辨種類」,這個「辨種類」這句話就是正式開始來教授這個人了。前面這四種是觀察這個人的根性,觀察這個弟子的程度怎么情形?下面這第三科「辨種類」,就開始教授了,為他說什么樣的佛法,這樣意思。分兩科,第一科是「標舉」。分三科,第一科「示趣入門」。
「尋思如實知隨眠已」,經(jīng)過觀察以后,就是真實地明白了,他什么煩惱重?什么煩惱輕?知道了。
「如其所應(yīng)」就是隨順他所合適的。這個人是聲聞種性,就為他說聲聞種性的佛法;他是辟支佛種性;他是佛種性,這樣情形!鸽S其所宜」隨他煩惱的輕重,善根的厚薄,「所宜」,所相應(yīng)的為他宣說佛法。
「示現(xiàn)種種所趣入門」,這個「示現(xiàn)」,我們頭幾天講過,就是開示他各式各樣的「所趣入門」。就是第一義諦這大般涅槃是他所趣入的境界,但是那是將來的事情,現(xiàn)在開始有個門,從這里開始趣入,所以現(xiàn)在這個叫做「門」,從這里「悟入」,就是開始修行的這個法門是第一義諦的門,你這個法是你的門,其他的法不是你的門!噶钇淙と搿梗兴S順這個方法,開始用功修行,入于圣道,這樣子。
「謂或修不凈,或復(fù)修慈,或修種種緣性緣起,或修界差別,或修阿那波那念」,這就是五停心觀。這個我們今天的佛教,漢文佛教也可能有的地方是這樣,但是大多數(shù)都不是這樣。我們就是我接觸佛教以后生歡喜心,我要出家修行,等到剃度受了戒以后,你的羯摩阿阇黎,你的鄔波拖耶、親教師叫你干什么?我們今天的漢文佛教是怎么個情形?叫你干什么呢?我看有的就叫你到廚房學(xué)習燒菜,把菜燒得好好的,也好,這也是好事。叫你怎么招待客人,叫你怎么念南無、打水陸、放焰口,教你怎么會做,把這些統(tǒng)統(tǒng)都做會了。也可能讓你到佛學(xué)院也可能,就這樣子,就是各式各樣這樣子,那也是「入門」也是個門,這樣子。
現(xiàn)在這個《瑜伽師地論》的作者,實在這就是佛,你讀《阿含經(jīng)》也是這樣子,你讀那個《華嚴經(jīng)》、《法華經(jīng)》、《摩訶般若波羅密經(jīng)》、《大般若經(jīng)》也都是一樣,就是令「謂或修不凈」,他不是,他叫你修不凈觀;蛘呓心阈薏粌粲^,叫你修不凈觀的,叫你做這個事,不是去學(xué)唱念這個事,也不是去學(xué)燒飯的事情,不是學(xué)這個事情。
「或修不凈觀」,修不凈觀的事情,我們在〈聲聞地〉已經(jīng)講過了,但是,我想再重復(fù)一下也好!感薏粌粲^」,怎么修法呢? 怎么樣修法呢?你要把那段文背下來,要背得熟熟地,你經(jīng)行的時候你就背這段文,不是「我已經(jīng)會背了」,不是這個意思。會背了所以還要常常背。你背得不要快,慢慢背,一句、一句很分明地把它背,背完了再背第一句,按照第一句的文去想,然后再背第二句、第三句,去想慢慢思惟,它就有作用。雖然我們沒有得禪定,但是你在思惟,他就有作用。你在經(jīng)行這樣子,然后結(jié)跏趺坐,坐下來的時候,然后心里面寂靜住,修奢摩他寂靜住。寂靜住或者是十分鐘,或者兩個鐘頭都可以,然后再把這不凈觀的文再背,背下來一句一句地思惟。早晨起來也這樣做,午前也這樣做,午后也這樣做,晚間也這樣做,時間久了他就有作用,就是我們看見女人的時候,你心里不動。因為你修不凈觀,你心里面成了一個很堅固的思想,這是臭皮囊。很堅固的不可動搖的這種智慧的觀察,就是心里不動,一定是這樣子。凡夫都是有欲的,誰也不用恥笑誰,不須要恥笑。你不修不凈觀,你的欲就是要動的嘛!就是這樣,就是這么回事,不過也有輕重不同。所以說「或修不凈觀」。
「或復(fù)修慈」,或者修慈愍觀。說這個人他欲心雖然有,但是不重,并不妨礙他修學(xué)圣道。雖然有欲心,欲心輕微并不妨礙他修學(xué)圣道、修四念處,但是他另外有問題,脾氣很大,發(fā)脾氣。有一點不如意,煩惱就來了,或者是就是人家也并沒有對他有什么不對,但他疑惑了的時候,疑惑你對他不對,脾氣就會發(fā)脾氣,脾氣很大、很大的。這樣也不能修四念處,也是障道。這時候你的鄔波拖耶,就叫你修慈愍心,用慈悲來對治自己的憤怒,叫它不動,心里面不動。修成功了的時候,人家就是來打你、罵你、毀辱你,他心不動,就達到這個程度。達到這個程度呢?你心就可以修學(xué)圣道,可以修四念處了,雖然你還沒有斷煩惱,但是這時候沒有妨礙,所以叫做「修慈」。
「或修種種緣性緣起」,這個「緣性」就是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就是四緣!妇壠稹咕褪壠穑簾o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這個就是他對于這個生死輪回、諸法無我的道理不懂,愚癡。不明白因果的道理,過去世、現(xiàn)在世、未來世,三世因果的緣起的道理不明白,就是愚癡,這個人對于這方面愚癡。
這上面說這個愚癡,不是我們平常說:這個人很笨,不是這個意思。這個人可能是非常有學(xué)問的人,但是對生死輪回的道理不相信,是名為愚癡。
現(xiàn)在就是你的老師,你這個菩薩、有住三摩地的這個菩薩,叫你「修種種緣性緣起」,修這個緣起觀就破除去這個愚癡。你對因果的道理不相信,障礙你修學(xué)圣道,所以修這個法門。
「或修界差別」,就是我慢心特別大,感覺自己了不起,所以就瞧不起他人,這慢心太高。慢心太高有什么問題?也是障礙修學(xué)圣道,就是不能修行。因為你瞧不起別人,感覺自己了不起,就會惹起很多、很多的煩惱,那你不可能會安心下來靜坐、修圣道、修學(xué)四念處,不能。所以「或修界差別」,「界差別」,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就是六界,我們這生命體就是這六界,六種因素組合成一個生命體,這里面沒有我可得,高慢什么?有什么好高慢的?
「或修阿那波那念」,「阿那波那」就是出息入息,這是什么呢?說這個人貪心也不大、瞋心也不大、愚癡心也不大、我慢心也不高,但是心里面散亂,心里面散亂得很厲害,那你修圣道也困難,也是有困難。這種人,你這位師父、你的鄔波拖耶就叫你修阿那波那,修這出入息,「知息出、知息入」,我們通常說就是數(shù)息觀。玄奘大師翻個「持息念」,知息出,知息入,十六特勝也包括在里面。這樣用功修行,破除去這個散亂心,這樣意思。
「令趣入已,如其所應(yīng)」,「令趣入已」,他這樣教授這個弟子,或者修不凈觀乃至或修阿那波那念,你也是依教奉行了;依教奉行了,就把自己的貪欲心破除去了,這個憤怒瞋恨心破除去了,愚癡心也破除去了,我慢心也破除去了,把散亂心也破除去了,破除了五蓋,這時候應(yīng)該最低限度得到未到地定,也可能應(yīng)該最低限度得到欲界定,欲界定最后的等持,應(yīng)該達到這個程度,或者是進一步就是得到未到地定了,這個時候。
戌二、說應(yīng)中行
如其所應(yīng),隨其所宜,示現(xiàn)種種所趣入門。(注:此處文與《陵本》有異)
這個時候「如其所應(yīng),隨其所宜,示現(xiàn)種種所趣入門」,這個時候你的鄔波拖耶,你這和尚、親教師隨你的過去世、現(xiàn)在世這個善根的深厚,煩惱的厚薄,各式各樣的情形「如其所應(yīng),隨其所宜」。
我以前講過,「如其所應(yīng)」,或者是你聲聞種性,或者獨覺種性,或者佛種性,種性不同,所學(xué)習的佛法也不同!鸽S其所宜」就是你本身的善根、煩惱各式各樣的情形,法門也是不一樣。你這個人是過去世你修過唯識觀的,就不同。你過去世修的是聲聞種性,那就是給你說的是小乘佛法的四念處了。如果是你學(xué)習《中觀論》的,學(xué)習《大智度論》的,那今生就說的性空觀了,那就不同了「隨其所宜」。
前一句「如其所應(yīng)」,你是聲聞種性所應(yīng),獨覺種性、佛種性所應(yīng)。下面或者是你適合小乘佛法,或者適合大乘佛法的修行。
「示現(xiàn)種種所趣入門」,你這老師給你開示各式各樣不同的第一義諦的門,還是第一義諦的門,那就是說的就是不一定,就看你的根性了。
《披尋記》一二八五頁:
謂或修不凈等者:〈聲聞地〉說:凈行所緣,謂不凈、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念等所緣差別。(陵本二十六卷十九頁)如彼廣釋應(yīng)知。
「謂或修不凈等者:〈聲聞地〉說:凈行所緣,謂不凈、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念等,所緣差別」,就是這個,就是指這個五停心說的!(陵本二十六卷十九頁)如彼廣釋應(yīng)知!骨懊娴亩硪呀(jīng)把這五停心觀解釋得很詳細的。
昨天這個普宗法師說了一句話,很有意思?梢栽诖蚨U七里面,重新的講〈聲聞地〉,哎呀!真好。這個提議非常好。因為〈聲聞地〉就是教你修什么、什么法門的,用功修行,這個提議是好。不過,〈聲聞地〉從二十一卷到三十四卷,三十五卷就是〈菩薩地〉,一共有十四卷。那么,這樣修!甘粳F(xiàn)種種所趣入門」。
為說能治常邊邪執(zhí)處中之行,為說能治斷邊邪執(zhí)處中之行。
「令趣入已,如其所應(yīng),隨其所宜示現(xiàn)種種所趣入門」,這一句話就是大概的說,究竟是什么門還沒有說出來。這下面說出來一點。
「為說能治常邊邪執(zhí)處中之行」,這個「為說能治常邊」,常是一邊,斷是一邊,這是二邊、二種邊都是有過失的。
「常邊」,什么是常邊呢?常住不壞的就是常邊。這個外道,因為也有一些有禪定有神通的外道,他在禪定里面觀察。觀察的時候他感覺比如說物質(zhì)、這個地水火風,這是一個大山、那是一個河、這個房子、這是棵樹,總而言之,這都是由地水火風組成的,這地水火風可以組織成各式各樣的物質(zhì)的東西,但是都是地水火風,是不變的。他的形象可以變,但是它的里面的真實體性都是地水火風,所以他也可以制造色法,也是常住。說我們心、這個明了性的心,不管你是貪的時候和瞋的時候是不一樣,但是明了性沒有不同,所以在心上也可以執(zhí)著常。在物質(zhì)上也執(zhí)著常,執(zhí)著常邊,執(zhí)著常邊。
那么這個得到禪定的人,如果你最高深的得到的神通,就是能觀察過去八萬劫,未來八萬劫。但是神通小一點就不能觀察那么多,觀察二萬劫,觀察一萬劫,可能觀察幾千萬年而已。這個神通有大小,時間有長短,他生出來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也是不一樣的,這是一種解釋。
但是我們?nèi)糇x《中觀論》的時候呢?《中觀論》也說到常見,斷見,《中觀論》說的就更厲害。你認為前一剎那和后一剎那是一樣的這就是常見,這就是常見。說是前一剎那是那個樣子,后一剎那就不同了,是名為斷見。這是很厲害的,是這樣解釋。
不過這一段我們斷見不說,我們就說常見。我們感覺到前一剎那是那個樣子,后一剎那還是那個樣子,這就是常見。說我昨天看見某甲是那個樣子,我今天看見還是那樣子,你若是這樣的思想,是名為常見。這里可以這樣說!笧檎f能治常邊」,這個常,是這樣意思。
或者說是執(zhí)著有我,這個色受想行識是有變化、有生滅的,有老病死的各式各樣的變化,但是我的體性是常住不變的。我到天上去,我到人間去,人間和天上雖然不同,我的體性是沒有差別的。跑到地獄去還是我,我到天上、我到地獄去,我是沒有變化的,執(zhí)著我是常住不變的,是名為常邊,F(xiàn)在「為說能治常邊邪執(zhí)」,常邊這個常,這樣子執(zhí)著,這是不對的,是錯誤的執(zhí)著。
「處中之行」,就是不要有這種邊的執(zhí)著,處于中道,就是不常、也不斷,處中道,那就是什么呢?實在來說主要還是說「無我觀」。一切法都是無常的,都是剎那生滅變化的,但主要是說沒有我可得,這個是修無我觀,這里面有這個意思,修無我觀,觀察我不可得,修這個我不可得。修這個我不可得,這是通于大小乘佛法,《阿含經(jīng)》,阿羅漢也修無我觀。我們學(xué)習大乘的《中觀論》、《瑜伽師地論》也都修無我觀,這是無差別的,只是唯行、唯法、唯事,都是無常的境界,那個我不可得。
所以說「為說能治常邊邪執(zhí),處中之行」,實在就是修無我觀,這是通于大小乘佛法的。四念住里面也有修無我觀,乃至《中觀論》、《大智度論》都主張修無我觀的,乃至《瑜伽師地論》也是主張修無我觀。「我空」是通于大小乘佛法,一樣的。
「為說能治斷邊邪執(zhí),處中之行」!笖噙叀梗豢…比如說有了神通的人,他能看到一萬劫,一萬劫以后的就看不見,就看不見了,那他可能就,哦!一切法到一萬劫以后就沒有了,他可能就是這么想;蛘呶倚薨巳f劫,我能看那么遠,八萬劫以后就不知道了,這個就是,他認為可能就是斷了。
再就是沒有神通的人,認為「人死如燈滅」,也是斷了,當然這是一種最粗淺的執(zhí)著,是斷滅了。
剛才說《中觀論》說那個斷滅,你感覺前一剎那是那樣,后一剎那就不同了,是名為斷。
那怎么叫做不常不斷呢?那若《中觀論》上說,一切法自性空,自性空中不常不斷。所以說這上面「為說能治常邊,為說能治斷邊」,這里面包括甚深義、第一義諦在里面的。那就是「示現(xiàn)種種所趣入門」。這樣說呢?是一個意思。
其次唯識法門也是要斷煩惱的,那怎么斷呢?當然你修五停心觀是調(diào)伏煩惱的,破除障道因緣而已,煩惱實在還沒斷,煩惱還在你心里頭,那他怎么斷呢?他要修無我觀,斷這個我執(zhí),等到修假名的一切法是畢竟空的,就是法空觀,修法空觀斷一切煩惱。修法空觀的時候,但是你深入的觀一切法空,就是觀這個…他不是說觀依他起,不是,觀這個遍計執(zhí)、觀遍計執(zhí)是通過名言,也就是內(nèi)心的分別所現(xiàn)的一切法,也就是唯心所現(xiàn)的一切法,唯心所現(xiàn)的一切法本身是自性空的,本身是自性空的。
這個自性空?我感覺還有一點差別。我看永嘉玄覺大師,他來到同六祖大師處談玄說妙那一段,看到他自已的著作上也說:什么叫做一切法空?一切法如夢、如幻、如化,這叫做一切法空,這樣講。而天臺智者大師說:怎么叫做空?當體即空。這個詞,用的字不同,義也有點不同。比如說是《中觀論》說:一切法因緣所生,自性空。這個和“當體即空”有點差別,有點不同。我看嘉祥大師解釋《中觀論》這個文,他是說:一切法自性空,因緣有,所生法的自性是空的,這個法是因緣有的,這個所生法的自性是沒有的。這個話是表示什么?表示因緣所生法是有,自性是沒有的,在自性空上這來看,一切法無有少法可得,但是同時因緣所生法是有的,所以沒有斷滅,沒有斷滅,他是沒有斷滅的。
唯識宗說是你內(nèi)心里面的分別,你心的分別所變現(xiàn)的一切法是自性空,那就是猶如虛空,完全是沒有的。比如說我現(xiàn)在心里想,心里面一想一個白蓮花在這里,心里想的白蓮花,這白蓮花是畢竟空的、是自性空的,根本沒有,連個如幻如化也沒有。這和《中觀論》說自性空不一樣。中觀論說的自性空不妨礙如幻如化的有的;這個唯識上說你心里變現(xiàn)的一切法是自性空,猶如虛空,如幻如化的也沒有。這是有點差別的。
智者大師是說:當體即空,這里面就是猶如虛空,沒有,什么都沒有,這句話有點不同。永嘉大師說,一切法空如幻如化,這句話和“當體即空”有點差別,當然還是有點相通,不是完全有差別。
可是你思惟這個意思,你在靜坐的時候,思惟這個空的時候,你會發(fā)覺他有差別。所以這個說是「能治斷邊」,就是沒有斷,對治這個斷,你說斷了是不對的,是這個的意思,
現(xiàn)在這樣說呢?你觀察一切法都是通過名言的分別,變現(xiàn)的一切法,很清楚的你心里想出蓮花就有蓮花;你想一棵樹就是一棵樹;你想老虎就是老虎,然而這是無有少法可得,沒有法可斷的。不是有一個東西把它斷了,不是的,根本沒有東西可斷,「能治斷邊邪執(zhí)」,可以這么講。
這樣說呢?這個地方「能治常邊邪執(zhí),能治斷邊邪執(zhí)」,這里面包含了深義,包含了《中觀論》說的那個第一義諦,也包含了唯識宗說到這圓成實性,也都包含在里邊。
我們通常說呢?一切法都有生滅的變化,所以沒有常,常不可得,但是雖然一切法常不可得但是是相續(xù)的,由無始劫來一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斷,還是相續(xù)下來,所以也不是斷,不常、不斷,這樣講呢?固然把常與斷的過失是對治了,但是用它來、因它而斷煩惱還是不容易。
你若是從這個不常,像《中觀論》說那個前一剎那是這樣子,后一剎那還是這樣子,就是常;說是后一剎那變了,那就是斷,這個常、斷二邊怎么樣能破除去?觀一切法自性空,常不可得,斷也不可得。那就是悟入第一義諦了。
現(xiàn)在說「為說能治常邊邪執(zhí),處中之行」,就是修無我觀,要入于第一義諦!笧檎f能治斷邊邪執(zhí),處中之行」,就是觀一切法空。就是你心里面變現(xiàn)的一切法,也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本性是畢竟空,沒有法可斷,那就是斷了法執(zhí)。斷了我執(zhí)、又斷了法執(zhí),就是法無我觀。所以前一句是我空觀,第二句是法空觀,「處中之行」,這個都是中道而不落于二邊的,這樣子。「為說處中行」,結(jié)束這一段。
戌三、除增上慢
令其除舍未作謂作,未得謂得,未觸謂觸,未證謂證,諸增上慢。
這是第三科「除增上慢」!噶钇涑嵛醋髦^作,未得謂得,未觸謂觸,未證謂證,諸增上慢。」四句,前面「未作謂作」,這實在這地方,這一段文的目的,是棄舍這個增上慢。
這「增上慢」不是說謊話,這是什么情形?是有修行的人,但是他不學(xué)習經(jīng)論。不學(xué)習經(jīng)論,也不是說一點不學(xué)習,他也學(xué)習一點,但是一知半解,學(xué)習的不圓滿,但他是勇猛的修行,修行達到一個境界的時候,他就說他成功了。他不是說謊話,他真實有這個境界,但是他就說錯了。就是這個境界不像他說的那么高,所以叫做增上慢。說大妄語,那是說謊話,他自己知道他是說謊話的;現(xiàn)是增上慢,他認為他不是說謊話,他是說真實話。
「未作謂作」,比如說是他靜坐的時候,不見有這個身體了,身體不見了,連房子都不見了,都空了?樟四?他就認為得無生法忍了,這是這樣子。而那這就是錯了,這不是得無生法忍嘛!這只是什么事情呢?這只是未到地定,只是未到地定的一個相貌而已,還是個凡夫的境界,連色界定都沒有到嘛!但是那個就是「暗證」,教下的法師就是批評這個禪師叫暗證,糊涂!他認為他不得了,得無生法忍了,就是糊涂。他不是說謊話,他也是有一點境界的,但是就是認錯了消息,那叫做「未作謂作」。得無生法忍,你須要修我空觀,你須要修法空觀,超越了這個資糧位、加行位,到了見道位的時候,才得無生法忍。你只是靜坐在那兒寂靜住而已,你沒有做這個觀,你怎么能說你得無生法忍呢?這是不對的,「未作謂作」。
比如說還有一樣事,比如說夜間坐在那里,他心里面在靜坐的時候,燈都關(guān)上了,但是他看到遙遠地方的事情,遙遠的地方都看見了,他并沒有睜開眼睛,就看見有人從那邊去了、到廁所去,或是到那里去了,他就看見。他的功德就是這么多,他就認為他得天眼通了。
我們不要說名字,就是現(xiàn)在很有點名氣的人,他的書本上就是說這件事,就是這么說的,這就是搞錯了嘛!這是什么呢?這是欲界定的一個相貌,連未到地定都沒到,他說他得天眼通了。天眼通一定要得色界定才可以。他就要說這種話,說這種話的情形會怎么樣呢?我們?nèi)羰遣粚W(xué)習這個《瑜伽師地論》,你若是不學(xué)習經(jīng)教,你還不敢說他什么。他說他得天眼通,你不敢說他不對,你可能認為他得天眼通了。我們今天的佛教徒就有這個問題,你不能鑒別這件事。他說這個話,因為他也不是憑空說的!這就叫做增上慢,他是有一點境界的,叫做「未作謂作」,這是指因說的;「未得謂得」是果。你沒有做因,你就說你做了因,「未得謂得」,沒有得天眼通,就說得天眼通了,這事情就是不對嘛!
「未觸謂觸」,我也看見有人寫文章,不得了,他得到四禪八定,但是我看這個文章一股傲氣,高慢心很強。你看見那文章就…雖沒看見那個人,那文章就看出來高慢心很強,很厲害的。那里面的文章實在也看出來,就是很粗氣的很、那個人,但是他說他得四禪八定了,就是「未觸謂觸」,沒有觸四禪八定,就認為是得四禪八定,現(xiàn)在就有這種人,「未觸謂觸」。
「未證謂證」,他沒有證悟第一義諦,他認為他證悟了第一義諦,是這樣子。
這些事的原因呢?就是不學(xué)習圣教,不學(xué)習經(jīng)論就會有這個問題。若是說是你…比如說有位有神通的圣人給你做師父,他若認為你可…汝子可教也,那他可能會教;若是他若認為情形還不能教,那好,就是默然。默然,他的增上慢沒有辦法破掉,沒有辦法破的。
靜坐的時候,它就會出現(xiàn)種種境界,不像我們不靜坐的人,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出現(xiàn)了,這都是平常的境界。但是靜坐的人可不同,你若是久了的時候,他就出現(xiàn)一些事情的。出現(xiàn)事情你不認識呢?就容易認為我有修行,高慢心就起來了,就有這個問題。
前面說是叫你修五停心破除障道因緣,然后正式為你說這個圣道,三十七道品,修四念住乃至修八正道或者是修高深的法門,修這個真如三昧,唯識的三昧,他也用功修行,他用功修行時就出現(xiàn)了種種境界的時候后,他心就高慢起來了。所以第三段,令除增上慢,破除你的高慢心,就是分那么三段來說。
《披尋記》一二八五頁:
為說能治常邊邪執(zhí)等者:此中常邊邪執(zhí),謂于前、后際所有無明;斷邊邪執(zhí),謂于后際所有無明;諸增上慢,謂于中際所有無明,如是差別應(yīng)知。
「為說能治常邊邪執(zhí)等者:此中常邊邪執(zhí),謂于前后際所有無明」,這樣講也是對!钢^于前、后際」,前際就是過去際,后際就是未來!杆小沟摹笩o明」,你不知道事情過去就是滅了,那里能說是常,但是他胡涂,他認為這個事情從過去到現(xiàn)在到未來,一直是常住不變的,那么這就是常邊。
斷邊的邪執(zhí)呢?「謂于后際所有無明」,就是對將來的事情不明白,認為人死了就斷滅了,其實沒有斷滅。
我想起來這個《楞伽經(jīng)》上有的四句話,這四句話也很好。這四句話是說:「色識雖轉(zhuǎn)滅,而業(yè)不失壞」,「色」、色受想行識這個色!缸R」、就是心意識的識,色識色受想行前后那兩個字、色、識!鸽m轉(zhuǎn)滅」(雖然的雖),雖然是展轉(zhuǎn)的最后就消滅了,你最初是個小孩子,后來變成大人,然后慢慢就變成老人了最后就死掉了。這色是這樣變化,識也是有變化,「色識雖轉(zhuǎn)滅」!付鴺I(yè)不失壞」,但是你在生存的時候,你從小孩、或是中年、老年,你造了業(yè),或者是你造善業(yè),或者是造了罪業(yè),或是造了不動業(yè),這個業(yè)不壞。你說這個人死了,他的業(yè)沒有死,業(yè)還在。
「令于諸有中,色識復(fù)相續(xù)」,你的業(yè)力,使令你還是在天、或者是色界天、無色界天、欲界天、或者是人間、三惡道,這都是「有」,「令于諸有中,色識復(fù)相續(xù)」,你的色受想行識又繼續(xù)下來,又有了、又有色受想行識。這《楞伽經(jīng)》的四句話,「色識雖轉(zhuǎn)滅,而業(yè)不失壞,令于諸有中,色識復(fù)相續(xù)」。
我們讀《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波斯匿王那一段,說到人有常住真心,所以人就是不滅,那段…。我還講過《楞嚴經(jīng)》的,很多年了。感覺到說人在小孩的時候,你看見恒河水,這樣子。你今年六十二歲了,你還是看見那恒河水,恒河水可能會有變化,但是你的“見”有變化沒有呢?波斯匿王回答說:沒有。這就是常住真心。≌f人死了,身體結(jié)束了,但是你的常住真心沒有滅!所以人是常住不壞的。當然這是《楞嚴經(jīng)》講的一段。
但是現(xiàn)在這個《楞伽經(jīng)》上講的也不同。「色識雖轉(zhuǎn)滅,而業(yè)不失壞,令于諸有中,色識復(fù)相續(xù)」,這時候是關(guān)于你現(xiàn)在的業(yè)力,業(yè)力就是你的行動。你的行動或者是善造諸福業(yè),或者是做惡事造了罪業(yè),或者造不動業(yè),這個業(yè)你造了以后,它就不失壞,將來就發(fā)生作用,所以也不斷滅,這和《楞嚴經(jīng)》說不斷滅不一樣。
這里面說到,這文上說「謂于前后際所有無明,斷邊邪執(zhí),謂于后際所有無明。」將來的事情與你現(xiàn)在的業(yè)力有關(guān)系。
比如說阿羅漢,他把愛煩惱,見煩惱都滅掉了,滅掉了,他的生死業(yè)得不到因緣的支持了,他就不流轉(zhuǎn)生死了。他也不到天上、不到人間、不到三惡道,沒有了。佛在世的時候,就是魔王看比丘死了的時候,他就來看,然后他就對佛說:比丘死后我看不見他到那去了,有的人死了呢?他知道這個人到天上去,這個人到地獄去,中陰身能看見他。而這個比丘死了看不見,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看不見到那里去了,他問佛。佛說:他入涅槃了。到了涅槃,這是不可思議的地方,不能見聞的。
所以這上面說「斷邊邪執(zhí)謂于后際所有無明,諸增上慢,謂于中際所有無明」,「諸增上慢謂于中際所有無明」,就是現(xiàn)在,也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F(xiàn)在什么?有我可得,我心里有修行,有這種心,這就是我慢的態(tài)度,「所有無明,如是差別應(yīng)知」,這個三界無明有差別。
這三段有點意思,先說五停心破除障道因緣;然后為你說處中之行,就是說圣道,然后你開始正式修學(xué)圣道,修學(xué)圣道的時候呢?沒有修行的時候還沒有我慢,有了修行的時候,哎呀!我有修行。因為什么有修行?他說怎么、怎么的,他不是說謊話,是有什么境界,我有修行,現(xiàn)在是「除增上慢」,破你的增上慢。
前面是標舉,標舉出來有八種教授。,下面第二科「明攝」,把這八個它收攝一下縮少。分成五科,第一科是「標」。
酉二、明攝(分五科) 戌一、標
如是菩薩八種教授,當知略說三處所攝。
這八種教授大家應(yīng)該知道,這略說就是屬于三種境界。這是「標」。下面「征」。
戌二、征
云何三處?
三處是什么呢?下面第三科「列」出來。
戌三、列
一、未住心者,為令住故,令于所緣無倒系念。
「未住心者」,說我們貪心很多,這個男女的欲心很大,心都就是浮動、動亂,叫做「未住心」,心不能安住。如果我的瞋心很大,愚癡心很大,我慢心也很強,散亂心很大,這都是動,沒有安住,心不能安住的。
「為令住故」,為了使令這些動亂的心叫它安靜下來。「令于所緣無倒系念」,那么你的老師就教你修五停心觀,就是前面說這個修不凈觀,修慈愍觀,乃至修阿那波那念。
「無倒系念」,你不要搞錯了,這個法門是對的,你若搞錯了就不對了。你要專心的修不凈觀,或者修慈愍觀,或者修阿那波那念。這樣子來把這個狂心叫它停下來。
《披尋記》一二八五頁:
令于所緣無倒系念者:如〈聲聞地〉說:于緣無倒安住其心,謂若苾芻勤修觀行,是瑜伽師,于所緣境安住其心,隨應(yīng)解了所知境界,如實無倒,遍了知故。(陵本二十六卷十八頁)
「令于所緣無倒系念者:如〈聲聞地〉說:于緣無倒安住其心,謂若苾芻勤修觀行,是瑜伽師,于所緣境安住其心,隨應(yīng)解了所知境界,如實無倒,能遍了知故。」
「于緣無倒安住其心」:這「無倒」有另外有一個意思。比如說我的欲心,這男女的欲心特別強,你就去安住不凈觀,修不凈觀就是「無倒」,這是對了。你吃這個藥和你的病正相合。如果是你的欲心很重,你修這個緣起觀,這不行,這個藥不是治那個病的,那就是不是無倒安住了,就是搞錯了。我的瞋心很大,那你就修慈愍觀就合適了,那你修不凈觀,這不行,這是不合適了,所以這「無倒系念」有這個意思。
「于緣無倒安住其心,謂若苾芻勤修觀行時,是瑜伽師,于所緣境安住其心,隨應(yīng)解了所知境界,如實無倒」,沒有搞錯,「能遍了知故」。這是「(陵本二十六卷十八頁)」
這是「未住心者,為令住故,無倒系念」,就是把前五停心合而為一,這是第一個。
二、心已住者,為令獲得自義利故,為其宣說正方便道。
第二呢?就是他心已經(jīng)…這個貪欲、瞋恚乃至散亂,這種障道的因緣破除去了,他心里面得到未到地定了,心里能安住了!笧榱瞰@得自義利故」,為使令他得到第一義諦,得到圣道,得涅槃,這樣子,這叫做「自義利故」。
「為其宣說正方便道」,就是那個「處中之行」,就是處中之行「為說能治常邊邪執(zhí),處中之行」、「為說能治斷邊邪執(zhí),處中之行」,這是正方便道,主要的得涅槃道、主要的得涅槃道。
所以這個對治常邊,對治斷邊。對治二邊,應(yīng)該能會合到四念處,會合到八正道,會合到這個中觀,會合到修唯識觀相合,應(yīng)該這么講。
三、于自所作未究竟者,令舍中間所有留難。
第三「于自所作」,他修這個圣道的時候,有一點境界的時候,就起了高慢心,沒能究竟的達到第一義諦,沒能!那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起了高慢心了,起了增上慢!噶钌嶂虚g所有留難」,就是你這個老師、這個阿阇黎、你的鄔波拖耶,教你棄舍中間的這個我慢,增上慢的這個分別心,這個「留難」。你的增上慢是個留難,就把你留在那里,教你過不去,教你不能得圣道,棄舍中間的留難。當然你若是你有增上慢是留難,多少有所得的時候、有所執(zhí)著,都是留難。把你留在那里,教你過不去,就是這個意思。
這就是「列」,就是把這八種門會合成三種。第四科就是解釋,分三科,第一科就是「為令心住」。
戌四、釋(分三科) 亥一、為令心住
若知彼心根意樂隨眠已,如其所應(yīng),隨其所宜,示現(xiàn)種種所趣入門,令其趣入,當知是名未住心者,為令住故,令于所緣無倒系念。
「若知彼心根意樂隨眠已,如其所應(yīng)隨其所宜示現(xiàn)種種所趣入門,令其趣入」,這里加以解釋,前面是列。「未住心者,未令住故」,這一段文,這是什么意思呢?這里
解釋。
「若知彼心」,若是那一位、那位教授阿阇黎、那個老師、那個菩薩,知道那個學(xué)者、那個弟子他的心,他的「根」,善根,他的意樂,他的「隨眠已」,都知道了!溉缙渌鶓(yīng),隨其所宜,示現(xiàn)種種所趣入門,令其趣入」,就是說這個五停心觀,使令他從這里開始向前進,入于圣道。「當知是名未住心者,為令住故,令于所緣無倒系念」,是這個意思。
這個「令其趣入」就是超越了障道因緣,你原來的這個貪瞋癡慢這些,這都是障道因緣,超越了這些就可以趣入圣道了。這是第一科。第二科「令得方便」。
亥二、令得方便
若為宣說能治斷常二邊邪執(zhí)處中之行,當知是名心已住者,為令獲得自義利故,為其宣說正方便道。
這時候才正式開始修學(xué)圣道。前面「為令心住」是個方便道。
亥三、令舍留難
若令除舍未作謂作,廣說乃至未證謂證,諸增上慢,當知是名于自所作未究竟者,令舍中間所有留難。
這是第三科「令舍留難」。
戌五、結(jié)
如是三處,當知能攝八種教授。
這是第五科,結(jié)束這段文。這三處就可以包括了那八種教授。這八種教授合成三種教授。下面第四科「顯勝利」,分二科,第一科「標」。
申四、顯勝利(分二科) 酉一、標
如是菩薩、或由從他得正教授,或由施他無倒教授。
那二個老師、二類老師,和你同住的老師,或者不同住而也是大菩薩,或者是佛來教導(dǎo)你,你從這二類人得到教授。
能令所余八力種性,漸得清凈,漸得增長。
第一科是「標」,「能令所余八力種性」,「所余」,前面說到這個「作不已失」,「未作不得」。「作已不失」,乃至到你若作了你就會得果報,那段文。那就是說佛的處非處智力,自業(yè)智力,佛的十種智力說了二種。十種說了二種還剩下八種,所以叫做「能令所余」。這里面說的八種教授呢?就是你若學(xué)習這八種教授,所余的八種的智力種性,這種性就是因,就是這八力的因!笣u得清凈」,逐漸的你這個智慧就得清凈。就是那個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這下面有說!笣u得增長」,力量展轉(zhuǎn)的廣大起來。那八種力呢?前面第一科是「標」,下面第二科就列出來。
酉二、列
謂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種性,諸根勝劣智力種性,種種勝解智力種性,遍趣行智力種性,宿住隨念智力種性,死生智力種性,漏盡智力種性。
「謂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種性」,「靜慮」,就是色界的四靜慮,色界四禪!附饷摗,就是八解脫。前面那個〈三摩呬多地〉都有講過。
「等持等至」,這個「等持等至」?這個四禪八定也都可以說是等持,也都可以說是等至。但是「等持」呢?通于散亂心。我們的散亂心也有一剎那間的住,我們心里面注意一件事的時候,也可名之為「等持」。但是也可以用它說是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也可以說是「等持」,是通于散亂,也通于定,通于定、散。若「等至」是不通于散亂,一定是得到了四禪八定才可以叫做「等至」的。
「智力」,你有了禪定的人,他就有他心通。他有他心通,他就知道你心里想什么事情,有這個力量。「種性」,就是因。你這樣常常修禪定,你就有他心通的因,你就容易得他心通。
「諸根勝劣智力種性」,說那個人的根性勝劣智,你有了神通,也就能知道多少。這個人是笨人,這個人是有智慧;這個人是能出家,這個人是不能出家,有了神通的人能知道。當然初開始是很淺薄的境界,你不能和佛比,佛的諸根勝劣智力是最究竟圓滿。
「種種勝解智力種性」,也能知道這個人,他對什么是擅長的,雖不用說話,這個有神通的人能知道。這個人是飛機的工程師,能知道;這個人是會計師,他都能看出來。就是你長于那一方面的事情,你對那方面事情的勝解,勝解智力種性。
「種種界智力種性」,種種界智力,「界」就是因。前面那個就是隨眠,你以前的你的貪煩惱重,你今生就貪煩惱重,以前有這個因,現(xiàn)在就有這個果。
「遍趣行智力」,「遍趣行智力」,就是普遍的!溉ぁ,就是由凡夫向圣人那里去,叫做「趣」。這個屬于愿,「趣」是屬于愿來說,「行」由愿而行的修行。你修學(xué)圣道的時候,修四念處的時候,就能達到圣道那里去,是遍趣行智力。這「遍趣行智力」是什么呢?就是那個老師知道這個人要修這個法門才可以;修小乘法門才可以;這個人要修大乘法門才可以,他就都知道,「遍趣行智力種性」。
「宿住隨念智力種性」,即前一生的生命,這個「住」,前一生生存的時候怎么個情形都知道。在他的念他能知道你過去生怎么樣種性。
「死生智力種性」,就是人死了,一剎那間死了,就又生到別的地方去了,又得果報了,這個有神通的人就知道他,哦!他現(xiàn)在生天了;這個人到阿彌陀佛國去了,都知道。
「漏盡智力種性」,就知道你修學(xué)圣道的時候,哦,你現(xiàn)在斷了分別我執(zhí)了,你現(xiàn)在斷了俱生的我執(zhí)了,你這個人斷了分別法執(zhí),斷了俱生的法執(zhí)了,你得到…到八地菩薩了,都知道。當然這種智慧是很神秘,很微妙的,可也有深、有淺的不同。這是列出來八種種性智力。
《披尋記》一二八六頁:
能令所余八力種性等者:此中八力一一差別,皆如〈建立品〉釋。(陵本四十九卷十八頁)于十力種性中,初二種性漸得清凈增長,如前已說。今此后八望初二種,故名所余。
「能令所余八力種性等者:此中八力一一差別,皆如〈建立品〉」解釋。「(陵本四十九卷十八頁)」,我們現(xiàn)在學(xué)習的是(第三十八卷),在(四十九卷)有解釋。
「于十力種性中,初二種性漸得清凈增長,如前已說」,前面學(xué)習內(nèi)明那個地方已經(jīng)講了。
「今此后八」,這八種智力種性!竿醵,對比前面那二種種性,處非處智力,自業(yè)智力!该唷梗N智力,除掉了二個,還剩下八個。所以叫做「所余」。
這個我講的課,當然我是預(yù)備了,也是找些參考書預(yù)備。有的地方有書可參考,有的地方也沒有參考書可參考。那么我講的地方,就是我有可能會這個地方?jīng)]有講明白,也可能我講錯了,你聽了也可能……你也有你的看法,你認為我這里講的對,你認為這里講錯了。如果你認為我講的和你的想法相合,那也就可以默然。如果認為我講的和你的想法有不對,你可以提出來討論。或者你認為我是講錯了你也可以提出來,應(yīng)該這樣才對;蛘哒f我沒有聽明白你也可以提出來,這個地方我不懂,你再講一遍也是可以。
我感覺到這《瑜伽師地論》在〈聲聞地〉也是講的很微細,這修行的事應(yīng)該怎么樣,〈菩薩地〉也是很微細,說的很微細的,不是粗枝大葉、大概的說一說就算了,不是的,說得很微細的。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八(9)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八(1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