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什么是嗔心?如何化解和對治瞋心?

什么是嗔心?如何化解和對治瞋心?

  瞋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負面心理,通常所說的生氣、憎恨、憤怒等都是瞋心的表現(xiàn)。與其他不良心理相比,瞋心的破壞力更強,它不僅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和人際關系造成負面影響,也是使我們在生死輪回中不得解脫的重要原因。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化解和對治瞋心呢?

一、深刻認識和反復思維瞋心的危害

  瞋心是一種極具破壞力的負面心理。人被瞋怒控制時既傷害自己,又傷害他人。生活中因憤怒而產生的悲劇比比皆是,令人心痛。要化解和對治瞋心,首先要深刻認識和反復思維瞋心的危害。

  1.有損身心健康

  當瞋心生起時,首先傷害的是自己。瞋心使內心躁動狂亂,不得安寧。瞋心能破壞心靈的平靜與喜悅,并積聚很多負面的能量,對心理健康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瞋心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破壞,因為身心是密切相關的。

  2.沖動是魔鬼

  當一個人內心充滿了瞋恨時,就像是著了魔一樣。凡是因瞋心而產生的任何言語或行為,都是一種非理性的盲目沖動,往往帶有很強的攻擊性和危害性。生活中很多悲劇都是因為一時的沖動而造成的,結果自然是追悔莫及。瞋心使人與人之間互相傷害、結下怨仇,乃至爭斗不休。

  3.火燒功德

  瞋心的破壞性極大,它不但能給現(xiàn)實人生帶來很大的痛苦,而且還會破壞我們過去所累積的善業(yè)功德。瞋心不僅能導致未來痛苦的果報,也大大延緩修道的進程。尤其是對一個發(fā)了菩提心的菩薩生起瞋心,后果更加嚴重。因此,切不可掉以輕心。

二、分析瞋心生起的因素

  為什么會生起瞋心呢?生起瞋心的因素有哪些呢?正確認識這些因素,對于化解和對治瞋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否則,我們就會舍本逐末,抓不住要領和核心。

  1.外在的刺激事件

  外在的刺激事件是引發(fā)瞋心生起的一個顯而易見的因素。但外在的人或事,只是引發(fā)瞋心的一個誘因,并不是真正的內在原因,它只是瞋心生起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根本的因素。

  2.錯誤的態(tài)度與看法

  引發(fā)瞋心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人對這個事件的錯誤態(tài)度和看法。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為什么有的人很生氣,有的人不怎么生氣,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生氣呢?這是因為他們對這個事件的態(tài)度、觀念與看法不一樣,所以這是一個關鍵因素。

  3.內在瞋恨的種子

  瞋心生起的第三個重要因素,是個人內在瞋恨的種子。如果沒有這個種子的話,你是不會生氣的。這個瞋恨的種子早就根植于我們的內心深處,是我們自己無始以來不斷培養(yǎng)起來的。每一次生氣與憤怒,都會進一步強化這個瞋恨的種子。

  瞋心生起的這三個因素,是缺一不可的。外在的誘因只是一個導火線,根源是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瞋恨的種子,還有你對所發(fā)生事件的錯誤態(tài)度、看法以及歪曲的認知模式。因此,我們不能總是從外面去找理由,如果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和環(huán)境,那就改變自己吧。

三、培養(yǎng)正念、保持覺知

  隨時隨地覺察自己的心念,不斷強化正念與覺知的能力,是對治憤怒的重要方法。當然,這需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勇氣、毅力與信心

  1.敏銳覺察

  要化解和對治瞋心,必須不斷訓練和培養(yǎng)自己敏銳的覺察力。首先,在瞋心還沒有真正生起或即將生起時,就要提高你的專注力,注意內心的感受和身體的反應,盡力將瞋心控制在萌芽狀態(tài)。其次,如果瞋心已經生起了,就要及時對它保持正念與覺知。如果生氣時你能清楚地覺察到自己正在生氣,怒火就不會越燒越旺。

  2.不迎不拒

  對于已經生起的瞋心,基本的態(tài)度就是“不迎不拒”。所謂“不迎”,就是不迎合、不放縱、不強化,否則,瞋心就會進一步增強。所謂“不拒”,就是不過分壓制、不逃避現(xiàn)實。你必須面對它,要接納并承認瞋心已經生起這個現(xiàn)實。如果你否定它、排斥它,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讓問題變得更復雜、更糟糕。

  3.深觀無我

  如果你不斷訓練自己的正念與覺知,就會發(fā)現(xiàn),瞋恨也是無常變化的,它只是各種因緣和合的結果,它本身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實在。繼續(xù)深入觀察,你將會認識到,其實根本就沒有一個所謂真實的“我”在瞋恨,也沒有一個你所認為的那么實在的瞋恨對象。如果能在這方面不斷努力,你就開始從瞋恨的負面心理中解脫出來,從而走向生命的覺醒。

四、修習忍辱、激發(fā)慈悲

  佛陀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能用仇恨來解決仇恨,仇恨只能用慈愛來止息。因此,忍辱與慈悲是極為重要的修行。

 。ㄒ唬┤绾蚊鎸εu和傷害你的人

  1.客觀對待批評

  如果他人對你的批評是合情合理的,那你就要虛心地接受,并要發(fā)自內心的感激他。因為真心指出你問題的人其實是很難得的良師益友。當然,如果他人的批評是出于誤解或惡意的攻擊,那就需要耐心面對、冷靜處理。無論如何,生氣與憤怒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同時要認識到,你之所以對他人的言語耿耿于懷、無法忍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你將他人的言語看得太實在。

  2.他人是身不由己的

  當你覺得受到了他人的傷害而無法忍受時,一定要仔細想一想:是他人真心要傷害我嗎?如果你深入分析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他人并不是真心要這么做,而是受到內心負面情緒和錯誤想法的控制與束縛而身不由己的,他本身是無能為力、不能自主的。而且,他必然要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代價。如果你能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慈悲之心就會油然而生。

  3.深信因果業(yè)報

  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無緣無故的事,因果業(yè)報是真實不虛的。如果你能真心相信因果,真心接受業(yè)力法則,你就不會生氣和抱怨,而是勇敢地承擔自己的責任。如果你能停止抱怨和瞋恨,怨結就開始松綁,過去惡業(yè)的果報就到此了結。相反,如果你繼續(xù)瞋恨、憤怒,結果必定是兩敗俱傷、痛苦不堪,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

  4.思維傷害你的人對于修行的意義

  一個真正修行的人,不但不回避問題與痛苦,而且他會善加利用。一方面,他認識到忍耐他人的傷害而不報復,可以消除業(yè)障,因而會真心接受。另一方面,他會這么想,那些給他制造麻煩的人,其實是給自己提供了一個修行忍辱的難得機會,也是對自己修行的一種考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應該感激那些傷害你的人。

  5.反觀自心、換位思考

  當受到他人傷害時,你還要學會反觀自心、自我檢討,是不是我哪些方面做得不對?不能一味地責怪和抱怨他人,更不能以牙還牙。同時,也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他,會怎么樣呢?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心態(tài)會大不一樣。

 。ǘ┤绾蚊鎸逆境和痛苦

  通常,我們對于痛苦,習慣的反應就是抵觸與排斥,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中總覺得痛苦是不好的,是沒有意義的。而這種錯誤的觀念和態(tài)度本身又會導致痛苦。因此,調整看待痛苦的心態(tài)、思維痛苦對于自我成長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

  1.調整看待痛苦的心態(tài)

  如何調整看待痛苦的心態(tài)呢?簡單說,就是面對痛苦與逆境不要再習慣性的排斥、抱怨、瞋恨。應該這么想,如果問題能夠解決,就更根本沒有必要生氣,假若已經無法解決,就只能坦然接受,因為,生氣不但不能解決問題,無濟于事,相反會讓問題更糟糕。另一方面,你應該提醒自己,人的忍耐力是慢慢培養(yǎng)起來的,如果一個人太脆弱,一點小小的痛苦都忍受不了,忍耐力就會逐漸降低,遇到大的痛苦就更無法承受了。

  2.思維痛苦的意義

  痛苦,無論是對于人的自我成長,還是對于佛法的修行,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很多人都是在經歷某種痛苦之后開始走向生命的覺醒之道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痛苦其實是生命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那么,痛苦的意義到底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

 。1)痛苦可以引發(fā)出離心

  你一再經歷痛苦,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你把這個無常的世間抓得太緊。你太執(zhí)著于生命中的人和事,把一切看得太實在。痛苦,會讓你變得更清醒,更有自知之明。痛苦,讓你懂得感恩,學會放下。

 。2)痛苦可以降伏傲慢心

  痛苦也是對治傲慢的良藥。經歷和體驗痛苦,能讓你學會反思,學會客觀地看待自己與他人。痛苦,可以讓你變得謙卑、柔和,不再自命清高、目中無人。

 。3)痛苦可以引生慚愧心

  根據(jù)因果業(yè)報的自然法則,一切的痛苦都是自己錯誤行為的結果。如果你能真正認識并發(fā)自內心的接受這一點,面對痛苦,你就不會抱怨,而是發(fā)自內心的接受,進而你會生起真誠的慚愧與懺悔之心,知錯改過、積極行善

 。4)痛苦可以激發(fā)慈悲心

  痛苦也是激發(fā)我們慈悲心的重要因素。只有你深刻體驗到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種種痛苦,你才會進一步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地想到他人的痛苦,并會生起強烈希望要幫助他人脫離痛苦的愿望。我們有時太關注了自己的痛苦,而忽視了他人的痛苦,一旦你能將立足點從自己轉向他人,慈悲的種子就在你內心生根發(fā)芽了。

  (三)如何化瞋怒為慈悲

  1.離苦得樂是眾生的共同愿望

  雖然眾生千差萬別,但所有的眾生的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離苦得樂。每一眾生都希望獲得快樂、遠離痛苦。雖然如此,但由于無明與煩惱,結果常常是事與愿違。我們都不想要痛苦,卻往往種下痛苦的種子。如果能深刻認識到這一點,你就能慢慢平息心中的瞋恨,對眾生生起慈悲之心。

  2.輪回中我們都是親人

  在無盡的生死輪回中,每一個眾生都與我們有過密切的關系,輪回中我們都是親人。而且,眾生因為迷惑與煩惱而造下種種惡業(yè),結果必然是痛苦。我們怎么能忍心呢?生命本來已經充滿了種種痛苦,為什么還要瞋恨,繼續(xù)給他人帶來痛苦呢?

  3.人人都要面對無常與死亡

  假如你還是無法控制內心的瞋恨,就認真思維無常與死亡吧。生命一直在無常變化中,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避免死亡的到來。想象一下,當一個人正躺在臨終的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時候,你的內心是何種感受?如果你能時常憶念人人都必然要面對無常與死亡,慈悲之花就會在你的內心綻放。

結語

  以上從四個方面簡要分析和說明了佛法是如何化解和對治瞋心的。即:深刻認識和反復思維瞋心的危害;分析瞋心生起的因素;培養(yǎng)正念、保持覺知;修習忍辱、激發(fā)慈悲。但要真正徹底地對治瞋心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要有耐心、有毅力,更要有勇氣與信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