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阿蘭若品第五)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阿蘭若品第五)
太虛大師講述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閩南佛學(xué)院
戊二 離欲定之趨上界法──十住
己一 住阿蘭若
阿蘭若品第五
這是屬于離欲定之趨上界法。上界者,可以包括色、無色界乃至無漏界之佛界,許多不同的界地的區(qū)別。前面講過的厭舍品和無垢性品,是出家戒之超欲界法,而上界則有離欲的禪定。離欲,即根據(jù)出家戒而更進一步的已出離欲界的心境,這便可證實有離欲定的作用與實質(zhì)。定,謂心專一境而不散動,是一種心所有法。梵云三摩地,此云定,或曰等。等有‘等持’、‘等至’、‘等引’三種意義:從等持來講──梵云三摩地──通于定散二心,故通于欲界,以欲界亦可有住心一境的作用,曰‘未至定’。等持通欲界,所以比較來得寬些。從等至來講──梵云三摩缽底──是唯定而非散,但通于有心和無心定。若有心定,則以心離昏沉與掉舉而為平等,以定力得至此等,謂之等至。若無心定,則約定中依身大種平等而名為等至。如唯識述記云‘在定定數(shù)勢力,令身心等有安和相,至此等位名為等至’。因在定中能使身心平等安和謂之等,而定能令至此平等位,所以名之曰等至。從等引來講──梵云三摩呬多──在定心專注之性曰等,依定力而引生此等,故名等引。如唯識述記云‘言等引者,一引等故名等引,謂身心中所有分位安和之性,平等之時名之為等,此由定力故此位生,引生等故名為等引’。但舉一‘定’字,即包括有上面的三種意義。后面兩種意義為特別,唯定非散,這是欲界沒有的,是已離去欲界而超乎欲界之上的。第一種可以通于散心及欲界。
復(fù)次、欲界與上界不同之特點,在有陰陽性──男女性。不惟欲界的動物有陰陽性,植物、礦物以及空中的電皆有陰陽性。根據(jù)陰陽性的中國儒學(xué),根本沒有超欲界之法可言。但是老莊的道家者流,頗有超欲界法的意味,因為也有出家修行的觀念,故有超過陰陽性的可能──這便是超欲的陰陽性法。陰陽性的世間──欲界之法,是相對的,是矛盾的,是沒有統(tǒng)一性的。如男性非完全是男性成熟的結(jié)果,女性亦非完全是女性成熟的結(jié)果;男性或女性,都是由男女二性和合而成的結(jié)晶。推至萬物的極微,也是父母二微和合而成的子微。一個團體內(nèi)之成分,極其復(fù)雜,有反與正的二性,互相沖突而又包含在團體的成分里。乃至一粒微塵或易經(jīng)所謂‘太極’之類,都是一團的矛盾性,不調(diào)和性,沖突性,不平穩(wěn)性,不純粹性,不統(tǒng)一性。各種不同的性質(zhì),差不多都包羅在內(nèi)而使其互相排蕩了。然而上界不然,因為定心成熟了的上界,心的觀念統(tǒng)一了。精神界得到和平。所以、定心相應(yīng)的精神界,是平穩(wěn)、純粹、和平、統(tǒng)一之域。若想成就精神的安定,要把欲界世間各種的糾紛的性質(zhì),完完全全的打破得粉粹,心凈如虛空,無絲毫的障礙,這即是離欲定的效力。上面曾講過,將離欲而未離欲之間有‘未至定’;此定發(fā)展的趨向,在于初、二、三、四禪天,乃至有擴進到空無邊處……滅受想定、無漏界等的可能,是前進不是后退,完成出離欲界法的作用。在此將離欲而未離欲間,便是創(chuàng)造超人的人生關(guān)健──這便是此下阿蘭若品和離世間品的內(nèi)容。
庚一 常精進疑問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常精進,承佛威神,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阿蘭若處是菩提道場,若有發(fā)心求菩提者,不應(yīng)舍離阿蘭若處。是蘭若中有多眾生,虎、豹、豺、狼、毒蟲、惡獸乃至飛鳥及與獵師,不識如來,不聞正法,又不敬僧,此諸有情,無復(fù)善根遠離解脫,何故如來令修學(xué)人住阿蘭若速得成佛?惟愿世尊為諸眾生分別解說,決疑令喜,發(fā)菩提心使不退轉(zhuǎn)”!
摩訶薩者,是大菩薩,此名通于入地以上或入初住以上。常精進,恒常精進不休息而無有厭倦的狀態(tài),即六波羅密中之第四波羅密。精即是精純,進是退的反面。精進,是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而斷惡法的心理作用。唯識論卷六云‘勤謂精進,于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yè)’。輔行卷二云‘于法無染曰精,念念趣求曰進’。彌勒上生經(jīng)疏卷下云‘精謂精純,無惡雜故;進謂升進,不懈怠故’。所以、凡是善法已生者令增長,未生者令生;惡法已生者令斷,未生者令不生。以平常的‘迷惑’、‘覺悟’而言,覺悟令增進,迷惑不使他雜入其中。若精純向上不休不息無有厭倦,才有常精進的德。平常各種顛倒的勤勇于世間五欲之法,決不能名曰精進。
據(jù)常精進的設(shè)問看來,因為無垢性品最后略略講過住阿蘭若者有如是的功德,難免引起聽聞?wù)卟簧俚恼`會,以為住阿蘭若就可以成菩薩道。所以不得不再懇請佛,辨明住阿蘭那的主要點,非同一般的身處山林者可比。須知此阿蘭那,即是離五欲的所在,證菩提的道場。想求佛的大覺者,不應(yīng)舍離此阿蘭那。常精進的疑問,并不是他自己所有的,唯恐一般人的心目中太籠統(tǒng)了,認阿蘭那為極尋常的山林空曠之地,是飛鳥走獸休息的場所,是獵人行獵的園地。若住山林者即可以修成佛道,難道這些愚癡的殘害生命的它們,也有成佛的可能嗎?不,決不!它們是惡眾生,不聽聞教法,不恭敬三寶,不但不能以佛的教法去修習(xí),而且還要傷害眾生的生命,是沒有善根性的,彼此互相殘害,無有解脫之時的;可見住阿蘭那不完全是好的。那為什么佛使學(xué)道的人住阿蘭那呢?這有分別解說的必要,使聽聞?wù)邤嘁缮,發(fā)歡喜心,發(fā)真正的菩提心,發(fā)究竟堅固不退之心。
庚二 薄伽梵慰答
辛一 慰許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大慈問于如來清凈解脫,饒益未來諸修行者,功德無量。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今為汝分別演說阿蘭若處種種功德”。“唯然!世尊!愿樂欲聞”!
佛安慰常精進菩薩說:善哉!善哉!你根據(jù)一般人的見解,怕關(guān)于住阿蘭若,引起大眾種種錯誤的觀念,免大眾盲修瞎煉,以為大眾離苦得樂之心來問,你的功德無量無邊!要知住在阿蘭那修習(xí)佛法的人,非是飛鳥、走獸或獵人身處山林可同日而語。你聽著!我今把住阿蘭那由各種修習(xí)而有種種的功德,特為你們分別演說。
辛二 答解
壬一 長行
癸一 正破其疑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如汝所說阿蘭若處得成圣者,山林之中多諸眾生,以何因緣不得成佛,是義不然。所以者何?彼諸眾生不識三寶,不知厭足,不識善惡,于山林中雖有世間種種珍寶而不能知伏藏之處;菩薩摩訶薩即不如是。善男子!菩薩能知佛法僧寶是出世寶,七珍伏藏是世間寶,悉能辨其種種色相,知其所在,而不貪求亦不樂見,何況取乎?菩薩出家發(fā)堅固心不惜身命,舍離父母六親眷屬,樂住山林。
在常精進的問意,是凡住阿蘭那者有成就佛道的可能,那末山林中的飛鳥、走獸或獵人之類,也身處其境,豈不亦有成佛的可能?但為什么不成佛呢?這里,要正破他的疑問。常精進!須知住阿蘭那的修行者,與鳥獸、獵人的主旨根本不同。鳥獸、獵人,它們?yōu)樨澢?a href="/remen/shenghu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生活而身處其境的,不認識出世的三寶──佛寶、法寶、僧寶,反而貪求世間的五欲,無有滿足的時期;沒有正信,沒有出家戒,沒有正見的基礎(chǔ),所以不能與住阿蘭那者的思想行為相同。它們是殺害生命的愚癡眾生,對于世間的伏藏也不知所藏的地方,還講什么成就出世佛果呢?它們雖然住在山林,不過‘醉生夢死’而已。然而、住阿蘭那修菩薩行的出家比丘,他們知道出世寶,具足正信、正戒、正見,對于世間寶也無所不知。世間珍寶伏藏之處亦無不知道,但不貪求,而且看也不愿意看;因為他了知世間一切法都是無常的,因此發(fā)心出家而住阿蘭那,遠離世間一切不善之法而修出世的善法。這樣,可見住阿蘭那者與鳥獸、獵人之類,是如何的不同了!出家菩薩有正信、正戒、正見為根本,以無上菩提為目的,所以超越世間一切法之上。既不如鳥獸、獵人住山林,也不如隱士之流享受山居清閑的生活;確是發(fā)堅固不退轉(zhuǎn)之心,不惜身命,舍父母、別妻子和眷屬為修學(xué)出世佛果而住山林的,為住持三寶而住山林的。我昨天曾講過:出家菩薩應(yīng)該具有正信、正戒、正見的三法──這是出家菩薩必須經(jīng)過的階段──這三法為求無上菩提果的工具;具足這三法,才有住阿蘭那的資格。古人云住山要有住山的本錢,這句話對于修行人,予以不少的啟示。
癸二 廣明所行
子一 觀無?
‘常作是念: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劫盡之時七日并出,火災(zāi)熾然焚燒萬物,日、月、星、辰、妙高山王及七金山、鐵圍山等時至皆散;三界之頂非非想天,八萬劫盡還生下地;轉(zhuǎn)輪圣王千子圍繞,七寶眷屬,四洲堿伏,壽命報盡須臾不停。我今亦爾,假使壽年滿一百歲,七寶具足受諸快樂,琰魔使至不免無常。’
三千大千世界者,須彌山為中心,七個金山和八個海交互回繞,還有鐵圍山為外廓,這是一個小世界的構(gòu)成;合此一千個小世界即為一個中千世界;合此一千個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這大千世界稱為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由小千、中千、大千三種千構(gòu)成的,其實即是一個大千世界。以此大千世界為一佛的化境。此三千大千世界雖很廣大,恰等于第四禪天,成壞必同時。在一般凡夫,以為這大千世界是天長地久的,在佛眼觀察起來,不過是成住壞空的,無常的,暫時為我們生命寄托的逆旅!我們應(yīng)該常有這世界的無常觀。還要這么想:每一個小世界有一個太陽,將要壞了的時候,便有七個太陽出現(xiàn)于一小世界,這時世間一切的一切都燒完了,虛空、日、月、九山、八;癁闉跤,這是三禪以下的色界、欲界如此。縱然你生在無色界的非非想天,經(jīng)過八萬劫,還是依舊要墮落下界。應(yīng)知這世界不是究竟安身的所在!欲界或色界,因為有色法逃不了死之命運;就是無色界根本沒有色法的精神界,也有生必有死;再聯(lián)想到人間富貴最高的轉(zhuǎn)輪圣王,以及我們自身,壽命報盡亦皆難逃最后的輪回生死之苦。中國的道家,對于‘人生無常’,一點認識也沒有,他們聚精會神底在那兒煉藥燒丹,養(yǎng)精化氣,修長生不老之術(shù)。然一日無常到來,長生不老之術(shù)安在?人命無常,世界無常,猶如奔馬,有覺悟的人,常應(yīng)這樣的觀察。
子二 發(fā)報恩愿
“作是思惟:我今不如代其父母及諸眾生修菩薩行,當(dāng)?shù)媒饎偛粔闹,還來三界救度父母。作是愿已,住阿蘭若,為諸眾生發(fā)弘誓愿。”
以利他為主義的出家菩薩,要報父母恩、眾生恩,他憐湣父母和眾生的愚癡,所以他代父母和眾生去修超三界的菩薩行,要取得金剛之身再來這三界精進不息底救度父母和眾生。金剛身者,即是佛的法性身,自受用身,究竟常住,究竟圓滿安樂。出家菩薩發(fā)了這么大的誓愿,所以住阿蘭那,修出世的菩薩行。
子三 立堅固誓
丑一 別明三根自誓
“上根菩薩發(fā)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已來,常于露地常坐不臥。中根菩薩發(fā)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已來,于樹葉中常坐不臥。下根菩薩發(fā)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已來,于石室中常坐不臥。”
既發(fā)大愿,又須要立誓。若有愿沒有誓,對于其愿,有時不努力前進,卻反而后退。古人說:“勇猛心好發(fā),長遠心難發(fā)”。所以,要有誓。這個誓,是督促自己前進而防向后退的戒約。無論做什么事,要有大愿為目的,但要不違本誓去干。如果違誓,即是有違自己的本心。世間的人格不同,所謂‘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所以固窮,因為看道德比生命還重要,道德是第一生命,肉體是第二生命──是修行道德的工具。國家社會的法律,這是一般人民共遵共守的;而道德是各人約束自己的自誓。自誓是改造自己,提高自己,是自己替自己負責(zé)任的。如今,上根、中根、下根諸菩薩,各發(fā)各的誓愿:我在沒有成佛之前,盡此業(yè)報身,常住露地、樹葉、阿蘭那之中而不臥。
丑二 詳陳諸位自誓
寅一 得陀羅尼自在誓
“如是三根出家菩薩,坐三種座各作是念:過去菩薩坐于此座而能證得陀羅尼門功德自在,過、現(xiàn)、未來諸菩薩等,皆于此座得陀羅尼修證自在;我亦如是,今坐此處,必當(dāng)成就于陀羅尼而得自在。若未成就得自在者,終不舍離阿蘭若處。”
因為三根不同,便各人開始分走各人的路,在各人的心地上立誓:過去的諸菩薩,住阿蘭那而證得陀羅尼門功德自在,乃至推知現(xiàn)在未來的諸菩薩,住阿蘭那亦證得自在;那末,我今住此阿蘭那,亦可以成就陀羅尼而得自在。倘若沒有成就自在,誓盡此業(yè)報身,終不離此處。陀羅尼,是梵語,此云‘總持’,有能持能遮的作用,持善法不使散,遮惡法不使起。
寅二 得諸功德圓成誓
或有菩薩未得圓滿四無量心,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五通神力,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六波羅密,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善巧方便,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調(diào)伏一切有情,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四種攝法,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修習(xí)六念之法,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成就多聞智慧,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成就堅固信力,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斷除六十二見,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修習(xí)八種正道,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永斷二障習(xí)氣,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圓滿隨病與藥微妙智慧,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圓滿大菩提心,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圓滿恒沙三昧,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成就無量神通,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以定通力見十八空而心不驚,如是大事若未成就,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圓滿一切智智,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一切種智,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修習(xí)三十七種菩提分法,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十地萬行,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于百劫中未能修行相好之業(yè),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如來四智,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圓滿證大涅槃,終不舍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坐金剛座,未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坐不起,是名菩薩阿蘭若行。
四無量心:一、慈無量心,二、悲無量心,三、喜無量心,四、舍無量心。五通神力,即五種神通: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五、如意通。六波羅密: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善巧方便,即是善良巧妙的方便,佛地論云“稱順機宜,故名善巧”。大集經(jīng)云“能調(diào)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其實,‘方便是善巧之別名,善巧者智之用也,理實無三,以方便力是故說三,故名善巧’。調(diào)伏一切有情,有情者眾生也,“調(diào)伏眾生令究竟出離”(唐華嚴經(jīng))。探玄記云‘調(diào)者調(diào)和,伏者制伏,謂調(diào)和控御身口意業(yè),制伏除滅諸惡行故’。四種攝法:一、布施攝,二、愛語攝,三、利行攝,四、同事攝。六念之法者: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施,六、念天。六十二見:依瑜伽師地論八十七所說,分前后際:前際有五:一、四遍常,二、四一分常,三、二無因,四、四有邊無邊見,五、四不死矯亂。后際亦有五:一、十六有想,二、八無想,三、八非有想非無想,四、七斷滅,五、五現(xiàn)法涅槃──共計六十二種。八種正道:一、正見,二、正思稚,三、正語,四、正業(yè),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二障:一、煩惱障,二、所知障。唯識論卷九云“煩惱障者,謂執(zhí)遍計所執(zhí)實我。……此者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所知障者,謂執(zhí)遍計所執(zhí)實法。……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十八空:一、內(nèi)空,二、外空,三、內(nèi)外空,四、空空,五、大空,六、第一義空,七、有為空,八、無為空,九、畢竟空,十、無始空,十一、散空,十二、性空,十三、自性空,十四、諸法空,十五、不可得空,十六、無法空,十七、有法空,十八、無法有法空。三十七種菩提分法:一、四念處,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覺支,七、八正道。一切智智:是根本智上的后得智,佛與地上菩薩同得。一切種智:是知一切因種的大圓鏡智,唯佛獨得,出家菩薩既舍父母別妻子,出家住阿蘭那,不消說、已具有正信、正戒、正見的三法了。他對于一切功德沒有成就或一切煩惱沒有斷除,所以住阿蘭那而修習(xí)。如果功德沒有成就,或煩惱沒有斷除,則終不出此阿蘭那的道場。所以,與鳥獸、獵人、隱士之類不同。他是有大誓愿為根本,而趨向于無德為目的的。
癸三 結(jié)成行愿
“善男子!出家菩薩發(fā)菩提心,入于山林,坐三種座煉磨身心,經(jīng)三大劫而修萬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此總結(jié),三根菩薩發(fā)愿要救度父母和眾生,所以住阿蘭那,坐三種座──上根菩薩于露地,中根菩薩于樹葉中,下根菩薩于石室中──調(diào)伏身心,經(jīng)過三大阿僧祇劫而修習(xí)六度萬行的法門,最后證得無上菩提佛果。從相對的虛偽中,求絕對的實在,可見在靜默中有無限的創(chuàng)新。
壬二 重頌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昔諸如來因地時,住阿蘭若離塵處,伏斷煩惱所知障,超過三界證菩提。過去菩薩修行愿,以阿蘭若為舍宅,阿僧祇劫修福智,十地究竟證三身。未來菩薩求佛果,入于深山修妙行,斷除二障生死因,當(dāng)證三空真解脫,F(xiàn)在十方諸菩薩,修持萬行住空閑,不惜身命求菩提,念念證得無生智。若欲速證深三昧,因修妙定超神通,阿蘭若處心無諍,能變大地為七寶。若欲游戲十方國,往來自在運神通,供養(yǎng)諸佛利群生,住阿蘭若無畏處。欲證有無如幻智,了達諸法本來空,住阿蘭若菩提場,令眾亦入真解脫。若欲速得如如智,證會諸法如如性,盡大劫海利群生,當(dāng)住蘭若空寂處。若人欲得難思智,妙高山王納芥子,山王芥子不壞相,入于蘭若神通室。若人欲得無礙智,以一妙音演說法,隨類眾生各得解,當(dāng)住蘭若修妙觀。若欲無生及無滅,應(yīng)現(xiàn)十方諸國土,放光說法利群生,莫離蘭若空寂室。若以足指按大地,令十方界皆振動,睹相發(fā)心除邪見,當(dāng)住蘭若觀自心。若欲諸佛出現(xiàn)時,最初獻于微妙供,檀波羅密皆圓滿,住阿蘭若修妙行。若人于佛涅槃時,最后供養(yǎng)成檀義,永斷貧窮及八難,誓愿住于蘭若中。若欲福智皆圓滿,未來諸佛臨涅槃,受佛付囑廣弘愿,住阿蘭若修六念。若于諸佛涅槃后,結(jié)集遺法度眾生,助于諸佛贊真乘,住阿蘭若空寂舍。人天大師薄伽梵,難見難遇過優(yōu)曇,若欲奉覲修供養(yǎng),當(dāng)住蘭若弘悲愿。眾寶之尊法為最,成佛化利皆由此,如人欲得常聽法,住阿蘭若修梵行。始從今身至佛身,常愿發(fā)心弘正教,乃至未得大菩提,念念不舍阿蘭若。若人欲報父母恩,代于父母發(fā)誓愿,入阿蘭若菩提場,晝夜常修于妙道。若欲現(xiàn)世增福智,當(dāng)來不墮八難中,如是有情發(fā)善心,住阿蘭若修悲愿。三世菩薩求真覺,得道涅槃蘭若中,是故名為大道場,三乘圣眾皆同處。菩薩厭苦入山林,為度群生求圣道,自未成佛先度他,六道四生皆悲湣。上根菩薩居露地,中根菩薩居葉中,下根菩薩居石室,未成佛道常不臥。三世菩薩住蘭若,得陀羅尼自在力,今我誓同菩提心,未得總持恒止此。得大菩薩在蘭若,入大圓寂由住處,菩薩起于金剛智,斷惑證真成妙覺。廣化眾生游聚落,為求寂滅樂山林,萬行因滿果亦圓,盡未來時度群品”。
從昔諸如來因地時,至念念證得無生智,這是述說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諸佛菩薩,因為住阿蘭那能斷除一切煩惱、所知二障而證得菩提涅槃。無生智,即是證本不生滅性的智。住阿蘭那的確有這種的成就,只要去修習(xí),決定實證無疑。并且還可以得各種的自在:資具自在,受生自在,法自在,心自在,智自在,業(yè)自在等。又能證得種種智,這都是住阿蘭那處修習(xí)得來的。要自己能住阿蘭若去修習(xí),作為將來成佛的資糧。同時,對于佛法僧三寶要恭敬,對于一切出世法要去體驗,遠離惡友親近諸上善人,要發(fā)菩提心,不要舍離了大悲心。如這樣自己催促自己向前精進修學(xué),最后必定得坐金剛座。到了因滿果圓的時候,再來三界廣度眾生,完成自利利他的志愿。
庚三 法會眾獲益
爾時、世尊演說如是出家菩薩阿蘭那行,無量菩薩證極喜地;恒河沙等無數(shù)菩薩,永離相用微細煩惱,證不動地;不可說不可說菩薩摩訶薩,斷一切障,入妙覺地;無邊有情發(fā)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九萬七千眾生,遠塵離垢得法眼凈。
佛既演說了住阿蘭那的法,正對眾生的疑病而施藥,正合眾生的心愿,都得了不思議的利益,這都是佛的威德加被。但因法會中菩薩程度之不同,所以得的利益亦各有不同:有的證得初地,有的證得第八地,有的入佛地。在初發(fā)心的菩薩方面,還有發(fā)起無等等的菩提心,遠離塵垢得法眼凈的。這都是聞法所收獲的效力。無等等者,維摩經(jīng)云“佛道超絕無與等者,唯佛與佛自等,故言無等等”。法華文句云‘無等等者,九法界心不能等理,佛法界心能等此理,故無等而等也’。得法眼凈,能分明見四諦理謂之法眼凈,大涅槃經(jīng)慧遠疏云‘見四真諦,得法眼凈’。
- 佛教訪問團日記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囑累品第十三)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成佛品第十二)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發(fā)菩提心品第十一)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功德莊嚴品第九)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波羅密多品第八)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離世間品第六)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無垢性品第四)
- 法華經(jīng)講演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懸論)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序品第一)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報恩品第二)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厭舍品第三)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厭身品第七)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觀心品第十)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節(jié)錄)
- 法華經(jīng)講演錄 (序品第一)
- 法華經(jīng)講演錄 (方便品第二)
- 法華經(jīng)講演錄 (譬喻品第三)
- 法華經(jīng)講演錄 (信解品第四)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