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南懷瑾:《瑜伽師地論》講座

南師《瑜伽師地論》第五講

  “復(fù)次于諸靜慮等至障中。略有五蓋。將證彼時能為障礙。何等為五。一貪欲蓋。二嗔恚蓋三惛沉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貪欲者。謂于妙五欲。隨逐凈相。欲見。欲聞乃至欲觸。”(十一卷)

  ……上次講到328頁,你們諸位自己看過了嗎?……哪一位研究過的,上來報告,我旁聽……試試看,膽子大一點……講對了,就不需要聽課了;講不對是當(dāng)然,沒有關(guān)系……你來,來……話總會講嘛……拿個椅子來坐著……大家應(yīng)該這樣練習(xí)。看你喜歡從哪里開始了……

 。ㄍ瑢W(xué)開講)我從329頁中間“略有五蓋”開始講。我是不樂意講啊,只是他們一定要讓我出丑,我就大概念一遍而已,如老師說的“不可或缺”,是應(yīng)當(dāng)?shù)摹#ū娦Γ?ldquo;略有五蓋。將證彼時能為障礙。何等為五。一貪欲蓋。二嗔恚蓋。三惛沉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貪欲者。謂于妙五欲。隨逐凈相。欲見。欲聞乃至欲觸。”

  “貪欲者。謂于妙五欲。隨逐凈相。欲見。欲聞乃至欲觸。”就是說,我們這種貪欲的念頭,就是在色聲香味觸法里面當(dāng)中。譬如說,我們想吃什么東西,想要什么東西,非常的強烈,像上次**老師也講過:若我們想吃牛奶的話,很想吃很想吃,下輩子就會變成牛奶里面的蟲子。這就是貪欲的作用,使我們的心識阿賴耶識,留下種子,這些種子到了因緣成熟時就會現(xiàn)行,現(xiàn)行又熏種子。

  “或隨憶念。先所領(lǐng)受。尋伺追戀。”這就是我剛才講過的。

  “嗔恚者。謂或因同梵行等舉其所犯;蛞驊浤钗羲(jīng)不饒益事嗔恚之相。心生恚怒;蛴(dāng)作不饒益事。于當(dāng)所為嗔恚之相。多隨尋伺。心生恚怒。”這是說,我們的嗔恚心,有時候我們共同在一起修行,難免都會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發(fā)生,我們就會起這種嗔恚心。南老師說過,我們還達不到嗔心的境界,如果真是嗔起來的話,會拿刀子殺人,我們現(xiàn)在只是恚心而已,就是說,很憤怒的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行為。有時是觸到事情才這樣,有時是憶念以前曾經(jīng)發(fā)生不愉快的事情而生氣。就是說,有時候,我們無明來的時候都會有這種現(xiàn)象,或者我們打坐的時候,如果沒有系心一處的話,有時也會想到這些事情,就會起嗔恚心。所以,常常會跟著自己的意志這樣行事而嗔恚。

  “惛沈者。謂或因毀壞凈尸羅等隨一善行。不守根門。食不知量不勤精進減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于所修斷不勤加行隨順。生起一切煩惱。身心惛昧。無堪任性。”就是說,我們有毀壞這些凈戒的時候,不能守住我們的根門,或者我們吃的時候不知量,所以我們?nèi)菀谆璩;蛘卟痪M,沒有減少我們的睡眠。所以我們所做的、所修的,都不能用功去做,生起一切煩惱,身心惛昧,就常常,像我們打坐,尤其像我,常常有點昏沉,我覺得就是因為我本身還不知道要如何地調(diào)整自己。

 。ㄍ瑢W(xué)講完)

  很好!還有哪一位?不要客氣了,不要耽擱時間……都是幾分鐘,選你……扼要地幾分鐘……

 。ㄍ瑢W(xué)開講)現(xiàn)在就接著下面,從掉舉開始講。

  “掉舉者。謂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螂S憶念昔所經(jīng)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心生諠動騰躍之性。惡作者。謂因?qū)に加H屬等故。心生追悔。謂我何緣離別親屬。何緣不往如是國土。何緣棄舍如是國土來到于此。食如是食。飲如是飲。唯得如是衣服臥具。病緣醫(yī)藥。資身眾具。我本何緣少小出家。何不且待至年衰老;蛞蜃纺钗羲(jīng)戲笑等事。便生悔恨。謂我何緣于應(yīng)受用戲樂嚴(yán)具朋游等時。違背宗親朋友等意。令其悲戀涕淚盈目。而強出家。由如是等種種因緣。生憂戀心。惡作追悔。由前掉舉與此惡作處所等故。”

  這是講的掉舉蓋,就是我們在修禪定時有五蓋,剛才講到昏沉,昏沉就是一種昏昧,心里不明白,很昏暗。掉舉,就是心不能系一緣,腦筋妄想、散亂,就是起尋思作用,想很多現(xiàn)在、過去、未來的事情,腦筋在那里亂糟糟地想,就產(chǎn)生這種掉舉的情形。我們通常想的很多了,譬如說親屬尋思,想起父母兄弟啊,想起以前的生活。粐翆に,想起社會啦,現(xiàn)在的國際形勢,國家大事,?磮罂s志,有時,你在靜坐的時候這些事情就會涌起來。(南師:包括看電視。)對,包括看電視(眾笑)。

  或隨憶念昔所經(jīng)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所以說,我們要守威儀戒,故不能隨便嬉笑,因為這樣子,威儀不守,常常嬉笑,種種放逸的話,你在靜坐的時候,這個種子,過去這個事情會涌現(xiàn)起來,心生諠動騰躍之性,是諸惡作。就是生氣的時候也一樣,譬如剛剛不愉快,生氣,生完了,在打坐的時候都會想起那個事情?偠灾褪钦f,使你不能心系一緣,使你心里擾動,想了別的許多的念頭,這些都屬于掉舉范圍內(nèi)。當(dāng)然,這里面講的很多了,有時候自己還擔(dān)心生活問題,現(xiàn)在的衣服、臥具怎么樣?我生病了要怎么辦呢?怎么樣怎么樣,未來的事情你也想得很多,擔(dān)心的很多,這些都屬于掉舉蓋。好,我先講到這里為止,謝謝大家。

 。ㄍ瑢W(xué)講完)

  很好,還有哪位?……我們以后啊,大概很多機會都是這樣練習(xí),同我們每半個月講戒時一樣。

  我們引用佛經(jīng)文章的講法就是:由二因緣故,故做此法。一者,逼著諸位非自己讀書不可;二者,使大家彼此觀摩學(xué)習(xí)。將來你們年紀(jì)大一點,有所成就,如何弘法。剛才,他們兩位的報告,實際上都很好。不管有沒有準(zhǔn)備,能夠這樣講,都是很正,很對。你們諸位都聽到了,對不對?我的話沒有過分吧?公平不公平啊?(有答:公平。)但是,問題在哪里?我們?yōu)榱伺囵B(yǎng)未來弘法,自己的修持,利他的關(guān)系。他們兩位的講法都對,但沒得分量。為什么沒有分量呢?講出來的是文字禪,不能發(fā)揮,而且,沒有實際的生活經(jīng)驗,配上一切的經(jīng)驗。所以,你們要注意啊,修正自己的行為也是修行之一,修行,行為就是人的生活、做事、做人。

  今天是法塵師、慈仁師兩位自動出來報告,給大家做一個開頭的榜樣,下次幾乎每一個人都要講到,講不到就抽簽,抽簽還是躲掉了,運氣好,就指名,非講不可,講出來講,講不出來也要講。換句話說,你吃了飯,你總要吐一點出來吧,就是這個道理。大家要留意,所以,逼著你非看不可。

  現(xiàn)在,我們再回轉(zhuǎn)來講,你們注意,我們的重點,研究《瑜伽師地論》不但是為利他弘法而需要看經(jīng),需要研究,需要了解講,現(xiàn)在我們目前最重要的是為自己的修持而講。我再回轉(zhuǎn)來告訴大家同樣的話,你們將來出去做法師時要了解,現(xiàn)在的講經(jīng)說法不能走從前的路子,從前的路子會使人家聽得睡覺了。按照你們兩位現(xiàn)在的講法,比從前的路子已經(jīng)很進步了。但是注意,不是說你們講的不對,而是目前有兩個限制放在這里:一是我還坐在這里;第二,又是一班熟面孔的同學(xué)。所以,你們想要發(fā)揮,已經(jīng)心理上受了障礙。

  可是,你要注意,將來沒有這種障礙的時候,我們講經(jīng)說法的目的是利他,是為他人得利益,不是為了讓人家看我講得好不好,這個觀念要拿掉。我們要把自己的身心投進那個佛法里頭去,我們把自己的身心投到了聽眾的心里去,使人家得利益。即使你們將來不是出家做法師,在家出去上課辦教育,也是同樣的情形。教育的目的,站在臺上做老師,不是給你來表演,我們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聽眾,下面的學(xué)生,為了使他們得利益,我們?nèi)绾巫龅绞顾軌虻玫嚼,那是你的目的。不是給人家叫好的,那不如去唱歌,唱得好一定被拍掌,不拍掌也要捧捧場,那才沒有道理。這一點特別吩咐你們注意。

  現(xiàn)在,我們按照原文,很詳細地講下來,為什么?為了利益自己,為了利益大家。

  “復(fù)次,于諸靜慮等至障中,略有五蓋。”你看這句話,你們看書,一看就看懂了,對不對?看懂了嗎?沒有注意。其次,我們在修禪定的時候,打坐的時候,修靜慮的時候,打坐不是靜慮,是講外形,修禪定的時候,“等至障中”,有很多的障礙不是一個一個來的,同時一起來的,所以叫做“等至”,懂了沒有?我若不這樣提出來,你們一看就看過去了。就是說,在修禪定的時候,有許多障礙是“等至”一起來的,一個念頭之下一起來的,不是分開的,不是昏沉過了再來散亂,散亂過了再起昏沉。你們覺得是不是這樣的?你們講良心話,是不是昏沉過了散亂,散亂過了昏沉啊?(同學(xué):一起來的。)所以,你們連打坐都坐不好……你昏沉的時候一定散亂,這個時候好像沒有念頭,有許多幻影,有許多幻的影子境界,這個時候散亂不散亂?非常散亂,很討厭,格老子,今天又昏沉……不要老師看見……糟糕,很討厭!你看,是散亂?是昏沉?所以,昏沉的時候正在散亂,你們沒有檢查出來了。同時,昏沉的本身就是散亂,為什么?因為不能使你得定嘛,所以,昏沉的本身就是散亂,換句話說,散亂的本身就是昏沉。一念覺性清明,萬緣不起,哪有散亂,既然散亂,一定落無名中,自己不知,散亂心來不知來,去不知去,本身就是昏沉了,懂了吧?所以,散亂、昏沉一念之間,這些障礙是“等至”的,懂了吧?

  你們怎么看不出來?你們都說他們兩人講對了,你們都收了他們兩個的紅包?是不是?怎么都贊成他們對了?哈!讀書要注意,讀經(jīng)更要注意。你要曉得,古人翻譯一個字都用了心思的,不亂下的。那么,我們?yōu)槭裁醋x古人翻譯的經(jīng)典,一看下來,“我讀懂了。”你讀懂了?青蛙跳井——噗通!不懂!你看,現(xiàn)在一指出來,我講的沒有錯吧?

  “于諸靜慮等至”的“障”礙中間,“略有五蓋”,什么叫“略有五蓋”呢?歸納起來大概講一點,那么,還有一句話呢,仔細分析,還不止那么多。這就叫讀經(jīng)了,懂了嗎?你們以后要注意,以后你們上來若能講到這樣,我多高興啊,那我不曉得會開心死了!今天一夜都會散亂,不要睡覺了(眾笑)你們講的好,我歡喜地散亂了。“略有五蓋”。

  “將證彼時,能為障礙。”為什么用這句話?就是說,人隨時可以入定,可以證道。但是你看,兩腿一盤,上坐一修,這一剎那之間好像自己蠻好的,對不對?是蠻好的。但是,等到你一坐好,眼睛一閉,不好了,對不對?這一剎那之間就變了。所以,當(dāng)你快要“證”入那個定的境界時,“障礙”起來了。你看,古人的文字下的多好,“將證彼”,“彼”即他,將要證到那個定境界時,起了“障礙”。

  現(xiàn)在看來讀書難吧?你們也是眼睛,我也是眼睛啊。我若不這樣講,你們都覺得自己看了書了。然后我說你們懶,不看書,你們還不服氣,一肚子不服氣,表面上不響,心里想:這個家伙好討厭啊,我剛剛看過了,怎么說我沒有看?你一個字都沒有看懂。懂了沒有?要這樣讀書、看經(jīng)。所以,“將證彼時能為障礙”,這些東西都是心理作用自我起來做障礙。

  “何等為五?一貪欲,二嗔恚蓋,三惛沉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你們愛睡的注意,越睡越不能得定,越昏沉,久睡傷氣,醫(yī)學(xué)告訴你。所以,越睡越打呼,你看胖子愛睡,一睡著非打呼不可。為什么打呼?氣不順啊,“噗……噗……”坐在那里就睡。因為他氣不順,久睡傷氣,久動傷血等等,你要注意。所以,睡眠是障礙,掉舉是障礙。這是修行最重大的五蓋。

  還有小五蓋:財、色、名、食、睡。錢;男女關(guān)系,兩性的關(guān)系,性的壓迫,心理壓迫,生理壓迫;名,好名包括好勝,人為什么有好勝心?就是好名。雖然不好大名,“你看,你們做不到,我做到了,怎么樣?”雖然不要人家恭維,自己那是顧盼自容,做好了事情的時候,“你看,你們做不好吧?我做好了!”“你看,一個帕子都洗不好,我洗給你看!你看,好不好?”這是名心。財、色、名、食、睡是小五蓋,這是大五蓋。

  所以啊,我們怎么能得定?你們諸位是不是被五蓋蓋住了,蓋者蓋也,就把你捆住了,你沖不開了,悶住了。你看,五蓋的這個“蓋”字選得好。你們現(xiàn)在講話,“我蓋你的!”你就天天受蓋。這叫五蓋。

  下面是分析。你看,《瑜伽師地論》很科學(xué)化,先提出綱要,拿現(xiàn)在的方式寫文章,這本書不知要費多少紙了,上面是五個綱要,下面是分析。

  “貪欲者,謂于妙五欲,隨逐凈相。”你們文字都看懂了,剛才都講過了,實際上你沒有仔細。“妙五欲”?色、聲、香、味、觸是五欲。我問你,你們兩個都講過了,你們大家都看過了,你不愿意看的那個東西,你喜不喜歡看?那就不“妙”了,那個不妙的色,不要你解脫,你也懶得看,轉(zhuǎn)過來了。你看到一個剛跟你發(fā)過脾氣的人,冤家,你看到他一定不看,因為他不是“妙五欲”啊,對不對?那個好看的,雖然為了戒律的關(guān)系不想看,只好站在那里,眼睛都瞄他一下,那就是“妙五欲”。聲也是如此,好聽的聽,你聽不聽?一定聽,雖然要打坐,心想:聲音最好大一點。若聽不見,還趕快打坐,想坐到心靜好聽見,對不對?所以,“妙五欲”的“妙”字是沒有標(biāo)準(zhǔn)的,你認為的妙,我可能不妙啊。

  所以,“于妙五欲,隨逐凈相”,隨即追,跟著“五欲”跑了。“凈相”是凈土的相?什么叫“凈相”?你喜歡的就是“凈相”。譬如一位藝術(shù)家,看見喜歡的畫,看到那個風(fēng)景,“哎呀,好美!”然后,手這么一放,“啊,給大自然融化了!”那就是藝術(shù)家的“凈相”。一位音樂家聽到好聽的,兩個腳就在下面自然就拍起來了,手也拍起來,這是你喜歡“逐”聲音的那個“凈相”。你絕不會要不凈相吧?如果一個人罵你:“你這個混蛋,你是討厭鬼!”你還會拍腿、打拍子?你才不聽呢,因為這不是你心的“凈相”,曉得吧?所以,你注意佛經(jīng)這兩個字,我們一切眾生“隨逐”妙欲的“凈相”,這個“凈相”是隨什么而定的呢?唯心而定,唯識而轉(zhuǎn),唯你心意識而轉(zhuǎn),對不對?這樣懂了吧?以后出去要這樣講,說話有力,而且不要“嗯、啊、那么、這個”,這都不能要的。“隨逐凈相”。

  那么,因此引發(fā)了你心的習(xí)氣,所以:

  “欲見,欲聞,乃至欲觸。”“欲見”,隨時想看見這個色相,“欲聞”,隨時想聽這個聲音,色聲兩樣講了,下面的香、味是同樣的,懶得講了,文字上省略了,用“乃至”兩個字,一路下來。“觸”,什么是“觸”?……

  “或隨憶念。先所領(lǐng)受。尋伺追戀。嗔恚者。謂或因同梵行等舉其所犯;蛞驊浤钗羲(jīng)不饒益事嗔恚之相。心生恚怒;蛴(dāng)作不饒益事。于當(dāng)所為嗔恚之相。多隨尋伺。心生恚怒。”(十一卷)

  ……“窗子怎么開了?膀子不舒服!”觸,感受。討厭這個坐墊,“好硬!昨天誰給弄濕了,沒有講,屁股坐上去冰,觸著不舒服。”觸即感受,接觸。乃至穿的一件衣服太緊,打坐起來覺得褲子太緊,觸法。所以色、聲、香、味、觸,你看,我們?yōu)槭裁床荒艿枚,就是在這里,“乃至欲觸”。

  那么,這種心理行為的生起是怎么來的呢?

  “或隨憶念,先所領(lǐng)受,尋伺追戀。”所以你看,真的佛法是個大心理學(xué)。我們有時候靜坐起來,并沒有色、聲、香、味、觸——你說我們大家那么糟糕嗎?嘿,有時候一點都不糟糕(暫斷)……不知道。當(dāng)你坐到差不多入港的時候,就是將入靜時,來了,有時候恍恍惚惚的,好像做夢一樣,前面看到山啊、水啊,忽然,人的影像……這就說,過去生的種子現(xiàn)行起來,都是妙五欲的。“隨憶念”,這個“憶念”不是你有意去“憶”它,阿賴耶識種子形成的。所以,不管是修外道或者修佛法,有許多人打坐坐得好的時候,認為自己,“哎呀,我都看到光了,看到人了,有神通了。”實際上,是阿賴耶識這些五蓋種子所形成的,他以為是眼通境界了,都是這樣入魔的,乃至于說跟鬼兩個打交道了,乃至于說有眼通了——是通了,什么通?魔通,就是這個境界。這就是五欲蓋的過去生到現(xiàn)在生的種性形成了這個習(xí)氣影像而來,這就是唯識的道理,你們要研究,懂了吧。

  所以,“或隨憶念”,那一個境界是怎么來的呢?“憶念”所生,回想,不是你有意地去回想啊。譬如有一個經(jīng)驗,你們每天夜里將睡未睡,快要進入睡眠之間,將要進入睡眠境時,你眼前迷迷糊糊的有些境界,對不對?都有過這個經(jīng)驗吧?你們沒有睡覺的經(jīng)驗?(對某同學(xué)說:)像胖子沒有,躺下就睡,睡醒就起來,是不是這樣?(答:不容易)不容易躺下?那你倒蠻好。差不多都有這個經(jīng)驗,對不對?這個時候,你是故意去想嗎?沒有,因為你想睡眠,并沒有故意去想,可是,這個境界在將睡未睡之間就要來的,對不對?大部分有這個經(jīng)驗吧?這個就是“憶念”。由此“憶念”,你了解了,所以在打坐的時候,入定的時候就要注意了,有時候我們的憶念是這樣來的。這個憶念是非有主的憶念,那么,沒有主嗎?有主,過去生阿賴耶識的種子生。我們眾生對憶念的串習(xí)習(xí)氣非常重,那是阿賴耶識起的憶念。所以,有時候覺得靜坐坐到無念,那個無念里頭正在有念,你沒有檢查出來而已。

  所以,“或隨憶念,先所領(lǐng)受”,過去,這個過去不是講這一生啊,定力越高,有些境界來的越奇怪,你這一生絕沒有經(jīng)驗過的地方現(xiàn)前了,絕沒有經(jīng)驗過的事情現(xiàn)前了,那么,你懂了這個教理,你就曉得,啊,這是我過去某一生經(jīng)過的,這個世界不是我這一生所經(jīng)過的。我們每個人下過地獄,也上過天堂,他過去生的種子在這個時候呈現(xiàn),這個就是“或隨憶念,先所領(lǐng)受”。領(lǐng)受是受陰,“領(lǐng)受”,拿現(xiàn)在粗的文字講,即過去經(jīng)驗過的,過去領(lǐng)略過的。“受”,受陰,過去在我們心性上,也是長時間了,受那個境界。拿現(xiàn)在心理學(xué)的名詞,念頭下意識地,就是第八阿賴耶識去“尋伺”它,去“追戀”它。

  譬如說,我們經(jīng)常說一個打坐的笑話,那個老太婆跟老頭子學(xué)了打坐以后,“哎呀,真好啊,十年前人家欠我的十塊錢,都忘了,一打坐想起來了,打坐真好。”你看是笑話,對不對?不是笑話!打坐靜極了,真把你阿賴耶識的種子會跳出來,是,沒有錯。透過這個笑話,你想想看,這是什么力量呢?因為靜極了,就把你阿賴耶識的種性翻出來了。所以有些人,本來個性蠻好,坐坐,脾氣反而大,是過去生被壓制在里面的嗔心跳出來了,那個毒發(fā)出來了。所以,有時候坐坐,就會哭起來,那是神經(jīng)。坎皇巧窠(jīng),他過去生的那個慈悲心,乃至自己多生累劫的墮落,現(xiàn)在到了定境啊,自己好像講不出來,也沒有什么傷心的,可是會傷心起來,好像說:我怎么墮落到這一面?這是阿賴耶識的種子被挑動。所以,這個“尋伺追戀”并不一定是屬于現(xiàn)在的現(xiàn)行,現(xiàn)行兩個字懂吧?是來自種子上的,種性上的“尋伺追戀”。

  這是講廣義的貪欲蓋,要注意啊,狹義的貪欲蓋比這個還嚴(yán)重。狹義的貪欲蓋多半是現(xiàn)行里的,廣義的貪欲蓋則包括現(xiàn)行及過去生阿賴耶識的種子,狹義的貪欲蓋現(xiàn)行里頭的多。怎么叫現(xiàn)行?譬如說,你們年輕人正在談戀愛時,想打個坐再去談戀愛吧,打個電話?哼,不行……。你看第六代達賴?yán)锏那楦,第六代達賴?yán)锟偛诲e吧?他自己講的老實話,“動時修止靜修觀,歷歷情人掛眼前”,打起坐來,想觀想準(zhǔn)提菩薩的十八只手,一下子,他那個情人的手就出來了,并沒有想她來!所以,“若把此心移學(xué)道,即身成佛有何難?”這是真的嘛。“入定修觀法眼開”,打坐入定想觀想菩薩。“祈求三寶降靈臺”,祈求菩薩在定中現(xiàn)身。“觀中諸圣何曾見”,打坐起來連菩薩的影子都看不見。“不請情人卻自來”,不要念咒子,那情人的影子來了,這是現(xiàn)行的貪欲蓋。這個力量比那個種性里的來的粗,其實,看著是粗,去的也容易、快?墒悄,你若沒有經(jīng)過修持,現(xiàn)行的力量就把你障礙住了,還不要說這個廣義的了。我剛才提過,廣義的有許多是阿賴耶識的種子發(fā)起來的,你在不知不覺中就上了當(dāng),中了魔障,F(xiàn)行的,乃至我想到父母……誒,想父母沒有錯?拿修定來講,這一念就是眷屬之念,你就障礙住了,現(xiàn)行起了就障礙,你要注意。

  所以,現(xiàn)在講的是廣義的貪欲蓋,還不講狹義的,你們還要注意狹義的。這樣清楚了沒有?你們以后要這樣講,要這樣讀書,要這樣讀經(jīng)。

  “嗔恚者。”你看有許多人講,“我從來沒有嗔心啊,脾氣好啊。”剛才我們吃飯的時候講到血型,A型、B型、O型,哎呀,脾氣大!其實啊,血型不一定,每個人的內(nèi)在都有“嗔恚”性。你說脾氣好的人不發(fā)脾氣?他是悶氣啊,悶在里頭發(fā)。壞脾氣的人連面孔上的每個細胞都討厭,你看,有許多人,一看那個相,一臉肉都是橫肉,你們看得出來嗎?你們這里同學(xué)很多了,一臉都是橫肉,或者,他的細胞里都有“嗔恚”,沒有轉(zhuǎn)化過來。若轉(zhuǎn)化過來,哪怕你在金剛怒目的時候,你一看都是慈祥,那才把習(xí)氣轉(zhuǎn)了,你們要注意。你看,有許多人的笑,一臉都是橫肉的,**相,你們注意。“嗔”是外表的,粗的;“恚”是內(nèi)在的,細的。

  “謂或因同梵行等舉其所犯,或因憶念昔所曾經(jīng)不饒益事,嗔恚之相,心生恚怒。”怎么樣會“嗔恚”?簡單一句話就是脾氣大。我們同學(xué)里頭脾氣大的太多了,將來都成為“氣大佛”,八十八佛之外的啊,將來都是九十九佛(眾笑)。“嗔恚”是怎么來的?你們檢查反省自己,“同梵行等舉其所犯”,同學(xué)們在一起修行,我們這一堂人,大家在這里“同梵行”,共同修行。人家的錯誤你看不慣,脾氣大了,對不對?你們有沒有這個經(jīng)驗?(有答:有。)噢,太多了,不要謙虛了(眾笑),太多了,看人家的錯誤看得透徹得很,把自己都忘了,“心生恚怒”“舉其所犯”。然后呢,氣得自己打坐都坐不好,障礙蓋住了。你們回想一下看,你們氣得臉紅,紅得要發(fā)紫的都有。還有呢?“或因憶念昔所曾經(jīng)不饒益事”,或者想起過去受了人家一句話的氣,現(xiàn)在一打坐想,格老子!氣死我了!格老子!我當(dāng)初脾氣為什么那么好?現(xiàn)在越想越氣!有沒有?(有答:有。)哎,你們很好,坦白。你看,修行之難。所以心里頭發(fā)怒。

  “或欲當(dāng)作不饒益事,于當(dāng)所為嗔恚之相,多隨尋伺,心生恚怒。”或者現(xiàn)在,就是在打坐的時候;或者就在今天,這個“當(dāng)作”包括今天,包括現(xiàn)在這個現(xiàn)有的環(huán)境;或者如張尚德教授當(dāng)年一樣,那時他二十幾歲,跟我打七腿直痛,看到我坐在上面,滿堂都是老頭子,很有地位,他越看越氣,你看張教授那個眼睛,本來就(眾笑)……他心里怎么想,格老子,我不坐了,我去找一顆炸彈,把你們這一批人都炸死了!都是飯桶,坐在這里干什么?你問問他,他就這樣嗔恚,這就是“當(dāng)作”,現(xiàn)場的。“當(dāng)作不饒益事”,不利于眾生的事,就是張教授那一年,他二十幾歲時想拿一顆炸彈把這個禪堂連我都炸在里頭。他本來就是這樣想嘛,他有篇文章叫跟我算賬,你們看過沒有?有這個事了,他很坦白,是真的嘛,你問問看。佛經(jīng)沒有一句話是假的吧,所以佛能夠知一切心,現(xiàn)在拿張教授過去自己經(jīng)歷的給你證明。這樣一證明,你對這句經(jīng)文讀得就更親切了。“或欲當(dāng)作不饒益事”,當(dāng)場就想做一件非常對大眾不利的事,很壞的事。“于當(dāng)所為嗔恚之相,多隨尋伺,心生恚怒”,就是說,這個心理的現(xiàn)狀,就是說你當(dāng)場那個脾氣,心里頭壓都壓不住,越來越大。“尋伺”即現(xiàn)在心理學(xué)的聯(lián)想,聯(lián)想到一切,“多隨尋伺”,然后,越想這個南家伙越壞,不止今天害得我腿直痛,前天還叫我念佛,簡直狗東西,念個什么佛!都來了,聯(lián)想都來了,越想越氣,這叫“多隨尋伺”,懂了嗎?“多隨尋伺”就是多多地跟著多方面的聯(lián)想來,聯(lián)想一來啊,脾氣越來越大,“心生恚怒”,心里頭脾氣越來越大,這是廣義的“嗔恚”相。

  狹義的嗔恚相,彌勒菩薩在這一段沒有講,狹義的嗔恚相是什么?你討厭自己,打起坐來,“格老子,怎么不得定呢?坐了三個月了……九月一號開始到現(xiàn)在……媽啊,我兩個膝蓋頭怎么不幫忙呢?”對不對?有沒有?(有答:有。)噢,有,對了,這就是狹義的嗔恚相,對自己都不滿意。人生啊,有時候活著對自己不滿意,你知道嗎?你們有沒有這個經(jīng)驗?個個都有經(jīng)驗。你看佛對心理學(xué)透徹透了,人生有時候活著,對自己厭煩。自己每天早晨起來,照照鏡子,化妝一下,蠻好看;有時候,自己照鏡子很討厭自己,會不會?都有啊,狹義的嗔恚相,你們要注意。

  所以,為什么自己修行不上路呢?不是打坐的工夫不到,是理不透!你把心里的每一個心理都自己檢查清楚,沒有不得定的,告訴你。所以要思維修,要參通這個理。同樣的一篇書,你們會講,我也會講,為什么我比你們賣座?票房的記錄高一點,為什么?(眾笑)就是亂說,會說嘛。你們?yōu)槭裁床粫敲磥y說?因為你自己沒有把自己的身心投進去,懂了吧?所以,要曉得這個道理,所以,自利、利他都是困難的事情,不是容易的,F(xiàn)在講了“嗔恚”之相,休息一下,昏沉一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