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南懷瑾:《瑜伽師地論》講座
南師《瑜伽師地論》第四講
“謂彼如是食知量已。于晝?nèi)辗纸?jīng)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凈修其心。于初夜分經(jīng)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凈修其心。過此分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右脅而臥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于夜后分速疾覺寤。經(jīng)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凈修其心。如是名為初夜后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二十一卷)
“謂佛世尊此中略顯三種戒性。一受持戒性。二出離戒性。三修習戒性。謂若說言安住具戒。由此顯示受持戒性。若復說言能善守護別解律儀。由此顯示出離戒性。所以者何。別解律儀所攝凈戒。當知說名增上戒學。即依如是增上戒學。修增上心增上慧學。由此能得一切苦盡究竟出離。如是出離用增上戒以為前行所依止處。是故說此別解律儀名出離戒性。若復說言軌則所行皆悉圓滿。于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由此顯示修習戒性。所以者何。若由如是所說諸相別解律儀修習凈戒。名善修習極善修習。如是一種尸羅律儀現(xiàn)前宣說。當知六種又即如是。
尸羅律儀由十因緣當知虧損。即此相違十因緣故當知圓滿。云何十種虧損因緣。一者最初惡受尸羅律儀。二者太極沉下。三者太極浮散。四者放逸懈怠所攝。五者發(fā)起邪愿。六者軌則虧損所攝。七者凈命虧損所攝。八者墮在二邊。九者不能出離。十者所受失壞。云何名為最初惡受尸羅律儀。謂如有一王所逼迫而求出家;驗榭褓\之所逼迫;驗閭髦破取;驗椴牢分破取;虿换钗分破榷蟪黾摇2粸沙門性。不為婆羅門性。不為自調(diào)伏。不為自寂靜。不為自涅槃。而求出家。如是名為最初惡受尸羅律儀。”(二十二卷)
……我一天忙成這個樣子,我也睡不夠,我死掉了?斷除五蓋,睡眠是一蓋啊,還怕睡眠不夠?修“覺寤瑜伽”就要斷除啊。要“食知量”,腸胃不好就昏沉,所以中國人罵人“腸肥腦滿”,腦子長滿了,腦子都沒有思想,你們的腦子像水泥一樣,還會悟到空。磕c太肥了嘛。
“謂彼如是食知量已。”所以,飲食要“知量”。
“于晝?nèi)辗纸?jīng)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凈修其心。”一個聲聞出家者,白天應該經(jīng)常經(jīng)行。經(jīng)行是什么?譬如打坐半個鐘頭,經(jīng)行半個鐘頭,要相等。
“于初夜分經(jīng)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凈修其心。”“于初夜分經(jīng)行宴坐二種威儀”,夜里也是這樣修啊,“從順障法凈修其心。”
“過此分已”,到了夜里。
“出住處外,洗濯其足”,把腳洗好。
“右脅而臥,重累其足”,怎么叫“重累其足”?就是右足在下,左足在上,抻直。
“住光明想。”心中要放個太陽,光明想。
“正念正知思惟起想,于夜后分速疾覺寤,經(jīng)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凈修其心,如是名為初夜、后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這才叫修行,這才叫真為修道而出家。
障礙是逆法,顛倒法,“順障法”……,這是玄奘法師翻譯文字別扭的地方,所以一般學者難以看懂。“順障法”,照文字解釋就是跟著障礙走了,是說把障礙順順,譬如我們整理書,很亂,“哎,把它順一順。”意思就是整理好,知道吧?
現(xiàn)在,我們?yōu)榱藸幦r間,跳到403頁,然后告訴你們修行定止的道理,卷二十二中間,戒律這些。
“謂佛世尊此中略顯三種戒性,一受持戒性,二出離戒性,三修習戒性。”就是說,講戒律與修持的重要。
“一受持戒性”,戒律,你不要聽得那么嚴重,戒律是干什么的?就是心上的行為啊,拿現(xiàn)時代的學問來講,即心理行為。其實,我們一切凡夫起心動念的心理行為就是戒,尤其是一個學佛的人,心理行為先要轉(zhuǎn),這叫做“受持戒性”,接受憶持戒性了。
“二出離戒性”,跳出三界。
“三修習戒性”,慢慢練習,把善根轉(zhuǎn)了,修成功。這怎么講呢?他說,佛告訴我們這個戒性,聲聞道的三種戒性。
“謂若說言安住具戒,由此顯示受持戒性。”就是說,你真正接受了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聲聞乘啊,不談菩薩戒,由此顯示受持戒性”,你“受”了戒了。
“若復說言能善守護別解律儀,由此顯示出離戒性。”受了戒干什么呢?比丘戒在宗教的學名上叫做別解脫戒。玄奘法師的翻譯少一個“脫”字,不要加上,保持它原文。比丘戒為什么叫別解脫?就是特別的。本來一個人在世間法修,現(xiàn)在我們剔去須發(fā),穿上出家的衣服,是走特別的一步,超人的一步,所以叫別解脫戒,同凡夫法、菩薩道有差別。所以叫別解脫戒。這樣給你講,你就懂了,不然你們看了別解脫戒是什么?別解脫戒就是比丘、比丘尼出家人的戒。為什么要修別解脫戒?為了“出離”世間快,出離是別解脫出離的解釋。
“所以者何?”什么理由?
“別解律儀所攝凈戒,當知說名增上戒學。”比丘、比丘尼的別解脫戒是一種“增上戒”,增上緣,使你善行,起心動念的善行很快地成就。
“即依如是增上戒學,修增上心,增上慧學。”有了戒以后,自然得定,定不談了,定是小事。因為你依戒而行,起心動念,念念不敢亂來,有善法之學,你的心就轉(zhuǎn)了,心轉(zhuǎn)了自然定,不談定而定在其中。有了定,自然得慧,“增上慧學”,所以這里沒有講到定,知道了吧?不然你想,這里怎么少了一個定?定在什么地方定啊?(有答:心。)心定!所以,“增上心”學,定在其中了,要懂這個道理,然后修增上。
“由此能得一切苦盡,究竟出離。”為什么出家?出家可以跳出三界苦縛,離苦得樂,得涅槃之樂。所以,“一切苦盡,究竟出離”,畢竟跳出三界。
“如是出離,用增上戒以為前行所依止處。”要真想離苦得樂,跳出三界,得究竟涅槃之樂,只有“增上戒”,“增上”什么呢?就是加工啊,就是現(xiàn)在所講的加工的快。只有增上戒學做前鋒部隊,然后,你才能跳出來。
“是故說此別解律儀,名出離戒性。”因此,“別解”脫戒就是“出離”三界的“戒性。”
“若復說言,軌則所行皆悉圓滿。”再說,修比丘、比丘尼戒,我們心理的行為、外表的行為,即做人行為的標準就初步上了“軌”道。什么軌道?“圓滿”成就的軌道。
“于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你們要注意啊,真正受了戒的人要懂得戒,哪怕自己思想里頭動一點點小念頭的錯誤,就害怕因果,犯了大罪。所以,我初一、十五給你們講戒時,不是引用過永明壽禪師講的“隔墻聞釵釧聲”,就已經(jīng)犯了淫戒了。隔著墻壁,曉得,哎呀,高跟鞋的聲音,這是個女的,走路倒是蠻輕的,一定是三圍蠻好——你早犯了淫戒了。有分別心就代表犯戒,貪嗔癡慢疑都是如此。
你說:“哎,你這里有贈送的佛書啊?”
“有啊。”
“好不好給我一本?”貪戒犯了,嚴格講就是如此。
所以,真正講修行之戒……這不一定出家啊,你們居士們注意啊,要真正學佛的人必須如此!于起心動念處,“于微小罪見大怖畏”,年輕人要在這個地方學,才是真正學佛,叫做“受學學處。”
“由此顯示修習戒性。”為什么我們要受戒、守戒呢?轉(zhuǎn)這個業(yè)根,種姓地。
“所以者何?”什么理由呢?
“若由如是所說諸相別解律儀,修習凈戒,名善修習,極善修習,如是一種尸羅律儀現(xiàn)前宣說,當知六種又即如是。”以大乘菩薩來講,所說的戒律包括前面的布施、持戒、禪定、般若等都在內(nèi)。“尸羅”就是戒,實際上不念si-luo,念si-la。
“尸羅律儀由十因緣,當知虧損。”講到戒律,心理的行為,有“十”種“因緣”屬于你不是修行人。
“即此相違十因緣故,當知圓滿。”如果沒有這十種過失,你是心行戒律,你是真實修行了。
“云何十種虧損因緣?”這一段,我特別要你們注意啊,同學們!
“一者最初惡受尸羅律儀。”不是惡(è),是wù,可惡的惡。想去受戒,又討厭,沒有辦法,只好走出家這條路。師父拿兩個錢,不守戒,廟子上不能當家,為了爭取當家,也不能不走這條路。“惡受尸羅律儀”,你受戒不是真去受,你討厭戒,可是呢,要想當和尚下去,不能不受戒;為了當居士下去,不能不受三皈五戒。以這樣一個動因來學佛的,基本上要兩大三大阿僧祇劫都轉(zhuǎn)不過來,一念之微小,因果之大!
“二者太極沉下。”一天昏頭昏腦,昏沉多。“竟日昏昏醉夢間”,散漫昏沉,光想睡覺,光想懶散,頭腦昏昏,書也讀不會,教也教不會,一天莫名其妙。雖然不像那位豬老兄一樣,已經(jīng)跟孫悟空的師弟差不多了。不好,要注意。
“三者太極浮散。”心太散亂,東想西想,有半天清凈,然后兩三天都在散亂,發(fā)脾氣,貪嗔癡慢疑一概來。我們大家自己檢查一下。
“四者放逸懈怠所攝。”什么叫放逸?放逸跟懶惰兩樣,放逸是任性。你們年輕人很任性,嘿,這是民主時代,搞這一套?我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這叫做解脫。這是放逸。
懈怠就是馬虎,馬虎一點都不可以。什么叫懈怠,我用現(xiàn)在的話一解釋,你們就清楚了,馬虎就是懈怠,做人做事絕不可馬虎。什么叫放逸?任性。這下講清楚了吧?不然,你們光在佛學院,放逸啊、懈怠啊——滿口的佛話!所以我罵你們,一臉的佛氣,滿口的佛話,都是呼圖克圖,糊里糊涂。所以我叫你們是呼圖克圖,都變成活佛了。都是只把佛學名詞記得了,那能怎么樣?
什么是放逸?任性。什么是懈?馬虎。他說,第四點,你若經(jīng)常很任性、馬虎,那根本不要談戒,已經(jīng)對戒性自然有虧損了。
“五者發(fā)起邪愿。”你要曉得發(fā)邪愿。我講一個當代的大禪師,不過已經(jīng)過世了,你檢查他的最后的傳記,最后他發(fā)愿,要帶領(lǐng)多少比丘向東海龍宮龍王那里取寶。但是,他的愿力對不對呢?要救濟這個世界的貧困眾生。我當時看了他的語錄,當代的禪宗,了不起!——當然不是虛老,雖然虛老是我的皈依師父,我并不偏向,如果虛老有此邪愿……可是虛老沒有此邪愿。那不是笑話嘛!不過不要管人,我是舉例子,這樣叫做“邪愿”。
所以,你們有些人修學要修到神通,然后一抓,美鈔一把就抓來,蓋一個大禪堂——你發(fā)的這個是邪愿啊,我告訴你!你們同學里經(jīng)常有,“看到老師苦啊,我們哪里想辦法,弄點錢來給老師做事呢?”為什么老師不會要錢?我若要錢多得很,只有開口,為什么不要?注意啊。所以,我經(jīng)常告訴你們參什么話頭,我從頭頂?shù)侥_心全身都是話頭,你好好參。邪愿,錢是一個問題,其它你們邪愿多得很呢,有些許多比丘還放光給人家看,動地給人家看。譬如有一位大師,著了一本密宗的書,在印度著的,書上說,“噢,我正寫到這里,大地六種震動。”我說這樣?我在臺灣常常寫書的時候,六種震動啊。(眾笑)邪見、邪愿,要知道。
“六者軌則虧損所攝。”不從“軌”道,不規(guī)規(guī)矩矩做人,不規(guī)規(guī)矩矩守戒。
“七者凈命虧損所攝。”你不是正命活著。譬如說,外面有一些比丘掛牌看相、算命、看風水——邪命活著,你查戒律……除非是大菩薩,大菩薩不一定出家啊。此事不可以,連卜卦、算命都不來,乃至我們中國廟子的抽簽都是勉強用的。邪命不對,要“凈命”,所以,邪命活著,就是“凈命虧損。”
“八者墮在二邊。”不落空就落有。結(jié)果啊,我們都三邊了,空也空不了,有也有不起,對不對?墮二邊已經(jīng)過錯了,我們一切凡夫甚至有墮三邊、四邊了。
“九者不能出離。”沒有真正發(fā)起真修行,想了生死,跳出三界外的心沒有發(fā),根本就犯戒。
“十者所受失壞。”等于整個沒有戒。
那么,彌勒佛給我們怎么解釋的呢?
“云何名為最初惡受尸羅律儀。”你受的戒,這十條里的第一條已經(jīng)不對了。
謂如有一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為狂賊之所逼迫,或為債主之所逼迫,或為怖畏之所逼迫,或不活畏之所逼迫而求出家。不為沙門性,不為婆羅門性,不為自調(diào)伏,不為自寂靜,不為自涅槃而求出家,如是名為最初惡受尸羅律儀。
“謂如有一王所逼迫而求出家”,第一是出家的時候動機不對。譬如說,剛才提到的窺基法師,唐太宗跟他講,你代表我出家。譬如說,小說上寫的濟顛和尚,是秦檜要他代表他出家。就是說,你出家是為環(huán)境所逼來的,“逼迫而求出家。”
“或為狂賊之所逼迫”,或者被強盜抓起來,逼著你,出家了就不殺你。譬如我們講禪宗祖師,你看《指月錄》,那是菩薩了。張獻忠作亂,你們曉得張獻忠吧?殺人不閉眼的。那個時候女人包小腳,他把女人的小腳砍下來做一個塔,造一個九層高塔,坐在那里感嘆,啊,這個塔好漂亮,沒有塔頂?要最小的小腳,那個最漂亮的女人的最小的腳來做塔頂。他最愛的第九個姨太太,他最愛的,那個九姨太把自己的腳一翹,“你看,大王,你看我的腳可以嗎?”“哎,可以!”砍下來。張獻忠就是這樣殺人的。殺到了重慶,四川殺光了。所以,張獻忠以后的四川人都不是四川人,都是湖南、湖北移民過去,四川已經(jīng)殺空了。四川省一省有你臺灣七八十個那么大好多倍,人可以殺光!殺到了重慶,什么人?破山明禪師,密云悟禪師的得法弟子,《指月錄》中有。他的皈依弟子秦良玉,那個女將軍,歷史上有名的秦良玉,張獻忠拿她沒辦法。秦良玉是破山明禪師的弟子。秦良玉趕緊把師父接來住在萬縣,張獻忠也曉得破山明禪師住在萬縣,殺到重慶,破山明禪師叫人告訴張獻忠:“不要那么殺了,不可以啊。”
他說:“好,老和尚有本事來見我,我可以商量。”
破山明禪師一聽,跟秦良玉講:“我去。”
秦良玉說:“師父,你恐怕,這個魔啊……”
“哎呀……行菩薩道的,我去了不回來就算了。”
見了張獻忠說:“你不要那么殺好不好?”
“可以,你吃肉,我就不殺。”
破山明禪師:“一句話!好!拿肉來!”破山明禪師吃了。
他真下了命令不殺了。
你說這個和尚犯戒不犯戒?當然不犯戒。所以,破山明禪師有這樣的氣魄,這樣的魔王,他把他化了。這是你們出家要效仿的。這是說“或為狂賊之所逼迫”。
“或為債主之所逼迫”,欠了人家的帳。“債”不但是錢帳啊,男女青年談戀愛失敗了,被那個怨家債主逼得啊,走投無路,哎呀,灰心了,這也是“債主”“所逼”啊情債。
“或為怖畏之所逼迫”,別的事情,或者是怕病死啊,或者是怕什么東西啊,可怕的事。
“或不活畏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為怕死出家。哎?你出家是為了生死,怕死出家不好嗎?了生死出家對啊,可是,出了家以后,想著佛菩薩保佑我多活幾年,這個不是為了了生死啊,懂了吧。
“不為沙門性,不為婆羅門性”,他說,這樣的人也不是真正為了出家的本“性”,也不是“婆羅門”本“性。”
“不為自調(diào)伏”,換句話,出家是為了“自調(diào)伏”自己。為什么我們要出家?自己認為根性要出家,調(diào)伏自己,求修行證道的。
“不為自寂靜,不為自涅槃,而求出家,如是名為最初惡受尸羅律儀”,這個戒律不對。怎么樣叫做太清閑?怎么樣叫做散亂?統(tǒng)統(tǒng)告訴你了。要注意啊,要研究這部經(jīng)典啊,一輩子,你成佛都有余了,《瑜伽師地論》。
現(xiàn)在翻回來,重點告訴你修定,308頁,《瑜伽師地論》卷十一開始。
“三摩地”,就是說,你們也在這里搞了一兩個月,為什么打坐坐不好?當然沒有得定,為什么不能得定?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
彌勒菩薩 說 三藏法師 玄奘 奉 詔譯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一
已說有尋有伺等三。云何三摩呬多地。嗢拖南曰。
總標與安立作意相差別
攝諸經(jīng)宗要最后眾雜義
若略說三摩呬多地。當知由總標故。安立故。作意差別故。相差別故。略攝諸經(jīng)宗要等故。
云何總標。謂此地中略有四種。一者靜慮。二者解脫。三者等持。四者等至。靜慮者。謂四靜慮。一從離生有尋有伺靜慮。二從定生無尋無伺靜慮。三離喜靜慮。四舍念清凈靜慮。解脫者。謂八解脫。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nèi)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等持者。謂三三摩地。一空。二無愿。三無相。復有三種。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復有三種。謂小大無量。復有二種。謂一分修。具分修。復有三種。謂喜俱行。樂俱行。舍俱行。”(十一卷)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即定境界。
“嗢拖南曰。”“嗢拖南”即總頌。
“總標與安立,作意相差別,攝諸經(jīng)宗要,最后眾雜義。”從這一節(jié)開始,告訴你怎么樣是定的境界?修行修定,怎么樣叫做得禪定?“總”綱定的境界,建立的道理。“作意”,你怎么用心,譬如后世禪宗的參話頭、凈土的念佛、密宗的觀想都是“作意”,怎么樣去“作意”得定?每一種“作意”的“相”,每一種修法的現(xiàn)象,“差別”法門都要告訴我們。而且,這一篇里關(guān)于修定、修行的法門是包括了一切的“經(jīng)”典、一切的“宗”派,華嚴也好、天臺也好、密宗也好、禪也好,“經(jīng)宗要”點都告訴你了。最后,而且把修行用功的大“義”,有關(guān)要注意的身體、心理的,什么都告訴你了,這是傳法。
“若略說三摩呬多地,當知由總標故,安立故,作意差別故,相差別故,略攝諸經(jīng)宗要等故。”這幾句不要講了,看懂了吧?
“云何總標?”先講“總”綱。
“謂此地中略有四種。”所謂修定,包括了四種意義,四種境界。
“一者靜慮,二者解脫。”怎么得“解脫”?你不得定能得解脫?修道學佛要得解脫,怎么樣解脫?必須要得定,所以,“一者靜慮,二者解脫。”
“三者等持。”什么叫“等持”?光有定,沒有慧,是外道禪,定慧“等持”。
“四者等至。”定到了,智慧也到了,福德也成就了。
“靜慮者,謂四靜慮。”什么是“靜慮”?就是四禪了。
“一從離生有尋有伺靜慮。”第一點“離生”,什么叫“離生”?想離開這個現(xiàn)實的生命世界,心里想解脫。怎么叫“有尋有伺”?這個尋、伺很難辦了,玄奘法師用這兩個字翻譯,我看他是用盡了苦心,中國字中找不出別的了。過去唐朝以前老的翻譯是“有覺有觀”,玄奘法師認為有覺有觀翻譯的不妥當,找了半天找到了“有尋有伺”。先解釋這兩個文字,什么叫“尋”?即尋找,譬如我們拿一只手電筒在地上找一個灰塵的,那個就是“尋”的境界。“伺”呢?什么叫“伺”?兼帶有觀察等待的作用反正你會下十二樓,我坐在一樓門口等你要賬,你欠我錢,我也不上高樓,格老子就坐在門口等你,你總要下來吧,這個叫“伺”。你看我們的心理就是有尋有伺,打起坐來,不是找一個空的境界,就是呆呆地坐著等著三摩地,你們是不是這樣?所以,一天都在有尋有伺中,怎么能得定?
進一步就是“無尋有伺”了,心不找了,呆呆地坐著,有點昏昏迷迷的,那就是無尋有伺了。你看,心理現(xiàn)象講的多好。∧敲,到了“無尋無伺”呢?差不多接近定了。
什么是有尋有伺的境界?《瑜伽師地論》前面卷九、卷十講有三地,叫做有尋有伺地初禪、無尋唯伺地中間禪、無尋無伺地二禪、三禪、四禪;然后,再由有心地到達無心地,《瑜伽師地論》的十七地啊,修行的法門統(tǒng)統(tǒng)告訴我們了,彌勒菩薩的大慈悲!
“二從定生無尋無伺靜慮。”現(xiàn)在告訴我們,從初禪離生喜樂的有尋有伺地當中,到達二禪的定生喜樂,“無尋無伺”地,一切妄念不起了,“無尋無伺”了,定生喜樂,定境界來了。
“三離喜靜慮。”
“四舍念清凈靜慮。”這是四禪。要修行,出家求道、在家求道,修定不得四禪,你永遠免談修行。我們凡夫的念經(jīng)、打坐,那是修加行,修行的邊緣工作。非要修定,戒定都在其中。所以唯有得定,戒性才圓滿,一念不生處,萬戒俱全,對不對?唯有得定,慧才發(fā)得起來,所以告訴我們:
“解脫者,謂八解脫。”八解脫在教理上還叫做什么?(有答:八背舍。)八背舍,對嘍,好,這一下有獎,總算答出來了。
“一有色觀諸色解脫。”哪位同學講講看,怎么叫“有色觀諸色解脫”?簡單明了,用世俗人懂的話講出來,講出來有獎。八背舍你們都聽過吧?我們顯明法師講的天臺宗的剛宗,你們不是聽過嗎?(有答:沒有講到。)哦,還沒有講到,哦……那是法師沒有講到,不是你們不對。好,告訴你。
“有色觀諸色解脫”,不做佛學的解釋了,記了那么多的佛學名詞有什么用。在這個現(xiàn)實的“有色”的欲界里頭解除了“色”,就在這個世間里頭解脫了世間,無掛無礙,懂了吧?色身的內(nèi)在(五臟六腑),觀一切物質(zhì),如修不凈觀、白骨觀,達到空凈而得解脫,也可以說進入初禪了。這樣一講就明白了。若講佛學,哎呀,記了一大堆名詞,我的媽媽啊,那是讀給讀書人聽的,只說你學問好,同修行不相干,我們注重的是修行。
“二內(nèi)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這個難了,“內(nèi)”明已經(jīng)證到了,色,四大在定境界中空掉了;想陰,沒有妄想,也空掉了。再觀外面的物質(zhì)世界,真得“解脫”了,即“內(nèi)無色想觀外諸色”一概“解脫”也可以說進到二禪了。
“三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好,身心都空了,到達現(xiàn)在我們活著,現(xiàn)生的凈土現(xiàn)前,身心皆空,解脫了即身從三禪達到四禪的境界了。這個肉“身”“作證”,證明給你們世間人看,佛法就是這樣,我證得了,身心都轉(zhuǎn)了,學佛以現(xiàn)“身”來“作證”,不是吹牛的,不是講理論。所以說,“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所謂智慧神通,我已具足,但是呢,于三界中無所留,真正解脫了。
講“教下“不能這樣講啊,你們出去講經(jīng)可不能這樣講啊,最好還是講佛學名詞,拿名詞來講。我們這里的教育方法不同,要培養(yǎng)你們成功。你們?nèi)粽瘴疫@樣講,人家讓你拿證明出來看看,你就證明不了啊,一生也不能做證啊。
“四空無邊處解脫。”到了四禪定,空,證到真空。
“五識無邊處解脫。”
“六無所有處解脫。”
“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就是四空定。都超過了:
“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等于到達了九次第定,大阿羅漢的滅盡定,生死來去自由。
那么,現(xiàn)在你們不要聽忘記了,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什么叫得定,修定就包括了那么多的內(nèi)容。換句話,你修定這些都要做到。這是講“靜慮”,拿禪定來解釋這個定境,就包括了這樣多的內(nèi)容。第二個名詞呢:
“等持者。”什么叫“等持”呢?
“謂三三摩地:一空,二無愿,三無相。”大乘的三法印,定慧“等持”,空、無愿、無相是大乘的三法印小乘的說法不同。所以《金剛經(jīng)》講空,“過去心不可得”;《金剛經(jīng)》講布施,所謂布施,住相布施就不對了。無住相布施就是無愿、無住、無相,無人相、無我相。大乘的一切經(jīng)典、一切法門,即空、無住、無相。這里叫無愿,有些經(jīng)典叫無作,也稱無住。
怎么叫做這“三”種的“三”昧境界?你或者住在“空”的境界,或者住在“無愿”,即不起做意,一切無住。譬如我們六祖悟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話悟道,他是由“無愿”的法門進入了一切,拿教理解釋是這樣,你聽懂了嗎?開始就是“無愿”。但是,這個時候,他悟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覺悟了嗎?沒有,初悟,悟了一點點。所以,后來做的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好不好?半吊子,這是只講空。那么,六祖到什么時候才開悟呢?是再見五祖的時候,半夜子時用袈裟圍著,然后再給他講一遍《金剛經(jīng)》,大徹大悟了!所以他講,“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不假修證……”這個時候才是大徹大悟!上面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半吊子,單板漢,只看到空的一面,這一面還看不見。到了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空有雙運,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這是大徹大悟了。所以,你們現(xiàn)在講禪學的,抓到雞毛當令箭,哎呀,本來無一物。我說去你的,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
所以后來有位祖師悟了,就做個偈子笑六祖,“六祖當年不丈夫”,他說六祖當年不是大丈夫。“請人書壁亦糊涂”,自己不會寫字,叫別人來幫忙自己寫在墻壁上,這個已經(jīng)糊涂了。“分明有偈言無物”,你的偈子不是明明講自己無物嗎?“卻受他家一缽盂”,結(jié)果還接受了五祖的衣服啊、缽啊,那不是東西嘛?怎么叫本來無一物?這是幽默六祖的。這是六祖的后人,子孫,哈。但是啊,他不是誹謗祖師啊,就是點穿后人,不要落到一邊,懂了吧?所以告訴你,六祖初悟的時候,因“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從“無愿”的法門進入,進入以后,五祖半夜三更再給六祖說法以后,才大徹大悟!空、無相、無愿,任運自在。
“復有三種。”怎么叫等持呢?
“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這三種境界就是我們心理不能得定的原因,對不對?我們都在第一種上,“有尋有伺”。我們像餓狗去找那個爛豬肉吃一樣,那個鼻子到處聞,哪里找個空境界?坐在那里很忙。雖然兩條腿坐著,心里就像餓狗找東西吃,真是棲棲遑遑如喪家之犬,找不到,對不對?我們大家是不是這樣?都在“有尋有伺”中,現(xiàn)在好苦啊。
真的大徹大悟了以后,苦不苦啊?完全“無尋無伺”嗎?我教你們背林酒仙那位祖師的偈子,怎么講的。看鸬贸鰜,一百元的獎金!哎,等一下,我怕一百元給你們賺了,我背出來給你們聽,“揚子江頭波浪深,行人到此盡沉吟。他時若到無波處,還似有波時用心。”懂了吧?哈!我一講,你一百塊錢掉了,不然是你的啊,你們要好好背呦。
所以,等持法門也包括“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定境界都在內(nèi)了。所以真得定了以后,在凡夫境界也是定,乃至在跳舞、唱歌、跑馬、打球中也在定。那才叫如來大定,真得解脫。你以為光打坐叫定啊,那是初步給你練習。
“復有三種,謂小、大、無量。”真得了定,要入大定境界就入大定境界,要入小定境界就小定境界,無定不自在。
“復有二種,謂一分修、具分修。”就是說,定境界,修某一部分的法門,就到達了一切。譬如剛才講,六祖當年一聽到人家念《金剛經(jīng)》“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話就進入了般若法門,即“一分修”,懂嗎?“具分修”,你看我們講了很多《指月錄》上的祖師,有些從戒定慧教下慢慢幾十年修下來,才大徹大悟,各有因緣,不一定。
“復有三種,謂喜俱行、樂俱行、舍俱行。”修定的境界還有三種,有些人根器不同,剛一學佛,哈哈一笑就得定了,高興。而且,他總是“喜”相,不像我們打起坐來,滿堂死相,他是喜相。有人一修定就得“樂”,身心就得快樂。有人是“舍”相,一上來就空,都可以進入。
但是,定境界一定有三種東西,喜——心理、樂——身體、舍——空。密宗后來叫三個要點,樂、明、無念。什么叫密宗、顯教?一樣的嘛,換一個名字就把我們騙了?對不對?喜、樂、舍,西藏密宗叫空、樂、明。樂、明、無念不是一樣?懂了吧?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譯文--妙境法師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第一卷
- 地藏經(jīng)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注音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心經(jīng)》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jīng)》全文-金剛經(jīng)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圓覺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jīng)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解釋-地藏經(jīng)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jīng)注音版
- 維摩詰經(jīng)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的作用和好處,心經(jīng)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jīng)白話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貧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貧窮的苦海
- [佛學常識]六和敬是指什么?是哪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