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5)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5)
戌三、第三善友具足
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教人行于惡行,亦不授與諸惡行具,是名第三善友具足。
這一科是名初發(fā)心,分三科,第一科是「總標」,第二科是「別釋」。「別釋」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四緣」,這一科講完了。第二科是「四因」!杆囊颉惯@一科里面分兩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釋」;解釋里面分兩科,第一科是「略標」,第二科是「別辨」;「別辨」里面分四科,第一科「種性具足」,第二科「善友攝受」。這個善友攝受,善友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攝受。這攝受這句話呢,應該說是這位好朋友慈悲的、不斷地教導他,就叫做攝受。這一科里面分兩科,第一科「總標」,第二科是「別釋」;「別釋」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第一善友具足」,「第二善友具足」,現(xiàn)在剛才讀的這一段文呢,是第三科「第三善友具足」,就是第三種好朋友。你若具足了這個第三種的好朋友,也是對于你發(fā)菩提心有幫助的。
「又諸菩薩所遇善友」:這個在佛法里邊學習佛法的菩薩,他長時期的在佛法里面學習佛法,他會遇到很多的人,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好朋友,什么叫做好朋友呢?「終不教人行于惡行」,這個「終」,終者久也,就是永久的不會叫你做惡事,終不教人行于惡行,他不叫你做惡事!敢嗖皇谂c諸惡行具」,也不送給你做惡事的這些資具,不會給你個刀、給你個毒藥,叫你去害人,都不會做這種事。「是名第三善友具足」,你若有這樣的人做朋友,那就是有了好朋友了。
《披尋記》一一四二頁:
終不教人行于惡行等者:墮惡趣行,名為惡行。毒、火、刀、酒等物名惡行具。
「終不教人行于惡行等者:墮惡趣行,名為惡行」,就是墮落三惡道的業(yè)力、行為,你做這種惡事,就會叫你墮落到畜生的世界、惡鬼的世界,到地獄去受苦了,「名為惡行」這就是有罪過的行為。「毒、火、刀、酒等物名惡行具」,這惡行具怎么講呢?就是毒,有毒的這種藥。火,能燃燒的這個火,或者是刀、或者是酒,這一類的東西就是惡行具,做惡事的器具。
戌四、第四善友具足
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勸舍增上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而復勸修下劣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所謂終不勸舍大乘,勸修二乘;勸舍修慧,勸修思慧;勸舍思慧,勸修聞慧;勸舍聞慧,勸修福業(yè);勸舍尸羅,勸修惠施。終不勸舍如是等類增上功德,而復勸修如是等類下劣功德,是名第四善友具足。
這是第四個,「第四善友具足」,又一種好朋友,應該要具足的!赣种T菩薩所遇善友」所遇到的好朋友,是怎么樣的情形呢?「終不勸舍增上信欲」。前邊是不叫你做惡事,這下面呢,是叫你做善事。是終不勸舍,永久也不會勸導你棄舍增上信欲,就是對于佛法,這個「增上」就是強烈的意思,很大的力量,你對于佛法的信心非常的強大,他不會勸你不要信佛,他不這么;勸你要相信佛法。這個信,這里邊主要是說涅槃。相信佛法,有很多的法,這個聽聞學習的佛法、思惟修行的佛法,乃至到最后在佛法里面有廣大的成就,就是涅槃、無上菩提這些佛法。你對于這些佛法你有了信心的時候,你就會生歡喜心,你就會想要成就這樣的功德,那就叫做欲。欲者愿也,欲者求也。就像我看別人做生意會賺錢,我一看見這件事,我有信心,我也想做生意,這叫做欲;現(xiàn)在是指佛法的事情。
「受學精進」,你對于這個涅槃,你有了信心,你有了愿。想要得涅槃,于是乎你就采取了行動了,就是「受」,就是接受這樣的教導。你的好朋友叫你怎么怎么樣的學習,你就開始行動了。「精進」,就是行動的時候一點不懈怠,是努力的在學習修行。
「方便功德」,修行的時候,不是那么單純的,還要有種種的方便。就是要持戒,你要持戒清凈,你要常常的觀照自己的心,叫它常常的保持清凈,要做這件事。要不放逸,有錯誤的事情不敢做,那么你就修學這些戒定慧的功德;那么一方面也可以,也可以修禪、靜坐,修奢摩陀的止,修毗舍奢那的觀,慢慢就得涅槃了,這叫做方便功德,是這樣意思。你這位好朋友呢?永久也不會勸你棄舍了增上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的。
這底下說:「而復勸修下劣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也不會做這種事,就是勸你,你那個朋友不是好朋友,他勸你棄舍了增上的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那么再勸你去修下劣的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就是那個朋友是這樣子,F(xiàn)在你遇見這個朋友不是這樣子:勸你不要棄舍增上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他不勸你修學下劣的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這樣人就是你的好朋友。說我們初來到佛法里邊來,我們沒有眼睛,誰是好朋友?誰是惡知識?你不知道!但是現(xiàn)在《瑜伽師地論》告訴你了,這就是好朋友,這叫做好朋友。
「所謂終不勸舍大乘,勸修二乘」,前面這一節(jié)是總說的,下面又有各別的不同的相貌,解釋什么叫做好朋友!杆^終不勸舍大乘」,現(xiàn)在你在佛法里面,是在大乘佛法里面學習的,那么你這個好朋友呢,「終不勸舍」不會勸你棄舍大乘,不要學習大乘佛法;「勸修二乘」勸你去學習小乘佛教,學習聲聞緣覺的佛法。若這樣做,勸你棄舍大乘,勸你修學二乘的法,這樣子,那不算是一個很好的朋友。
「勸舍修慧,勸修思慧」,這個這也不是好朋友,「終不勸舍」這句話要貫下來:「終不勸舍修慧,勸修思慧」,「終不勸舍思慧,勸修聞慧」,把這句話貫下來。這個「修慧」呢?就是在禪定里邊修四念處觀,叫做修慧。這樣的修行呢?就是接近得圣道的階段了!你若這樣子不斷的努力,不會很久你就可以轉(zhuǎn)凡成圣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修行的階段!「勸修思慧」勸你棄舍這個修慧,勸你去修思慧。你現(xiàn)在正在修慧的階段,他勸你棄舍,勸什么呢?勸修「思慧」,你不要靜坐、修止觀,不要!只是在一個地方思惟,思惟佛法的道理就好了,這樣就好了。這個思慧也是很重要,但是它還不如修慧那么樣的微妙圓滿,那么這樣意思就是你這個人、這個朋友,勸你棄舍殊勝的功德去修學下劣的功德,就是這個意思。
「勸舍思慧,勸修聞慧」,等到你聽到你遵從他的話了,不修修慧,修思慧的時候。他又勸你棄舍思慧,勸修聞慧;那你就是讀讀經(jīng)就好了,不必再去思惟了,那就這樣子。
「勸舍聞慧,勸修福業(yè)」,等你聽信了他的話了,不修思慧而去修聞慧了,我去學習經(jīng)律論的文字的佛法;他又變了,他又勸你棄舍聞慧,勸修福業(yè),他勸你去造造安老院!修個醫(yī)院!社會上救濟貧窮!有什么災難,你發(fā)心去救護。這個是屬于福業(yè),這也是令人得到安樂果報的;但是這個果報呢,不如聞慧、不如思慧、修慧的功德殊勝。因為這聞思修這三種智慧,是能令你得圣道,轉(zhuǎn)凡成圣的;轉(zhuǎn)凡成圣了以后,就是永久也不會在生死里流轉(zhuǎn)了,就是保證了不到三惡道去,不在生死里受苦了。
這個修福業(yè)這件事呢?不保證你不到三惡道去,你這個福報盡了,你又到三惡道去受苦了,或者沒到三惡道去,你在人間也不是那么安樂自在的!這個福業(yè)是不究竟的。這是佛法與世間善法不同的地方。所以有的人說佛法和其他的宗教一樣,就是勸人為善而已,那都一樣!那就可以知道這個人他還沒有明白什么是佛法。而我們今天的佛教呢?我們今天的佛教徒我看多數(shù)都是勤修福業(yè),而不愿意修學聞思修三慧的圣道,不愿意做這件事,我們要知道我們今天的中國佛教就是這樣子。
「勸舍尸羅,勸修惠施」,這是又一個態(tài)度。譬如說是:我們佛教徒,不管是在家佛教徒、出家佛教徒,都有戒;要三歸五戒、八關齋戒、十善戒乃至比丘、比丘尼戒,沙彌、沙彌尼戒,還有式叉摩那戒、菩薩戒。但是這個人呢,勸你不要去持戒,持戒很不自由,這個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我不要持戒」!「勸修惠施」,你就在世間上做一點布施的功德就好了,這就是不錯了!就好。那么這樣做,實在就是我們的惡知識,不是好朋友!
「終不勸舍如是等類增上功德,而復勸修如是等類下劣功德」,你這個好朋友,就是永久也不勸你棄舍前面所說的這個增上的、殊勝的功德,不勸你棄舍,「而復勸修如是等類下劣」的「功德」。譬如說:這個思慧,他按照這個聞慧來說,這個思慧就是殊勝了;但是若對照修慧來說呢,思慧就下劣了。這展轉(zhuǎn)的彼此相對就有殊勝、有不殊勝的差別,F(xiàn)在你這個好朋友,他不勸你棄舍殊勝的功德,而勸你去修下劣的功德的,他不這么做。但是你最初勸你修、勸你持戒,然后你要修學聞慧,修完聞慧,修思慧,然后就修慧,然后得圣道;他不會勸你由上而下,他勸你由下而上,是這樣子的。是名「第四善友具足」,若是你遇見了這樣的人呢,就是你有了好朋友了。
《披尋記》一一四二頁:
終不勸舍增上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等者:此中信、欲、精進、方便,即四瑜伽」,如聲聞地釋。(陵本的二十八卷九頁)受學,謂于一切所應學處。望義差別,或說增上,或說下劣,隨應當知。
「終不勸舍增上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等者:此中信、欲、精進、方便,即四瑜伽」,就是四種瑜伽。就是修禪定,有這四種的次第,「如聲聞地」有解「釋」,聲聞地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了,在(陵本的二十八卷九頁),那里有解釋到這四種瑜伽次第。
「受學,謂于一切所應學處」,這「受學」這個字,是信欲受學!甘軐W」這句話怎么講呢?「謂于一切所應學處」,就是在佛法里面所應該學習的這一切的境界。這境界當然就是戒定慧了,就是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這都是應該學習的地方。
「望義差別,或說增上,或說下劣,隨應當知」:「望義差別」,就是剛才解釋的。譬如說這個,勸修福業(yè)這件事:若對那個不修福業(yè)來說;這修福業(yè)是好是對的。最低限度人家稱你是一個善人,政府也可能給你一個獎。但是若對這個聞思修慧來說呢;這個福業(yè)就不殊勝了,就不是殊勝了!但是問題是這樣說,譬如說:我們是一個普通的人,我們的煩惱隨時活動的、沒有什么大智慧的人,那么我們?nèi)バ抟稽c福業(yè)也是對的!當然這種福業(yè)也可以是贊嘆的、也應該贊嘆。但是若是你已經(jīng)有了聞慧、思慧、修慧,乃至到你得無生法忍了,你也應該做這個福業(yè),也是應該做。但是他做那個福業(yè),那你不能和他比!我們平常的人,我們沒有聞思修慧,我們這個戒都不是太具足,我們?nèi)プ龈I(yè),也應該贊嘆;但是你不能和得無生法忍的那人做福業(yè)相比的!他是菩薩道!那個人所修的這個福業(yè),那是菩薩道!那就是圣道!我們普通人,我們?nèi)プ鳇c福業(yè),就是在人天里面得一點安樂而已,那不能說是菩薩道,也都不能說是圣道,都不能說的。所以大家同樣是修福業(yè),有差別,不一樣的。剛才這一大段,就照我們一般人來說,就是你能持戒,又能修福業(yè),然后又就能修聞慧、思慧、修慧,展轉(zhuǎn)的增上,那這就是好了!富蛘f增上,或說下劣,隨應當知」。
申三、多起悲心(分二科) 酉一、總標
這個是前邊這是四種善友,這個四個善友具足,這一科解釋完了,這個第二科「善友攝受」這一科解釋完了,F(xiàn)在是第三科「多起悲心」。因為現(xiàn)在是〈菩薩地〉,這大悲心還是很重要的!這個「多起悲心」分二科,第一科是「總標」,總標這話什么意思呢?就把多起悲心這一大段文的大意把他先立出來,這樣意思。
「由是因緣,當知菩薩于諸眾生多起悲心」,下面這一大段文,就是指這一句話說出來了。下面要說什么話呢?就是有四個因緣,那四個原因呢?那四個原因的大意是什么呢?你應該知道就是菩薩于諸眾生多起悲心。就是發(fā)慈悲心,發(fā)慈悲心,大概的說有兩種情形:就是不管是任何人,我們同他見面的時候,我們心里面就對他發(fā)慈悲心、發(fā)悲愍心,這是初開始的一般情形是這樣。第二個情形就是這個人有種種的煩惱現(xiàn)前,有種種煩惱現(xiàn)前的時候,會引起我們棄舍他的心情,『這個人很難教化,好了好了,你走吧!』我們就容易棄舍他,F(xiàn)在說:你是發(fā)菩提心的人不能棄舍一切眾生!他是怎么樣不堪教導,你不可以棄舍他,你要對他發(fā)悲愍心。這才是菩薩嘛!而說這個人有點問題的時候,就驅(qū)逐他了,這不是菩薩了!是這樣意思。
我想我們今天的佛教徒,不管你受菩薩戒?沒有受菩薩戒?我們已經(jīng)是佛教徒了,我們應該明白這件事:什么叫做菩薩?你應該知道。菩薩就在這個地方就看出來,這是菩薩!這個菩薩是起發(fā)悲心。如果你出了家,你又受了菩薩戒,那你更應該明白什么是菩薩?你更應該明白這件事!我們有的時候說話,我們會很自然的、隨時怎么樣分別就怎么說話,我們不想這句話說了以后的后果是怎么回事?不想這件事。但是我們已經(jīng)出家做比丘,做了比丘尼了;或者你發(fā)了無上菩提心,你是菩薩比丘,菩薩比丘尼了,你是不可以隨便說話的!你要想這句話若是說出來以后,它的后果有問題?你要再想一想是不是應該說?因為說得不對了,就有違犯了你的慈悲心,違犯了你的菩提心!這回事情。
說是下面這四段文,就是勸菩薩時時的「多」這個多字,就是不是少,是多就是了。當然這是指凡夫菩薩說的,就是要發(fā)悲心、發(fā)慈愍心,這樣意思。這是「總標」,下面第二科是「別釋」,一樣一樣的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由見眾苦」,怎么發(fā)悲心呢?是有個原因的。
酉二、別釋(分二科) 戌一、由見眾苦
謂諸菩薩雖有十方無量無邊無苦世界,而生有苦諸世界中。
「謂諸菩薩」就是發(fā)菩提心的菩薩,他聽聞了佛法,或者他自己有道力、有神通道力;或者沒有神通道力。但是他知道這虛空里面,這個虛空是無盡的,沒有窮盡的時候。從這里到那里是虛空的,從那里到那里還是虛空,一直是沒有窮盡的這個虛空。虛空里面的世界也是沒有窮盡的,一個世界一個世界,無量無邊的。所以「十方」,東西南北四維上下這個十方,十方里面有「無量無邊」的「無苦世界」,有很多的沒有苦惱的地方,那些人都是大福德、有道德的人,所以他那個世界沒有苦!付锌嘀T世界中」,但是這位菩薩,他若是為自己的幸福,『那好,我到那個無苦的世界去』;但這菩薩不是,「而生有苦諸世界中」,偏要投生到有苦痛的世界里面去,他偏要這樣子,這就是有悲心的關系。
《披尋記》一一四三頁:
于諸眾生多起悲心者:此說菩薩于諸有苦眾生,多分能起拔苦增上意樂故。
就是這樣子。這個有苦惱的眾生,太值得同情了,所以菩薩對這個有苦的眾生,「多分」是「能」生「起拔苦增上意樂」,就是要消除他的痛苦。而這種心情,非常有力量,叫做增上意樂。意樂就是愿的意思,有強烈的這種愿望。會有這個愿望:『我要除他的痛苦,消除他的痛苦,救苦救難!』這樣子。
于中恒有眾苦可得,非無眾苦。
這個有苦的世界。什么叫做有苦的世界呢?是「于中恒有眾苦可得」,是在那個世界上時時的有很多的苦惱,你可以看得見、可以知道,不是沒有眾苦的,是有苦的。
《披尋記》一一四三頁:
于中恒有眾苦可得者:謂有八苦,名為眾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如抉擇分釋。(陵本六十一卷十四頁)
「于中恒有眾苦可得者:謂有八苦」,很多的苦,什么苦呢?有八苦叫做「眾苦」。什么八苦呢?一是生苦:我們這個身體一出現(xiàn),這很多的苦就跟著來了,所以就叫做生苦。還有老苦:人要是老了的時候,這個眼耳鼻舌身意的機能衰退了,不像年輕人那么強壯,不管是什么都是不及格了,這有很多的苦,老苦。病苦:有病的時候,也很苦。或者死亡的時候也很苦。還有怨憎會苦:這個怨家,彼此相憎恨,偏要在一起不可!這就是苦,很苦的事情。愛別離苦:彼此相愛,不能在一起非要分開不可!也是苦。求不得苦:還有很多如意的事情,我希望成就,但是就是不能成就!這是求不得苦。五取蘊苦:五取蘊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這五樣,這五樣組合起來是我們的身體,這個「取」就是煩惱,就是我們的這個,五取蘊里面主要就是心,這個心呢遇見什么樣的境界都執(zhí)著,這個執(zhí)著就是苦,眾苦之本,五取蘊苦。「如抉擇分」有解「釋」這八種苦的相貌(陵本六十一卷十四頁)。
或時見他,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時見自,隨遭一苦觸對逼切。
這是詳細的、再詳細的說出苦的相貌。或者有時候看見那個眾生,「隨遭一苦」,他遇見什么因緣,就有了苦惱了!赣|對逼切」,這苦惱的事情來觸動他,觸動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他感覺到逼迫,像刀切似的,很苦!這是一種苦,「隨遭一苦」。譬如說前面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這些苦呢,有的時候有;有的時候沒有。比如說這老苦,我現(xiàn)在沒有老,那么就沒有老苦;病苦,我現(xiàn)在沒有病,就沒有病苦。這些苦:有時有,有時沒有。但是這個五取蘊苦,你時時是有的,真實是有。
《披尋記》一一四三頁:
隨遭一苦者:謂于八苦中除生、死苦、五取蘊苦,所余隨一故。
就是這個八苦里面去掉這三個苦:一個生苦、死苦、和五取蘊苦,這三個不在內(nèi),遇到其他的苦。因為生苦這個時候它已經(jīng)過去了;這個死苦,那就結束了;那個五取蘊苦時時有,這不算在內(nèi)。其他的苦:有時有、有時沒有,所以叫做「或時見他,隨遭一苦,觸對逼切」。這個「觸對」,這個「觸」,這苦和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了,這叫觸對。接觸了以后,你心里面感覺到逼迫、感覺到苦惱,所以叫做觸對逼切。
或時見自,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見自他,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見二種,俱遭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大苦觸對逼切。
「或時見自,隨遭一苦觸對逼切」:因為你雖然是菩薩,你可能也沒得圣道;或者你就得圣道了,你在這有為的世界,你和眾生同樣得到這樣的身體,你還是有苦,「隨遭一苦,觸對逼切」!富蛞娮运,或者看見自己,也看見他人,「隨遭一苦觸對逼切」!富蛞姸N,俱遭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大苦觸對逼切」,或者是見到我自己,也看見他人,同時都遇到了長時間很多很多的猛利,這個苦不是小輕微的,很猛利!「無間大苦」,苦來了的時候,不間斷的苦惱,「觸對逼切」。
《披尋記》一一四三頁:
或見二種俱遭大苦者:見自及他,名見二種。于八苦中生死二苦,名為大苦。五取蘊苦,亦名大苦。諸苦器故,行苦性故。如是大苦,無始流轉(zhuǎn),故名長時。遍五趣有,故名種種。馳趣無礙,故名猛利。流轉(zhuǎn)相續(xù),故名無間。
「或見二種俱遭大苦者:見自及他,名見二種」:這個見二種就是這么意思,就是自己和他人。「于八苦中生死二苦,名為大苦」:這個生苦,可以名之為大苦,因為眾苦都是因為生苦而后才有很多的苦,你若不生這苦就沒有了,所以這生苦是大苦。死苦也是大苦,因為死的時候,你和很多親愛的境界都要分別了,這時候痛苦得厲害,這是名為大苦!肝迦√N苦,亦名大苦」:五取蘊苦就是你的心,你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觸對境界,時時執(zhí)著!這個執(zhí)著就是苦,所以是眾苦之本,所以是亦名大苦。
「諸苦器故」:這上面說這五取蘊苦,為什么叫做苦、是大苦呢?因為眾多的苦,都從這里來的,它是眾苦之器;在這個器里面裝著很多的苦。它不是裝了很多的甜蜜的事情,是裝了很多苦惱的事情。
「行苦性故」:這個五取蘊苦是行苦性。就是在我們的感覺上,是行苦性,不是壞苦,也不是苦苦。我們感覺的苦呢?是苦苦。不如意的事情出現(xiàn),我們很明白:這苦惱來了!這個事你容易感覺。這快樂的事情來了,我們多數(shù)不感覺到苦,快樂的事情壞了,才知道苦,不然不知道苦,F(xiàn)在這五取蘊苦是什么苦呢?五取蘊苦也不是壞苦,也不是苦苦;但是壞苦的時候也有他,苦苦的時候也有他,這個相貌你不容易感覺到他是苦,你不容易感覺到!這個行苦,這個「行」這個字,或者這么講:就是你心在活動的時候。我們這個分別心在活動的時候,那就是苦。這個圣人,他這個心也是活動,但是不取著,他遇見什么境界的時候,他不執(zhí)著。我們執(zhí)著是真的,什么東西、遇見什么事情都是真的,所以你就在這里心隨境轉(zhuǎn)。圣人遇見什么境界,都是如幻如化的,不是真的!他一知道都是假的,他心就不執(zhí)著了,不執(zhí)著就沒有苦,就沒有這回事情。這個地方呢,這是圣人的境界,圣人的境界就是這個:他一不執(zhí)著的時候,他那個心就到第一義諦去了。這苦惱是在世俗諦,他一離開了世俗諦到了第一義諦了,所以苦不能苦惱他,所以他不感覺有苦,這是第一。第二呢,他成就了戒定慧,那個心猶如黃金,就是非常的精妙;圣人的心清凈,沒有貪瞋癡的煩惱,不執(zhí)著,他本身這個堪忍的力量特別的強。所以就算在世俗諦的時候,你不能苦惱他,就算在世俗諦苦惱他,他一剎那就過去了,他能不苦。我們凡夫沒有這種力量,我們凡夫遇見什么都執(zhí)著,如意的也執(zhí)著,不如意的也執(zhí)著;所以如意的事情也是苦,不如意的也是苦,所以叫做行苦,「行苦性故」。
「如是大苦,無始流轉(zhuǎn),故名長時」:前面說這個生苦、死苦、無取蘊苦是大苦。這個大苦,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到現(xiàn)在,一直的有這些苦的,故名叫長時;前面說「或見二種俱遭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大苦」。「遍五趣有」,天上、人間、三惡道都有這種苦,「故名種種」。所以叫做「種種」,就是特別多。我們?nèi)碎g,有壞苦、有苦苦;三惡道都是苦苦特別多,壞苦很少;天上呢?欲界天,也是有很多苦。地居天,也有苦苦,也有壞苦,也有行苦,但是他的苦苦不是那么多;到色界天以上,只是行苦。如果他臨命終的時候,也可能有壞苦。
「馳趣無礙,故名猛利」,人就是:一有這個苦的時候,這心就動,身體要動,你若跑到這里、跑到那里,都沒有用,還是有苦。你不能障礙這苦不來,故名猛利。這個苦在你的色受想行識上活動,是無障礙的,沒有力量能障住它,沒有苦,所以叫做猛利!噶鬓D(zhuǎn)相續(xù),故名無間」,這個苦一直的相續(xù)的活動,所以叫做無間,沒有間斷的時候。
戌二、由性仁賢
然此菩薩依自種性,性自仁賢。
前面第一科是「多起悲心」,第一科是「總標」,第二科是「別釋」,「別釋」分二科,第一科是「由見眾苦」。前面這幾段,說的是眾苦;下面第二科「由性仁賢」,就說這個菩薩他的心性是仁賢的。
「然此菩薩依自種性,性自仁賢」:這個菩薩,他有菩薩的種性,所以他的內(nèi)心,這個性,這個「性」這個字就是心,他的心性和一般人不一樣。他的心情什么樣子呢?「自仁賢」自然就是仁而又賢,是這樣的情形。
《披尋記》一一四三頁:
性自仁賢者:不以刀杖手塊等事惱害有情,于諸眾生性常慈愛,是名為仁。遠離顰蹙等,是名為賢。
「性自仁賢者:不以刀杖手塊等事惱害有情」:這菩薩他的心,你眾生惱亂他,你惱亂他的時候,或者你不惱亂他,或者你不惱亂他的時候,他不會用刀、用杖、用手、用塊、這些事來觸惱你,來搞你的、來傷害你,這菩薩心是這樣子!赣谥T眾生性常慈愛」,他對于眾生,他的心非常的有慈愛心,就是有好心腸。你對他好,他也是對你好;你對他不好,他還是要對你好,他的心老就是慈愛,這就是不容易。就是『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對我不好,我就要傷害你』,這一般人是這樣子。但是菩薩不是,你對我好,對我不好,我一直對你好的心腸不變,這就叫做菩薩。性常慈愛,是名為仁,這就叫做仁,這「仁」字是慈愛的意思。
「遠離顰蹙等,是名為賢」,就是不會有愁眉苦臉的時候,所以叫做「賢」。這樣說,仁是內(nèi)心;賢是表現(xiàn)于外的相貌,他時常是很自在的、很和平的、很和樂的相貌。是這樣子。
依四境處,雖不串習而能發(fā)起下中上悲,無有斷絕。
「依四境處」,依四種境界,就是他這個心,菩薩的這個心遇見這四種境界的時候,四種境界的處所,「雖不串習而能發(fā)起下中上悲,無有斷絕」。說這菩薩雖然不能說這個慈愛、賢愛,這個仁慈之心連續(xù)不斷的,但是還是能夠發(fā)起來下品、中品、上品這種慈悲心還是能發(fā)的,還是能發(fā)起來的。因為他就是這種性格,久遠以來,他在佛法里的學習養(yǎng)成了這種性格。這種性格當然他沒到成佛的時候,心情還是有點變動,但是總是有慈愛心的,不會有上中下的分別。
《披尋記》一一四四頁:
依四境處者:謂如前說見他見自或見自他或見二種所遭苦事,能為所緣生起悲心,故名境處。
「依四境處者:謂如前說見他見自或見自他或見二種所遭苦事」,這就是四種境界!改転樗壣鸨模拭程帯,能為所緣,就是能于所緣,遇見這種境界的時候,他能生起悲心,所以叫做境處。這是「多起悲心」這一科講完了,下面是第四科「無諸怯畏」,就是沒有恐怖心。這一科呢,這是大菩薩境界,這是這些平常人不容易辦得到。分二科,第一科還是「總標」。
申四、無諸怯畏(分二科) 酉一、總標
由四因緣,當知菩薩于諸眾生先起悲心,于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尚無怯畏,何況小苦。
「由四因緣」由于四種原因,當知道菩薩對于一切眾生先起悲心。你眾生不管怎么境界,但是這菩薩對眾生先起悲心,同情你的痛苦、就是要消除你的痛苦,使令你沒有苦,他就有這樣的心情。于極長時的時間,不是短時間,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的生死大苦,他心里面不恐怖,不怕這個苦。
《披尋記》一一四四頁:
于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者:此中無缺,謂諸菩薩依受生愿往生,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中,下從欲界人中,上至色究竟天遍受生故。
這個加以解釋,「無間無缺生死大苦,此中無缺」,這個無缺、沒有缺少。什么叫做沒有缺少呢?「謂諸菩薩依受生愿」,這個菩薩他要救度眾生,他有這樣的愿,也就是有這樣的計劃,就是到一切眾生的世界去救護眾生去,他有這樣的愿,叫做「受生愿」。這個「受」就是得到了,得到一個生命,因為他要度化眾生,他一定本身要有一個生命,要有你可以見聞的生命。這菩薩如果得到法性身的菩薩,他的生命體我們看不見,他不能用那樣的身分,同我們連系,一定是在人間得到一個父母所生的身體,就是彼此間能連系的這樣的生命。他愿意得到這樣的生命,所以叫「受生愿」!竿咕褪堑奖娚氖澜鐏怼
「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中」,到這個世界,這個地方得到的生命,能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譬如說他是到色界天,他得色界天的生命,得那個生命,要到我們?nèi)碎g度化眾生、救化我們,這件事就是不隨順、不可以。譬如說,他在地獄里頭得一個生命,他到人間來教化眾生,這也是不隨順,就是不行。就是他得的生命,譬如他要得到人的生命,那他在人間宏揚佛法、救度眾生,就隨順,就相合。
你比如說這觀世音菩薩救化眾生,觀世音菩薩他那個清凈莊嚴、無量功德的莊嚴的身體,我們沒辦法看得見!來救化我們,來救苦救難的時候,我們不合適。他要現(xiàn)出一個身體,我看見:那也是個人,可能比我們殊勝一點,可能是這樣子,就是隨順。教化我們的情形,他那個生命體能隨順這件事!鸽S順饒益有情諸善趣中」,就是能利益我們,「諸善趣中」,可能是在人間或者天上這樣子。
「下從欲界人中,上至色究竟天」這樣的身體,就能夠適合教化眾生。當然他現(xiàn)天上人的身體,他就適合教化天的眾生,他若現(xiàn)人間的眾生的身體,那就是適合教化我們?nèi)碎g的人了。「遍受生故」這菩薩不就現(xiàn)一種身,這當然是到八地菩薩才合適,他能同時現(xiàn)出來各式各樣眾生的身體,來教化眾生,所以叫做無缺。這件事那就是法身菩薩了。
難行苦行,尚無怯畏,何況小苦。
「難行苦行」,這個教化眾生,有的時候有些很苦惱的事情,是不容易做到的。「尚無怯畏」,但是那個大菩薩,他對這件事不在意,他也不恐怖,難行的事情他能做,他不恐怖!负螞r小苦」,何況小小的苦惱的事情,菩薩更不在乎了,所以菩薩能救護一切眾生的。
《披尋記》一一四四頁:
難行苦行者:謂諸菩薩波羅蜜多及四攝事,各有三種難行之相,是名難行。如下廣釋。又諸菩薩為求菩提,心能忍受一切事苦,此有八別:一、依止處苦,二、世法處苦,三、威儀處苦,四、攝法處苦,五、乞行處苦,六、勤劬處苦,七、利他處苦,八、所作處苦。如忍品釋。(陵本四十二卷八頁)
「難行苦行者:謂諸菩薩波羅蜜多及四攝事,各有三種難行之相,是名難行!惯@菩薩修行六波羅蜜多,「謂諸菩薩波羅蜜多」就是六種波羅蜜多。及「四攝事」,這個四攝的事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攝的事!父饔腥N難行之相」,波羅蜜多也有三種難行之相、四攝也有難行之相,是名為難行。如下廣釋,下邊的文,有解釋這件事,這里不說了。
「又諸菩薩為求菩提,心能忍受一切事苦」,這個菩薩他就是二件事:一個求無上菩提;一個是利益安樂一切眾生,就做這二件事。做這二見事,現(xiàn)在說為求菩提呀,心能忍受一切事苦。你求無上菩提,不是那么容易求的!還有很多苦惱的事情,加在你身上。但是菩薩不怕這件事,「心能忍受一切事苦」。
你像那個《涅槃經(jīng)》上說:那個世間上沒有佛法,那個菩薩想要求佛法,到處去請求,請求人為他說佛法。當時有羅剎鬼:『我能為你說佛法,但是我現(xiàn)在有事情,你要能滿足我就可以』!赫f什么事情?』,『我現(xiàn)在要吃東西,我餓了,要吃活的眾生的血肉,你若能滿足我,我就給你說法』。說:『可以』。這菩薩就把這個血肉給他吃,那么給他吃。然后這個羅剎鬼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他先為他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先說這二句,后面二句不說了!你要給我活的眾生的血肉,給我吃飽了,我再給你說下面二句。那個菩薩就滿足他,他就說下面二句:『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你看這種事情,可是不容易。所以菩薩為求菩提,心能忍受一切事苦,心能忍受這件事。我們能忍受?我們不能忍受!不要說是吃你的血肉,一句不好聽的話,你就受不了,『我走了,我告假,我不在你這兒學了!』這樣子。
「此有八別:一、依止處苦,二、世法處苦,三、威儀處苦,四、攝法處苦,五、乞行處苦,六、勤劬處苦,七、利他處苦,八、所作處苦。如忍品釋」。這八種苦在(陵本四十二卷八頁)有解釋,現(xiàn)在不說,這不解釋了。這上面說,菩薩為求菩提,為教化眾生,有很多的苦惱的事情,菩薩不怕這些事情,就能受得了。
酉二、別釋(分四科) 戌一、第一因緣
謂諸菩薩性自勇健,堪忍有力,當知是名第一因緣。
前面是「總標」,總標這件事,把它的大意說出來,下面「別釋」,就把這個一樣一樣的解釋。分四科,先說「第一因緣」。
「謂諸菩薩性自勇健」,菩薩那個心性,他那個心特別的勇健,特別的勇猛剛健,這是不同的。這個勇猛剛健,就是沒有怖畏的意思,不怖畏、不恐怖。像這個《三國志》的關渡之戰(zhàn),關渡之戰(zhàn)是曹操和袁紹作戰(zhàn)的時候,在關渡那里,這個袁紹的軍力特別的強大;曹操的軍力不是那么大,并且他的糧、軍糧有困難。但是這時候,我們佛教的伽藍菩薩關羽,在那里騎著赤兔馬,一下子就把顏良給殺掉了。這就是勇,他就是不怕!騎著馬,那么多的軍隊,特別威嚴的地方,他就一下子就進去了,他心里面不怕!現(xiàn)在說菩薩的性格也是,「勇猛、剛健」,一切事情都不介意!缚叭逃辛Α,就是一切的事情,他都能夠能忍受,而有力量,這樣!府斨敲谝灰蚓墶,這是第一個因緣。
《披尋記》一一四四頁:
性自勇健堪忍有力者:于難行事勇決樂為,不生懈怠,是名勇健。眾苦現(xiàn)前,思擇忍受,是名堪忍。心無怯弱,亦無畏憚,故名有力。
「性自勇健,堪忍有力者,于難行事勇決樂為」,這個「堪忍有力」這句話怎么講?「性自勇健」也放在一塊兒解釋。「于難行事」,不容易做到的事,很難做的事情,「勇決樂為」,而這個菩薩勇猛決斷!他很歡喜做這件事,他不感覺難!覆簧傅 顾睦锩娌恍傅。睦锩嬗悬c害怕不想去!那不是這樣的。是名叫做勇健,「眾苦現(xiàn)前,思擇忍受」,很多的苦惱的事情現(xiàn)前的時候,他思擇:他用智慧去觀察的時候,他就能受得了,他不介意這件事。這個「忍受」,不是說我們平常的人做不到只好忍受著。菩薩不是!菩薩用智慧觀察來忍受,這是不同了,是名叫做「堪忍」!感臒o怯弱,亦無畏憚」,畏憚呢,也就是不恐怖的意思,「怯弱」也是不恐怖的意思,故名叫做「有力」。這一段文《披尋記》只是解釋了「性自勇健,堪忍有力」,是名叫做「第一因緣」。
戌二、第二因緣
又諸菩薩性自聰敏,能正思惟,具思擇力,當知是名第二因緣。
這個「性自勇健,堪忍有力」這個話,實在就是長時期的修止觀,修六波羅蜜,栽培來的,你就會有這個勇健、堪忍的事情!赣种T菩薩,性自聰敏」,他的心非常的聰明敏捷!改苷嘉,具思擇力」,他能夠依佛法的法性的道理去思惟,他能具足了這樣的智慧力量,思擇的力量,「當知是名第二因緣」。
《披尋記》一一四四頁:
性自聰敏等者:成俱生慧,名性聰敏。能入一切明處境界,是名能正思惟。遍于彼彼離放逸處有力思擇,是名具思擇力。
「性自聰敏等者:成俱生慧」,性自聰敏,他的心性自然是這樣聰敏,那么在佛法的道理怎么講呢?就是「俱生慧」,就是與生俱來的智慧,這叫做「性聰敏」。與生俱來的智慧,就是前生栽培的智慧,帶到今生來。所以今生還沒有學習,就有這種智慧,所以這個要不斷的努力。說「我沒有智慧」,沒有智慧不要緊,你可以努力呢,就會有智慧。說人家有「生得慧」,我沒有!那我就不學習,那你永久也沒有智慧。所以這上面說「成俱生慧」,這叫做「性聰敏」。
「能入一切明處境界,是名能正思惟」,就是他有了這個俱生慧,他就能夠契入一切智慧境界里邊;一切智慧境界前面講過了,就是內(nèi)明、因明、醫(yī)方明、工巧明,還有一個聲明,聲明就是文學!改苋胍磺忻魈幘辰纭,是名叫做「能正思惟」。
「遍于彼彼離放逸處有力思擇」,這位菩薩能夠「遍于」就是普遍的,「彼處」是各式各樣的地方,這放逸,有很多的地方都是放逸的境界,但是菩薩所有放逸的地方,他都能離放逸。他為什么能呢?「有力思擇」,他有智慧力量去觀察:這件事不應該做,這件事不應該作、這件事不應該作,所以他就不放逸了。是用思惟的力量,使令自己不放逸,「是名具思擇力」。這樣講呢,「能入一切明處」叫做「正思惟」,能遠離一切放逸,叫做「思擇力」!府斨敲诙蚓墶梗@是「第二因緣」。
戌三、第三因緣
又諸菩薩能于無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凈信解,當知是名第三因緣。
「又諸菩薩能于無上正等菩提」,就是佛所成就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對于佛的境界呢,「成就上品清凈信解」,他能成就最殊勝的清凈的信心,不是一般的境界,「當知是名第三因緣」。
《披尋記》一一四五頁:
能于無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凈信解者:謂于無上正等菩提所應得義,成就凈信。具多勝解,謂我堪任,定當能得故。如力種性品說(陵本三十八卷七頁)
「能于無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凈信解者:謂于無上正等菩提所應得義,成就凈信」。這個「謂于無上正等菩提所應得義」,無上菩提是菩薩所應成就的大義,「無上菩提」是菩薩初開始發(fā)菩提心的時候,就已經(jīng)說明了:『我要成就無上菩提』這樣子!赋删蛢粜拧,這個信心是非常清凈的,就是純凈的「愿得無上菩提」。譬如說我們?nèi)碎g的一般的人,我們說:『我想要做總統(tǒng),我是為人民服務的』,其實心里面是為自己的名利,那就是不清凈了。如果你真是完全、純是為人民服務,那么可以名之為「清凈」;心里面不全是那樣子,那就是染污了。而這位菩薩有清凈的信解,「具多勝解」,他是具足了很多的、有力量的這個智慧,去通達這個無上正等菩提的,所以「具多勝解」。
「謂我堪任,定當能得故」,這個具多勝解,成就凈信,究竟是說什么事情呢?就是「謂我堪任」,就是他自己觀察自己,『我能!』這個堪任說個白話,就是:我有這個能力,「定當能得」,決定能成就無上菩提!無上菩提不是容易成就的,但是菩薩他有這個信心,他有這個自信心,所以叫做「成就上品清凈信解」。
譬如說我們,純是個凡夫的心情,我們發(fā)心:『從今日始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愿意得無上菩提』。但是我們發(fā)了這個心,就算是有誠意發(fā)這個心,但是對于無上菩提怎么回事情?還是茫然無知的,你不知道什么叫無上菩提?不知道。但是若是已經(jīng)得無上菩提,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呢,他心里通達了第一義諦,他能契入到第一義諦,他發(fā)無上菩提心,那就和我們不同了!妇叨鄤俳狻,他心里面,他有這個智慧。那是完全不同了!所以這個圣人,得了初果的圣人,他知道阿羅漢的境界殊勝,知道佛的境界也是特別的殊勝,他發(fā)出的恭敬心是不可動搖!不可動搖!
我們凡夫說:『我要出家,我剃個發(fā),受了戒,我也是法師了』怎么、怎么地,但是你內(nèi)心里面還是茫然的!所以容易退轉(zhuǎn)、容易退轉(zhuǎn)!你不能和那個圣人相比。你得了初果以后的那種圣人,他是「不退轉(zhuǎn)」了,因為他真實的證入這個境界了,真實不虛的殊勝境界。我們凡夫心里是什么?知道什么呀?什么也不知道!所以若是我們能學習經(jīng)論呢,經(jīng)論上已經(jīng)說了,什么叫做「無上菩提」、什么叫做「初果圣人」。它他有些超越凡夫的境界,我們從文字上多少可以分別,稍微好一點。如果出了家,你不肯學習佛法,文字上所開示我們的這個勝義,我們什么都不知道!你的這個清凈心能不退轉(zhuǎn)?我看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這上面說「發(fā)上品的清凈信解」。
戌四、第四因緣
又諸菩薩于諸眾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當知是名第四因緣。
前面這是說得無上菩提的這個清凈的信心。我剛才說呢,就有點貶斥我們凡夫的境界,但是要是我們學習經(jīng)論,常常地依據(jù)經(jīng)論去學習這個奢摩他、毗婆舍那,常學習這個無我觀,你慢慢地就會有進步!就算是沒得圣道,有相似的境界!有和圣道相似境界出現(xiàn)呢,你的菩提心哪,也比較堅固一點。沒有這個惡知識,你有可能還不退轉(zhuǎn)的。若是你不修止觀哪,那不行!不可以。
「又諸菩薩于諸眾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前邊是說這個菩薩對于無上菩提,成就上品的清凈信解。這是第四個呢,「菩薩于諸眾生」,對于這個苦惱的眾生,在生死里迷惑顛倒的眾生,成就上品的深心悲愍!干掀贰咕褪翘貏e殊勝的!干钚谋梗皇悄w淺的境界,他是有很深的悲愍心,「當知是名第四因緣」。
《披尋記》一一四五頁:
于諸眾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者:謂若見聞有苦眾生,為種種苦之所逼惱,起大悲心,于彼眾生隨能隨力方便拔濟令離眾苦故。
「于諸眾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者:謂若見聞有苦眾生,為種種苦之所逼惱」,如果這個菩薩看見眾生受了很多的苦,為苦所逼惱的時候,「起大悲心」。他能夠,在他的心上能生起那個大的悲心!赣诒吮娚S能隨力方便拔濟令離眾苦」!赣诒吮娚S能隨力」,隨他的那個修行的道力,有「隨能隨力」,隨他發(fā)出來的種種因緣發(fā)出來的力量「方便救濟」,善巧方便地,去救護眾生的苦,令他離苦。
這上邊是說起大悲心,就是不退轉(zhuǎn)的意思,就是去救護眾生的時候:一個是特別難,他不退下來;一個是眾生對菩薩反倒會毀辱菩薩,菩薩心不退,都是可以名之為大悲的。當然有般若波羅蜜,『救護眾生,無眾生可度』,這當然不是說空話,就是他真有這樣的智慧,他也是大,能發(fā)大悲心!這是這一科也說完了,這個「無諸怯畏」這一科也說完了。這是「四因」,這一科說完了。
巳三、四力(分二科) 午一、征列
云何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加行力。
這個「明初發(fā)心」這里邊,分三科。第一科是「四緣」,第二科是「四因」,現(xiàn)在是第三科「四力」,四種力量。四種力量這一科,分二科,第一科是「征列」!冈坪嗡牧Α梗窟@四種力是什么呢?這是「征」!敢徽摺⒆粤Α挂韵率橇谐鰜,把它標出來,第一個是自己的力量,第二個是他人的力量,第三個是因的力量,第四個是加行的力量。
《披尋記》一一四五頁:
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者:如四緣中除第一二,及四因中除其第二,所余緣因皆自力攝,即彼所除是他力攝。夙習相應,是名因力。現(xiàn)法修習,是加行力。
「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者:如四緣中除第一二,及四因中除其第二,所余緣因皆自力攝」。前面有四緣,四因,已經(jīng)說過了。那個四緣里面,那個第一緣和第二緣,就除掉,不算數(shù)!讣八囊蛑小,「除其第二」第二不算數(shù)!杆唷沟哪莻「緣」,「所余」的「因」,「皆自力攝」都屬于自己的力量。「即彼所除是他力攝」,所挑出去的那個呢,那是屬于他力。
「夙習相應,是名因力」,這個因,這個自力他力是按照前面的四緣四因,這樣解釋完了。這個因力是什么意思呢?「夙習相應」,是你以前在佛法里面努力學習所成就的,那就叫作因力。你自己的努力成就的,叫作因力,那是指過去說的。
「現(xiàn)法修習是加行力」,你今天哪,在佛法里面努力修學所成就的,這叫作加行力。「現(xiàn)法」,現(xiàn)就是現(xiàn)在,現(xiàn)在在佛法里面你努力地栽培自己,你所成就的功德,叫作加行力;就是努力修行成就的,這叫作加行力。這是前面哪,這是「征列」,F(xiàn)在第二科解釋。分四科,第一科解釋「第一初發(fā)心力」。
午二、隨釋(分四科) 未一、第一初發(fā)心力
謂諸菩薩由自功力,能于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一初發(fā)心力。
「謂諸菩薩由自功力」,由自己用功的力量,「能于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對于無上正等菩提生歡喜心,生得很深刻,那就是修四念處:你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這樣觀察呢,你逐漸地你對無上菩提,這個仰慕的心情、愛樂的心情就生出來了。這不只是文字的,文字是不行,一定要修止觀才可以。這是自力。
未二、第二初發(fā)心力
又諸菩薩由他功力,能于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二初發(fā)心力。
這個菩薩他來到佛法里面來,由他的功力,就是由佛菩薩的功力,「能于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譬如說:你看見那佛,看見佛的大威德境界,看見佛的大神通境界,看見佛說法的大智慧境界,!你的菩提心就來了,就生起來了,就生歡喜心。那這就是由他功力「能于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甘敲诙醢l(fā)心的力量」。第三,這是第三初發(fā)心的力量。
未三、第三初發(fā)心力
又諸菩薩宿習大乘相應善法,今暫得見諸佛菩薩,或暫得聞稱揚贊美,即能速疾發(fā)菩提心。況賭神力,聞其正法。是名第三初發(fā)心力。
這是第三個!赣种T菩薩宿習」,就是過去世,你在大乘佛法里面修習,修習戒定慧所栽培的善根,這樣子都是屬于大乘,與大乘佛法相應的善法。「今暫得見」,你前生有這樣的栽培了,所以今生暫時遇見了佛菩薩的時候,或暫時聽、得聞,佛菩薩稱揚贊美的這個佛法的境界,「即能速疾發(fā)菩提心」。就很快地,你就能夠發(fā)無上菩提心了!笡r賭神力」,何況你能看見佛菩薩的神通力,「聞其正法」。聽聞他說佛法呢,那當然你的菩提心就建立起來了,「是名第三初發(fā)心力」。這個第三呢就是把前二個合起來,前二個合起來,發(fā)菩提心。
那么第一個是完全靠自力,自己的力量,自己用功修學戒定慧,發(fā)無上菩提心。第二個呢,是由佛菩薩的偉大的功德,發(fā)菩提心。那么就是這個第二個發(fā)菩提心,就是指過去世沒有栽培善根的菩薩,他現(xiàn)在遇見佛菩薩這種大威德境界發(fā)菩提心了。第三個呢,是指過去有修行發(fā)菩提心;今生又遇見佛菩薩,又發(fā)無上菩提心。這兩個功德和合起來的,「是名第三初發(fā)心力」。
未四、第四初發(fā)心力
又諸菩薩于現(xiàn)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
這是第四科,這是又一種。是這個菩薩于現(xiàn)法中,就是現(xiàn)在他能夠在佛法里面有信心,他接受了佛法的教導!赣H近善士」,常常去接近善知識,善知識去同他去親近。「聽聞正法」,就是到他那去聽他宣說正法;宣說正法之后呢,「諦思惟等」,這個諦,就是深刻的、很認真的去思惟,從善知識那邊所聽聞的正法。你如果聽完了就算數(shù)了,心里面不思惟,那你得不到大的利益的。
《披尋記》一一四五頁: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者:善士即善友之異名。云何善友?云何親近?如供養(yǎng)親近無量品釋。(陵本四十四卷六頁)聽聞正法,諦思惟等,如力種性品釋。(陵本三十八卷十五頁)此中等言等取于法正修應知。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者:善士即善友之異名」,就不同的名字,善士就是善友!冈坪紊朴选鼓?「云何親近」?怎么叫作善友?怎么叫作親近善友呢?「如供養(yǎng)親近無量品釋」,F(xiàn)在是〈菩薩地〉,〈菩薩地〉里面有一品,這個品的名字叫作〈供養(yǎng)親近無量品〉。在那里有解釋(陵本四十四卷六頁)!嘎犅務ǎB思惟等,如力種性品」有解釋,怎么叫作聽聞正法?怎么叫作諦思惟等?(陵本三十八卷十五頁)!复酥械妊缘热∮诜ㄕ迲,這個諦思惟等這個「等」字,就是指什么說的呢?是「取于法正修」,就是修慧,聽聞正法屬于聞慧;諦思惟屬于思慧;這個「等」字,就是指修慧說的。那么現(xiàn)在這個發(fā)菩提心這個人,這個菩薩,他有這個功德。
長時修習種種善法,由此加行發(fā)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fā)心力。
「長時修習種種善法」,這第四個菩薩呢,他在佛法里面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不是短時間的;他長時期的修習種種善法,長時期。就是不斷學習佛法,不斷的專精思惟,不斷的入定、學習定,思惟第一義諦,種種善法。當然可能也加上一些戒,要有持戒的功德,修根律儀這些事情。
「由此加行發(fā)菩提心」,由于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修種種善法,由這樣努力的用功的關系,他發(fā)了菩提心!就是這樣子發(fā)了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fā)心力」。
《披尋記》一一四六頁:
長時修習種種善法者:謂由身語意積集諸善,有多差別,故名種種。如戒品釋。(陵本四十卷三頁)
「長時修習種種善法者:謂由身語意積集諸善」:「謂由身語意」,這個「身」就是你的身體,這個身體你靜坐的時候,你也要身體端坐,不是光是心,你拜佛身也要在內(nèi)了的,靜坐、拜佛、經(jīng)行都要身體。那么你吃飯的時候,攝取了營養(yǎng)使令身體健康,然后心力也就強了,所以身也是在里邊的。這個「語」就是語言,因為學習佛法一定要經(jīng)過討論,所以語也在內(nèi)的。「意」,主要是第六意識!阜e集諸善」身、語、意三方面和合起來積集各式各樣的善法,就是聞思修這些善法!赣卸嗖顒e」這里面詳細說起來,有各式各樣不同,故名叫做「種種」,這是「長時修習種種善法」!溉缃淦丰尅梗F(xiàn)在〈菩薩地〉下面有個〈戒品〉,那里有解釋這件事(陵本四十卷三頁)。
辰三、料簡(分二科) 巳一、無動
若諸菩薩,依上總別四緣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總二力而發(fā)心者,當知此心,堅固無動。
這是第三科「料簡」,辰三是「料簡」,「明初發(fā)心」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總標」,第二科「別釋」,「別釋」這一科解釋完了,現(xiàn)在這第三科「料簡」。就是把前邊的說發(fā)心的事情料簡,這個「料」這個字在這里是思量、思惟的意思;「簡」,簡別,就是有的地方不對把它除掉它,有的好的也保留,這簡是這樣意思。就是重新的加以說明,這樣意思。分兩科,第一科「無動」。
「若諸菩薩依上總別」,若是在佛法里面發(fā)菩提心的菩薩,「依上總別」根據(jù)上面說的有總說的、有別說的,這個四種緣發(fā)菩提心、四因發(fā)菩提心、還有自力發(fā)菩提心;總而言之,這里邊或由自力發(fā)菩提心、或由因力:就是你過去世有栽培而發(fā)菩提心!富蚩偠Α够蛘呤怯勺粤、又由因力發(fā)菩提心!富蚩偠Χl(fā)心者」:或由自力或由他因力,當然也有自力、他力,但是以自力深入的修學圣道是最有力量的!府斨诵,堅固無動」,當知這樣子,你內(nèi)心里面成就的這個菩提心是堅固的、是不動的、是不退轉(zhuǎn)的。說因為外邊的因緣受到感動而發(fā)菩提心,這靠不!有時候又退了。要你自己內(nèi)心里面不斷的栽培、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這是有力量的,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一一四六頁:
依上總別四緣四因乃至堅固無動者:謂發(fā)心時,四緣四因總略宣說,唯有爾所,是名為總。差別宣說隨一所顯,是名為別。堅謂堅牢,不可摧伏故。固謂深固,不可傾拔故。言無動者:定趣大菩提故。
「依上總別四緣四因乃至堅固無動者:謂發(fā)心時,四緣四因總略宣說」,這四緣四因四力都有總標,然后別釋,所以有總有別,這是「總略宣說」!肝ㄓ袪査,是名為總」,這個發(fā)心就是這么多,不管你怎么說,就是這么多的因緣發(fā)菩提心的!肝ㄓ袪査敲麨榭,差別宣說隨一所顯,是名為別」。那個「總標」之后,就是「別釋」,一樣一樣的不同的宣說!鸽S一所顯」,隨你是四緣或者四因或四力所顯的,「是名為別」就是別說的。有總有別:總說就是別說的大意;別說就是大意的各別的詳細的解釋,它們是不矛盾的。
「堅謂堅牢,不可摧伏」,說「當知此心堅固不動」,這個堅固不動怎么講呢?堅謂堅牢的意思!覆豢纱莘省,什么叫做堅牢呢?就是不可摧伏。這惡知識、惡因緣不能力破壞你,不能來。說:『你不要發(fā)菩提心了!』不能,是不能的!就叫堅牢。「固謂深固」,固是什么意思?是深刻的意思,不是淺薄的。你看那大樹很大,平常它不動,風怎大,樹梢上小小的搖一搖,這根那個地方不動,就是因為樹根深的關系。說我們發(fā)菩提心的時候,遇見惡因緣的時候、遇見惡知識的時候,他心里面不動!不會你怎么說他心不動!這是你心里面栽培的深厚,你戒定慧栽培的有力量的關系!覆豢蓛A拔」,不可以令你歪了一下,可以把你菩提心拔出去,不要了、破壞了,不可以的!「言無動者:定趣大菩提故」,你發(fā)了這菩提心,惡知識、惡因緣不能破壞你,你決定趣向無上菩提,所以叫做「無動」。
巳二、有動
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總二力而發(fā)心者,當知此心不堅不固,亦非無動。
現(xiàn)在就是「簡別」,就是「無動」這是最殊勝的,「有動」就不是決定,不是太美滿了!富蛴伤Α,或者是你發(fā)菩提心,不是你本心要發(fā)菩提心,就是遇見一個殊勝的境界,一時的心感動,『!這樣好!』這樣子!那就是他力發(fā)菩提心!富蚣有辛Α,或者暫時你現(xiàn)在受到感動,心里面用用功,這是臨時的栽培,這樣子不行!「或總二力」或者是又有他力、又有加行力而「發(fā)菩提心的」,「當知此心不堅不固」,這樣的菩提心不堅固!「亦非無動」那也不能不動。他有的時候,他可能退大取小了,『我得阿羅漢就好了!』不修無上菩提了!也可能跑到外道里面去了!那就不是有力量的。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4)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