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五家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青年成功立業(yè)之道(一)

  時間:民國六十五年六月

  地點:佛光中國佛教研究院

  對象:同學

  一.從奉獻中獲得快樂

  二.從勤奮中打發(fā)時間

  三.從忍辱中培養(yǎng)品德

  四.從苦行中激勵精神

  五.從隨緣中處理生活

  六.從信愿中增進道念

  各位同學:

  大家都是佛教的青年,一個佛教青年就應(yīng)該有無限的希望,無限的未來。大家對未來的成功立業(yè)都很關(guān)心,因此,我想和各位談一談佛教青年成功立業(yè)之道。我分下列幾點來說明:

  一.從奉獻中獲得快樂

  我們希望未來的前途能夠成功,首先要養(yǎng)成一種觀念:從奉獻中獲得快樂,我們跟社會上一般青年不一樣,一般社會人士,是從貪欲心中去追求快樂,從個己自私中去占有快樂,從物質(zhì)享受中去尋找快樂;而我們佛教青年追求快樂的方法,應(yīng)該是從奉獻中去獲得快樂。

  今天早晨,我去巡視全山,走到朝山會館,遇到柜臺小姐曾淑芳,她是從天主教辦的文藻外語學校畢業(yè)的。我問她:“你在這里服務(wù),對佛教有沒有信念?因為你在天主教里受教育的時間很長,現(xiàn)在接觸了佛教你有什么感想?”

  她說:“我沒有信天主教,相反的,我很喜歡佛教。不過,我在天主教里面得到一種啟示,就是神父修女們都很重視奉獻,他們對人生充滿著樂觀,而他們的樂觀是從奉獻中獲得的。”

  這段話可以引起我們一些聯(lián)想,使我們知道“奉獻”的觀念在各種宗教中的地位。想獲得內(nèi)心真正的平衡,一定要掃除自私自利的觀念,凈化自己的身心,變化自己的氣質(zhì),莊嚴自己的思想,使我們從奉獻中獲得快樂。今日的佛教徒,講究個己私利的人太多,為教奉獻的人太少,因此,我們進入佛門,就應(yīng)該抱有:“色身交給常住,性命付予眾生”的觀念,把自己奉獻給佛教,奉獻給一切眾生。奉獻不是沒有所獲,奉獻以后,在無私、無我、無執(zhí)的情況下,所能獲得的,將會更多。

  佛光山的道風,主要的一點就是講究奉獻,從我們所辦的一切事業(yè)說起,如養(yǎng)老、育幼、大專夏令營、老年夏令會、佛學講座、仁愛救濟院、佛光診所、僧伽福利基金……,我們無不是抱著“但愿眾生獲得安樂,不為自己貪求利益”的精神來做的。同時,奉獻,更有助于佛法的推展,有助于大家心靈的升華。

  青年守則中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在佛教里,“奉獻也是快樂之本”,一個宗教徒若不懂得奉獻,根本不夠資格與宗教接近。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佛教以犧牲為主義”,犧牲就是奉獻。如果我們想把握住佛教的基本精神,就要從奉獻著手。

  各位同學!你們現(xiàn)在有什么東西可以奉獻給別人?或說:“我有能力為大眾服務(wù)”、“我有智能貢獻給大家”,這固然很好;假如你說我沒有能力,也沒有智能,怎么辦呢?其實還有一樣可以奉獻的,至少你看到別人成功了,能生起隨喜之心,給人一句贊美的話,那怕是給人一個笑容,點一個頭,布施給人快樂,這些都可以算是奉獻。

  所以,奉獻不一定講究物質(zhì)上的給予,而是在付出一片真誠的心。我們對于救度眾生的事,要有舍我其誰的擔當氣魄,對待朋友、師長、父母,也要有一片至誠懇切的真心,對于所信仰的宗教,更是要有一片智能的信心;所謂奉獻,不外奉獻我們一顆真誠清凈的悲心,這是最寶貴的。希望同學們,都能養(yǎng)成奉獻的精神,不要放縱自己的私欲,應(yīng)該克制貪求,發(fā)心為眾,隨時奉獻。

  二.從勤奮中打發(fā)時間

  一天有二十四小時,一生也有六七十年歲月。在這一段漫長的人生里,如何去打發(fā)時間,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社會上的一般人,用吃、喝、玩樂去打發(fā)時間,打牌、賭博,做無聊的事,來消磨歲月,這實在是非常沒有意義。各位都是有為的青年,當然不會如此,那么,該如何打發(fā)時間呢?我認為應(yīng)該從勤勞奮發(fā)中去打發(fā)時間。

  前幾天,高雄一位公司的董事長和我講了幾句話。他說:“以我現(xiàn)有的財產(chǎn),即使我一天用十萬元,我活了一百年,也用不完。我有很多錢,可是我還在工作,我是貪求無厭嗎?不是的,我是以做事業(yè)來打發(fā)時間的。”

  他這段話,使我們了解一個人,唯有在工作里,生命才有辦法安住,人也活得才有意義。沒有工作是很無聊,也很乏味的。

  那位先生又說:“我的錢雖然很多,但是自奉甚儉,我不抽煙,不喝酒,不去娛樂場所。下班回家,就是一杯清茶,看看報紙,如此而已,一天過去,第二天又帶著飽滿的精神開始工作。”

  這些話,使我領(lǐng)悟到社會上一個成功的企業(yè)家,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絕不是從安逸享受中得來,而是從不停的勤勞奮斗中獲得的。

  佛教本來就是講求奮斗,講求進取的。六波羅蜜中,有精進波羅蜜,是菩薩成佛的六種重要法門之一,佛經(jīng)里有關(guān)勉勵精進的故事相當多。我們的教主佛陀成道的經(jīng)歷,就是精進的最佳事例。據(jù)說,本來彌勒菩薩是比佛陀早學佛的,但是由于佛陀的精進力與勇猛心,超過彌勒的境界,終于先而成佛。佛陀的這個事例,實在是我們佛子的最佳典范。

  在佛光山佛學院的學生,每個人都要輪流打掃、典座、出坡、勞動服務(wù),我們這樣的安排,并不是非要大家為佛光山擔當,而是具有另一層意義,我們要使學生們的生活,用工作來充實,從工作中去修道、去體會,作生命的力量與發(fā)揮生命的意義,對于這一點,凡是對教育有認識的人,看到這樣的教育方式,沒有一個不稱贊的。反而有很多人說:“這樣的教育,才契合新生活教育”。不過,學院教育方針雖然如此,但是,如果各位不帶著歡喜心去從事工作,不帶著認真的態(tài)度去奮發(fā)圖強,也就枉然了。

  俗語說:“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因此,你們必需要自己從勤勞奮斗中去創(chuàng)造光明,從勤勞奮發(fā)中去完成自己的理想。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發(fā)愿莊嚴的,凄苦的地獄,也是地藏菩薩教化的道場。我們也可以把一切工作,當作磨練自己身心的機會,讓我們的生命能作最有意義的發(fā)揮,讓我們的生命能有最充實的內(nèi)容,雖然人一生的時間才幾十年,但是我們可以利用短暫的生命,來完成具有無限價值的事業(yè)。

  三.從忍辱中培養(yǎng)品德

  人之所以異于禽獸,就是能講究人格道德,品格是道德的基礎(chǔ),一個人若對于品格、德行都不講究的話,那和禽獸又有何差別?當然,培養(yǎng)我們品格道德的方法很多,比方說,我們可以奉持戒律,從戒律中培養(yǎng)我們的品格;我們可以實踐佛教的修行方法念佛、參禪,從念佛參禪中培養(yǎng)我們的道德,佛教講慈悲喜舍,我們也可以從慈悲喜舍中培養(yǎng)我們的人格道德,但是要培養(yǎng)我們的人格道德,最有力最有幫助的,還是“忍辱”。

  據(jù)《菩薩戒經(jīng)》所載,佛陀在過去世修行的時候,曾經(jīng)被五百個“健罵丈夫”追逐惡罵,不論佛陀走到那里,他們就跟著罵到那里,而佛陀的態(tài)度是:“未曾于彼起微恨心,常興慈救而用觀察。”這種忍辱、精進的修持,終于使佛陀證得無上菩提?梢娙倘璨恢豢梢耘囵B(yǎng)世人的品格,而且也是成佛的重要法門。

  現(xiàn)在的青年,逞一時匹夫之勇,可為一件小事,而拔刀相向;為一句閑話,往往放在心里久久不能消除;學佛學到最后,還是像蘇東坡一樣,被“一屁打過江”。沒有忍辱的功夫,無論修持,無論做事都不能達到理想。一句閑話,就要計較,一點小小折磨,就受不了,這種沒有力量應(yīng)付環(huán)境的佛教青年,是不能擔當任務(wù)和創(chuàng)造事業(yè)的。

  佛陀說:“學道的人,如果不能忍受毀罵,對惡毒攻擊不能如飲甘露,即不能算是學道的人。”我們看“忍”這個字是心上一把刀,從這個字的構(gòu)造,也可以看出忍耐的意義。一個人,平時生活里面,若不培養(yǎng)忍耐的力量,沒有很好的修養(yǎng),則不要說一把刀插在心上受不了,就是一塊刀片把你的腳皮割破一點,也就受不了而哇哇叫了。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假如,我們要想為未來的佛教、未來的眾生擔當重責的話,就要先學忍耐,你能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你將來的事業(yè)就能成就多大。

  事實上,能忍的人,并不是懦夫,反之,忍是勇敢的、是有力量的。忍是一種犧牲,是一種定力,你能培養(yǎng)這種定力、犧牲的精神,對于修養(yǎng)品德才會增長,對于未來的事業(yè)才能成功。

  我們看近代的太虛大師,一生遭受到別人不斷的打擊、毀謗與壓制,甚至于被譏斥為政治和尚,但是他從不與那些罵他的人計較,只是一心一意為復(fù)興中國佛教而努力。大家想想,如果太虛大師對每次的外來侮辱都計較的話,他還會成就那么大的佛教事業(yè)嗎?不只是太虛大師,連大肚能容的慈航大師,與世無爭的印順大師,他們的一生也都曾受到不少的侮辱與誤解,但是他們都默默地承受下來。這些事例,都可以做我們佛教青年的榜樣。

  我們要把一切外來的橫逆與侮辱,都看做學法途中的增上緣,順境固然可以成就我們,而逆境也可以考驗我們,各位不要只求在順境里一帆風順。有勇氣、有能力的人,應(yīng)該經(jīng)得起狂風暴雨的吹打,應(yīng)該抵得住一切魔障的攻擊破壞。榮辱毀譽來時要忍得住,耐得下,這樣,才合乎一個佛教青年的標準。

  四.從苦行中激勵精神

  在佛法中,對極端的苦行雖不茍同,但對于適度的勤苦,也認為是袪除煩惱、舍離貪著的方便法門。因此,佛陀對某些弟子們的頭陀行,不但沒有呵止,反而加以鼓勵,F(xiàn)代的我國佛教界,肯吃苦的人實在太少,這也就是佛教不能興盛的原因之一。從前太虛大師在四川漢藏教理院的時候,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先生曾建議大師找一個深山名剎,集合一群佛教青年,從事苦行的實踐,以便為佛教建立萬年的根基。戴先生的這種建議,確是有感而發(fā)的。

  當然,我們體認佛法,并不一定要從苦行中去求得,可是,我們可以從苦行里磨練、激勵自己的精神,一個人,恒處在安逸幸福的環(huán)境中,從未經(jīng)過風吹雨打,和波浪的沖擊,這樣的人生是經(jīng)不起考驗的。養(yǎng)深積厚,成就必高。現(xiàn)代的佛教青年,更應(yīng)該用吃苦來磨練自己。不過,你們也不必要求學院來提倡苦行,比如:

  “我們一天吃一餐吧!”

  “每天打坐以外不必關(guān)心他事吧!”

  “每天勞動服務(wù)出坡應(yīng)該要有十六小時以上!”

  你們不要寄望學院用命令驅(qū)使你們,各人的根基不同,因為苦行的意義,主要在訓練自己的精神。所以,自我鞭策,自我發(fā)心才能符合苦行的真義。如果被逼迫、被約束才去做,這樣又有什么意義呢?至于發(fā)心以后,如何去實踐的問題,我且舉例來說明。

  比方說,最近同學有吃點心的風氣,你就想“古代修道者日中一食都能過,我現(xiàn)在每日三餐還要吃點心嗎?”于是你就可以在飲食上節(jié)制自己。還有,在物質(zhì)上我們要力求淡泊,譬如買衛(wèi)生紙,不要學人家買那種最細軟的,能用就可以了,何必非買“名品”不可呢?如果對于物質(zhì)的欲望不能克制,而不時的增長自己的物欲的話,那么任何苦修,實際上是沒有效果的。能夠做到不為物欲所驅(qū)使,那么你已經(jīng)具備有苦行的心理基礎(chǔ)了。

  我以前說過,閩南佛學院有一位智藏法師,十六歲,進入閩南佛學院時,字都不認識,但是到二十二歲時卻成為《海潮音》的主編。只有六年的時間,他的智能從那里來的?事實上,他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只是念書。他打掃廁所,不用掃帚,用手去擦去摳,凡是陰溝沒有人通的,苦事沒有人做的,他都自己來,并不需要叫他,他本性中就希望自己刻苦勤勞。養(yǎng)成了這種吃苦的習性之后,再去讀書,那么當然是會比別人更快收到成果的。耐得起歲寒的是松柏,耐得起苦行的人,將來才能成為棟梁之才。

  五.從隨緣中處理生活

  太虛大師在他的自傳里曾說,他并不是從小就計劃要開創(chuàng)什么佛教大事業(yè)的,他的一切事業(yè),只是隨緣地發(fā)心為佛教奮斗,隨緣地辦佛教教育,隨緣地寫文章、出版雜志,他也是在隨緣當中認識了黨政各界中護持佛法的人。他說:“偶然的關(guān)系,我與許多的革命人物思想接近了,遂于革命燃起了奉獻的熱情,……偶然與若干信徒相遇,遂組覺社,以著書講學的又一姿態(tài)出現(xiàn)。”太虛大師的事業(yè),一切都是隨緣而成功的。

  我講的“隨緣”,并不是叫大家沒有原則,沒有個性,沒有立場,今天跟隨這個,明天跟隨那個,拿不定主意。所謂“隨緣”,是指在佛法上、道業(yè)上、修行上、工作上,只要有好的事,我們都應(yīng)隨心隨力去做。合乎我的理想,就想到這件事情,是我曾經(jīng)計劃過的,我便隨緣去做。生活上的一切都是為了佛教、為了眾生,只要好的事,我怎能不為佛教不為大眾而隨緣呢?“隨緣消舊業(yè),莫再造新殃”;從隨緣中建立新的修行,從隨緣中去處理新的事情,這才叫做隨緣。

  大家對于生活,有時候養(yǎng)成一些習慣,一定要睡高廣大床,一定要熱水才能洗澡,要吃牛奶才能滋補身體,吃水果才能消除火氣,這樣就不叫做隨緣。隨緣是“隨喜他人而克制自己,是隨善隨好的。”在生活里面,我們應(yīng)該提倡一種隨緣的生活,也就是合群的生活,這才是佛法正覺的生活。弘一大師很隨緣,世間上沒有什么不好的東西,一切都好,但是他生活卻很嚴謹,所以說隨緣中有嚴謹。隨緣而不失去自己的原則,不隨俗浮靡,才是隨緣的真義。

  六.從信愿中增進道念

  過去有一個人,對佛學缺乏深刻的認識,對世俗的學問也沒有十分的精通,但是一接觸到唯物主義的書,就認為佛教一文不值,非得全盤革除不可,于是寫了一封信給太虛大師,大談佛教改革。我們知道,太虛大師是提倡改革佛教最有力的一代大師,我們看太虛大師如何批評這個人。他說:“我之所以提倡革新佛教,是從我對佛法的信愿中體驗出來的,是我鉆研過中西哲學、社會世學之后,覺得佛學最好而極力倡導的,絕對不是盲目改革的。”

  太虛大師所以有改革佛教的意向,是因為他認為佛教很好,還要再求更好,從他對佛法的信愿中,培養(yǎng)堅定的道念,因此奮身而起,要為佛法創(chuàng)一番事業(yè)。唯有對佛法充信愿的人,才夠資格談革新佛教。

  因此,我希望同學們,你們要培養(yǎng)對佛法的信心,增進自己對佛教的愿力,要學習過去的諸佛菩薩,發(fā)下種種的大愿,從對三寶、對眾生的信心中來增強自己的道念,道念是我們的根本,好比一棵樹有了根,將來枝枝葉葉才能茂盛起來。有了信愿,才能以佛法來化導世界,教化眾生;有了道念,才能轉(zhuǎn)化外道和世間,而不會被外道世間所轉(zhuǎn)。今日的佛教青年,要從信愿中來增進道念,為佛教創(chuàng)造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