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法對時空的看法
時間:公元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廿二
地點:高雄中正文化中心
一.一般眾生的時空
二.現(xiàn)實生活的時空
三.圣者解脫的時空
四.如何利用時空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感謝佛陀的指引,讓我們有殊勝的因緣在這樣的時空里聽聞佛法,我今天要和各位講的題目就是:“佛教對時空的看法”。
時空,包括了時間和空間:時間是往古來今,豎窮三際的;而空間則是百界千如,橫遍十方的。這兩種東西對大部份的眾生來說,就像呼吸一樣,日用而不覺,依各人根機的深淺而有不同的領(lǐng)悟。蜉蝣朝生暮死而不怨,人世七十寒暑而不足,各自囿限在一己狹小的生存時空中。但是,從佛教輪回的法則來看,眾生的生命是無盡的,不僅是空間無邊無際,連時間也是無窮無盡不可限量的。如果我們能夠參透時空的真諦,就能夠從東西南北的空間中解脫,從分秒日月的時間里破繭而出,到達“處處清涼水,時時般若花”的逍遙境界。
以下,我分四點來跟各位談談佛教的時空觀念:
一.一般眾生的時空
所謂“一般眾生”,不僅指我們?nèi)祟惙卜?也包括了天、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些五趣的眾生,這六道眾生的時空,是什么樣的時空呢?
我們先從時間上來說:
(一)剎那──在佛教里面,最短暫的時間單位叫做“剎那”,以現(xiàn)在的時間來算的話,大約等于七十五分之一秒,是很短暫的了。在佛教里面如何計算這么短暫的時間呢?
一念,就是一個念頭、一個想法,有九十剎那。
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
一晝夜,有三千二百八十二萬剎那。
可見剎那的生滅是很快的。我們現(xiàn)在看花是這樣的紅,葉子是這樣的綠,而花和葉在時間里面剎那不停的生滅,過了一段時程就會凋謝,它們是在每一剎那的時間中不停的生長、凋萎的。像這個桌子,我們看到它好好地放在這里,但是如果讓科學家用放射線或顯微鏡來照射的話,可以看到木材里面的纖維組織有伸縮變化,在剎那剎那之間不停的壞滅,過幾年就會腐朽了。世上那有不凋謝枯萎的花草?又那有不耗損毀壞的桌子?就是因為一切事物都在剎那之間生生不息,也在剎那之間滅滅不已,所以俗話說:“少壯一彈指,六十三剎那”,年輕人彈彈手指就是六十三剎那,短暫的光陰迅速消逝,年輕的歲月轉(zhuǎn)眼成空。剎那,實在是非常的快、非常短暫的!
(二)阿僧只劫──長的時間,佛教里稱為“阿僧只劫”,阿僧只劫非常非常的長,長到難以形容。我現(xiàn)在把“阿僧只劫”里面比較短暫的兩個時間單位向大家作個說明:
“芥子劫”:就是在方圓十公里的立方體大城里,裝滿芥菜子粒,每隔一百年取出一粒芥子,直到取完為止,這段時間就叫做“芥子劫”。這一段時間到底有多長,恐怕要用多位元的電腦才能算得出來。
再以“磐石劫”來說,就是一塊十公里立方體那么大的石頭,每隔一百年用砂紙磨擦一次,一百年一百年的擦一次,直到把大石頭磨滅了,整個擦成粉末了,就是“磐石劫”。這種時間更長。
在佛教里面,“芥子劫”和“磐石劫”都還算是小劫,至于“阿僧只劫”這樣的大劫卻是無量無盡,不可言說的。
(三)各種眾生的壽命──眾生壽命無定,像水面的泡沫,忽然生起,又忽然消滅,各有不同的壽限。人,通常只能活到一百歲左右,而蜉蝣的生命卻是早上生晚上死,這種朝生暮死就是蜉蝣的百年光陰。烏龜是世上最長壽的生物之一,可以活二百五十年,而類似感冒的濾過性病毒只能生存三小時,這種二百五十年和三小時雖然相差極大,卻也各是一生。大象和海豚可以活九十年,牛馬猴狗能活十五年至二十年,老鼠能活三、四年,蚊子蒼蠅卻只能活五到七天,這也是牠們的一生。這許多眾生的壽命,無論是朝生夕死也好,是三小時、一百年、二百五十年的壽命也好,用塵世的觀念來看,也許很長,但是在無限的時空里面,還是很短暫的。為什么呢?因為依照經(jīng)上的記載,人上面就是“天”,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天,叫做“四天王天”,“四天王天”里的人可以活五百年的天壽,換算成人間的歲月,是二萬五千年;再上一層的是“忉利天”,有五萬年的壽命;“夜摩天”有四十萬年的壽命;“兜率天”有一六○萬年的壽命,還有更高的“化樂天”,“他樂天”里的人有六四○萬年的壽命。如果由欲界天再往上說到色界天,那就更不可思議了,色界天里“他化天”的眾生可以活到二五六○萬年,是我們一般人很難想象的。再往上還可以追溯到無色界天,無色界天里的眾生可以活過八萬大劫,八萬大劫的時間更是長到人類無法想象的地步了。然而不管多么長的時間,也還是在生死的流轉(zhuǎn)里翻騰,不能超脫時空的囿限。
在無間地獄里面的餓鬼更是難以翻身,不但身心無間,時間無限,受罰受罪的苦更是難以名狀。經(jīng)上有一個“餓鬼等痰”的例子形容很好:在地獄里有個受罪的餓鬼,長久沒有東西吃,覺得饑苦不堪,日日引頸盼望有什么東西可以裹腹,好不容易發(fā)現(xiàn)有一個人要吐痰,看準了這個天大的好機會,餓鬼就巴巴的等這一口痰來吃。他等了又等,看著城市倒坍、城市修復、城市倒坍、城市修復,修好了又倒坍,壞了再修好、修好了又壞……如是城好城壞各七次,無數(shù)時間悠悠飛逝之后,他才等到那一口痰。地獄里無日無夜的漫長時間,說來實在可怕。
至于空間,在佛教里面,大的空間叫佛剎、虛空,小的叫微塵,名稱雖然不同,卻都是指稱三千大千世界,說有多大就有多大,是無邊無量無限無涯的。
宇宙到底有多大呢?以現(xiàn)代科學的立場來說,我們現(xiàn)在站立的地球上面有一個太陽,據(jù)科學家研究的結(jié)果,證實地球的面積只有太陽的一百三十萬分之一,換句話說,太陽是地球的一百三十萬倍大,而在敻遼的虛空之中,一個銀河系就有大約兩千億個太陽,宇宙里面的銀河系又多達幾百萬個,大家想一想,宇宙是何等浩瀚深奧!
再從微塵方面來說:現(xiàn)代物理學上把物質(zhì)分解成最小最小的單位,叫做原子、電子、中子,而微塵是比中子更細微的。這就像牛毛也是很細的,可是牛毛的尖端用高倍的顯微鏡放大來看,還可以發(fā)現(xiàn)更多更小的成份,這種比一般觀念還要細微了幾萬倍的情形,就是微塵。我們的小拇指表面上乾干凈凈不帶一絲一毫的灰塵,實際上卻寄生了成千上萬的細菌和塵埃;一只小小蒼蠅的眼睛由四萬個小眼組成,這些空間都是極細極微,是人眼所不能見的。
經(jīng)由各式各樣科學儀器的探測分析,科學界對于我們生存的時間、空間作了種種廣袤深微的解說,這種種科學上的說法,我們現(xiàn)在聽了都會覺得宇宙太廣太深,但是在佛法里面,這種說法還是很淺很小的,為什么呢?因為在佛法里面的時間和空間,都是至大無外、至小無內(nèi),是無量無邊的。我今天在這里跟各位講話,明天透過廣播電視可以遠遠傳到全臺灣各地,后天譯成文字發(fā)表可以刊布于東亞歐美,將來印行出書還可與世界千萬大眾結(jié)法緣、增法喜──佛法,永遠是超越時空的!
二.現(xiàn)實生活的時空
在廣大的宇宙里面,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與時間和空間緊密相合,離不開時空關(guān)系。一個人做人做得好不好,處事順不順利,就要看他對于人際關(guān)系如何處理,對于時間的久暫怎么把握,對于空間的分寸如何安排──你不注意時間,行事太快太慢,都會引起別人的憎厭;你不了解空間,占了別人的位置,搶了別人的優(yōu)勢,別人也不高興。所以,時空對于我們人生真是關(guān)系重大。
在現(xiàn)實生活上,有人感到時間不夠用,分秒必爭;有人覺得光陰漫長痛苦,度日如年;有人貧無立錐之地,世上無處可容身;有人良田廣廈萬頃,連月球上的大地都想買,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有名的唐伯虎曾經(jīng)作了一首打油詩,來形容光陰的短暫易逝:
“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間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過了。算來只有二十五在世,受盡多少奔波煩惱。”
時間是世界上最公正的東西,貧者不少一分,富者不多一秒,一切權(quán)貴威勢,都不能奪。
時間是世界上最能干的法律顧問,“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切是非愛憎功過,俱由時間裁判。
時間是道德的公證人,“平生莫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人格尊卑,久而自見。
在現(xiàn)實生活里面,時間的腳步是三重的,人生七十古來稀也好,人生七十才開始也好,眾生的生命都在“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重時間里悠悠度過。“過去”的時間已經(jīng)悄悄消逝,永遠不回頭了;“現(xiàn)在”的時間像箭一般的飛走,轉(zhuǎn)眼即失去蹤影;“未來”在猶豫中慢慢的接近、接近,忽然之間又擦身而過。這種種易逝成空的情形,許多詩人都感慨過:
“公道世間唯白發(fā),貴人頭上不輕饒。”(唐.杜牧)
“莫怪世人容易老,青山也有白頭時。”(清.駱綺蘭)
這是說:世間最公平的是使少年變成白發(fā)的歲月,不管你有錢沒錢,體壯體弱,一旦年光老去,發(fā)都會變白。青山有寒霜之時,人也有白頭之日:
“今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宋.陸游)
“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宋.王九齡)
這是說:人人會老,年年易老,人生就在歲歲年年的爆竹聲中瞬息消逝了;生命在咕咕喔喔的雞啼聲里一日日度過,歲月在的的答答的馬蹄聲里一程程消失,最終還是會在無窮的時間里老去。佛教說生死流轉(zhuǎn)、諸行無常,像白居易的詩:
“愧我長年頭似雪,饒君壯歲氣如云!
朱顏今日誰欺我,白發(fā)他日不饒君。”
我們學佛法的人之所以要苦苦修行,就是為了在無限的時空里證入菩提,在剎那的時光中掌握永恒,在一花一木一水一石中契悟無等的妙道,得見無上的法界!
在現(xiàn)實生活里,要勘破的不僅是時間,還有空間。有人上山與山爭土,有人填海與海爭地;土地訴訟案件層出不窮,是活人與活人爭地;許多公寓大廈挖取墳墓興建,是活人與死人爭地;不但人與人為了爭奪生活空間而興訟,國與國也為了擴展生存空間而起干戈──大千世界的一切爭戰(zhàn)幾乎都是為了生存空間而戰(zhàn)。其實,“良田萬頃,日食究竟幾何?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人間各種有形無形的空間,盡皆幻渺;三界忽存忽亡的空間,都是心識。白居易另有一句詩說得好:
“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
我常常跟大家說:“世間樹木有千載,人生榮枯無百年”,也是同樣的意思,無非是勸大家脫離我執(zhí)、假相,舍棄生死無常的種種苦惱,進而離苦得樂。
在現(xiàn)實生活里,有許多難以度過的時空,常常會折磨人,使人痛苦焦慮、彷徨失措。例如:
“銀行三點半,傷心病榻眠,受屈無處訴,失意癡迷時;
絕病宣布日,逃犯容身難,貧無立錐地,妻兒哀哭啼。”
還有一首打油詩說得更詳細,我念給大家聽:
“人約黃昏后,玉人不來時;升學聯(lián)考日,榜上無名時。
生離與死別,傷心斷腸時;初次為人母,陣痛難產(chǎn)時。
臥榻輾轉(zhuǎn)側(cè),不能入眠時;少年好械斗,父母著急時。
內(nèi)急肚腹痛,尋覓廁所時;全力去競選,開票落選時。
機車迎面撞,緊急煞車時;犯罪難逃避,宣布刑期時。
沙場百公尺,推進困難時;眷屬不和諧,吵鬧分家時。”
在現(xiàn)實生活里面,最難度過的時空實在太多了。像上面說的失約、落榜、生產(chǎn)、臥病、如廁、翻車、判刑、夫妻失和以至生離死別這些痛苦煎熬的時空,幾乎人人不能免,結(jié)果因此引起漫天的紛爭:這個位子是我的,這個東西是我的,這塊地是我的,你不能動;你沒有時間跟我談話,你遲了二分鐘誤了班機,你未能及時上船而逃過了一場海難,撿回一條命……現(xiàn)實生活里的人生,真是一種空花水月的人生;現(xiàn)實生活里的時空,也是一片空花水月的時空:
(一)空花人生──在花開花謝的時光里,人會悠悠忽忽的老去,今年的花與去年的不同,今年的我也已經(jīng)不是去年的我了。就像下面幾句詩說的:
“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早時不算計,過后一場空。”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二)空水人生──這世上只見千古流漾的水光,不見千古不滅的色身,舉兩句詩來說: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前水復后水,古今相續(xù)流;新人非舊人,年年橋上過。”
(三)空月人生──一團明月照千古,可是在現(xiàn)實人生里,有誰能像月亮一樣長存不滅呢?其月亮也有圓缺盈虧的時候。古人曾經(jīng)一再感歎這種人生的無常易逝: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現(xiàn)實生活里面的時空,是如空花般旋開旋落的,是如水月般如幻如影的,我們今天聚在這里聽講,時間一到,我們就要各自離去,所有的燈會熄滅,所有的聲音會消失,大門一關(guān),現(xiàn)在坐了千百人的空間會重歸于空虛、寂靜。然而我們今天在這里結(jié)下的法緣卻會隨著各位時時相生,隨著各位處處并存,世間的一切如昨日黃花,枯萎不再,唯有法緣是永久的,佛理是不滅的!
就像下面這首詩說的:
“啟建水月道場,大作空花佛事;
降伏鏡里魔軍,求證夢中佛果。”
- 上一篇:《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對輪回的看法
- 下一篇:《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奇人譚
- 善人要度,惡人更要度
- 慧能詩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的意思
- 普化禪師振鈴入棺而逝的故事
- 人的欲望像個無底的黑洞
- 禪者的榜樣
- 經(jīng)常拒絕一些因緣機會,久而久之就會失去一切
- 學習是人生的原動力、希望所在
- 心懷大眾 胸懷法界
- 謹言慎行、攝身防意,不要讓三業(yè)把「福報漏了」
- 對于苦樂都能舍的人,還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呢?
- 貧富在于懂不懂得知足,能不能在當下尋出清淡人生
- 生活在因緣里 彼此相依相助
- 世間的風動幡動,其實是心動罷了
- 修行是一種最純凈的心靈活動
- 亟亟地尋找快速解脫之道 不如在因緣里歡歡喜喜乘涼
- 愿力可大可小,是一切成就的根本
- 生命還握在手心 人生就沒有絕望
- 不在情緒上計較,只在做事上認真
- 缺點需要有人點破
- 唯心相交,靜行致遠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