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經(jīng)
大般涅槃經(jīng)(梵Mahāparinirvāna-sūtra)漢語拼音Daboniepanjing 佛教經(jīng)典。亦稱《大本涅槃經(jīng)》或《大涅槃經(jīng)》,簡稱《涅槃經(jīng)》。北涼曇無讖譯。40卷。
大般涅槃經(jīng)集解 第五十四卷
大般涅槃經(jīng)集解 第五十四卷
(師子吼品第廿三)
舉十一事釋師子吼義 師子吼六問問佛性 答第一問 答第二問 答第三問 答第四問 顯眾生不見佛性無明[雨/復(fù)]故又未能度十二緣河猶如菟馬 辨十二因緣因重果義 辨十二因緣甚深不斷不常非二乘所見 辨見十二緣智有四種 辨十二緣則是中道佛性
師子吼品第二十三
案。僧亮曰。答第三十四問。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唯愿大仙尊。為我分別說。上長壽金剛因果五行十功德。義有多涂。大而言之。不離涅槃。因果佛性。今明性名雖同。因果相異。識之則不違。如師子吼問是也。不識則違。后迦葉問是也。說法既久。人情已怠。故命眾令問。而師子吼好問佛性。即以問者。為品名也。僧宗曰。自前以來。第一明經(jīng)理教。是經(jīng)之正經(jīng)也。既教圓理滿。能滅惡生善。力用彌曠。勝于余典。故第二廣嘆也。既如此勝益。豈可不依經(jīng)修行。故第三廣明五行十功德也。夫行之所生。專在照境。境中之妙。唯佛性。自此下答第三十四問。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也。夫圣人互相影響。知答時在此。因機致問發(fā)言。雖復(fù)對師子吼。而其旨所指。實答迦葉問也。寶亮曰。師子吼迦葉。同答第三十四問。上已明行體。今次明所發(fā)行之緣。若當(dāng)不識因果之性。則不成中道。故次就緣中。以問行也。今者廣明因果性體。使物識而行成。早出于生死。智秀曰。經(jīng)之大段第三。重明佛性義也。大判有八段。第一設(shè)六問。并答論佛性。第二明中道。第三明縛解。第四辯修道。第五明轉(zhuǎn)障。第六勸。第七辨不退。第八廣嘆也。明駿案。前五行十功德廣行。此下兩品廣境也。大判八段。不異此釋
爾時佛告一切大眾(至)有來問我不能答者
案。僧亮曰。上說因果。皆名佛性。若不說識其異。則因果俱昧。昧則生疑。疑則有無未判。故命令決疑也。僧宗曰。將明因果佛性之境故。先廣列所疑。勸令問也。僧亮曰。發(fā)悟不同。機緣不一。今宜須縵。告為眾人之道故。歷舉法問以為。寶亮曰。大判師子吼所論。不過十段。第一師子吼有六問。佛有六答。先往復(fù)辨彰。定因果性體。夫修道若心無所據(jù)。則行亦難進。故先明因果性。令指南有在。第二勸信。若于因果性中。信心未決者。勸依十二部經(jīng)。約應(yīng)佛觀因觀果。觀如來身口二業(yè)。所以而現(xiàn)。若為于物。不為己身。而現(xiàn)世者。得知天下有至極妙果。其理必然。令可得相與修因往趣也。第三明縛解。若于此因果性。信心不立者。則名為縛。若能安于大理。深生決信。則謂為解。第四辨修道。若欲從縛得解。要因修道。故次縛解后。明有道可修。第五明轉(zhuǎn)障。但群生聞此玄言。難為心用。若不以近事來誘。則無容入理。故云。應(yīng)修身戒心慧。能轉(zhuǎn)重業(yè)。人天中輕受。如其不爾。輕業(yè)重受。故第六因明勸修。欲得速離重障。要須修道。若不如此。難得離障。第七出能修道人。眾生既聞有修道。未知修之方法。故今廣明其相。第八嘆修道人德。凡夫心志狹劣。謂言日一麻一米?嚯y可忍。是以次辨此人之德。明行法得味。不覺為勞。居苦接化。如三禪樂。第九嘆經(jīng)。自不此經(jīng)中覺。則無由行成。有不思之德。第十嘆佛經(jīng)句。佛居化主。而能便蒼生。蒙法得樂。恩德如此。那可不嘆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至)如來大慈復(fù)垂聽許
案。僧亮曰。縱佛不命問。次已至慈旨爰降。即聞命矣。寶亮曰。眾時得悟。宜在于師子吼故。所以應(yīng)機而出
爾時佛告諸大眾言(至)是故今于我前欲師子吼
案。僧亮曰。不談問者之德。則聽者不至。故厚加贊嘆也。欲師子吼者。師子是無畏之號。唯佛乃具。十地菩薩具三行。能學(xué)佛吼。德亦不淺也。寶亮曰。所以先贊嘆勸大眾。設(shè)敬供養(yǎng)者。欲使受悟者。發(fā)殷重心故也
善男子如師子王自知身力(至)能師子吼真師子王
案。僧亮曰。敘佛吼之義。初身力智是果也。三行是其本。佛具此眾德。故能吼也。四足是戒。三行譬巖穴。振尾出聲者。出大悲之事。寶亮曰。身者法身也。力者十力也。牙齒者。一切種智用也。四足者。四如意足也。安住巖穴者。四禪深寂也。振尾出聲者。大慈悲也
晨朝出穴頻申欠呿四向顧望發(fā)聲震吼
案。僧亮曰。此四德者。頭捋吼益之相也。寶亮曰。此下正述如來。應(yīng)三界化眾生也。晨朝者。眾生機發(fā)開悟之謂也。赴彼之感。出四禪之穴也。頻申者。放光動地也。欠呿者說法也。四向顧望者。譬四無礙智也
為十一事何等十一(至)諸大香象怖走失糞
案。僧亮曰。說為益事也
諸善男子如彼野干(至)終不能作師子吼也
案。僧亮曰。舉聲聞無師子吼也
若師子子始滿三年則能哮吼如師子王
案。僧亮曰。舉菩薩有師子吼也
善男子如來正覺智慧牙抓(至)安住四禪清凈窟宅
案。僧亮曰。合前穴中事也
為諸眾生而師子吼摧破魔軍
案。僧亮曰。合第一現(xiàn)作師子也
示眾十力
案。僧亮曰。合第二試自身力故也
開佛行處
案。僧亮曰。合第三為令住處凈故也
為諸耶見作歸依所
案。僧亮曰。合第四為令諸子知處所故也
安撫生死怖畏之眾
案。僧亮曰。合第五為群輩。無怖心故也
覺悟無明睡眠眾生
案。僧亮曰。合第六為令眠者。得覺悟也
行惡法者為作悔心
案。僧亮曰。合第七放逸諸獸不放逸
開示耶見一切眾生令知六師非師子吼故
案。僧亮曰。合第八為令諸獸來依付故也
破富蘭那等憍慢心故
案。僧亮曰。合第九調(diào)香象故也
為令二乘生悔心故(至)諸菩薩等生大力心故
案。僧亮曰。合第十也
為令正見四部之眾(至)四部徒黨不生怖畏故
案。僧亮曰。合十一
從圣行梵行天行窟宅(至)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案。僧亮曰。合后四譬。說所吼之法;フf令義盡
善男子聲聞緣覺雖復(fù)隨逐(至)而亦不能作師子吼
案。僧亮曰。合野干也
十住菩薩若能修行是三行處當(dāng)知是則能師子吼
案。僧亮曰。合師子子。三年必能吼也
諸善男子是師子菩薩(至)供養(yǎng)恭敬尊重贊嘆
案。僧亮曰。舉譬總結(jié)勸恭敬也
爾時世尊告師子吼(至)汝欲問者今可隨意
案。僧亮曰。贊嘆既畢。重勸問也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云何為佛性
案。道生曰。問佛性體也。僧亮曰。第二問佛性體也。僧宗曰。凡六問。前三問。問因果性。后三問。問見義以證有也。此問果性也。果是宗極。所以命言先問也。下答以覺了神慧。體相下改為性也。本有天真之理。在乎萬化之表。行滿照周。始會此理。不離神慧。而說性也。寶亮曰。舉因果兩體為問也。為者言作也。謂作若為名果性體。作若為名二因性體耶
以何義故名為佛性
案。僧亮曰。第二問性義也。僧宗曰。此問因性也。謂不改之義?傻迷诠。而因中。以何理而稱性耶。寶亮曰。責(zé)所以因果性體。有何所以。得受性名耶
何故復(fù)名常樂我凈
案。道生曰。從以何義故至此。第二問也。既問佛性。以種生為義。以若生滅。故云何故復(fù)名常樂我凈耶。僧亮曰。第三問所以得稱常等四義也。僧宗曰。通因果問也。寶亮曰。偏問果性。何故獨稱常樂我凈耶
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至)一切眾生所有佛性
案。道生曰。若佛性不可得斷。便已有力用。而親在人體。理應(yīng)可見。何故不見耶。僧亮曰。第四問若身中必有。何故不自見耶。僧宗曰。舉見以辨有無義也。寶亮曰。此問障法也。若必有者。何故不見
十住菩薩住何等法不了了見佛住何法而了了見
案。道生曰。不疑菩薩不了了。仍嫌得見耳。佛性妙絕。備眾善乃見。菩薩住何等法。而得見耶。僧亮曰。第五問也。僧宗曰。下有二難。同顯見義。而此問據(jù)行也。寶亮曰。此問除障法也
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了見佛以何眼而了了見
案。道生曰。既云得見。以何眼見耶。乃以佛對之耳。僧亮曰。第六問也。僧宗曰。前據(jù)行以辨見。此據(jù)眼者。正以因之異也。寶亮曰。問所以不了。十地何眼故不了。佛五眼之中。用何眼。而獨了了耶
佛告善哉善哉善男子(至)諸佛世尊以何眼見
案。僧亮曰。福德智慧。義有短長也。何者。夫作罪則從情為易。修福則逆心為難。難則自策乃成。易則不課自起。以苦滅樂興。謂福以得不喪謂德也。是則一切眾善。無非福德。于中了真者。別名為慧耳。是以無學(xué)之地。皆得具其二也。僧宗曰。前后致嘆。蓋發(fā)時人之心耳。寶亮曰。明具此莊嚴。乃識此因果之理也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云何名為福德莊嚴
案。僧亮曰。將辨其相。發(fā)問以起予。僧宗曰。請釋其旨。欲興后問
善男子慧莊嚴者(至)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羅蜜
案。僧亮曰。目地為行。皆以理解為稱。悉是慧也。凡夫取相之福。不能度生死。非福乃至非般若也。僧宗曰。下有三重釋也。此第一以住下為福。上住為智慧也。寶亮曰。第一從初地至十地。取緣中忘相正觀無漏空解。為慧莊嚴也。取十地觀智。為福德莊嚴也。乃是雙要。是從義取判也
復(fù)次善男子慧莊嚴者(至)聲聞緣覺九住菩薩
案。僧亮曰。聲聞至九地。有重到未盡。不能少見佛性。不得稱慧。上說凡夫。此說圣人
復(fù)次善男子福德莊嚴(至)無有無果報無礙常住
案。僧亮曰。學(xué)法為福德。無學(xué)為智慧也
善男子汝今具足是二莊嚴(至)是二莊嚴能答是義
案。僧亮曰。結(jié)二莊嚴。興問答也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至)一種二種者是凡夫相
案。僧亮曰。上說緣有名福德。凡夫法。若爾者。諸法中無二。具二者。不應(yīng)問。況能答耶
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薩(至)則能解知一種二種
案。僧亮曰。能知一種二種者。一是涅槃。二是生死。皆就有中差別具二。乃見不應(yīng)言有皆是到
若言諸法無一二者(至)一切諸法無一無二
案。僧亮曰。謂說有無。皆是世諦差別者也
善男子若言一二(至)具二莊嚴者能問能答
案。僧亮曰。凡夫不見常。不見無常也
善男子汝問云何為佛性者(至)吾當(dāng)為汝分別解說
案。僧亮曰。將欲答問。先舉問而誡令善聽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
道生曰。答問佛性體也。要當(dāng)先見不空。然后見空乃第一義。第一義空。已有不空矣。佛始見之。故唯佛是佛性也。十住菩薩。亦得名見。下至大乘學(xué)者。又得名焉。所以舉第一義空。為佛性者。良以義類是同。而該下學(xué)。用進后徒。不拘常義。而無非是。必可以答無畏問也。僧亮曰。佛智之境。是因性也。僧宗曰。答初問也。初問果。今答云。以覺了為佛。下改名性。為第一義空。舉境以辨果智之用也。境下不過常以無常。常是理中之極。故稱第一義也?照呓饎偂R允求w是苦集。不免壞敗。故可空也。寶亮曰。第一問有兩意。今答亦二別。且先出果性。佛果如如。以法性為體。無一切相。出百非之表。故名第一義空也
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案。道生曰。不兼見不名智慧也。僧亮曰。佛照境之智。是果性也。所以境智雙舉者。智以照境為能。境若不深。無以顯智之能。若智照不明。無以表境之深。要以境智相發(fā)。智功乃顯也。第一義者是涅槃。涅槃?wù)嫠捉詫?偯谝涣x也。空者是生死。生死是俗皆虛?偯麨榭找。僧宗曰。向已舉境。今明善識第一之與空者。即名佛果能照之智慧也。寶亮曰。既解果性。今先舉體以取智。若不據(jù)用以辨體。無以表因果性異。故明佛果眾德。唯以第一義空。為體也
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
案。道生曰。單取前句。非第一義也。僧亮曰。釋境空也。生死以癡為本。無所見故也。僧宗曰。簡二乘人也。二乘人在無生平等之時。亦稱第一。佛果居生死之表。亦稱第一人情疑是相濫。是故簡之。謂二乘皆不見空不空也。寶亮曰。佛果體圓。中道之解究竟。于時不復(fù)見空與不空為異。但一相無相?张c不空。無可為異。故云。唯有智者。能見空不空。六行之解。悉爾也
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嘀c樂我與無我
案。道生曰。明兼見者也。僧亮曰。釋境第一義也。涅槃以智為主。除顛倒故。不空也。僧宗曰。雙識二理。謂佛菩薩也
空者一切生死
案。僧亮曰。重釋空也。生死真則無性。俗則無常。故名空也
不空者謂大涅槃(至)我者謂大涅槃
案。僧亮曰。重釋第一義也。涅槃?wù)嬉酂o性。俗則常住。故名不空也。寶亮曰。昔明世諦為有。以第一義諦為無。今明生死虛假。空無自體。故名為空。涅槃?wù)鎸嵜钣。故名不空。是以一家所解。生死二時是不有。涅槃亦有二時不無也。何者。構(gòu)因之日。即體虛偽。及至觀解。照無一實。故兩時推求。并無自性。悉是顛倒妄有。今眾生神解。因時已有。修道所除。俗盡真現(xiàn)。兩時不空也。所以稱涅槃不空。生死為空矣
見一切空不見不空(至)不見我者不名中道
案。道生曰。不偏見者。佛性體也。僧亮曰。釋佛智也。先辨偏見者。非佛以非是顯是也。僧宗曰。理而為論。豈有不識耶。就教而言。但一向唯作空解。解偏故。不名中道也
中道者名為佛性
案。僧亮曰。舉不偏之見。以顯照無不周。所以稱佛也。僧宗曰。指果地性也。寶亮曰。佛果佛性。方是解中道之理耳
以是義故佛性常恒無有變易
案。道生曰。不偏則無不真矣。僧亮曰。結(jié)智所以是佛也。照周則惑盡;蟊M則無變易也。寶亮曰。遂果性體也。向言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下舉二乘不見。以對明
無明[雨/復(fù)]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
案。道生曰。不可以不見為無常也。僧亮曰。答第三問也。境界常有。而[雨/復(fù)]故不見
聲聞緣覺見一切空(至)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案。僧亮曰。顯不見之人也。不見境故。智亦俱亡也。寶亮曰。三乘觀道。偏不見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中道之行既不成。云何能得見佛性耶
善男子不見中道者(至)二定苦行三苦樂行
案。道生曰。三種皆與見中道名也。有真見者。居然自別也。僧亮曰。辨正因緣因性也。凡夫二乘。即情為見非見也。明因有耶正。亦有遠近。以三種別之也。僧宗曰。從此下答第二問也。答中凡有三種。初明正因。第二明緣因。第三明境界因。其前問云。生死無常。復(fù)以何理。亦稱性耶。今先收因地三種人。神明斯盡。以其有正因之義。必有成佛之理。非木石也。因中說果。亦稱為性耳。寶亮曰。第二重辨出緣因正因二因性之體也。佛今出三種中道。一定樂行。二定苦行。三苦樂行。云此三人。盡稱見中道。故菩薩居定樂行者。解稱真俗二諦。終歸除苦得樂。津濟六道。緣因行成就。可為正位。而凡夫居在苦中。心無厭背。云何見中道耶。故一家解云。夫中道有二途。自有諦二中中道。自有理中中道。二諦中中道解。即是緣因性也。理中中道。即是一切眾生。避苦求樂。解正因佛性。夫中道之義。本是稱理之心。然有神識者。無一剎那心中無有此解。天下苦實可避。樂實可求。既用心得所。豈非中道。若苦不可避。而欲強厭。樂不可得。而欲強求。此便乖理。然今此心。既不乖大理。云何非解。但此解是境中之用。非造緣之知。亦非善惡因之所生。若善因所生耶。唯應(yīng)人天中有。三涂應(yīng)無。若惡因所生耶。則應(yīng)三涂獨有。人天應(yīng)無。而今莫問人天六道。無一剎那。無此解故。故知此解。乃是妙本之異用。無變改之心也。是以勝鬘經(jīng)說。出如來藏。與自性清凈心。冥會此旨。然則經(jīng)經(jīng)微據(jù)。理自彰矣?鄻沸小V^聲聞緣覺者。二乘人非不厭背求出世之意。故名為樂。封執(zhí)居心。不免生死。故名為苦。但二諦中中道解不成。非不是善。故屬緣因。攝正因性故。自宜有然。今者出三種中道。以為二因之體。二因乃同用真如為體。今唯得據(jù)用來辨
定樂行者所謂菩薩摩訶薩(至)阿鼻地獄如三禪樂
案。僧亮曰。見涅槃常樂。知生死幻偽。安之為化。以為苦也。僧宗曰。從初地乃至十地菩薩。致苦眾生。其心甘樂。如三禪也
定苦行者謂諸凡夫
案。僧亮曰。不識真樂。不覺惑苦。常行顛倒。謬以道也
苦樂行者謂聲聞緣覺(至)行于苦樂作中道想
案。僧亮曰。二乘比之。于凡為樂。方之菩薩為苦。于此二間。情以為足。故云作中道想也。僧宗曰。從苦法忍。至緣一覺。以其不能安生死。以化物說之為苦。以其解苦性空。于凡夫為勝。亦小小化物。故謂苦樂行也
以是義故雖有佛性而不能見
案。僧亮曰。結(jié)二乘凡夫。雖有而不見
善男子如汝所言以何義故(至)三菩提中道種子
案。道生曰。一切諸佛。莫不由佛而生。是以前佛。是后佛之種類也。僧亮曰。已說因果二性。今通釋二性得名之所由。答第二問也。性有二義。一謂種類相生。二謂守分不改。今言種子者。通說因性。亦通是種矣。僧宗曰。舉其問而答也。向三種心。能生菩提之功。故稱為性耳。非是果故。稱性也。寶亮曰。答第二問。有兩重。初直答因果性之所以。次更明上三人。釋所以有三異之意也。此第一重。先明果。佛性中道解。見理周悉也。中道種子者。次答正因因緣。明子能得果也。先明果性所以。今明緣正二因所以也
復(fù)次善男子道有三種謂上下中
案。道生曰。前言三種中道。但取兼見。為佛性體。而中必能通故。故云道耳。今明三道。取其能通。明真道有在也。僧亮曰。通辨二因二果也。下者正因。上者緣因。中者后身菩薩。及佛果也。僧宗曰。上明正因竟。今收因地之善。明緣因也。凡夫為下。二乘為上。菩薩為中也。寶亮曰。此第二重也。次開因果兩廂。明上見中道者。若計梵天是常。是則向者定苦行人也。計三寶無常者。是向苦樂行人也。中者是向定樂行人
下者梵天無常謬見是常
案。道生曰。背道非實。名為凡夫。凡夫故為下也。僧亮曰。以其沉淪之義。[泳-永+公]流為下也。僧宗曰。既言謬計。何得言善。今取為緣因者。以其伏結(jié)。修六行。攝心于禪道耳。此乃非勝道。要有善義。故不得不取也。寶亮曰。凡夫一向居苦。但有正因也
上者生死無常(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案。道生曰。與真反也。茍是實者。生死為無上。是以義稱為上矣。僧亮曰。二乘不見佛果常故。于生死無常。不可為謬也。了非為是。謂之計生死為常也。僧宗曰。此釋二乘人也。謬見常者。其傾正使已盡。唯余習(xí)氣。約教而言。二乘猶有八倒之習(xí)。如三修所明也。今不取習(xí)義為緣因。正取無漏善為緣因。上者凡圣二位。彼凡既下。此圣宜言上也。寶亮曰。二乘行不得中道。然非不是緣因性。若能改于固執(zhí)。必得上果
中者名第一義空無常見無常常見于常
案。道生曰。無有得第一義空者。故不名下也。僧亮曰。見三界過。見涅槃常。以不到故。逆流為上也。僧宗曰。菩薩識第一義空。所以言中也。以離凡夫之下。非二乘之上也。寶亮曰。釋上定樂行人也。菩薩稱而解終歸。用此第一義空為體也
第一義空不名為下何以故一切凡夫所不得故
案。僧亮曰。凡夫以[泳-永+公]流為下。以不得故。于凡不名為上。證非下也。寶亮曰。明二乘不能會此第一義空。故不名中道。若發(fā)真解。乃得無上菩提也。凡夫不能得故。所以不名為者。是下也
不名為上何以故即是上故
案。道生曰。上道非上。從意為上耳。寶亮曰。反流盡源。故即上也。僧宗曰。既出二重之上。與佛不殊。亦義得為上。中道解故。稱為中耳。寶亮曰。初地以上。有當(dāng)分之解。與佛解不殊。但未滿足為異耳。二乘人未有此解。豈得同稱為上耳
諸佛菩薩所修之道不上不下以是義故名為中道
案。僧亮曰。第一義空。唯佛乃見。今該取菩薩者。以后身少見佛性。方之九地。名見中道者也
復(fù)次善男子生死本際(至)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
案。道生曰。即生死為中道者。明本有也。僧亮曰。說境界因也。但說生死。不說涅槃為異耳。無明是現(xiàn)在苦本。愛是未來苦本也。明二世之苦。以惑為本。具一切空也。是名中道者。三種是中道也。僧宗曰。此下釋境界性也。就此中有八翻明義。此下第一翻。即是答第三問也。略舉二世之因。而過去世中。但取無明,F(xiàn)世中。但取有愛也。無明為現(xiàn)在本際。有愛為未來本際。此之因果。即為中道也。寶亮曰。答第三問也。先釋眾生。所以不能見中道之意。正以無明有愛。生死不絕故也。是名中道者。名十二因緣也
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為中
案。僧亮曰。道偏則不能破病。不偏者。則能破病。以破病故。名之為中也。僧宗曰。此境生智。智能破故。所以稱為破也。寶亮曰。若能觀十二因緣生。稱理之解。必能破生死也
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為佛性
案。僧亮曰。中道智是佛也。道為智因故。說因為性耳。寶亮曰。既如因緣理而照。生中道之解。得名緣因佛性也
是故佛性常樂我凈
案。道生曰。本有種生。非起滅之謂。是以常樂無為耳。僧亮曰。以中道常故。佛性常也。僧宗曰。言性理是常。眾生以惑覆故。不得常用。雖未得常用。要是常因。承此句?梢粤x合第三問也。寶亮曰。照既窮源。生死苦盡。所以言常也
以諸眾生不能見故(至)無常無樂無我無凈
案。僧亮曰。不見三種中道。故無常也
善男子譬如貧人家有寶藏(至)是人即得常樂我凈
案。僧亮曰。有而不見者為譬也
佛性亦爾眾生不見(至)眾生即得常樂我凈
案。僧亮曰。合譬也義與善業(yè)喻同也。寶亮曰。釋旨亦不異上佛性品中意也。答第三問竟此也
復(fù)次善男子眾生起見(至)如是觀智是名佛性
案。道生曰。十二因緣為中道。明眾生是本有也。若常則不應(yīng)有苦。若斷則無成佛之理。如是中道觀者。則見佛性也。僧亮曰。上說境界。今說智者緣因也。智能斷除斷常之惑。無謬斷常之過也。僧宗曰。第二翻也。謂失解則斷常。得解則不斷不常。故借惑以辨觀體也。寶亮曰。上已答三問竟。此文復(fù)何意來。故一家所解。凡為二義。一則通論眾生不識因緣之病。二為定因果性有所在。其意云何。眾生既即身有佛性。而所以不得用者。正由不體有為無為故起。常等病。謬解在心。故不能得此常樂我凈。向來明此因果性。即不離十二因緣。使物情識理。不此外覓法。正有斯二意。故次辨此理。其大旨乃爾。復(fù)就此文中。略分有九意。第一先明觀十二因緣得所不得所。若先安法性無為理。離斷離常。稱境。而知成緣因佛性。若當(dāng)緣境不稱境。不安無為。執(zhí)斷執(zhí)常。乖中道行。第二正開重因重果。定因果性。明此因果俱不離十二因緣。第三正辨出因果性體相。第四判因果性位。第五嘆十二因緣。因果性理之甚深。第六明眾生雖與此十二因緣共俱。而不覺不知。唯十住菩薩與佛。能窮鑒此深理。故見因緣之始終。第七明行人既觀智窮深。斷生死因緣相續(xù)虛偽果盡。便徹見法性。即用此深法為體。得成靈覺。第八辨觀因緣之智有階級。生解有淺深。第九總收結(jié)句。今從眾生起見下。為第一意之始。凡夫正起斷起常。乖生滅道。不識法相。理外行心。故不名中道也。無常無斷。乃名中道者。若就生死邊為論。據(jù)識生滅道為語。恐此意不然。何以故。世諦虛妄有。即體如幻。終歸滅無。豈不斷不常。唯神明妙體。法性無為。始可得稱不斷不常。能心緣此理。不取有無相。方得名中道。既稱此理解。便識因緣虛。觀照智生。即名緣因佛性。若能如此解。名為得法
二乘之人雖觀因緣猶亦不得名為佛性
案。道生曰。滅于死者。乃曰涅槃。茍日不見。豈能得乎無。有得義故。以不得為名。況不觀者耶。僧亮曰。明二乘空觀。未除斷常。不得勝因之名也。僧宗曰。第三翻以二乘人。得理不深。所以不見也。寶亮曰。二諦中中道之解既不成。云何見佛性耶
佛性雖常以諸眾生無明[雨/復(fù)]故不能得見
案。寶亮曰。因果性常。無明[雨/復(fù)]故。所以不見
又未能渡十二緣河猶如菟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
案。道生曰。如菟馬者。二乘觀也。菟馬度河。不得河底。以況眾生無明所[雨/復(fù)]。不見理也。僧亮曰。明觀淺也。不見因緣始故。不斷常見。不見因緣終故。不斷斷見也。寶亮曰。第二說三乘同觀無生。但見理不同。有深淺之異。借菟馬度河。為譬也
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至)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案。僧宗曰。十二因緣生之性也。寶亮曰。此智慧于有為無為兩理上。生是緣因性也。取觀因緣之智。名緣因性。而體是避苦求樂之解。名正因性。二種雙顯也
善男子譬如胡苽名為熱病(至)十二因緣亦復(fù)如是
案。道生曰。向明十二因緣觀智。該取因時。名為佛性。故以胡苽為譬。真見因緣。然后果成者。非其譬矣。僧亮曰。上說因為種子。是謂種性相生也。今說種子為性。是因中說果。所以為異耳。寶亮曰。為上二因作譬也。雖復(fù)非佛。以能得佛果。故名佛性
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
案。道生曰。向佛性名中。有因有果。故今明因果有屬也。僧亮曰。上說因果事已周。悉是會上宗也。分空為兩因。分第一義為兩果。明因果相承。不離因緣。皆無自性也。僧宗曰。第四翻也。有因者十二因緣。為智作因也。因因者。即是智慧。此智為菩提作因。菩提為涅槃作因。是為因家之因。故言因因也。有果有果果者。菩提是果。而涅槃又是菩提家果也。寶亮曰。第二意。正定因果性也。明此因果性。即用十二因緣為體也。有因者正因也。論理應(yīng)以正因為因因。以正是因緣之因故也。今但正因性。至佛不改。當(dāng)因位而言因也。因因者。緣因性。有移動不定。故有重因之號也。果者。謂菩提也。種智是萬行果。故受果名也。涅槃對生死得稱。是為果上立果。故云果果也
有因者即十二因緣
案。僧亮曰。十二因緣。能生觀智。故名因也
因因者即是智慧
安。道生曰。智解十二因緣。是因佛性也。今分為二。以理由解得。從理故成佛果。理為佛因也。解既得理。解為理因。是謂因之因也。僧亮曰。觀智于涅槃為因因也。以菩提智是涅槃觀智。是菩提故。所以不于菩提為因因者。欲周歷四法故耳
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菩提于觀智為果也
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案。道生曰。成佛得大涅槃。是佛性也。今亦分為二。成佛從理。而至是果也。既成得大涅槃。義在于后。是謂果之果也。僧亮曰。涅槃是菩提之果。望觀智而言是果果義也
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至)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
案。道生曰。因果同為譬耳。作因果不同。前二分為四。此乃為三。此為異也。僧亮曰。舉十二因緣。相生為類也。僧宗曰。無明為行作因。故言因也。此行復(fù)為識作因。若類前句。還以行為因因也。一以從前因而生。二以與識作因。故言因因也。而文句言無明為因因。亦應(yīng)以十二因緣為因因。如似不類也。消息取耳。寶亮曰。為因果立譬也。就三法上;ネ。有因因果義也
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至)不來不去非因非果
案。道生曰。緣生非實。故不出。緣散必滅。故不常。前后故不一。不離故不二也。來去之義類生滅也。非作因故非因。非因故非果也。僧亮曰。不出不滅者。從緣故空無涅槃。是不出。無生死故不滅。下類爾。非因非果者。無前者為因。無后者為果也。僧宗曰。第五翻。舉理以成中道觀智之用也。不出者。不出至現(xiàn)在也。不滅者。不一向斷滅。其有續(xù)生于后義也。不常者。即是不出。不斷者即不滅也。非一者。因果異故也。非異者。始終相續(xù)為一。不來不去者。不從未來來至。現(xiàn)在亦無一物入過去也。非因非果者。非異因家之果。非異果家之因也。寶亮曰。第三意。上明因果性。不離十二因緣。今次出其體相。明十二因緣。正用此真如法性無相無為為體。若如昔教一向談空。恐圣旨不在。若一向是空。何須贊嘆。因緣甚深。故知為顯今教也
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
案。道生曰。佛性是種生義。故是因非果也。僧亮曰。正因性。于四法最是。僧宗曰。此下第六因果門也。謂十二因緣境界性也
是果非因如大涅槃
案。道生曰。涅槃是究竟義故。唯果而非因也。僧亮曰。無復(fù)果也。僧宗曰。極果報也
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
案。道生曰。乖理為作有。皆因緣生也。無不因無不果也。僧亮曰。觀智也。于正因為果。于菩提為因也。僧宗曰。取觀照之智。通因果也
非因非果名為佛性
案。道生曰。不從因有。又非更造也
非因果故常恒無變
案。道生曰。作有故起滅。得本自然。無起滅矣。僧亮曰。菩提果性。非因所作。所以名第一義也。僧宗曰。謂三菩提也。非因故非因。不為生所生故非果也。以非生因所得故。所以常恒也。寶亮曰。第四意。明判因果性位也。是因者正因也。正因唯得居因位。不得稱果也。是果非因者。涅槃也。唯得名果。不得稱因也。是因是果者。緣因性有。即因即果義也。非因非果者。還遣向言涅槃名果。萬行是因。物情執(zhí)言。謂是生因生果。今遣言。涅槃之體。百非所不得。非生因之因。復(fù)非生因之果。無名無相。豈是因是果耶
以是義故我經(jīng)中說(至)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案。道生曰。因果之義。備于十二因緣中矣。十住菩薩。其猶病諸。況二乘乎。僧亮曰。以上空有二門辨義。皆非二乘所測也。舉昔所說三事。證因緣理甚深。一嘆理甚深。二眾生不知。三唯佛能了。下別釋也。僧宗曰。第七翻。非二乘所智。故曰無知無見也
以何義故甚深甚深(至)無有慮知和合而有
案。僧亮曰。第一證甚深也。僧宗曰。釋甚深也。續(xù)故不斷。滅故不常。故能辨果也。雖念念滅者。以相似種類。遂有一用也。寶亮曰。第五意。贊嘆十二因緣理深。本嘆此理深者。乃意在神明體真。不論生死。生死虛構(gòu)。有何甚深。而所以獨嘆十二因緣。不嘆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者。是等因成假名法門。非始終相續(xù)。十二因緣是始終法門。故就此為嘆也。無知無見者。理既深遠。豈易可知見。唯佛行滿。得具足見。十住仿佛見也。不可思惟者。法性理幽。唯佛境界。非是二乘下地可思忖也。以何義故。名甚深者。此下去正釋因緣之體。所以甚深之意。明眾生行業(yè)。不常不斷。而果報不忘。眾生若造業(yè)。直以虛偽神明為體。應(yīng)逐三相無常。若逐三相所作善惡業(yè)。云何得在。而起業(yè)后。經(jīng)百千萬劫。由自得報故。知有法性。為神解主。常繼真不滅。其體既無興廢。用那得滅。若得解以后。癡用乃可無。后未有解來常癡。故是業(yè)。業(yè)即是癡。障智之義。呼為煩惱。招生感果。因之為業(yè)。即一體而義分也。雖念念滅。無所失者。既真俗共為神明。俗邊乃可三相滅。就真邊往取。癡義常存。故無所失也。雖無作者。雖無有如神我作者。而不無作業(yè)也。雖無受者。雖無有如十六知見神我受者。而有因必得果也。無有慮知和合有者。亦無有如外道所計神我和合知者。然有因故牽果。理數(shù)相感召。如其無此法性為體。起業(yè)之后。寄致何處。昔經(jīng)乃唱。有成就之語。定若為成就耶
一切眾生雖與十二(至)不見知故無有始終
案。道生曰。不從作有。豈有始乎。既不見知。何有終也
十住菩薩唯見其終不見其始
案。道生曰。十住幾見仿佛其終也。始既無際。窮理乃睹也。僧亮曰。證不見者也。僧宗曰。十二因緣。至金剛時斷故。其終易了。尋其本源。不可而知也
諸佛世尊見始見終以是義故諸佛了了得見佛性
案。僧亮曰。證唯佛能見也。僧宗曰。始無源而照。正以始于無始。如凈名言從癡有愛。豈知始乎。勝鬘亦云。無始無明也
善男子一切眾生不能見于十二因緣是故輪轉(zhuǎn)
案。僧亮曰。舉不見之損以結(jié)也
善男子如蠶作繭自生死(至)流轉(zhuǎn)生死猶如拍毱
案。僧亮曰。為不見者。為譬也。寶亮曰。第六意。眾生雖與此理共俱。而不覺知故。作因得苦。無窮無已。唯諸佛菩薩。覺知此理。修因感果。窮此因緣。故知始知終。今言十住菩薩。知終不知始者?执朔菍嵳。何以知。然佛既始終但見。何容十住指知終不知始。亦應(yīng)彿仿知始。而今但言知終不知始者。此正為課不行道者。云十住菩薩。三阿僧祇行道。尚不知始。況不行者而知。若約事作行。有終可據(jù)。始既微末難尋。故但言知終。理而為語。則始終俱仿佛。知唯佛一人。獨了了窮。鑒此十二因緣。得見佛性
善男子是故我于諸經(jīng)中說(至)十二緣者即是見法
案。道生曰。法者理實之名也。見十二緣。始見常無常。為見法也。僧亮曰。舉昔經(jīng)證見者之益也。滅苦是佛。故云即是見佛也
見法者即是見佛
案。道生曰。體法為佛。法即佛矣
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
案。道生曰。夫體法者。冥合自然一切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為佛性也。僧亮曰。舉今說以會昔旨也。寶亮曰。第七意。明解窮達源。若生死頓盡。即名見真法。以見此真法故。即名見佛。大覺現(xiàn)前。無復(fù)闇障。即用此真如法性為體。成一切種智也。若神明不以此法性為源。經(jīng)那得言見十二緣。即名見法。若是見生死法。常住佛果。復(fù)那得云。用此法為體。若當(dāng)是生死空。如于昔教。應(yīng)同灰身滅智。復(fù)不得稱常。常法復(fù)無始生義。故知神解用此為本。直除滅虛偽。顯出此真常之旨。其事如下富那外道之說譬也
善男子觀十二緣智(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
案。僧亮曰。凡夫不見所以令受苦也。而見有深淺。苦滅不同。不見佛性者。中道是佛性。二乘偏見。不見中道也。僧宗曰。第八翻。謂四種人。淺深觀之。唯上上觀。乃窮故知深也。寶亮曰。第八意。次明觀十二緣智。階級定相。向言十二因緣理深。無知無見。唯佛能窮。鑒其始終。今故次明降佛以還。亦得觀此理。但觀而未達。故發(fā)解有深淺。階級有四異。下智得聲聞道。中智得緣覺道。上智得住十住地。唯上上智者。見因緣窮。故成無上道。此言得聲聞道?址鞘菍嵭姓摺H艏难哉T愚。故宜無嫌也
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至)佛者名為涅槃
案。僧亮曰。第一義空。名為中道。還結(jié)上宗也。此二總涅槃生死。不偏境智。皆名中道也。僧宗曰。謂境界性也。第一義空者。謂照境之智也。名中道者。謂智照不偏也。中道名佛性者。解圓成極果也。即涅槃?wù)。果之果也。寶亮曰。第九意。總收結(jié)會。明四種佛性。皆不離十二因緣。既言窮此理得成佛。因果佛性。豈得離于十二緣。故言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即第一義空者。乃遠結(jié)于上佛果。佛性中道解滿。萬德皆備。唯用此第一義空為體。若通欲取結(jié)四種佛性盡。同用此第一義空為體。然今結(jié)意?謸(jù)果性為言也
爾時師子吼菩薩(至)一切眾生何用修道
案。僧亮曰。問意。謂若因亦佛性。果亦佛性。名義無差者。何用修道。以求成佛耶。僧宗曰。此難之生。由佛上說見。法即是佛。佛即佛性。人情于此言中。新生此疑。若佛與佛性不異者。是則有性。則有佛。何假修道耶。寶亮曰。此下去為釋疑。而生問。此疑藉何而起。因上答三問。后定因果性。物便生疑。若因果佛性。俱不離十二因緣。是則因性與果性。竟自無差別。何用修道。既致疑有兩。故下答亦二無有差別。以為一問。何用修道。為第二問。故佛下答去開為三問答。兩問即為二段。第二勸令忘懷。今言是義不然者。先遣也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至)然諸眾生悉未具足
案。僧亮曰。夫一豪知見。皆是佛理未足者名因性。具足者名果性。性名雖同具不具異也。僧宗曰。就答中有五重。又明雖復(fù)當(dāng)性。然要須修道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惡心害母(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案。僧亮曰。釋言有者。以未來定得故名有。非今有也。僧宗曰。第一重。寄現(xiàn)有業(yè)故。必招當(dāng)果。佛性亦爾。云何不須修道耶
以是義故我于此經(jīng)(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案。僧亮曰。舉昔偈為證也。僧宗曰。第二重舉偈。以況因果不并也。有煩惱則無涅槃。豈得不須修道耶
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至)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凡有心者。向言定得。今明有心求樂。求者皆得。但遲速為論耳。僧宗曰。第三重。乳必生酪。所以須醪。暖等必生。所以須修道也。寶亮曰。先答初問。明佛與佛性。雖無差別。要自悉未具是。至于得佛之時。乃可無差。而今未得。云何無別。故下即寄譬。來明未來有義。現(xiàn)在時中。無有當(dāng)果。故言有非己有之有也。眾生亦爾。悉皆有心者。下文言。正因者。謂諸眾生。而此中云。心是若用避苦求樂。解為正因者。若為會此文耶。各自有對。此云心。是對果地種智為語。言眾生是者。對佛時行人為語。若論其正位。由取避苦求樂。解用為位也
善男子畢竟有二種(至)諸結(jié)覆故眾生不見
案。僧亮曰。上言定得菩提。畢竟得。今說不但得果。亦得因也。莊嚴是因。亦是世間也。一乘者。佛智是乘之究竟。說乘名也。僧宗曰。第四重。借因以況果也。莊嚴畢竟。猶在因中。眾生成就因理。豈況果性。在生死之外。而當(dāng)不須修道耶。寶亮曰。答第二問。明應(yīng)須修道。莊嚴畢竟者。謂金剛心也。究竟畢竟者。無學(xué)果也。世間畢竟者。還是金剛心時。體由未免苦無常。故言世間也。出世畢竟者。還是無學(xué)果。體免離三相。故言出世也。莊嚴畢竟。據(jù)萬行為言。究竟畢竟。道眾生所得佛果一乘。但眾生有此佛果一乘。正由無明障覆故。不能得見理。若如此急應(yīng)修道。那得難言不須修道耶
復(fù)次善男子佛性者(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道生曰。佛性義現(xiàn)。莫先于此。故即以為名烏
善男子首楞嚴三昧者(至)首楞嚴定名為佛性
案。僧亮曰。果性名隨果有能為名不一也。依文而言。此五名并是無學(xué)也。寶亮曰。明首楞嚴。是三世諸佛之母。能生一切種智。明眾生亦有。但不修集故。不能得成無上菩提。首楞嚴有五種名者。隨義為五位。第一以堅固為名。二以智慧為目。三以能摧得稱。四以仗物為況。五以覺察為旨。正是一金剛心。逐義異故。有多種名
善男子我于一時(至)為眾生故說名為我
案。道生曰。我名本出常存不斷。佛性不斷。則是其義。故以名之。非實是也
善男子如來有因緣故(至)而說無我得自在故
案。道生曰。常故自在。是我義也。應(yīng)感無端。此之自在。從彼而出。本非我故。復(fù)名無我也。僧亮曰。上說因非性說性。今明非我說我。樂凈亦爾。佛性實非我者。因無自在非我。有因緣至非虛妄。前除斷滅之惑。后去計常之倒。皆非虛也。為世界故者。為除世人麻米之我也。寶亮曰。第五證當(dāng)有之義也。于時梵志。聞當(dāng)有之義。悉發(fā)道心。豈得不修道耶。僧宗曰。我于一時。住尼連禪河下。第三文勸時眾。應(yīng)忘懷取法。佛語無方。不可聞此一邊而執(zhí)著也。如昔佛一時為梵志。說正因佛性為我。佛性實非我。正以善巧方便。應(yīng)眾生根。令物悟道。豈可聞?wù)f此正因性為我。而生執(zhí)耶。若爾我所言。眾生當(dāng)?shù)梅稹9恃杂胁坏。便?zhí)言。眾生有佛性。不須修道也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涅槃經(jīng)》十句經(jīng)典語錄
- 經(jīng)常煩惱的話,煩惱也會跟著增長
- 大般涅槃經(jīng)中的涅槃思想
- 第二十一卷 南本大般涅槃經(jīng)
- 大般涅槃經(jīng)四相品斷肉食章
- 大般涅槃經(jīng)論
- 曇無讖與《大般涅槃經(jīng)》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卷第三十
- 《大般涅盤經(jīng)》略釋(下)
- 《大般涅盤經(jīng)》略釋(上)
- 《涅槃經(jīng)》與涅槃師
- 《大般涅槃經(jīng)》在北朝隋唐時期的傳播與影響
- 涅槃傳譯與中國涅槃宗的形成
- 涅槃學(xué)派——弘傳《涅槃經(jīng)》而得名
- 涅槃經(jīng)原文
- 涅槃經(jīng)文章
- 涅槃經(jīng)講解
- 涅槃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集解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xí)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