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入門須知 >

佛教法事活動常用儀軌大全

佛教法事儀軌——開光放生、剃度儀軌

  開光儀式(1)

  一:灑凈儀式,到心經止

  二:念偈:

  佛面猶如凈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圓光普照于十方,入于此會現(xiàn)佛座,一切塵中悉如是,佛身無來亦無去,所有國土皆明現(xiàn),蕩滌塵垢光燦爛,洗凈人間萬慮憂,皆令眾生增;

  點眼眼通圓照法界,點耳耳通妙聞十方,點鼻鼻通遍嗅諸香,點舌舌通善說妙法,點身身通分身塵剎,點意意通普潤群機。

  三:佛心我心心心相印,心光佛光光光互照,我與諸眾同入如來大光明藏。

  四:開光咒:

  唵 珂慕伽 缽頭摩遜那隸 陀羅陀羅 曼那隸吽。

  唵 拶克芻 拶克芻薩滿怛拶克芻 尾刷達尼娑訶。

  請永住咒:

  唵 蘇巴拉底思茶 跋舍羅耶 娑訶。

  開光儀軌(2)

  一:灑凈

  二:剪彩,在院進行,請法師,施主頭,宗教部門致詞。

  三:開光:

  1:維那呼:迎請和尚或主法(鐘鼓齊鳴)

  2:維那舉“戒定真香”或“佛寶贊”,主法拈香,禮佛畢。

  3:維那擊大磬三聲。

  4:主法向佛合掌云:萬德莊嚴相,法性清凈身,湛然應一切,普利濟眾生。蓋聞:妙應本虛,唯至虛而能應,真空無相,乃假相而顯真,極大難名,圓光普照。(應開啟頭上蓋布)

  5:維那舉唱迎請佛菩薩,各三稱。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眾等,一心奉請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消災延壽藥師如來,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唯愿不違本誓,哀憫有情,居慈蓮座,降臨道場。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眾等,一心奉請幽冥教主本尊地藏王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大勢至菩薩,藥王菩薩,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大菩薩,唯愿不違本誓,哀愍有情,居慈蓮位,降臨道場。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眾等一心奉請,護法韋馱菩薩,伽藍菩薩,四大天王,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護法藏菩薩,護持圣教,光臨道場。

  6:主法向佛合掌白云:佛身充遍于法界,普現(xiàn)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糜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

  伏以:紺月金容,現(xiàn)四八之妙相,眉間玉毫放百億之寶光,諸佛菩薩,依正莊嚴,何待弟子為之開啟,然而,實際理體一法不存,度人化世,須仗事顯,理應如是,事應為之。

  7:維那舉:佛面猶如凈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圓光普照于十方,喜舍慈悲皆具足。如于此會見佛坐。一切塵中亦如是,佛身無來亦無去,所有國土皆明現(xiàn)。

  8:主法云:今者某某寺院,某某佛菩薩塑裝金身功德圓滿,將為開點靈光,利益有情。

  主法用毛巾擦佛面云:拂去塵埃真性顯,洗凈人間萬慮憂,主法以筆于鏡面畫(梵語吽字)后云:圓光普照于十方,咸令眾生增;。

  或:佛面猶如凈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圓光普照于十方,入于此會現(xiàn)佛座,一切塵中悉如是,佛身無來亦無去,所有國土皆明現(xiàn),蕩滌塵垢光燦爛,洗凈人間萬慮憂,皆令眾生增;。

  主法呼:開!  

  點眼眼通圓照法界,點耳耳通妙聞十方,點鼻鼻通遍嗅諸香,點舌舌通善說妙法,點身身通分身塵剎,點意意通普潤群機。

  三:佛心我心心心相印,心光佛光光光互照,我與諸眾同入如來大光明藏。

  9:維那舉開光咒七遍。唵,珂暮伽,缽頭摩,遜那隸,馱羅馱羅妮,漫拏隸吽。

  唵 拶克芻 拶克芻薩滿怛拶克芻 尾刷達尼娑訶。

  請永住咒:

  唵 蘇巴拉底思茶 跋舍羅耶 娑訶。

  10:維那舉“佛寶贊”,偈后,大眾念佛號(給某某佛開光念某某佛號)。

  11:維那舉吉祥偈頌,大眾同念。

  佛身充遍于法界,普現(xiàn)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糜不周,而恒此處菩提座,皈依世尊無有上,諸佛菩薩共垂慈,我今依教安圣位,唯愿慈悲哀納受。

  迦葉如來具大悲,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迦羅鳩陀如金山,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毗舍浮佛無三垢,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毗婆尸佛如滿月,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弗沙明達第一義,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提舍如來辯無礙,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摩頭摩佛凈無垢,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燃光如來大光明,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愿晝吉祥夜吉祥,晝夜六時恒吉祥,一切時中吉祥者,愿諸上師哀攝受。愿諸三寶哀攝受。愿諸護法常擁護。

  12:三皈依。

  13:回向:開光功德殊勝行----

  放生儀軌

  一:楊枝凈水贊。

  二: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

  三:法師說水文:菩薩柳頭甘露水,能令一滴遍十方,腥膻垢穢盡蠲除,令此壇場悉清凈。接教有真言謹當持誦。

  四:大悲咒繞生靈灑凈若干遍,接心經,一遍,往生咒三遍。

  五:唱“南無甘露王菩薩摩訶薩”三稱。

  六:請圣:法師白云:十方三寶,釋迦本師,彌陀慈父,寶勝如來,觀音菩薩,流水長者子,天臺永明諸大士等,惟愿慈悲,證知護念,今有水陸飛行諸眾生,為他網捕,將入死門,弟子某甲等發(fā)慈悲心,學菩薩行,贖其身命,放使逍遙,承順大乘經典,代為懺悔,授與三皈,稱揚十號,及說十二因緣,但以此類罪障深重,神識昏迷,不能了知,方等深法,仰乞十方三寶,威德冥加,令其開悟,早得解脫。佛子,念汝多生業(yè)重,墮在畜生,今為汝等,對三寶前,發(fā)露罪愆。汝當志誠,隨我懺悔。

  七:懺悔:法師唱一句,大眾唱一句。往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一切罪障皆懺悔,一切罪根皆懺悔。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心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接南無求懺悔菩薩摩訶薩(三稱)。

  八:唱“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三稱,接念七佛滅罪真言(三遍)接:唵,薩斡巴缽,月斯普吒,怛賀啰,斡資啰耶娑訶。(七遍)。

  九:傳授皈依:諸佛子,汝等不聞三寶,不解皈依,所以輪回三有。汝今諦聽!諸佛子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說。法師說一遍,眾答一遍。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三說如前。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傍生。三說如前。汝等佛子,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從今以往稱佛為師,更不皈依邪魔外道。三說如前。從今以往稱法為師,更不皈依外道典藉。三說如前。從今以往稱僧為師,更不皈依外道邪眾。三說如前。諸佛子等,皈依三寶已,我今更為汝說十二因緣生相滅相,令汝等了知生滅之法,悟不生滅之法,當處究竟,當處清凈,當處自在,一究竟一切究竟,一清凈一切清凈,一自在一切自在,同于諸佛,證大涅盤。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無明無性,本是諸佛不動之體。汝等執(zhí)著,妄起無明,譬如病目見空中花。既知是已,無明即滅。佛子,再為汝等稱四宏誓愿,令汝得聞,依佛發(fā)愿,依愿修行,汝今諦聽。

  十:發(fā)愿: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三遍,自性眾生誓愿度,自性煩惱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三遍。

  十一:稱贊如來名號:諸佛子,我更為汝稱贊如來吉祥名號,能令汝等永離三途,八難之苦,常為如來真凈佛子。南無多寶如來,南無寶勝如來,南無妙色身如來,南無廣博身如來,南無離怖畏如來,南無甘露王如來,南無阿彌陀如來。三遍。

  十二:放生:諸佛子等,此七如來以誓愿力拔濟眾生,三稱其名,千生離苦,證無上道。惟愿汝等既放以后,永不遭遇惡魔吞啖,網捕相加,獲盡天年,命終之后,承三寶力,隨緣往生西方凈土,持戒修行,見佛聞法,授菩薩記,轉化眾生,更愿放生。弟子某甲等菩提行愿,念念增明,救護眾生常如己想,得生安養(yǎng),見阿彌陀佛,證無生忍,分身塵剎,盡未來際,廣度眾生,并愿捕生人等,回心向善,同得解脫,共證真常。

  十三:唱贊:胎卵濕化,多劫沉迷,皈依三寶發(fā)菩提,籠網捕免離,海闊天飛,隨佛生西天,南無生佛界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十四:念佛: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繞生靈處三匝,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清凈大海眾菩薩。(各三稱)。

  十五:回向:愿以此功德---放生功德殊勝行---。

  剃度儀規(guī)

  一:選處設座,據律,令在露地灑以香水,周匝七尺,四角懸幡等,今時多在大殿,或在法堂,亦無不可。和尚及舍梨二師之座,當須左右相對,今多背佛而坐,大乖尊敬,罪過匪輕。南山律中屢痛戒之,諸有智者幸宜改悛。應預以縵衣一件,置于和尚座前,眾僧座處隨宜鋪設。行者應預先洗浴,著俗人凈衣,頂鬢留少發(fā),立于殿堂門外。彼之父母尊長等應立于階庭之下。被剃發(fā)人,事先洗浴,換凈衣(除白衣世俗氣),剃發(fā)以后,預以五、七兩頂縵衣、具、缽用具等。

  二:師僧入堂,打鐘集僧,入禮佛三拜竟,至佛前拈香禮佛。二師禮佛時,大眾同唱供養(yǎng)偈云(或依常例改唱爐香贊亦可,須上供):

  戒香定香解脫香,光明云臺遍十方

  供養(yǎng)十方無量佛,見聞普熏證寂滅。

 。ㄈ裟橄銜r,只當木頭塊,那功德很。

  觀“此一瓣香不從天降,豈從地生,兩乂未判之前根源出在三界,一氣裁分之后,想其遍法界,非木非火非煙,即戒、即定、即慧,收來在一微塵,灑去在一法界。唱完,二師登座,大眾隨坐。

  三:白眾招入,向大眾僧作白,招要剃發(fā)的人入,作白前,舍梨云:敬白大眾,今有某寺行者某甲,厭世出家,將從和尚乞求剃發(fā),今令教授座主引入道場與其披剃,教授座主(今時謂之引請師或引禮師)即從座起,至眾前,合掌白僧竟,即出去引彼行者。

 。ㄎ宸ㄈ氡姡

  1,以慈心入眾,重法尊人,端正態(tài)度(把每位人看成圣賢之人,有分別錯誤見圣賢人機會。

  2,入眾應自卑下,如拭塵巾,離貢高過,推舉與他,引屈向己,常思己過,不尋彼短,愿法師開示師父:出家人不要起分別心,選悲智師父,不挑人毛病,不傳人是非,抱著一個目的學習。蓮老法師說,學習在大廳廣眾中學,找善知識,不離善知識。

  3,應知坐起,若見上應安坐,若見下應起立。于眾中舉動合適,俯仰合時,離亂大眾過失。

  4,不應雜話,于中只能說法,或己說,或請別人說,可說四種:

  a:不傳惡言,不挑拔離間。

  b:指導愚人,使他向善。

  c:遇人謗佛,為其解說糾正。

  d:說善言愛語,使聽者發(fā)心學佛道,于眾中護口業(yè),護身業(yè)最為重要。

  慈:視人之善,如己之善。

  悲:視人之惡,如己之惡,勿令愧作。

  喜:視人之樂,猶己之樂,視己之樂,猶人之樂,除嫉妒心,所遇與樂,分享大眾。

  舍:善惡性空,無可喜,無可樂。

  5,于眾遇不可說事,若無人替你解說,己不善說,應默然離觸惱。

  開示:高潔尊嚴人天師,如來親子不自棄,出家應珍惜。

  四:入眾請師,和尚開示:

  四威儀:行如風,住如松,坐如鐘,臥如弓。

  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憑和尚的力量完成法身慧命,視己如木,讓師父來雕刻,不可怕痛,方可成器。

  阿舍梨開示:你想出家,因厭世流,欣參寶位  要去世俗形相(剃除須發(fā))理應警誡,策勵自己。

  引請師前引,行者后隨至佛前,教行者作禮已,復引至和尚前。行者作禮已,長跪合掌,引請師云:

  夫以儒敦事父,唯重于成身,釋制依師,務存于學道,庶使四儀軌度,藉此以琢磨,五分法身,因茲而成立,理須竭誠事奉,克志陳詞,恐汝未能,我今教汝: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大德為和尚,愿大德為我作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剃發(fā)出家,慈愍故(三說)。

  和尚告云:可爾為汝作剃發(fā)和尚。次引至舍梨前,行者作禮已,長跪合掌,引請師云:

  夫以厭處凡流,欣參寶位,將欲剪除于俗態(tài),理宜警策于蒙心,矧在中人,必由名匠,今為汝請某人作剃發(fā)阿舍梨。此師誨人無倦,接物有方。故須專秉一心,恭陳三請?秩晡茨,我今教汝: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大德為剃發(fā)阿舍梨,愿大德為我作剃發(fā)阿舍梨,我依大德故,得剃發(fā)出家,慈愍故(三說)。

  舍梨告云:可爾為汝作剃發(fā)阿舍梨,所有教示,須當諦聽。

  五:辭親脫俗,

  舍梨云:出家之人高超俗表,為世福田,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應受人天恭敬供養(yǎng)。是故剃發(fā)著袈裟已,至于君父尚無設禮之義,況余人乎?然父母生汝,養(yǎng)育恩深,當往顯處拜辭父母尊長竟,卻入道場,為汝剃發(fā)。言訖,行者即起,引請師引至階庭之下,于彼父母尊長前,行者作禮已,長跪合掌,引請師教唱辭親偈云: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

  唱偈訖,行者即起,除俗衣,著僧服,但不著袈裟。

  家有二意:1:俗家,2:三界家。出家人尊貴,王不敢以臣對待你,父不敢以子對待之。為報恩故,一方面學,為以后行菩薩道奠定基礎。一方面扎實用功,從懺悔入手,不放棄分秒時間。

  六:策導禮佛:人道有智慧,人形能用功辦道。出家人生厭離心,思無常苦空無我。

  丈夫:

  1:智大:能上求下化,志向遠大,超一切人。

  2:潔操高尚:不流世俗,修清凈無為法。

  3:行有始終:所行始終如一。

  4:心不輕動:如不被境轉,認準一條路,堅持走下去。

  四怨: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

  煩惱魔:指貪嗔癡等習氣能惱害身心。

  五陰魔:指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能生一切之苦。

  死魔:指死能斷人之生存命根。

  天魔:指能壞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是。

  引請師復引入眾,至舍梨前,行者長跪合掌。舍梨云:

  善男子善女人諦聽,六道之中,人身難得。人倫之中出家者難。汝今生處人道,值佛出家,自非宿植素深,何由至此,當須達出家心,立丈夫志,誓勤學道,以求解脫。南山律師云:真誠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厭三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舍五欲之深著,戀著于三界,情纏于六親,心耽于五欲。由是流轉生死,經百千劫舍身受身,無由解脫。汝當舍諸虛妄,回向真實,持戒修定習慧,行六度萬行,學無量法門,于未世中建立法幢,續(xù)佛慧命,令三寶不斷,使眾生獲益。若能如是,是名真出家,可以為六道福田,作三乘因種,堪受信施,不負四恩。是以佛言,若人以四事供養(yǎng)四天下滿中羅漢,盡于百年,不如有人一日一夜發(fā)心出家功德。又云:若人起七寶塔高三十三天,亦不如出家功德最勝。廣在大藏,不復繁引。即知己身如此尊勝,彌生珍敬,勿得自輕。(如是隨機勸誘,臨時自述,不必誦語)

  舍梨說已,即取香湯以指滴少許,灌于行者頂上,說偈云:

  善哉大丈夫,能了世無常,舍俗趣泥洹,希有難思議。(此偈舍梨一人直聲白說)。資持記云: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