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8 八苦 5 求不得苦
5.求不得苦
追求所愛不得滿足所受之苦,是謂求不得苦。
凡事太投入、太認眞就變成執(zhí)著,執(zhí)著產(chǎn)生過猶不及之后果,造成求不得苦。
娑婆眾生,所求不一,有求富貴、求健康、求名利、求財寶、求理想、求子嗣、求配偶等,求不到是苦;有求脫離惡法不得,求善法亦不得,求脫離苦事不得,求樂事不得等,亦引起諸多煩惱與痛苦。
人生在世,長命者最多百歲,短命者于母腹內(nèi)傷墮死亡。少時愚癡,年至十五未知禮義,過八十則志鈍無智,耳聾目冥,做事沒有法則。短暫人生中,大多在求不得之憂愁中度過,何以故?天下欲亂時愁,國家筈理不好亦愁。無財愁,有財恐失亦愁。有家愁,無家亦愁。有子愁,無子亦愁。家室死亡疾病愁,無錢殯葬亦愁。遭遇官司被困牢獄愁,未知出期更愁。家親遠行愁,近之不遜亦愁。澇時愁,旱亦愁。莊稼不熟愁,熟不賣亦愁。如是種種求不得之憂悲愁苦,充斥人生,無有樂時。
佛住世時,王舍城國主頻婆娑羅無子,國無繼嗣,處處求神賜子承歡膝下,繼承大統(tǒng)而不可得,飽嘗求不得苦,此是無子愁。有相師對王說:「山中有一仙人,三年后壽盡,命終轉(zhuǎn)生為王兒子!雇趼歡喜,但覺年事已高,嫌三年時間太長。于是遣使臣對仙人說因緣,請他提早拾壽,仙人不允。王怒對使臣說:「我是一國之王,所有人物歸屬我,今以禮相請,不承我意,卿往再請,請若不得。當即殺之。」使臣往見仙人,表達王意。仙人曰:「請你對王說,我命未盡,若王以心口遣人殺我,我為王兒時,當還厶化口遣人殺王!瓜扇苏f畢即受死,死后即于王宮受生,當夜夫人即便覺有身孕。王聞歡喜,請相師占卜是男是女。相師報王說:「是兒非女,但此兒于王有損!雇趼務Z后憂喜交集,遂決定讓夫人在高樓上之天井中秘密產(chǎn)子,產(chǎn)后即將嬰兒拋落地上,不令人承接,實要置兒于死地,解后顧之憂。但兒命不該絕,只損手小指,故外人稱之為折指太子或未生怨。王無奈為子取名阿阇世,翻譯為折指、未生怨。
王子漸長,值佛陀成道回國度化親眷,七個王子陏佛出家,其中提婆達多,又稱調(diào)達,阿難之兄弟,初出家十二年內(nèi)精進修行,后來在阿難及十力迦葉處學得神通,常與佛對敵,欲取代佛陀領(lǐng)導僧團地位,佛陀不允,后率五百徒眾脫離僧團,轉(zhuǎn)往摩揭陀國,自稱大師,擁有獨立教團,受阿阇世王禮遇。調(diào)逹將「拆指」故事告訴阿阇世王子,并教王子弒父。阿阇世遂將父親頻婆娑羅王幽禁于七重密室內(nèi),不準人送食,以此絕其身命。夫人遂香湯沐浴凈身,取酥蜜先涂其身,取干糗涂于酥蜜之上,著凈衣覆外,令人不察覺,又取瓔珞之孔盛滿蒲桃漿,以蠟塞住,然后徐步入宮與王相見,以此食而濟活王命。爾時大王食糗飲漿后,向耆阇崛山遙禮世尊,求大目犍連往授八戒,目犍連用神通飛到王所,日日授王八關(guān)齋戒。王被囚禁,無人探問,耳只聞喚殺之聲,因此晝夜傾心于八戒,望以善業(yè)抵銷往昔所作惡業(yè),減少未來痛苦。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
如是經(jīng)二十一日,王食糗蜜及聞法故,顏色和悅。阿阇世知此事,怒不可遏,即執(zhí)利劍欲殺其母。大臣月光,聰明多智,與耆婆(阿阇世王之御醫(yī),虔誠信仰佛教,屢次治愈佛弟子之病,其名聲可媲美我國戰(zhàn)國時代之扁鵲。)勸勿害母。二大臣說:「史籍常有談說,殺害其父而謀取王位之事,不是為奇,但母無位可求,而橫加逆害,是前無此例,你今先開此例,污剎利種,臣等實不忍聞,我等亦不宜住于此處!苟蟪颊f畢,以手按劍而欲退。阿阇世聽聞后,覺得有理,且二大臣忠心耿耿,不能讓他們離去,于是受諫而放母,但將母幽禁深宮,不準與父王相見。夫人雖得免死,但憂王無食,更愁王命不長久,而自身被囚,又無法見佛,唯有誠心面向耆阇崛山,遙禮世尊,愿佛慈悲,知弟子愁憂之意,愿遣目犍連、阿難等相見。夫人不敢請佛,因佛德尊嚴,小緣不敢輒請。言時自知罪重,悲泣雨淚。世尊雖在耆阇崛山,已知夫人心念之意,須臾間,夫人禮佛頭未舉起時,即與大目犍連等從空而來。夫人于佛前號哭,愿脫離此惡濁世界,求生無憂國土。由此因緣,佛演說《佛說無觀無量壽佛經(jīng)》,展示求生極樂凈土之方法。
有諺語云:「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官F為一國之君如頻婆娑羅王,亦免不了求不得苦,刻意強求,結(jié)果遭殺身之禍。
往昔圣賢,雖學問淵博,胸懷濟世之才,但得志如愿者少,都是所求不得者多。西伯如不被囚禁在羑里(今河南),《周易》恐怕難于誕生;孔子曾困于陳蔡,后來著有《春秋》;屈原如不被放逐,不會寫下《離騷》遺留世上;左丘明因雙目失明,于是才有《國語》;孫子被刖雙腳后,著述了《孫臏兵法》;呂不韋被貶謫西蜀,著了《呂氏春秋》;韓非被秦幽禁,作了《說難》、《孤憤》諸篇;又如《詩經(jīng)》三百篇,大都是圣賢把積壓、求不得之憂怨宣泄于文字,發(fā)憤情懷。彼都因所求不得,理想無法實現(xiàn),郁結(jié)苦悶,故敘述以往之事,寄望于來人。
《雜阿含經(jīng)》中載,世尊靜坐思維,如世間沒有殺戮,沒有紛爭,大家和平共處,多好!魔王波旬知悉世尊心念,即化作少年,往引誘世尊說:「世尊,我知道你已經(jīng)修得四如意足,可以令雪山變?yōu)辄S金,如你為王,可用神通支配及控制一切,隨心所欲辦事,不是很好嗎?趕快去做王吧!」佛陀以偈告訴波旬曰:「正使有眞金,如雪山王者,一人得此金,亦復不知足,是故智慧者,金石同一觀!狗鹜訜o做國王之心,更沒有要雪山變成黃金之欲望,即使眞能令雪山變成黃金,也滿足不了世人之貪婪,是故有智慧之人,應將金與石看成一樣。
山谷易滿,人欲難平,佛陀對眾生之貪、愛亦感無奈,只能不厭其煩,每天說法,勸喻拾棄而矣。貪欲滅除,一切罪惡亦滅;無貪欲,亦無求不得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3 人生是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4 八苦 1 生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5 八苦 2 老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6 八苦 3 病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7 八苦 4 死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8 八苦 5 求不得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9 八苦 6 愛別離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10 八苦 7 怨憎會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11 八苦 8 五蘊熾盛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12 十八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13 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