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学中的智慧故事
医疗救助
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御選語錄(13)

  錄語

  我不談空空。亦不說有有。問我何所言。一聲獅子吼。

  萬川一月印

  一月緣何印萬川。隨波上下自年年。莫將戲論談同異。一月圓來萬月圓。

  偶述

  佛性非從色相尋。若離色相轉(zhuǎn)勞心。龜毛兔角真如體。鵲噪鴉鳴般若音。不是吾身同木石。直須木石即吾身。圣凡情見從生滅。山自高兮水自深。

  皇四子和碩寶親王長春居士。

  覺海論

  覺以海言強喻也。海亦覺中之一物。覺不可以海喻。覺固無可喻。以海于天地間為物最鉅。故強以為喻。夫天一生水。降而為膏。升而為月。動而為波。凝而為冰。渟而為陂為澤。流而為江為河。千支萬派。莫不朝宗于海。海受之而不見其盈。海泄之而不見其竭。海亦鉅矣哉。雖然。海固有形在也。海之形在。則海之名存。至若不可以形求。不可以名擬。無所于受。而實無所不受。無所于泄。而實無所不泄。受不見受。泄不見泄。湛湛乎。蕩蕩乎。是海也。其自性之覺海歟。非從中出。非從外生。其先無始。其后無終。上之莫見其顛。下之莫窮其底。十方世界。莫測其涯涘。大地眾生。莫不備具。如來此覺海。菩薩此覺海。一切圣凡。以至蠕動含靈。無非此覺海。三界同居。生佛一體。于一體中而差別逕庭者。生佛之攸分也。差別逕庭而同歸覺海者。生佛之本來也。以覺海為體。而不執(zhí)覺海。不舍覺海者。如來也。在覺海中。而或執(zhí)體海�;蛏嵊X海者。眾生也。教外別傳。令人透脫根塵。剿絕情見。并覺海二字。亦無所存。修而無修。證而無證。譬之百川歸海。而海不自識其容納也。夫修世間法。至于圣。極矣。若明出世間法。廓然無圣。廓然無圣。圣凡等觀。戒定慧亦覺也。貪嗔癡亦覺也。貪嗔癡之覺非圓覺。戒定慧之覺亦非圓覺。求貪嗔癡不可得。求戒定慧不可得。不可得中如是得。如是得中無所得。而后其覺乃圓。圓亦非圓。而覺乃覺海矣。古人云。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又曰。無明實性即佛性�;没丈砑捶ㄉ�。佛生之分。在覺與不覺之別。然覺者與未覺者。同住覺海之中。如或以覺為覺。則是心意識之覺。所為損法財。滅功德者也。即不以覺為覺。仍是幻化空身中之無明實性。非真覺也。必得無明實性即佛性�;没丈砑捶ㄉ�。并此無明佛性�;没ㄉ碇�。亦不可得。夫然后入微塵而不泄。遍大千而不溢。以缶取之盈缶。以甕取之盈甕。以陂取之盈陂。以澤取之盈澤。以江取之盈江。以河取之盈河。以海取之盈海。以天地取之盈天地。澄澄湛湛。寂寂惺惺。雖覺而不覺。不覺而常覺。是乃所為覺海歟。

  水月說。

  天上之月一耳。水印之而萬焉。一月普現(xiàn)一切水。其本自同。一切水月一月攝。其歸不二。設(shè)使祗明得真體之一。而未明幻體之亦一。則古人水月之妙喻。猶為未究也。有如泛航溪中。溪中此月也。由溪以之湖。湖中即此溪月也。由湖以之長江黃河。長江黃河中即此湖月也。由長江黃河以之海。海中即此長江黃河月也。由一小海以之乎四大海。四大海之月。即此一小海之月。而亦即此發(fā)航時。小溪中之月也。祗有一月。求兩月不可得。忽于其間。堤岸隔之。一溪之水。分為二溪。則一月亦分為兩月矣。由是而之焉。四海之內(nèi)。江有沱。河有滎。汝有濆。漢有潛。水草之交為湄。水決之澤為汧。注川為溪。注溪為谷。注谷為溝。注溝為澮。又細之而為行潦。又細之而為牛蹄之涔。各各得水。則各各得月。而月乃不知其幾千萬矣。又細之而為瓶為罍。為杓為罌。為杯為斝。各各得水。則亦各各得月。而月又不知其恒河沙數(shù)矣。如舉百小器之水。并于一大器。則百小器中之百月皆空。而成一大器中之一月矣。如舉百千萬器之水。并于一溪。則百千萬器中之百千萬月皆空。而成一溪中之一月矣。由是從溪之湖之江之河之海。則恒河沙數(shù)之月。又成一月如初矣。信乎水中之月本一。其不一者。有隔之而使然。非其本然也。由此觀之。不特天上之月普同。水中之月亦普同矣。天上之月。真如也。水中之月�;糜幸病;脧恼娉�。幻乃成萬。幻亦無萬。幻萬亦一。一亦不立。夫是以萬。然則真如之月。即在水中。幻有之月。亦在天上也。人尚其撲陶器而破之。掘堤岸而通之。庶幾宴坐水月道場也歟。

  呵佛罵祖論

  或問宗門每有呵佛罵祖之語。何也。王曰。佛身充滿于法界。普現(xiàn)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華嚴四句。誠為諸祖要語的旨。雖然。人若于此隨語生解。便成天地懸隔。即此隨語生解之心。便是業(yè)識茫茫。無本可據(jù)。于此尚未能灑然。命根何由得斷。縱使盡山河大地�;癁辇X頰喉舌。一一齒頰喉舌。演無量妙音。同時贊佛。亦沒交涉。夫能贊嘆者。即所贊嘆者也。所呵罵者。即能呵罵者也。然則何贊嘆之有。又何呵罵之有。況乎能所皆空。贊嘆呵罵。又有何處可以安著。眾生以是佛為圣。非佛為凡。凡圣兩途。即是眾生無始以來之見病。必得圣凡情盡。然后人我雙忘。古德老婆心切。是以呵佛罵祖。除其見相云爾�;蛟�。若然。則�;噬现馊撕欠鹆R祖。其義何居。王曰。古德為此。不過接引初機。何嘗以此為究竟極則。接引初機之善權(quán)方便甚多。又何必定出于呵佛罵祖�;矢敢袁F(xiàn)在佛。顯如來身。慈悲無盡�;瘜�(dǎo)無垠。智日普臨。法云常潤。所見所證。超出從上古德萬萬。豈尋常所能窺測。余惟信奉受持。安能疏通證明其義。雖然。恭承。誨示。得領(lǐng)玄音。亦忝一知半解。不忍不以示天下后世。作將來眼也。特為爾申論之。夫虛空大地。皆屬幻結(jié)而成。然此大地虛空。即是實際理地。真全是幻。諸幻皆真�;萌钦妗R徽嬉嗷�。此幻影中。步步不離真地。此真如性。剎剎歷此幻緣。松原是直。棘原是曲。烏原是黑。鶴原是白。松直棘曲。烏黑鶴白。尚不改其自然之幻影。況人為萬物之靈乎。是故為臣當忠。為子當孝。民則當仁。物則當愛。萬善具足。乃得圓此幻影�;糜罢嫒�。無二無別。幻影圓。即真如矣。離此一字。便屬魔外。夫佛祖者。以出世間法論。則無生身之所自生也。以世間法論。即先圣先師也。下口呵斥。可乎不可乎。夫圣凡俱泯。然后前后際斷。固巳。然若以呵罵為圣凡俱泯。則此圣凡俱泯之見。并凡見亦無分矣。安得不墮畜生道。宗徒又謂古德嘗言。須向異類中行。六道輪迥。一道齊平。方是透天透地。有何因果可言。不知即此執(zhí)著狂見。止有墮畜生道分。無古德透天透地分。古德心行。驢年未夢見在。人果踏過重關(guān)�;谜嬉恢�。正須圓滿幻中真果。安得呵佛罵祖。若猶未也。則呵佛罵祖。如何可容。區(qū)區(qū)接引初機之無舌人饒舌�;矢肛M不照破。爾悟耶。吾與爾信受奉行。爾不悟耶。圣旨不可違也�;蛉宋ㄎǘ恕�

  示超鼎

  禪喜次。示超鼎曰。佛法者出世之梯航。世法者住世之關(guān)鍵。徑異途分。南轅北轍。殆夫人而云然矣。然使其人。果于佛法。能了自心。得無所得。則以不染之心�,F(xiàn)隨緣之相。無憎無愛。無取無舍。自然不逐波流。不隨影住。而得理事一如�?障酂o二。世法正是佛法也。若或心依塵剎。任起糾纏。取舍愛憎。雜然紛錯。甚至奔趨名利。希望寵榮。隱顯異行。外內(nèi)異習(xí)。如此。則雖三藏十二部。千七百公案。一一如瓶瀉水。其所為佛知見者。巳不啻狐唾貍涎。況復(fù)藉古德之微言。作逢時之利器。了了于口。役役于心。其不至涂污慧命。垢濁祖庭者幾何。惟貴力行佛訓(xùn)。信守沙門。于一切世法中。不生歡喜心。而持貪嗔戒。則雖鐵蛇橫路。終可作弄死蛇想。從未有不行戒定。頓為了知。假借佛法以行世法。而不至習(xí)染因仍。增諸幻妄。以昧佛性而攖世網(wǎng)者。我。皇父以現(xiàn)在佛。發(fā)如來藏。萬幾余暇。時一隨喜。偶揭片語。如灌醍醐。所以提持禪衲。整飭宗門。諄諄懇懇。直引曲喻。期望各有成就者。原為如來教外之旨。實能普利十方。弘濟萬品。會者自得。一如本分。當下即是。不假外求。而于修齊治平。兵農(nóng)禮樂。政刑德教。及飲食起居。出入作息。一切有為法。原無干礙。故欲護此一燈。永毋消殞。慈悲念切。光照無私。此物我之胥忘。固緇素所共信。余言不其然乎。爾幸際隆時。叨蒙。開示。蓋有夙因。得具正見。正宜及此努力。合眼埋頭。進慚愧門。修迥向行。誓期徹底。了此一事。以仰報高厚。圣恩�?私B佛日。乃邇者聽汝言說。驗汝行為鳥欲沖天。腳未點地。雖荊榛隊里。曾暫斬斷葛藤。而水月光中。猶時錯認花影。對人饒舌。豈接引之婆心。到處呈身。半逢迎之鬼伎。試問此選佛場一塊干凈土。既不能伐毛洗髓。轉(zhuǎn)且目眩耳嘩。于些子榮利事。尚無從勘破。而可望其于本分向上事。有所探討。不至墮落�;蚯夷芏热�。有是因乎。有是果乎。無種且勿道。何下種之不審也。語云。見道易。修道難。又曰。知之易。行之難�?e羅之隔。即不能辨物。何論九嶷。咫尺之間。即不云到家。何況萬里。爾其及早猛省。痛自翦除。毋作非非想。但作如如觀。途路未迷。驀直前去。庶此一事猶終還故吾。不然。文殊念起。鐵圍隨之。下又下者。地獄何辭。佛法本無住。度溺皆自取。究無與世間法也。勉諸勉諸。

  皇五子和碩和親王旭日居士。

  初學(xué)詩六十首

  人我原無二。主賓自歷然。當前不迥換。一月萬川圓。

  空亦本非空。有亦本非有�?沼袃上嗤H蔷�。

  焰影不解渴。畫餅不充饑。愚夫多錯認。達者會其機。

  才擬離于空。巳是落于有。不知空有間。何物最長久。

  古鏡埋塵垢。幾人仔細尋。東風(fēng)回暖候。窗外日華新。

  東院風(fēng)光好。扁舟一桌輕。千山沈翠影。山行舟不行。

  跳出金剛?cè)�。打破栗棘蓬。問余何所得。一�?dān)挑春風(fēng)。

  魚兔不需用。何必守筌蹄。偶爾閱金經(jīng)。權(quán)為遮眼皮。

  但知翻貝葉。日日誦哆啰。不聽林間鳥。盡演摩訶歌。

  以聲為直指。拈色作單傳。但即此聲色。觀音如是觀。

  先了同中異。還明異里同。三千原是幻。四大本非空。

  閉目妄求見。觀心誤覓通�?蓱z講解者。恰似觸窗蜂。

  倒騎龍象走。春夏發(fā)鬅松。去際渾無影。來時不見蹤。慈云鋪密密。法雨落重重。雖弄泥團漢。卻能立峭峰。

  證佛還除佛。達禪莫泥禪。若從露柱覓。即落凈瓶邊。妄處塵心滯。通時佛性圓。茫茫如涉水。且趁法王船。

  佛國隨方現(xiàn)。西天只在東。但開彌勒閣。自上德云峰。樹杪留明月�;ㄟ吽秃蔑L(fēng)。一般奇絕處。從古與今同。

  住此無為地。何妨處鬧場。歸來炭里坐。還去雪中藏。大道絕能所。虛空不可量。世尊一按指。海印盡生光。

  打破黑漆桶。琉璃界里行。十方自普遍。三際任縱橫。有火還同暗。無燈卻是明。此身齊日月。何必問年庚。

  對病得良方。長生極樂鄉(xiāng)。山河為事業(yè)。雨露作壺漿。伏虎空勞力。降龍徒逞狂。須知龍與虎。覿體是心王。

  入定原無定。休心更錯休。階花兮并茂。溪水兮隨流。誰去尋蘭若。何妨執(zhí)釣鉤。年年祗此日。暖冷自春秋。

  幻妄何曾幻。須看火里蓮。一池常湛湛。八水自淵淵。無佛方云佛。非仙始是仙。佛仙毫錯認。霄壤兩茫然。

  一線通天地。何人能睹之。夢中不識夢。迷里復(fù)尋迷。歲月如風(fēng)疾。時光似電馳。于茲當警醒。速覓法王師。

  臘月乘涼解帶。三伏向火披裘。愚夫嗤謂顛倒。知者笑默點頭。

  丈六三千法相。區(qū)區(qū)一粒微塵。芥子須彌不別。山川草木全身。

  一人常吃不飽。一人不吃不饑。此意阿誰參透。直言不掛一絲。

  黑炭難方其黑。白冰莫比其冰。畢竟問他何物。答云白炭黑冰。

  將欲以靜止動�;腥缛障绿佑啊S逕o上菩提。務(wù)須開眼落井。

  春日嚴風(fēng)栗冽。三冬暖氣溫和。不是春冬互換。只因曾見彌陀。

  對鏡二我現(xiàn)前。畢竟自著何所。當下人鏡雙忘。了然他我我我。

  昨日園花開放。幾枝白白紅紅。只因貪觀芳色。不肯踏入?yún)仓小?/p>

  四面八方惟我。飛潛動植皆佛。佛我原無兩個。非是依稀仿佛。

  學(xué)道方不自棄。見道自棄方親。六塵六根放下。大千總一真人。

  湛湛純清元氣。澄澄不雜精神。識透三千世界。能使十二時辰。秋水一泓作體。澗松百尺為身。頂后金光是幻。云生足下非真。

  有意超登凈土。卻于諸佛無緣。一芥猶余一芥。三千豈止三千。識得七花八裂。何分六欲四禪。漫說鳶飛魚躍。毫厘即隔天淵。

  常時隨緣飲啄。閑來乘興高歌�?雌破刑崾峭�。了知佛祖皆魔。識得六根無我。放教五蘊從他。只此理窮性盡。如頑如鄙呵呵。

  莫論誰觀誰聽。休問有言無言。欲證至真正道。須知探本尋源。欲得古佛會面。須從草鞋踏翻。但會懹中滌垢。孰能物外馳奔。

  小攝毫毛卻大。大彌宇宙而微。不識不知佛智。非生非滅天機。冬日雪飄累累。春朝雨灑霏霏。雨雪任教應(yīng)節(jié)。我只相時著衣。

  猛虎當途何懼。從來物我原同。同處原無彼此。異時卻辨雌雄。養(yǎng)素全真失策。含醇抱樸非功。若然以南作北。究竟未見西東。

  風(fēng)云體態(tài)無定。猿馬情性難安。依靜止動妄作。將有為無自謾。浮漚非是濤浪。海水卻即波瀾。不教絲毫障礙。一顆寶珠走盤。

  一點微塵之內(nèi)。一佛國在其中。道有森然實有。說空豁爾皆空。彼此親疏無二。東西南北皆同。莫詫輝煌古鏡。團團只是青銅。

  迷則多知多識。悟卻如醉如癡。無見方成實見。有為即是無為。大道非難非易。天下何慮何思。鸚鵡緣何有舌。蜘蛛畢竟無絲。

  色相元非色相�?仗撠M是空虛。三昧由來都幻。六根隨在皆如。此地端然有我。他方何處尋渠。西天只在腳下。不煩走馬驅(qū)車。

  已躬下事作么參。兀坐蒲團意不甘。前后一朝窣地斷。十方四面是瞿曇。

  一歸何處是耶非。笑倒庭前木板扉。唯有此門為不二。本無有一更何歸。

  色空明暗千般相。地水火風(fēng)一個身。若要舍離增謬妄。塵塵涉入始為真。

  直教如幻方非幻。莫要消除幻百端。欲覓是真非幻者。猶如風(fēng)里捉風(fēng)看。

  桃花溪上年年發(fā)。只有靈云見不疑。我欲將花問少室。此花為髓抑為皮。

  者個豈容有悟迷。無余無欠等均齊。若言今日方成悟。何異朝東說向西。

  畢竟色前無別法。良由聲外有單傳。騎聲蓋色何方便。如色如聲任自然。

  無錐可立尚余身。彼岸猶遙毒海深。直待將身也貧卻。方才撮土即黃金。

  明明昨定今何定。一句包涵萬法門。猶向法塵邊覓取。將頭自剌入膠盆。

  寶殿黃金丈六身。萬年常轉(zhuǎn)法王輪。展單作禮人多少。開眼誰能見得親。

  家舍途中百事宜。何須端策問庖羲。山河大地?zé)o非自。晝夜迥環(huán)不是伊。一月迥明千佛土。六時夢作四威儀。堂堂獨立渾無事。歷劫常如者片時。

  一聲鳥語出林端。說得如珠走玉盤。五教分明齊貫串。三乘階級總團圞。大千巳是渾包裹。些子何曾更熱瞞。若也未能拋漆桶。廣長舌又底相干。

  動念何非生死根。不生一念又沉淪。大圓覺海無門路。兩鐵圍山矗昊旻。放則雪獅镕火聚。捉時流汞入沙塵。中邊若不齊拈卻。難與空王結(jié)凈因。

  百般神妙都除屏。一味真如任所之。莫是透天還透地。本來無我亦無伊。三身總不分長短。此路何曾有順違�?靶δ先了�。東西岐處又成岐。

  直下本來無一事。莫從無事覓安心。精修原屬尋常分。密行唯隨力所任。中不容他清凈慧。外無可問去來今。搬柴運水如如里。便是無弦太古琴。

  群生盡是金剛體。四相全彰般若光。坐斷菩提與煩惱。踏翻地獄并天堂。出門一笑青天闊。欹枕三更白月涼。樹倒藤枯是何物。分明寶印出輪王。

  合水和泥與么來。雖然何處惹塵埃。解開六結(jié)無余結(jié)。蕩盡凡胎與圣胎。撤手懸崖履平地。開睛墮井上蓮臺。丈夫步驟當如此。一念千年復(fù)億垓。

  三尺兒童也共之。千生歷劫久忘斯。拽將鼻孔虛空吼。打著頭顱大地知。直下何曾些子欠。當前莫更自相欺。若于此外閑拈弄。畫餅終難充汝饑。

  千門萬戶盡司南。只要拈來仔細參。莫道此中還是一。當知句里亦無三。泥牛入海探消息。鐵馬當風(fēng)演妙譚。妙覺空王真種子。毫毛頭上坐瞿曇。

  山重重又水重重。寶鏡交光光不窮。能所頓消何軌格。圣凡凈盡始圓融。草鞋倒覆三千界。破衲高圍丈六空。半點安排渾不用。何須更覓主人公。

  多羅平郡王福彭如心居士。

  真如銘

  真如性海。法界圓通。圣凡一轍。佛生途同。只緣迷已。逐物西東。從有背有。從空背空。識心顛倒。生死相從。憎愛繼起。善惡業(yè)生。輪迥六道。受舍不停。大慈悲父。悲憫群迷。設(shè)茲寶筏。拯救出離。誠言寶訓(xùn)。作速皈依。若求解脫。不遠非難。信心一辦。只在目前。不需半念。不用一言。鴉鳴鵲噪。木片碌磚。同演摩訶。普示莊嚴。當下薦得。誰分彼此。三界唯心。萬法一巳。知解體會。卻沒交涉。若非真了。何言休歇。自誤誤人。魔行邪說。即心即物。即物即佛。心佛物兮。何異何同。無一無二。二一圓融。色空明暗。隨處合通。無心于法。無法于心。心法雙泯。是名曰真。真亦強名。普告來今。

  一貫說

  語默動靜不異。暗明通塞何殊。了達彼此無二。大千沙界如如。

  云山圖

  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欲識云山意。諦觀分不分。

  真妄謠

  起妄遣妄雙成妄。用真求真何處真。真妄兩地情能盡。寒灰枯木一時春。

  迷悟誥

  迷者將空作色。悟者以色為空。迷兮悟兮如夢。色兮空兮本同。

  心體歌

  剎剎塵塵總一心。沙界之中獨露身。其間妙體誰人識。直饒識得亦非真。

  不住詞

  住南卻在北。住北卻在南。一切如是住。無所住心然。

  人我論

  人法本來無二。物我原自一同。就中妄生隔礙。致令觸途難通。

  轉(zhuǎn)物解

  轉(zhuǎn)得山河歸自已。轉(zhuǎn)得自已成山河。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落平坡。

  動靜詠

  靜中須覓動。動中須覓靜。解此動靜關(guān)。是名真如用。

  心境曲

  人多言境礙心。不知乃心礙境。若能除卻此心。萬境自然相應(yīng)。

  智光三時頌

  境有心有雙成幻。心有境空半幻真。心境俱空離真幻�?詹豢召鉄o比倫。

  真如言

  有言皆是謗。無言盡成誑。除卻有無言。地下與天上。

  活汞吟

  我有水銀一團。迸散三千法界。縱橫離合隨緣。十方通塞無礙。

  談夢話

  睡夢安和夢是幻。覺來方悟夢非真。迷人譬似夢中客。悟者猶如醒睡人。

  空橛注

  將橛釘空易。將空釘橛難。會得個中意。大千隨處安。

  三際論

  現(xiàn)在總無現(xiàn)在事。未來那有未來時。能知三際原無際。一任今之又古之。

  西江月六首

  法相雖超色體。真機不在空觀。維摩空里散花天。見者見須離見。

  能合六塵不染。何妨萬象當前。試看云影靜寒潭。雁過可曾留戀。

  驀聽空中鶴唳。渾忘床下牛鳴。不分笛韻與鐘聲。萬籟自然各靜。

  毒鼓人言當避�;疠單业揽俺�。隨緣不動寂常明。便是如來本性。

  五教三乘懇懇。半萬八卷諄諄。別傳卻不在經(jīng)文。默契自心自印。

  但會歸一妙諦。即通不二法門。得來隨手總家珍。執(zhí)著還防錯認。

  大地亦非大地。一絲便是一絲。此中機秘少人知。非是是非非是。

  若問如何行履。告君不假修持。莫言無事亦無為。好作夢中佛事。

  括盡恒河沙界。那來法藏真經(jīng)。維摩一默豈無音。何在高談闊論。

  試聽窗前竹韻。自然葉上風(fēng)生。風(fēng)生葉響兩無因。古渡舟橫不定。

  若問心根心蒂。不靈苗不變春秋。尋蛇撥草費窮搜。如覓霜前雪后。

  物我原同一色。孤云欲去還留。三更明月正當樓。又復(fù)半遮半露。

  偈語二則

  數(shù)黑尋白。自鼓風(fēng)浪。指東畫西。錯尋古路。泥牛海底穩(wěn)棲身。石虎山中復(fù)何懼。

  沒名沒姓。無系無拘。數(shù)萍海面。一塵空里。漫訝青山藏曉霧。還看淥水長新蕖。

  偶偈四首

  一念清凈是佛。一念煩惱眾生。清凈不離煩惱。佛與眾生同名。

  緣塵起于對待。無對待處無因。一心自生萬法。萬法本不礙心。

  是非便生憎愛。憎愛取舍流輪。識得高下平等。三千世界一身。

  眾生執(zhí)空作色。二乘執(zhí)色為空。執(zhí)空執(zhí)色皆非。當知即空即色。

  警迷箴

  地水火風(fēng)。流轉(zhuǎn)三界�;没丈怼N┐怂拇�。無明識性。紛馳其中。妄執(zhí)為我。憎愛交攻。既貪且嗔。既嗔且癡。癡為其體。貪嗔用之。因起果生。生生滅滅。滅必更生。恒河沙劫�;蚰吮凇J臄酂o明。求證佛道。脫離眾生。如走日中。而欲無影。形到影隨。謂影為梗。乃起狂見。一切皆空。何佛何生。善惡混同。持此一念。萬有俱刪。此念維何。大鐵圍山。未了空性。強排有緣。一空何據(jù)。萬有現(xiàn)前。有即是空�?詹划愑�。厭有欣空。怖頭而走�;蒙矸ㄉ怼WR性佛性。皆無寸土。一大圓鏡。只緣曠劫。迷其本真。強生分別。而有幻因。佛祖慈悲。垂諸方便。己躬下事。直須自薦。

  大學(xué)士伯鄂爾泰坦然居士。

  述課

  十載攀緣歷四天。須彌百億圍前。因知舌在還成業(yè)�?v使錐無未是禪。入慚愧門覓進步。感。慈悲力度重顛。三關(guān)到底如何踏。風(fēng)在林梢月在川。

  禪課截句

  楞嚴說罷又楞伽。法語從無一字差。畢竟何曾留一字。隨緣且吃趙州茶。

  云門臨濟各紛然。棒喝無端更豎拳。截卻葛藤佛法現(xiàn)。秋風(fēng)八月好涼天。

  折葦西來有意無。麻觔柏子忒饃糊。夜來瞥見天邊月。恰似驪龍項下珠。

  香嚴卓地漫經(jīng)年。錐到無時也未然。米熟便篩篩在否。獦獠根性幾曾全。

  輥毬活計許誰拈。得一猶非寧有三。認取個中關(guān)捩子。餓時吃飯困時眠。

  風(fēng)幡互動各成真。饒語誰煩更說心。到底此中無覓處。古錐密諦不從尋。

  三世因緣彈指間。去來來去幾曾閑。有時看取階前樹。秋露如珠葉葉圓。

  出門拂袖恰沖塵。放下緣何便入真。滿院梧桐花落盡。沿階秋草又生春。

  謾說小乘與大乘。斷常生滅本無情。辟支成果塵煙凈。依舊恒河沙里行。

  泥洹功德了無因。法化何曾有二身。普界金光沉黑里。兜羅掌下正迷人。

  是迷是悟是文殊。門外應(yīng)須一再呼。入得門來門是外。一簾香雨著花無。

  西堂風(fēng)月總無功。捉向西來又向東。拽斷鼻頭脫未得。虛空何處捉虛空。

  山原著地玉無瑕。如此能時便出家。出得家來家故在。祇陀林里看曇花。

  巖前獨坐月輪圓。對月只須作月看。指月是心心是月。寒山此語要重參。

  摘茶樹底覓形聲。覓到形聲古路橫。紅葉青山秋正好。涅槃般若本同名。

  難難易易幾多般。就里憑他下手看。踏破鐵鞋還穩(wěn)坐。雪山風(fēng)月古今寒。

  偈語二十一則

  迷非迷。覺非覺。識得迷時似脫纏。認煞覺處旋成縛。覺迷迷覺兩無干。一輪秋月照東閣。

  昨日桐花開。今朝桐葉落。花開是何因。葉落成何果。曉來冷露濕秋衣。年年花葉自開落。

  菩提本無因。種因隨生果。有果轉(zhuǎn)生因。顛倒沒歸著。世尊有何言。拈花笑無可。

  水底陽光微�;鹬嘘帤怙@。陰陽不二物。水火何相反。住取水火無吞吐。金蓮火里灑甘露。甘露成珠火自燃。到頭即是回頭路。

  回頭是何家。眼底具三界。身色雖本空。還須持凈戒。盧師大利根。且吃肉邊菜。

  東西南北行。只此山下路。打破黑漆桶。倏忽晶光露。露處轉(zhuǎn)成黑。來須驀直去。

  趙州老枯禪。布衫七斤半。過橋度馬驢。銷落無一片。縱然無一片。這半還相見。留得這半相見時。也只是弄泥團漢。

  芥子藏須彌。古德遺閑話。須彌不減小。芥子誰添大。夜來溪上行。碧天如圖畫。

  萬法無一法。無法亦非法。非法住法位。何處別真假。云門鐵棒疾如雷。打破虛空須自打。

  大地一只眼。問口說三跳。設(shè)復(fù)問耳鼻。跳到幾時了。南北是長江。東西是官道。牛羊只戀山。不戀山中草。

  朝看山頭云。夕對溪邊月。云月本無心。溪山各有別。溪山若不別。千嶺閑云千潭月。

  一串摩尼珠。個個相連貫。孰知連貫中。處處成隔斷。是連是斷是斷連。寶光顆顆輪如閃。

  黃檗持钁來�;盥袼儆诨稹;鸹猩塘�。活埋無閃躲。任是金剛不壞身。尋常一例都埋卻。

  結(jié)社來東平。薦送溈山鏡。偶爾亦何因。兩當成聚訟。老僧斷獄如商鞅。一時撲卻質(zhì)證。無質(zhì)證。還質(zhì)證�?樟衷律嫌嗲逵�。

  曉起階下行。階前踏塵起。塵起本無根。欲掃掃不巳。放下笤帚且游行。如來一生塵坌里。

  東方西方人。各自問佛果。佛果是如何。東西各自著。等閑掀倒青猊座。文殊普賢非渠我。

  船子一顛僧。持橈胡亂撞。撞著撞不著�?偝筛舯趲�。折卻橈竿翻卻船。碧波光溢三千丈。

  獅子項下鈴。本是何人系。解須系鈴人。解向何處去。解鈴系鈴認煞鈴。泥牛入海無消息。

  月自西方升。日向西方墮。升墮本如環(huán)。甚處覓鉤鎖。大家拊掌笑呵呵。常住常住團欒坐。

  因縛有解。因著有脫。本無縛著。何須解脫。因解又縛。因脫又著。若非解脫。何來縛著。羽自飛飛。鱗自躍躍。不知不識。無病無藥。

  宣尼有至訓(xùn)�?艘褟�(fù)禮為。先難而后獲。勤而行者誰。夫道若大路。遠邇本同規(guī)。一舉足之役。胡乃不知歸。此心生微礙。寸步隨多岐。藉曰力未充。畫地慎登危。深幸提撕切。頗為賢圣資。誠明不貳物。坐立皆通逵。恩大實難酬。所感匪慈悲。如如契妙理。唯唯識良師。無入不自得。黽勉及今茲。

  問答偶錄

  或問于坦然居士曰。世尊千言萬語。只要人見性。但這性字。卻是佛與眾生。一切有情無情。以至修羅非人等。普同共具的。隨你上天下地。日生月落。明暗中邊。前際后劫。那一處脫卻。那一時粘住。一切眾生。凡耳所聞。目所見。意念所觸。觀感所現(xiàn)。種種因緣空色。那一件不可見。那一件是可見。且道性字是如何。見時又如何。粘住則執(zhí)縛。脫卻無歸著。不粘不脫。是粘是脫。又早成合頭活套。須直指一下落。以便學(xué)人腳踏實地。驀直前去。答曰。這性字原是人人同有。物物不無。只因眾生迷墮。障卻本來。隨緣顛倒。認相起滅。如失路人。忘記家鄉(xiāng)。落在荊棘坑坎。去又去不得�;赜只夭坏��;恬敾钁|。自仆自立。總無出頭處。經(jīng)云。如嬰兒失母。此語極切。世尊發(fā)大慈悲。直指心源。令人步步追尋。反源還本。一旦省悟。正如識路歸家。嬰兒見母。其悲感歡慶。無可譬喻。無可形容。無可思議。無可擬會。妙明圓覺。無生無滅。非無生滅。以無生故。證取無生。無因無果。非無因果。以無果故。證取無果。學(xué)者只須發(fā)大勇猛。驀直前去。有時醒然。有時瞆然。有時擾然。有時寂然。一任生滅滅生。生生滅滅。迷覺覺迷。迷迷覺覺�?偛豁氁蓴M。不須體會。到得功行圓滿。瓜熟蒂落。那時本來自現(xiàn)。本來卻只如是。眼原是眼。耳原是耳。人原是人。物原是物。眾生原是眾生。佛原是佛。一切有情無情。有相無相。各歸本性。同入般若涅槃。共證圓覺。各認圓覺。各具妙明。共具妙明。無論本來面目四字。如同戲論。即如何是三字。亦屬贅語。此是如來說法第一實諦。非緣覺聲聞各所取證。亦不可認作拈花微笑。為教外別傳。學(xué)者且只向這里究去。自然得個消息。卻又不是向這里討得個消息出也。又問。世尊直指心源。固是第一實諦。但這心字。卻也是捉不來。推不去。粘不著。脫不落。原自灼灼的。的。卻又渺渺茫茫。還是心因物覺。還是物由心見。若道是心因物覺。一物未對時。此中原自醒省。說不得無心。若道物由心見。一念未起時。萬相原自森列。說不得無物。如今說是明心。還是將心去明心。還是將物去明心。若道將心去明心。這未明處是那里。將去明他的是那里。若道將物去明心。這物還是由外而入。還是由中而出。況這心字。明與暗俱無可著。如何說得巳明未明。這物字。內(nèi)與外俱加不上。如何認取由中由外。學(xué)人誓要明心。只是將甚個去明心。請再為指出。答云。性字是萬物同歸。這心字卻是眾生各具。只因凡夫誤認知覺作心。因知覺遂成系綴。因系綴遂成執(zhí)著。因執(zhí)著遂成分別。因分別遂成顛倒。靈根一昧。塵境紛起。宿業(yè)現(xiàn)緣。迷失本體。不知這心字。卻本是虛明圓妙。任是十圣出世。并不增一些靈光。任是六道現(xiàn)前。并不減一些妙體。湛然寂然。任行任住。湛然處如日月普光。寂然處如陰陽默運。行處如風(fēng)轉(zhuǎn)云流。住處如水澄波定。學(xué)者且向一念未起。一物未對時。極力參尋。任他參尋不出。到底一力參尋。于萬念紛起。萬物雜陳時。極力體驗。任他體驗不出。只是一力體驗。久之又久。一旦豁然。正如一輪寶鏡。具足光明。任你業(yè)山欲海。一例照了。毫無滯染。任你梵天凈土。一例看破。些無系戀。這光明并非從內(nèi)生。亦非從外來。任是天魔外道�?偺硬怀�。任是菩薩大乘。亦逼不入。長寂長照。長顯長隱。這事極須參會。卻用不著參會。極須修持。卻依不定修持。經(jīng)云。迷時師度。悟時自度。佛度眾生。眾生度佛。學(xué)人若當下領(lǐng)會。便不妨立地成佛。且為諸佛師。若不肯參會時。亦不妨向黑漆桶中。任坐百劫千劫。但可惜當面錯過。枉自蹉跎。正世尊所謂可憐愍者爾�;蜚と黄�。更端而進。曰。心性之指。既聞大略矣。敢不努力。但些子未明。即成隔礙�?v稍有知解。亦無以堅信心而發(fā)勇猛。愿終白之。敢問儒言入世。佛言出世。儒將天下國家。皆歸到身心。佛并眼耳鼻舌�?倲z還心性。雖俱于世無著。卻同是一步步入來。如何又說是出世。譬如現(xiàn)今坐立處。還是身入虛空。還是身出虛空。若道身入虛空�,F(xiàn)今并不見有逼攏處。如何見得是入。若道身出虛空�,F(xiàn)今并不見有邊際處。如何見得是出。這出入二字。畢竟著落在那邊。答云。只因世人認煞一邊。便自出入兩礙。然果識得出入。即便認煞一邊。亦正無出入。且如學(xué)者現(xiàn)擬出門。原因身在屋里。才說是出門。若并不曾入屋。何從更道出門。此處極易見。但如何道是入。卻自費解。只如世間萬法萬緣。各各現(xiàn)在。世人曾出卻那一件。既未出。卻如何道得入在那一件。禪講入定出定。且不道如何是定。請道如何是出入。儒解得出入二字。便能功參造化。禪解得出入二字。便可坐證涅槃。學(xué)者且究尋這入處。閉眼埋頭。勿參雜念。但理會得入處。出處自不須再說。再說時。便是騎牛覓牛。世間第一呆漢。然亦不妨再說。再說時。卻是見月認月。當前如如佛也。或又唯唯否否。重申問曰。儒行。親疏遠近。逐事分明。佛法。方便慈悲。一切平等。若說不必分別。試看天地間。尊卑上下。動植飛潛。智愚善惡。是非剛?cè)�。那一件是一樣的。若是一例的平等。便自禮樂刑政。不須設(shè)施。城郭阡陌。不須經(jīng)畫。如何行得去。即佛法中。亦自有三途六道。五戒四果。種種分別。如何說得平等。若道儒是世間法。佛所說是出世法。世法必不得平等。佛法原可平等。則佛乃大圣人。具足萬法。妙明圓覺。普度萬方。若到得世間有行不去處。便是小道可觀。致遠則泥矣。如何稱為世尊。萬劫賢圣。普同皈依。如今只道這平等法門。是行得去。是行不去。還是有行得去的去處。又有行不去的去處。亦須剖示。俾學(xué)人得有下手處。答云。此理只在眼前。學(xué)者不曾體認。便道出許多閑話�,F(xiàn)今不必遠引。試看今日。這一天霜影。從空飛下。點草著木。撲水浮山。這霜下來時。卻是一例平等。道不得更有分別。然松柏添翠。蕭艾自萎。老干仍直。柔條各腓。菊被之而競秀。蘭觸之而爭摧。波合之而益澄。峰承之而益峭。只緣這霜是一例平等降來。所以能因物付物。萬物各得其天。各還其本。若使這霜。降來時先作分別。一物各作一霜。便是化工大力。驅(qū)役丁甲。經(jīng)營轉(zhuǎn)移。亦只是一處到。一處缺。無論缺處不是。即到處亦不是。推之鏡光波影。日照風(fēng)迥。無不如是。須知平等二字。天道如是。王政亦如是。佛法如是。圣功亦如是。學(xué)人若能識得。便不妨實指妙明圓覺。亦不妨直認參贊化育。頭頭指來。處處現(xiàn)出。易云。圣人無心而成治。經(jīng)云。一切圣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正是平等注腳。學(xué)者須自認取。若此不能理會。措大只守著誠敬二字。衲子只守著戒行二字。尋把茅蓋頭。自行理會。定然有個見處。到得有個見處時。方知這誠敬戒行之功用。宣尼論語。釋迦談經(jīng)�?傆诖俗�。實無所住。一貫不二。本是大同。其微有不同者。緣孔子之言性。止于無聲無臭。如來之印心。極于無性無生。一個圈里。一個圈外。此又入世出世之名之所從來也。若不及此窮究。踏實前行。才得一知半解。便自妄語狂言。以為希有世尊不過如是。無論于佛宗旨。如癡人說夢。即于圣道。亦豈有了知日哉。慚愧慚愧。勉旃勉旃。

  大學(xué)士張廷玉澄懷居士。

  佛法頌(并序)

  蓋聞法云普蔭。靈相遍于十方�;壅绽噬�。恩光曜于八極。握仁王之寶鏡。日月重輝。轉(zhuǎn)梵帝之金輪。雷霆并銳。惟湛然長住。大雄包混沌之源。寂爾無生。正覺超氤氳之表。故能使九十六道。紀菩提之一門。三十三天。貫須彌之四頂。天上天下。通明之體常圓。三千大千。無緣之慈廣被。信乎海水可量。虛空不可量。虛空可量。菩薩摩訶薩。成就眾生。變化隨感。不可量。菩薩摩訶薩。修行地位。有分劑可量。諸佛真如性海。無邊無中。無內(nèi)無外。不可量。至哉大哉。鄒衍之口不能譚。章亥之術(shù)不能算。鈞天之奏不能聲。易牙之頰不能味。然則雖欲頌之。曷從而頌之�;浕盼�。三藏之義未顯。二乘之運莫窺。蠢爾眾生。蕓然食息。并識同奔。隨緣受業(yè)。人天異軌。生死紛馳。起伏沉浮。千態(tài)萬狀。如來乘本愿以度人�,F(xiàn)慈力而應(yīng)化。制六師而正四倒。祛八邪而歸一味。折世智之角。杜異人之口。導(dǎo)求珠之妄心。發(fā)觀象之翳目。持寶炬而明覺路。揚法舸而濟迷津。應(yīng)病投藥。為無上之醫(yī)王。含乳調(diào)酥。作群生之慈母。此法王之至仁也。法忍智忍。率難忍以皆空。無心即心。總?cè)盒囊跃銛z。珊瑚江海。彈一指而起波瀾。琉璃日月。垂兩手而綰晝夜。百千妙偈。生于鳥翅之間。十二音聲。出于象牙之表。演涅槃則智超三界。說般若則天雨四華。獅子一吼而外道摧鋒。法鼓暫鳴而天魔稽首。此法王之神力也。高梯直上�;\絡(luò)太虛。抽針旁投。區(qū)分小有。貫花之句。光如水上之祥蓮。說偈之音。朗若星中之皎月。非有相而非無相。凡圣莫窮其幽微。空是色而色是空。智愚鮮洞其要妙。綜括弘遠。奧致遐深。八萬四千之藏。二諦十地之文。祇園鹿苑之譚。海殿龍宮之訓(xùn)。玉諜金書之字。七處九會之言。罔非垂妙道于天上人間。扇元風(fēng)于前今后古。開千百葉之因因果果。啟億萬心之法法如如。實為世界福田。盡是蒼生歸宿。聞?wù)吒事度腠敗N蛘呋鬯嘈�。含生抱氣之倫。蠕動翾飛之眾。莫不掌合腹內(nèi)。思聞十善之音。聲唱殼中。遙頷四天之說。金口妙義。掩二曜以長懸。瓊軸微言。貫三才而靡絕。此法王之教化也。以妙法為車。以禪定為軫。以忍辱為轂。以持戒為轄。以勇猛精進為輻。以金剛般若為輪。始于自載。終于載人。俾訪道者識路。迷宅者知歸。智珠法鑒。人人可持。四忍五明。家家有望。斯其為功。豈海水恒沙之所可量哉。至若晨鐘暮鼓。喚回夢境之愚頑。皓月清池。洗凈塵襟之坌集。六時翹請。常以國王水土為心。三業(yè)精修。必以君父恩深為念。斯又熱毒之清涼。忠孝之遒鐸歟。夫月無卻水之心。水有含月之性。如水失本清之質(zhì)。則月無自現(xiàn)之方。必也早契禪那。久依定水。意花不染。弘上善之慈心。勝果爭扳。察中乘于慧眼。則積滯皆傾。類秋風(fēng)之落葉。繁疑盡釋。比春日之銷冰矣。粗述勝因。接茲初地。若夫向上。非可言詮。頌曰。

  藹藹慈云。蓋覆十方。湛甘露味。溥琉璃光�;蹮舫U铡V侨粘ER。斯日斯燈。萬古之心。惟心非心。名亦強名�,F(xiàn)無相相。廣無生生。十地九天。破幽燭暗。月月之光。海海之岸。象馬東馳。金身丈六。柱地維天。經(jīng)航法轂。傳衣一花。說法無字。震耀鏗鍧。聾聰瞽視。祖紹宗承。皮髓肉骨。究何有哉。佛亦無佛。明星漏光。本心直示。法爾如然。西來大意。

  真如說

  達摩自西天來至中國。只期密傳心印。印爾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既如此。法亦如此。所以說無一法可得。只教了取本心。當下了時。不得了相。無了之心。心了兩融。是乃所謂真如也。夫真如者。寂而非無。動而非有。行而非遷。住而非止。萬色齊彰。非青黃黑白之可色。眾聲交作。非清濁短長之可聲。用周沙界而纖影不留。體遍大千而寸絲不掛。古之今之。八萬劫不離當念。人之我之。三千佛總在現(xiàn)前�;前嗣妗o非清凈法身。蓮座千層�?偸乔f嚴妙相。四生六趣。俱游寶筏慧津。十地五天。盡作水晶堂壁。無一法本有。無一法本無。無一法欠缺。無一法棄余。泯中邊。斷前后。絕妄真。同垢凈。忘能所。齊色空。印同異。等圣凡。一滴水味。與八海無差。一厘金體。與全礦無別。一毛孔能容納太虛。一毫端能蓋覆大地。即性是相。即相是性。即理是事。即事是理。即空是有。即有是空。即法是塵。即塵是法�,F(xiàn)今天覆地載。日東月西。晝明夜暗。山峙水流。更無一絲一毫。不同隱現(xiàn)。過去八萬劫。未來八萬劫。更無一塵一剎。不共出沒。人誠到此真如境界。如鏡照鏡。如空合空。如水投水。如月攝月。摩尼寶珠。具含眾色。凈琉璃瓶。光境兩忘。收則俱收�,F(xiàn)則俱現(xiàn)。不容造作。不假安排。自然無作無止。無任無滅。且也作亦無作。止亦無止。任亦無任。滅亦無滅。卷舒與奪。如意分疏。生死去來。于法自在。即真如二字。亦了不可得矣。至哉此旨。難遇罕聞。惟證乃知。非悟可測。言前薦得。巳涉程途。擬著意求�?讨酆我�。昔雪山夜睹明星。睹此也。迦葉破顏微笑。笑此也。少室面壁九年。面此也。六祖夜半傳衣。傳此也。以及從上古錐。凡有一契一證。一棒一喝。無非契此證此。棒此喝此也。覓來移步換形。不道卻在這里。拈去千頭萬緒�?芍烤篃o多。吹無孔之笛簫。聽空中之法鼓。乃至睹無所睹。笑無所笑。面無所面。傳無所傳。亦復(fù)契無所契。證無所證。棒無所棒。喝無所喝。擎拳豎拂。目是傀儡登場。掂兩簸三。是說他家財寶。旨哉。世尊有言。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于醒。了無所得。然則猶有一絲未凈。仍在夢中。必至了無所得。乃為大醒耳。夫此了無所得。豈言思擬議所可及哉。請為偈曰。我有一丸佛。虛空滿一切。欲說本無形。欲畫元無色。來時有信潮。定處無痕月。妙味難言言。欲問須問舌。又偈曰。如來還來如。來來還如如。是名為真如。真如定何如。

  唱覺歌

  凈掃塵根幻妄身。先須認得本來心。寶相莊嚴皆色相。無相無心見始真。持心觀心紛主客。即心即佛添名目。非心非佛又如何。個中妙意難容說。浩浩靈臺方寸區(qū)。湛然無有亦無無。靜不滯兮動不溢�;亲冑饧欧强�。誰栽意樹發(fā)空花。誰放心香吐塵馥。誰施八水潤焦芽。誰握雙丸啟凡目。一點靈光無障礙。就里普含十方界。一一界中放光明。一佛千佛皆現(xiàn)在。太虛中。法雨香。醍醐一滴幾人嘗。嘗過醍醐味無味。夏飲水兮冬飲湯。妙勝堂。牟尼殿。幾人曾見如來面。戒香手炷謁靈山。又早山門闔兩扇。迷迷迷兮迷不醒。一聲獅子當空震。日照潼關(guān)四面開。長安大道何須問。垢垢垢兮垢不凈。縱汲西江浣難盡。亭亭出水妙蓮花。生在污泥不染性�?窨窨褓饪癫欢�。罡風(fēng)吹透寒冰浸。六窗受月片云閑。猿馬何須繩索禁。邪邪邪兮邪不正。驅(qū)逐么魔愁劍鈍。金剛百練繞指柔。百萬魔軍齊乞命。迷者醒。垢者凈�?裾叨āP罢哒�。頃刻凡夫頃刻圣。圣圣凡凡豈兩人。明珠一顆當心印。三春物態(tài)好繁華。萬樹夭桃萬樹花。如何遍滿無虧缺。請從個里究根芽。日上三竿萬象森。大千世界普光明。如何一隙皆生白。破暗通幽徹底清。滄江之水浩漫漫。一平如掌無峰巒。如何盡泯高低跡。放眼從教平等觀。梵志夢中多梵志。剎那一夢千年事。如何千劫一剎那。妙諦須知融攝意。冷然微笑天宇空。聞聲贊嘆繞天龍。何人長嘯響山谷。直似寒蟲吟壁中。巨靈抬手華山劈。區(qū)區(qū)真是縛雞力。我聞佛力大無邊。一指能援眾生溺。渡非航。卓非錫。海靡涯。履一只。黑漫漫。明歷歷。二五原來是一十。打破算盤珠。珠珠歸一一。何須披半夜之衣。不待面九年之壁。歸依復(fù)歸依�;�。當前佛。祥風(fēng)甘露遍十方。億眾常安一心福。

  偶吟二十首。

  圓光一顆本虛空。萬象森羅面面逢。月影印潭潭印月。欲分賓主卻何從。

  雙丸旋轉(zhuǎn)在當前。暑往寒來孰后先。探取無生無滅理。大椿朝槿恰齊年。

  鳶飛魚躍各升沈。山自蒼蒼水自深。欲識高山流水意。夜來明月印天心。

  思從覺路覓真?zhèn)�。枉踏芒鞋路萬千。識得平常心是道。饑來吃飯困來眠。

  本來無相亦無名。才著思量翳障生。塵掩鏡光云掩月。不分明處最分明。

  非空非色非明暗。無我無人無古今。可嘆世人多不解。掌中一指是知音。

  參佛佛原無覓處。傳心心又在何方。不如真妄都忘了。笑看忙人夢里忙。

  佛本無心安有意。西來之意問奚為。莫言此處人難會。露柱原來也不知。

  認著依然不是真。休從語句枉勞神�?蓱z一樹庭前柏。賺盡古今多少人。

  永嘉七字指迷津。心法雙忘性即真。始信如來大圓覺。仍然宇宙一凡人。

  不坐蒲團不面墻。聲聞色見總尋常。自從領(lǐng)略醍醐味。六月炎風(fēng)透體涼。

  多年暗谷一燈明。明暗都從眼界成。何似道人酣寢后。一輪紅日在三更。

  地闊天空方寸寬。笑他蟻磨與鰋竿。一筇偶上蓬山頂。百萬峰巒腳底看。

  畏喧求寂兩紛張。臧谷原來總失羊。萬事心中無一事。荷花雨迸滿池香。

  門前誰斷客停車。只要主人省得家。一任春風(fēng)蝴蝶鬧�?赡茱w上雪梅花。

  焚修朝暮傍蓮臺。圣見凡情枉自猜。大地山河俱是佛。謾教移過凈瓶來。

  合浦珠光映月圓。行人岸上誤流連。歸來認取衣中寶。何用重尋下水船。

  奧義莫從言外覓。真詮休向句中求。撥開文字拋知識。無孔笛吹江上秋。

  心凈時時聞妙香。何勞鼻觀費思量。諸般法相歸烏有。一任天花作道場。

  誦罷蓮經(jīng)有會時。倚闌高詠昔賢詩。梧桐月向懷中落。楊柳風(fēng)來面上吹。

  西江月十二首

  才見冬風(fēng)栗冽。旋看春色芳菲。個中消息是耶非。斯理無難領(lǐng)會。

  都說鳶飛魚躍。何妨鳶躍魚飛。高卑俯仰總天機。方是活潑潑地。

  身上垢衣未解。懷中塵鏡慵磨。不知自障礙偏多。反說佛門高大。

  悟即易如拾芥。迷時難若填河。忽然夢醒發(fā)高歌。心佛原無兩個。

  代謝本無生滅。循環(huán)安有初終。請看春夏與秋冬。來往猶如接踵。

  人見是空是色。我言無異無同。天然空色在其中。一任風(fēng)幡自動。

  泛海乘風(fēng)破浪。蒼茫不見涯垠。忽逢寶筏渡迷津。彼岸不須重問。

  本自無真無幻。休言非幻非真。萬緣既息有何因。一點靈光無性。

  佛旨非藏非露。佛言非淺非深。若從語句覓真心。恍似充饑畫餅。

  魚兔得時便了。筌蹄何用重尋。自參自悟自通靈。聊把經(jīng)文印證。

  誰道心兮微渺。時時遍滿乾坤。一輪月印萬川明。方識萬殊一本。

  悟道誰分頓漸。成功豈在操存。天長地久自惺惺。到底不離主敬。

  多少靈山法眾。一人識解高超。語言文字總徒勞。才睹拈花即笑。

  老馬也能知路。昏鴉幾見迷巢。即心即佛不須招。何必自生顛倒。

  喻法偶拈拄杖。傳心試取袈裟。云門胡餅趙州茶。妙味惜無知者。

  窗外青青翠竹�;h邊郁郁黃花。無端花竹影交加。聊作道人禪話。

  現(xiàn)在尚為幻境。未來過去茫然。強詢父母未生前。有見仍同無見。

  池內(nèi)是冰是水。爨中為火為煙。開時成掌握成拳。此際何須分辨。

  無味乃為至味。希音方是玄音。何人解鼓沒弦琴。更有何人解聽。

  古井湛然常寂。閑云散去休尋。經(jīng)言成佛本無心。心有即成凡境。

  煩惱皆由心起。無心煩惱何居。志公密諦指迷途。脫盡眾生愁苦。

  方寸本無愛憎。大千安有榮枯。妄從塵海覓亨衢。忘卻家園樂土。

  史說不知不識。易言何慮何思。果然無作亦無為。便是羲皇上世。

  芳草落花蹤跡。孤云野鶴襟期。春風(fēng)沂水詠歸時。想見一般況味。

  左都御史張照得天居士。

  心賦(并序)

  (臣)幼誦詩書。惟通章句。長窺緗素。徒亂狂華。既理障之沉深。亦欲根之堅固。周旋樂趣。彌益苦荄。意蕊紛開。頭燃良痛。側(cè)聞宗說。能使心地清涼。乃閱教文。涉獵龍宮寶藏。初知山河大地。本是妄生。地水火風(fēng)。原從幻結(jié)。一身非有。此外何言。然而明暗色空。塵塵和合。身親民物。了了當前。欲遣去則皆非。豈混同而猶是。舍一取一。罔息于馳求。前三后三。彌增其較計。得少謂足。中止化城。慕圣厭凡。兩頭壁壘。惟身惟口惟意。步步交加。曰貪曰嗔曰癡。層層涉入。滅此生彼。終無巳時。誤后悔前。豈能自在。幸十世福田之廣種。遇一人首出之垂慈。欽惟�;噬蠀①澣裏o。經(jīng)綸萬有。用周孔之典則。致唐虞之協(xié)和。尊居九重。而如游山澤。恩覃八極。而視等浮云。同太虛之穆清。若杲日之明照。現(xiàn)。帝王身而為說法。發(fā)如來藏于一微塵。夙契一貫之心源。宏闡別傳之妙旨。未嘗言說。巳震雷音。普示提撕。常垂甘露。憐(臣)迷頭認影。為(臣)解結(jié)開巾。遂使蛙出井心。翹首而瞻天際。蜂穿紙隙。翾飛以近日輝。始知本性如然。此門不二。大學(xué)之道。固御世之權(quán)衡。直指之傳。乃明德之統(tǒng)要。非敘倫庸禮修政明刑。何以妙此心之法相。非破妄泯真圓通普覺。何以浚萬化之靈源�?沼邢嘁卸�。盡其有。才圓空性�;脤嵁惷弧B钠鋵�。始了幻因。名相空華。涅槃實際。如猶未到寸絲不掛之實際。將何以辨萬善具足之空華。世出世間。不取一法。空投空際。寧舍萬緣。歷劫難報斯恩。大千的歸一旨。今者。奉。敕恭撰心賦一篇。進呈。御覽。爰述此序。自志本末。夫心也者。譬喻莫施。敷陳奚盡。嬰兒開口。巳了根源。佛祖相商。莫能下語。即金針在手。何由捉霞彩以裁縫�?v彩筆凌云。豈可取太清以繪畫。然一絲孔宛然華藏。千須彌不異毫毛。物物圓成。頭頭顯露。豈(臣)斯賦。獨乃非心。心亦非心。賦寧是賦。蓋即鸚鵡翦舌而學(xué)語。蚯蚓鼓脰而鳴歡。黃花對日而舒顏。翠竹因風(fēng)而吟籟云爾。賦曰。

  無生無滅。無在無遷。慈氏以后。威音以前。卓爾獨存而離彼離此。湛然常住而匪中匪邊。惟圓斯覺。惟覺斯圓。圓不見圓。圓周他自。覺無所覺。覺遍人天。拈起十方虛空。不足以潔其大。數(shù)盡恒沙萬有。不足以語其全。芥子孔中。容納四大海水。屈伸臂頃。直過萬八千年。攘為已有。則曰正法眼藏。權(quán)當人情。則曰直指別傳。何凡何俗。何圣何賢。何迷何悟。何法何禪。六趣三涂。全該真體。十身四智。靡隔妄緣。起而無生。諸佛入涅槃于眾生識海。寂而常動。眾生墮生死于諸佛心源。無一塵而不入。如大圓鏡。無一剎而非真。是金剛?cè)�。若大火之聚空。濯手難近。若水銀之墮地。轉(zhuǎn)瞬渺然。法法依之影現(xiàn)。如摩尼珠體非一色。物仗此光騰。如寶絲網(wǎng)層映相連。擴為六合。而又包六合之外。故莫量其外之際。碎為微塵。而又居微塵之中。故莫測其中之堅。色色全彰。頭頭顯露。廓然無相而眾相交橫。寂爾無音而群音并吐。欲要其終。智勝之所不能窮。欲原其始。然燈之所不能溯。欲走以避。則九天九地總相逢。欲捉以觀。則千劫千生不能遇。茫無朕跡。何地可以染污。周遍大千。何所容其保護。大小同量。高卑同度。有無同體。生滅同住。亦是亦非。亦起亦仆。亦遠亦近。亦緇亦素。了之則一道齊平。執(zhí)之則千途各立。依回于地水火風(fēng)。眩轉(zhuǎn)于受想仃識。牽纏于見聞覺知。泥滯于去來今昔。迷誤于狐唾貍涎。尋探于破書殘籍。茫昧于泬寥杳冥。計較于寸分丈尺。拈弄于有覺精魂。斷滅于無知木石。厭棄于人我眾生。埋沒于暗明空色。安排于佛剎道場。起倒于世諦徽纆。習(xí)慣于捏目生華。癡著于遺金拾礫。淆亂于欣就厭離。紛紜于得失損益。烏非黑。鶴非白。無始劫來名相跡。道黑道白。鶴正白。烏正黑。六結(jié)當心不調(diào)直。疑白疑黑。是以著處便粘。交加不釋。以膠投漆而漆亦為膠。以客迎賓而賓全是客。春蠶成繭而繭還縛身。夏蟲依冰而冰先喪魄。熱毒海漫漫沉沉。鐵圍山巍巍岌岌。四種相怪怪奇奇。一個我綿綿脈脈。枕中槐國。指揮鳥虎龍蛇。石里火光。分別卵胎化濕。人間之滴水難消。地獄之程途孔亟。火厚二百肘。何處蓮華。風(fēng)吹三千年。幾時安宅。病既千端。丹斯萬品。西天四七。受藥師之親傳。東土二三。共醫(yī)王之正稟�;蚰榇蟮刈饕疗阎偂3浔损囂摗;蚓兏≡瞥山鹂|之衣。蘇其澿鰰�;蛉幌銦魧毦�。照彼昏酣�;蝌�(qū)法電智雷。醒其寱寢�;蛴骺杖A�;蚍蕉�。滌除有漏根窠�;蛑杆拇蟆;驑肆鶋m。卷卻無明衾枕。或現(xiàn)檀那之力。佛缽可滿以少華�;蚪ňM之幢。金剛不雜于凡飪�;蚪湎戕沽�(xí)。出白凈于泥涂。或定水淵澄。返真常以漸寖�;蚪辽咧齽�。免燒功德之林�;蛴魈┲y緣。拈出菩提之錦�;蚴湛裣笠赃�。或禁亡猿以圈檻。或揮智慧劍。破欲網(wǎng)之重重。或桌般若航。度愛河之黮黮�;蛘f干城。大海上。無邊龍蜃樓臺�;蜃T凈土。寶池中。無數(shù)金銀菡萏�;蝻@三身應(yīng)現(xiàn)。非斷非常�;蚴疽活w圓成。不增不減。裂開一味平等之法爾如然。演出萬般差別之教宗頓漸。超方便。住圓覺。止啼楊葉婆娑。成佛果。斷輪回。翳眼空華荏苒。蓋燒須獼雅宜螢火。而束虛空純賴龜毛。撥開幻影浮光。玉龍迥跋。筑著銀山鐵壁。石虎聲猇。華亂澄空。五宗各飄其香雨。浪翻平地。三關(guān)長卷夫銀濤。非半非滿非偏非圓。一種沒華之果。有權(quán)有實有照有用。單通無木之橋。走殺天下參禪衲子�;蟮故篱g成佛英豪。獅兒口喝樹頭風(fēng)�?`歸袖里。兔子角挑潭底月。掛在眉稍。八海水化為醍醐。無非毒藥。一些子現(xiàn)成法寶。只這毫毛。即此是實際理地。即此是夢幻影泡。何愛何憎。刀割檀涂。一般滋味。何取何舍。釋迦調(diào)達。兩處逍遙。非見非聞。涉解會而皆為自棄。非無非有。滯方隅而即起塵勞。等量均齊。若動一念。即資其顛倒。本來具足。若向他求。轉(zhuǎn)益其紛囂。必也如杲日之皎皎。必也如太虛之寥寥。必也如風(fēng)輪之急轉(zhuǎn)。必也如川月之普昭。須如是人。明者個事。寶鏡光千千不隱。切忌眼觀。師子弦喤喤厥聲。直須目視。如水成冰。是冰非水而全水是冰。如金成器。是器非金而全金皆器。開眼作夢中之佛。六度萬行圓滿。萬成一事不為。操心降鏡里之魔。十圣六凡齊遣。始知兩頭皆是。事即理。理即事。二障全消。迷即悟。悟即迷。雙因并置。隔時能隔所隔。是名為愚。了卻無了可了。乃稱曰智。似騰蛇之游霧。住霧非空。若香象之渡河。履河皆地。不執(zhí)緣以修證。不住相以布施。玉水自然澄澈。一任波濤。金山不畏泥封。何為嗔恚。德瓶撲而不破。只因包舉三千。道岸登而舍航。始信泥洹不二。夫惟者個。不落圈繪。無一法自中出。無一法自外至。昭昭太古之先。歷歷窮未來際。大光明藏。覿體無依。清凈本然。獨尊至貴。生人生物生佛。絕妄絕真絕對。即別而同。四不離一。即同而別。一不離四。一本無一。四寧有四。能所兩亡。色空雙寄。體離凡圣。路絕彼已。靡間一絲。云何可秘。本無所悟。強名曰會。蓋見以心明而絕。明以見絕而澄。見絕。故真俗垢凈。不礙眼光。何大千之可辨。心明。則菩提煩惱。一路涅槃。何七處之可征。一珠入一切珠。一切珠入一珠。無分無合。一月普現(xiàn)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頓圓頓成。窮三際而直立。亙十方而大橫。百千萬劫如是。南北東西等平。斯為華嚴會之方廣。是以無量壽而。圓明。

  勉學(xué)論

  或于座次。問何以入道。余曰。道無門戶。而子問何以入者。毌乃失問歟。夫道。不取不舍。即今能失問之子所失問之語。俱在道中。而又何從入耶�;蛟弧XM無善權(quán)方便。曰世尊四十九年。說三藏十二分。作善權(quán)方便矣。末后拈出一華。在百萬人天中。作將來眼。誠亙古亙今善權(quán)方便矣。西天四七。各有偈示機緣。傳至少室以及曹溪。流乳分波。枝條蕃衍。四方八面。霆轟雷震。如所為木上座。金剛?cè)�。青州衫。娘生褲。三腳驢。[廿/麻]三斤。鱉鼻蛇。獼猴鏡。拈布毛。旋風(fēng)打。至若五位君臣。四賓主。三玄三要。九帶。十智等。前后出興。莫之紀極。各各隨緣順時。以垂善權(quán)方便矣。孟子有云。子歸而求之有余師。而又何問之有�;蛟弧km然。必有以告我。曰。迷者覓悟。譬如坐者求起。尚不得言易。何況于難。今子坐于此。設(shè)欲起而立。則亦惟子目起于座耳。他人其何由代焉。他人為子說善權(quán)方便。不過曰。子竦身直足離座斯起。如是而巳。告子而子不知起。即驅(qū)毒蛇猛獸以駭子。而子仍不能起。則他人其奈何。縱使令兩人夾而掖子以興。而子不會于起則兩人釋手。而子又廢然還其故坐矣。即時時刻刻令兩人夾而掖子以興。此兩人者。終必有釋手之時。則子亦終必有廢然還其故坐之日矣。且也夾掖之久。而子乃謂人之由坐而起也。非用兩人夾而掖之不能。則子將終身不知起立之所由矣。將毌所謂善權(quán)方便者。轉(zhuǎn)而為罟護陷阱也夫。子若真欲自起于座。唯辦肯心。不知不覺蹶然而興。則子雖欲自其由坐而起之因緣。方且語言文字不能詮釋。丹青粉墨不能摹繪。而他人又何處可以畫蛇添足哉。客聞此語。嗒然不能起于座。

  筏喻室記

  余室左右窗皆臨池。形似舫。名之曰筏喻。有客入室。請問筏喻之義。曰。子今在筏而問筏耶。漭沆大海。濁浪拍空。魚龍出沒。水怪磨牙。其順流而尾風(fēng)。則千萬里不知其所止。其首風(fēng)而觸流。則尺寸地不能以自前。不有此筏。曷登彼岸。生死。猶大海也。眾生歷劫不能自出。佛祖乃為設(shè)善權(quán)方便。解粘去縛。抽釘拔楔。使獲大自在。一切安隱。以筏為喻。豈曰不然�?驮弧4俗铀鶠橐砸娐動X知。傍語言文字。用之乎者也。而解如是我聞。夫豈小子之所請益也。古德云。唯此一事實。余二即非真。如子之云。猶有岸焉。猶有筏焉。岸與筏既為二矣。并乘筏登岸者而為三。安在其為一路涅槃門耶。曰。眾生自無始來。沉沒生死大海。塵根相對。根識互牽。剎那剎那。微塵微塵。息息不停。心心不住。如波擊風(fēng)。如風(fēng)蕩波。善因惡果。迥環(huán)轉(zhuǎn)旋。萬劫千生。生滅無巳。世尊于是生憐憫心。于四十九年中。為說三藏十二分。明此六根六塵六識。皆是虛妄和合因緣。非真如自性本覺明妙。此熙連禪河所結(jié)筏也。迨佛以一華囑付飲光。而令阿難輔之。傳至菩提達摩。實來震旦。時則三藏十二分。復(fù)被六根六塵六識所和合。如油入面。是面皆油。無油不面。紛紛穿鑿。全失佛心。乃為直指一華。渾作無義味語。俾學(xué)人味之如木扎羹。鐵釘飯。親之如吹毛劍。大火聚。目之如閃電光。擊石火。耳之如涂毒鼓。旱地雷。緣到時來。直下粉碎覿體真純。此蔥嶺發(fā)源。曹溪流乳。歷代祖師所結(jié)筏也。語未竟。客曰。嘻子豈巳登岸而舍筏乎。岸也。筏也。子也。仍三也。我聞此門不二。子何以云。曰。居。吾語汝。自久遠劫來。一段心光。動為妄習(xí)所障而不自覺。不特四大六根巳也。乃至讀書。書障。窮理。理障。行善。善障。持戒習(xí)定。戒定障。參禪學(xué)佛。禪佛障。但有所為。皆是心光影事。茍不到凈裸裸地。則命根終于不斷。然則凈裸裸地。乃岸也。而凡諸善權(quán)方便。俾得到此凈裸裸地者。皆筏也。然雖如是。一旦迷妄頓消。開豁顯露。讀書。亦無書障。窮理。亦無理障。行善。亦無善障。持戒習(xí)定。無持戒習(xí)定障。參禪學(xué)佛。無參禪學(xué)佛障。乃至六根六塵六識。亦無六根六塵六識障。頭頭是道。一一全彰。盡是菩提。皆成甘露。豎窮三際。橫亙十方。無一剎那而非佛日。無一毫毛而非法身。腳跟點地。岸斯在矣。向所為凈裸裸地者。其又筏歟。雖然。如是讀書窮理行善持戒習(xí)定參禪學(xué)佛。即是空華。即是夢幻。了不可得。于了不可得中。如是如是。無間無斷。純真一如。始得休歇于無休歇處。然則所為腳跟點地。固時時刻刻不離筏上。大海本來是岸。亦無此岸彼岸之可言。岸即清凈法身。筏即百千萬億化身。乘筏登岸即圓滿報身。三者一耳。一亦不立。安得云三。今我與子相對此室。岸耶。筏耶。子耶。吾耶�?湍讼嘁暥ΑR驎湔Z以為記。

  茶話

  或問有。曰。空。問空。曰。有�;颡q未達。乃說偈曰。空倚有以立。有倚空以名。萬有悉皆空。虛空實為有。一毛孔之空。有有中居之。凡此實有物。自具本性空。有既不可得�?找嗍菑娒H糇】沼邢�。何得云涅槃。今爾問于我。我爾復(fù)何名。名空既不可。名有實豈然。若然無爾我。何處立問答。于此二無中。為空抑為有�?沼腥粢蝗纭娒徊欢�。

  覺生寺文覺禪師元信雪鴻

  上堂。佛法兩字。不是惟佛有此法。亦非眾生無此法。謂之無法也。佛者覺義。覺即是法。覺因迷立。不迷何覺。何為迷。見山河大地。認作山河大地。于見聞覺知。便立見聞覺知。此即是迷。何為覺。見山河大地。喚山河大地。于見聞覺知。使見聞覺知。此即是覺。同見山河大地。同是見聞覺知。因甚有迷有覺。咄。山河大地見聞覺知。幾曾向你道迷道覺來。總之說覺說迷。說真說妄。皆以假名字。引導(dǎo)于眾生。吾人本有之性。本自現(xiàn)成。本自具足。本無生滅。非空非有。非真非妄。非迷非覺。只為眾生無執(zhí)生執(zhí)。無礙作礙。妄見有空有有。有真有妄。有迷有覺。若能一念回光。自然萬法俱了。要知了底道理么。驢事未去。馬事又來。

  上堂。一人有眼不能見。有耳不能聞。有舌不能語。有心不能鑒。一人無眼能見。無耳能聞。無舌能語。無心能鑒。兩人相見。那個在前。那個在后。復(fù)云。且道兩人因甚得恁么。

  上堂。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山僧敢道凡有言說。無非實義。諸人還識得者道理磨。若識得也。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歇。但有言說。無非實義。若識不得也。塵亦不說。剎亦不說。無熾然說。無無間歇。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上堂。南方行腳一遭。拄杖頭不曾撥著一個會佛法底人。者個說話。大似不知自已拄杖頭短。山僧亦南方來。拄杖頭不敢動著一個。何故呢。彼自無瘡。勿傷之也。乃一夏在者里。終日與諸人搬石運土。拆東補西。山門決要向南。露柱定須著地。鍋子有大有小。杓柄較短較長。無規(guī)繩中立規(guī)繩。無內(nèi)外處分內(nèi)外。堂內(nèi)底要知堂外事。不得離堂內(nèi)。堂外底要知堂內(nèi)事。不得離堂外。且道與諸人分中最動耶。不是動耶�?恐粽仍魄蚁蔡�。

  示眾。東弗于逮人吃飯。西瞿耶尼人腹脹。南閻浮提人行路。北郁單越人腳痛。是合有底常事。因甚眼能見物。有見得及底。有見不及底。耳能聞聲。有聞得到底。有聞不到底。為見聞之性有不遍耶。為見聞之境有隔礙耶。怕因迷卻目前。往往失卻背后。理上無不融通。事上不免成滯�?偰芾硎乱蝗�。畢竟事理兩橛。釋迦老子直得差排不來。只得道個是法住法住。世間相常住。須知者法位。迷亦在是。悟亦在是。無明煩惱由此。妄想執(zhí)著由此。全身在者位里。更向外覓。全身原不在者位里。卻向內(nèi)求。左也被他礙。右也被他礙�?谀艹燥垺J帜茏匠�。通融不來�;鹱魉�。水作火用。假借不得。所以學(xué)道人貴知處處有出身之路。物物上有轉(zhuǎn)身之機。能于一法位中轉(zhuǎn)得身。便于一切法位出得身。自然東不礙西。南不礙北。移彼作此。移此作彼。然后入佛不礙。入魔不礙。入凡不礙。入圣不礙。入空不礙。入有不礙。入生不礙。入滅不礙。若作本無佛魔凡圣。本無空有生滅。認為不礙。敢保伊總會得是法住法位。未會得世間相常住在。

  示眾。不可以智知。亦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亦可以識識。本無名相。亦有名相。本無言說。亦有言說。本無差別。亦有差別。本無遷變。亦有遷變。因有遷變。知無遷變。因有差別。知無差別。因有言說。知無言說。因有名相。知無名相。因可識識。知不可識識。因可智知。知不可智知。所以若剩一法。不是者個法。若欠一法。不是者個法。譬如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肥亦土也。瘠亦土也。大亦臣也。小亦臣也。恁么也。王還有功干也無。不見道不現(xiàn)而章。不動而化。無為而成。其惟圣人之道乎。設(shè)謂山僧不解直指。只念篇章。便向道某也幸。

  示眾。達摩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要知別無指法。只要忘情泯見。自然見性明心。若不明心。不知心之本空。若不見性。不識性之本該。本空故。即執(zhí)著全消。本該故。即圓融無礙。何為執(zhí)著全消。色不是色。聲不是聲。何為圓融無礙。色直是色。聲直是聲。雖然。聲色不到處又作么生。莫著空好。

  示眾。人但知凡圣情盡。體露真常。不知凡圣情起。真常體露。何謂凡。諸佛是。何謂圣。眾生是。何謂真�;没恰:沃^常。生滅是。雖然。須開透關(guān)眼始得。若透關(guān)眼未開。古人道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是一個。是兩個。毫厘有差。天地懸隔。毫厘無差。天地懸隔。參。

  小參。諸法皆有對待。生佛圣凡頓漸偏圓等法是也。惟者個法無對無待。非生佛圣凡頓漸偏圓可該。而該得生佛圣凡頓漸偏圓。故擬向?qū)Υɡ镆捳邆€法不可得。不向?qū)Υɡ镆捳邆€法亦不可得。只者兩個不可得處無教可收。那得不是教外也。既總不得。又如何傳。彈指一下云。切莫妄想。

  小參。華嚴經(jīng)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山僧道差別。心不是佛。佛不是生。生不是佛。何故。佛時決不見有生。生時決不見有佛。心時決不見有生佛。生佛時決不見有心。試體驗看。

  小參。三教圣人皆貴說中�;蛘f時中�;蛘f守中�;蛘f中道。祖師門下卻用不著。若有中。即有偏。中偏相立。取舍情生。是法非取舍法。所以從上說

  ○者個。其實者個亦不立。故方如圓如。高如下如。一亦如。多亦如。橫亦如。豎亦如。塵塵如。剎剎如。謂之如如法門也。

  心佛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心佛本空。即非何有。能不守空。真源自通。佛佛祖祖。以此立宗。

  真性偈

  譬如富長者。財施遍國土。令各各莊嚴。成就種種事。而此富長者。安住自娛樂。都不知有是。真性諸法依。亦復(fù)如是爾。若佛若眾生。身心及世界。乃至無量法。皆從性幻起。真性常清凈。猶如世間�!,F(xiàn)蜃樓幻市。海相還如故。所以修學(xué)人。勿滯一切法。一切法無實。但以無見見。見此無性性。皆成無佛佛。常度無生生。

  山居偈

  七凸八凹山下路。有誰來叩白云扉。披云常嘯千峰月。閑卻人間是與非。住得青山深更深。長松修竹沒閑林。神光一道從無昧。非去來今貫古今�?菡咦钥輼s者榮。春來秋去又經(jīng)冬。要知山上住山客。即是山中山住翁。

  圣因寺悟修禪師明慧楚云

  寶親王贈拄杖。師接杖拈起云。這杖也是七十年。與山衲同庚。王云。一百四亦不為分外。師笑云。大家的。大家的。

  小參。佛者心也。法者心也。僧者心也。色空者心也。明暗者心也。是非者心也。善惡者心也。凡此等心。皆屬幻妄。如空中花。水中月。了不可得。乃生滅法也。且道如何是真心。心者佛也。心者法也。心者僧也。心者色空也。心者明暗也。心者是非也。心者善惡也。良久云。莫者便是真心那。將拂子擊案兩下云。莫瞞人好。

  小參。太湖三萬頃。蔥嶺五由旬。塵塵葉葉。出頭天外易。葉葉塵塵。從空放下難。頂門具眼的。黑漆漆十萬。腳跟點地的。露堂堂八千。若以色見聲求。何異鉆冰覓火。如或意解思度。大似向西東行。這件事欠一法不是。剩一法不是。取一法不是。舍一法不是。即一法不是。離一法不是。設(shè)有人問如何得是去。但低聲向他道。老僧卻在是非里。

  小參。諸人看看。闔常住山僧及大眾。殿堂寮舍。柴水米鹽。椅案床架。盡被一條繩一串穿卻。諸人還見這條繩么。良久云。是什么。斷貫索。

  小參。無言說。無言說。沒甚事。沒甚事。大道只在目前。只此目前空色。色即是空�?占词巧K词俏�。我即是他。若也眼目定動。卻成白云萬里。豎拂子云。莫將閑學(xué)解。望擬祖師心。

  小參。豎拂云。山川人物。上下四維。五金八石。磚頭瓦礫。琴瑟鐘鼓。風(fēng)云月露。寒燠溫涼。馨香臭穢。布綿羅綺。米面醬醋。庵觀寺院。庭堂殿陛。是什么。擲拂大笑云。那里說得盡。

  小參。目前六月。好個時節(jié)。熱處卻冷。冷處卻熱�;鹄锼铩I徏t藕白。佛法門中。有權(quán)有實。衲僧分上。何得何失。銀碗盛出峨嵋雪。聊與諸人解煩渴。云門扇子風(fēng)凜冽。扇得虛空毛骨徹。與起扇子云。且待翠巖眉毛落。再向諸人細解說。且道說個什么。搖扇云。舌頭一片肉。牙齒兩排骨。向侍僧云。切不可記錄。

  上堂。前者蒙。圣恩賜一飽齋。實可謂天廚御饌。百味具足。大眾。且道是何珍饈。眾云。請和尚告示。師云。老實對汝等說。也不過是土物耳。下座。

  上堂問答畢。乃高舉拂子云。山僧即是拂子。拂子即是山僧。且道大眾是拂子。拂子是大眾也不。將拂子向空一拂。擊幾案三下。下座。

  上堂。兩班阇黎。一個老僧。恰好一比。山僧即是香餌。大眾一一皆如貪他香餌上他鉤。雖然。眾中若有奔騰霄漢的英靈。吞卻山僧則易。著山僧吞卻卻難。諸仁者。作么生會。若也不會。聽山僧重下注腳。喝一喝。云。向嘉州大象牙里作活計去。

  上堂。召大眾云�?纯�。老僧手中一握水。從何處得來。眾無語。便下座。

  上堂。拈拄杖云。者木上座。有時向洪濤里燃香。有時向烈焰中酌水。諸仁者。切莫道作夢中佛事。的然實相功德。只有一件事不唧[口+留]。卻與老僧相同。何者。不解誦經(jīng)號佛。有僧出云。若然。和尚何得每每示人念佛。師云。孟八郎又恁么去也。

  上堂。一僧出眾叩謁。師喝云。阇黎何得受老僧禮拜。僧罔措。師笑云。若要好。大就小。

  上堂。老僧偶作一夢。夢與大眾升座說法。諸人且為圓兆看。眾無語。師云。累我累我。便下座。

  上堂。師云。唵啞吽。口字傍邊。添一奄字。名曰唵。左口字。右亞字。名曰啞�?谂O嗖�。名曰吽。梵語唵啞吽。此云。阿耶阿耶。吃嘹舌頭。注腳不來。慚愧慚愧。便下座。

  上堂。師據(jù)座。良久。大眾啟請說法。師袖中取心經(jīng)一部。高聲朗誦一遍。下座。

  上堂。拈一瓣香云。將此一粒金丹布施大眾。但只可吐。不可吞。眾中還有領(lǐng)受底也無。若不肯領(lǐng)受。老僧只得取入三十三天寶藏庫去也。爇向于爐。

  天寧章禪師過訪。師門迎。才見。指面前案山云。老僧日來高掛孤峰頂上。何以相救。天寧向地作舞钁鋤勢。師曰。橛放橛埋。天寧云。百消丸一任咬嚼。師大笑。攜手歸丈室。

  西江月十首

  堪笑多年鈍置。把磚作鏡研磨。百千關(guān)鍵指彈過。袖里乾坤粟大。

  放開山河大地。捏聚大地山河。而今任我樂高歌。囫圇劈開一個。

  太古鴻蒙前后。威音彌勒始終。誰論九夏與三冬。秋春一任接踵。

  色即是空空色。同中有異異同。色空同異自縱橫。妙用隨宜定動。

  本元豈容造作。心田那有涯垠。渾忘彼岸和迷津。踏著無勞更問。

  佛曰離名離相。法云非假非真。森羅萬象露全身。物物各彰妙性。

  打開凡圣關(guān)鎖。霎時徹透玄微。無心何是復(fù)何非。貴在當人自會。

  戴角大蟲穩(wěn)臥。落毛鐵鷂翻飛。一塵劈破露真機。吞吐三賢十地。

  千仞須彌不廣。萬丈香水非深。覓心不得是安心�?砂央p丸作餅。

  覓佛不在聲色。求法何用搜尋。本來不昧一虛靈。自怡還須自證。

  九秋黃菊冉冉。三春芳草菲菲。西來祖意是耶非。個事急須領(lǐng)會。

  兩手拍成一響。兩只孤雁同飛。打開權(quán)實自知歸。穩(wěn)穩(wěn)腳跟點地。

  古鏡本雖具照。然須假借揩磨。云何歲月枉蹉跎。自愧浮生老大。

  能達一塵不立。卻然大地山河�?帐中腥桄镀拧:畏翆㈠e就錯。

  迷本苦連根蒂。悟時甜合邊中。分疏一點枉勞工。休把葛藤播種。

  聞見非聲非色。心佛非異非同。萬象不著即空空。皎月澄潭不動。

  有念山頭鼓浪。無心海底揚塵。悟迷迷悟總非真。生佛何修何證。

  太虛純清絕點。寒潭皓月一輪。百花叢里不沾身。許汝明心見性。

  勘破色香味觸。了無知見覺聞�?湛丈短煺�。[囗@力]地一聲方恁。

  明明百草叢里。普現(xiàn)自已家珍。頂門豁眼覷方真。此眼人人有分。

  妙正真人婁近垣三臣。

  性地頌四首

  輝輝大圓鏡。物我具此照。彌勒與威音。一身兼兩號。心本無可明。因明啟其奧。性本無可見。因見顯其妙。惟茲心性中。同含真常道。妙體恒湛然。光華六門耀。紛紜處本靜。寂歷中原鬧。忘機泯取舍。歸根無老少。欲知佛仙理。只這玄關(guān)竅。

  三千金世界。即此方寸壺。毫端顯真性。大地驗幻軀。心無因境有。境有因心無。心如不逐物。何處更尋吾。仙凡分頃刻。表里別精粗。萬象任紛紜。真心迥峭孤。于焉契妙理。一滴隱江湖。

  天心一輪月。清凈印我心。我心與明月�;ビ」廪D(zhuǎn)深。有光便有相。焉能免物侵。何如泯其光。萬境任浮沉。此之謂至明。翛然出五陰。若個金丹訣。多少錯推尋。

  從天本無降。從地本無出。其間此一事。自在而自適。如珠在虛空。光華不染色。如露滴荷盤。圓轉(zhuǎn)不落跡。應(yīng)現(xiàn)諸剎塵。游戲仙佛土�;没m異形。如千燈一室。在智本非智。言得卻無得。前圣本無說。后學(xué)強傳述。諸佛與眾生。同仁不同德。若作分別想。歷劫迷邪惑。如月印千潭。含元萬而一。說與智愚人。共證波羅密。

  心佛歌

  心與佛。等虛空。空中之物妙難窮。碧海光涵輝萬狀。青山色霽聳千峰。休摸索。莫施功。無形無象迥絕蹤。真如妙相原非相。六通解慧亦非通。塵塵起處佛佛現(xiàn)。剎剎隱時心心空。了知真佛住無心。始悟無心是真佛。如是心。如是佛。心兮佛兮皆妄說。認得摩尼一粒珠。恒河沙界光常徹。寒兮暑兮侵不侵。赤條條地滅非滅。

  快活歌

  快活快活真快活。一切葛藤都擺脫。如今不用覓真詮。任我去來活潑潑。時人不解真實義。只待遇緣參活佛。誰知活佛眼睛前。爭奈凡夫愚不識。此心何異頑石頭。此身不殊樗櫟質(zhì)。圣恩一指髑髏碎。恰似盲人見日月。見見之中絕見聞。方得名為大休歇。眼聞耳見也尋常。不動周行八萬億。舊時窠臼潑生涯。一一于今都掉脫。我非我兮彼不知。彼非彼兮我卻識。大地原來真是我。一切非我是真說。不知往古與來今。誰道長生及寂滅。憑他春夏與秋冬。任聽炎蒸寒徹骨。東西南北懶拈名。懵懵懂懂忘分別。自在縱橫無定體。即是天仙三世佛。閑跨泥牛海底行�;虺四绝P云中涉。千峰頂上弄瘋顛。十字街頭打鶻突。穿衣吃飯只尋常�;焖淄瑝m應(yīng)時節(jié)。有酒一杯復(fù)一杯。有歌一闋復(fù)一闋。愚人笑我是誑言。誰解我言真老實。由他笑我非笑我。我只如今且快活。

  闡真篇

  原夫道本無名。因名立名。道本無形。因形成形。名者道之用。形者道之體。至道之體。本無定位。沖然漠然。而住于無所住也。非空非有。非來非去。非始非末。非向非背。明明而非照。歷歷而不知。融空有。合真妄。萬象紛紜。而自不適閑者。我為法轉(zhuǎn)也。一鏡圓明。而物無遁形者。法為我用也。真妄相待。迷悟相因。融妄即真。猶冰之于水。轉(zhuǎn)迷就悟。猶影之于形。夫鑒覺之功。不至于圓滿者。心有照也。欲泯照而覺圓。須無心而應(yīng)運。故曰天地同根。物我一如。明并日月而普被其光輝。功高二儀而均受其陶镕。非至人之無心。孰能一至于此乎。是以世尊睹明星而起悟。太上跨青牛而觀化。至圣樂沂水以徜徉。皆灼知萬物之備于我。而未嘗有心于萬物也。無心于物。故心心皆佛心。無心于道。故處處是道體。水燥火濕。陽靜陰騰。一來一往�;槌鋈��;冈衅潇`胎真君宰其堅骨。是以丹汞成焉。谷神養(yǎng)焉。內(nèi)外明徹。表里洞達。內(nèi)其神而神固。外其身而身存。然后易彼幻形。成其真體。出此真體。轉(zhuǎn)彼幻形。是知大地山河。無非我體。蟲魚鸞鶴。悉成我身�?梢韵枇�。放曠八表。泠泠然。御景風(fēng)。乘慶云。逍遙于。圣人之世。觀瞻舜日堯天。又何必蓬瀛閬苑。更問壺中天地乎。雖然。非參無悟。非悟無修。非修無證。含萬法于一空。納一空于萬法。不空即空�?占床豢�。是之謂妙有真空。真空妙有。即真空而顯妙有。即妙有以證真空。于參而實無所參。于悟而實無所悟。于修而實無所修。于證而實無所證。是謂之真參真悟。真修真證。所謂沖然漠然。而住于無所住者此也。

  西江月十二首

  覷著壺中日月。毫端一撮三千。由來非佛亦非仙。誰在瓊樓玉殿。

  此界他方不隔。圓明一性明圓。真圓明處照無邊。說甚夜藏晝現(xiàn)。

  運出六般神用。打破明暗色空。不空空處是真空。一任風(fēng)幡定動。

  起滅不離當念。頭頭物物圓融。識得萬綠與千紅。彈指桃源仙洞。

  水自不留云影。月非長在天心。沉沉湛湛去來今。明暗雙彰雙隱。

  若要太空著實。還從大地推尋。水云天月巳分明。鳶躍魚飛悉聽。

  空色從來一體。就中誰強安名。汝渠伊我互相稱。究竟何曾喚定。

  擬把空花滅卻。眼中自起無明。不能真幻兩平平。大似磨磚作鏡。

  性悟頭頭是道。心空處處菩提。若人會得這玄機。即是佛仙秘義。

  誰禮函關(guān)老子。不參西域牟尼。無根樹下舊時廬。覓甚真詮妙諦。

  一切有為境界。百千無相莊嚴。這些因被那些牽。彼此空生留戀。

  師子云中哮吼。蒼龍窟里盤旋霎時一縷遍三千。舒展萬條白練。

  慢說太虛無體。莫言大道有形。有無形體任升沈�?偧磮A明自性。

  恰似深潭印月。卻如空谷傳聲。昭然隨處露天真。一派寒空妙境。

  白浪風(fēng)吹鯨躍。綠林月度雀驚。笑看上下個中因。個里誰探個境。

  月印寒潭有跡。荷珠滾葉無痕。去來動止甚分明。但唱應(yīng)時律令。

  對境何嘗有境。遣心何處非心。癡人妄執(zhí)境和心。遂使紛馳不定。

  翠竹黃花漏泄。鴉鳴鵲噪宣明。百般幻化此形聲。法法真如實性。

  即色色中非色。離空空外無空。天邊明月水邊風(fēng)�;顫姍C關(guān)定動。

  陰至冬寒凜冽。陽生春暖和融。真如運用妙難窮。切莫思量奪弄。

  彼此幻軀互易�;蒙碚骟w同途。個中此味在冰壺。

  嘗著一任吞吐但自無心于物。何妨物我都盧。一條拄杖萬人扶。走遍天涯寸步。

  大小高低踢踏。十方六合遨游。逢源物物與頭頭。自覺非前非后。

  觸目光風(fēng)霽月。圣恩浩蕩難酬。祝言萬載與千秋。一句天長地久。

  觸境會心偈四首

  泉流明月月流泉。上是清溪下是天。就里玄機誰識得。只應(yīng)分付釣魚船。

  觸目無非大道場。明明遍界不曾藏。金風(fēng)一動全身露。巖桂傳來八月香。

  一池秋水月為心。萬象森羅倒影沈。北斗藏身南斗住。無聲曲和沒弦琴。

  幻滅覺圓圓即幻。眾生與佛更何殊。妄心盡處真心了。說個真如早不如。

  示后學(xué)

  紫陽張祖師云。見物便見心。無物心不現(xiàn)。又云。睹境能無心。始是菩提面。只此二語。一部楞嚴全旨巳備。即世尊四十九年所說妙法�?偛怀龃怂木�。佛仙一貫之理�?傄砸娦悦餍�。開導(dǎo)后學(xué)。世間種種法。皆出于自心。故曰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如果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則自然能轉(zhuǎn)一切。而不為一切轉(zhuǎn)去。究竟我是一切。畢竟一切非我。轉(zhuǎn)與不轉(zhuǎn)。大似吹光割水。真實地位。有何轉(zhuǎn)與不轉(zhuǎn)也。一切有情無情。乃如如來大圓覺海中漚泡。皆海水所成。然離海無漚泡。離漚泡別無海水。眾生仙佛。同一大圓鏡智。不過遇圣現(xiàn)圣。遇凡現(xiàn)凡。因有圣凡之差別。強立鏡中之覺照。如圣凡同體。心鏡一如。則覺照之功。何處施設(shè)。所謂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圣賢如電拂。到者里始知本無圣凡。本無生滅。本無來去。本無前后。本無今古。本無上下。本無垢凈。本無表里。增半點不得。減半點不得。舍半點不得。取半點不得。一種平懷。泯然自盡。不妨于本無圣凡。出入圣凡。本無生滅。出入生滅。本無來去。出入來去。本無前后。出入前后。本無今古。出入今古。本無上下。出入上下。本無垢凈。出入垢凈。本無表里。出入表里。非出入。是出入。離內(nèi)外。即內(nèi)外。心是個甚么。物是個甚么。見是個甚么。不見是個甚么。直饒識得菩提面。猶恐祖師未肯點頭在。若然。則祖師與從上佛祖。實實同一鼻孔呼吸。吾徒究明大道者。當奉為寶范。幸共勉旃。

  拈花寺方丈僧超善若水。

  性海頌

  真如性海。湛寂常澄。生佛一致。物我同情。世出世間。孰濁孰清。情與無情。誰死誰生。死原不死。生亦無生。死亦何減。生亦何增。生死去來。是幻非真。真如性海。無臭無聲。水中鹽味。色里膠青。言語道斷。心識不行。非智可測。辨豈能明。五眼難睹。四山莫侵。蕩然寬廣。靜矣淵深。大而河岳。細而魚禽。炳然齊現(xiàn)。無跡可尋。六凡四圣。渾融一心。毫厘差互。便見升沈。理隨事變。萬法森森。相以性融。眾器一金。不虧不溢。亙古亙今。潔不可垢。高莫能齊。非純非雜。無著無依。空而不空。江漢所宗。有而不有。沖虛自守。妙體瑩然。鑒物無謬。識浪奔騰。水性無咎�;驏|或西。坎止行流。適用隨器。巽順溫柔。百川收納。一味無余。三際平等。十界一如。迷則生死。悟則涅槃。一根返源。法界平安。頭頭無礙。法法圓通。恒沙性德。應(yīng)用不窮。輝天鑒地。月朗天中。遍歷塵剎。跬步不移。彈指超越。一念三祇。因該果海。果徹因基�;孟嘟詫�。實相卻非。非即是是。是即是非。無是非是。無非不非。佛魔一室。邪正同歸。萬象參天。肉眼不黏。群音揭地。聞性寂然。眼聞耳見。六用通圓。卷舒任運。出沒隨緣。六度萬行。本自無偏。修而無修。是名莊嚴。至尊至貴。無上無先。一乘捷徑。不二妙門。本來具足。法爾現(xiàn)成。何必擬心斷妄。著意求真。厭凡忻圣。奪境奪人。如猿捕影。枉自勞形。絕情離見。當下洞然。無思無慮。密密綿綿。廓如太虛。萬物育焉。淵如大海。無不包涵。亦同亦別。非一非三�?v橫豁達。自在優(yōu)游。欲歸性海。直須溯流。溯流窮源。泯絕中邊。無功用道。飽食安眠。圣凡情盡。妙覺明圓。塵塵剎剎。體用無偏。與么與么。如然如然。

  拈花說

  或問師曰。拈花之說。果有之耶。曰然。心印之傳。誠有之者。曰若是。則世尊之出世也。祗應(yīng)專以拈花設(shè)教。俾百萬人天。各各自契自悟。立踏佛祖田地。豈不簡易慶快。又何須四十九年說法。三百余會談經(jīng)。小乘大乘之各別。漸教頓教之攸分。終日勞勞焉。觀機逗教。以說聽為事哉。曰。惡。是何言歟。而獨不聞夫子之誨曾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然則夫子亦惟應(yīng)以一貫之說詔門人。而七十子之徒。亦惟當應(yīng)之以唯也。又何必以文行忠信為教。詩書禮樂為言哉。顏子曰。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不博則觸途成滯。不約則汗漫無歸。二者皆不足以語道也。泗水諸賢。如宰我子貢輩。是徒以文章詞說求夫子者也。子雖告以一貫之旨。終不能直下無疑。故曰予欲無言。蓋不返博以歸約。終不足以適道也。我佛秘傳心印。教外別傳之涅槃妙心。乃如來三祇煉行。百劫修因。自覺巳圓。悲他未悟。然后降跡皇宮。現(xiàn)身說法。始自華嚴。終至涅槃。隨機設(shè)教。應(yīng)病施方。雖十圣三賢。不無化城之果。而髻中明珠。未肯妄授于人。直到多子塔前。時至理彰。垂慈分付。故有拈花微笑之說。正法眼藏之傳。經(jīng)云。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jié)因緣。時節(jié)若至。其理自彰。設(shè)若世尊但拈花。迦葉不破顏。而心印未始不傳。假如拈花之際。百萬人天。各各微笑。而正法眼。藏亦有攸。歸故知教外別傳之旨。不在拈花。而亦不外拈花。譬之春在百花草木間。百花草木。無不是春。若執(zhí)花木以尋春。而春遠矣。若離花木以求春。而春愈遠矣。何得執(zhí)末后拈花之意。分辨四十九年之說耶。子縱不會拈花之旨。寧獨未聞一貫之道乎。若知一貫之與四教雅言并行。則亦應(yīng)知教內(nèi)教外之傳不相悖也。復(fù)何疑于拈花之說哉。

  行解歌

  咄哉出家兒。個個稱佛子。圓頂與方袍。當思為何事。菩提根本定慧基。最初一步莫遲疑。三衣具缽為羽翼。身心凈潔似琉璃。精戒律。習(xí)威儀。究講參禪遵古宜。親近高流須檢擇。庸師慎勿誤相依。研經(jīng)教。觀心識。切莫執(zhí)文而解義。從上智者與清涼。靡不由茲而悟入。最上乘。要真參。急急用功勿等閑。一片身心無滲漏。管教直下透三關(guān)。三關(guān)透。須料掉。坐斷白云宗不妙。一輪心月印千江。萬朵身云隨處照。不持戒。不破戒。任運騰騰常自在。云收雨霽碧天秋。一亙晴空無內(nèi)外。誰為我。誰為人。荊棘林中好臥身。拖泥帶水渾閑事。外道天魔是我親。禪亦通。教亦通。智悲雙運振宗風(fēng)。不是攙行并奪市。丈夫意氣活如龍。過量人。正好修。甚實無修無不修。若能泯絕圣凡情。曠劫無明當下休。廣六度。勤萬行。濟人利物隨緣應(yīng)。不是莽蕩撥無因。亦非住相而執(zhí)行。行如解。解如行。行解相應(yīng)始名證。堪嗟著有談空者。拈一放一錯奪弄。當末劫。法垂秋。四弘誓愿急須修。真參實悟蹤前哲。便是苦海大慈舟。不傍岸。不中流。來來往往無定浮。只解身心奉塵剎。誰知德報與恩酬。

  地藏圣誕。升座。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此是我地藏能仁。直心深心大悲心也。汝等諸人作么生會。若謂有眾生界。有地獄界。有菩提可證。有佛道可成。是凡夫見。若言一切皆無。是闡提見。文殊普賢起佛見法見。被世尊威神貶向二鐵圍山。地藏菩薩未證菩提誓不成佛。是無佛見法見。為甚么卻常在鐵圍山間。有的道在彼教化眾生。有的道只為愿力弘大。所以不肯成佛。且喜沒交涉。眾中還有緇素得出的么。若有。不妨出來通個消息。如無。善上座且作死馬醫(yī)。驀豎拄杖云。看看。地藏菩薩來也。在拄杖頭上放光動地。宣說偈言。曰。假使熱鐵輪。于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說此偈巳。見漆桶不會。仍入鐵圍山間去也。顧左右云。且道此偈是佛法。不是佛法。若作佛法會。入地獄如箭射。不作佛法會。亦入地獄如箭射。畢竟如何。良久云。鴛鴦繡出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

  示眾。大凡舉唱宗乘。須離四句。欲離四句。莫遣四句。若用心去遣。則百千妄句。從此而生。八萬塵勞。因之而起。是以有無相生。色空相奪。明暗相傾。高下相形。博地凡夫。動步著有。上慢狂徒。滯守偏空。直饒坐斷千差。強作主宰。亦不能出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所謂斷除妄想重增病。又安得離之。若欲得離。直須竿頭進步。絕后再蘇。無一物非我心。無一法是我已。然后隨波逐浪。全身在里許。無絲毫法為對為緣。方有些子相應(yīng)。譬如蓮花。處污泥而不染。透清波而香潔。高超群卉。為世所珍。豈不快哉。若未到恁么田地。大須仔細。

  師曰。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無相�,F(xiàn)一切相。無知而知。斯為真知。無相而相。名為實相。是故無名無說。無滅無生。非同非異。非實非虛。寂而常照。性覺妙明。照而常寂。本覺明妙。知而無知。故非有。無知而知。故非無。是以知即無知。無知即知。相即無相。無相亦相。用雖殊而體不異。智雖鑒而無照功。同中異。不可得而同。異中同。不可得而異。同者同其異。異者異其同。言論莫能詮。心識終難測。直須真參實悟。妙契環(huán)中。拶得髑髏無識�?菽君堃�。方許少有語話分。不見洞山道相續(xù)也大難。急須努力。

  早參。諸仁者。當知內(nèi)之色身。外洎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xiàn)物。且道妙明真心。因甚卻現(xiàn)色身大地。是你諸人。即今妙心在甚么所在。試指出看。眾無語。師敲禪床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晚參。眾兄弟。當自愛。已躬下事休懈怠。朝三暮四等閑過。萬劫千生不自在。桶底脫。心暢快。明月清風(fēng)如有待。根身器界總圓通。剎剎塵塵無障礙。九衢燈。萬戶彩。昔日家聲今尚在。揮拂子。下座。

  萬壽寺方丈僧超鼎玉鉉

  上堂。大眾列兩序。請山僧升此座。舉揚法要。鼎上座今日將無上妙法布施大眾。諸佛子。可各盡心念直登彼岸。良久。一手指云。兩序不得移一步。東序的西序來。西序的東序去。下座。

  上堂。以拄杖向空一點。向地一畫。復(fù)卓一卓。云。拄杖子騰空。諸人則道是龍。拄杖子入地。諸人則道是蛇。目今拄杖子在諸人面前。道他是阿誰。喚作拄杖子則觸。不喚作拄杖子則背。卻將他喚作什么。良久云。釣魚船上謝三郎。卻然不是閑相識。

  小參。供養(yǎng)三世諸佛。不如齋一無心道人。然無心易。無我難。投大海于一滴易。投一滴于大海難。會則途中受用。不會則世諦流布。必待目前不現(xiàn)。方能句后不迷。要問不迷不現(xiàn)的意旨么。眼若不睡。諸夢自除。

  小參。將絲絳擲地云。看看。絲絳化為毒蟒。欲將諸人一口吞去。大眾何不齊力敵對。良久云。亦不草草。不見道路逢死蛇休打殺。

  早參云。日東升。宇宙清。乾坤大地普光明。摩醯首羅非鼻孔。八角磨盤是眼睛。喝一喝。下座。

  小參。既知萬物是我。何不解我是萬物。一陣薰風(fēng)自南來。千枝菡萏波中出。癩蝦蟆。天真佛。屈不屈。夜來說盡了十二部經(jīng)。天曉依然是個脫柄龜毛拂。諸人不得將我面前案山。移向后閣去。

  晚參。鳥窠拈一毛。便有人悟去。玉鉉今日舉筆。還有人悟去的么。眾無語。師云。佛法太多之過。

  小參。流水日日流。曾見河里減去一點么。行云朝朝起。還見山頭增了一片么。既無增。又無減。豈不是去來自爾。起滅如然。如趙州三十年不雜用心。且道是起是滅。是增是減。咄。莫謗古佛好。

  小參。有一人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會盡無生法忍。有一人有眼有耳有鼻有舌有身有意。不會無生法忍。且道二人孰優(yōu)孰劣。豎拂云。游山若到山窮處。不計青山高與低。下座。

  僧問實際理地不受一法。為甚經(jīng)中又道有三受。師云。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

  僧問不生一念。未審與本分有交涉否。師云。無交涉。僧云。作么生得交涉去。師云。不生一念。

  僧問如何是黑白里藏身。師云。日光菩薩。月光菩薩。云。莫只者便是么。師云。山高水深。

  僧問如何是塵塵剎剎盡圓融。師云。白月現(xiàn)。黑月隱。云。還假修證否。師云。修證則不無。隱現(xiàn)則不得。

  僧問如何是萬壽門前一灣水。師云。全身在里許。云。還能鑒物否。師云。不鑒。云。為甚不鑒。師云。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僧問如何是真語實語。師云。鵲噪鴉鳴柏樹間。云。如何領(lǐng)會。師曰。有眼須合。有耳須塞。云。不會。師曰。南天臺。北五臺。一步不移十萬里。應(yīng)知無去亦無來。

  心物

  心外無物。物外無心。無物無心。一出百出。心內(nèi)有物。物內(nèi)有心。有心有物。千入萬入。心物物心。是內(nèi)是外。物心心物。非內(nèi)非外。物非外有。心非內(nèi)守。無去無來。天長地久。

  大圓鏡

  大圓鏡。無背面。上下通。四維現(xiàn)。凈月光。大火焰。含萬物。不隔線。入泥沙。超閃電。貫古今。融貴賤。不盈余。不虧欠。有迷悟。墮頓漸。虛豁豁�?漳钅�。靜何忻。鬧何厭。無解脫。無貪戀。任去來。不遷變。

  性體

  薰蕕味非二。青黃色是一。說一早巳分。言二成辨別。此物無比倫。非二亦非一。不后不先。不離不即。言莫能詮。語莫能及。春夏秋冬常湛然。寒來暑往無休歇。無休歇。常湛寂。珍重諸人當下息。若能息。鐵牛背上木郎騎。抱著琵琶吹篳篥。

  如物說

  有時百億合身。有時分身百億。分身百億無分。百億合身不合。合則萬物一如。分則一如萬物。萬物一如非如。一如萬物不物。非如不物是如。不物非如物是。如如物物如是。是名諸佛妙義。

  性用

  名不得。狀不得。名狀多由是強說。出亦非。入亦非。出入何嘗有所依。無深無淺。無高無低。包六合。塞四維。分三界。列九嶷。百千萬億數(shù)。一種是虛期。有今有古。有去有來。玉洞金蓮幾度開�;馃粨p。水灑不濕。長餓不饑。長凍不冽。變化萬端。未曾漏泄。圓非點。方非塊。囫圇非全。零星非碎。圓明無生滅。湛然何代謝。千賢妙用。萬圣三昧。林大森森。石頭磊磊。天長地久遠非遙。奉告諸仁從里會。

  本源

  硬是石。軟是綿。紅非赤。黑非玄。隨聚散。任方圓。靜不止。動不遷�;顫姖姟;镐�。入微塵。出大千。無名相。常湛然。假出入。虛往還。擊不碎。捏不團。孰先天。孰后天。太極始。一畫先。設(shè)凡圣。證佛仙�;蛏搅��;蚴锈堋m懻l應(yīng)。答誰傳。一彈指。一豎拳。有言說。非真詮。無言說。是狂禪。盡夕惕�?粘�。隨隱顯。曰本源。

  混然吟

  水光月印白含白。草色雨滋青吐青。于此觀心若了了�;烊灰晃蹲孕市省�

  山中四儀

  山中行。足底煙云生。未曾移一步。踏遍十方城。

  山中住。不動常來去。野蕨結(jié)紫芋。幽蘭開綠樹。

  山中坐。芒鞋都著破。嶺橫碧澗長。腳枕石頭大。

  山中臥。睡著念功課。佛陀達摩僧。三身只一個。

  三身頌

  絕相離名不欠虧。個中無物自巍巍。倒騎佛殿吟風(fēng)月。百尺竿頭歸不歸。

  山河大地非吾體。草木叢林是我身。無往無來沙界現(xiàn)。卻然覿面不相親。

  一串穿來古即今。色空空色兩般心。當陽爍破乾坤體。剎剎塵塵觀世音。

  海會寺方丈僧超盛如川

  上堂。一人會得一是一。一人會得萬是萬。一人會得一是萬。一人會得萬是一。且道四人是何面貌。眾無語。師云。風(fēng)花雪月。

  上堂。拈拄杖云。才被鐘聲引入去。又被鼓聲喚出來。且道引入的是阿誰。喚出的是那個。若道有出有入。辜負拄杖子。若道無出無入。埋沒鐘鼓去在。畢竟還是有出入也無。卓杖兩下云�?栈ńY(jié)果。石筍含茅。下座。

  上堂。舉世尊升座。文殊白椎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此乃我佛大慈大悲。開導(dǎo)人天第一義諦。指示勝如拈花之旨。若道本無言說會。不但辜負文殊。抑且涂污世尊不少。且道世尊所說的是什么法。良久云。萬象之中獨露身。一句了然超百億。下座。

  上堂。古人道�?嗪o邊。回頭是岸。豎拂云。這是苦海。作么生回頭。又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是屠刀。作么生放下。不見文殊令善財采藥。善財遍采。無不是藥。將一莖草度與文殊。菩薩云。此藥亦能殺人。亦能活人。所以岸無彼此。刀無操放。智者自智。仁者自仁。全在當人自會。諸仁者。作么生會。擲拂云。不可推解心。望會佛祖意。下座。

  上堂。六祖道。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盛上座則不如是說。心是地。性是海。海居心地內(nèi)。若道與祖師同。陜府鐵牛。吞卻嘉州大象。若道不同。嘉州大象。吐卻陜府鐵牛。諸人作么生會。以手作普施抉云。來受甘露味。下座。

  小參。拈竹杖云。有者有合。空者空應(yīng)。上者上去。下者下來。長者長使。短者短用。外者外住。里者里立。寒者寒中。熱者熱內(nèi)。明者明出。暗者暗入。莫是因物付物么。莫是遇緣即住么。莫是應(yīng)時及節(jié)么。莫是如如不動么。卻都沒交涉在。畢竟如何。多少老堂頭手中竹杖子。到者里。管教節(jié)節(jié)自生隔礙去在。下座。

  小參。小盛上座有面鼓。不是禾山鼓。有條棒。不是德山棒。有個球。不是雪峰球。有只狗。不是子湖狗。此鼓擊不響。此棒拈不起。此球滾不動。此狗不咬人。諸人若道四般無用之物。也是為他閑事長無明。下座。

  小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二句。人人盡知念誦。大似鸚鵡學(xué)人言。卻沒交涉在。以拂子點空云。這不是色。又擊案云。這不是空。指空云。原是色。何必言即是二字。復(fù)指案云。原是空。何必言即是二字。恁么說話。若尚不能領(lǐng)會。欲待彌勒下生那。高聲唱念。色空空色�?丈铡?湛丈I湛�。下座。

  小參。古人道大海投于一滴易。將一滴投于大海難。此等說話。慈悲之故而有落草之談。只為分明極。令人輕易看。今日盛上座重開一面。大千投入虛空易。將虛空投入大千難。諸仁者。作么生會。若仍不肯薦取�?芍^不貪香餌味。盡是碧潭龍。噓一噓。下座。

  小參。古人道大善知識。須具驅(qū)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手段。方堪為人。盛上座乏此伎倆。但知助耕夫之牛。與饑人之食。何故呢。佛不違眾生愿。且道與古人還有同異也不。將拂擊幾兩下云。山中草木皆光潤。知有寒輝玉在淵。下座。

  問如何是佛。師曰。除卻拄杖子。一切都是佛。

  問如何是法。師曰。除卻拄杖子。一切都不是法。

  問如何是僧。師曰。你道拄杖子是僧不是僧。

  問如何是戒。師曰。一切處不著為戒。

  問如何是定。師曰。一切處不住為定。

  問如何是慧。師曰。一切處不知為慧。

  問不著如何是戒。師曰。用戒作么。

  問不住如何是定。師曰。用定作么。

  問不知如何是慧。師曰。用慧作么。

  問如何是清凈法身。師曰。[廿/麻]三斤。

  問如何是千百億化身。師曰。[廿/麻]三斤。

  問如何是圓滿報身。師曰。[廿/麻]三斤。

  問若然。三身乃一體也。師曰。不見祖師道但用名言無實性。

  問究竟如何是三身。師曰。清凈法身。千百億化身。圓滿報身。

  問如何是空如來藏。師曰。吃飽了睡。

  問如何是不空如來藏。師曰。睡醒了吃。

  問如何是空不空如來藏。師曰。日間吃夜間睡。僧云。學(xué)人不會。師曰。鈍置漢。吃飯睡覺也不會。

  問如何是過去心。師曰。目前是。問如何是現(xiàn)在心。師曰。目前是。問如何是未來心。師曰。目前是。問若然。三心皆可得也。師曰。你道目前得個什么。

  問如何是第一玄。師豎一指。問如何是第二玄。師豎兩指。問如何是第三玄。師豎三指。僧云。是何言歟。師曰。向你道什么來。

  問如何是第一要。師豎一指。問如何是第二要。師豎兩指。問如何是第三要。師豎三指。僧禮拜。師曰。是何言歟。

  問如何是欲界。師曰。君臣父子。問如何是色界。師曰。山海川原。問如何是無色界。師曰。風(fēng)云雷電。

  問如何是天。師曰。無色界。問如何是地。師曰。色界。問如何是人。師曰。欲界。云若然。則與經(jīng)旨大相違背。師曰。夢里更要作夢那。

  問第一句薦得�?芭c佛祖為師。如何是第一句。師曰。我這里無一句。問第二句薦得。堪與人天為師。如何是第二句。師曰。有兩句。爭又道不出。問第三句薦得。自救不了。如何是第三句。師曰。此乃山僧尋常日用的。云恁么則不堪為師也。師曰。不見道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問如何是見滲漏。師曰。泯見即不滲漏。問如何是情滲漏。師曰。絕情即不滲漏。問如何是語滲漏。師曰。無言即不滲漏。

  問何得泯見絕情無言去。師曰。孟八郎又恁么會也。

  問如何是無師智。師曰�?战缬爸锌战缭隆Hf年峰頂萬年枝。問如何是自然智。師曰。畢竟水朝滄海去。到頭云定覓山歸。問如何是無礙智。師曰。一步密移玄路轉(zhuǎn)。通身放下劫壺中。

  問如何是含蓋乾坤句。師曰。赤如日。白如月。問如何是截斷眾流句。師曰。鐘未鳴。鼓未響。問如何是隨波逐浪句。師曰。拂子短。拄杖長。

  問如何是空無變易義。師曰。你曾見煮砂得成飯那。問如何是空無邊際義。師曰。你道岸山高多少丈。問如何是空無掛礙義。師曰。你說燈籠掛礙露柱什么。僧云。學(xué)人問的是空義。師曰。莫不山僧向你答的是有意。

  僧問一物不將來。請師一接。師曰。寄放何處去在。云何不領(lǐng)話。師曰。又道不將一物來。云直下似個大蟲。師曰。只恐汝不肯。云嘉州大象吞卻陜府鐵牛。坐斷衲子舌頭。不無好手。如何令不具口的人能言。師曰。你道阿誰是具口的。云百匝千重。不消一拶。師曰。自起自倒。自領(lǐng)去。云多少天臺人。不識寒山子。師曰。莫將寸管。擬覷穹蒼。僧便喝。師曰。龍頭前喝。蛇尾后喝。僧又喝。師曰。將謂龍門躍鯉。原來潭底蝦蟆。云莫念篇章。請師再示。師曰。始信古德不誑言。云莫將閑學(xué)解。錯擬圣賢心。師云。東西南北。一任阇黎行腳。且道上中下是一是三。云云水非阇黎。請問和尚。于云水而得自在也不。師曰。錯擬了也。云恁么則。

  皇上釣盡清波。金鱗始遇。師曰。律有明條。云凈潔打疊了也。猶是路途邊事。意旨如何。師曰。既為大僧。何得不持五戒。云不因漁父引。怎得見洪濤。師曰。又念篇章。云誰人知此意。令我憶南泉。師曰。這漢曠劫無明。今始方息。云鬼腦上安神頭。師曰。昨日有人從普陀來。為何卻往落伽去。云某甲常不吃飯。從不道饑。師曰。那里得這個消息來。云不遇中郎鑒。還同野舍薪。師便打。僧禮拜。師曰。捉敗這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