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大乘起信論 >

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論書,相傳為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一卷;唐代實(shí)叉難陀重譯,作2卷;以真諦譯本較流行。 又略稱《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的概論之作,全文篇幅不長,只有一萬一千字左右,但它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析理清晰,是對隋唐佛教影響最大...[詳情]

大乘起信論疏記會閱(卷第十)

  大乘起信論疏記會閱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會閱卷第十)

  續(xù)法法師會編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會閱卷第十

  唐 西京太原沙門 法藏 述疏

  終南草堂沙門 宗密 錄注

  宋 秀州長水沙門 子璇 修記

  清 錢塘慈云沙門 續(xù)法 會編

  順天府府丞 戴京曾 閱定

  △次廣釋。(三)初止。二觀。三俱 初止。(五)初修方便。二顯勝能。三辨魔事。四簡真?zhèn)。五示益勸 初修方便?二)初明勝人能入。次顯障者不能 初明勝人能入。(二)初托靜息心修止方便。二止成得定除障不退 初托靜息心修止方便。(二)初約外緣。二安內(nèi)心 初約外緣。

  若修止者。住于靜處。端坐正意。

  《疏》住靜者。若具言之。有五緣。一者。閑居靜處。謂住山林。及諸閑靜等處。若住聚落。必有喧動。二者。持戒清凈。謂離業(yè)障。若不凈者。必須懺悔。三者。衣食具足。四者。得善知識。五者。息諸緣務(wù)。今略舉初。故云靜處也。

  《記》閑居等者。不作眾事。名之為閑。無憒鬧故。名之為靜。意令心寂。當(dāng)須離喧。若欲離喧。宜去聚落。居阿練若。繁塵不對。止則易成。此有三處?尚禪定。一。深山絕人處。二。須阿蘭若處。離于聚落。極近三里。即放牧聲絕。無諸憒鬧。三者。遠(yuǎn)白衣舍。清凈伽藍(lán)之中。皆名閑靜處。故當(dāng)?shù)谝弧=鋬粽。欲盛妙饌。必資凈器。戒若不凈。定則不生。若知先所曾破戒者。當(dāng)宜依法懺悔。令戒如故。以戒不凈者。即有業(yè)障。令修止不成。便感邪魔病事等以為侵撓也。衣食等者。一。衣具足。以根有三故。上者。如雪山大士。隨得一衣蔽形而巳。中者。如迦葉糞掃三衣。不畜余長。下者。如多寒國土。及忍力未成之者。許三衣之外。百一資身。二食具足者。此有四類。上者。隨得充饑而巳。中者。常行頭陀。受乞食法。下者。阿蘭若處。受檀越送食。下下者。僧常食。及受請。除此。異求多積。長貪妨道。今須衣食者。若闕一種。心有所慮。得定無由。善知識者。有三。一者。辦力資緣。二者。同行勸發(fā)。三者。教授法門。如鼎三足。闕一不可。息諸緣務(wù)者。有四。一。生活。二。人事。三。工巧伎術(shù)。四。學(xué)問讀誦。隨有一事。即有所妨。令不得定。

  《疏》端坐者。調(diào)身也。先。安坐靜處。每令安穩(wěn)。久久無妨。次當(dāng)正腳;蛉。或半跏。若全跏者。先以左腳置右髀上。牽來近身。令腳指與髀齊。次。解緩衣帶。使周正。不令坐時脫落。次以左手置右手上。壘手相對。頓置腳上。牽來近身。當(dāng)心而安。次當(dāng)正身。先挺動其身。并諸支節(jié)。作七八反。如自按摩法。亦勿令手足差異。正身端直。令脊骨相當(dāng)。勿曲勿聳。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邪。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以舌約上顎。次閉眼不令全合。廣如天臺山顗禪師二卷止觀中說也。今略總說。故言端坐也。

  《記》正腳等者。押一腳為半跏。于中以右押左為降魔坐。以左押右為吉祥坐。若兩腳相押為全跏。此坐能令儀相端好。廣如智論說。故偈云。見畫跏趺坐。魔王尚驚怖。何況入道人。端身不傾動。緩衣帶者。恐坐久氣滿不安故。不令脫落者。儀相不妙。或恐風(fēng)寒故。約上齶者。御風(fēng)閉氣。免神散心馳故。然欲閉口。先且吐□中穢氣。吐時開口放氣而出。想身百脈不通處。教悉開通。出氣令盡。然始閉口。鼻中內(nèi)清氣。然閉口時。但得唇齒才相拄耳。眼不全合者。全開則掉。全合則昏。故但令斷外光而巳。二卷止觀者。即彼初學(xué)坐禪止觀。本只一卷。開應(yīng)成二也。彼有十門以修止觀。第一具緣。略如疏明。第二呵欲。謂色聲香等五欲。所言呵者。了知此五。惱惑眾生。因之受苦。不得解脫。深生厭離。不復(fù)追攀。乃名呵也。第三棄蓋。蓋。謂貪欲。睡眠。恚。掉悔。疑也。所言棄者。覺知此五。蓋覆眾生心性。不得解脫。如日月為□云等翳。不得照明。今皆遠(yuǎn)離。即名棄也。第四調(diào)和者。謂調(diào)飲食不饑不飽。調(diào)睡不節(jié)不恣。調(diào)身不寬不急。調(diào)息不澀不滑。調(diào)心不浮不沉。令此五事。和暢得所故也。第五方便行者。謂欲。進(jìn)。念。慧。一心。以能志樂修諸禪定。出離世間。晝夜精勤。進(jìn)諸善法。念世無常。可輕可賤。禪定智慧?少F可重。于漏無漏。揀擇苦樂虛實(shí)之相。一心決定修行止觀。以此名為方便行也。第六正修止觀。于中有坐時修。歷緣對境修。并如彼文。第七善根發(fā)。即同下文現(xiàn)報(bào)十益等。第八覺知魔事。如下文說。第九治病者。先須知病所起。起有四種。一。從四大起。二。從五藏起。三。鬼神所作。四。業(yè)因所感。既知病巳。即以止觀治前二。以咒力治第三。修福懺悔治于第四。第十證果。即入住不退。并如彼說。略知大況。若要備見?蓪け宋。

  《疏》正意者。調(diào)心也。末世行人。正愿者少。邪求者多。詐現(xiàn)寂靜威儀。茍求名利。心既不正。得定無由。離此邪求。故云正意。意欲令其觀心。與理相應(yīng)。自度度他。至無上道。名正意也。

  《記》調(diào)心者。心即是意。調(diào)伏心意。令趣向真正故。末世下。出不正相。然戒定慧學(xué)。及諸雜行。多有是患。菩薩戒疏云。佛法內(nèi)人。多約四位起行。謂三學(xué)及雜行。初約戒學(xué)者。有二類。一。矯異者。謂雖不破戒。性非質(zhì)直。依邪思計(jì)。現(xiàn)異威儀。眩耀世間以求名利。本無片心以求出離。然普抑余人無異威儀者。悉為無德。此是沙門賊。亦是威儀賊也。如迦葉寶積等經(jīng)說。二。淺識者。謂性非深智。恃巳戒行。將為出離。陵他乘急戒緩之眾。聞諸法空。便生恐怖。此是佛法怨賊也。出佛藏經(jīng)。二。約定學(xué)。亦二類。一。約貪狂者。謂性樂名利。久在山中。心少澄靜。現(xiàn)得定相。眩耀世人。招大名聞。普抑余人無此相者。悉以為非。此是阿蘭若賊也。出華手經(jīng)。二。約邪慢者。謂性非多聞。依山習(xí)定。鬼神加力。心定有見。既不善覺知即恃此起慢。當(dāng)大名聞。陵滅余人。悉以為非。毀傷佛法。此是魔黨大賊也。出起信論。及華手經(jīng)。三。約慧學(xué)者。亦有二類。一。約淺者。謂性少聽誦。學(xué)無次第。為名利沖心。急預(yù)講說。巳見臆斷。非毀古今。唯求利名。元無出意。恃自無行。亦輕侮戒定。此是賣佛法賊。當(dāng)招大苦。出華嚴(yán)魔業(yè)。及楞嚴(yán)等經(jīng)。二。約深者。謂性雖明辯。于二乘三藏。文義少通。然猶未得佛意。既當(dāng)傳法。唯贊名利以勸后學(xué)。非毀古今。顯自獨(dú)絕。恃此為德。起慢陵人。但誦持法藥。而不自滅病。巳負(fù)深愆。況更法中起病。甚不可救奇哉。水中出火。以何滅之。此是害佛法之賊也。出佛藏十輪等經(jīng)。四。約雜行者。亦二類。一。約福行者。謂性非質(zhì)直。茍為奸計(jì)。共崇奇福。眩耀世人。招引重□。意在以少呼多。用此活命。既遂其所求。即恃此起慢。陵蔑余人無利養(yǎng)者。悉以為非。利養(yǎng)既爾。名聞亦然。此亦販佛法賊。出迦葉經(jīng)。二。約余行者。謂性非慧悟。隨學(xué)一法。即便封著。眩此所學(xué)以招名利。撥余修者。皆非究竟。此亦愚人蠹害佛法賊也。行人茍沾一患。宜深戒除去之。離此下。明今意。皆可解。

  △二安內(nèi)心。(二)初約坐時修止。二約余時修止 初約坐時修止。(二)先離境。次除心 先離境。

  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風(fēng)。乃至不依見聞覺知。

  《疏》息。謂數(shù)息觀境。形。謂骨鎖等。色。謂青黃赤白四相。地等五相。皆是事定所緣之境。見聞覺知。是識一切處。通前為十一切處。亦可見聞等。是舉散心時所取六塵。于此等諸塵。推求了達(dá)。知唯自心。不復(fù)托緣。故言不依。

  《記》皆事定者。兼前數(shù)息等。不唯此五也。十一切處者。即青等四?盏任。及識為十。言一切處者。觀一一法。皆遍一切處故。由此亦名十遍處觀。亦可等者。謂不依心散亂時。眼所見色。乃至意所知法等六塵。聞。謂耳鼻。覺。謂舌身。知即是意。攝六略盡。今舉能取所也。于此下。釋意。以推此等。唯識所現(xiàn)。無別有體。既知心外無塵。豈合將心外托。若不然者。豈名修止耶。巳上諸定所緣。皆是權(quán)小教中之所施設(shè)。蹔令制心。漸發(fā)無漏。今此實(shí)教。故并不依。即直賜寶乘。不與羊鹿也。

  △次除心。

  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dāng)攝來。住于正念。是正念者。當(dāng)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fù)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疏》一切下。除前境界。更有余心。皆亦遣也。亦遣除想者。所遣既無。能遣不立。泯然寂靜。方名止也。以一下。問。何故能所心想。并不存耶。故此答云。以法本無想。欲順于法性故。能所皆不存也。念念下。轉(zhuǎn)釋成法性無想所以。良以想無自性。窮之則空。故無生滅自體可得。此乃即生無生。即滅無滅故也。如陽炎水。本自干耳。亦不得下。若心外有實(shí)境。心緣此境時。抑令不緣。不可得故。后以心除心者。今既心外無塵。即所取無相。所取無相故。能取自然不生。何勞后心方更除耶。心若下。初習(xí)多馳。故攝令住正。是正念下。何者正念。故云外境唯心。是為正念。即復(fù)下。妄境既無。唯心亦寂。

  《記》論分二。初。遣妄想。中三。一。正遣。余心皆遣者。此有二義。一。除見聞覺知外。更有心想。隨何等念。悉皆除遣。二。除前數(shù)息骨鎖十遍處境觀想之外。更有九想八背等一切事定觀想。悉皆不依。以今心心向理故。揀去事想。故云皆除。所遣等者。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fù)如是。故亦須除。是則幻心滅故;脺缫鄿缫病R砸磺械。二。釋成。順法性者。雖言一切法。意在真性。以一切法。悉皆真故。皆同如故。廣如真如門說。斯則離心緣相也。轉(zhuǎn)釋等者?浦复宋。良以下。釋此文意。前言法性本無想者。實(shí)由想體自空。本自不生。今則無滅。此蓋本空。非推之使空也。此乃下。會釋文旨。非謂待無念時。方始不生不滅。以念念生處。即是無生。念念滅時。即是不滅。如經(jīng)云。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又經(jīng)云。當(dāng)處出生。隨處滅盡。陽焰喻明可見。亦不等者。三。重揀。若心等者。先。反縱。意云。外境若實(shí)有體。抑心不緣。終不可得。以不可不緣之故。后得以心除心。此即縱其可除也。然剩者之一字。復(fù)詳此文。似剩不故者之三字。但只可言。抑令不緣可得。后以心除心也。義方彰顯。今既下。次。正明。既知無境。心自不生。豈得放心外緣。后更除遣。豈非自徒勞耶。如人令子為非。又復(fù)譴責(zé)。斯何理耶。心若等者。二。住正念二。初。正顯。初習(xí)等者。此與前為異。前則不放心外緣。此乃任運(yùn)馳散。外境等者。本無境界。妄起攀緣。是名不正。今則觀境無境。知心無心。唯一實(shí)相。實(shí)相外更無別法。當(dāng)爾之時。分別不生。故名正念。即復(fù)等者。二。離相。唯心寂者。此唯心之相。亦不可得。前則離能所分別唯一實(shí)相。名為正念。今則正念亦無自相。以凡所有相。皆虛妄故。斯則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自性了然故。不同于木石也。

  △二約余時修止。

  若從坐起。去來進(jìn)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

  《疏》非直坐時常修此止。余威儀中一切時處。常思方便。順于法性不動道理。

  《記》余威儀中者。即同天臺歷緣對境修也。謂歷行住坐臥作語等六緣。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且如欲行。便自思惟。我今何故行。有利則行。無利則不行。然于行時。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事。皆不可得。不可得故。妄念自息。名為修止。即觀上不可得(行心。行等事)法。一一空寂。因緣故有。名為修觀。住等例此。又于見色時修止觀者。見一切色。如鏡像水月。悉不可得。不生分別想念。名為修止。色等因緣故有。畢竟空寂。名為修觀。聲等例此。順法性理者。若止若觀。俱順法性。以法性常寂常照故。然天臺修止。自分三止。觀亦復(fù)然。以約三諦境修故也。今此文中。約真如生滅二門而修止觀。皆順一心。即是雙運(yùn)。雙運(yùn)即是息二邊分別。中道第一義諦止觀也。方便隨順者。以真如法性。舉心即錯。動念即乖。故凡有思念觀察。皆為隨順方便也。

  △二止成得定除障不退。

  久習(xí)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

  《疏》久習(xí)下。一。止成。以心下。二。明止力附心。猛利得定。深伏下。三。明伏惑入位。即信滿入住。

  《記》止成者。止前方便成也。未是即觀之止。附心者。以久習(xí)故。隨心成止。以隨心故。即成三昧。即真如三昧也。真如三昧。方是即觀之止。為奢摩他。梵語三昧。此云正定故。伏惑等者。伏四住見修煩惱。未能斷故。故云伏惑。然此亦有伏無明義。論言深伏。意含此也。此當(dāng)信位。若更增進(jìn)。速入初住。故云信滿入住。入住即不退。

  △次顯障者不能。

  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yè)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疏》一。于理猶豫。二。闡提。三。外道。四。五逆四重。五。恃我自高。六。放逸不勤。是六種障。隨有一種。即不能入。

  《記》理猶豫者。于上甚深義理。是非不定。如圓覺經(jīng)二十五輪云。一念疑悔。則不能入。闡提者。阿闡提。此云無信。此則一向以為不是故。不同疑惑。外道者。為宗習(xí)邪法故。誹謗正道。此乃非唯不信。更加此過。故異前也。五逆者。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四重者。殺。盜。淫。妄。問。前疏文云。有業(yè)障者。但令懺悔今何除之。答。此中所除。約不懺者。懺則能入。不同小乘有定業(yè)故。涅槃經(jīng)云。未入我法。業(yè)則決定。若入我法。則不決定。恃我者。一。恃我故不修。二。修之存我相。二皆不入。故圓覺云。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凈覺。放逸者。或貪放逸故不修;蛐拗磺。亦不得入。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況此類乎。是六下。非謂具此六障。方不得入。但于六中;蛴幸徽。便能障道。不得三昧。

  △二顯勝能。(二)初能生一行三昧。二能生無量三昧 初能生一行三昧。

  復(fù)次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

  《疏》復(fù)下。一。標(biāo)立。謂下。二。釋相。即名句。三。顯名。

  《記》佛法身與眾生身無二者。有三意。一者。意取眾生法身故。二者。法身流轉(zhuǎn)五道。名曰眾生故。三者。眾生相空。即法身故。于此三中。初后為正。故凈名云。如自觀身實(shí)相。觀佛亦然。平等即無二。無二即一相也。一行三昧者。即真如三昧也。謂住真如境。故名真如三昧。以真如無異相故。但行造此法。故名一行三昧。此乃由境一故。使智行亦一也。前則從境得名。此則通于法行。科云能生者。其實(shí)即是義說為能生也。

  △二能生無量三昧。

  當(dāng)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疏》以此真如三昧。能生無量三昧。故名三昧根本也。若人下。文殊般若經(jīng)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乃至廣說。是名上。皆一行三昧。入一行下。明無量三昧。

  《記》當(dāng)知下。初。躡前生起。若人等。二。正明本義。以此真如等者。由真如是一切法根本故。修此三昧。亦與一切三昧為根本也。修行漸能生者。此三昧既是根本。若入此者。則能生長一切三昧。以末從本生。故諸三昧。自此成也。文殊下。引證。法界一相者。所緣之境也。系緣法界者。能緣之心也。停心諦理。與境冥合故。諸佛法界者。諸佛所證法門。河沙無量。隔別不同。然亦一一不異法性。入此三昧者。皆悉得知。無有差別也。是名下。消釋彼文。上義證前文。下義證今文。如理會通。

  △三辨魔事。

  《疏》梵語魔羅。此云殺者。謂能奪行人功德之財(cái)。殺智慧之命。而言事者。蓋佛以功德智慧。度眾生令入涅槃為事。魔不如是。常以破壞眾生善根。令流轉(zhuǎn)生死為事。以魔樂生死故。三界群品。盡屬于魔。今修行之人。志欲出離三界。又發(fā)弘誓。廣度眾生。魔懼減少眷屬。故來撓之。令其退墮。行人要須辨識而降伏之。然有四種之異。一。煩惱魔。二。蘊(yùn)魔。三。死魔。四。鬼神魔。前三在內(nèi)。以內(nèi)修伏之。鬼魔在外。呼名相降之。故今甄辨。

  △于中二。初略二廣 初略。(二)初魔事。二對治 初魔事。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于坐中,F(xiàn)形恐怖。或現(xiàn)端正男女等相。

  《疏》魔。天魔也。此云障礙。鬼。堆惕鬼也。神。精魅也。如是鬼神。嬈亂佛法。令入邪道。故名外道。如是三種。能變作三種五塵。壞人善心。三種者。一。示可畏之身。怖之以失志。二。現(xiàn)可愛之形。惑之以生染。三。現(xiàn)非違非順平等五塵。動亂人心。

  《記》障礙者。障入道人。礙令退墮故。堆惕精魅。并如下說。如是三種者。魔。鬼。神也。外道同人。故不說之。能變?nèi)N下。一者。違情五塵。或大或小?植廊f端。故令失志。文云現(xiàn)形恐怖。是也。二者。順情五塵。對男現(xiàn)女。對女現(xiàn)男。令其生染。文云端正男女。是也。三者。平等五塵。揀去前二。即是此境。文云等相。是也。以魔鬼神之三種。各能現(xiàn)違順平等之事也。

  △二對治。

  當(dāng)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

  《疏》一切境界。尚唯自心。何況坐中此等諸境。是故觀察唯心。魔境隨滅。不能嬈亂。以此唯心。非彼所知故。此是通遣之法。

  《記》先。略釋論旨以明通遣也。何況等者。如上所現(xiàn)。但是坐中一切境內(nèi)之少分故。若能觀心。無境不滅。故前云。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又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等。以此下。唯心之義。方便教者。尚不能知。豈彼魔外。能解此理。大論云。蠅能緣一切物。唯不能緣熱鐵。若緣熱鐵。蠅則成火。魔能緣一切境界。唯不能緣實(shí)相。若緣實(shí)相。魔亦成實(shí)相也。通遣者。凡所見聞。但用此法而治。如天甘露。是病皆除。故圓覺云。除彼所聞。一切境界。皆不可取。此皆通遣法也。

  《疏》別門遣者。治諸魔者。當(dāng)誦大乘般若。及治魔咒。默念誦之。治諸鬼者。堆□鬼者;蛉缦x蝎。緣人頭面。鉆刺熠熠;驈(fù)擊儮人兩腋下。乍抱持于人。或言說音聲喧喧。及作諸獸之形。異相非一。來惱行者。則應(yīng)閉目一心。陰而罵之。作如是言。我今識汝是此閻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臘吉支。邪見喜破戒種。我今持戒。終不畏汝。若出家人。應(yīng)誦戒律。若在家者。應(yīng)誦菩薩戒本;蛘b三歸五戒等。鬼便卻行。匍匐而出也。治諸精魅神者。謂十二時狩。能變作種種形色。或作少男女相。或作老宿之形。及作可畏身相等。眾多非一惱亂行者。其欲惱人。各當(dāng)十二時中本時來也。若其多于寅時來者。必是虎兕等。乃至若多于丑時來者。必是牛類等。行者恒用此時。則知某獸精魅。說其名字訶責(zé)。即當(dāng)謝滅。此等皆如禪經(jīng)中。及天臺止觀中廣說。

  《記》次。廣引經(jīng)書以出別治也。先。別出對治中。初。治魔。當(dāng)誦大乘者。如諸藥草。各有功能。般若者。金剛摩訶之類。咒者。諸陀羅尼。其數(shù)非一。默念者。恐彼聞之而解。使咒等無力。如授藥令服。不可與知。治諸下。二。治鬼。堆愓者。禪病經(jīng)云。羅旬逾長者子。初出家時。迦葉佛所。教數(shù)息觀。靜處見一鬼。面如琵琶。四眼兩舌。舉面放光。以手擊□人兩腋下。及余身分?谘远褠斩褠铡H缧疠。似掣電光;驕缁蛏;蜃魇笮;蜃黢R聲;蜃鞴硪。或復(fù)竊語。種種惱亂。令行人發(fā)狂。佛言。此鬼是拘那含牟尼佛時。有一比丘。垂向初果。犯邪命故。為眾擯出。嗔恚命終。自誓為鬼。惱亂四眾。堆愓者。以口云也。臘吉支者。禪經(jīng)云。此起尸鬼也。而言偷者。或是此鬼。愛偷死尸故;蚴沁B下梵語。且兩存之。非謂因偷夏臘也。故經(jīng)云。諸臘吉支。手捉鐵棒等。戒律。即聲聞戒。諸部律文。歸戒?芍。治諸精魅下。三。治神。少男女者。即順情境。謂作父母兄弟諸佛形像等。可畏身者;?yàn)榛⒗菐熥恿_剎之形。種種可畏之像。來怖行人。如嵬禪師所見;驘o頭。師見之曰。善哉。汝無頭痛之患;驘o腹五藏等。皆以言戲之。又見年少女人。師曰。貧道身如枯木。心若死灰。無以革囊見試。此鬼即時飛空而返。仍有偈云。大?山。須彌可傾。彼上人者。秉志堅(jiān)貞。兕者。有說似牛。青色。一角。重千余斤。牙爪铦利。能伏千虎。乃至者。若多于卯時來者。必是兔□鹿等。辰時來。即龍龜魚等。巳時即蛇蚓鰍等。午時即馬驢駝等。未時即羊雁鷹等。申時即猴玃猿等。酉時即雞烏雉等。戍時即狗狼豺等。亥時即豬狳豕等。子時即鼠燕蝠等。丑時即牛鱉蟹等。此等下。二?傊附(jīng)書。以證其出處也。

  △二廣。(二)初魔事。二對治 初魔事。(五)初現(xiàn)形說法。(至)五食差顏?zhàn)儭〕醅F(xiàn)形說法。

  或現(xiàn)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蛘f陀羅尼。或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智慧;蛘f平等?諢o相無愿。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

  《記》或下。現(xiàn)形也。如掬多令魔現(xiàn)佛形。八部翌從。不覺禮拜等;蛘f下。說法也。陀羅尼。此云遮持。謂持善遮惡故。然有多字。一字。無字。魔所說者。應(yīng)唯前二也。以不知唯心。故不能說無字。空無相無愿即三解脫門。亦名三平等門。無怨下。顯無相愿空義?芍4四У苷f而不能證。天臺云。魔能說別異空假中。不能證也。

  △二得通起辨。

  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辨才無礙。

  《記》或下。先得通也。魔得有漏五通。故令行人。亦得此通。此中過去是宿命。未來是天眼,F(xiàn)在是他心。前現(xiàn)形。即神境。唯不顯天耳。含在其中也。辨才。次。起辨也。

  △三起惑造業(yè)。

  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數(shù)嗔數(shù)喜。性無常準(zhǔn)。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jìn)。后便休廢。生于不信。多疑多慮;蛏岜緞傩。更修雜業(yè)。若著世事。種種牽纏。

  《記》能下。先。起惑。以正定令人滅惑。魔定令人起惑。由行人善根微少。故修三昧。引此邪相也;蛏嵯。次。是造業(yè)也。

  △四據(jù)定得禪。

  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驈(fù)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饑不渴。使人愛著。

  《記》初。據(jù)定。得自然下。二。得禪。自然飲食身心適悅者。禪悅食故;蛴诙U中。得人間上妙飲食。

  △ 五食差顏?zhàn)儭?/p>

  或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

  《疏》五對。皆如文可見。

  《記》初是食差。顏句。是顏?zhàn)。五對等者。先。寄別總指也?偵夏Ь。共有五對十事故。

  《疏》問。如現(xiàn)佛菩薩像。說甚深法;蚴撬奘郎聘l(fā)。云何揀別。定其邪正。答。此事實(shí)難。所以然者。若是魔所作。謂是善相。而心取著。則墮邪網(wǎng)。若實(shí)是善根所發(fā)之境。謂為魔事。心疑舍離。則退失善根。終無進(jìn)趣。是故邪正。實(shí)難取別。今且依古德相傳。略以三法驗(yàn)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觀察。如經(jīng)有言。欲知真金。三法試之。謂燒。打。磨。行人亦爾。難可別識。若欲別之。亦須三試。初則當(dāng)與共事。共事不知。當(dāng)與久處。久處不知。智慧觀察。今借此意以驗(yàn)邪正。第一以定研磨者。謂定中境相發(fā)時。邪正難知者。當(dāng)深入定心。于彼境中。不取不舍。但平等住定。若是善根之所發(fā)者。定力逾深。善根彌發(fā)。若是魔所為者。不久自壞。第二依本修治者。且如本修不凈觀禪。今則依本修不凈觀。若如是修。境界增明者。則非偽也。若以本修治。漸漸滅者。當(dāng)知是邪也。第三智慧觀察者。觀所發(fā)相。推驗(yàn)根源。不見生處。深知空寂。心不住著。邪當(dāng)自滅。正當(dāng)自現(xiàn)。如燒真金。益其光色。若是偽金。即自當(dāng)焦壞。此中真?zhèn)巍.?dāng)知亦爾。定譬于磨。本治猶打。智慧觀察。類之以燒。以此三驗(yàn)邪正可得知也。

  《記》問下。次。約通料揀也。先。問。宿世等者。如前所說三賢巳上。乃至于佛。能與二乘凡夫。作差別緣故。今定中所現(xiàn)。聞見既同。寧知邪正。答下二。答二。初。嘆難解。墮邪網(wǎng)者。以邪為正。故楞嚴(yán)云。若作圣解。即受群邪。退善根者。以正為邪故。由是取之舍之。二俱有過。是故難也。如蹈火受焚。見寶不取。二皆有失。失故無進(jìn)趣之日也。今且下。二。正揀辨四。初。標(biāo)依古法。一者。深入禪定。二者。勿移舊志。三者。察其本末。如經(jīng)下。二。引經(jīng)為據(jù)。三試等者。若燒之益粹打之彌堅(jiān)。磨而不磷可謂真矣。共事者。若蹔會聚。當(dāng)共與之從事。從事則體其情性也。情則易變。性則不改。故可知之。如或未辨。久則見之仁者。則久而彌芳。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也。而又未辨。當(dāng)用善巧觀察。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自然可見其邪正矣。今借下。三。依法正揀。經(jīng)中三喻。以驗(yàn)行人真實(shí)虛偽。故文云行人亦爾也。故以共事等三法試之。今文將以□于定境。不同經(jīng)意。故云借此。但借其喻。非取法也。不凈觀者。隨看當(dāng)初所修何觀;驍(shù)息;虿粌舻取=裼诖硕U。發(fā)其境界。即卻依本時修習(xí)。便驗(yàn)其邪正也。如燒下。四。合顯經(jīng)喻三。先。喻也。但舉一喻。余則例知。故不言也。此中下。二。合。定譬等者。據(jù)義順合?芍R源讼。三。結(jié)。三驗(yàn)等者。既以定石磨之。行槌打之。慧火燒之。邪正鈆金。足可彰矣。

  △二對治。

  以是義故。行者常應(yīng)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于邪網(wǎng)。當(dāng)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yuǎn)離是諸業(yè)障。

  《疏》行者下。依自隨分所有覺慧。觀諸魔事。察而治之。若不觀察。則墮邪道。三種驗(yàn)中。此當(dāng)?shù)谌腔塾^察。當(dāng)勤下。邪不干正。自然退故。若取著者。則背正入邪。若不取著。則因邪顯正。是故邪正。在著不著也。不取著故。無障不離如智度論云。除諸法實(shí)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偈云。若分別境相。即是魔羅網(wǎng)。不動不分別。是即為法印。此之謂也。斯則總顯三中前之二法。以此大乘止門。唯修理定。更無別趣。故初定研磨。并依本修治。更無別法。所以合說。但依本止門故。

  《記》以是義者。指前五對。依自等者。隨巳所有慧力。觀彼境界。不妄領(lǐng)受。當(dāng)觀諸法實(shí)相。無邪不破。以知境界唯心。本自不生。終不信任。妄有取著。墮于邪網(wǎng)。若不等者。以隨彼境界而生取著想。其心則亂。以心亂故。失于正受。正受者。不受諸受也。今既受彼。即名為失。以失正故。師墮于邪。無所疑矣。邪不干正者。以邪法虛妄。正法真實(shí)。真實(shí)若立。虛妄自壞。以修行者。深住真如三昧故。自然退也。若取等者。魔所現(xiàn)境。意在令人取著。念心才起。墮彼無疑。若深入唯心。是邪則滅。是正則存耳。是故等者。不著。則回邪作正。著之。則變正為邪。不取下。然天臺治魔。不離三種。一。止治。謂凡見一切外境好惡等事。悉知虛誑。不愛不怖。亦不取舍。亦不分別。息心寂然。彼自當(dāng)滅。二。觀治。謂若見如上所說種種魔境。用止不去。即反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彼何能惱。如是觀時。尋當(dāng)謝滅。若遲遲不去。但當(dāng)正念。勿生恐怖。不惜身命。正心不動。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魔界無所舍。佛界無所取。即佛法自現(xiàn)。魔境自滅。今此論中。前是觀治。此是止治。止觀二治。皆在不取也。智度等者。以生心取境。境便成魔。境惑其心。即為魔事。且如色等諸法。取之則成塵賊。不取則成妙境。今觀一切。唯是實(shí)相。實(shí)相之外。更無諸法。是故見有法者。皆是魔也。況于定中所見境界?刹皇悄б。偈云等者。如經(jīng)中說。有一比丘。魔欲惑之。經(jīng)七千歲。竟不得便。何以故。以是比丘。不起心故。其猶密室。風(fēng)不得便。風(fēng)得入者。由孔隙故。魔得便者。由起念故。斯則下。示此節(jié)(當(dāng)勤等)論文。以對三試之中。當(dāng)以定研磨。及依本修治之二也。以此下。釋所以;蛟。準(zhǔn)論正念之言。但當(dāng)其定。云何得有依本修治耶。故此釋之。故前云。不依氣息形色地水火風(fēng)等。此則揀去余事觀想也。又云。是正念者。當(dāng)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fù)此心。亦無自相可得。又云。久習(xí)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等。故知深入此定。即是依本修治。更無別法以為本修也。問。據(jù)前所說。但是魔境。及至結(jié)文。何故乃言離業(yè)障耶。答。此有二義。一則行人內(nèi)有業(yè)障故。外感魔境。若離業(yè)障。則無魔事。今就本言。故云業(yè)障也。二則若墮魔網(wǎng)。則成業(yè)障。以魔樂生死。起愛見。貪著世間名利恭敬。由是造業(yè)。故成業(yè)障。今離魔事。即是離業(yè)障也。

  △四簡真?zhèn)巍?二)初舉內(nèi)外二定以別邪正。二對理事二定以明真?zhèn)巍〕跖e內(nèi)外二定以別邪正。(二)初邪。二正 初邪。

  應(yīng)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

  《疏》皆不離者。我見我愛我慢之使。常相應(yīng)也。貪著者。內(nèi)著邪定。外貪名利。又但一切禪定。不能減損煩惱者。皆不可據(jù)也。

  《記》我見等者。迷此三惑。即名為癡。即我癡等。是末那中俱生四惑。以是俱生。故云常相應(yīng)。皆是無明住地所攝。故名為使。不減煩惱等者。修定本為除斷煩惱。既不能斷。何用定為。如服藥病增。則知非藥。安可更服。據(jù)。依仗憑托之義。不可據(jù)者。不可憑仗而行也。

  △二正。

  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

  《疏》真如三昧者。謂在定時而不味著也。不住見。以忘心故。不住得。以忘境故。無懈慢者。出定亦無恃定之慢也。煩惱薄者。貪嗔癡漸薄。即正定之相也。

  《記》不味著者。不同外道有見愛故。此通指。下二句。別出。忘心境者。絕能所故。即不味著相也。出定等者。本不以懈慢故入定。所以出定時。亦得如此。不同外道有我慢故。貪嗔等者。意本斷惑。故得漸薄。不同外道貪名利等。如服藥病除。是為良藥。既知是良藥。不可不服也

  △二對理事二定以明真?zhèn)巍?二)初真。二偽 初真。

  若諸凡夫。不習(xí)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

  《疏》修大乘菩薩行者。要依此真如三昧。方入種性。不退位中。除此更無能入之路。種性者。約位。在十住以去。不退位中辨。

  《記》論文反明。疏意順釋。要依等者。以真如是如來之性。故修此三昧。方成如來之種。如人生于王家。必繼王業(yè)。此亦如是。除此等者。楞嚴(yán)云。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yán)路。又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十住巳去者。謂六種種性之初。即習(xí)種性也。不退位者。不退有四。一信。二位。三證。四行。今即位也。

  △二偽。

  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于我見。系屬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hù)。則起外道道見故。

  《疏》諸禪。謂四禪四空定等。世間諸定。及不凈安般等。但取境相定。皆名世間定也。依于下。以味著定境故。不離于我。故云與外道共。共者。同得此事定故。若離下。以其共故。若得善友護(hù)助之力。得入佛法。若離善友。則入邪道。

  《記》四禪。即色界。亦靜亦慮。故謂之禪。四空。即無色界。有靜無慮。故唯云定。不凈。即觀身五種。謂種子。住處。自體。自相。究竟不凈。廣如下說。安般者。梵語安那般那。此云出息入息。上二。即五停心觀之二也。等者。更等后三。及四無量。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等。一切事定也。取境相者。以非理定。但緣彼息等諸相。不稱真如。不出三界。故名世間定也。然天臺明諸禪定?倿槿N。一。世間禪。二。出世間禪。三。出世間上上禪。世間復(fù)二種。一。世間味禪。即四禪。四無量。四空定也。二。世間凈禪。即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也。二。出世間禪有四。一。觀禪。謂九想。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二。煉禪。謂九次第定。三。熏禪。謂師子奪迅三昧。四。修禪。即超越三昧也。三。出世間上上禪。有九。謂自性禪。一切禪。難禪。一切門禪。善人禪。一切行禪。除惱禪。此世他世禪。清凈禪。行相廣如次第禪門。略如法界次第。須者撿之。味著等者。不同真如三昧。不住見相。及得相故。同得等者。三乘人及凡夫外道。皆修此定。然凡夫多味著。外道帶異計(jì)。所修雖同。修心有異。故得果各別也。若離等者。前說知識緣中。須教授善知識。要知邪正。辨真?zhèn)。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故。如此善友。豈合辜恩。故法句經(jīng)中。重重顯贊。然修行禪定。不易其人。欲具諳其門。須遍覽諸教。唯天臺三種止觀。明諸禪修證行相廣在彼文。今略依初學(xué)禪觀。明邪正發(fā)相。邪定發(fā)相者;蛏硎旨妱。或時身重。如物鎮(zhèn)壓;蛏磔p欲飛;蝈藻扑臁;蚣搴畨褵帷R娭T異境;蚱湫拈湵。或起諸惡覺;蚰钔馍⑸啤;歡喜躁作;驊n愁悲思;驉河X觸身。身毛驚豎;驎r大樂昏醉。如是種種邪法。與禪俱發(fā)。名為邪偽。此之邪定。若人愛著。即與九十五種鬼神邪法相應(yīng)。多好失心顛狂;蛑T鬼神等。知人念著其法。即加勢力。令發(fā)諸深邪定智慧辨才神通。感動世人。見者謂得道果。皆悉信服。而內(nèi)心顛倒。專行鬼法。若不值佛。及善知識所護(hù)。是人命終。還墮鬼神道中。若更生來多行惡法。即墮地獄。行者修止觀時。若證如是等禪。有此諸邪偽相。即當(dāng)卻之。若知虛誑。不愛不著。當(dāng)即謝滅。若起念著。即墮群邪。正禪發(fā)相者。若于坐中發(fā)諸禪時。無有如上所說諸邪法等隨正禪發(fā)。即覺與定相應(yīng)?彰髑鍍。內(nèi)心喜悅。澹然快樂。無有覆蓋。善心開發(fā)。信敬增長。智鑒分明。身心柔□。微妙虛寂。厭患世間。無為無欲。出入自在。是為正禪發(fā)相。此二種相。如人與惡人共事。常相觸惱。若與善人共事。久久愈見其妙。斯亦如是。行者宜深察之。故須善友教授。

  △五示益勸。(二)初總標(biāo)。二別解 初總標(biāo)。

  復(fù)次精勤專心修學(xué)此三昧者,F(xiàn)世當(dāng)?shù)檬N利益。

  《疏》后世利益。世量無邊。現(xiàn)世利益。略陳十種。

  《記》后世等者。妄盡習(xí)除。證真起化。德充法界。應(yīng)用無窮。現(xiàn)益亦多。且舉十種。故云略也。

  △二別解。(三)初善友攝護(hù)益。二離內(nèi)外障益。三行成堅(jiān)固益 初善友攝護(hù)益

  《記》當(dāng)十中第一也。

  云何為十。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hù)念。

  《疏》以修此真如三昧故。諸佛菩薩。法應(yīng)護(hù)念。令得勇猛勝進(jìn)不退也。

  《記》云何。征。一下。釋。以修等者。略同金剛所說。持經(jīng)之者。為如來知見護(hù)念等。如王世子。修德進(jìn)業(yè)?敖B國位。特為君之所寶也。為佛所念。理合如此。故云法應(yīng)。

  △二離內(nèi)外障益

  《記》當(dāng)十中二之五也。

  △文分為二。初離外惡緣。二離內(nèi)惑業(yè) 初離外惡緣。

  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疏》一。離天魔現(xiàn)形。二。離外道邪惑。

  《記》現(xiàn)形者。身被其惱害也。以知諸法實(shí)相故。不為恐怖。邪惑者。心墮于迷網(wǎng)也。當(dāng)念唯心無境故。不為惑亂二皆如上所治。九十五者。華嚴(yán)中說有九十六。謂六師各有十六種所學(xué)法。一法自學(xué)。余之十五。各教十五弟子。師徒合論。故成此數(shù)。今減一。如余處說。

  △二離內(nèi)惑業(yè)。

  四者。遠(yuǎn)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yè)障。漸漸微薄。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

  《疏》一。除業(yè)也。不起新業(yè)。舊業(yè)輕也。二。滅惑也。

  《記》甚深者。即般若妙慧。深達(dá)實(shí)相故。今既入此深定。故不誹謗也。罪障薄者。巳達(dá)罪性福性。非內(nèi)外中間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三昧漸深。罪業(yè)漸減故云微薄也。疑者。謂于理猶豫。覺觀。謂語之加行。今達(dá)諸法唯心。無外境界。內(nèi)離尋伺。于理決定。何所疑耶故皆滅之。

  △三行成堅(jiān)固益。

  《記》當(dāng)十中后五也。

  六者。于諸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yuǎn)離憂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舍于憍慢。不為他人所惱。九者。雖未得定。于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減損煩惱不樂世間。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疏》一。于理增信。二。處染不怯。三。不為緣壞。四。無世滋味。五。得深禪定。

  《記》增信者。信欲成根。必務(wù)增長。漸入不退故。不怯者。知法如幻。故無所怯。繩蛇非毒。杌鬼無心。何所怯耶。故下文云。若修止者。能舍二乘怯弱之見。既不怯弱。則非同二乘。不壞者。了他如巳。故得柔和。柔和故不憍慢。不憍慢故人則不惱。不惱故不壞。不壞。行也。無世滋味者。世人不學(xué)此法。則愛見深固。貪著世間。今既知三界虛偽。誑人六根。焉可貪而樂之。不樂則離愛。離愛即減煩惱也。故下云。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得禪定者。真如三昧成也。論云外緣者。即通舉六塵。音聲。即別指耳所對也。故楞嚴(yán)云。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又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能令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斯則同諸法無行經(jīng)。入音聲慧法門。何所動耶。今于六塵中。唯舉聲塵者。阿含說此以為禪剌也。

  △二觀。(三)初明修觀意。二辨觀行相。三結(jié)觀分齊 初明修觀意。

  復(fù)次若人唯修于止。則心沉沒;蚱鹦傅。不樂眾善。遠(yuǎn)離大悲。是故修觀。

  《疏》不樂眾善。失自利也。下初觀治之。第四觀成之。遠(yuǎn)離大悲。失利他也。下第二觀治之。第三觀成之。

  《記》心沉沒者。以真如無相。向即心絕。分別不起。故云沉沒。此如二乘取空為證也。由沉寂故。遂成二失;蚱鹣。正顯二失也。初觀。即法相觀。于中復(fù)有苦。無常。無我。不凈之異。以見不凈故不可愛?喙什豢扇。無我故不自在。無常故不可保。由是深厭世間而求出離。樂修眾善以備將來。夙興夜寐。無敢怠惰。第四。即精進(jìn)觀。勝心既發(fā)。念念精勤。敏則有功。故能成辦。第二。即大悲觀。謂見諸眾生。漂沉苦海。無有;。不知苦本。耽樂生死。不求出離。故起大悲哀愍之意。如法華云。見六道眾生。貧究無;。入生死險(xiǎn)道。相續(xù)苦不斷。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第三。即大愿觀。悲心既發(fā)。以愿要期。不擇怨親勝劣。皆令脫苦。逮得涅槃。眾生界盡。我愿方盡。故能成矣。

  △二辨觀行相。(四)初法相觀。二大悲觀。三大愿觀。四精進(jìn)觀 初法相觀。

  《疏》明四非常觀也。

  《記》非常者。謂非斥彼常情所執(zhí)之四境故。

  △文四。一無常觀。二苦觀。三無我觀。四不凈觀 一無常觀。

  修習(xí)觀者。當(dāng)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

  《疏》修句?倶(biāo)四觀。當(dāng)觀下。所觀也。無得下。能觀無常也。

  《記》一切有為者。除六無為外。余之四位。并是有為。無久停者。諸法既生。生巳即滅。如露如電。不可久留。故戒經(jīng)云。壯色不停。猶如奔馬。人命無常。過于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無常經(jīng)云。假使妙高山。劫盡皆散壞。大海深無底。亦復(fù)有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二苦觀

  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

  《記》一切心行者。如經(jīng)中說。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九百生滅。既速生速滅。誠為苦也。故前云。動則有苦。果不離因。然苦者。逼迫為義。五苦八苦。種種不同。略而論之。不離三種。謂苦苦。壞苦。行苦。三苦之內(nèi)。行苦最通。不唯五趣皆有。抑亦三乘悉具。今就通義。故標(biāo)一也。

  △三無我觀。

  應(yīng)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yīng)觀現(xiàn)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yīng)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于云。欻爾而起。

  《疏》過去則無體難追,F(xiàn)在則剎那不住。未來則本無積聚。但緣集欻有。不從十方來。

  《記》恍惚如夢者。念過去法;谢秀便。似有而無。如存若亡。徒有言說。實(shí)不可得。故云如夢。何啻過去,F(xiàn)在亦然。故凈名云。是身如夢。虛妄見也。難追者。非謂有體而求之不易。故曰難追。以全體自空。但有言說。故云無體也。如電光者。應(yīng)念諸法。前屬過去。后屬未來。于二中間。無體可住。終不可取。故云如電。故凈名云。是身如電。念念不住也。剎那者。時之邊際也。不住者。經(jīng)云。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又經(jīng)云。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如云等者。云起晴空。何曾有本。法生真界。寧見所從。以生時無有來處。故滅時亦無去處。凈名云。是身如云。須臾變滅也。緣集等者。兼能集之緣。亦無來處。并同于云。此文亦是空觀。今科云無我者。以要對破常等四倒故。三世既空。則無有法。法尚不可得。豈更存乎我耶。若法有實(shí)我。則不如云夢矣。故曰無我。

  △四不凈觀。

  應(yīng)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凈。種種穢污。無一可樂。

  《疏》上來四觀。除于常等四倒。配釋可知。

  《記》不凈等者。凈名云。是身不凈。穢惡充滿。然有五種。一。種子不凈。父精母血之所成故。二。住處不凈。生熟二藏中間住故。三。自體不凈。三十六物共和合故。三十六物者。外相三四丑。(謂發(fā)毛爪齒。眵淚涕唾。垢汗便利)身器二六成。(謂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中含十二穢。(謂脾腎心肺。肝膽腸胃。赤痰白痰。生熟二藏)四。自相不凈。九孔常流諸穢惡故。五。究竟不凈。身壞命終。真不堪故。形骸若斯。復(fù)何可樂。疏云上來等者?倿榻Y(jié)釋也。除四倒者。常樂我凈。是凡夫所執(zhí)四種顛倒。故今以無常等四觀。一一對治。如以四藥。治于四病也。

  △二大悲觀。

  如是當(dāng)念一切眾生。從無始時來。皆因無明所熏習(xí)故。令心生滅。巳受一切身心大苦。現(xiàn)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舍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

  《疏》不覺知者。無心厭背。故使苦無限也。甚可愍者。深發(fā)悲心也。

  《記》如是當(dāng)念等者。以悟自身非常既爾。當(dāng)念眾生亦復(fù)如是。無明迷故。不自知故。起大悲也。三界九類。故云一切。從無始下。窮其苦源。蓋是無明所作。故前文云。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則熏習(xí)真如。以熏習(xí)故。則有妄心。乃至造業(yè)。受于一切身心等苦。巳受下。明三世皆苦也。難舍等者。無明未盡巳前。不能免故。如法華云。一切眾生。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所燒□。亦以五欲財(cái)利故。受種種苦。又以貪著追求故,F(xiàn)受眾苦。后受地獄餓鬼畜生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間。貧窮困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沒在其中。歡喜游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亦不生厭。不求解脫。無心厭背等者。反知厭背。苦則有邊。故前文說。染法得佛后則有斷。十地經(jīng)云。有無數(shù)身。巳滅今滅。如是生滅。不能于身而生厭離。轉(zhuǎn)更增長機(jī)關(guān)苦事。隨生死流。不能還反。深發(fā)悲心者。眾生與巳。性無二源。真樂本有而背之不求。妄苦本空而愛之不舍。迷頭認(rèn)影。枉此艱辛。行者觀之。必生悲濟(jì)。

  △三大愿觀。

  作是思惟。即應(yīng)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離分別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

  《疏》作下。因悲立愿也。心離分別。愿體也。盡未來者。長時心也。救拔一切。廣大心也。令得涅槃。第一心也。

  《記》因悲立愿者。思惟眾生三世之苦。難舍離故。猛立希欲要結(jié)之心。樂具德行。濟(jì)度彼苦也。愿體者。若有分別。則不能普度永度。便成顛倒。不稱法性。以法性離分別故。然此亦是不顛倒心也。長時心者。于中初之遍十方三句。且明內(nèi)修德本。若自無德行。焉能化人。先利其器。必善其事也。華嚴(yán)疏云。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潤。內(nèi)無德本。外豈能談。又凈名云。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自若無縛。必能解彼縛也。后之盡其一句。正是長時。廣大心者。文云一切。則九類四生。無不攝盡。故成廣大。初句即是能度方便。若無方便。焉令發(fā)心。故以漚和善巧。令悉從化也。第一心者。高出人天二乘之境。更無過此。故稱第一也。又今文中。具有四愿。心離分別。即誓斷煩惱。遍修諸善。即誓學(xué)法門。救拔一切。即誓度眾生。令得第一。即誓成佛道。既令彼得。功歸于巳。即是自希證也。

  △四精進(jìn)觀。

  以起如是愿故。于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巳堪能。不舍修學(xué)。心無懈怠。唯除坐時。專念于止。

  《記》以起等者。既發(fā)如是希欲之心。應(yīng)行是事而無怠惰。斯則以思無益。不如于學(xué)。故一切善法。勤而行之。茍能無處不修。無時不作。勤勇匪懈。心不厭舍。自然成就自利利他益也。惟除下。難云。此屬觀門。何又念止耶。答。蓋此精進(jìn)觀中。無法不欲其精。無行不欲其進(jìn)。止乃六度門中一法行耳。但余處與施等眾善相應(yīng)。坐時與禪定相應(yīng)。故云專念止也。況觀是即止之觀。念止何妨。又可此二句。屬下分齊科文。

  △三結(jié)觀分齊。

  若余一切。悉當(dāng)觀察。應(yīng)作不應(yīng)作。

  《疏》應(yīng)作者。順理也。不應(yīng)者。違理也。

  《記》余一切者。一謂除此四觀之外。所余一切諸法行觀;蝽樆蜻`。皆應(yīng)審察。二謂燕坐。則唯專于止。若從坐起。余諸威儀中。應(yīng)當(dāng)思察利害之事。以便去取。難云。坐是止之齊相。余是觀之齊相。坐中無有觀耶。答。觀有二。一。事觀。通余時處一切善行。然亦即止之觀也。二。理觀。則通坐時奢摩他行。便成即觀之止也。豈有坐中無觀。去來無止者乎。今順初心一往言之。故云坐時專止。余時修觀也。

  《記》順理者。一切善德諸行法門。外違妄染。內(nèi)順真如。故云應(yīng)作。即作持門也。前云。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違理者。一切惡法諸非律儀。內(nèi)與法性相違。外能招報(bào)諸苦。故不應(yīng)作。即止持門也。

  △三俱。(三)初總標(biāo)。二別辨。三總結(jié) 初總標(biāo)。

  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yīng)止觀俱行。

  《疏》上來始習(xí)未淳。故動靜別修。今定慧終成。故能雙運(yùn)也。

  《記》若行等者。此約四儀六緣之中。皆須止觀雙修。定慧俱運(yùn)。動靜別修者。動則修觀。靜則修止也。雖云初且別修。亦須習(xí)其雙運(yùn)。如前文云。去來進(jìn)止一切時中。常應(yīng)觀察。其心得住。隨入真如三昧。文雖先止后觀。次第別辨。然至修時。豈得相離。以文不累書。故成前后耳。今此文中說俱者。亦是重辨前文。恐人修時。各自習(xí)故。故特重為勸誡。皆應(yīng)止觀俱行也。以因時俱行。果方雙運(yùn)。如有足無目。有目無足。皆不到清涼池。獨(dú)輪之車。豈免覆轍。故經(jīng)云。因地心與果地覺。無二無別。方曰始終不相離也。

  △二別辨。(二)初約法明俱。二對障明俱 初約法明俱。(二)初即止之觀。二即觀之止 初即止之觀。

  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fù)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yè)?鄻返葓(bào)。不失不壞。

  《疏》所謂下。約非有義以明止。而復(fù)下。約非無義以明觀。此二不二。故云即也。此順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良以非有即是非無。故能不舍止而修觀也。

  《記》自性不生者。中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今舉四中之一。故云自性。此即無我無造無受者也。下即善惡之業(yè)亦不亡。非有義者。遍計(jì)全空。故言非有。依他不泯。故不言無。若言無者。則墮斷過。以非同兔角。畢竟無故。即念因緣等者。經(jīng)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又云。因緣和合。虛妄有生等。非無義者。依他宛然。故言非無。遍計(jì)全空。故不言有。若言有者。即墮常過。以非同妄情。有所得故。此二者。性相有殊。不二者。體用常俱。此順等者。有二義。一。順教。即此所引。是佛圣言。二。順理。謂不動真際。是性不變。建立諸法。即性隨緣。一法二義。故云即也。前疏云。不變性而緣起。染凈恒殊。良以等者。經(jīng)云。法身流轉(zhuǎn)五道。名曰眾生。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也。故能等者。約境修心以成觀行。境既即亡而存心。亦即止成觀也。然前段即真如門。后段即生滅門。二門不二。但是一心。故得止觀雙運(yùn)也。

  △二即觀之止。

  雖念因緣善惡業(yè)報(bào)。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疏》此順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shí)相。良以非無即是非有。故能不舍觀而修止。此說時有前后。然在行心。镕融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實(shí)性。理味在此。宜可思之。

  《記》雖念因緣等者。即前非無以明觀也。而亦下。即前非有以明止也。疏不分配者。以前影后故。此順下。先。正釋文旨。故疏序云。不舍緣而即真。凡圣致一。此乃即隨緣而不變故。良以等者。經(jīng)云。一切眾生皆如也。前云。以一切法。即真實(shí)性故。故能下。亦同前文。約心契境以成止行。心既即亡而存境。亦即觀成止也。配歸二門。反前可見。說時下。二。通示用心。有前后者。文不累書。言不頓發(fā)。故觀之與止。前后而辨。若在行人修心之際。須止觀镕融。無前無后。謂即止而修觀。寂而常照也。即觀而修止。照而常寂也。寂照之體。即是一心。一心名為實(shí)性。故云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此中不唯止觀不二。抑亦心境一如。謂以無緣智。緣無相境。以無相境。相無緣智。境智一如。如水與水。唯一實(shí)相。更無別法。方名圓頓止觀。真如三昧。

  △二對障明俱。

  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舍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陋劣心過。遠(yuǎn)離凡夫不修善根。

  《疏》初修止治于二過。謂正治凡夫人法二執(zhí)。貪樂世間。兼治二乘執(zhí)五陰法。見苦生怖。以止門無生。除此等執(zhí)。次修觀亦治二過。謂正治二乘狹劣之心。令普觀眾生。起于大悲。兼治凡夫懈怠之心。令觀無常。策修善行。

  《記》止治二過者。凡夫不知諸法自性無生。見有人法而起貪愛。樂住世間。今修止道。令知法本不生。今則無滅。自然見三界虛妄。如虛空華。不樂住著也。二乘得之。見法無我。于苦不怖。豈欲速取寂滅涅槃耶。以上下。釋所以?芍U味苏摺R远艘幌蛏蚩。以空為證怖懼生死。但求自利。不起利他。不成佛法。今修觀道。知一切法。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知病識藥。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此則自然離于狹劣之見。而起大悲普能救濟(jì)也。若凡夫得之。則能知無?嗫諢o我不凈。而修諸善行。以修觀門。不壞緣法。能除此障。

  △三總結(jié)。

  以是義故。是止觀門。共相助成。不相舍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疏》止觀不離者。如凡夫人。非不樂世間。無以勤修善行。約二乘人。非不怖生死。無以起于大悲。是二行不相離也。止觀不具者。謂止觀相須。如鳥之兩翼。車之二輪。二輪不具。則無運(yùn)載之功。一翼若缺。則無凌虛之勢。

  《記》是義。躡前對障離過以說。如凡夫下。意云。不樂世間。方能修善。斯則止成于觀。約二乘下。意云。不怖生死。方能起悲。此乃觀成于止。二行不相離者。猶如合繩。乍似相違。究竟相順也。故集阿含經(jīng)說。佛在瞿師國。阿難問上座。若比丘于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dāng)以何法。專精修習(xí)。上座云。當(dāng)以二法。所謂止觀。阿難曰。多修習(xí)巳。當(dāng)何所成。上座曰。修習(xí)于止。終成于觀。修習(xí)觀巳。終成于止。止觀俱修。得諸解說。阿難復(fù)問五百比丘。亦作是說。阿難歡喜問佛。佛深印可。止觀相須等者。亦如于繩。合之方用。故涅槃?wù)f。二乘菩薩。修不均故。不見佛性。無明邪見。自此而生。無上菩提。由之難入。如能具足修習(xí)。不相舍離。則能疾到薩婆若海。故涅槃云。定慧等學(xué)。明見佛性。法華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yán)。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由是菩薩行門雖多?倲z不過定慧。故華嚴(yán)云。譬如有力正。率土咸戴仰。定慧亦如是。菩薩所依賴。天臺宗于止觀深意在此。故彼文云。涅槃?wù)娣。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過止觀。止乃伏結(jié)之初門。觀乃斷惑之正要。止乃養(yǎng)心識之善資。觀則照神解之妙術(shù)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無不備也。今之學(xué)流。焉可偏習(xí)。又如天臺說。若行者如是修止觀時。即能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shí)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相貌。爾時上不見佛果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是名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觀。即墮聲聞辟支佛地。故法華中。諸聲聞等自嘆言。我等若聞凈佛國土。教化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當(dāng)知若見無為入正位者。終不能發(fā)三菩提心。此即定方多故。不見佛性。若菩薩為度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故。不應(yīng)取著無為。爾時應(yīng)修從空入假觀。即當(dāng)諦觀心性雖空。對緣之時。亦能出生一切諸法。猶如幻化。雖無實(shí)體。亦有見聞覺知等相差別不同。行者如是觀時。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能于空中。修種種行。如空中種樹。亦能分別眾生諸根性欲。性欲無量故。則說法無量。若能成就無量辨才。即能利益五道眾生。是名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法眼。亦名道種智。住此觀中。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了。菩薩雖復(fù)成就如此二觀。猶是方便。非是正觀。故纓絡(luò)云。前二觀為方便。因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菩薩欲于一念中具足一切法者。應(yīng)修中道正觀。若能諦觀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即于心性。通達(dá)中道。圓照二諦。若能于自心。見中道二諦。即見一切諸法中道二諦。亦不取中道二諦。以決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觀。如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此偈非唯是分別正觀。亦是兼明前二種方便觀門。當(dāng)知中道正觀。即是佛眼。即是一切種智。若住此觀。即是定慧力等。了了見于佛性。即是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風(fēng)。入薩婆若海。即行如來行。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以如來莊嚴(yán)而自莊嚴(yán)。獲得六根清凈。入佛境界。于一切法。無所染著。即一切諸佛。皆現(xiàn)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楞嚴(yán)定。普現(xiàn)色身。能入十方佛土。教化眾生。嚴(yán)凈一切佛剎。供養(yǎng)十方諸佛。受持一切諸佛法藏。具足一切諸波羅蜜。即入頓悟大菩薩位。即與普賢文殊。共為等侶。即常住法性身中。為十方諸佛稱嘆授記。能八相成道。于十方國。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應(yīng)二身。是名初發(fā)心住菩薩。然上所說依經(jīng)明其三觀行相。似成別異。若在行人。即須三智一心中得。不縱橫并別。方是圓修也。天臺空觀。即此止門。假觀。即此觀門。中觀。即此俱運(yùn)門也。大約如此

  △四防退方便。(二)初明可退之人。二明防退之法 初明可退之人

  復(fù)次眾生。初學(xué)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yǎng)。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

  《疏》復(fù)下。先。標(biāo)行劣。以住下。舉處釋成。以其內(nèi)心既劣。外缺勝緣。信行難成。故欲退也。

  《記》眾生者。十信初心之上品也。怯弱等者。謂于生死中。創(chuàng)起覺悟。惑業(yè)則無始積集。善行則方將修學(xué)。境強(qiáng)心弱。障重力微。在于觀心。寧無恐怯。娑婆者。此云堪忍。具足五濁。實(shí)不可居。故經(jīng)云。此濁惡世。地獄餓鬼畜生充滿。多不善聚。唯佛如來?叭套」省R嗫尚奕。勝余方故。不能常值等者。以穢土之中。雖有佛出。然不久住。即入滅度。動經(jīng)多劫?者^無佛。行者或生佛前;蛏鸷。皆不得值。以不值故。不能供養(yǎng)親近。承受圣旨。懼謂等者。其猶孤子。未及成人。便失恃怙。寧不憂慮。將無所損。行人亦爾。無佛為勝緣。內(nèi)心又微弱。況茲穢境。五濁混然。期心上求。實(shí)為難進(jìn)。擬退圣道。

  △二明防退之法。(二)先通舉圣意。次別引經(jīng)證 先通舉圣意。

  當(dāng)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hù)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見于佛。永離惡道。

  《疏》當(dāng)知下。標(biāo)圣善巧。專意下。釋顯巧相。

  《記》勝方便者。即念佛三昧。十六觀門。及佛愿力等。余門學(xué)道。名豎出三界。念佛往生。名橫出三界。如蟲在竹。豎則歷節(jié)難通。橫則一時透脫。故云勝方便也。一心不亂。謂之專意。即信也。憶想無間。謂之念。是行也。誓求往見。謂之愿。愿也。三心。是因。佛名相好。緣也。又專意念佛。因也。得生常見。果也。前云。因緣具足。乃得成辦。則值諸佛示教利喜。然念佛有多門。一稱名。二觀像。三觀想。四實(shí)相。又華嚴(yán)疏出五種。一。稱名緣境念佛門。二。攝境唯心念佛門。三。心境無礙念佛門。四。心境俱泯念佛門。五。重重?zé)o盡念佛門。五教如次配知。隨愿得生他土者。如隨愿往生經(jīng)所說。十方皆有凈土。若欲生者。隨愿往生。既與佛同住。即登不退。豈有還墮于惡道乎。

  △次別引經(jīng)證。

  《記》上則泛明念佛。隨愿生方而巳。此則的指求生極樂凈土。故別引經(jīng)以證。令其一心。稱念彌陀佛也。

  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xí)。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疏》若人下。引經(jīng)。常見下。釋文。若觀下。引。住正句。釋。但往生之人。約有三位。一。如華蓮未開時。信行未滿。未名不退。但以處無退緣。故稱不退。二。信位滿足巳去。華開見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見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賢位滿。入初地巳去。證遍滿法身。生無邊佛土。如佛記龍樹菩薩等。住初地。生凈土等也。此中見佛無退。是初一位。畢竟住定。是后二位。

  《記》修多羅下。分二。先。依生滅門事念佛。謂依意意識心。念報(bào)化佛也。修多羅。即指阿彌陀。無量壽。瑞相。十六觀。及余諸凈土經(jīng)。若人等六句。因。即得句。果。專念。信行。愿求。愿也;叵;匾蛳蚬。西方極樂者。如小彌陀經(jīng)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樂事極故。毫無苦相。名為極樂。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光明壽命弟子國土莊嚴(yán)境界。悉無量故。其國土清凈嚴(yán)美。佛身功德微妙。人天殊絕。賢圣難思。俱廣彼經(jīng)。不能具述。往生者。謂往生極樂土也。都有九品。由因行有勝劣。故往生有升降。華開有遲速。成道有前后。上上品者。發(fā)三種心。謂志誠心。深心;叵蛐。具足戒行。讀誦大乘。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佛及菩薩。親來迎接。觀音菩薩。執(zhí)金剛臺等。至行者前。其人乘此。隨佛之后。如彈指頃。即生彼國。生巳見佛。聞法開悟。經(jīng)須臾頃。遍至十方。于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乃至下下品者。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以惡業(yè)故。合墮地獄。經(jīng)歷多劫。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稱佛名號。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具足十念。乘華往生。佛及菩薩。共來迎接。生彼池中蓮華之內(nèi)。滿十二大劫。蓮華乃開。觀音勢至而為說法。聞法歡喜。滅罪除障。發(fā)菩提心等。如要備覽。請檢觀經(jīng)。問。準(zhǔn)隨愿往生經(jīng)說。十方皆有凈土。云何偏指西方。答。因易緣強(qiáng)。勝余方故。因易者。十念為因故。緣強(qiáng)者。彼佛愿力故。以彼佛因中。有四十八種廣大誓愿。于中云。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十念成就。不得生者。不取正覺。有茲所以。故偏指也。余具如瑞相經(jīng)。(一)問。云何七日。乃至十念。便得生耶。答。佛力不思議故。猶如蜾嬴。摙土作房。取彼桑蟲負(fù)之。于其中教祝七日;癁樗茸。況彌陀大圣。豈無有轉(zhuǎn)物成巳之功。起死回生之力乎。又行人念力熏心。亦不思議故。茍能用心念佛七日。晝夜無間。必得革凡身心。為佛之身心矣。亦如桑蟲。隨類我咒。過七晝夜。變成蜾嬴形矣。又大本云。信樂不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亦得往生。佛名經(jīng)云。一聞佛名。滅無量劫生死之罪。所以然者。一心朗念。積妄頓空。喻如一盞燈。能滅千年室暗。一星火。能燒百輛車薪。況乘如來本愿功德。若船之遇順風(fēng)。豈有不滅罪生凈土乎。一稱尚爾。十念者可知。(二)問。大本云。唯除五逆。觀經(jīng)云。五逆得生。二義云何。答。大本云。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則知五逆而兼謗法者。乃在所除。如不兼謗者。未必除也。良由謗則不信。不信則不生。所謂疑則華不開者是。觀經(jīng)但言五逆。不言謗法。則知雖具五逆。不謗法者。必定得生。如兼謗者。亦不生也。良由信則不謗。不謗則華開。所謂信則決定生者是。(三)常見二句。論主會釋義也。謂住此娑婆;蛑等秊(zāi)八難不吉祥事;蛞娛異何迥嬷T不善人;蜃陨矶嘀T惑業(yè)。病苦牽纏。修行信心。不能成就。若生彼樂土一見佛時。信必成就。終無退轉(zhuǎn)矣。故慈云懺主。以彼此較量。則有十種苦樂不同。謂此娑婆。有不值佛。不聞法。惡友纏。群魔惱。受輪回。墮惡趣。塵緣障道。壽命短促。修行退轉(zhuǎn)。塵劫難成之苦。彼樂國。有常見佛。常聞法。圣賢會。離魔事。息輪回。無惡趣。勝緣助道。壽命無量。得不退轉(zhuǎn)。一生行滿之樂。問。云何一生便不退耶。答。有五因緣。一。如來大悲愿力攝持。二。佛光常照。三。水鳥樹林。皆演苦空。四。純諸菩薩以為親友。五。壽命永劫。故疏釋云。處無退緣名不退耳。彌陀經(jīng)言。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勢至章言。去佛不遠(yuǎn)。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皆是此意也。(一)問。上云見佛菩薩。皆為魔事。今何又求見彼佛耶。答。上修真如三昧。唯心無境。故見佛說法。悉為魔事。以因果殊感故。此之念佛三昧。托境顯心。故見有佛現(xiàn)。名善境界。以因果相符故。勢至章云。憶佛念佛,F(xiàn)前當(dāng)來。必定見佛。豈可將此佛境作魔境耶。(二)問。設(shè)有魔現(xiàn)。云何辨別。答。若得見佛。了唯心現(xiàn)。切莫取著。勿向他說。然念佛者。在于如來大光明中。必?zé)o魔事;蛩拚仙詈。及不善用心。容有魔起。固未可定。如經(jīng)論說。辨之有二。一。不與修多羅合者。是為魔事。二。不與本所修合者。是為魔事。(三)問。真如三昧。不與念佛三昧同耶。答。無同無不同。以念佛三昧。于自心中。立佛為境。托彼佛境。顯自真心。而真如三昧。即心為境。不立彼佛。唯一真心。無能所相。故無同。又念佛三昧。即念自心中本覺法身佛。而真如三昧。觀諸佛與眾生法身。平等無二。故無不同。所以二種三昧。念佛名勝方便。何者。念佛具三力。一。本有佛性力。二。新修觀念力。此二。自力也。三。如來攝取力。此一。他力也。本如舟。念如帆。佛如便風(fēng)。三事周圓。速登彼岸。若夫真如三昧。唯憑自力。設(shè)遇逆風(fēng)。舟便覆矣。(四)問。古謂真佛。本無去來。云何有佛現(xiàn)令見耶。答。感應(yīng)道交。不妨不來而來。無見而見。以法身佛。雖無生滅。從真起應(yīng)。接引迷根。則于生心。見佛來迎。猶如水澄。月自現(xiàn)也。(五)問。今有專心念佛。于定夢中。不能得見。又有一生念佛。及臨終時。亦不生方。何也。答。專心稱念。定夢不能見者。由其過去業(yè)障重故。現(xiàn)在善力弱故。又佛有二加。一。無障則顯加。令其親見。二。障重則冥加。暗令得益。一生念佛不生方者。持念不精誠故。生疑不篤信故。無有往生愿故。不能斷貪愛故。(六)問。復(fù)有臨命終時。遇諸障難。如偏風(fēng)失語。狂亂失心。水火雷擊。蟲啖鬼害。藥毒陣亡。怨賊王難。若爾。云何正念得往生耶。答。應(yīng)當(dāng)預(yù)懺。必蒙佛護(hù)。禮拜持誦。即懺法也。蓋禮念佛者。有六種勝益。一諸佛住頂。二天神冥加。三惡鬼不害。四八難消除。五無有諸橫。六臨終佛迎。故知日常一心禮念。即為預(yù)備不虞法矣。如人入城干事。須先覓下安處。抵暮昏黑。則有投宿之地。先覓下處者。預(yù)修凈業(yè)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也。有投宿地者。生蓮花中。不遭障難也。(七)若觀下。次。依真如門理念佛。謂依無分別智心。念法身佛也。初三句。因。畢竟句。果。謂阿彌陀。唯是法身第一義諦。無有應(yīng)化世諦境界。彼佛法身。即行者心。以諸佛心內(nèi)眾生之智。觀眾生心中法身之佛。故不用事念而以觀觀也。常勤修者。蓋無時無處。不一心觀佛也。觀經(jīng)云。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常當(dāng)一心系念。諦觀彼佛。竟得生者。心一觀也。佛土全彰。佛一舉也。身心頓入。由此因緣。生自性之凈土。見本覺之真佛。觀經(jīng)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雖然法性佛土。無一眾生不具。若不觀念。亦不得生。住正定句。亦論主會釋也。因修念佛三昧。果得住正定聚。如影響相符。定無差舛故。況依如來大智愿海。豈有不正定耶。故第十一愿云。國中天人。不住定聚者。不取正覺。又四十二愿。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凈解脫三昧。四十五愿云。皆悉逮得普等三昧。常見不可思議諸佛。又頌說云。至彼嚴(yán)凈國。便速得神通。必于無量尊。受記成等覺。又觀經(jīng)下品下生文云。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彼阿彌陀佛名故。命終之時。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觀音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shí)相。下品下生既爾。余八品生可了。故知生西方者。無有不住如來種中。入正定聚。正因相應(yīng)也。前之事念。于四種念佛中。當(dāng)稱名觀像。五種念佛中。當(dāng)緣境。此之理念。四種中觀想實(shí)相。五種中唯心。至于無礙俱泯無盡。事理俱通也。如理思之。

  《記》疏中若人等。先。別消文。但往下。次?傖屃x。三位者。料揀往生之人。正是說于巳生彼者。若觀經(jīng)中。具明九品。天臺所判。上三品人。始從習(xí)種。終至解行菩薩。中三品是十信巳下。以能持戒孝養(yǎng)等而求生故。下三品是今時悠悠凡夫。以作眾惡重罪。臨命終時。遇善友勸。方愿生故。上上品。見佛聞法。便證無生。故是道種人。上中品。位當(dāng)性種。上下品。位當(dāng)習(xí)種。一。得道有遲速。二。所乘有勝劣。得道遲速者。上上品如前。生巳便證無生。上中者。生經(jīng)七日。得不退轉(zhuǎn)。經(jīng)一小劫。得無生忍。上下者。經(jīng)三七日。能游十方。過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乘勝劣者。初金剛臺。次紫金臺。后金蓮華。今之三位。但就九品中前六品說。初位。即彼中三品人也。第二位。即彼上下品人。第三位。即彼上中上上品人也。以是料揀不退義故。作此判也。無退緣者。以彼壽命長遠(yuǎn)。又無女人。無三涂。無寒暑。無饑渴。無冤親。無老病。所欲隨心。常與聲聞大菩薩等而為伴侶。常見佛聞法。水鳥樹林。皆演苦空無常無我。念佛念法。由是善業(yè)則自然增長。塵勞則任運(yùn)消滅。直至菩提。更無退轉(zhuǎn)。故彌陀經(jīng)云。若有人巳發(fā)愿。今發(fā)愿。當(dāng)發(fā)愿。欲生阿彌陀佛國者。皆得不退轉(zhuǎn)于阿耨菩提。與此穢土修行。霄壤有隔。猶如二人。共至前所。一則徒步。一則乘載。如是二人。難易可見。彼此二境。修行等差。亦復(fù)如是。然今有人。不審利害于兩土。察因緣之勝劣。說空行有。數(shù)寶受貧。往往窮理以無西。沉空而謗教。信鄙俚于后代。非方便于先覺。恃巳為是。何是之有。謂我情忘。何情之忘。及乎贊喜謗嗔;笾⒁印J獠恢嫖胰胗X。覺思遠(yuǎn)焉。而罔信安養(yǎng)為息肩脫屣之地者。吾為其傷之弗能巳也。佛記等者。楞伽經(jīng)說。龍樹比丘。住初歡喜地能破有無見。往生安樂國。后二位者。即十信滿足。及三賢位人。以觀真如法身。勤修習(xí)故。愿生彼國。即是九品中上三品人也。初一位者。即未滿十信位以下者。專持佛名。修行回向。求生凈土。即是中三品等人也。則事理二念?芍^攝盡一切利鈍機(jī)矣。

  △五勸修利益分。

  《記》勸修利益者。即流通分也。既陳法義。廣示修行。圓頓之根。必依悟入。今總舉前說。勸令受持聞思修習(xí)。得利益故。文中具說三慧益相。仍舉不信毀謗之過。今但云勸修利益者。何也。謂舉深該淺。故不言聞思。因勸而修故。自無疑謗。由是但云勸修益焉。

  △文中三。初結(jié)前生后。二信謗損益。三結(jié)勸修學(xué) 初結(jié)前生后。

  巳說修行信心分。次說勸修利益分。如是摩訶衍諸佛秘藏。我巳總說。

  《疏》巳說句。結(jié)前信心章。次說句。生后此一分。如是下。通牒前三大章。

  《記》如是者。指前三分所詮法也。謂一心。二門。二覺。二不覺。四位。二相。三細(xì)。六粗。五意。六染。二礙。四熏習(xí)。三大。二身。二見。三心。四方便。六度。三心相。四信。五行。二種念佛等。并巳說了。然此等諸法。盡是大乘中差別法義。故云摩訶衍也。諸佛秘藏者。即大涅槃內(nèi)甚深三德。是諸佛所證。非因位能窮。故名秘。多所含容而無積聚。故名藏。此之秘藏。具足三法。謂摩訶般若。解脫。法身。一一皆具常樂我凈。故名為德。雖有三名而無三體。如天面三目。不縱橫并別。非一二三。而一二三。故名秘藏。然上所說差別法義。以此三法往收。罄無不盡。或難曰。收盡之言。何謂也。答曰。如上一心。是總舉秘藏體。具足三大義故。二門不離真俗二諦。真中泯相即空是般若。顯實(shí)是法身。生滅是俗諦。正是解脫。二覺中。本覺是法身。始覺是般若。始本不二是解脫。四位中。隨一一位。皆有能證智是般若。所證理是法身。離障處即解脫。二相中。智凈是法身般若。不思議業(yè)是解脫。四鏡中。如實(shí)空是法身。因熏習(xí)是般若。后二是解脫。又初是法身。二是般若解脫。后二鏡中。三是般若法身。四是解脫。九相中。前七屬煩惱是般若。造業(yè)是解脫。受報(bào)是法身。五意。六染。二礙。攝入九相?梢砸獾谩K难(xí)中。染熏中。不離無明妄心境界。起成惑業(yè)。流轉(zhuǎn)生死。如九相所配。凈熏中。真如是法身。熏起始覺是般若。離障處即解脫。三大中。體是法身。相是般若。用是解脫。二身中。真身屬般若法身。應(yīng)身是解脫。對治邪執(zhí)中。能對是般若。二見無處即解脫。正理顯處即法身。三心中。直即法身。深即般若。悲即解脫。六度中。皆具三種。如云以知。是般若。法性。是法身。本無慳貪。是解脫。三心相中。真即般若法身。方便業(yè)識即解脫。四信中。信真如即法身。信佛即般若。信法與僧即解脫。五行中。前四即解脫。止即法身。觀即般若;蛞灰恍。皆具三種。二種念佛中。能觀念是般若。事念報(bào)化是解脫。理念真如是法身。以此三法。統(tǒng)收一切。靡不皆盡。此三不離前之一心。斯則十方三世一切佛法。皆此論攝。故云諸佛秘藏我巳說也。

  △二信謗損益。(二)初信受福勝。二謗毀罪深 初信受福勝。(二)先總舉三慧利益。次別顯三慧益相 先總舉三慧利益。

  若有眾生。欲于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yuǎn)離誹謗。入大乘道。當(dāng)持此論。思量修習(xí)。究竟能至無上之道。

  《疏》持論。聞慧。思量。思慧。修習(xí)。修慧。

  《記》甚深境者。一心二門三大也。一心則法甚深。三大則義甚深。二門則理事甚深。皆是如來所證之境界故。正信者。以此為實(shí)。不信諸法故。既生正信。故離誹謗。離誹謗故。入大乘道。道即因義。能通佛果故。持此論者。教是大乘之門。欲入大乘。故須持教;蜃x或誦?偯麨槌。視聽所知。悉名聞慧。思慧者。思惟其義。修慧者。如說修行。究竟等者。始因聞思。終得佛果故。又一得永得。故云究竟。佛果圓通。名之為道。

  △次別顯三慧益相。(三)初聞時益。二思時益。三修時益 初聞時益。

  若人聞是法巳。不生怯弱。當(dāng)知此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

  《記》是法者。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法也。故前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出世間法。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不怯為授記。有二意。一者。但能如此不怯。他時必得如來授記。如寶藏佛說。釋迦后時。必得然燈佛記。二者。景行若斯。義合得記。如圓覺經(jīng)。清凈慧章末云。若人聞此法門。不生驚畏。是則名為凈覺隨順。汝等當(dāng)知如是眾生。巳曾供養(yǎng)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義同此也。又如法華經(jīng)說。如來滅后。若有人聞妙法華經(jīng)。乃至一句一偈。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二思時益。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

  《記》假使者。實(shí)無此人。假以設(shè)立故。三千大千者。俱舍頌云。四大洲日月。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配亦可知。十善者;肆钚惺。果招天上。雖即數(shù)多。不離三界。不成無漏。不如下。若思此如來藏心本覺之法。是成佛因。超出世間。無漏無為。究竟令得無上佛道。時雖不多。功不可喻。豈可將世間善而為并耶。

  △三修時益。(三)初時少德多。二校量多相。三征釋所以 初時少德多。

  復(fù)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

  《記》若有眾生。初勸能修者。若人。次番勸。今當(dāng)?shù)谌瑒。故云?fù)次也。受持者。謂領(lǐng)受法義。任持在心也。觀修者。謂于真如三昧中。觀察諸佛法性也。一日夜。時猶少也。無量邊。德甚多也。較前思益中。食頃之際。散心思惟。功不可喻。況一日一夜。定心觀察歟。所獲功德。誠無邊量也。一日一夜尚爾。反顯累月經(jīng)年。乃至盡形觀察。則時長行勝。其功德尤不可思議也。

  △二校量多相。

  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于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嘆其功德。亦不能盡。

  《記》此中校勝。文雖不多。義則甚廣。以能嘆之人。是無上大覺。具一切智。有無礙辯。凡所嘆說。無不究竟今則不獨(dú)一佛所嘆。仍舉十方一切諸佛。是人勝而復(fù)多也。又非于少時間。仍各于無量無數(shù)劫中。是稱嘆時最長也。以十方一切。明處橫遍。無量祇劫。顯時豎久故。又非謂多佛。于長時中。嘆其功德。令得邊際。而又復(fù)言亦不能盡。是知此義豐文約之教。此余處校勝之文。實(shí)為盡矣。

  △三征釋所以。

  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fù)如是。無有邊際。

  《記》何句。征也。果人無量。劫數(shù)無邊。于爾所時。經(jīng)爾所佛。嘆所不及。實(shí)有何所以耶。謂下。釋也。性無盡故。功德如性。亦復(fù)無盡。性德無盡故。從性起修。德亦無盡。今修習(xí)斯論者。即是深入法性之所獲也。法性功德。既橫無邊涯。豎無底際。而全修即性。豈有邊際者乎。

  △二謗毀罪深

  其有眾生。于此論中。毀謗不信。所獲罪報(bào)。經(jīng)無量劫。受大苦惱。是故眾生。但應(yīng)仰信。不應(yīng)毀謗。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

  《疏》其有下。一。謗成罪重也。是故下。二。誡勸止謗也。以深下。三。釋罪重意也。以一下。四。轉(zhuǎn)釋斷絕三寶之義也。于中二句。一。約果人依之得涅槃。二。約因人依之得菩提。菩提涅槃。即是法寶。佛僧可知也。

  《記》罪重者。受持既若福多。毀謗合招罪重。準(zhǔn)大般若經(jīng)說。謗法眾生。入阿鼻獄。經(jīng)無量劫。遇此境壞。則寄余界地獄。如是展轉(zhuǎn)。遍歷十方。還至本處。罪猶未盡。今言無量大苦。是此類也。亦如法華經(jīng)說。謗經(jīng)之人。其人命終。入阿鼻獄。具足一劫。劫盡更生。如是展轉(zhuǎn)至無數(shù)劫。從地獄出。當(dāng)墮畜生等。誡勸者。但應(yīng)。勸也。不應(yīng)。誡也。止謗者。亦是誡勸其起信。獲罪如斯。謗則宜可止之。故勝鬘說。若自有智。則仔細(xì)體會。若不解處。則仰推如來。非我境界。茍能如此。則何患殃及于后世耶。釋重意者;騿栐。以何義故。不信毀謗者。獲罪若是。故此釋云。一者。害自身心。二者。害他善根。三者。斷三寶種。故招罪報(bào)。極為深重。如法華云。斷佛種故。受斯罪報(bào)。是也。轉(zhuǎn)釋義者。又難曰。但謗此論。如何乃言斷三寶種。成自他之害耶。故此釋之。果人得涅槃因人得菩提者。此但約人互顯影略而言。據(jù)理則一得俱得。故非別證。如心經(jīng)說。菩提薩埵。依般若得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得菩提。此亦如是。法寶等者。以如來是佛寶。菩薩是僧寶。若不信此法。則無菩薩修行。即僧寶斷絕。若無修行。則不證菩提涅槃。是法寶斷絕。若不證果。即無如來。是佛寶斷絕。三寶斷絕。皆由不信毀謗。是故獲罪。經(jīng)無量劫受大苦也。將知大罪。莫大于謗法耳。

  △三結(jié)勸修學(xué)。

  當(dāng)知過去菩薩。巳依此法。得成凈信。現(xiàn)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凈信。未來菩薩。當(dāng)依此法。得成凈信。是故眾生。應(yīng)勤修學(xué)。

  《疏》三世菩薩。同行此法。更無異路。故勸修學(xué)。

  《記》先。舉示。過去。即釋迦之流,F(xiàn)在。即馬鳴等類。未來。即今之行者。楞嚴(yán)文殊嘆觀音圓通云。過去諸如來。斯門巳成就。現(xiàn)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xué)人。當(dāng)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是故下。次。結(jié)勸。此當(dāng)?shù)谒姆。無異路者。經(jīng)云。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又云。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yán)路。問。彼明圓通法門。此說凈信法門。云何將彼證此。答。圓通者。圓通如來藏心也。凈信者。凈信如來藏心也。圓通凈信門雖異。如來藏心法無殊。不妨引證。問。信是眾行中初一門。何唯成此而不具余諸行。(一難)縱成凈信。位亦初住。非證二果可比。(二難)前嘆功德。何太深耶。(三難)答。信既為眾行本。本成。余行亦辦。故前云。為令善根成熟眾生。于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釋初難也)又信若成滿。入住不退?笆芊鸸。故前云。信成就發(fā)心者。畢竟不退。入如來種中。(釋二難也)況信該果海。果徹信源。因果位殊。信心無二。清涼疏云。啟明東廟。智滿不異于初心。初心。即信心也。華嚴(yán)云。若離信根。如是法性理趣。如是法門所行。如是所住境界。皆悉不能。又賢首品云。信能必到如來地。信能專向佛功德。信能生長菩提樹。信能示現(xiàn)一切佛。若得信心不退轉(zhuǎn)。則獲灌頂而升位。既涅槃佛智。皆生信心。則信根本之功德。豈可量耶。(釋三難也)再四勸勉。其。意遠(yuǎn)矣。

  △三總結(jié)迥向。

  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順總持說;卮斯Φ氯绶ㄐ。普利一切眾生界。。

  《疏》諸佛下。先。結(jié)上所說也。于中上句。結(jié)義。下句。結(jié)文。回此下。次;叵蚶嬉。于中上句。明德廣下句。辨遐沾。

  《記》諸佛者。謂能證能說之人也。甚深下。即所證所說之法也。此中深廣。是總指三大。深約豎論。大約橫說。二皆絕待。故加甚廣之言。謂深中之深。非對淺之深。故云甚深。大中之大。非對小之大。故云廣大。或可深廣大三字。別對體相用之三義。深是體大。謂實(shí)相真法。非因位能窮。唯佛究盡。故大論云。智度大海。唯佛窮底。又法華云。深固幽遠(yuǎn)。無人能到。此則約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不生不滅。故云深也。廣是用大。謂過河沙之妙用。潛興密應(yīng)。無有休息。無有窮盡。此無盡之用。一一同于覺性。無有邊涯。無有分限。故楞嚴(yán)云。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本妙圓心。周遍法界。是故于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xiàn)大。大中現(xiàn)小。不動道場。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坐微塵里。轉(zhuǎn)大法輪等。故云廣也。大是相大。相。謂義相。即前所辨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等。過于河沙無漏性德。與真如體。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非深非廣。能深能廣。故受大名。所言甚者。通貫三字。謂甚深甚廣甚大。俱絕待故。此之三法。遍能含攝一切佛法。亦攝一切眾生法。含攝雖多。俱不離一心。一心者。是諸佛所證之極致。是諸佛所說之根本。故前文云。謂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今論主以少言句。隨順此法。略而說之。言雖約略。理無不備。故云總持說也。前云。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yīng)說此論。如法性者。法性遍滿。圓無際故。造論功德。如性廣大。亦無有際。法性甚深。無窮盡故。造論功德。如性甚深。亦無有盡。法性無漏。離諸染故。造論功德。如性無漏。非垢非染。法性無為。離有作故。造論功德。如性無作。非有為相。不可破壞。盡于未來。如是功德。無量無盡。無漏無為。欲何所利。由是論云。普利一切眾生界。然利眾生。不出二種。一。令離苦。謂離分段變易二生死故。二。令得樂。謂得菩提涅槃二無上樂。以眾生有三乘五性。四生九類差別不同。故云一切。今回如性功德。普沾利之。令彼隨自根性。咸得其益。終至究竟無上覺道耳。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會閱卷第十(終)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