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jīng)
《心經(jīng)》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經(jīng)中字?jǐn)?shù)最少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因其字?jǐn)?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shù)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jīng)》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shù)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講記-妙境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妙境長老于一九八三年宣講
壹、前言
我們學(xué)習(xí)《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第一次!缎慕(jīng)》在中國佛教界里邊,是流行最廣的一部經(jīng),講的人也特別多,它的批注也很多,可是這一部經(jīng)在佛法里邊,它是屬于深義的一部分,不是淺顯的。本人并沒有聽人講過,這一次,現(xiàn)在有機(jī)會叫我來講,也就是等于叫我學(xué)習(xí)一遍。
那么我參考的書,主要的有四種,就是靜邁疏、窺基幽贊、賢首略疏,和現(xiàn)代的印順法師的講記。靜邁這位大德,他是同玄奘法師同一個時期的人,玄奘法師從印度回來以后,開始翻譯經(jīng)的時候,在全中國選出來十一位大德,給玄奘法師作翻譯經(jīng)的助手,那么靜邁法師是其中的一位,可以知道這位大德是很有成就的一位。
第二種是窺基法師的《幽贊》,窺基法師在中國佛教的名望很高的,他是法相誰識宗的,一般地說就是所謂祖師,玄奘法師以后,唯識宗的祖師,他的著作很多。但是他在玄奘法師的弟子里邊,他還是年輕的一位,簡單的說,他是貞觀二十二年,那一年十七歲,出家做沙彌,拜玄奘法師作和尚的,但是他很快的很有成就,就參加玄奘法師的譯經(jīng)。
他和靜邁法師比較,靜邁法師是老資格了,年紀(jì)也大,可是思想上看,應(yīng)該說都是唯識的思想,所以在中國佛教史上,也有把靜邁法師算作玄奘法師的學(xué)生,也有這么樣寫的。但是靜邁法師《心經(jīng)》的疏,我們讀他的疏,感覺到他對于《大度智論》也是很熟的,所以說他雖然說唯識宗的思想,多少也有龍樹菩薩的味道。
那么第三種是賢首《略疏》,華嚴(yán)宗的祖師:賢首國師,這是了不起的大德,他也有《心經(jīng)》的批注,這是第三種。第四種就是現(xiàn)在的印順法師有講記,印順法師他是龍樹菩薩的思想,當(dāng)然他也沒有忘記全部的佛法。那么其余的《心經(jīng)》的批注很多很多的,當(dāng)然我有時間也會去讀,那么我雖然沒有聽過人家講,但是我從這幾部著作上去學(xué)習(xí),我學(xué)習(xí)完了,我向各位復(fù)講,就是這樣子的一種講法,所以我講的也算是有本子談,不是隨便亂說?墒且搽y免會有錯誤,希望各位發(fā)覺我有錯誤,也希望能夠告訴我,我也非常歡迎的。
在沒有正式講《心經(jīng)》以前,我想先簡單的介紹佛教的大意,我希望這樣能幫助我們對于《心經(jīng)》的講和聽,容易了解,容易講也容易了解。我怎么樣介紹呢?介紹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人把它綜合幾條把它說明,我現(xiàn)在不那樣子,我想由少而多的這么樣講。
我們淺白一點(diǎn)說,就是各式各樣的事物,都可以名之為法,都可以這樣講,在佛法里面,特別的定義,這個「法」字的意思,它本身有軌則的意思,就是它本身有一個定義,老也不變,那么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同它接觸的時候,我們能有一個認(rèn)識,具備這樣的條件就名之為法,F(xiàn)在我寫這個字的意思,就是用它來代表所有所有的事物,用一個字來說,就是法。
這樣子說完了以后,再給它一個分類,我想分兩類,分兩類是什么呢?就是有為法、無為法,所有的法里面,把它分成這么兩類。怎么叫做有為法呢?是凡是有時間性的,有空間性的,它占有一個位子的,它是有生滅的變化的,這就叫做有為法,它原來沒有,有了關(guān)系,有了什么樣的條件,它出現(xiàn)了,出現(xiàn)了,經(jīng)過了一個時間,或長或短,它又息滅了,那么這就叫做有為法。
在佛法里面現(xiàn)成的話,就是是凡是有生、住、滅的現(xiàn)象的,就是有為法。生就是它出現(xiàn)了,原來它沒有,現(xiàn)在有了,那叫生;住就是它存在,繼續(xù)的存在了一個時間;滅就是它息滅了。這個存在里邊,其中包含著變化的意思,如果它沒有變化,它就不會息滅的,不會消滅的。那么有生住滅的現(xiàn)象,都叫做有為法。
無為法就是和有為法相反的,沒有生住滅的行相,就叫無為法。譬如說這個聲音,我們說話的聲音,沒有說話的時候,這個聲音沒有出來,一說話的時候,有了聲音,隨說,隨生隨滅,它不常住,這叫有為法。那么無為法呢,就是根本也沒有生,所以也沒有滅,根本就沒有生,所以也不生,也就不住,也就不滅,那么那就叫做無為法。無為法的這個法里邊的事情很多,我們等一會兒再說。
現(xiàn)在繼續(xù)的再說有為法的意思,有為法里邊又分成兩種,那兩種呢?就是有漏法、無漏法,分成這么兩種。怎么叫做有漏法呢?漏這個字怎么講呢?這個漏,我們通常講,我們裝這個一個盆,里面放水,但是這個盆有漏洞,這個水就流出來了,它就漏水,這個漏字可以這樣用。那么在有漏法里面這個漏字,也有這樣的意思,一個是漏出來的意思。我先說一個譬喻來表示這個漏的含義。譬喻人,這個譬喻不大好聽,譬喻人生瘡,身上生一個瘡,腫起來很大,它熟了,它就往外流膿、流血,那么這叫做漏,這就是漏的意思。
在佛法里面用這個漏字怎么講呢?說我們?nèi)四,拿我們(nèi)俗骰緛碚f,我們?nèi)擞醒鄱巧嗌硪,有這六個部分,眼耳鼻舌身意,有這六個部分。這六個部分同外面的境界接觸的時候,眼看見色的時候,看見這些形相的時候,看見這些物相的時候;這個耳聽見一些聲音的時候;鼻嗅到什么香、臭的味道的時候;舌,我們嘗到什么酸甜苦辣味道的時候;這個身,我們感覺到冷,感覺到熱,感覺澀、滑、輕、重,有種種
感覺的時候;這個心,思惟各式各樣境界的時候。這個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不動的,心里面就會有波浪。像這個水,風(fēng)吹來的時候,水就有波浪。
色聲香味觸法這個風(fēng),一吹到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也有波浪,有什么波浪呢?就是有煩惱,不是愛煩惱,就是瞋煩惱。我歡喜,或是我憤怒了,各式各樣的煩惱。那么從眼耳鼻舌身意里邊,就流出來很多很多的煩惱,這就是漏的意思,這是有漏。那么再加一點(diǎn)意思來講呢,是凡是由煩惱生起的事情,都叫做漏。這個事情又能生出來煩惱,就是在佛法上講,我們這個生命是由煩惱來的,這個煩惱造成了我們這個生命以后,我們這個生命又會出來煩惱,由煩惱生的,又會去生出煩惱,這樣意思的,都叫做有漏。
那么誰有這種條件呢?這個有漏法,就是一個三善道,一個三惡道。三種善道,這三種是比較好的,就是天、人、阿修羅;還有三種是不好的,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這三種。
人,就是我們的身份名之為人。天,是比我們好得多,他的福德很大,有神通,有光明。我們本身要假藉太陽的光明、月亮的光明、燈的光明,這個天,他不用,他本身這個身體能發(fā)出光明來,他有很多的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天上的人都有這五種神通,生活很快樂、很自在的,壽命也比我們長,這是天。
阿修羅也是一種福德很大的,和諸天的福德一樣,但是阿修羅這個人,品德不如諸天,阿修羅這個好勝的心理很強(qiáng)。佛在世的時候,講解佛法,說四念處,他要說五念處;佛說三十七道品,他要說三十八道品,他總是不隨順,他常和諸天斗爭,他和諸天就是總是不對。
在《大毘婆沙論》上說,說這個釋提桓因是忉利天主,我們中國這個道教說有玉皇大帝,就類似這個釋提桓因。這個釋提桓因的第一個夫人就是阿修羅王的女兒。這個阿修羅他有點(diǎn)特別,阿修羅里面的男人,非常丑陋,但是阿修羅里面這個女人比天女還要美,所以釋提桓因他要娶阿修羅王的女兒作第一夫人,也因為這個關(guān)系,互相有些煩惱。諸天常和阿修羅作戰(zhàn),有這樣事情。不過我們也沒有看見阿修羅什么樣子,也沒有看見天什么樣子,我們只是在經(jīng)書上,佛這么說,當(dāng)然佛是圣人,無所求于我們,當(dāng)然絕不會有謊話的。
人,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這種境界,有的情況好一點(diǎn),有的情況不那么理想,智慧高一點(diǎn),低一點(diǎn),也種種的差別的。其次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這個畜生我們能看見一部分,有飛鳥,有牛、有驢、有蛇、有老虎,這都是。畜生的世界,也是很苦的境界。
地獄和餓鬼我們沒有看見過,有的人,他的眼睛有點(diǎn)特別,能看見鬼。地獄是特別苦惱的一種人,餓鬼里邊和畜生里邊,有的也非常苦惱,有的稍好一點(diǎn)。這個鬼神,一般說神和鬼一樣,大福德的鬼就是神,一點(diǎn)福德沒有的就是餓鬼,饑餓,沒有飯吃,也沒有水飲,很苦惱的。
這個三惡道、三善道,這個善惡兩個字,就表示他們的原因,為什么他們情況好一點(diǎn),為什么他們情況不好,就是他原來做過好事,他原來做過惡事。有好因,有好果;有惡因就有惡果。但是佛教里邊的道理,這六條道路,以人為本。我們?nèi)俗龊檬,我們會生天,到天上去享天福;我們的好事做得不十分的理想,可也做了很多的好事,就到阿修羅道去。還有做了很多的好事,但是煩惱很大,到龍道里邊去。這個龍的福德也是很大的,但是牠有很多苦惱。那么就是我們做好事的時候,其中夾雜一些煩惱,所以你有這樣的因,也就有這樣的果報。
其中這個神也是,我們做了很多的好事,其中也有些不正常的地方,就作鬼神,有福德的神;光是做惡事,就是到地獄去了,到餓鬼去了。以人為根本的,人造了罪,到三惡道;我們做了功德,做了好事,就在三善道。不管是善也好,是惡也好,都是有煩惱的,所以都是有漏法。這個有漏的這件事,這三個字的名詞,不要說太多,就簡單說這么多。
第二個名字:無漏法。怎么叫做無漏法呢?那么和剛才的意思相反,沒有煩惱的,那就是無漏法。這個沒有煩惱的無漏法是誰呢?誰有這個條件呢?辟支佛、阿羅漢、佛這三種圣人都是無漏的。我們通常念: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很多很多的菩薩,這個菩薩也應(yīng)該算在內(nèi)。菩薩和佛,菩薩是因,佛是果。說佛,就包括菩薩在內(nèi);說菩薩呢,佛也在內(nèi),所以就是說三種就可以了。
辟支佛,這個辟支佛是印度話,中國話翻譯作獨(dú)覺,孤獨(dú)的獨(dú),單獨(dú)的獨(dú),獨(dú)立的獨(dú),覺悟的覺,獨(dú)覺,就是他是出現(xiàn)在沒有佛,沒有佛法的世界,他自己就明白佛法了,他就成為圣人了,有神通,有廣大的神通,所以叫做獨(dú)。獨(dú)就是他自己的意思,不需要別人教導(dǎo),沒有老師,他自己就成功了,所以叫獨(dú)覺。
那么這個阿羅漢就是出現(xiàn)在有佛的世界,有佛法的世界,要有老師教導(dǎo),我跟你學(xué),我才努力的修行,這時候才成為圣人的,那么這就是阿羅漢,能除掉了煩惱。這是兩種。
辟支佛這個事情,他叫獨(dú)覺,他為什么不需要有老師,他怎么會自己就能成功,就能夠覺悟佛法,能成為圣人呢?就是他以前有過栽培,他在這個生命以前見過佛,修學(xué)過佛法,而且還栽培了很多很多很多的,不過他這個成為圣人的因緣,是在無佛、
無佛法的時候成熟的,從他這個時候來講呢,所以稱為獨(dú)覺,是這樣意思。
在佛法里面講,沒有無因緣而會有果的,沒有這回事情。那么第三種就是說佛,佛也是自己獨(dú)覺,不需要有老師的,他自己修行成功的,但是也是很久很久很久的栽培,最后不用有老師,他就成佛了。那么和獨(dú)覺有什么不同呢?獨(dú)覺這個人,雖然不需要有老師他能成為圣人,他就是自己成為圣人,他可能還能夠利益了他周圍的人,少數(shù)人,他不能像佛這樣子,在這個世界上建立佛教,建立一個宗教,有很多很多的弟子,教化很多很多的人相信佛法,這個辟支佛不能這樣子,這是不能的。
其次呢,佛的智慧是廣大的,神通廣大,究竟圓滿的,那辟支佛、阿羅漢都不能比。那么這三種都是圣人,都是沒有煩惱的,雖然都是沒有煩惱,但是佛的智慧最高深,功德最圓滿,都是沒有煩惱,都是無漏的。那么這個有漏同無漏加起來,都是有為法,都是有因緣和合,都是要創(chuàng)造,而后才會出現(xiàn)的,這是因緣有的,不然不會有的。
那么這個有漏法同無漏法比較起來,和這個無為法有什么關(guān)系呢?我剛才說這個法里面一種是有為法,一種是無為法;有為里面,一個有漏法,一個無漏法,那么這兩種和無為法有什么關(guān)系呢?我們簡單地說,這個阿羅漢也好,辟支佛也好,佛也好,他們?yōu)槭裁礇]有煩惱,為什么他能成為圣人?他們就是學(xué)習(xí)這個無為法而成就的。我們讀《金剛經(jīng)》上說:「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就是他們都是學(xué)習(xí)無為法而成就的。
這個三惡道、三善道的有漏法,就是不學(xué)習(xí)無為法,迷惑了無為法,所以他不能成為圣人,就是在善惡里邊流轉(zhuǎn),或者到天上去,或者到人間來,或者到三惡道去,就是在這里一升一沉,一善一惡;有的時候苦惱,有的時候快樂,就是這樣子變動。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的圣人,他們學(xué)習(xí)無為法成功了,永久的安穩(wěn)、自在,沒有苦惱,把這個三惡道、三善道這個苦惱的境界完全的息滅了,所以他是圣人。
假設(shè)有人問:佛法是干什么的?學(xué)習(xí)佛法有什么好處呢?在這個地方簡單的可以看出來,就是除滅了三惡道、三善道的苦惱境界,能成為圣人,這就是佛法的好處,佛法的好處就是在這里。
我們現(xiàn)在想要學(xué)習(xí)的這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在這個地方是屬于那一部分呢?是有為法?是無為法?是有漏法?是無漏法?《心經(jīng)》說的道理就是在無漏法里邊,無漏法里邊,而是佛這一部分的。在阿羅漢、辟支佛,不是他主要的利益對象。
般若波羅蜜是成佛的法門,成佛的方法,也間帶的能利益阿羅漢、辟支佛的。你想要成阿羅漢、成辟支佛,也要學(xué)習(xí)般若波羅蜜;你想要成佛,也要學(xué)習(xí)般若波羅蜜。但是般若波羅蜜主要是成佛的,這個辟支佛、阿羅漢是他次要的利益對象,不是主要的。
有為法 無為法
我們從這個大概的說法畫一個圖,最上面是一個法,兩邊是一個有為法,一個無為法。那么學(xué)習(xí)無為法,就成為無漏法了;我們迷惑了無漏法,就成了有漏法。我們現(xiàn)在都在有漏法里邊,都在有漏的境界里邊活動。我們能接觸佛教,學(xué)習(xí)般若波羅蜜,我們就是對向于無漏法,對向于無為法,對向于佛的那個方向去了。
我們?nèi)羰菍W(xué)習(xí)這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有什么好處?從這個表上可以看出來,剛才說這個可以畫成一個表。沒有正式講《心經(jīng)》之前我想講的這一段,到此為止。
貳、釋經(jīng)題
那么我現(xiàn)在就開始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題目,講這個題目,題目講完了,就講翻譯經(jīng)的人――玄奘法師,第三段正式講經(jīng)文。
一、般若
〔一〕、總說般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這個題目我先講「般若」兩字。般若是印度話,中國話就是智慧的意思。這個智慧,剛才我們這個表,有個大概的分際,有個界線,它是屬于無漏的,屬于圣人的智慧,屬于佛的智慧,但是沒有成佛以前就是菩薩,所以這個般若波羅蜜,是佛的智慧呢?是菩薩的智慧呢?這是菩薩的智慧,他圓滿了以后就是佛的智慧。
這表示它不是世間上的智慧,不是三惡道、三善道的智慧。這個三惡道、三善道,其中在三善道里邊也是有智能的。鬼神界、諸天也有智慧的。我們?nèi)碎g的人,為了生活的事情,或者是為社會上的事情,為國家的事情,老是得要去忙,做很多事,那么除了一少數(shù)人專門做學(xué)問,其余的人都不能專心做學(xué)問,那么是不同的。
諸天,他們沒有生活的負(fù)擔(dān),大梵天王、色界天、無色界的人、欲界天人,他們沒有生活上的事情,他們也不能閑著的,有很多事,就是他們也會做很多事,也會讀很多書。我看玄奘法師傳,提到《阿毘達(dá)磨俱舍論》的事情,那上面說鬼神界還要學(xué)這個《俱舍論》。說我們?nèi)碎g的佛教徒,在印度很多的佛教徒要學(xué)習(xí)《俱舍論》,就是鬼神也要學(xué),可見這個《俱舍論》,它的寶貴是這樣子。
那么諸天有相信佛法的,也是學(xué)習(xí)佛法的。我們?nèi)碎g的人,佛教徒歡喜學(xué)習(xí)佛法,諸天也歡喜,相信佛法的諸天會歡喜。也有不相信佛法的諸天,他們另外也有經(jīng)書,也是都在學(xué)習(xí)、讀書的,也有很多事,所以他們也是有很大智慧的,但是除了佛法以外,都屬于世間的智慧。
這個世間人,尤其是人間的事情,各式各樣的智慧也都是很重要,沒有那種智慧,這個世界上亂得更厲害了。但是雖然有智慧,這個世間上還是搞不好,所以需要有宗教。那么現(xiàn)在講的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不是世間的智慧,是佛、菩薩的智慧。
現(xiàn)在講這個般若,我想分兩部分講,一部分是總說,第二部分別說?傉f,說一個大意;別說,再分開幾段講?傉f怎么講法呢?《大智度論》龍樹菩薩有一個解釋,《大智度論》上龍樹說:「諸菩薩從初發(fā)心,求一切種智,于其中間,知諸法實(shí)相慧,是般若波羅蜜」,玄奘法師翻譯,他加一個「多」,般若波羅蜜多;鳩摩羅什法師他翻譯,可能「多」字那個音,他沒有寫,略去了,意思一樣!钢T菩薩」,很多的菩薩。
菩薩有兩種,一種是凡夫的菩薩,一種是圣人的菩薩。我們普通人,我們普通這個凡夫,我們相信了佛法,我們感覺佛法很好,深心的相信,深深的相信,我們愿意成佛,我們有這樣堅定的信愿,不是容易變動的,你真能有這樣的志愿,你就是菩薩,那么這就是凡夫菩薩。從這里開始,你繼續(xù)的修學(xué)佛法,你成為圣人了,那么那個時候你就不是凡夫菩薩,是圣位的菩薩。
現(xiàn)在這個文上說:「諸菩薩」,很多想要成佛的人,他從凡夫的時候,「發(fā)心」就是立志,他立志,立什么志愿呢?就是想要成佛,想要成佛,也就是說求一切種智,這個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無所不知,所以叫一切種智。
「種」有一個門的意思,這個門是什么意思呢?譬如說一個房子有很多門,從這里一個門也能入到房子里,從那個門也能,從那個門也能。我們想要到紐約去,從南邊也可以去,北邊也可以去,東西南北,很多很多的道路都能去。佛的智慧就是通達(dá)世間上一切一切的事情,他是很多很多門的。
我們舉一個例子,我們從形相這一方面去通達(dá)很多很多的道理,我們從聲音這一方面也能通達(dá)很多很多的道理;我們從時間,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午后四點(diǎn)鐘,這是個時間,從時間上能通達(dá)很多很多的事情。我們說一個俗氣的話,這個算命先生,從你的年、月、日、時,能推算你以前怎么回事,以后怎么回事,說出很多很多事,每一個人的年、月、日、時不同,所以每一個人的情況也不同。從時間上能推知很多很多的事情,時間上,就是這個高山,它有多高有多大,什么形相,佛能從這個地方也能通達(dá)很多很多的事情;佛能從人的情況里面能通達(dá)很多的事情,從天、鬼、菩薩、阿羅漢,各式各樣的情形能去明了。我們中國,大概是唐朝,從印度來一個出家人,到中國來,他說他的鼻子和我們的眼睛差不多,我們眼睛讀書,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樂乎」,可以讀,從文字上能明白道理,要利用眼睛,他不用,他能利用鼻子就可以,那么我們中國人不相信,試驗試驗?zāi)悖弥袊摹兑捉?jīng)》給你,你說說什么道理。他就拿過來,鼻子一聞,說是這里面有一種味道,他說這里面有一股玄味。就是世間上色聲香味觸法,天、人、阿修羅,各式各樣的事情,乃至一朵花,很多很多很多的學(xué)問,每一個門,都能有無窮無盡的道理的,佛都具足這種智慧,這叫一切種智。那么其余的人不行,不具足,所以也不是佛。
從初發(fā)心的菩薩,他歡喜得到佛的智慧,他立下這個志愿到成佛,「于其中間,知諸法實(shí)相慧」,通達(dá)一切法真實(shí)的情況,我們不知道。譬如說我是近視眼,我不是說謊話,不是說笑話,我是近視眼,我昨天晚間看月亮,我自己知道,就是看得不對,月亮很光,我看見那個光有十字,有個十字,當(dāng)然我最近讀書也多一點(diǎn),就是我沒有看見月亮的真相,我看見是看錯了嘛。就是我們凡夫的肉眼不能知道一切事物的真相,不知道,佛知道,所以「知諸法實(shí)相慧」,知道一切法真相的智慧。眼睛有病,看見一切事物都看錯了,這譬喻凡夫的肉眼看見事物,很多都看得不對。佛的慧眼、佛眼看得對,看見事物的真相,你看得對了,你的智慧正確了,你就沒有錯誤了,沒有錯誤了,你就沒有苦惱,就安穩(wěn)、自在了。所以「于其中間知諸法實(shí)相慧,是般若波羅蜜」。什么叫般若波羅蜜,就是知道諸法真理的智慧,就叫做般若波羅蜜。
〔二〕、別說般若(五種智慧)
。、文字般若
我現(xiàn)在別說,把它分成幾段來說。我把它分成五段,就是說有五種智慧,五種般若波羅蜜。五種般若波羅蜜,那五種呢?文字般若、實(shí)相般若、教行般若、實(shí)智般若、方便般若這五種。
什么叫做文字般若呢?文字就是我們讀經(jīng)書這個文字,怎么叫做文字般若呢?我們從佛聽法,聽佛說般若波羅蜜的道理;或者從佛的弟子、佛的學(xué)生聽般若波羅蜜的道理;或者是從佛教的般若波羅蜜的經(jīng)典,去讀般若波羅蜜,去學(xué)習(xí)般若波羅蜜。這些都叫做文字般若,這個文字怎么能算是般若呢?因為它能表達(dá)般若的道理,所以叫文字般若。
有一個現(xiàn)成的句子,「如是所聞,清凈章句,能令般若實(shí)義,得開曉故」,所以叫文字般若。這樣講就是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經(jīng)」這個字,就是這么回事,這個「經(jīng)」就是文字般若。我們這樣講,文字般若這個名詞的意義很狹小,就限于經(jīng)書的文字,限于表達(dá)般若真義的文字,叫做文字般若,但是真實(shí)來說,文字般若的意思很廣很廣的。
天臺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里面,他有幾句話,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上講:「眾生意鈍,玄覽則難」,這個話怎么講呢?文字般若并不限于白紙黑字就叫文字,不是那么回事的。高山、流水,鳥語、花香,都是文字般若,這一切一切的事情,都能表達(dá)般若的道理的。剛才說這個獨(dú)覺,我講一個獨(dú)覺的事情。經(jīng)上說有國王,這個國王他吃完午飯,休息一會兒,休息完了,他感覺身上有點(diǎn)癢,有點(diǎn)癢,他就叫他的這些女朋友,他這個第一夫人、第二夫人給他撓癢,撓,不是一個人,但是他這個女朋友手帶著手鐲,帶著,手在動的時候,這個鐲互相碰著就有聲音,等撓完癢的時候,大家停下來了,這個國王就成辟支佛了。
他怎么成呢?他心里想這個聲音,這個手鐲互相的觸動發(fā)出聲音,等到這些不互相碰的時候,這個聲音就沒有了,他就從這個地方就覺悟諸法實(shí)相。就是聲音的一生一滅,這里面有諸法實(shí)相的道理,他從這個地方能覺悟,就成圣人了。他成圣人,因為以前栽培的善根深厚,他立刻地以廣大的神通,國王不做了,就飛到山林里面去,有這樣的事情。
所以文字般若不限于白紙黑字,不限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也不限于六百卷的《大般若經(jīng)》,所有一切的色聲香味觸法,所有一切的境界,都是文字般若。但是「眾生意鈍」,我們世間上的生死凡夫的心很愚鈍,沒有那么大的智慧!感[則難」,你從這些生滅變化的境界上,看不到諸法實(shí)相,不知道,看不見,很難看見,不容易!
「眼依色入,假文則易」,我們這個眼睛讀一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讀一讀六百卷的《般若波羅蜜經(jīng)》,或者能明白多少。說把這些佛法都束諸高閣,我自己坐在那里去覺悟諸法實(shí)相,很難,很難的。所以「眾生意鈍,玄覽則難」,不容易啊,「眼依色入,假文則易」。耳因聲入,這個耳因聲入,說我們自己讀一讀《般若波羅蜜經(jīng)》,或者聽人講一講,那么耳則「假文則易」,聲音就是有文字的聲音,你記錄出來就是文字,那么比較容易,所以還是得要從文字這一方面去入,不然的話不容易。
因為這樣的關(guān)系,所以佛菩薩大慈大悲,他不棄舍文字,要利用文字來表達(dá)般若的道理,表達(dá)這個無為法的道理,我們就容易,也不是決定就能懂,比較容易,所以則有文字般若。這個禪宗里面說:「不立文字」,這句話看人家怎么樣解釋,看怎么樣去領(lǐng)會這個話的意思。這是文字般若,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這個「經(jīng)」字這個話的意思。
2、實(shí)相般若
第二個就是實(shí)相般若,這個實(shí)相般若是什么呢?剛才說:「知諸法實(shí)相慧」,就是真理的意思。在《般若經(jīng)》里面講,講這個實(shí)相的意思就是一切法畢竟空的意思,就叫做實(shí)相。這個道理,我們到《心經(jīng)》的正文里面再講,現(xiàn)在不要說。
這個實(shí)相的道理,它不是智慧,為什么說它叫做實(shí)相慧?為什么叫做實(shí)相般若呢?《大般涅槃經(jīng)》上有一句話:「無明明者,則畢竟空」,「無明明」這句話是說什么呢?「即畢竟空」,說畢竟空的道理。畢竟空怎么能算是「無明明」呢?剛才說諸法實(shí)相,實(shí)相就是畢竟空。畢竟空這個實(shí)相的道理,它是沒有智慧,里面沒有智慧,一切法畢竟空,畢竟空只是個道理,是無為法,里面沒有智慧。明就是智慧的意思,這個畢竟空沒有智慧,畢竟空叫無明,無明嘛,為什么又說第二個明呢?是「能生明故」。這個畢竟空它不是智慧,它沒有智慧,所以它叫無明,無明怎么又說明呢?「能生明故」,這個畢竟空能生出來智慧,能生出來智慧的光明。怎么樣生法呢?是「要緣如義,智方生故」。
我們現(xiàn)在沒有般若波羅蜜,我們?nèi)羰窍胍,要怎么樣有法呢?我們依?jù)文字般若講的這個實(shí)相的道理,去思惟、去觀察,你常這樣子,你的般若波羅蜜就生出來了,就生出來智慧了。我們想要作醫(yī)生,我沒有學(xué)過作醫(yī)生的道理,我不會作醫(yī)生,但是你常讀這個醫(yī)生的書,到學(xué)校里學(xué),常常學(xué),常常學(xué),畢業(yè)了,又實(shí)習(xí)多少年,你就作醫(yī)生。這個道理一樣,你沒有這個畢竟空的智慧,你常常的思惟,常常的學(xué)習(xí),就來了這個智能,當(dāng)然這是簡單的這么說,其中還有很多事的。所以叫做「無明明」。現(xiàn)在說實(shí)相般若就是這個意思,實(shí)相這個道理是沒有智慧的,但是它能生出來智慧,所以就稱為實(shí)相般若。
有了文字般若,文字般若是表達(dá)實(shí)相般若的文字,實(shí)相是文字所表達(dá)的道理,一個是能表達(dá)的,一個是所表達(dá)的,能所的不同。那么我們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和其它的般若經(jīng),讀這個文字,里面就有實(shí)相般若的意思在里面,為什么還要立一個實(shí)相般若呢?
我們讀《法華經(jīng)》有<譬喻品>,《法華經(jīng).譬喻品》里面說一個火宅的譬喻。就是一個房子起火了,里面的火、外面的火燒得很厲害,燒得很厲害,房子里面有人,還有很多其它的動物。那么火一燒,動物里面有兩類,一種是知道起火了,要往外跑,有的還不知道跑。那么跑,怎么樣跑呢?得要從門,要有門才能跑出去,要找這個門,找到這個門就跑出去,跑出去了,就清涼了,沒有火焚燒的熱惱了。
這是一個譬喻,譬喻什么呢?譬喻我們一切的生死凡夫,三善道、三惡道這六道的眾生,所居住的這個地方,欲界、色界、無色界都在內(nèi),都是火宅,里面都是有煩惱火,有無常火,有很多很多的火。那么有人覺悟了這個火不好,想要離開這個地方,到圣人那里去,要怎么樣去呢?也要找一個門。
什么是門呢?就是佛教,佛教是門,佛教是出火宅的一個門。什么是佛教呢?就是佛說的這些語言文字的道理,這些文字經(jīng)書,我們從這里學(xué)習(xí)可以出離火宅。
從譬喻上看,我們這個房子起火了,我們找到這個門就可以出去了;說現(xiàn)在這個經(jīng)書就是火宅的門,我們現(xiàn)在得到這個經(jīng)書了,我把《金剛經(jīng)》能背下來,《金剛經(jīng)》我背下來了,我也得了門了,《金剛經(jīng)》這是門,是佛教的火宅門,我還沒有出火宅啊,我還是有煩惱。從這里看出來,我們只是得到文字的般若還不夠,要有實(shí)相般若,你得到實(shí)相般若了,你才得到佛教這個門,你才能出離這個火宅的。
初果的須陀洹,他是得到實(shí)相般若的一部分,初開始見到實(shí)相的道理。大乘的菩薩初歡喜地,初開始見到實(shí)相的道理,他是得到這個門了,開始出去,還沒有完全解脫。
所以光是文字還不夠,你要加上一個時期的功夫,從文字里面得到實(shí)相才行的,你才能夠得到出火宅的門。所以從這個地方看,就是有文字般若,還要有實(shí)相般若,兩個也是不相離的。實(shí)相般若我就簡單的說到這里,當(dāng)然這個實(shí)相般若是我們初開始學(xué)習(xí)佛法的人,從文字上要去覺悟這個實(shí)相。有人說我不知道月亮在那里,另外一個人用手指說:月亮就在那里。他那個手指就是文字般若,真實(shí)的那個月亮就是實(shí)相般若。你若從這個手指的這個方向,去看這個月亮,就是從文字般若那個地方,去學(xué)習(xí)實(shí)相般若,這樣子。所以須要立兩個般若。
。、教行般若
第三個智慧就是教行般若,怎么叫做教行般若呢?這個教,剛才寫過了,就是包含著前面的的文字般若,和實(shí)相般若在內(nèi),都叫做教。底下這個「行」,這個行,就是又學(xué)習(xí),又修行,都叫做行。這個行,是走路的意思,我從這個地方走到那里,就是我們從凡夫這個地方開始學(xué)習(xí),向圣人那里走,所以叫做行。怎么樣去行呢?「從聞思修,得無生忍」,就是這個意思。從聞思修,得無生忍;或者說:從聞思修,入無生忍。《楞嚴(yán)經(jīng)》說是:「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我們從《般若經(jīng)》上的道理應(yīng)該是這樣說:「從聞思修,入無生忍」,就是剛才說,我們開始要聽聞,或者是讀誦,讀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和其它的《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這是聞,從聞上要明白這個實(shí)相般若的道理。
第二步就是思,思惟。你聽聞的時候,你領(lǐng)會了多少的道理,你還要再加以思惟,思惟這個般若的道理。思惟的時候,能夠把你所領(lǐng)會的道理,更能夠深入一步,能深入一步,能使令你的智慧多少的堅定了一下,光是聞,那個智慧還不穩(wěn)定,你思惟了以后,就堅強(qiáng)了多少,當(dāng)然還不是十分地堅強(qiáng)。要不斷地思惟,對于般若的道理很純熟的,你眼耳鼻舌身意,遇見了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你很純熟的能現(xiàn)出來般若的味道,要到這么一個程度。
我從這里走,這個鳥在這里飛過去,叫了一聲,你馬上能從這個聲音上,體會到般若波羅蜜的道理,不是說我忘了,不是的,沒有這個事情,要是說忘了,那么你這個聞慧失掉了,更沒有思慧了。所以由聞,而還有思,你要能達(dá)到隨時能現(xiàn)出來般若的智能,你現(xiàn)出來,要有這么個程度。
第三步就是修,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禪定里面去思惟般若波羅蜜的道理。還是思惟,但是聞、思這兩個階段是散亂的境界,沒有禪定。這個修是在禪定里面思惟。
這兩個思惟有什么不同呢?散亂心的智慧沒有力量,你的智慧雖然隨時能思惟般若的道理,但是貪煩惱來的時候,瞋煩惱來的時候,愛煩惱來的時候,各式各樣煩惱來的時候,你的智慧完全沒有了,沒有力量,不能夠同煩惱來對抗,不能,沒有這個力量。
這個修,得到禪定的時候,這個力量大,力量大,外面的境界不能動搖你,色聲香味觸的境界不能動搖你,你入了定的時候,你有獨(dú)立的世界,外面什么什么事情,對你沒有壓力,等于零,有這種境界。你在禪定里面,禪定本身就是有力量的,你再加上去思惟般若波羅蜜,你容易得無生法忍。
所以佛法里面說禪定,初開始的一步,是共于非佛教的禪定的,其它宗教的禪定,和佛教初開始一步是相通的,但是般若波羅蜜加上去的時候,就是佛教特殊的了,因為其它的宗教沒有般若波羅蜜。
所以我們相信了佛法,自己承認(rèn)自己是個佛教徒的話,般若波羅蜜要學(xué)習(xí),要學(xué)習(xí)般若波羅蜜的。從聞思修我們這樣的學(xué)習(xí),就容易入無生忍,容易成為大菩薩,成為圣位的菩薩,容易這樣子。
《瑜伽師地論》里面就有一句話:「信解離言,法性真如,起無分別,無相心住」,這個話說的好得很。就是我們由文字般若、實(shí)相般若、教行般若,這個教行般若就是學(xué)習(xí)實(shí)相般若、文字般若,得了禪定了,在禪定里面「信解離言,法性真如」。這個法性真如我們簡單說,就是諸法實(shí)相,就是畢竟空,這個畢竟空是沒有文字的,沒有這個名字,要有名字我們才能說話,沒有名字,不能講話。
我不懂英文,我就會說中國這個普通話,我用普通話這個文字這么講法,你叫我用英文講,講不來。不能講,就是沒有英文的那個名字,我的心意識里面沒有那個名字,沒有那個名字,你不能講。所以佛教里面還有一句話:「名前覺無」,在名字以前,名字以前就是沒有名字。沒有名字的時候,你就不能用那個名字去分別、去思惟,不能。
所以以前沒有到英文其它的語言的世界,在《攝大乘論》上的這句話,《瑜伽師地論》也有,「名前覺無」,要思惟一會兒才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等到了美國以后,就是我的事。到了美國以后,喔,「名前覺無」的道理是對的,我是嚒,我不懂英文,不能用英文去思惟、去說話,都不能,還是得要用中文,所以「名前覺無」這句話是對的。
說「離言」,就是諸法的道理,是沒有名字的。怎么沒有名字?名字是我們給它安立的,說這叫收音機(jī),收音機(jī)是我們給它取的名字,收音機(jī)本身沒有這個名字,它本身不會說:「我是收音機(jī)」,沒有這個話。這個房子,所有名字都是人給它安立的,所以一切法本身沒有名字。那么諸法畢竟空、諸法實(shí)相也是,它本身沒有名字。那么你這樣修行的時候,我們就是假藉名字去通達(dá)無名字,這樣子。所以「信解離言」的「法性真如」,由有分別而入無分別,由有名字而入于無名字。
「起無分別,無相心住」,你先從這個道理去觀察一切法畢竟空,是有分別、是有名字的,觀察畢竟空完了的時候,不觀察了,就是心里面離一切相、離一切分別而住,明靜無分別,相續(xù)而住。明靜無分別,就是心里面明明了了的,它是很寂靜的,心里面什么也不分別,就是寂靜的,但是也沒睡著覺,心里面還是很明了的,那么這就叫做止,你停下來那個止,止息的止,也就是智者大師說這個體真止的意思!感沤怆x言,法性真如」,這個地方是觀;「起無分別,無相心住」是止。
我們學(xué)習(xí)這個般若波羅蜜,能這樣觀,能這樣止,止完了以后,又是這樣觀,觀以后又這樣止。當(dāng)然你止,你可以止五分鐘也可以,你如果功夫進(jìn)步了,止一刻鐘,止八小時不動,也可以。你一入定七天也可以,但是不能完全是止,一定還要有觀,有觀才慢慢使令你這個定能深入,光是止不行,光是止,你的智慧不利;你完全是分別,你又不能斷煩惱,所以一定是要有定,又要有慧;有慧也要有定,你才能夠從聞思修,得無生忍。
。、實(shí)智般若
你最初時間少,不斷的努力,時間就增多了,你達(dá)到了最后一念相應(yīng),或者那天早晨,或者那天晚間,或者半夜起來靜坐,一念相應(yīng),斷了煩惱了,得無生忍,你就成了圣位的菩薩了。這個時候就從教行般若,進(jìn)入到實(shí)智般若里面去了。
你得無生忍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的智慧是真實(shí)的智慧,因為你沒有得無生忍以前,我在文字上去學(xué)習(xí)實(shí)相般若,心里面去觀察一切法畢竟空,你這些智慧還都是相似的,不是真實(shí)的,是相似的智慧,就是和那個真實(shí)的智慧相似,但是還不是,等到你教行般若成功了,一念相應(yīng),得無生忍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智慧是真實(shí)的,所以叫實(shí)智般若,他真實(shí)的見到諸法實(shí)相了,所以叫實(shí)智般若。那么這個時候的智慧是無分別的。
5、方便般若
第五種就是方便般若,方便般若就是從這個實(shí)智般若的無分別,而后是有分別。這個有分別的智慧,就是要有大慈悲心,要去弘揚(yáng)佛法,要去親近無量無邊的佛、菩薩、善知識,去廣學(xué)一切佛法,還要到眾生的世界去利益眾生。看看眾生是怎么樣的苦惱,我應(yīng)該怎么樣利益他,這些所有的事情,你能夠很合理的去辦,那就叫做方便般若。
這個方便兩個字怎么講呢?是「利物有則,曰方;隨時而濟(jì),曰便」,就是得無生忍的這個菩薩,他能夠親近無量諸佛,聽佛說法,常隨佛學(xué),所以他有利益眾生的方法,「利物有則,曰方」!鸽S時而濟(jì)」,什么時候應(yīng)該去度眾生,什么時候怎么樣去利益眾生,他不失掉那個時間,那就叫做便。這叫做方便般若。我們講了五種般若,最后的兩種,因為時間到了,說得簡單一點(diǎn),現(xiàn)在我想再繼續(xù)地多說一點(diǎn)。最后的兩種般若,一種是實(shí)智般若,一種是方便般若。前面的教行般若是有漏的般若,雖然他的目的是趣向于無上菩提的,但是他的漏,他的煩惱還沒能除掉,所以影響他的智慧也不是那么樣的好,不是那么樣的清凈、自在,所以說他是有漏的。但是他是對向于無漏的。這個實(shí)智般若就是無漏的了,就是已經(jīng)斷除煩惱了,他是清凈潔白的,所以說他是無漏的。
我們現(xiàn)在講的這個般若波羅蜜,是大乘佛法,不是小乘的,但是小乘里邊也有圣人,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這都是圣人。菩薩的修行,開始得到實(shí)智慧的時候,和小乘的圣人比較起來,和初果是齊的,是相等的,但是小乘的初果沒有大悲心,沒有大悲心,所以不如菩薩了,菩薩有大慈悲心,所以勝過初果須陀洹。那么他所斷的煩惱,佛常是說是三種,初開始得到實(shí)智的菩薩,他除掉的煩惱就是這三種,第一個是身見,第二個是戒取,第三個是疑,當(dāng)然除掉的煩惱不只這三種,但是這三種是主要的,所以佛簡單的說它是三種。
(1)、身見身見怎么講呢?
身就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我們沒有成為圣人的人,我們說這個身體,多數(shù)說是我,所以說身見,也就等于說是我見,有一個我,這樣意思。在我們通常的思想上看,說我沒有什么不對的,是對的、合理的,而且這個我也很貴重的。在佛法里面講,這個我有好處、也有壞處,從壞處來說,我是煩惱。在我們凡夫的世界,因為有我,我才能夠奮斗,我要成功,會出現(xiàn)很多很多興盛的事情,沒有我的時候,可能就沒有什么事情做了。佛法的意思,做什么樣的事情,固然是對于自己有利益,但是也應(yīng)該對于他人有利益,所以應(yīng)該是用大悲心來做好事,利益他人的,不應(yīng)該是為我,佛法的態(tài)度是這樣子。所以這個我也去掉他,第一個除掉的煩惱就是身見,這個意思我們到正文再多說一點(diǎn)。
(2)、戒取
第二個煩惱是戒取,這個戒取怎么講呢?戒這個字,就是有所不為,而又有所為。這樣的事我不做,這樣的事我做,有目的的。我希望升天,到天上去享天福,不愿意在人間;我希望得解脫,成為圣人。有這樣目的的行為,叫做戒。當(dāng)然這里面的含意很多。這樣講,就等于有個修行的意思,不是一般的生活情況,要超越一般的情況,得到一個更殊勝的境界,那么這就叫作戒。但是這種戒不限于佛教,其它的宗教的人也是有的。當(dāng)然這個話是佛在世的時候,當(dāng)時的其它宗教也有戒,佛對于那些戒評論的話,加一個「取」字,你這個戒是有取的戒,就是有所著的戒。它的含意是怎么樣呢?就是這樣修行的人,自己認(rèn)為是生天之道、解脫之道,但是佛的意見,你非生天之道,不是解脫之道,不是清凈的,不是合法的,你自己認(rèn)為是生天之道,是解脫之道,是安樂之道,是錯誤的,所以加一個「取」字。菩薩修行,初得實(shí)智的時候,除掉了這種迷惑,這種煩惱除掉了,不會把非解脫道認(rèn)為是解脫道,沒有這種錯誤的想法了。
(3)、疑
第三個就是疑,懷疑,是那樣子嗎?是不是呢?不大相信,叫疑。佛法里面講,這樣能得解脫,這樣子能夠生天、這樣能成佛,真的嗎?心里面并不肯定這個事情,所以叫做疑。要是他有多少信心,肯這樣修行,到了實(shí)智這個階段的時候,這個疑沒有了,真實(shí)的相信了,真實(shí)的、不可破壞的相信佛、相信法、相信僧,相信佛法,所以叫不壞信。
在《俱舍論》上講,初果圣人斷的煩惱,也就是斷這三種,菩薩也是斷這三種,其中還有差別。為什么斷很多煩惱,怎么就說這三種呢?有一個理由的,什么理由呢?譬如這一個人,從這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去,有這么一個計劃,但是他不大愿意去,不大愿意去,有這么一個心理,那么你若有這樣的心理,就不能去了,這是第一個障礙。
第二個障礙呢,我想去,想去,但是走的道路不對,走錯道路了,這是第二個障礙。第三個障礙,這個道路沒有走錯,走的這條路,是要到的地方的那條道路,但是心里面有點(diǎn)疑惑,這條道路能不能到呢?有點(diǎn)疑惑。
你如果有這三種障礙,你不能到你所要到的地方去的。小乘佛法也好,大乘佛法也好,我們想要修行,想要成為圣人,也同樣的有這三種障礙。
第一個障礙,修行的境界要無我,我不歡喜,那么就不能修行了,這是第一個障礙,就是身見。第二個障礙,發(fā)心修行了,但是修行的方法錯誤了,有戒取,那也不能夠成功的。第三個障礙就是疑,你道路也沒有走錯,我們學(xué)習(xí)的是佛法,但是佛法能不能像你說的那樣子呢?還有疑惑,那也不能成功。
沒有這三種障礙,你就成功了,你可以得到實(shí)智慧,你能成為圣人、能成為菩薩。在經(jīng)論上說這種圣人,初開始入到圣人的境界,得到實(shí)智慧,要斷除去的煩惱就是這三種。
可是佛法里面對于煩惱的解釋,有兩種解釋法,等于是兩類。第一種是分別的煩惱,第二種煩惱是俱生的煩惱。分別煩惱怎么講呢?這個分別煩惱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你跟別人學(xué)習(xí)的,由別人告訴你這樣子這樣子是我,這樣子這樣子才是我;或者你自己在書本上看見的;或者自己這么想的,喔,我是有這么大,有這么大,我是怎么怎么的,我是常住不變的,各式各樣的想法,各式各樣的說法,你也很相信這種說法,那么這叫做分別的煩惱,分別的我見。
若這樣子分別,就是這樣子思想,但是成為煩惱的時候,就是你本身很堅定的這樣子相信了,你不堅定,那還不能算是煩惱的,很多的煩惱都是這樣子分別的。
第二種是俱生的,俱生的,不是聽別人講的,也不是書本上看見的,也不是自己特別的去怎么樣思想來的,就是與生俱來的,有生以來就是這樣子的,就有這種煩惱。分別和俱生,很多種煩惱都是分這么兩類的。剛才說身見,這個我見,就是分這兩類。
得到實(shí)智慧的菩薩,或者是初果須陀洹的圣人,他們斷除去這個我見的煩惱,是屬于分別的,分別性的煩惱。俱生的我見還沒有除掉,還是有的,所以初果圣人,初果、二果、三果,還都有這個俱生的我見。到阿羅漢,這個俱生的我見沒有了。初得實(shí)智慧的菩薩也是這樣子,分別煩惱是除掉了,但是俱生的我見煩惱還是有,還是任運(yùn)地就會有我的執(zhí)著。這是這三種煩惱。
這個戒取,戒取是分別的煩惱,沒有俱生的,這個還是不同。疑也沒有俱生的,斷了這個疑以后,再不疑了,這是一種。其次,菩薩同小乘須陀洹的不同。菩薩對于一切法,不但是分別我執(zhí)去掉了,對于一切法空無所有的道理也特別的熟悉,比初果圣人來得利一點(diǎn)。
還有一種不同的地方,學(xué)習(xí)小乘佛法的人,他要是修行證得初果的時候,有可能是沒得到四禪,色界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樣的禪定可能沒得,就是只得到未到地定,在未到定里面修行,證得初果了。菩薩不是這樣子,菩薩一定是得到四禪,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在禪定里面,這個禪比未到地定高得多了,在這樣的禪的境界里面修止觀,斷除去我見,身見、戒取、疑,觀一切法空,而得到實(shí)智慧的。所以菩薩的智慧利,與禪定的深淺也有關(guān)系的。這是說斷除煩惱。
、瘛o我平等
剛才說實(shí)智慧,除掉煩惱,你才得到這個真實(shí)的智慧。這個真實(shí)的智能在《顯揚(yáng)圣教論》,還有其它的論上說,這個菩薩得到實(shí)智慧的時候,得到五種平等的功德。
第一個平等,是無我平等。我們現(xiàn)在只是文字上、語言上這樣分別,修行人在禪定里面,不管禪定深淺,他修這個止觀,觀我不可得,這個境界是很深的。當(dāng)然我們沒有這個經(jīng)驗,就是文字上的分別。我們現(xiàn)在是肉眼,也不是天眼,也不是慧眼,更不是法眼、佛眼,我們這個肉眼睜開一看,這是我,這是你,每一個人都有這么一個生命,每人占一個位子,每人有每人的活動,各式各樣的情況。但是在修行人得到實(shí)智慧的時候,觀察我不可得的時候,是平等的,他自己是我不可得,觀一切人,也是我不可得的。那么在這樣的實(shí)智慧的境界里面,沒有彼此對立的這種情況,沒有,沒有說這是我,這是你,沒有這種情況,這個境界就沒有自、他的分別,大家都是平等的,這是一種境界:無我。
Ⅱ、有苦平等
第二個是有苦平等。無我平等,在理智上這樣分別,在他無分別的那個禪定里面,這個無我的境界能出現(xiàn)的,出現(xiàn)的,不單是這么一句空話的,他的智能同那個無我的道理能夠融合一味的,不是彼此有距離的。在沒得實(shí)智慧以前,那個修行人,他一定是要通達(dá)這個道理,但是同那個道理還有距離,還有距離的,所以他的煩惱也不能除掉。到了實(shí)智慧的時候,煩惱除掉了,這無我的平等,在他的智慧里面是融合的,沒有距離的。這樣子是圣人的無分別境界。
第二種是有苦,有苦平等,是說他出了這個禪定的境界,他入定的時候,觀我不可得的時候,是無我平等;他出定的時候,這個生命的現(xiàn)象還是宛然存在的,你有你的生命,我有我的生命,這個境界還是出現(xiàn)的。他入了禪定,那個實(shí)智出現(xiàn)的時候,無我的境界出現(xiàn),我的境界不可得,這個假的臭皮囊,也是不出現(xiàn)的,所有的一切境界都是不出現(xiàn)。等到出定以后,有分別的時候,幻化的這個境界還是出現(xiàn),還是有的。
菩薩他雖然是得到實(shí)智慧,他是圣人,不是一般的凡夫,但是他這個生命還是以前的有漏業(yè)造成的。以前的有漏業(yè),以前不是圣人嘛,他也有煩惱,也有煩惱的行動,也就有煩惱行動的果報,這個果報不是那個無漏的智慧業(yè)力創(chuàng)造的,是有漏的業(yè)力創(chuàng)造的。所以菩薩自己觀察,也有這個有漏的身體,眾生也是有的,彼此都有這個有漏的身體,這個就是苦,有苦平等。
Ⅲ、所作平等
第三個是所作平等。有這個生命的存在,你就有很多很多的麻煩,很多很多的苦惱。菩薩若自己這個苦還沒有完全除掉,一切眾生也沒有除掉(苦),那么菩薩就要去廣學(xué)佛法,有大悲心要除苦。除苦的時候,不是說我先除我的苦,你們的苦我先不管,等一等,沒有這個分別。菩薩除一切眾生的苦,除自己的苦,沒有自他的分別,有這個大悲心的,所以叫所作平等。
、簟⒉磺笃降
第四個是不求平等。他為自己除苦,除自己的苦,他不求酬報;他為一切眾生除苦的時候,也不求眾生要酬謝他的,所以不求,這是平等。
、酢⒌靡磺衅兴_心性平等
第五個是得一切菩薩心性平等。這個菩薩自己觀察我不可得,一切法空,其余的菩薩也是這樣子,無差別的,所以得一切菩薩心性平等。其余的菩薩有大悲心,廣度一切眾生,這個菩薩也是這樣子,所以是平等的。
這五種平等里面,說是得實(shí)智的菩薩,有這五種平等,但是這里面也包含了方便智的意思,這個方便智上一次講也是簡略。方便智是出了定以后,他入定是實(shí)智的境界,出定以后就是方便智的境界,就是有分別的。入定,這個實(shí)智是無分別的,出定以后是有分別。
有分別的這個方便智,剛才說有苦平等,實(shí)在就是有分別的境界。我們沒有禪定,我們沒有得禪定,我們是靜坐也好,不靜坐也好,心里面都是有分別的,我這樣想,怎么怎么,什么情況,這樣子。那么菩薩不入禪定的時候,他也有分別,他的分別和我們有什么不同呢?
無著菩薩在《金剛般若論》上,他有一個解釋,「以實(shí)智故(大正藏二十五冊七六四頁 b欄原文為:第一義智力故),世智不顛倒轉(zhuǎn)」。因為菩薩他有實(shí)智,他能使令他那個世智,就是方便智,不顛倒轉(zhuǎn)!割嵉埂咕褪清e誤,「轉(zhuǎn)」就是活動。這個事智活動的時候,沒有錯誤,他能這樣子。我們沒有實(shí)智,所以我們分別的時候,常會有錯誤,有這個不同。所以在世間,菩薩他是有實(shí)智慧。得了實(shí)智慧,但是這個實(shí)智慧還沒有究竟圓滿,他不能離開這個世間,他還是要在這個世間,在人間,或者在天上。
這個得到實(shí)智慧的人,他決定不會到三惡道去,這個三惡道的罪業(yè)是完全除掉了,清除了;蛘咴谌碎g,或者到天上,到這個地方來弘揚(yáng)佛法,利益眾生的。利益眾生的時候,他這個世智,由實(shí)智慧的控制,沒有錯誤。「如蓮華不著水」,像蓮華,它不著水。
說菩薩那個方便智,在世間上這個污穢的境界里面,不能影響他,你不能令他染污,他還是潔白的。所以菩薩就是大蓮華似的,出淤泥而不染,有這種清凈的境界。也正是隨緣不變的意思,這是菩薩有這樣的功德。菩薩這樣的功德,就是因為他到了圣人的境界,得了無生法忍以上是這樣子,和阿羅漢比較起來,初得無生法忍,初得實(shí)智慧的菩薩,他的清凈的境界和阿羅漢相類似,但還是有不同,阿羅漢還要高一點(diǎn)。
因為阿羅漢把分別煩惱除掉了,俱生的煩惱也除掉了,所以他是比較清凈的。這個初得實(shí)智的菩薩,分別煩惱除掉了,這個俱生的煩惱還沒有除掉,那么這個地方不如阿羅漢,但是他能控制。他若故意的,也會起煩惱,他故意的起煩惱,他的煩惱會活動起來;若是不故意的,煩惱是不生起的,他能降伏一切的煩惱。
在《攝大乘論》上有這么四句話:「煩惱伏不滅,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這個得實(shí)智的菩薩,他繼續(xù)的修行,廣學(xué)一切佛法,去利益眾生,他沒有斷的煩惱,他不斷,他只是把他降伏住,不叫他活動,這樣子!溉缍局渌Α梗辛藷⿶,只有煩惱的種子,煩惱的功能隱藏在那里。這個功能,它不會動作起來成為煩惱,不活動出來。經(jīng)論上有的時候,用睡覺來譬喻,這個人不睡覺的時候,出來活動,睡覺了,就在那里休息,不動了。
說這個煩惱也是這樣子,煩惱在那里睡覺了,不動。但是我們一般的凡夫,我們雖然有煩惱,煩惱也不;顒樱械臅r候也不動的,但是我們不能控制,煩惱來的時候,我們不能降伏。但是菩薩不是,菩薩因為得到實(shí)智慧了,他能使令這個煩惱永久的睡眠,不活動,他不醒過來。
「如毒咒所害」,就像人,身體中毒了,在印度就是有那種咒,能用這個咒來害這個毒,這個毒雖然還在,但是不能夠損害你,「如毒咒所害」!噶艋笾粱蟊M,證佛一切智」。菩薩沒有斷的煩惱,這個煩惱的種子它不斷,它留在那里,留到成佛的時候,到成佛前一剎那的時候,把所有的煩惱都除掉,那個時候,得到佛的一切智,「證佛一切智」。
我說的這樣講法,《阿含經(jīng)》有這樣意思,在唯識的經(jīng)論,和《大智度論》都有這個意思的。為什么菩薩不把煩惱除掉呢?這個菩薩的意思,是他要除煩惱是有這個能力,能把這個煩惱完全除掉,但是他不除掉它,什么原因呢?就是他有大悲心,要在眾生的世界活動,在眾生的世界去弘揚(yáng)佛法,利益眾生的。
你到眾生世界來,要有一個生命,這個生命怎么有呢?要假藉這個煩惱,沒有煩惱,就沒有這個生命。所以阿羅漢把煩惱完全除掉了,他就不能夠再得一個身體了,他不能了。菩薩因為要在這個世界上活動,就需要有這個生命,所以這個煩惱不要完全除掉,他要用它一下,所以「留惑至惑盡」。到成佛的時候,沒有這個問題了,有這個原因的。
在《法句經(jīng)》上有提到阿羅漢的境界,阿羅漢說是斷煩惱了,這阿羅漢的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這阿羅漢的內(nèi)心是什么樣的面貌呢?什么情況呢?《法句經(jīng)》上有偈頌表明這個意思。除掉了煩惱的人,他的心情是什么樣子的,得了道的人,他是怎么一個情況。
「彼等諸漏盡,亦不貪飲食」。就指那個阿羅漢,他們一切的煩惱都除盡。像這個社會里面有土匪,有搗亂的人,警察把這些不法的份子都除掉了,那么這個地方很和平,大家都很安樂。圣人把內(nèi)心里面的賊、土匪都除掉了,「彼等諸漏盡」,煩惱賊都?xì)⒌袅恕N覀冇袩⿶赖娜,我們有很多顧慮,也有很多的需求,也求這個,也求那個,我們要做很多很多事,我們的希望還不能完全滿足,一天老是要忙的。但是完全沒有煩惱的圣人,別人的事情不說,他自己本身是沒有事了,沒有事情做。沒有事情做,但是他這個身體存在,我們這個身體,在欲界的人的身體,還要吃飯。阿羅漢這個圣人,雖然沒有事情做,但是壽命不到,他也不走,聽其自然的還在這里生存,阿羅漢當(dāng)然就是托缽,他自己不生產(chǎn)的,他就是去托缽維持這個生命。與他有關(guān)連的人,你求他,他也能幫你忙的。他吃飯,對于這個飲食沒有貪心,好的飲食、不大好的飲食,他不分別,他就是這樣維持生命,不貪飲食。這是一樣。
「空無相解脫,是彼所行境」。他這個內(nèi)心,在什么地方活動呢?我們的這個心,在色聲香味觸,各式各樣的境界上活動,不是貪,就是瞋,各式各樣煩惱的境界,各式各樣種種的污穢的境界上活動。阿羅漢他也有眼睛,他并不是閉上眼睛,他也是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像人這么正常的,也聽聲音,也看見什么形相的,也是這樣的。也吃飯、也走路、也睡覺,那么他內(nèi)心是怎么樣呢?他的心就在這個「空無相解脫,是彼
所行境」。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他的心要不動,心里面無分別住,也能;他心里面若活動,他就知道這些都是空的,這一切相都是終歸于滅的,都是無相的,都是無常的,都是幻化的,都是夢的境界。像水里面的月亮似的,像空中的云似的,不是真實(shí)的,他的心就是這樣子,是解脫的,外面的境界不能夠系縳他,無論什么境界,對他沒有壓力,你不能夠威脅他,你不能夠困住他的,他心里面老是解脫、自在的!甘潜怂芯场,這個空、無相、解脫是他心里面活動的境界。
我看經(jīng)論上說一樣事,說一個辟支佛,辟支佛比阿羅漢的境界還高一點(diǎn)。這個辟支佛在山里面一個小茅蓬里住,當(dāng)然他的境界就有的時候入禪定,有的時候到人間來乞食,另外他沒有什么事。另外在社會上,在城市里面有一個人,這個是男人,同另外一個女人有關(guān)系,有關(guān)系,大家的意見不對了,這個人就把這個女人,就和一般的情況差不多這樣子,把這個女人就殺死了,但是這個女人是很有名望的,是名女人,不是一般的人。
他把她殺死了,這樣子還不能解決問題,他就用所謂毀尸滅跡的這種辦法,他就把這個尸體裝起來,就埋在這個辟支佛住的地方,就埋起來。埋起來以后,那么他自己就走了,或者認(rèn)為這件事就沒有事了,但是這個人是個名女人哪,常常和人有接觸的,那么有人就發(fā)覺到怎么這個人沒有消息了,這個人這樣講,那個人也這樣講,就驚動了政府,就查這件事,查這件事,他這個聰明的人有聰明人的想法,就有消息,說是可能是這個人有問題,那么政府得到了消息,就按照這個消息,到這個辟支佛這里來查,就把這個尸體掘出來了。掘出來,你這個老修行這樣子,就把他綁起來審問他。
我們一般凡夫若遇見這個境界,會怎么反應(yīng)?就可能是一般的這種境界。這個圣人,我看見這一段文,我想這圣人看他怎么反應(yīng)呢?這個辟支佛一言不發(fā),一個字也不說,始終就是不出聲。這辟支佛是比阿羅漢的神通還要更廣大的。這個辟支佛,文上沒有說那么清楚,我這么想,辟支佛是完全知道的,但是他一個字也不吐露,不說,也不說是我,也不說不是我,也更不說是某人所做,什么都不說,這個圣人就是這樣子態(tài)度。當(dāng)然這一段文,后來,他不說,當(dāng)然政府的人就拿他治罪了,就是用打、用刀、用木杖來苦惱他,后來那個真實(shí)造罪的人良心過不去了,自己自首,他向政府坦白。那么這個圣人是這樣態(tài)度。
「空無相解脫,是彼所行境」。當(dāng)然這個辟支佛也就是這種境界,你怎么問他,他不說,你所有苦惱的境界,他也不在乎,他能忍受,所以對他沒有威脅性的。
「如鳥游虛空,蹤跡不可得」,說個譬喻,譬喻像這個鳥在虛空里飛,你看不見牠的蹤跡。我們?nèi)暨@個人走路,在泥土上走路,我們能看見他一步一步的痕跡,那么鳥在虛空里飛,看不見牠的蹤跡。就是圣人的這個心,在這一切境界上去分別活動的時候,沒有這個貪瞋癡的痕跡,沒有,沒有這種痕跡。就像這個鏡子,什么形相和這個鏡子一對照的時候,鏡子里面現(xiàn)出影像來,但是這個物體一過去了,鏡子里面沒有痕跡,沒有留存什么影像的,說圣人的心就是這樣子。
剛才說以實(shí)智慧的關(guān)系,那個事智不顛倒轉(zhuǎn)。說這個佛、菩薩這一切的圣人,他的心就是這樣清凈。但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大悲心沒有那么強(qiáng),所以他們就是這個生命結(jié)束了,他就離開這個世界;菩薩他不是,他的心對于眾生,對于一切的境界都是空的,他沒有什么留戀,但是有大悲心,他不離開這里,而在這里繼續(xù)地弘揚(yáng)佛法,利益眾生的,這是和阿羅漢不同的地方。那么這里面就看出來,這個實(shí)智慧和方便智是不相離的,不能夠分離的。實(shí)智慧愈深,方便智也愈微妙。這個方便智,我上一次也多少提過,就是菩薩是親近無量諸佛去廣學(xué)佛法,一方面在眾生的世界來利益眾生。這個利益眾生的事情,是很多很多的差別的,等到我們講「觀自在菩薩」的「觀自在」這個地方,我們還有得解釋的。實(shí)智和方便智,這都是圣人的智慧。圣人的智慧,他的功德還沒有圓滿,在他學(xué)習(xí)佛法,廣度眾生的時候,他這兩種智能繼續(xù)地增長,到最后成佛的時候,就是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一切種智,F(xiàn)在般若波羅蜜是屬于菩薩的智慧,所以不提那一段,不提一切種智。
這五種般若:文字般若、實(shí)相般若、教行般若、實(shí)智般若、方便般若這五種般若。
五種般若,文字般若同實(shí)相般若,是佛說的般若波羅蜜;那么教行般若是發(fā)菩提心,學(xué)習(xí)般若波羅蜜,開始修行的境界;到實(shí)智般若、方便般若,就是入于圣位的菩薩所有的智慧,F(xiàn)在這個般若波羅蜜,由淺而深的包含著這個意思。但是到正文的時候,「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那完全單獨(dú)是指圣人的智慧說的。這五種般若就說到這里。
二、波羅蜜
其次,再解釋這個「波羅蜜」的意思。波羅蜜是印度話,中國話翻作到彼岸。到彼岸,這個岸,就是河的兩岸,有此岸,有彼岸,從此岸到彼岸,這樣意思。為什么要從此岸到彼岸去呢?就是此岸不安全,有很多的危險事。我在這里生活,我不高興在這里住了;彼岸是很安全、很快樂的,所以要到那邊去。
你過這個河的時候,當(dāng)然要坐船,舊時代就是坐船,從此岸坐船到彼岸去。這個「到」字有兩個意思,你已經(jīng)到了彼岸了,叫做到;你正在坐船向彼岸去的時候,也叫做到彼岸,有這樣意思的。這個到彼岸也有一個「離」的意思,有個遠(yuǎn)離的意思。這個遠(yuǎn)離就是你離開此岸,你從此岸一坐船,向彼岸去,就離開此岸了嘛,你愈往前走,離此岸愈遠(yuǎn)了,就是也有遠(yuǎn)離的意思。
這樣講實(shí)在是一種譬喻,還沒有正式說出來佛法的意思,在佛法上怎么樣講呢?這里面有小乘的意思,有大乘的意思,分兩種的,F(xiàn)在我先說大乘菩薩的到彼岸。此岸表示什么呢?此岸,還是生死為此岸。這個生死,有生就有死,就有生死。生是生命的開始,死是生命結(jié)束了,這一段的生命結(jié)束了,合起來叫做生死。但是在這個生死之前,還有生死,而生死之后,也還有生死,所以這個生死從久遠(yuǎn)久遠(yuǎn),一直到以后,是無窮無盡的,都叫做生死。
這個生死在佛法里面講,有兩種生死,一種就是我們凡夫的這個生死,一種就是圣人的。我們凡夫這個生死,我們上一次講的時候,講這個有漏法,這個六道眾生,六道眾生這個生命,這是一種生死,名字叫做分段生死。這個段就是身體的這一段,有這么大,有幾尺高,有多重,這是段。分就是你這個生命,或者是一百歲,或兩百歲,或者一萬歲,或者一萬六千歲,時間上有長短,這個身體,這個生命大小,合起來叫做分段生死。分段生死,這個生死,是生了以后也有死掉,那么第二個生命又換一個新的,這個老病死結(jié)束了,又換一個新的生命,這個生命生了以后,又是老病死;蛘呤侨碎g,或者天上,或者三惡道,各式各樣都叫做分段生死。
剛才說我見,有見煩惱,另外還有愛煩惱。因為有煩惱,就有煩惱的行動,所以才有這個生命的,種種惑業(yè)苦的境界,這叫做凡夫的分段生死。另外還有圣人的,剛才說得實(shí)智的菩薩,他這時候這個生死,也還是分段生死,等到把這個三界的煩惱都除掉了,得到圣人世界的生命了,那一個時候的這個身體,就屬于不思議變易生死。
這個有幾種說法,我們說這個阿羅漢,阿羅漢他最初是沒有發(fā)大悲心,也沒有目的要度化眾生,沒有這個想法,但是證了阿羅漢果以后,有可能轉(zhuǎn)變成菩薩。我自己的生死大事辦好了,我看別的人還很苦惱,我要做大菩薩,我要弘揚(yáng)佛法,廣度眾生。那么這個時候,他原來這個生命是父母所生,也是有漏的,那么他怎么辦法去掉他?他是就這個生命繼續(xù)下去呢?是重新得一個呢?
《成唯識論》的說法和別的地方有點(diǎn)不同,他說這個阿羅漢的辦法,到命終的時候,他用神通變化一個身體,變化這個身體,我們?nèi)庋劭,這個身體火化了,有舍利,把它供起來,就是這樣子。但是阿羅漢本身的那個真實(shí)的父母所生的這個身體,沒有死,還在。還在,但是用他那個無漏的定力、大慈悲心,使令這個身體繼續(xù)地存在,繼續(xù)存在,能使令他返老還童,能隨意的變化,不受原來的那種老病死的困擾,他是不思議變易,你不能想,我們凡夫想不到的,他隨意的變現(xiàn)。愿意我在這個世界上,住它兩萬年也不死,就可以兩萬年;我愿意在娑婆世界也好,我到阿彌陀佛國也好,天上、人間,此世界、他世界,隨他自己自由自在,愿意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去;愿意做國王就做國王,愿意做大將軍就做大將軍,愿意做比丘就做比丘,隨他自己自由自在的,他的神通變化不可思議。但是他發(fā)了菩薩心以后,他還要到十方世界去親近諸佛,也是聽佛說法的,也要去廣度眾生的,那么這樣一來,他的功德就增加了。功德增長了,他這個身體的境界,這個神通變化也隨著增長,也有變化,所以有個變易的意思,但是不可思議,他里面也有變化,所以也叫做生死,也有這個意思。這是《成唯識論》這么樣講。但其它的經(jīng)論不這樣講,就是父母所生的身體死掉了,就是火化了,那么另外呢,就是他無漏的戒定慧,由那樣的功德又成就一個身體。也是一樣,不思議的變化。天上、人間,此世界、他世界,他隨意自在,那個生命永久也不死的,不像我們凡夫這個身體若死掉了,再換一個新的,不是。他那個身體永久是存在的,但是逐漸漸地更加的好,一直到最后成佛,成佛的時候就是圓滿報身,那么那個叫不思議變易生死。到成佛的時候,這個不思議變易生死沒有了。所以「到彼岸」,這個此岸,表示生死的境界,有兩種生死,一個是分段生死,一個不思議變易生死,這兩種生死。我們凡夫來說,這個分段生死是苦惱一點(diǎn),不思議變易生死還是很好的。我們怎么樣能離開這個生死的此岸呢?我們要修行六波羅蜜,要坐船能到彼岸,現(xiàn)在就是坐這六波羅蜜的船,坐了六波羅蜜的船就到彼岸了。河流的這個水譬喻什么呢?就譬喻煩惱和業(yè)力,生死的煩惱的業(yè)力,和阿羅漢以上的圣人的煩惱,圣人的煩惱,他還有所不知,那就叫做無明。乘六波羅蜜的船,能度過煩惱的中流,到無上菩提的彼岸,成佛了,就是到彼岸了。這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我們現(xiàn)在說是般若波羅蜜,在佛法里面的意思,般若波羅蜜不能同前五波羅蜜分離的,布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jìn)波羅蜜、禪波羅蜜,這五個和般若波羅蜜不能分離的,不能分開的,有般若波羅蜜,一定有前五波羅蜜;有前五波羅,若沒有般若波羅蜜,那就不圓滿了,他的功德不圓滿的。現(xiàn)在講的波羅蜜,在《解深密經(jīng)》上,他解釋這個波羅蜜有五個意思!惨弧、施波羅蜜 〔二〕、戒波羅蜜 〔三〕、忍波羅蜜(筆錄者按:此處錄音帶缺錄一段,少了前兩個波羅蜜)這個忍波羅蜜第二個說法,在《攝大乘論》上說,他的果報「大朋大屬之所攝故」,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這個人能有高明的好朋友,你常修行忍辱波羅蜜,你的朋友里面,一定有了不起的人。你的眷屬,或者是你的父母也好,或者是夫妻也好,你的子女也好,你的朋友,這些朋友,或者親屬之中,有了不起的人,「大朋大屬之所攝故」,你能得到這種人。我們在歷史上看,漢高祖劉邦,他能夠有張良,有陳平,有韓信,有蕭何,還有曹參,有這樣合作的大人物同他合作,他才能夠打倒楚霸王,他作了皇帝。如果他沒有跟人家合作,劉邦還是不行的,一個人你搞不來的。「大朋大屬之所攝故」。我們看《三國志》,看劉備,能夠有孔明,還有關(guān)公、張飛、趙云,能有這些人同他合作。這也是這個意思,「大朋大屬之所攝故」。你常能夠忍辱,你本身的身口意就有功德莊嚴(yán),所以你本身也就能進(jìn)步。你本身的境界高了,你也就會有好朋友,有高級的朋友,你隨便的發(fā)脾氣,有好朋友又失掉了,沒有好朋友,所以忍辱是很可尊貴的!复笈蟠髮僦鶖z故」,忍辱波羅蜜。〔四〕、精進(jìn)波羅蜜精進(jìn)波羅蜜呢,精進(jìn)就是你常能夠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一開頭把這個事情做了,能把它做到最后成功。這一樣事做完全了,又做一樣;這樣事做完了,又做一樣。不斷地常常做些有意義,有功德的事情。要是做事情做到中間不做了,這個事情很困難,我不做了,那么你就不是精進(jìn)波羅蜜了。你有精進(jìn)波羅蜜,你將來得到什么果報呢?當(dāng)然是有意義的事情做多了,就是人、天里面享受富貴榮華,或者到天上去享福了。那么你本身能養(yǎng)成一種創(chuàng)造大事業(yè)的能力,你養(yǎng)成這種能力,你有這樣的能力了,所以也有一種功德,「有情中尊」,有這種果報!赣星橹凶稹,我們現(xiàn)在說個白話,就是你能做頭,你在這個團(tuán)體里面,你是個頭,你是董事長,或者是你做省主席,或者是你做總統(tǒng)了;或者到天上去,能做天王,總是做頭的意思。精進(jìn)波羅蜜能成就很多很多的功德,能養(yǎng)成創(chuàng)造大事業(yè)的能力,你能夠做「有情中尊」,能做個領(lǐng)導(dǎo)人,精進(jìn)波羅蜜有這樣的果報!参濉、禪波羅蜜禪波羅蜜呢,禪波羅蜜能使令你減少病痛,多諸喜樂,還能夠少煩惱。當(dāng)然你若得到禪定,到色界天,到無色界天去了,從天上回到人間來,你身體少病痛。煩惱輕,你雖然沒有禪定,看上去好像有禪定似的,他有那個余習(xí)──剩下來的氣氛,心里面常能夠容易寂靜,這是禪波羅蜜余下來的果報。
〔六〕、般若波羅蜜
第六個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這個般若,你常能夠修學(xué)智慧,你得到的,這是一般性的得到的果報,就是這個人學(xué)什么都容易成就。我愿意做醫(yī)生,我做化學(xué)師,我愿意做律師,我愿意做什么什么,你的專業(yè)知識很容易成就的,有這種功德果報。
這是六波羅蜜所得到的果報,是說你這般若波羅蜜,不是說得實(shí)智般若波羅蜜了,要是得實(shí)智般若波羅蜜,六波羅蜜的果報不只于此的。那么沒有得實(shí)智般若的時候,這六波羅蜜能得到這種果報的。
我在經(jīng)論上看見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做醫(yī)生,這個醫(yī)生做得很好,名望很高,國王有病了,也聽說這個醫(yī)生,國王本身有醫(yī)生的,但是聽說這個醫(yī)生特別好,就請他來治病,請他來治病,果然治得很好,心里很歡喜,就對這個醫(yī)生表示謝意。但是這個病還沒有治完,就繼續(xù)地治,這個國王常常地表示謝意,等到把病完全治好了,國王還是口頭上:「多謝你」,另外沒有什么表示。這個醫(yī)生心里就不大高興,治完病了,同國王告辭就走了,就是這樣就走了,什么事也沒有。走了以后,回到家去了,還沒到家以前,就在城市以外看見很多的羊群、牛群,有牧羊的,有牧牛的,他就問這個牧羊的人、牧牛的人,說我以前是在城市住的,沒看見這里面有羊群、有牛群,怎么現(xiàn)在忽然間有了呢?這是誰家的牛啊,誰家的羊啊。這個人說是某某醫(yī)生的,其實(shí)他還不認(rèn)識這個醫(yī)生,說怎么會有這個呢?他自己想:我沒有這個牛,也沒有羊,怎么有了呢?這個牧羊的人、牧牛的人,那個我不知道。他就回到家去,一到家,已經(jīng)不大清楚,怎么有很多的樓房,都是新建筑的非常好,哎呀,以前沒有,我的家都是平平常常的,我給人治病,也不是要很多的酬勞,怎么這里有這么多的樓房,很奇怪!回到家,家里的人歡迎他,然后再這么一說才知道,就是他初到國王那里治病的時候,不久的時候,國王就派人來了,給他重新造房子,給他很多的羊、很多的牛,很多很多的財富給他。那么這時候,這個醫(yī)生才知道,國王口頭上致謝,不但是口頭,真實(shí)向他致謝了。
說這個譬喻,這等于是個故事,什么意思呢?「久客異鄉(xiāng)者,自遠(yuǎn)處安歸,親友與知識,歡喜而迎彼。造福亦如是,至此生彼界(筆錄者按:了參法師譯的《法句》里是「從此生彼界」),福業(yè)如親友,以迎愛者來」。這是剛才說這個醫(yī)生這個事情,「久客異鄉(xiāng)者」,說是人離開了家,到外面作客!缸赃h(yuǎn)處安歸」,從遙遠(yuǎn)的地方很安樂的回來了!赣H友與知識,歡喜而迎彼」,他的親戚、朋友,他的親友、知識,認(rèn)識的人,很歡喜的歡迎他!冈旄R嗳缡恰,說我們這個相信佛教的人,或者不相信佛教的人,因果是平等的,我們造了很多福德的事情,做了很多慈善的事情,也是這樣子,做了很多的功德,我們這個生命死掉的時候,就從這個地方,至此界生彼界,或者再來人間,或者生到天上去。
「福業(yè)如親友,以迎愛者來」,你以前做的那個福業(yè),招感的果報,就等于是你的親友,那一個親友,「以迎愛者來」,來歡迎可愛的這個人,那個果報現(xiàn)在酬勞造果報的這個人。醫(yī)生治病,國王口頭上致謝,這個醫(yī)生不大滿意,這個譬喻什么呢?譬喻我們?nèi)碎g的人,我們聽人家講,做善有善的果報,我們就做善,心里面想:真能得果報嗎?還有多少猶豫,有多少懷疑。等到「至此生彼界」的時候,才知道,喔,我以前做的福德,真得到果報了。
我們?nèi)碎g的人,做了福德的果報,如果來生再在人間得果報的時候,我們?nèi)俗约翰恢,我們這么好的福德,是前生的福德業(yè)力得到的,人自己不知道,要是生到天上去,天上的人他有神通,少數(shù)的也不知道,多數(shù)都是,他有神通,他一想:我什么理由,我會到這么好的地方來呢?喔,我以前在人間做過什么什么好事,所以得到這種果報,才知道。天上因為福德大、功德大,有神通,能知道,人間的人多數(shù)不知道的。我們?nèi)碎g的人,未見果而修因,我們并沒能看到將來能得果報,但是現(xiàn)在能夠有這種勇氣,做一些利益人的事情,這也是一種優(yōu)點(diǎn)。
我們剛才說六波羅蜜得的果報,就是做這六種功德,將來能得到六種果報,很多很多如意的、可愛的境界,就是這樣的道理。我引《解深密經(jīng)》說六波羅蜜所以成為六波羅蜜,現(xiàn)在沒有講完,只講了兩條,沒有顧戀,沒有染著。我們做了六種功德,六種功德所得的果報,我們的心不染著這個境界,我將來得到大的財富,心里面不染著這個境界;將來我能做皇帝了,心里也不染著這個事,將來有很多很多可愛的境界,心里面不染著,這才能成為波羅蜜的。要是我們愛著這個財富的境界了,我愛著這個人天的果報了,那就失掉了波羅蜜的這個資格了,不能稱為波羅蜜了。這樣講,這是菩薩的身份是這樣境界,要是不是菩薩,我們能夠肯做功德還是不錯了。
上一次引的《解深密經(jīng)》,解釋到彼岸的道理,一共有五條。我上一次說的第一條是「無顧戀故」,應(yīng)該是第一條「無染著故」,第二條是「無顧戀故」,第三條「無罪過故」,第四條「無分別故」,第五條「正回向故」,這個次第應(yīng)該是這樣子!笩o染著故」,第一條「無染著故」,就是這六種功德的反面,違反這六種功德的事情,他染著,他愛著違反功德的事情,那叫做染著。染著,就不是波羅蜜了。
現(xiàn)在說是無染著,對于違反功德的事情,他不染著,他能遠(yuǎn)離,遠(yuǎn)離違反功德的事情。我上次是每一條說出來了。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無顧戀故」,就是對于這六種功德,在沒得無上菩提以前,沒有成佛以前,在世間上得的果報,有愛著心,那叫做顧戀。愛著六波羅蜜的世間果報,那叫做顧戀。
上一次也每一條說出來,好像還有些不清楚的,我現(xiàn)在也把它寫出來好一點(diǎn),六波羅蜜世間的可愛果報,第一個施波羅蜜就是得大財富,能夠除滅貧窮,得到廣大的財富,這是施波羅蜜的果報。第二個是戒波羅蜜,能夠持戒,有所不為。有什么果報呢?能夠往生善趣,能生到好的地方去,或者在人間,或者到天上去,往生善趣。在善趣里面,還能得到尊貴身,很尊貴的身體,那個身體比一般人要好得多。譬如說我們有一念的好心去幫助別人,也能夠得財富,也能夠往生善趣,但是你若能夠歸依三寶,受持五戒,你往生善趣之外,那個生命還很尊貴,還有這么一點(diǎn)不同。第三個是忍辱波羅蜜,忍辱波羅蜜它的好處,能使令人面貌端正,相貌長得美好;還能夠得大眷屬,上一次講過。眷屬,這個「眷」字,就是互相親愛的意思,「屬」是隨順的意思,我隨順你的意見,你也隨順我的意見,有這樣關(guān)系的就叫做眷屬。得大眷屬,這個話是《攝大乘論》上這樣意思,他也說叫做「大朋大屬之所攝故」,這個「朋」就是朋友,我們是好朋友,「同明相照」,兩個「月」,兩個月亮都有光明!笇佟咕褪蔷鞂,我的父母、妻子、兒女、朋友,都是很高明的人,這叫做得大眷屬。但是《瑜伽師地論》上,他把這樣的功德算在般若波羅蜜的果報里面,他不說是忍波羅蜜。那么忍波羅蜜得什么樣的功德呢?是「無怨無壞,多諸喜樂」。將來得到的可愛的果報,是「無怨無壞」,沒有怨家,大家見面了都?xì)g喜,沒有壞的這種境界,無怨無壞!付嘀T喜樂」,所遇見的境界都數(shù)是快樂,歡喜的境界。忍波羅蜜的果報,在《瑜伽師地論》里面這樣講。忍波羅蜜和般若波羅蜜的果報,前后有調(diào)動的情形。這是忍波羅蜜的好處。精進(jìn)波羅蜜的果報呢,「為眾生主」,「有情中尊」。你常能精進(jìn),你將來,來生會得到這樣的好處!笧楸娚鳌梗谶@一個團(tuán)體里面你是個主,或者是做人間的國王,在天上是天王,總是個頭,這樣的意思。禪波羅蜜,如果你常靜坐,你沒有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去,你在欲界的時候,你「身無惱害」,你這個身體常是很正常的,沒有人能夠惱害你這個身體,傷害你這個身體,不能。「性薄塵垢」,不是一定要有什么修行,自然的他那個心性,他那個內(nèi)心就很明靜的,煩惱很少的,就好像有禪的功夫似的,有那種習(xí)氣。這是禪,坐禪,沒有成佛以前,如果你沒有生到色界天以前,你在欲界有這個現(xiàn)象。般若波羅蜜呢,般若波羅蜜是「善知一切明處」,這個「明」就是智慧的意思。這個智慧分兩種,一種是你對于佛法很通達(dá),你通達(dá)佛法的第一義諦,你知道世間上都是變化的,都是不長久的,你得到了可愛的境界,將來還是要失掉的,知道都是無常的,都是苦的,你有這樣的智慧。這是屬于佛法的。另外一種,對于世間上的這些專業(yè)知識,你很容易成就,你很容易成就世間上的,或者做醫(yī)生,或者是做工程師、化學(xué)師,這些專業(yè)的知識,你很容易成就,有世間的智慧。這是般若波羅蜜在世間的果報。
這種果報,六波羅蜜沒有成佛以前,得到這種果報,現(xiàn)在說你不要顧戀,你修學(xué)六種功德,你的目的是為了成佛,你為了是利益一切眾生的,你自己的目的不是為得這六種果報的,所以叫做無顧戀。你目的雖然不是想要得這種可愛的果報,但是自然會得到。你目的是為得無上菩提,那么你做的這個功德,他能夠推動你向無上菩提那方面去,還能得到世間可愛的果報,要是你的目的不是想要得無上菩提,做這六種功德,那么這六種功德就得世間果報,得了這個果報以后就完了了,就結(jié)束了。所以無顧戀,那么你做這六種功德的功德是大的。
行菩薩道,我們修學(xué)這六種功德,為什么我們想要成佛,要學(xué)這六種功德呢?菩薩有兩種菩薩,一種是智增上的菩薩,一種是悲增上的菩薩。智增上就是智慧特別強(qiáng),他特別地愛樂這個智慧,他特別地尊重智慧,他喜歡提高自己的智慧,對于度化眾生的事,他也歡喜,但是歡喜先充實(shí)自己,自己的智慧高廣一點(diǎn)好。那么這樣的菩薩,他就要?dú)g喜先到佛世界去,到佛的世界去,去隨佛學(xué)習(xí),等到得無生法忍以后,再去度眾生。這個智增上的菩薩是這樣子。
悲增上的菩薩,就是悲心重的人,大悲心重的人,感覺到人世間太苦惱,很多人都是很苦惱的,我應(yīng)該發(fā)慈悲心去度化他們,去幫助他們離苦得樂,我不要自己到佛世界去享福,我不要那樣子。
這個智增上的菩薩,他是另一條路,到佛世界去以后,他自己先去學(xué)習(xí)。這個悲增上的菩薩,就是他還沒有得無生法忍,他還不是圣人,他還是凡夫,那么他要在世間上去弘揚(yáng)佛法,利益我們,他怎么樣辦法呢?他有兩個辦法,這兩個辦法實(shí)在就是一個辦法,是要連續(xù)起來的。是「先得增上生,后取決定勝」,要這樣子辦。這個增上生怎么講呢?就是特別有力量的、有能力的,我們想要弘揚(yáng)佛法,要去度化眾生,我們本身要有一點(diǎn)能力的,如果我們在三惡道里面,我們很難學(xué)習(xí)佛法,也很難去度化眾生的,我們一定在人間,或者在天上,三惡道的眾生也很難度化,只有人間、天上的人智慧高,容易接受佛法,才能夠去度化他。那個菩薩本身也就得在人間,或者在天上。在天上,多數(shù)還是欲界天。多數(shù)還是在人間,在天上還是少數(shù)。
我們在人間、在天上,我們一個普普通通沒有什么力量的人,你想要度化人也是很難,所以你本身一定要能得大財富,才好一點(diǎn),你說話,人家容易相信你。你要得大財富,當(dāng)然先要有施波羅蜜,有這布施波羅蜜,那么你想要在人間,光是施波羅蜜不行,一定還要有戒波羅蜜,你才能夠來到人間,沒有戒波羅蜜,你若有施波羅蜜,你就是到了其它的道去了?赡苁窃畜生道里享福,或者是在鬼道,鬼神道里面做一個福德神,就不能在人間,不是人道。
所以布施能得大財富,而財富的福報要在人間享受,你就得要有戒波羅蜜,你要能持戒,不然的話不一定。有戒波羅蜜就可以在人間得尊貴身,又得大財富。還要有忍波羅蜜,你布施、持戒、忍,要有忍波羅蜜。我們是有了戒波羅蜜,又有施波羅蜜以后,如果你沒有忍波羅蜜,你的菩薩道也很困難,也很難行。這個忍波羅蜜有什么好處呢?你行菩薩道的時候,你對于自己和對于他人,有兩種困難,你弘揚(yáng)佛法在世間上,世間上的人不一定容易接受佛法,他有的時候會觸惱你,他不但不相信你,會毀辱你,如果你不能忍受,你就不能弘揚(yáng)的。在《攝大乘論》上現(xiàn)成的文的話是這樣說的,「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他違犯你,他觸惱你,你這個苦若不能忍受,你不能夠修學(xué)佛法,弘揚(yáng)佛法。我在報紙上看見張大千的事,當(dāng)然各位可能會看見,我看那上面,他說張大千年輕的時候,他有一個愛人,大概是要結(jié)婚是怎么的,死掉了。死掉了,他心情很不舒服,心灰意冷,就要出家當(dāng)和尚,后來就拜一個師父,就受戒去了。受戒的時候,受完比丘戒,受菩薩戒,受菩薩戒的時候,要燒香疤,頭上燒香疤,燒香疤,他不同意,就因為這個,他就不出家了,就回家去。當(dāng)然這個不是一般的人去觸惱他,只是你受戒的時候有這么一個條件,這是《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戒有這個規(guī)定,《瑜伽菩薩戒本》上是沒有這個,比丘戒也沒有這個。這一點(diǎn)苦他受不了,他受不了,他拒絕了,拒絕了,當(dāng)時的主事的人也不給他開緣,那么他就回去了,他回去了,那么以后他繼續(xù)的讀書,他就是歡喜畫,在這一方面有成就,但是看那種情形,在佛法看不見有進(jìn)步。我在這個地方,我們這一段講完,要講玄奘法師,但是我是想起來,我就講了。玄奘法師他出家的時候,那個時代的出家人,在家的人出家,要政府考試及格了,你才可以出家的,不是你師父同意你出家,你自己愿意出家就可以,要政府許可的。他去考試的時候,他沒及格,沒考上,玄奘法師那時候是十三小孩,沒考上。沒考上,但是他在那個房門前面走來走去的,這個考試官叫鄭善果,這個考試他要出來走走,就看見這個小孩在這里走來走去,他就問他,說是:「你是不是想要出家」?他說:是的。考上沒有?沒有考上。說是你為什么要出家呢?玄奘法師說:「我想要弘揚(yáng)佛法」,他那個句子是很文的,意思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考試官一看這個小孩,他說出兩句話:「誦業(yè)易得,風(fēng)骨難尋」(大正藏第五十卷二二一頁 C欄是「誦業(yè)易成,風(fēng)骨難得」)。那個考試當(dāng)然就是你要背幾部經(jīng),你把《金剛經(jīng)》背下來吧,你背一背,能背下來了,那么就準(zhǔn)許你出家了,可能也有口試,問一問怎么的這種情形。你背《金剛經(jīng)》,或者背《遺教經(jīng)》,或者是背什么經(jīng),背下來。他是小孩,可能離開家,來了,就以為可以出家,可能他沒有背,那么就不及格了。這個時候,鄭善果說是:「誦業(yè)易得」,背經(jīng)這個事不難,「風(fēng)骨難尋」,這個人的這個風(fēng)度,這個骨骼、面相,這樣高貴的人,這個人是難得的,他若能出家,他對于佛教能有貢獻(xiàn)。好,你沒有背經(jīng)不要緊,我現(xiàn)在特許你出家。鄭善果對于玄奘法師不是考試及格,是特許的,特許的,就是鄭善果這個人,他有知人之明,他有知人之見,看這一個小孩是一個人才啊,就準(zhǔn)許他出家了。
我們說張大千這個人,我是沒見過,就是在報紙上看這個照片,這個人的福德很大,智慧也很高。他出了家,就是因為燒香疤,他拒絕,主持人就不開緣,你不能夠不接受,不接受,你回去,不及格。那么他不能忍受,所以他也就不能出家,這個是兩方面的關(guān)系,如果這個人也像鄭善果那樣子,喔,這個人是個人才啊,他能來到佛教,我們歡迎他。燒香疤這個事,只是《梵網(wǎng)經(jīng)》有規(guī)定,《瑜伽師地論》的菩薩戒并沒有這么規(guī)定。不過我們中國佛教,漢人的佛教,這個老法師也是大慈大悲,那么一定是這樣子,你不燒香疤,不行,我受戒的時候也是這樣子。那么就是沒有鄭善果的知人之明,所以失掉一個人才,也是他自己的善根沒有成熟,也可能沒有這個善根,也可能有善根而沒有成熟,就不能忍,不能忍,你這個功德就不能成就,如果他能忍受,這個人在佛教里面是能有成就的,對于佛教是有作用的。所以忍波羅蜜,你想要成就你自己的功德也好,你想要成就弘揚(yáng)佛法、利益眾生的功德也好,要有忍,沒有忍還不行的。
「長時善品加行所生疲怠」,我們修學(xué)佛法、利益眾生,你長時期的做這件事情,你本身也很疲勞,這個疲勞你也要忍受,就是精進(jìn)波羅蜜了,你不能忍受,也有困難,所以一定要忍波羅蜜。你修善法,你要有忍,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也要有忍,所以能得大眷屬。所以你要弘揚(yáng)佛法,第一個要有增上生,使令自己能到人天的世界來,得人天的尊貴身,而得大財富,你要能夠忍,使令你本身多諸功德,光是一個忍還不行,要有財富,要有諸多的功德,有精進(jìn)波羅蜜,你能成就很多很多的功德。你本身的能力強(qiáng)了,你才能夠去利益眾生的,才能修學(xué)佛法的。這是增上生。
第二個決定勝,這個增上生,我們離開了三惡道,可能在人間或者天上,我們的境界很好,但是這一件事情還是靠不住的,因為這還是無常的,你得大財富,這個財富還會失掉的;你得到尊貴身,這個尊貴身終究也是不長久的,你若沒有成為圣人,所有的事情都是靠不住的。雖然有了財富、有了尊貴身,有了多諸功德,很大的能力,你還沒能夠得到最后的勝利的。你想要得到最后的勝利,你還要精進(jìn)、禪定、智慧,后邊: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智慧,你還要有這些功德。
精進(jìn),你做了很多的功德。你能有禪波羅蜜降伏煩惱,有般若波羅蜜能夠斷煩惱,能夠深入第一義諦,這個時候你所有的功德都是靠得住的了,你不會再沉淪到三惡道去了,只有向上升,而不會下墜的了,這個時候是最后勝利了。如果我們沒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不能降伏煩惱,煩惱還活動,就靠不住,就暫時來到人天的世界來,還會到三惡道去的,所以不是決定的勝利。這個勝利就是我們保證自己不再到三惡道去了,或者是在人天,或者是到佛世界去,使令自己永久是安穩(wěn)的,那叫勝利。
這個菩薩要自己修學(xué)佛法去廣度眾生,要這六波羅蜜才行的,但是你的目的,不要為世間上可愛的果報把自己困住,要堅定自己無上菩提的志愿,所以叫做無顧戀,「無顧戀故」,這是第二個是無顧戀。
第三個是無罪過,「無罪過故」。這個「無罪過故」是什么意思呢?「無罪過故」就是我們能夠修行這六波羅蜜,但是我們修施波羅蜜的時候,我們戒波羅蜜破壞了,這就是罪過,這不是到彼岸。我們修這個戒波羅蜜的時候,我們把禪波羅蜜破壞了,這個不行的,這是罪過。我們修六波羅蜜的時候,不是用大悲心做的,我是為了無上菩提,廣度眾生才做這件事的,沒有這種意志,那么就成了世間的有漏法,那就是罪過。在這個菩薩修這六波羅,遇然的去做一點(diǎn),不常常的做,那也不行的。
修波羅蜜度化眾生的時候,「但設(shè)財物利益眾生」,僅僅是用財物去利益眾生,這就是行菩薩道了。「但設(shè)財物利益眾生,便為喜足」!覆涣畋娚霾簧铺幇仓蒙铺帯,你不能用佛法教化他,不能教他遠(yuǎn)離一切罪過,不能夠向于涅槃、向于菩提,不能這樣子,就是僅僅用財物去利益眾生,這個不是菩薩道。
所以我們佛教里面,說我就是做一個安老院,我就建一間醫(yī)院,造幾間學(xué)校,做了社會的慈善事業(yè),這個你要加上佛法的氣氛,才算是行菩薩道,如果沒有法的利益眾生,只是一般性的慈善事,那不是菩薩道。所以《解深密經(jīng)》上有一句話:「唯有安處妙善法中,方可得名第一饒益」,菩薩其它利益眾生的事情,是做這件事的方便,同眾生接觸,使令他容易接受佛法,目的是使令一切眾生能安處到涅槃那里去,安住到無上菩提的安穩(wěn)的境界里面,這個才算是對眾生是真實(shí)的、最殊勝的利益,這才是最好的。一般性的事情,不能解決問題的。所以這個是無罪過故,才能算是波羅蜜,第三個是無罪過故。
第四個是無分別故。這個無分別怎么講呢?我們上一次說到一個頌,我們討論的時候說一個頌,「應(yīng)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無分別智無」,這是《攝大乘論》上的頌。說「無分別故」,有這個意思,這個分別怎么講呢?在這里的意思就是執(zhí)著的意思,因為這個就像我們不懂得佛法,我們平常的這個心都是在分別中,都是在執(zhí)著中,無分別就是無執(zhí)著的意思。
怎么叫做執(zhí)著?怎么叫做不執(zhí)著呢?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我們知道世間上一切的事物都是假的,我們通達(dá)世間上一切的事情都是空的,這就叫做不執(zhí)著。我們不知道是空的,我們也不知道是假的,那就叫做執(zhí)著。怎么叫做假呢?這個假是對真實(shí)說的,一個是真實(shí),一個假的。舉一個例子,我們看水里面的月亮,我們知道這個是假的,他就講因為水里沒有月亮,沒有月亮,是月亮的影子,天上的月亮才是真的,天上的月亮是真的,水里面的月亮是假的,一個真,一個假。這個假是對那個真來說,我們?nèi)ニ嘉┻@個意思。
說這個夢中境,夢里面的境界,和鏡子里面的影像的意思一樣,水里面的月亮是假的,不是真的,水一混濁了,就沒有了,沒有水了,也就沒有這個水中月了。我們用這個意思去體會佛法里面說:一切法都是假的,都和那個水中月是一樣的,不是真的。
通常我們說:它現(xiàn)在雖然存在,很快的會失掉了。所以我們說這是假的,這是無常,這是假的。說現(xiàn)在雖然是有,不是真實(shí)有,它是假的,這么樣去通達(dá)這個假的意思也可以。譬如說有三枝槍,這三枝槍互相架起來架在那里,我們說這一枝槍,它自己能立在那里,不能,它這三枝槍互相支持才能立得住。從這個地方來看,就是它們能站在那里,它本身不行,要三個互相支持才能立得住,這個立就是假的,互相假藉才能站得住,不然它不能站住,這個站住就是假。
說世間上一切的事情,我們看它現(xiàn)在是有,因為它本身的條件互相支持它,它才存在的,不然的話,它不能存在,所以它那個就是假的。我們用這個意思來體會,世間上一切的事情都是假的。說作夢的時候,我夢到吃了很美好的東西,醒來的時候,喔,才知道沒有吃東西,肚子還是餓的,那么吃那個東西,當(dāng)時認(rèn)為是真的,實(shí)在是假的。用這個意思來體會世間上的事情都是假的。說我現(xiàn)在有很多的財富,我去利益了很多很多的人,這也是夢中的境界,都是水中月似的,都是假的,沒有這回事。
譬如我行了布施波羅蜜的時候,這是假的;我持戒的時候,我不做種種的惡事,我能夠保護(hù)自己的身語意是清凈的,雖然這樣做,也知道是假的,雖然是假的,還是這樣做的。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jìn)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都知道是假的,你要有這樣的體會,不那么執(zhí)著它是真實(shí)的,進(jìn)一步還能知道它是空的,那么這就是有幾分無分別的意思,這叫無分別的意思。
我們這樣分別,但是經(jīng)論里面也有一個說明它的界限,有四句話:「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我們剛才說無分別故,要不執(zhí)著,因為都是假的,都是空的,這件事到什么時候才能做到這一步呢?「非不見真如」,你要是沒有見到真如理的時候;「而能了諸行」,你能夠知道這一切有為法;「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不能這樣子,你要見到真如理的時候,你才能知道這一切有為法,都是如幻如化的,如鏡中像、如水中月似的,你才能知道它雖然是有,但是它不是真的,要到那個時候才能行。就是得無生法忍以后,才能知道世間都是假的,沒有得無生法忍,對
于說都是假的,喔,都是空的,我們不要執(zhí)著,沒有到那個境界,只能夠,如果十分地去審思的,長時期的去思惟,頂多是有多少相似而已,不能真實(shí)知道是假的。真實(shí)知道是假的,就是你要得無生法忍,不然還不行。所以我們修這六波羅蜜,要能夠無分別,要得無生法忍以后,不然的話,這一個條件還做不到。這是第四個是無分別。
第五個是「正回向故」,正回向是什么呢?我們做了種種,多多的功德,要回求無上菩提,我們?yōu)榈脽o上菩提而做這個功德,要把持住這個目的,把握住這個目的,不失掉。
具足這五個條件,你才算是波羅蜜,你做的這個六波羅蜜才是到彼岸,不然的話,就是還沒有到彼岸?墒俏覀儧]有得無生法忍,如果我們無上菩提志愿是堅固的、堅牢的,那么我們做這么多的功德,雖然有執(zhí)著心,但是它也能對向于無上菩提,也是向那個方向的,不過不是像得無生法忍以后那么清凈,功德沒有那么大。這是《解深密經(jīng)》解釋波羅蜜有這五個條件,才稱為波羅蜜的。
我們頭一次、第二次到現(xiàn)在,講般若波羅蜜,般若有五種般若,波羅蜜也有這五個條件,合起來叫般若波羅蜜。在《心經(jīng)》里面,它本身,我們讀這個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里面也有一個界限的,這個般若波羅蜜不是凡夫的般若波羅蜜,不是教行般若,是實(shí)智般若以上的,實(shí)智般若、方便般若合起來的,叫般若波羅蜜,所以叫「行深般若波羅蜜」。要是凡夫,他就淺了,因為沒有那么高的智慧。
般若波羅蜜,經(jīng)文上,這個題目只是說個般若波羅蜜,沒有說那五個波羅蜜的,但是在經(jīng)里面說,我前一次也多少提到,如果你不修行前五個波羅蜜,只是一個般若波羅蜜,你不能到無上菩提的;不修學(xué)般若波羅蜜,就只是修學(xué)前五個波羅蜜,也不能到無上菩提。一定要由般若波羅蜜,領(lǐng)導(dǎo)前五個波羅蜜,這樣子才能到無上菩提的。
《大品般若經(jīng)》說一個譬喻,說是有很多的盲人,「生盲人」,生來就是盲,眼睛失掉了光明,生來就是沒有眼,不能見光明的。這些人他不能找到道路到城市里面去,一定要有一個領(lǐng)導(dǎo)人,領(lǐng)導(dǎo)這么多的盲人才能夠找到一條道路,從這個道路到城市里邊去的。這表示前五個波羅蜜,本身是沒有般若波羅蜜的,一定另外有個般若波羅蜜來領(lǐng)導(dǎo)前五個波羅蜜,才能到無上菩提的。所以般若波羅蜜是前五個波羅蜜的眼睛,若沒有這個般若波羅蜜,前五個波羅蜜就沒有眼了,所以般若波羅蜜是很重要。
但是《大智度論》上也說,說般若波羅蜜有兩種,一種就是有莊嚴(yán)的,一種是沒有莊嚴(yán)的。就是有前五波羅蜜的時候,叫做有莊嚴(yán);沒有前五波羅蜜,你單獨(dú)的去聞思修,學(xué)習(xí)般若的智慧,就是沒有莊嚴(yán)。你光是有一個智慧,通達(dá)世間上都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空的,是無我的,你這個智慧很強(qiáng)、很深,但是沒有前五波羅蜜的莊嚴(yán),沒有這個施、戒、忍、進(jìn)、禪的莊嚴(yán),那么這叫做沒有莊嚴(yán)的般若波羅蜜。
不過這樣子呢,就是初開始有的人是這樣子,初開始他不能夠去學(xué)習(xí)前五波羅蜜,一開始就學(xué)習(xí)般若波羅蜜;有的人一開始學(xué)習(xí)前五波羅蜜,不學(xué)習(xí)般若波羅蜜,可是到后來一定是要合作的,和合起來才能得無上菩提的?墒窃凇缎慕(jīng)》里面,是著重的說般若波羅蜜,前五波羅蜜包括在里邊,這樣意思。(這是)般若波羅蜜。
現(xiàn)在再講這個「經(jīng)」的意思。這個「經(jīng)」,印度話叫做修多羅,修多羅是印度話,翻成中國話叫做法本。這個法本怎么講呢?這個法,這里就是指涅槃?wù)f的;這個本就是因的意思,是涅槃的因。我們?nèi)粝胍媒饷,得到圣人的境界,要學(xué)習(xí)這個修多羅,修多羅能為你作因,作涅槃的因,它叫法本。
還翻一個「善語教」,就是佛說的好話,非常有道理,能真實(shí)的利益我們,這樣的語言,這個好話來教導(dǎo)我們,善語教。再翻一個「線」,很多的花在這個桌子上面,風(fēng)一吹就散亂了,用線把它貫穿起來。翻作線,這個線就是貫穿、攝持的意思!肛灤┧鶓(yīng)說義,攝持所化之機(jī)」。貫穿所應(yīng)說義,這句話怎么講呢?就是佛法這個道理,原來是無名無相的,佛用名字把它表達(dá)出來,有次第的把它表達(dá)出來,所以叫貫穿所應(yīng)說義,所應(yīng)說的道理!杆鶓(yīng)說」這個意思,我們眾生的根機(jī)不同,佛隨這個眾生的根機(jī),應(yīng)該這樣講佛法,隨那一個眾生的根性,應(yīng)該那樣說,所以這里面也有一個活動性。
「攝持所化之機(jī)」什么意思呢?我們眾生在生死里面流轉(zhuǎn),或者在人間、天上,或者到三惡道去了,在這里面流動,在這里面受生死之苦,那么佛說這個善語,這個法語,把眾生從這個境界里面攝取出來,放到涅槃那個地方去。攝持所化之機(jī),把眾生從苦的地方取出來,放到涅槃的地方,放到安穩(wěn)的地方去,所以叫攝持所化之機(jī)。這等于是「經(jīng)」的一種作用,有這樣作用的,所以叫做經(jīng),叫做修多羅,那么就指文字般若說的。
前面我們一開始講般若的時候,說這個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就是佛用文字般若,才能同我們眾生能夠連系上,不用這個語言文字,我們很難去了解佛法的。現(xiàn)在就是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中間還有個「心」字我還沒有講,這個經(jīng)字把它講完。它表達(dá)般若波羅蜜的語言文字,所以叫做經(jīng)。
這個「心」字怎么講呢?這個心字,在這里就是精要的意思。我們?nèi)擞行呐K,當(dāng)然也是最重要的,但是這里面不取心臟的意思,就是它是中心點(diǎn),它是一個精要的道理。般若波羅蜜是佛成道以后,到涅槃的時候,大約有五十年演說佛法,說了很多很多的經(jīng)論,很多很多的經(jīng),這般若波羅蜜占了很大的部分,很廣的。
玄奘法師翻的《大般若經(jīng)》六百卷,有十六會,文也多,道理也很廣。我們現(xiàn)在學(xué)習(xí)的這部經(jīng),一共有二百六十個字,這么短的經(jīng),在《大般若經(jīng)》里邊,在這么多的般若經(jīng)里邊,它是個中心的部分,是精要的部分,所以說般若波羅蜜經(jīng)的心經(jīng),般若波羅蜜經(jīng)里面的中心,精要的經(jīng)典。這是一種解釋。
佛法來到中國來,漸漸、漸漸地就有學(xué)派,所謂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其實(shí)也是部派佛教,不過和小乘不同一點(diǎn)。賢首國師是華嚴(yán)宗,窺基法師他是唯識宗,他們都是這樣來講這個《心經(jīng)》的「心」字,這個「心」字都是這樣講。但是三論宗的人不這樣講,他包括這個意思,但是它另外還有一個意思,還有什么意思呢?全部的佛法,有小乘,有大乘。有小乘佛法,有大乘佛法。小乘佛法、大乘佛法都是教化眾生趣向于涅槃的,得解脫的,都是這樣子,都是轉(zhuǎn)凡成圣的。
但是小乘學(xué)習(xí)佛法的人,他就是自己修學(xué)佛法,趣向于涅槃,他不是有強(qiáng)烈的大悲心廣度眾生,弘揚(yáng)佛法,不是那樣子。你自己修行成功,得了阿羅漢果以后,入涅槃以后就沒有事情了,再沒有事情做了。
大乘佛法不是這樣子,你自己得了無生法忍以后,繼續(xù)地要親近無量諸佛,去廣學(xué)佛法,廣度眾生,不入涅槃。那么長時期的廣度眾生,他度化的眾生很多很多的,所以這個乘(ㄔㄥˋ)字也讀作乘(ㄕㄥˋ),就是車的意思,他這個車很大,能運(yùn)很多的人到涅槃那里去,所以叫大乘。小乘人,他的車小一點(diǎn),他不能運(yùn)很多人到涅槃那里去,就是慈悲心強(qiáng)弱的不同。這是三論宗就是這樣講法。
小乘佛法、大乘佛法合起來是全部的佛法,全部的佛法就是分這么兩部分,一個是小乘,一個是大乘,這兩部分佛法,那一部分是釋迦牟尼佛的中心思想呢?是大乘佛法,佛的大悲心要廣度眾生的,不能自己解脫得涅槃以后,就對眾生不管了,你們受生死苦,我不管了,這不符合佛的慈悲心的意思。所以以大乘佛法為中心,全部的佛法里面,大乘佛法是心經(jīng),那么大乘佛法里面,也有很多的意義的,很多的,有如來藏的佛法,有阿賴耶識的佛法。大乘佛法在中國古代的時候,也是把它分成三個部分,現(xiàn)代佛教的學(xué)者,也還是把大乘佛法分成三個部分的,不過通常不這樣說,就是說大乘佛法里面,有無量無邊的法門,這么多的法門里邊,以那一個法門是中心點(diǎn)呢?是以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一切大乘佛法里面的心要,所以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般若波羅蜜是大乘佛法的中心,那么般若波羅蜜里面,《心經(jīng)》又是般若波羅蜜里面的中心點(diǎn),他分這么幾個層次的,分這三個層次,所以叫做《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就是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里邊的心經(jīng)。前一個般若波羅蜜,就是代表一切的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這一部經(jīng),是這么多的般若經(jīng)里邊的心經(jīng),所以叫做《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這么個意思。
所以那個「多」字,是向上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要這樣念,這個「多」字向下念,不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那是不對的。這是經(jīng)的題目,我就簡單的這樣解釋完了。
叁、譯經(jīng)者
現(xiàn)在就講玄奘法師,翻譯經(jīng)的人。翻譯經(jīng)的人,前面有一個大唐法師,三藏法師玄奘譯。這個大唐是個時代,就是中國李淵建國的國號叫唐,大唐,他沒有做皇帝以前,在陏煬帝的時候,他在太原作官,陏煬帝快要垮臺的時候,他有個孫子是在長安吧,李淵的兒子李世民,看當(dāng)時的情形,天下大亂,我可以做皇帝,于是乎他勸他父親造反,舉義兵就從太原吧,就到了長安,就封陏煬帝的孫子為恭帝,尊陏煬帝為太上皇,太上皇那時候是在洛陽,在什么地方。恭帝封李淵做唐王,后來他讓位了,李淵做皇帝,國號就叫做唐,原來是唐王。
三藏就是經(jīng)藏、律藏、論藏。這個藏字是包含的意思,含攝的意思。怎么叫做含攝呢?我們通常說:「文以載道」,這個藏是含攝的意思,我們中國原來的話是「文以載道」,文里面能夠載這個道。佛法呢,藏就是文,也叫藏,義也叫藏。文里面包攝著很多的道理,這個義也能夠含攝很多的文,你要通達(dá)這個道理,你才能夠?qū)懗鰜砗芏嗟奈模@個文是根據(jù)義寫出來的,說出來的。這個經(jīng)也是這樣子,律、論都是這樣子,所以都叫做藏。
什么叫做經(jīng)藏呢?就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佛了,他覺悟了諸法的真理了,覺悟了第一義諦,覺悟了第一義諦,受梵王的請求,他為眾生方便的去宣說的佛法,這個佛法,剛才說這個法本,能令眾生得涅槃,能得圣道,得大解脫,那么這就叫做經(jīng)藏,就是經(jīng)。
律藏,怎么叫做律藏呢?這個律,是佛為出家的比丘制定的一種組織法。很多的出家人在一起共住,共住之道,怎么樣共住,有什么什么事情,應(yīng)該怎么辦。說是現(xiàn)在有人要出家,那么出家這個事,是怎么一個次第,佛也要說。什么時候要安居了,安居怎么個辦法,很多很多的事情怎么樣辦。出家人應(yīng)該守什么樣的規(guī)矩,什么樣的戒條,那么使令你身口意清凈,容易得定,容易得解脫,容易得圣道,得涅槃,那個就叫做戒,就是律藏,律藏就是這樣子。能使令佛法久住,能容易得圣道,那就叫做律藏。
論藏呢,論藏是佛的弟子撰述的。經(jīng)藏和律藏都是佛說的,經(jīng)是佛隨機(jī)散說的;蛘咴诩业姆鸾掏,信佛的,不信佛的,和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或者沙彌、沙彌尼等,佛隨順各式各樣的人,他的程度的高低,去為他們說的法。這個時候應(yīng)該說這樣的法,那個時候應(yīng)該說那樣的佛法,隨機(jī)散說的。
論,不是這樣子,論是佛弟子作的,它能夠貫攝一切的佛法,全部的佛法,把它有次第的,深淺的組織起來,把佛的那個真義,把它明了的顯示出來,有次第的,有深淺的編輯出來,那么那叫做論藏。但是這個論藏,你這位佛弟子,這個大比丘這樣寫了,以后又有另外的比丘也寫,這樣子呢,我看你寫的,我不完全同意,你也不同意我這樣寫,所以彼此有批評的情形。所以唯識的學(xué)者,對于中論也不同意,中論的學(xué)者,也不同意唯識的學(xué)者,有彼此批評的情況,那么這就成了學(xué)派了。
所以在經(jīng)藏、律藏,這表示大家的意見是一致的,是一味和合的佛法,等到論藏,就是部派,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一個學(xué)派,一個學(xué)派的佛法。但是佛說的這個經(jīng)和律,當(dāng)然我們尊重佛,去學(xué)習(xí),去受持,一切佛弟子沒有異議的。這個論藏是佛弟子說的,它的地位沒有那么高,但是還是很重要,因為它能夠把全部的佛法放在一塊兒,把它編輯起來,我們學(xué)習(xí)的時候,才容易一點(diǎn)。這些大比丘,這些大菩薩,他們的智慧里面把它分析得我們?nèi)菀酌靼,所以和佛說的經(jīng)藏、律藏放在一起,經(jīng)、律、論,稱為三藏。
大唐三藏法師,再來說這個「法師」,「法師」怎么講呢?這個法字在這里就是軌則的意思。我們說火車,它有一條鐵軌,軌路,有一條路,車從這里走,很安全,就到達(dá)了目的地了。佛說的法也是一條路,我們根據(jù)這一條佛說的這個法,就可以到涅槃那里去。軌則,軌則稱為法。師,這個師字是軌范,可以做軌范的,稱之為師。這個法也就是軌范,所以法就是師。
《涅槃經(jīng)》上說:「諸佛所師,所謂法也」,諸佛以法為師。這個法是什么?就是第一義諦,佛以第一義諦為師。這樣子稱為法師,就是所有佛說的一切法語,一切經(jīng)律論都是法師,這是法的法師。第二個意思,就是人的法師。那么這個師字怎么講呢?就是訓(xùn)獎的意思,訓(xùn)導(dǎo)的意思。這個師,訓(xùn)獎,他能訓(xùn)導(dǎo)你,能夠教誡你。能夠開導(dǎo)你的佛法,教誡你修行的方法,使令你能成材,這叫做師。能夠不斷地學(xué)習(xí)佛法,按照佛法去修行,而又能夠以佛法去開導(dǎo)一切眾生,那么就稱為法師。
玄奘(ㄗㄤˋ),這個我們平常念奘(ㄓㄨㄤ),我查查字典,它說念奘(ㄗㄤˋ)。念奘(ㄓㄨㄤˋ),也念奘(ㄗㄤˋ)。這是這位法師的名字,他是三藏法師,按這個時代,當(dāng)然是大唐。我以前讀過,現(xiàn)在又讀了一遍玄奘法師傳,他是十三歲出家,二十八歲去印度,四十四歲回到長安來,六十三歲他往生到彌勒內(nèi)院去,他逝世了。十三出家,二十一歲受比丘戒,二十六歲,這個傳上說是二十六歲去印度,但是我看那個時間上,十三歲是陏煬帝大業(yè)十年,到貞觀三年,說二十六歲,不對的,應(yīng)該說二十八歲,傳上說是二十六歲,在數(shù)字計算,應(yīng)該是二十八歲。
從印度回來,是四十四歲,四十四歲去二十八歲,是多少?他說是在印度十七年,所以應(yīng)該是二十八歲是對的。在他這個年齡上看,四十四歲回到長安,回到長安,馬
上到洛陽去見唐太宗,從唐太宗那里又回到長安來,就組織譯經(jīng)院,就開始譯經(jīng),到六十三歲,譯經(jīng)將近二十年,二十年翻譯經(jīng),翻譯了二十年。在印度一來一去是十七年,(一共)是三十七年。十三歲出家,到二十八歲,這里邊是十五年。他就是十三歲到六十三歲,出家了五十年,翻譯經(jīng)二十年。除了翻譯經(jīng)以外,學(xué)習(xí)佛法就有三十年,這么多年。
我剛才提到他出家的事,十三歲他出家,是他的哥哥先出家,叫長捷法師。出家是在洛陽的凈土寺,他也就在那里出家。是當(dāng)時的考試官鄭善果特許的。出家以后,這個人非常好學(xué)。我們不要說那么多。他開始聽講的就是《大般涅槃經(jīng)》。《大般涅槃經(jīng)》有兩種本子,一種是四十卷的,一種是三十六卷的。其次,他又學(xué)過《攝大乘論》,他又聽過《俱舍論》、《成實(shí)論》、《發(fā)智論》、《阿毘曇論》,學(xué)了很多。
從洛陽到了長安,由長安又到了四川,到了成都,由成都又回到長安,又到河北,他是各地方去親近善知識,這個玄奘法師很好學(xué)。后來為什么想要到印度去呢?就是什么事情你不認(rèn)真也好像沒有事,你若一認(rèn)真就有問題,就是學(xué)了這么多的佛法以后,里面有很多疑問不能解決,不能解決,他才興起來要到印度去的意思。這個時候是貞觀三年,李世民已經(jīng)做了皇帝了,是唐太宗了。他是上了三次表,申請要出國,不批準(zhǔn)。不批準(zhǔn),后來是當(dāng)時長安這個地方鬧饑荒,大家沒有飯吃,那么就疏散,他就趁這個機(jī)會跑出去了。當(dāng)然路途上很辛苦,我們這個話不說了。
到了印度的時候,他還是學(xué)習(xí)《大毘婆沙論》、《俱舍論》,部派佛教的這些論,最后是到了中印度的那爛陀寺,跟戒賢法師學(xué)《瑜伽師地論》。這個《瑜伽師地論》,翻譯中文是一百卷,那么他在那里聽戒賢論師講了三遍,聽他講三遍《瑜伽師地論》,又聽他講《顯揚(yáng)圣教論》,又聽其它的法師講《中論》、《百論》,把部派佛教大眾部的正量部的《阿毘曇論》,部派佛教很多的論,他都學(xué)習(xí)。
其中又跟勝軍論師學(xué)習(xí)唯識的《決擇論》〔大正藏第五十冊二四四頁a欄〕,跟他學(xué)習(xí)了兩年。在他的傳上看,他對于《攝大乘論》用心很深,用的力很多,戒賢論師還叫他在那爛陀寺講過《攝大乘論》的,他在沒去印度以前也講過。所以對于唯識,他是有很深的因緣的。在傳上說他所學(xué)的,舉出名來的就是這么多。其中還有幾樣事,我還說這個,他帶請回來的經(jīng)典,是六百五十七部,他翻譯了二十年,只翻譯了七十四部,這七十四部,總算起來是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翻譯了這么多,《大般若經(jīng)》就是六百卷,《大毘婆沙論》就是兩百卷,翻譯了很多。
我剛才說了,他的思想就是唯識,諸法所生,唯心所現(xiàn),他是唯識宗。
其中有幾樣事再提一提,他回來見唐太宗,唐太宗同他一見面,就說:「你到印度去,你怎么不報告我呢」?唐太宗說這個話。玄奘法師說:「當(dāng)時我申請了三次,我的
誠心不夠強(qiáng),所以沒有被批準(zhǔn),后來我私自就跑了,我現(xiàn)在見著皇帝了,我心里還害怕」,這么講。唐太宗很聰明,說那倒不用,你能夠孤身,一個人走這么遠(yuǎn),這個不是簡單的事情,就贊嘆他。說了很多話,其中有一樣就是勸玄奘法師還俗,勸他還俗,幫助他治理國家大事,有這個話,一共勸他兩次。玄奘法師說:「我不能夠做這個事,我小孩子的時候出家,出家以后我就學(xué)佛法,我不懂得政治的事情,你叫我去做那個事,就像海里的魚,你叫牠放在陸地上,這是不合適的」。其中也贊嘆唐太宗是特別有道德、有能力,話說得很多,這是一樣事。第二樣事,就是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的時候,就是要臨死這一年,唐太宗臨死這一年,他常是約會玄奘法師來同他談話。
玄奘法師把《瑜伽師地論》翻譯好了,送給皇帝看,看完了,唐太宗有一點(diǎn)受到感動,感覺佛法偉大,有一點(diǎn)信心,加上對于玄奘法師道德的感動,所以他對玄奘法師說,說是我見到你,見到太晚了,所以我沒有能幫助你,同你合作弘揚(yáng)佛法,這么一句話。其中還有一樣事,就是他對玄奘法師說:「我想要做一點(diǎn)功德,做什功德是最大的呢?什么功德最大?你告訴我,我做這樣功德」,那么玄奘法師就回答他。
其實(shí)唐太宗那個時候身體是不對勁了,表面上看不出來,身體很不對了。他因為對于佛法小小有一點(diǎn)信心,愿意做功德,就問玄奘法師:「什么功德最大?我是皇帝,我可以做」。那么玄奘法師這樣回答的,「眾生寢惑,非慧莫啟」〔大正藏第五十冊259頁 a欄〕,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所有的動物,都是在迷迷糊糊的生活,就像人睡覺,不懂道理,不是說愚癡人不懂,聰明人也是不懂,不懂得世界上究竟是怎么回事,不明白!阜腔勰獑ⅰ梗@個無明的境界,煩惱的境界,苦惱的境界,想要轉(zhuǎn)變他,沒有智慧是不能的,沒有智慧是不能夠轉(zhuǎn)變這種境界的,不能改造這種境界的。
「慧芽抽殖,法為其資」,你想要我們這些人開智慧,叫他生長智慧,像下一個種子,叫他生芽,從糊胡涂涂的身語意里面,開智慧芽,小小的叫他長一點(diǎn)智慧,怎么辦法呢?「法為其殖」,一定要用佛法來幫助他,來熏習(xí)他,讓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同佛法接觸才行!阜ㄓ扇撕搿(筆錄者按:大正藏五十冊二五九頁a欄是云:「弘法由人」),但是這個佛法,雖然是他開智慧的一個因緣,可是佛法本身的經(jīng)書不行的,它本身不能弘揚(yáng),要假藉人去弘揚(yáng)它才行,去贊嘆佛法,去開示佛法,才能使令人有信心,才能明了的!讣炊壬疄樽睢梗暨@樣看呢,就是你要度化多少人,叫他出家當(dāng)和尚,做法師,這個功德就是最大的功德。
玄奘法師一講,唐太宗心里很歡喜,好,他就下令,全國的寺廟,每一個廟度五個出家人。弘福寺特別,度五十個人,因為玄奘法師那時候在長安的弘福寺,在翻譯經(jīng),所以這個廟度五十個人,一共度了一萬八千五百人,度了這么多人。這是《玄奘法師傳》有這么一回事。
這個題目,我們講了三次,翻譯經(jīng)的人也在內(nèi),可是我們沒有連續(xù)地講,現(xiàn)在隔了很久,我想把過去三次講的,再提出來三樣,再描一描,再簡單地說一點(diǎn)。第一個意思,就是我先說的五種般若,我再解釋一下。
五種般若就是文字般若、實(shí)相般若、教行般若、實(shí)智般若、方便般若。頭兩種般若,文字和實(shí)相,這是佛所開示的,文字般若和實(shí)相般若是佛所開示的。在其它的經(jīng)論上有一句話叫做「清凈法界等流」,「法界等流」,「法界」再加上兩個字「清凈法界」。清凈法界就是佛的境界,佛的最高的境界。文字般若和實(shí)相般若,就是清凈法界的等流。等流是什么意思呢?流,在這里就是宣說的意思,宣說的文字、實(shí)相般若,同清凈法界是相等的,所以叫做法界等流。簡單地說,就是如義而說,這個「如」還是等,如清凈法界的義,為眾生宣說的。
當(dāng)然這里面也有一種情形,是佛的慈悲心,隨順可度化眾生的程度而施設(shè)的,應(yīng)該這里面要加上這么一句話。這個意思,法界等流的般若,和下邊的教行般若、實(shí)智般若、方便般若,相對地說,這個法界等流的般若,就是思般若,法界等流的般若叫做思般若,以下的三種般若,就是弟子般若,就是一切三寶弟子學(xué)習(xí)般若,學(xué)習(xí)法界等流而成就的般若;那么教行般若是賢般若,弟子這個程度是賢,賢其實(shí)就是凡夫,不過比一般的凡夫好一點(diǎn),所以叫做賢;到了實(shí)智般若和方便般若,就是圣。這個弟子般若里邊有凡圣的不同,就是賢圣的不同,合起來都是弟子般若。
這個題目上面有個波羅蜜多,這個波羅蜜多和前面的五種般若對起來說呢,它可以名之為究竟般若,到彼岸了,究竟圓滿了。這個實(shí)智般若同方便般若,究竟圓滿的時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菩提,所以無上菩提叫做究竟般若,究竟般若和前面五種加起來,就是六種般若。前面一個是思般若,一個是弟子般若,那么究竟般若也可名之為平等般若,就是弟子的般若和思的般若平等了。
教行般若、實(shí)智般若、方便般若都是因,這個究竟般若就是果,就是弟子的般若圓滿了,和佛平等了,所以也可以名之為究竟般若,也可以說是平等般若。那么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六種般若,一個思般若,一個弟子般若。這是五種般若,我又加上這么一段的解釋。
第二個意思,我要說的,就是到彼岸。波羅蜜多,翻作中國話,翻作漢文叫做到彼岸。我最初解釋的時候,我分兩個意思,一個是大乘佛法的,就是菩薩乘佛法的到彼岸,第二個意思就是聲聞乘,聲聞乘的到彼岸。這兩個到彼岸,對比起來,就是一個大,一個小。一個大乘佛法,一個小乘佛法的意思。我已經(jīng)說過的,解釋過的,是屬于菩薩乘的到彼岸。
再簡單地說,菩薩乘的此岸,就是兩種生死,中間的這個河水就是煩惱,煩惱為中流,六波羅蜜為船筏,無上菩提是彼岸,那么這就是大乘的解釋。若按小乘佛法,聲聞乘的佛法來說呢,是生死為此岸,分段生死為此岸,見煩惱和愛煩惱為中流,八正道為船筏,八正道、三十七道品、戒定慧是船,坐這個戒定慧的船到了涅槃的彼岸,不是無上菩提,是涅槃為彼岸。
這些大阿羅漢也是修行了很久,才得阿羅漢果的,表面上雖然說是有快,有慢,實(shí)在也差不多是相等的。特別利根的人,他是宿世有栽培,不然他不會根性那么樣利的,可是根性特別鈍,就是因為他的善根沒有那么厚,當(dāng)然也有種種其它的因緣。阿羅漢為什么他沒能夠到無上菩提的彼岸呢?在《大智度論》里邊,說明了這個道理,他說這個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在聲聞乘的佛法里面說,他是釋迦牟尼佛智慧第一的大弟子,是幫助佛的轉(zhuǎn)*輪將。(佛入涅槃的)三個月以前,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入涅槃了,他不愿意見到佛涅槃,所以先三個月涅槃。所以我們后代的佛教徒說是尊重摩訶迦葉尊者,他能夠提倡結(jié)集三藏,住持佛法,功德很大的。
這個舍利弗尊者,在《大智度論》上說,他過去生,六十劫行菩薩道,發(fā)過無上菩提心的,行菩薩道,弘揚(yáng)佛法,利益眾生的。但是他在六十劫之中,其中有遇到困難,遇見什么困難呢?舍利弗尊者行菩薩道,就是行六波羅蜜,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jìn)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墒恰洞笾嵌日摗飞现挥姓f到檀波羅蜜。他行這個布施波羅蜜的時候,有一個人向他乞一個眼睛,人有兩只眼,向他要一個眼睛。這個舍利弗菩薩他說:「你要眼睛,對你沒有什么好處,你不要眼睛,你若需要我的身體做什么事情,我可以幫你忙;你若需要我什么財物,我也可布施你,你不用要眼睛,要眼睛對你沒有用嘛」。這個乞者說:「你不分別那么多,你不是行檀波羅蜜嗎,我就是要眼睛,我也不用你幫我做什么事,也不用你的財物」。那么舍利弗菩薩說:「好」,就把自己的眼睛挖出來給他。給他以后,這個人拿到這個眼睛,用鼻子聞一聞,說你這個眼睛很臭,就扔到地下,又用腳踩一下子。那么這時候,舍利弗菩薩想,就對他說,說是你這個人,惡得太過頭了。我說這個眼睛沒有用,你還偏要要,要了,果然你就是這樣子扔掉了,還說很不好,像你這樣的人,真是不能度化你了嘛,我眼睛給你了,都不能使令你對于佛法有信心,你是不可以度化的人,我不如,我不要行菩薩道了,我就自調(diào)、自度,我自己了生死好了。那么舍利弗尊者從這么以后就不行菩薩道了,就自己修行了,所謂退大取小。
《大智度論》龍樹菩薩引這一段文,就說明阿羅漢,他們沒能夠圓滿的成就六波羅蜜的功德,到無上菩提的彼岸,所以小乘的佛法,聲聞乘的佛法,只能說是以涅槃為彼岸,不能夠以無上菩提為彼岸,這樣子就和大乘佛法不同的了。大乘佛法是以涅槃為彼岸,同時也以無上菩提為彼岸的,所以超過了小乘,殊勝過小乘的。我頭三次里邊,沒有說這一段,現(xiàn)在補(bǔ)充上去。
我講玄奘法師的大概的歷史的時候,到最后我說我要說兩件事,說兩件事,我當(dāng)時只說了一件事,就是唐太宗問玄奘法師,我在佛法里邊,做什么樣的功德最大?那么玄奘法師當(dāng)然是答復(fù)他了,這個意思我當(dāng)時說過,還有一個意思我沒有說,我現(xiàn)在補(bǔ)充。
在玄奘法師的傳上面有這么兩句話,「欲往印度(藏經(jīng)里是「將往印度」),告戒賢而駐待,淹留未返,示無常以勸規(guī)」(大正藏五十冊二四四頁b欄)。「欲往印度,告戒賢而駐待」,這句話在字面上也能看懂一些意思,我先說明這件事。玄奘法師到了印度,當(dāng)然走了很多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玄奘法師親近戒賢法師這一段,他是在中印度,這個廟是在那爛陀寺,而戒賢法師是那爛陀寺的第一上座,那個時候,大概他是一百二十歲,有這么高的高壽,我們其余的話不說。
玄奘法師到了那里,當(dāng)然就去拜見戒賢法師,一見面的時候,戒賢法師問:「你從什么地方來」。「我是從支那國來的」。這個時候戒賢法師就命令他一個徒弟,叫佛陀跋陀羅,叫覺賢法師。覺賢法師這時候已經(jīng)有七、八十歲這個年歲了,當(dāng)然那爛陀寺都是最高的大法師,通達(dá)三藏。戒賢法師叫他這個弟子告訴玄奘法師一件事,這個時候佛陀跋陀羅就對玄奘法師說,說是我的和尚...。在佛教的這個詞的本義,是親教師的意思。親教師這個意思,就是我們出家人出了家以后,給你受比丘戒的這位法師,就是戒和尚,就是親教師,他收你作弟子,他負(fù)責(zé)教導(dǎo)你,這是親教師的意思。別的人都不稱為和尚的,但是到了中國,我們就把這個詞普遍的用,誰都是和尚,也不錯,都是師父。
佛陀跋陀羅對玄奘法師說,說我的和尚三年前有一件事情,什么事情呢?說我的和尚有病,有風(fēng)病,地水火風(fēng)的這個風(fēng)病。這個風(fēng)病一來的時候,全身拘急,就像被火燒那么樣地痛,像被刀刺地那么樣痛,時發(fā)時息,有的時候來了,有的時候也就沒有事,不來的時候也就沒有事,來的時候痛苦得不得了。這個病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了,前三年,這個病一發(fā)作,一來的時候,痛苦得更厲害,那么我和尚忍受不了了,就想要自殺,就想我不吃飯,不飲不食,自然就會死掉了。但是在這個時候,夜間作一個夢,夢見有三個人來了,一個是金色的人,黃色的人,一個是琉璃顏色的人,一個是白顏色的人。這三個人來了,金色的人就對琉璃色的人說,就是指這個琉璃色的人,就告訴戒賢法師,說你認(rèn)識他嗎?說是他就是觀世音菩薩,這個白顏色的人你認(rèn)識他嗎?這個就是彌勒菩薩,你知道我是誰嗎?我就是文殊師利菩薩。說是我們?nèi)齻人看見你要自,這個事情不合理,所以現(xiàn)在來告訴你,你不能自殺,你以前作國王,作國王的時候,你不愛謢老百姓,你?鄲览习傩眨袁F(xiàn)在你受余報,所以常來這個病,像刀刺似的,像火燒似的,時作時息。你以前有這個罪,你現(xiàn)在要受這個報,你想自殺,不可以,你就這么樣死掉了,沒有用,你的罪還在,還是要受苦的,所以你想自殺,沒有利益,你應(yīng)該懺悔,懺悔來滅這個罪。一方面,你年紀(jì)很大了,但是要勇猛起來、精進(jìn)起來,為人說法,多講經(jīng)、講論,開導(dǎo)人,你這樣做,你這個罪了,漸漸消滅了,你的病也就漸漸會好了,你就這么死掉了,沒有用的。
另外有一件事,就是支那國,印度人稱我們中國叫支那國,說支那國有一個出家人,他發(fā)無上菩提心要弘通佛法,他要到你這兒來親近你,你好好教導(dǎo)他,你現(xiàn)在不能死,等他來,為他講經(jīng),為他講論,講《瑜伽師地論》。戒賢法師當(dāng)然是頂禮,依教奉行,又頂禮彌勒菩薩,說我常是希望到彌勒內(nèi)院去,我能不能去啊,我能不能去?問彌勒菩薩,彌勒菩薩說:「你好好弘揚(yáng)佛法,你能來」。那么戒賢法師很歡喜頂禮,這個境界忽然間就不見了。從作這個夢以后,這個病就輕了,減輕得多。佛陀跋陀羅把這件事告訴玄奘法師,告訴完了,戒賢法師就問玄奘法師:「你從中國來,到現(xiàn)在,你在路上走了多少年?」,他說:「我在路上走了三年」。那么這個和這個夢是符合了,說是三年前作夢,他說正是這樣的意思。玄奘法師聽見這個話心里也很高興,不勝悲喜。當(dāng)時回答的話,他說:「要是這樣說,老法師能夠慈悲教導(dǎo)我,最好最好的」,那么他也頂禮老法師。
這件事正好就是「將往印度,告戒賢而駐待」,玄奘法師想要來印度的時候,文殊菩薩預(yù)先就去通知了戒賢法師,「你要等他來,為他講《瑜伽師地論》,不要死,你不能自殺」。這是第一句。
玄奘法師聽戒賢法師講《瑜伽師地論》,聽了三遍,就是講了三遍,他聽了三遍,還有其它的經(jīng)論。在他那里前后住了五年,玄奘法師在那爛陀寺親近戒賢法師,前后是五年。從那么以后,玄奘法師又去親近勝軍論師。勝軍論師是戒賢法師的學(xué)生,可是這個時候也是七、八十歳的樣子。他要去跟他學(xué)唯識的道理,學(xué)了有一年多吧,中間有一天,他又是作了個夢,玄奘法師又作了個夢,他這個時候在勝軍論師那里住,但作夢的時候是回那爛陀寺了,回那爛寺的時候,他從這個門一進(jìn)去,看見這個廟里邊的境界,看不見有出家人,里面就好像很久很久也沒有人打理了,垃圾很多,里面還有很多水牛,那么他就不管這個了,就到里面走,就到了一個房子那里看到,這個房子的第四重閣上面有一個金色人在那里面,滿室光明,說這里面這個境界不平常啊,他就想要去,那里面的金色人也就這么招手,那金色人說:「你現(xiàn)在的業(yè)緣不能到這里來的,你不能到我這兒來,但是你向外看看,這個手向外指,你看看」。那么玄奘法師順?biāo)@個的手向廟的外邊一看,大火在焚燒,那邊遠(yuǎn)遠(yuǎn)的村莊、城市,大火正在燒。這個金色人說:「我是文殊師利菩薩,我告訴你,你趕快要回到你的祖國去,這個地方,十年以后這個戒日王就死掉了」。當(dāng)時戒日王在印度是最有勢力的大國王,「那么十年以后他一死掉了,印度就會亂起來,惡人互相殺害,你知道嗎?」說完這個話,忽然間也就不見,這個夢就醒了。
那么這個時候玄奘法師一看,戒賢法師那個時候也是文殊菩薩告訴他,預(yù)先通知戒賢論師他來,現(xiàn)在文殊菩薩叫我回去,叫我趕快回去,那么他說是個夢,他又把這個夢告訴了勝軍論師,勝軍論師:「前后都是文殊菩薩照顧你,你不可不信哪,雖然是, 夢,你不可不信」。那么他就離開了勝軍論師那里,又到其它的地方去,他就回中國了。
這兩段事,這兩句話說明玄奘法師,發(fā)這么大的勇猛心,為了到印度去學(xué)習(xí)佛法,翻譯經(jīng)論,利益中國人,利益所有的眾生,那么佛菩薩悉見悉知,能夠預(yù)先給他安排,安排一些條件,要是戒賢論師不在,你想聽他講《瑜伽師地論》,這個事就沒有。
玄奘法師在印度當(dāng)時,雖然是外國來的,聲望很高,各地方都很歡迎他,他如果繼續(xù)在那里多留多少年,他回中國來,翻譯經(jīng)論的時間就占去了,人的壽命有時候是有定限的,就算是轉(zhuǎn)變能延長壽命,也不會很多的。文殊菩薩是照顧他,實(shí)在也就是照顧中國的漢人,多翻譯一點(diǎn)經(jīng)論,《大般若經(jīng)》六百卷,最后翻譯完的,翻譯完了,玄奘法師精力,身體就不行了,想要繼續(xù)翻《大寶積經(jīng)》,拿起筆來寫幾行字,這個精神不行了,就得停下來,就不能翻了。所以我們佛教徒能夠深深地相信佛法,修學(xué)佛法,這些佛菩薩在那里都是護(hù)念的,是諸佛護(hù)念,也就是這些大菩薩都是護(hù)念。除非我們有特別嚴(yán)重的罪業(yè),不可轉(zhuǎn),那是例外的,不然的話,佛菩薩都會默默中,你不覺不知之中,佛菩薩有安排了。這個在傳上有這么兩句話,我認(rèn)為也很有意思,所以我又把它補(bǔ)充上。我想要補(bǔ)充這三段都說完了。
肆、正釋經(jīng)文
甲一、標(biāo)宗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yùn)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講正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yùn)皆空,度一切苦厄」。剛才發(fā)給各位的,就是分的科,這個科不是我能分的,我自己分不來。我是按照古德的,和現(xiàn)在的印順法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講記》的科,和古德的科,我變動了一下,沒有完全按照一種科。因為印順法師,人家是有不可思議功德的人,所以他那個分科,把它分得很好。但是他對于密宗,他有點(diǎn)貶斥,他說密宗是鈍根人,我們看看印順法師的《心經(jīng)講記》就會知道,他說這個密呪,那是鈍根人的事情,這個話,密宗的人不歡喜。我玅境是不敢那么講話,所以我就再參考了其它古德的,我就這樣子分科。
全部的《心經(jīng)》分成三大科,第一科是標(biāo)宗,第二科是顯義,第三科是結(jié)嘆,一共是這么三段。標(biāo)宗這一段,就是剛才念的這一段,就是把全部《心經(jīng)》的道理,這個要義把它標(biāo)出來,就是它的大綱。這里面有四個意思,第一個是能觀人,「觀自在菩薩」是能觀人。第二是所行(ㄒㄧㄥˊ)行(ㄒㄧㄥˋ),應(yīng)該是念行(ㄒㄧㄥˋ),念行(ㄏㄤˊ)也可以。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他修行的法門的意思。第三個意思是觀行境──「照見五蘊(yùn)皆空」這一句。第四個是能觀利益,就是「度一切苦厄」。這個總合起來,叫做標(biāo)宗!赣^自在菩薩」,這是第一句。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法門的這個人,是誰呢?觀自在菩薩!缎慕(jīng)》這個文,《心經(jīng)》在我們漢文里邊,一共有八種譯本,翻譯有八種《心經(jīng)》,第一種就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第二種就是玄奘法師(翻譯的),另外還有六種。本來,八種里邊,有兩種《心經(jīng)》已經(jīng)失傳了,藏經(jīng)里面沒有,只有六種,但是最近我看《法音》上,《法音》這個雜志上,中國大陸的佛教會編的《法音》上,有一個人說:那兩種《心經(jīng)》現(xiàn)在又得到了。當(dāng)然那兩種《心經(jīng)》說得到了,我沒有看見,我看見的這六種里邊,就是羅什法師翻譯的,和玄奘法師翻譯的,都是這樣子,一開頭就是說這個「觀自在菩薩」。不過羅什法師說是「觀世音菩薩」,翻的不是「自在」,是「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時」,沒有那個「多」字。后邊也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也是這樣子結(jié)文,但是其余的四種《心經(jīng)》不同,是有像一般的經(jīng)一樣,有序分,有流通分的,前面有「如是我聞」,后邊有「信受奉行」的這個文字。就是有流通分,也有序分,中間有正宗分。但是羅什法師和玄奘法師翻的,就沒那個序分和流通分,沒有那兩種,只有中間的正宗分,這個和其它的不同。不同,窺基法師他說他沒有見著那幾種翻譯,可能他沒見著。他說這個《心經(jīng)》是從大本的六百卷《般若》里邊提出來的,是傳揚(yáng)佛法的這些菩薩,他把它提要,提出來的,所以那個序分和流通分就省掉了,沒有錄出來。印順法師他說,他同意窺基法師這個說法,那個序分和流通分是后人加上去的,他這么講。這是這么樣解釋這件事。「觀自在菩薩」,要是同羅什法師翻譯的對比起來,那么這個「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是翻譯的不同,就是一個人。這個名字怎么樣講法呢?「觀自在菩薩」,可以分兩種解釋,第一個解釋,這個「觀」,就是和大悲心和合的智慧,就是方便的智慧,大悲心和合的智慧。窺基法師那個文言的話,叫「府救悲慧」(筆錄者按:藏經(jīng)三十三冊五二四頁b欄是「府救慧悲」,此「府」應(yīng)是通于「俯」的),「府救悲慧」名觀,觀字這么講,觀是智能!父缺邸梗父故歉┫聛,頭低下來。說菩薩有慈悲心的意思,菩薩的境界是特別高的。我們凡夫眾生的境界很低的,和圣人的境界有距離,菩薩若想利益我們,菩薩要遷就我們,要低下來一點(diǎn),不然我們不及格,說「府救」,救護(hù)我們,那是慈悲的智慧,所以叫觀。
「自在」是自由自在的,沒有阻礙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們凡夫的眾生,受諸苦惱的時候,向菩薩求救護(hù),我們?nèi)龢I(yè)的虔誠,身口意誠懇的祈求于菩薩,希望菩薩救護(hù)我們的苦難,拔除我們的苦難,只要我們是有誠心,菩薩有不可思議的神通,無障礙的智慧,自由自在的能救護(hù)我們,能拔除我們的苦難,所以叫做觀自在菩薩。
這個和觀世音菩薩的意思一樣,和《普門品》一開頭的那一段是一樣,「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實(shí)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和這個意思是一樣的。這樣講,就是約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利益眾生的意思,立的名字,叫觀自在菩薩。
第二個解釋,這個「觀」是了達(dá)空有的智慧,就是我們說五種般若的那個實(shí)智般若同方便般若,方便般若是通達(dá)一切緣起法的,實(shí)智般若是通達(dá)第一義諦。菩薩具足這兩種智慧,所以叫做觀。這個自在也是無障礙的意思。這是說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修行六波羅蜜,現(xiàn)在功德圓滿了,得到無障礙、自由自在的功德,所以叫做觀自在菩薩。那么這個自在里邊,意思是很多的,約這個意思講。
在《華嚴(yán)經(jīng)》里邊,和《攝大乘論》里邊,還有其它的地方,說有十種自在。十種自在,在菩薩里面來說呢,第八地菩薩開始得到十種自在,到佛地才圓滿。
一、壽自在
這十種自在都是什么呢?得到這十種自在。第一個自在是壽自在,也說為命自在。這個壽自在或者命自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菩薩想要住世多久,就能住世多久,壽命的長短,隨他自己的意思,他能自在,這個權(quán)利在他自己的手里,他愿意多長就能多長。不像我們一般人,不能自主,想要多活幾天,不行!這樣的說法再多分別幾句,我講不思議變易生死的時候,曾經(jīng)提過。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就是到了第八地的菩薩,舍掉了這個肉身,這個有漏業(yè)得到的生命,到第八地菩薩,舍掉了。從那么以后都是無漏業(yè),無漏業(yè),大慈悲的愿力,招感的生命。他那個身體是無量壽的,沒有說死亡的這一天的,沒有,當(dāng)然其中有變化。他的功德,因為他不斷地修六波羅蜜,自己也修行,也度化眾生,功德漸漸的增多,當(dāng)然他這個果報也漸漸的殊勝,有這個變化。可是不像我們凡夫,這個身體死掉了,再得一個身體,不是那樣子。那么這個身體是無量壽的,一直的不死亡的。到成佛的時候,叫圓滿報身,就是法身,稱為法身。這里面意思很多,現(xiàn)在不多說了。
現(xiàn)在說命自在,是什么意思呢?在別的文上,我沒有看見多分別,現(xiàn)在是我私人這么分別,可以給各位作參考。我私人的意思,這個命自在,就是指菩薩到了凡夫的世界來,到凡夫世界來度化眾生的時候,他示現(xiàn)的這個生命,愿意長就長,愿意短就短,他是自在的。因為他在佛的那個大功德神通自在的生命,本來是無量壽的嘛。所以說這個命自在,應(yīng)該說是他的化身,或者說他的分身,他化現(xiàn)的生命,到凡夫世界來,度化這么多的有緣眾生。應(yīng)該要五百年,他就能住世五百年,應(yīng)該是兩萬歳,他就能兩萬歳,他不受其它因緣的影響,他自己能作得主,所以叫命自在。
二、心自在
第二個:心自在。這個心自在是什么呢?是說他來到世間上,世間上的事情不能影響他,不能污染他。世間上的色聲香味觸,人世間的,天上的,所有的這些境界都不能動搖這個菩薩的心,菩薩的心總是那樣清凈、自在的,所以心自在,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是說菩薩有無量百千恒河沙微塵數(shù)的三昧。菩薩這時候,愿意入這個三昧,就入這個三昧;愿意入那個三昧,就入那個三昧;愿意入火三昧,愿意入水三昧,無量無邊的三昧,自由自在的出入,沒有障礙,這也就是三昧自在,是禪定自在的意思。這是第二個心自在。
三、財自在
第三個財自在。這個財自在,就是菩薩度化眾生的時候,他需要什么,需要這些財物,也是自在的,是不困難的,想要怎么樣,就怎么樣。想要把這個凡夫世界,莊嚴(yán)一個佛世界,那么立刻地就能成為一個佛世界,那么樣清凈莊嚴(yán),無量的功德莊嚴(yán),這叫做財自在。《大智度論》里面說,說這個菩薩無量劫來,行六波羅蜜,功德太多了。以虛空為藏,以虛空為寶藏,隨時就是從虛空里就取了珍寶。隨你所欲的,隨你所想的,就能出現(xiàn),當(dāng)然這是財自在。
四、業(yè)自在
第四個業(yè)自在。這個業(yè)自在是什么呢?就是菩薩來到世間度化眾生,他想要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他想做工程師,他就能做工程師;他想做醫(yī)生,他就能做醫(yī)生;他想要做一個心理學(xué)家,他就是一個心理學(xué)家。不管什么事,做什么事,什么都自在,這叫業(yè)自在。
五、生自在
生自在是什么呢?生就是往生,我愿意到天上去,得到天的一個果報,他就能到天上去得一個天的果報,愿意到地獄去,菩薩就能到地獄去。什么地方,想要得到什么身體,就能得到一個什么身體,想要得到一個人,想要得什么,都可以。得男身、女身,說是個比丘、比丘尼,或者是個大學(xué)教授,什么身他都能。生自在,這個果報是自在的。
六、愿自在
這個愿自在,就是菩薩他這個時候,觀察這么多的眾生,他有一個計劃,要度化這么多的眾生,來到佛教里邊來。他計劃,他有這個愿的時候,這個愿就決定能夠成功的。這個愿就是計劃的意思,當(dāng)然這個不單是空的計劃,他有愿,希望它能夠?qū)崿F(xiàn)的,他就能成功的,所以叫愿自在。
七、勝解自在
勝解自在。這個勝解是什么意思呢?這個解,是我們對于什么事情了解它。但是這里面的意思有點(diǎn)不同,就是要轉(zhuǎn)變那個境界,現(xiàn)在這個境界不需要,要轉(zhuǎn)變,他本身有強(qiáng)大的力量,就能把那個境界變了。說現(xiàn)在,譬如說是一個眾生坐著船,在水里面行,忽然間這個船要沉,要沉下去,這個眾生念觀世音菩薩求救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就是立刻把那個地方轉(zhuǎn)變,能轉(zhuǎn)變。把那個水里面出現(xiàn)一個山,就把這個船浮上來了,就不沉了,F(xiàn)在忽然間有大火,要燒死這個人,這個人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立刻來一陣風(fēng),把這個火滅了,或者是把這個人救出來,或者怎么樣,他能轉(zhuǎn)變這個境界。所以這個解,在這個地方,有一個轉(zhuǎn)變的意思,就是有殊勝的力量轉(zhuǎn)變那個境界,就是境隨心轉(zhuǎn)的意思。
我們通常說,說是神通,說這個就是勝解的意思。說天眼通,眾生念觀世音菩薩求救,觀世音菩薩天耳通能聽到你求救的聲音,那叫天耳通。但是救護(hù)你的時候,那是勝解的力量,有這么一個分別。天眼通、天耳通,天眼通看見你,天耳通是聽見你的聲音。有的人,他沒有出聲念,他也可以不出聲念,默念,觀世音菩薩也知道,也能聽到。能夠境隨心轉(zhuǎn),那叫勝解自在。
八、神通自在
神通自在。觀世音菩薩在一切的世界里邊,他想要現(xiàn)什么神通,都是自由自在的,沒有能阻礙他,說是你不可以這樣子,不是的。神通自在,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都是自在的。
佛在世的時候,有很多外道,也有有神通的人,常有的時候,和佛弟子就有些沖突,那么外道的神通就不自在,佛常是派目犍連用神通降伏他,目犍連尊者的神通就是自在的。有一次,國王有一個大的集會,是召集所有的宗教界的人都來參加,這時候佛臨走的時候,告訴目犍連尊者一句話:「汝自知時」。
集會的時候,國王都設(shè)座位,大家都到那座位坐,當(dāng)然這個凡夫都有分別心,都想要坐上座,這時候,佛沒有像我們凡夫那么說話,佛就說這么一句話:「汝自知時」,告訴目犍連尊者。到時候去了,目犍連尊者在最前面行,其余的比丘都在目犍連尊者的后邊,最后是佛,佛在最后行。行的時候,是過一條河,大會,集會在河的那一邊,要從這邊去,就是要過一條河。這個河本來就是沒有橋的,就是大家都要坐船過去,可是忽然間就有一條橋,有一個大橋在這里,在這個河的上面。那么目犍連尊者,和這些大比丘、佛,就是很威儀的從這個橋上走過去了。其它的這些外道,本來也想過,但是風(fēng)浪很大,坐船也坐得不對勁,都在河這邊的岸上等著,那么這時候,佛、大比丘從這個橋上過去了,外道說這不錯嘛,我們也可以從這個橋上走。外道這個腳從這個橋上一邁,就掉水里去了,這個橋有好像沒有一樣,這一下這些外道都跑到水里面去了,過不去。說想要坐那個上座,坐不到!溉曜灾獣r」,神通自在。還有其它有很多事。所以說有神通這個事,要有了漏盡通,其它的神通才能殊勝一點(diǎn),沒有漏盡通,前五通靠不住的。
(以下 漏講九、智自在。十、法自在)
這一行(ㄏㄤˊ)文,前面兩句,上一次講完全了。上一次說過,全部的《心經(jīng)》分成三段,第一段是標(biāo)宗,就是把全部《心經(jīng)》的要義先說出來,先提出來。這一段文的要義有四個意思,「觀自在菩薩」,是說修學(xué)這個法門的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是這個法門的名稱,這個法門叫什么名字呢,是般若法門。
「觀自在菩薩」,我們上一次說有兩個意思,解釋過了,但是在經(jīng)論里面提到,觀世音菩薩以前成過佛,叫正法明如來。又說到他在阿彌陀佛滅度以后,入涅槃以后,觀世音菩薩成佛,成佛的名稱叫普光功德山王如來。觀世音菩薩成佛以后,就是在阿彌陀佛國,就是在那個世界成佛的,成佛以后,那個世界不叫極樂世界,是另外一個名字,叫眾寶普及莊嚴(yán)世界。從這些經(jīng)上說的事情看,觀世音菩薩已經(jīng)成佛了,現(xiàn)在又作菩薩,作阿彌陀佛的弟子!缎慕(jīng)》里面,一開頭就舉出來觀世音菩薩,他修學(xué)般若法門。觀世音菩薩在我們這個世界,這個因緣很厚,也很普遍的,我們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的人,隨觀世音菩薩學(xué)習(xí)般若法門,這個會有很多殊勝的意思!感猩畎闳舨_蜜多時」,是法門的名稱,但是這個法門里面的境界是怎么回事呢?「照見五蘊(yùn)皆空」,這是這個法門里面的境界,觀行境,境界,也就是「行深般若」的意思。「照見」兩個字怎么講呢?在這里,簡單地說,照也就是見,照五蘊(yùn)皆空;或者說見五蘊(yùn)皆空,意思是一樣。但是多了一個見字,表示很分明的意思,很清楚的意思。
或者這樣說,照是光明、照耀的意思。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太陽的光明,有月亮的光明,有燈的光明,有日、月、燈的光明,我們才可以看見一切物象,要是沒有光明的時候,就是黑暗了,我們雖然有眼睛也不能見的。佛法里面說修行的事情,也有這樣意義的,要有大智慧的光明,長時期的修行,破除了無明的黑暗,無明的黑暗破除去了,那么五蘊(yùn)皆空的真理顯現(xiàn)出來,我們要有智慧的眼睛,就可以看見,不然的話,還不能見的,看不見。
這個無明是什么意思呢?在下文,十二因緣里面會講到,但是我們現(xiàn)在也簡單說一下。無明,可以說是沒有智慧,也可以說是沒有知識。拿我們?nèi)苏f,我們降生以后,我們什么都不懂,由父母的教導(dǎo),才知道一、二、三、四、五,知道種種的名字,后來讀書,又增長了很多的知識。沒有知識,就是無明,有了知識,就是破除無明了,知識多,無明也破除去多。
但是佛教里面說這個無明,一般性的無明也在內(nèi),但是在凡夫的時候,修學(xué)佛法所要破除去的無明,不是一般的無明,是說對于真理不覺悟的,這一方面的無知識,這一方面的無明,是這里所說無明的。那么破除去,有光明的照耀,破除去無明了,你得到智慧眼了,那么「照見五蘊(yùn)皆空」,不然的話,不能照見五蘊(yùn)皆空的!刚找姟箖蓚字,簡單就這樣解釋。
「五蘊(yùn)」,我先說這個蘊(yùn)的意思。這個蘊(yùn),是積聚的意思,說白話就是一大堆。積聚叫做蘊(yùn),一大堆、一大堆的,也就是一類一類的。五蘊(yùn),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種,叫做五蘊(yùn)。這五蘊(yùn)究竟是什么呢?就是一個人的生命,這個生命里面的成份,都是什么呢?佛簡單地把他分成五類,分成五聚,叫做色、受、想、行、識,就指一個人的生命體說的。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yùn)皆空」,原來這個境界就是在自身上,自身上修習(xí)般若波羅蜜多的。我們?yōu)槭裁匆獙W(xué)習(xí)佛法,當(dāng)然是有問題,所有的問題在什么地方呢?在佛法的態(tài)度來看,所有的問題都在自身這一方面,都在這里,不是在外邊,就是外邊有什么問題,也是輕微的,主要的問題是在自身這上面,所以要從這里解決,「照見五蘊(yùn)皆空」。
這個色蘊(yùn)是什么意思呢?色是什么意思呢?這個色有兩個意思,這個色有內(nèi)、外的分別。我們這個身體,叫做內(nèi)色,身體以外的世界,一切形相的東西,是外色。內(nèi)色也好,外色也好,這個色有這兩個意思,一個是質(zhì)礙的意思,一個是變壞的意思。
他有體質(zhì)的,有礙,有阻礙性的。就是兩樣物質(zhì)相遇的時候,它就會障礙,不能夠并容,不能同時、同處有兩種色在一起,不能,各有各的處所,不能并容,所以是有質(zhì)礙的。第二個意思是變壞,就是色這種東西,佛教里面的分類:地、水、火、風(fēng),眼、耳、鼻、舌、身,這都是色。地水火風(fēng)這個色里邊,它本身里邊有矛盾,有變化,它會變壞,或者有外邊的力量沖擊它,也加重了它的變化,它不斷地變化,它就會壞,所以叫變壞,有變壞的意思,不是很堅牢,不可破壞的,不是這樣的。這是色的定義。
一、清凈色
可是在我們身體里面這個色法,和外邊的色法,統(tǒng)起來說呢,佛法里面,把它分成三類色。分成三類:清凈色、清凈所取色、意所取色,分這么三種。什么叫做清凈色呢?就指我們身體里邊眼耳鼻舌身這五種,這五種在佛法里面講,我們這個眼能夠見,能夠見這一切物象,因為他里邊有清凈的四大,比較精微的地水火風(fēng)組織成的眼根,他有見色的功能。但是這種清凈四大,我們這個肉眼不能見的,肉眼看不見,要天眼才能看得見的。現(xiàn)在的生理學(xué)的解釋,我不必說了,我就是這么簡單的說。這個耳根也是,也是一種清凈四大組織成的,他有聽聲音的功能,所以也是清凈色。眼耳鼻舌身都是這樣子。這是清凈的清凈色,就是我們的這個五根。
二、清凈所取色
清凈所取色,就是五根所取的色聲香味觸,這五種色。這五種色是我們的五根所取的,所能見、聞、嗅、嘗、覺的對象。這是一個內(nèi)色,一個外色。
三、意所取色
第三個是意所取色。意所取色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所取的色法。我順便說一點(diǎn),清凈所取色,這個清凈的五根,佛法里邊雖然說,他能夠取外邊的色聲香味觸,但是他沒有了知性,要假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才能了知色、聲、香、味、觸的?墒沁@個識去了別外境,沒有五根也不行。沒有根,識還不能了知外邊的境界,一定他們要合作才可以。
現(xiàn)在說這個意所取色,這個意識,他能夠去了知色法。這個意識同前五識的分別,在什么地方呢?譬如我們的眼識,這個眼,眼能夠看見青黃赤白的顏色,看見,但是他只能見,他只能夠見這個青黃赤白,他不知道說這是青黃赤白,不知道。等你知道是青黃赤白的時候,就是第六意識了。那么就是有這么點(diǎn)差別。現(xiàn)成的佛教里面的語
言名詞,這個眼識見一切顏色的時候,只能了別,不同于木、石,木頭、石頭,它是沒有了知性的,眼識是有了知。雖然有了知,但是他沒有名字,他不知道名字,不知道這是青,青這是個名字,黃、赤、白,我、你、他,房子、樹,這都是名字。這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沒有名字,他是能夠去了別,但是沒有名字。眼識了別的境界和耳識也不同,耳識能了別音聲,耳識不能了別色,眼識他不能去了別聲音,他各有各的范圍,但是沒有名字。有名字的時候,就是第六意識了,第六意識分別很多很多的事情,F(xiàn)在說到意所取色,意所取色是什么呢?我們一般的說法,我們的眼睛看見的形相,我們眼睛不見了,第六意識也都能分別,分別這是青黃赤白,意所取色。我們作夢的時候,有種種境界,看見種種境界,那個時候呢,前五識是不動的,睡覺的時候,前五識休息了,那個時候也能看見什么境界,能聽到什么聲音,或者是吃什么東西,或者做什么事情,完全是第六意識的活動。那么這些顏色呢,也都是意所取色!惨弧、律儀色但是經(jīng)論上,把它分成幾種:律儀色、不律儀色、定自在所生色,簡單分成這些。意所取色,經(jīng)論上就把它分成這三種,還有分成很多種的,不要講那么多,律儀色、不律儀色、定自在所生色,也有說所引色。律儀色就是相信佛法的人受戒,受戒叫律儀。受戒的時候,有一種色法生出來,那么叫做律儀色。這個色,怎么叫做色呢?就是因色而生,所以叫做律儀色,也叫做無表色。我先說律儀色。我們相信了佛法,知道做惡事不對,做善事有功德,佛慈悲為我們規(guī)定出來,這一樣事不要做,這一樣事不要做。假設(shè)說五戒,不要做這五種事,把這五種非法的事除掉,沒有這種罪過,就是有功德。我相信,我相信佛說的對,我愿意這樣做,我受這五種戒,除掉這惡事,做善事。有信,有信心,有歡喜心,決定這樣子,你先有這個志愿,然后經(jīng)過一個儀式,通過一個儀式,那么你用這個斷惡修善的志愿,去奉行這五條戒,通過這個儀式做完了,你這志愿,你這個身口意的誠懇心,通過這個儀式,你這個心這樣活動的時候,就從這個境界,這就是色法,就生出來一種功能,儲藏在你心里頭,這個就叫做律儀色。你有了這個律儀色的時候,這種錯誤事情我不做,他就有止惡行善的功能、作用,叫律儀色。當(dāng)然你受這個戒是盡形壽,這個生命存在一天,我就不犯這個戒,那么這個色,在你生命里面就盡形壽的存在,等到生命破壞了,結(jié)束了,這個色也沒有了。你若受了菩薩戒不是,受了菩薩戒,這個律儀色是盡未來際也不壞,因為你受戒的時候,你的發(fā)愿,你的志愿就是說是盡未來際,不是說盡形壽,盡形壽只是這一個生命,盡未來際就是無窮盡的繼續(xù)下去。所以這個律儀色有長有短,這個律儀色也是意所取色,當(dāng)然與前五根有關(guān)聯(lián)。〔二〕、不律儀色還有一個不律儀色,不律儀色就是非佛教徒,有邪知邪見的人,他認(rèn)為做惡事是對的,他愿意做惡事。殺豬或殺羊,做種種惡事的,以那個為職業(yè)的,歡喜那樣做的。那么有那樣的志愿,有那樣的歡喜心,也就在自己心里面成就了一種功能,也就是色法,也是無表色。他不能夠,像我們行、住、坐、臥,或者我們憤怒了,怒發(fā)沖冠,眉毛動,揚(yáng)眉瞬目,表現(xiàn)出來的形象,我們可以看見的,那么這是表色──表現(xiàn)出來。這個律儀色、不律儀色,是儲藏在心里面的,不能表達(dá)出來,所以叫無表色。這是不律儀色!踩、定自在所生色第三個是定自在所生色。定自在所生色是什么呢?就是得了禪定的人,最低限度你要得到色界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最低限度你要得四禪。得到這個禪定以后,你對于世間上這個色法,有自在的力量,隨時你心里面想要怎么變現(xiàn),就怎么變現(xiàn)。這個變現(xiàn)有兩種,一種是已經(jīng),這里面有了,有了一種物質(zhì)。譬如說這里面現(xiàn)在有一個面包放在這里,有一個面包,他說現(xiàn)在有十個面包,這就是十個,就添了九個;蛘哒f面包,他說這里面是塊黃金,那么這個面包就成了黃金了。根本沒有面包,他說有,沒有就是有,可以由無而有,已經(jīng)有了,也可以隨他心轉(zhuǎn)變,那么這就是定自在所生色。那天我們說目犍連尊者降伏外道,在河的上面變現(xiàn)一條橋,原來沒有橋,他的神通變現(xiàn)一條橋,這一條橋是怎么來的呢?就是定自在所生色,就是禪定的力量,也就是神通,也就是他的定的力量變現(xiàn)出來,但是那個色,那個物質(zhì),隨那個現(xiàn)神通禪定那個人的心里來決定的。這一條橋,佛和這些大比丘在上面走,這個橋能承載這些人過去,但是別的人走可是不行,別的人在上面走,就掉在水里面去了。這個橋的作用也隨有禪定這個人,現(xiàn)神通這個人來決定,這都是定自在所生色。這里面也有深淺的不同。定自在所生色,當(dāng)然這是第六意識,不是前五識,所以也叫做意所取色。這是約六根、六識來分類,分這么幾種色,清凈色、清凈取色、意所取色。
一、業(yè)所引色
這么講。要是統(tǒng)起來講,也可以不這樣說。統(tǒng)起來說,可以這樣說,是業(yè)所引色、定所引色,也可以說生,定所生色、圣出世間善所生色,這個無漏的境界也包含在內(nèi)。業(yè)所引色,就是我們欲界的人,色界天的人,在這兩個范圍內(nèi)的眾生,他的這個生命體,和外面的世界都是業(yè),他的業(yè)力所創(chuàng)造的。像地獄里面的猛火,種種受苦的境界,都是他們罪業(yè)變現(xiàn)的。說有沒有地獄,也可以說沒有,也可以說有,你沒有罪業(yè),就沒有地獄。有那樣特別惡的罪,那么就變現(xiàn)出來地獄,來自己受苦,那么這都是業(yè)。
二、定所引色
色界天上的人,他的生命也是他的業(yè),他也有物質(zhì),有這個生命。無色界天的人,因為這個人,得到四禪的時候,他不高興這個有形相的身體,他要破壞這個身體,不要有色,唯獨(dú)是識,唯獨(dú)是心──第六意識。那么他這樣子修行成功了,他得到的那個生命,就但是意識,沒有眼耳鼻舌身,沒有有形相的、物質(zhì)的生理的身體。但是這一類有禪定的人,就是無色界天的人,他沒有這個業(yè)所引色,但是他若想有有形相的身體也能。定所引色,他能在他那個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在那個禪定作意,他能變現(xiàn)出來一個身體,變現(xiàn)種種的物質(zhì)的境界,他能變現(xiàn)。
所以無色界天的人,如果他是相信佛法,能接受佛的教化,他聽佛說法的時候,他也可以有個身體,那么那個時候,他這個色,那個生命色,是定所引色,他也隨時也可以廢掉他,我不要了,又回復(fù)到原來的第六意識境界,也可以那樣子。這兩種都指世間上的,我們凡夫世間上的世界
三、圣出世間善根所生色
圣出世間善根所生色,就是不是凡夫世界,是圣人的世界,屬于他受用土、實(shí)報莊嚴(yán)土。這個無漏的,沒有惑業(yè)苦,所有的煩惱都除掉了,那無漏的戒定慧,無漏的六波羅蜜的功德,所變現(xiàn)的那個色,變現(xiàn)的物質(zhì),變現(xiàn)的生命,那樣的色,不是有漏的境界。凡圣同居土的世界,有圣人,也有凡夫,但是超過了這個世界以上,像智者大師說的方便有余土、實(shí)報莊嚴(yán)土,那就是圣出世間善根所生色。所以這個物質(zhì),不但凡夫世界,出世間的佛菩薩世界,也是有的;但是那個物質(zhì),可是和世間有不同。
好像是《無量壽經(jīng)》上講:阿彌陀佛國,世界上人的身體,在日光的光明之下,沒有影子。我們這個身體,遮住光明的時候,就有影,但是阿彌陀佛世界上的人的身體,沒有影子。各式各樣的業(yè)力,各式各樣的功德,造成了各式各樣的色、各式各樣的物質(zhì),這都叫做色蘊(yùn)。
以下講受蘊(yùn)。受蘊(yùn)的受,是領(lǐng)納的意思。這個領(lǐng)納,我們?nèi)粘I系纳睿苁煜み@件事。就是我們的清凈色、清凈所取色。我們的六根,和外面的境界一接觸的時候,我們有感覺;蛘哂邪矘返母杏X,或者有憂苦的感覺,或者有不苦不樂的感覺,這都叫做受。可是主要的說法,應(yīng)該是受果報。我們造了惡業(yè),就受到三惡道的受。業(yè),有福業(yè)、非福業(yè)、不動業(yè)。我們造了福業(yè),就招感福德的境界,就受安樂的受;我們造了非福業(yè),非福業(yè)就是罪業(yè),就受三惡道的苦惱;我們造了不動業(yè),我們就會受到禪定喜樂的受。
福業(yè)、非福業(yè)、不動業(yè),應(yīng)該是在色受想行,在行蘊(yùn)里面講,但是與受有關(guān)系,提到了,我就講了它。福業(yè),就是能得到可愛樂果報的一種業(yè)力。我們做了功德的事情,做了對人有利益的事情。以慈悲心,做了利益人的事情,這就是福業(yè)。非福業(yè),就是損害人的,做了有罪過的事情,就招感了不可愛樂的果報。這種果報,人都不歡喜,這就是三惡道的果報,就是受到苦惱的感覺。我們?nèi)碎g的人,應(yīng)該算是福業(yè),但是我們?nèi)碎g的人,不全是快樂,也有苦,所以是雜受,不純是快樂,有苦有樂的。
不動業(yè)怎么講呢?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定業(yè)。我們修習(xí)禪定成功了,叫做不動業(yè)。不動業(yè)的意思,有一個解釋法,不動就是不移動的意思。譬如我們在人間做了功德,做了很多很多的功德,我們應(yīng)該是得到福樂的果報,或者是其它可愛樂的果報。但是臨命終的時候,這個因緣變化了,有惡知識影響我們,我們有了惡心,這個福業(yè)就不能得果報,就生到痛苦的地方去了,轉(zhuǎn)變了,就是移動了,有這種情形。這個人的一生,做了很多很多的惡事,但是臨命終的時候,有好的因緣。臨命終那一短短的時間,有好的因緣影響他,他生了善心,生了慚愧心,生了很強(qiáng)的善心,喔,一生做的惡業(yè),就放在一邊,不發(fā)生作用,就往生到安樂的地方去了,能變動。
你得到的果報,和你做的事情,有變動,是動業(yè)。如果你修色界定,你得到色界四禪了,或者你得到無色界四空定,你在人間這樣做成功了,臨命終的時候,決定是生到色界天,或生到無色界天,是不可以變動,所以叫不動業(yè)。但是其中也有例外的情形,就是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比丘得了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得到這殊勝的禪定,他心里很快樂。他自己得初禪的時候,就認(rèn)為得初果;二禪的時候,得二果;三禪的時候,得三果;得四禪的時候,認(rèn)為得四果,得阿羅漢果了。得了阿羅漢果的時候,他認(rèn)為:我所作已辦了,我的大事已畢。他心里很快樂,可是臨命終時的境界有變化。得阿羅漢的人,臨終的時候,就是入于不生不滅的境界,就是入無余涅槃了。但是得四禪的人不是,得了四禪以后,死亡以后,有中陰身出來,由這個中陰身往生到天上去。這個修行人,他自己感覺不對,感覺自己沒有入無余涅槃,怎么會有中陰身呢?喔,這是佛說謊話,沒有解脫這件事。他就從這里,思想就轉(zhuǎn)變了,有很大的瞋恨,就謗毀佛法,謗佛、謗法、謗僧。他這樣的惡心一出現(xiàn),往生四禪的中陰身,息滅了,往生地獄的中陰身出現(xiàn)了,就下地獄了。
所以這不動業(yè),就是這件事例外。不動業(yè),在初禪、二禪、三禪的人,都是喜樂,他的受是快樂的,有喜樂的感覺。到四禪以上,是舍受,是不苦不樂的感覺。所以說色受想行識這個受蘊(yùn),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是包含三界在內(nèi)的。這是受蘊(yùn)。
凡夫的受就是這樣子,若是圣人的受,是不系受。我們凡夫有受的時候,心都是為受所系縳。你受苦的時候,為苦所惱;受樂的時候,就愛著這個快樂,愛著這個快樂,就為樂受所系縛,而生出來愛的煩惱。不苦不樂受就是四禪以上的眾生,是不苦不樂。他這個不苦不樂的境界,其實(shí)也是苦惱境界,并不是好境界,因為這里邊有很多很多的惑業(yè)苦,包藏在里邊,并不是真實(shí)的解決問題,沒能度一切苦厄,但是眾生自己不知道。這里面都有系縛相,沒得解脫。唯獨(dú)是阿羅漢、佛、菩薩這些圣人,不系受。六根和六境接觸的時候,他心里面沒有系縛,所以不系。這也叫做明觸相應(yīng)受,就是一切的圣人有真實(shí)的智慧,他的心和智慧在一起的時候,遇見一切境界,他遇見不順心的境界,他不苦惱;遇見順心的境界,他也不歡喜,無喜亦無憂。
在《法句經(jīng)》上有一個偈頌!斗ň浣(jīng)》上贊嘆阿羅漢有這么四句話:「彼等諸漏盡,亦不貪飲食」。彼阿羅漢,他的煩惱都已經(jīng)除盡,貪煩惱、瞋煩惱、愛煩惱,貪、瞋、癡、慢、疑,各式各樣的煩惱都除掉了。但是他這個身體還存在,還要飲食,還要托缽化緣。雖然有飲食,他不貪著。亦不貪飲食,好吃的,不好吃的,他不分別!缚諢o相解脫,是彼所緣境」。他那個心在什么地方活動呢?他的心不在貪瞋癡上活動,他觀察一切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一切一切變化的境界,都是空的,都是無相的,都是無我的,他就分別這個境界。他在這上面活動,就把一切煩惱的境界都解脫了?諢o相解脫,是彼所行境。是他心里面活動的境界!溉瑛B飛虛空,蹤跡不可得」。就像鳥在虛空里飛,你看不見牠有蹤跡。我們?nèi)粼谀嗤恋牡缆飞献呗罚陀雄欅E,但是鳥在虛空飛,就沒有蹤跡。就是他那個心在空、無相上活動,也是沒有貪瞋癡的境界。過去的事情,他不留戀;未來的事情,他也不希望;現(xiàn)在的境界,他也不執(zhí)著,也不愛著。苦惱的境界,他心里也不苦惱;快樂的境界,他心里也不隨著快樂。他只是有的時候聽佛說法,有的時候入定,定有殊勝的快樂。
(此處錄音帶缺錄一段)宗教也很有力量,但是他的智慧廣大、微妙,辯才無礙,他能降伏一切的外道,弘揚(yáng)佛法。有的外道沒有他的智慧大,辯不過他,輸給他了,但是心里面不舒服,就拿刀把他殺死。這時候,提婆菩薩,和他的弟子,在森林里面靜坐。這個外道拿著刀,到他這兒來,就往他的肚子開刀,把他肚子里的腸、胃都拿出來。拿出來,提婆菩薩說,說是你這個人為狂所亂,一切都是空、無相、無我的境界,你這是顛狂,我現(xiàn)在這個袈娑給你,你趕快穿起來,不然的話,你逃不出去,我的徒弟會抓住你。這個人就把他的袈娑拿過來,把它穿上,就走了。
這里看出來,提婆菩薩這樣的境界,他還慈悲,還愛護(hù)這個人。他來傷害他,他還愛護(hù)他。他不像我們一般的人,你傷害我,我最低限度要抓住你,他沒有這樣。「空無相解脫,是彼所行境」,他沒有貪瞋癡的活動。圣人是明觸相應(yīng)受,是以智慧為首,不分別苦樂的境界,無喜亦無憂,這是圣人。圣人和凡夫不同。
想蘊(yùn)怎么講呢?想,現(xiàn)成的文句,是取像的意思。就是第六意識去理解外邊的境界,去理解什么樣的道理;安立種種的名字,能發(fā)出種種的語言,這都是想的意思。說我看見一種動物有四條足,頭上有角,頸子上壟起來。別人說:「這是什么」?「這是一條牛,牠有一個尾」。等到第二次見到,喔,這是一條牛。這就是以前所見聞覺知的境界,所有的名稱,又加到新來的境界上去,這樣子所增長、所成就種種的知識,都是屬于想,都是想的意思。
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我們都有種種的想。按剛才的話來說,就是凡夫的想是顛倒的,圣人的想是不顛倒的,這個意思我不多說了。
行蘊(yùn)怎么講呢?行就是行動。但是這個行動,我們的身體、語言、思想上種種的行動,以心為主,心若不想要活動,身體也不會動。但是這里邊和前面的受想有關(guān)聯(lián)。受到什么境界,想到什么境界,就會自己安排,我應(yīng)該怎么處理?在想。在沒有決定以前,那個不算是行蘊(yùn),決定要這樣做了,雖然還沒有做,但是心里面已經(jīng)決定了,這時候就是意業(yè),這叫做意業(yè)。
煩惱和意業(yè)有什么不同呢?就是決定和不決定的意思。我現(xiàn)在有了瞋心,憤怒,但是還沒想要向?qū)Ψ讲扇⌒袆,不決定,那個是屬于煩惱。我決定要對這個人怎么損害,這時候叫意業(yè),就是思心所;有了決定以后,發(fā)動出來行為,在身體上有行動,叫身業(yè);在語言上表達(dá)出來,叫語業(yè)。加起來就是三業(yè)──身、語、意。這就是行蘊(yùn)。
若是我們修學(xué)佛法,有出離心,有厭離心,有發(fā)無上菩提心。修學(xué)戒定慧,修學(xué)六波羅蜜,修學(xué)八正道、三十七道品,這是向于無漏業(yè)。
識蘊(yùn),識是了別的意思。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我剛才分別過前五識和第六意識的差別,但是意識的作用很大。識和受想行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呢?受想行就是識的作用,識是受想行的體。這個識接觸到境界的時候,會有受,有想,有行。離開了識,那會有受想行呢!
《成唯識論》說到一個譬喻很好,說是水被風(fēng)吹而有波浪。這個水就是識,波浪就是受想行,他們是不能分離的。但是識里邊還有其它的意思,到下文再講。
一、善識
這個識,在我們欲界的人來說,一共有四種識。色界天、無色界天有三種識。有善識、不善識、有覆無記識、無覆無記識,我們欲界的眾生有這四種識。
善識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他從信心所、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與這些善心所和合的時候,那叫做善識。善就是我們能夠做利益人的事情,這就是善識。
二、不善識
不善識,我們欲界的人有的時候有惡心,無慚、無愧、貪、瞋、癡這些活動,這就是不善識。
三、有覆無記識
第三種是有覆無記識。無記,就是不能分別它是善,是惡,所以叫無記。覆,是遮障、障礙的意思。佛法里面所謂障,就是能障礙圣道,障礙你不能成為圣人,你有這件事,你就不是圣人。能障礙圣道,能隱蔽你的清凈心,所以叫有覆。
有覆無記識是指什么說的呢?就是我們微細(xì)的識里邊。識有粗顯的,有微細(xì)的。我們沒有睡覺,我們這樣子活動、說話、做事的時候,這個識是第六意識,很明利的,是粗顯的,我們自己也能感覺到。還有一種是微細(xì)的,你不容易覺知到的,就像我們睡覺的時候,也沒有作夢,什么也不知道,但是這個時候還有識,識還存在的。
就說滅盡定,滅盡定說是識沒有了,但是識不離身,識還沒有離開他的身體,還有識,但是很微細(xì),很不容易覺知到,是微細(xì)的識。這個微細(xì)的識,就是細(xì)意識。這個細(xì)意識里面,有我見、我愛、我慢、我癡,還有這么多的煩惱。但是因為那個識非常的微細(xì),這個煩惱也隨著很微細(xì)、很微細(xì)的,不明顯,所以說無記。雖然說無記,但是他還是有這些障礙,所以叫有覆。
無覆無記就是我們的前生的業(yè)力招感果報識,果報識是無記的,沒有這些煩惱。這在唯識的經(jīng)論里面講,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無覆無記,沒有煩惱;有覆無記識就是第七識。這在唯識的經(jīng)論里面這樣分別,但是在《般若波羅蜜經(jīng)》里面,不說有第七識,也不說有第八識,就說第六識。但說有這四種識:善識、不善識、有覆無記識、無覆無記識。我們欲界眾生是這樣子。
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眾生,他們有三種識,就是沒有不善識。欲界的眾生惡心強(qiáng),善心弱;上二界的眾生,善心強(qiáng),惡心很軟弱、很軟弱,所以他們沒有不善,他們的境界很如意。他們就入禪定,禪定已經(jīng)是果報得到的禪定。隨時可以入定,當(dāng)然有的時候也有掉舉。他很快樂,他沒有惡心,痛苦的時候也沒有惡心。所以他們只有三種心。
剛才我們說受的時候,說圣人的境界,圣人的識是無漏識,是明相應(yīng)識,就是無漏智慧相應(yīng)的識。
色受想行識這五蘊(yùn),在經(jīng)論里面解釋很多很多,若是完全講,要很多很多時間,我不想多講,就講這么多。
「照見五蘊(yùn)皆空」,「照見五蘊(yùn)」說完了,現(xiàn)在就講「皆空」,說空的意思。這個空,應(yīng)該分兩部分,一個是我空,一個是法空。我們先講我空。什么叫做我呢?我們通常說話,我們常說我,常是用這個字。我們不學(xué)哲學(xué)的人,也沒學(xué)過佛法的人,就認(rèn)為這個身體是我,很現(xiàn)成的就是這樣講?墒侨羰亲屑(xì)地分析,事情就不是那么簡單。
現(xiàn)在先講「我」的定義,什么叫做我?《阿含經(jīng)》上,和《瑜伽師地論》里面,和《大智度論》里面說得很清楚,就是常恒住、不變異的,那叫做我。常恒住是永久的存在,它沒有終了的時候。不變異,就是不變化。其它的境界,種種的事情怎么變化,它不受影響,它不變異。不變異,有個「自主」的意思。我這樣決定,就是這樣決定,你不能影響我的,有自主的意思,所以叫不變異。常恒住、不變異,有主宰性的,叫做我。
我們先認(rèn)識到我的定義,然后用這個定義,在色受想行識上觀察,有沒有這個我?如果沒有,這叫我空;如果有,那就叫有我,不叫我空,應(yīng)該是這樣解釋。
剛才說的色受想行識,在佛法里面解釋,都是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都是有生有滅的。色法有變壞義,是有生有滅;受、想、行、識也都是有變壞。我們的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前五識有的時候起作用,有的時候不起作用。我們的第六意識一注意,講話的時候,雖然眼睛還在那里,但是已經(jīng)不見了。你本身一注意什么事情的時候,耳雖然在,但是不聽聲音。不聽聲音,耳識那時候不起了,他也有生滅。第六意識也有生滅的變化,也有生滅的不同。
剛才說細(xì)意識,這個微細(xì)的意識,實(shí)在就是意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那個意根。有六根,有六境,有六識。說六識,這個第六意識,就是我們現(xiàn)在自己能感覺到這個明了性,這是第六意識。說那個微細(xì)的意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那個意根,這是兩回事,當(dāng)然互相有關(guān)系。
第六意識也很明顯是有生滅的,若是入了滅受想定,第六意識就不起了,就是滅了,但是意根還在,所以說識不離身。在唯識的經(jīng)論上,你入了滅受想定,你的阿賴耶識還在。識不離身,這個識是什么?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如果要離開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就壞了,地水火風(fēng),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這里面的生理組織就敗壞了,就不可能再活了。
但是微細(xì)的意根繼續(xù)存在的時候,仍究是沒有死。所以佛教里面說人的死與生的不同在那里?不是第六意識生滅的變化,不從那里講。就是阿賴耶識存在,這個人就
是活人;如果阿賴耶識走了,實(shí)在也就是滅了,阿賴耶識也是有生滅的,滅了,這個身體就不是有情了,就是無情物了,就是地水火風(fēng)。
所以從這一方面說,不管是前五識也好,說第六意識也好,說第六意根也好,說阿賴耶識也好,都是有生滅的,不是常住的,沒有一個常住的我。沒有一個常住的東西,那么你認(rèn)為有一個常住的我,就不對了!沒有我可得。
我們執(zhí)著有我,這個說法很多,主要就是兩個說法,一個是色受想行識是我;一個是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有一個我,F(xiàn)成的話,就是即蘊(yùn)是我,離蘊(yùn)是我。這個即蘊(yùn)是我,很明顯地不對,因為色受想行識都是有生滅的,都是因緣有的,因緣離散了,這個身體就是要壞,連識都壞了,那里有常住不壞的我呢?沒有。
說是另外有一個我,另外有一個我,這個地方也有問題。在《中觀論》上問:「一合相而知」。你用什么行相知道有一個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有一個常住不壞的我呢?說是能見色,聞聲的這個,我能感覺苦樂的這個,我會走路的這個,這個就是我。其實(shí)這個不是,能見色聞聲的是,就是眼根、耳根,眼識、耳識。會走路的是身體的風(fēng)道,血管這個血流通地正常,第六識他要動,就會走路,不是有一個我在那里指揮,才會走路。
另外一個譬喻,在這個地方,《中觀論》上不說那么多,就說「一合相而知」。佛在世的時候,當(dāng)時的外道,所說種種我的相貌,都是色受想行識的相貌,另外提不出來單獨(dú)我的相貌,所以不能建立我,不能建立離開色受想行識有一個我。
在《顯揚(yáng)圣教論》上用一個譬喻來破外道的我。如果有我,這個我在什么地方。空f是在色受想行識里面住。在這里住,怎么樣住法?說是像人在房子里住似的!讹@揚(yáng)圣教論》的作者說:「如果這樣子,主人他可以離開這個房子出去」。房子還在,主人可以出去?梢猿鋈ィ@個身體的色受想行識還在,這個我可以不在這里。不在這里,那么這個人的色受想行識還可以活動,那么要我做什么呢?要那個常住的我做什么?那就沒有作用。說這個主人離開這個房子,到別的地方去,他也可能死掉了。在譬喻上說這個人是死掉了,這個我也是無常的,就和常住我的定義不合了,所以不能說有我。
另外一個意思,他譬喻薪和火的意思。像火在薪,木材能燒火,火就在木材里面。說這個我就在色受想行識里面。這樣子,火不能離開薪,單獨(dú)地存在,它不自在,不能單獨(dú)存在,「我」不能離開心單獨(dú)存在。薪若燒光了,火也就沒有了。色受想行識如果滅了,也就沒有我了,這樣子講我,也是無常的,不符合常恒住、不變異我的定義,也沒有我。
他又說:如燈發(fā)出光明,光明在燈上面;就像我在色受想行識里面一樣。燈油盡了,也就沒有光明了,光明也是生滅的。這和常住的我也不對勁。所以即蘊(yùn)是我,離蘊(yùn)是我,都是找不到我的,所以叫做我空──我是沒有的。沒有我,我們平常說有我,說我是什么呢?就是依色受想行識假立一個我,是假立的我名,有「我」的假名字,叫做我,并不是有一個獨(dú)立、自在、常恒住、不變異的我,所以叫做我空。
上一次講的我空的道理,我想再簡單的說幾句。我們眾生的生命,佛簡單地說明他,是由色受想行識五蘊(yùn)組織成的。我們眾生因為有無明,不知道真實(shí)相,就自然而然的認(rèn)為五蘊(yùn)是我。或者是認(rèn)為色蘊(yùn)是我,或者認(rèn)為受蘊(yùn)是我,或者認(rèn)為想蘊(yùn)是我,或者認(rèn)為行蘊(yùn)是我,或者認(rèn)為識蘊(yùn)是我。我們一般的人習(xí)慣上這樣子執(zhí)著,并沒有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印度,與佛同時的外道,他們有深入的觀察。他們認(rèn)為五蘊(yùn)里邊是有一個真實(shí)的我,這個我是常恒住、不變異。常恒住、不變異的這個我,或者是即蘊(yùn)是我,或者是離蘊(yùn)是我。一個即,一個離的不同。
佛不同意這個見解,說這個見解不對。佛說這個色受想行識,都是有生有滅的。有發(fā)生,也有破壞,不是常恒住、不變異的,所以沒有我。按我們通常心理說,把這個我加上「本來」兩個字,他是從本以來就是我,不是由外來的。由外來的,不是我,本來的這一個是我?墒欠鹫f:「本來什么也沒有」,也是沒有我的。這個意思在法空里面再講。現(xiàn)在簡單說,就是色受想行識,是敗壞法,是磨滅法,是有生有滅的,里邊沒有常恒住、不變異的我,所以叫做我空。大要就是這樣。
現(xiàn)在開始講法空。不執(zhí)著五蘊(yùn)里邊有我可得,但是認(rèn)為五蘊(yùn)──色受想行識有真實(shí)性,那就叫做法執(zhí)。有我執(zhí),也有法執(zhí)。執(zhí)著法有真實(shí)性,叫做法執(zhí),F(xiàn)在說法空,就是破除去法執(zhí)的意思。
執(zhí)著五蘊(yùn)有真實(shí)性這種話,應(yīng)該再明白一點(diǎn)說,說真實(shí)性,是對虛妄性說的。對著虛妄說真實(shí),對著真實(shí)說虛妄。怎么叫做真實(shí)?怎么叫做虛妄?是凡是有自性的,就叫做真實(shí);沒有自性的,就叫做虛妄。有自性,或者說自性有;無自性,或者說自性空。
現(xiàn)在說法空,就是色受想行識,都是自性空的,所以叫做法空。自性怎么講呢?在這兩個字上面說,就是自己的體性,它本身有它自己的體性,就叫做自性。舉一個例子來說,譬如我們穿衣服的布。一般說,我們用棉花紡成紗,由紗再織成布,或者說里縷而成布。因紗而成布,在佛法現(xiàn)成的話,就叫做緣起有、因緣有的。如果不用紗來織,這個布自己就有了,這個布就叫做自性有。不需要紗的因緣,不需要人,不需要什么機(jī)械,這個布自己就有,那叫做自性有。也等說是自然有,是自然而有的。這個有不是由因緣有的,它自己就有,那叫做自性有。如果沒有紗,沒有機(jī)器,沒有人,沒有這些因緣,這個布就沒有,這叫做自性空。
色受想行識都是因緣有的,它沒有自性,所以叫做五蘊(yùn)皆空。說自性,就是不是由因緣有的,是什么時候有的呢?這是沒有頭的,從無始來就有。若是由因緣有的,因緣變化了,它也會隨著變化。不需要因緣有,因緣變化了,它不變化,所以它是常恒住、不變異的,也就是從本以來就是有的,這個就是我。
常恒住、不變異,所以也就叫做自性。我們在色受想行識上看,又不是這樣子。我們身體這個色,生理的組織,生老病死的境界,很明顯的是有變化的。所以色蘊(yùn)沒有我,色蘊(yùn)本身也沒有自性,它是不可得,是空的。 受,或者是樂受,或者是苦受,或者是不苦不樂受,是因為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了,才有樂的感覺、苦的感覺、不苦不樂的感覺。這就是由因緣有的,沒有這些感覺的時候,那還有受呢!所以受也是自性空的。
想,想是心去認(rèn)識,去觀察一切法的行相,去觀察它變化的情況,是怎么有的,是怎么沒有的;是有損,是有益。種種的情況去思惟它,那叫做想。這也就是緣起有,緣起有,也就是自性空。
行,我們做福德的事情,做非福德的事情;或者修禪定,修不動業(yè)。福業(yè)、非福業(yè)、不動業(yè),也都是因緣的境界,所以也都是空的。
唯獨(dú)是識,識怎么樣說他是自性空呢?識是由意根,意根是由業(yè)力招感的果報,這個果報的意根,是常相續(xù)不斷的。一開始有這個生命的時候,這個意就成就了,一直到死亡以前,意根的果報一直存在。等到死亡的時候,意根就結(jié)束了。他也是因緣有的,這個因緣有的意根,和一切法接觸的時候,才有識發(fā)生出來。所以識也是因緣有的,離開這些因緣,識也是自性空的。所以照見五蘊(yùn)皆空,沒有一樣能夠常恒住、不變異的。
《阿含經(jīng)》里邊,為五蘊(yùn)還說一個譬喻。說色蘊(yùn)就像聚沫似的,像水跟水相蕩激的時候,就出來沫。人的四大組織成的身體,就像那個沫一樣,是一個小泡,一個小泡連結(jié)起來,和合起來的。在生理學(xué)上,也說細(xì)胞,也和那相似。所以這個身體是不堅實(shí)的,像聚沫似的。
受如浮泡。這個浮泡比聚沫的泡大一點(diǎn),像初下雨的時候,洋灰地上一個泡一個泡起得很快,很快就起了,也很快就滅掉。人受苦、受樂的變化,和那個相似。
想如陽焰,夏天天氣熱的時候,我們看地面上好像有水似的,其實(shí)沒有水。心里面這個想,也類似那種情形,也不是真實(shí)的。
行如芭蕉,芭蕉樹,你撥掉把它一層一層的葉子去掉了,到最后也沒有一個真實(shí)的東西。這個行也是這樣子,就只是心理和生理,和種種關(guān)系的變化,它也沒有真實(shí)性。
識如幻事,識像幻化的事情一樣。幻術(shù)師利用稻草,利用木頭、石頭能變化出來一只大象,變化出房子,變化出金銀珍寶。這些變化出來的東西都是不真實(shí)的。我們的識,由根和境界的接觸,出來的識也都是這樣子,都是不真實(shí)。在這個不真實(shí)里面,我們能這樣子思惟、觀察,能把我們原來的,平常執(zhí)著什么都是真實(shí)的心理,能減輕很多。從這個不真實(shí)里邊去觀察它的自性空,就可以照見五蘊(yùn)皆空。說自性,實(shí)在也就是本性空的意思。我們這樣去解釋五蘊(yùn)皆空的意思,在經(jīng)論上是這樣解釋的。我們?nèi)绻菑娜扩ぉみ^去、現(xiàn)在、未來,從三世上去觀察,好像更親切一點(diǎn),更能親切去理解到五蘊(yùn)皆空的意思。我們過去的生命,在現(xiàn)在來看,己經(jīng)不存在了。不存在,在自性空上看,那也很明顯的就是自性空,可是我們還是不大感覺是自性空的,F(xiàn)在的生命,很活潑的存在,行、住、坐、臥,說話,做種種事情,我們說他是自性空,更不容易明白。若說未來的生命,好像能容易體會到。未來的生命,他的因緣還沒有和合,還沒有成就。因緣沒有成就,如果它有自性的話,現(xiàn)在也應(yīng)該是存在的。我們現(xiàn)在看它不存在,這正好是自性空的意思。在現(xiàn)在來觀察未來的生命,猶如虛空,沒有一點(diǎn)生命可得。我們現(xiàn)在的生命,若在過去的時候看,就像現(xiàn)在看未來的生命一樣,也是猶如虛空。無色,無受想行識,無有少法可得,猶如虛空。你設(shè)想這件事,就能體會到它是無有少法可得的。得無生法忍以上的大菩薩境界,無量劫的修行,他們的智慧利,不管是過去的、現(xiàn)在的、未來的;是心法,是色法;是眾生法,是佛法。他都能通達(dá)它是看性空的,很自然的,很容易的,能現(xiàn)出來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在那個無分別的智慧里邊,能顯現(xiàn)出來。我們普通的凡夫,沒有那么修行過的人,只是從語言、文字上去了解。如果是由聞慧再加上思慧,也應(yīng)該體會到,也應(yīng)該能了解一切法是自性空的。僧肇法師,鳩摩羅什法師的學(xué)生,他說一個譬喻,他說:「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大正藏四十五卷153頁c欄)。「譬如幻化人」,幻術(shù)師假藉一個什么東西,假藉一枝草,或一個木頭,用幻術(shù)把它變成一個人,這個會說話,還會走路,還有什么動作。這個幻化人,我們知道他不是真人,但是有這么一個幻化人。「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這個幻化人不是真的,沒有真實(shí)性。沒有真實(shí)性,所以叫做空,而這個幻化人還存在的。 我們說是五蘊(yùn)皆空,也是這樣的意思。五蘊(yùn)的自性是本性空,是無有少法可得的,但是五蘊(yùn),這個假法,這個虛妄的因緣和合所生法還是有的,只是它的真實(shí)性是畢竟空的。所以說照見五蘊(yùn)皆空。僧肇用這個譬喻,來開示一切法自性空的意思。
「度一切苦厄」,這一句是第四個意思,是能觀利益──能觀察五蘊(yùn)皆空的利益。我們照見五蘊(yùn)皆空做什么呢?一定是有什么目的,不然的話,何必做這件事呢!就是能解脫一切的苦厄!付颉挂簿褪强,就是困難。「度」是解脫的意思,也就是解除的意思,能除掉一切的苦厄。照見五蘊(yùn)皆空的道理,目的就是度一切苦厄。怎么樣才能度一切苦厄呢?就是要照見五蘊(yùn)皆空才可以。
現(xiàn)在我先說明一切苦,一切苦厄都是什么,都是什么苦?經(jīng)論把一切苦的分類,分成兩種苦,一種是世俗苦,一種是勝義苦,分這么兩種苦。世俗苦這個話怎么講呢?就是一般的俗人,也能明白是苦,這個苦的行相粗顯,很明顯,我們?nèi)菀字肋@是苦,這叫做世俗苦。勝義苦,就是圣人才知道,他有殊勝的智慧才能明白這是苦,不是圣人,就不知道這是苦。這個苦的行相比較隱微一點(diǎn),不容易知道。
什么叫做世俗苦呢?就是我們常講的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這一切苦都叫做世俗苦。我們也能知道這是苦,當(dāng)然沒有佛、菩薩圣人知道的那么清楚,可也能感覺到苦。
我們一般說生苦,生有什么苦呢?怎么叫做生呢?拿人來說,就是一投胎的時候,一開始的時候,就叫做生,一結(jié)胎的時候就叫做生。出胎以后也叫做生。這個生有什么苦呢?就是有逼迫苦,在母胎里面很逼迫,不是那么從容自在的。
經(jīng)論里面也提到在胎里邊的人的心理,和事實(shí)上不符合。有幾種情形,有一種人在母始里面,他不知道他在母胎里面,他感覺是在廁所里面,在一個污穢的地方住著。或者是在一個又是風(fēng),又是雨,在不安穩(wěn)的地方住,這個人有這個想法。有的人感覺在一個房子里住,可以遮風(fēng),可以避雨,還不錯。還有的人認(rèn)為是在一個很好的廳里面,在一個花園里面住,這個境界就高一點(diǎn),福德大的人是這樣子。他不知道是在母胎里面,可是事實(shí)上是很逼迫。降生的時候也是很逼迫的,這都是苦。
生苦里面另外還有一種苦,叫眾苦隨逐,有其它的苦隨逐著這個生苦。他本身是苦,還有其它的苦隨著來,那是人么呢?就是老苦、病苦、死苦。因為有生,所以才有老病死,老病死苦是隨著來的。
在《大毘婆沙論》上等于是說一個譬喻,說生苦的事情。他說有一個人在隱密的地方居住,不是在一個很明顯的可以見聞覺知的地方住,是在一個很隱密、很藏隱的地方住,誰也看不見,誰也不知道。但是他有一個好朋友,偏要請他出來,你不要在那里住,請你出來。因為是好朋友請他,他就出來了。出來以后,有三個怨家拿著木杖,拿著刀,拿著劍,就來打他,來砍他,把他搞死了。這個意思就譬喻生苦和老病死苦的關(guān)系,因為有生苦,好朋友就表示生苦,把這個人生出來了,老病死就是那三個怨家。生出來以后,又老又病,然后死掉了。所以若不生,就沒有這回事。
我們一般的凡夫,三界六道的眾生,都是有生,而后又死掉的。死了以后,他不能夠不生,不能在隱密的地方居住下來,他還要再生,生了以后又死。唯獨(dú)是阿羅漢以上的圣人,他們?nèi)绻话l(fā)大悲心的話,他這個肉身死掉了,他可以不生,不生也就沒有老病死。其余的人就不可以,有生,就有老病死。所以生和老病死總是連在一起的,不分離的。所以說老病死苦,也就等于是說生是苦,不生也就不會有這個苦了。在《大般涅槃經(jīng)》上,《大毘婆沙論》上也有,有說明生苦和老病死苦的關(guān)系,也說一個譬喻,這個譬喻,講《金剛經(jīng)》的時候提過,現(xiàn)在我們再說一遍。是說用兩個女人來譬喻生苦和老病死苦的關(guān)系。兩個女人,一個女人到一戶人家,這個主人看見有一個主人來了,這個女人相貌很端正、很美麗,穿的衣服也好。這個女人來了,這個主人就問她,說妳是誰呀?妳到我這里做什么?這個女人說:「你不知道,我是大功德天」。玄奘法師翻譯,翻作吉祥女,以前的翻譯叫功德天!肝医屑榕医写蠊Φ绿臁!笂叺轿疫@里做什么呢」?「我到你這里來,我送給你很多很多的金銀財寶」。這個主人一聽這個話很歡喜,「啊,我真是有福報,能感到妳到我這里來,送給我這么多的財富」。就燒香、供花,恭敬、供養(yǎng)。在這個時候,看見門外又有一個女人,又有一個女人,他一看,這個女人的相貌很丑陋,穿的衣服也很污濁。這個女人來了,這個主人就問:「妳是誰?妳到我這里做什么」?這個女人說:「我的名字叫做黑暗」。玄奘法師翻作黑耳,耳朶是黑的。妳到我這里做什么呢?「我到這里來,是使令你的金銀財寶,這些如意的事情都是衰耗,都失掉,失掉你這一切如意的事情」。這個主人一聽,不高興,就拿著刀說:「妳趕快走,不然我斷妳的命」。這個黑耳女就說:「你這個人愚癡,你沒有智慧」!笂呍趺春浅馕覜]有智慧呢」?她說:「你屋子里的大功德天,是我的姐姐,我是她的妹妹,她到什么地方,我就到什么地方,我和她不分離的。你歡迎她,就得歡迎我,你恭敬她,也就得恭敬我,現(xiàn)在你驅(qū)逐我,不可以」。他回頭來,就問功德天:「外邊的女人這樣講話,她說是妳的妹妹,是不是啊」。功德天說:「是的,她是我的妹妹,她說的都是對的。我到什么地方,她就到什么地方。我到什么地方都是做吉祥的事,她到什么地方,都做破壞吉祥的事,我們兩個常在一起,你要恭敬我,你就得恭敬她」。這個人說:「若這樣子,我都不歡迎,請妳們都走」。這兩個人就都走了。走了以后,就到另外一個貧窮的家里面去,這個貧窮人一看,喔,「妳們兩個,我都?xì)g迎,都在我家住,不要離開」。這兩個女人說:「我到那一家去,人家驅(qū)逐我,你為什么歡迎我呢」?他說:「我歡迎妳,所以我也歡迎她」。歡迎這個姐姐,所以也歡迎妹妹,「其實(shí)我不歡喜這個妹妹,但是因為我愛這個姐姐,因為妳不離開,所以我只好都?xì)g迎」。
這是《大涅槃經(jīng)》這么講。這個意思,姐姐就譬喻生,妹妹就譬喻老病死,生和老病死是不分離的。相信佛法的,程度高的菩薩,對于老病死,都不取著,不愛著生,也就更不歡迎老病死。唯有一般的人,因為歡喜生,所以只好受老病死的痛苦,因為它不分離,這正表示世間的事情都是這樣子,你有歡喜的事情,就表示有不歡喜的事情,所以有生苦,也就有老病死苦。生苦本身是有逼迫苦,而它又有眾苦隨逐。
第二個老苦,這個老的苦,老年人會知道,年輕人自己沒有受過老苦,但是看見老苦?墒遣恢苯咏(jīng)驗,還不能直接親切。在《涅槃經(jīng)》上也有個譬喻,譬如一個水池子,里面有很多的蓮華,微妙香潔,甚可愛樂?匆埠芎每矗銡膺m宜,也很清香,很歡喜。但是忽然間,天上降下大的雹子,頃刻間就把蓮華破壞了。人,老一到來的時候,就把壯年好的境界破壞了,身體的形相,和壯年也不同了。作業(yè)也衰退,能力也不像壯年那樣子;受用也衰退了,味口不是那么好,消化也不強(qiáng)。壯年能受用的事情,老的時候就不行了,受用衰退。壽命也衰退,接近死亡的時候。所以老是很苦的。
病也是很苦的。死,很多人都很怕死,不高興死,所以死也是很苦的。怨憎會苦,與自己有怨的人,還要聚會在一起,這是很苦。不愿意有這種苦,但是我們常與人結(jié)怨,不和人結(jié)緣,我們就是要受這個苦。愛別離苦,可愛的境界,愿意聚會在一起,但是非要分離不可,一分離,心情就憂苦。有很多的憂愁,但是我還要愛,不愛就沒有愛別離苦,還要愛,所以有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我們希求、歡喜的事情,我們要求,求而不能得,所以也是苦。其實(shí)愛別離苦,也就是求不得苦;怨憎會苦也是求不得苦,我求不要聚會,但偏要聚會,這個也是求不得苦,愛別離也是求不得,有什么不同呢?這里有已得、未得的不同。已經(jīng)得到如意的事情,壞了,這時候叫愛別離苦;未得到,而想要得到快樂的事情,追求而不能得,那就叫做求不得苦,有這個不同;蛘哒f愛別離苦是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求不得苦是其它財物的事情,求而不能得。
這七種苦,算是世俗苦。愛別離苦,或者說是人天如意、可愛的果報失掉了,叫做愛別離苦。怨憎會苦,算是三惡道的苦,地獄、餓鬼、畜生,是我們不高興的果報,我們不愿意聚會,不愿意得到那種果報,但是得到了,非要受那種苦不可,這也等于是怨憎會苦。這是《涅槃經(jīng)》這樣解釋,這樣講,就把苦的范圍放寬了。
其次就講到勝義苦,勝義苦是什么苦呢?就是五蘊(yùn)熾盛苦。五蘊(yùn)──色受想行識的苦是熾盛,像火發(fā)出火苗。我們得到色受想行識,拿人來說,我們有的時候感覺很快樂,有的時候感覺很憂愁,有的時候也不感覺憂愁,沒有憂苦,但也沒有什么快樂,是不苦不樂的境界。不苦不樂的境界,在三苦里面就是行苦,有壞苦,有苦苦,有行苦。五蘊(yùn)熾盛苦,實(shí)在就是行苦。壞苦,就是快樂、安樂的事情破壞了,破壞的時候,我們心情痛苦。安樂的事情存在的時候,我們不會感覺痛苦。其實(shí)那個安樂也不是很多,我們?nèi)碎g的事情都是變化的,人的心就會擔(dān)心,擔(dān)心我這個快樂的事情會失掉,這個心也有點(diǎn)苦的味道。快樂的事情失掉了,叫做壞苦。
苦苦,就是苦惱的事情現(xiàn)前了,叫苦苦。苦而又苦怎么講呢?就是苦惱的事情一生起,我們的心情就痛苦。它并不是生了就滅掉了,它還繼續(xù)存在一個時期,存在的這個時期,這又是苦。生起來是苦,住的時候也是苦。若是這個痛苦的事情除掉了,滅掉了,那時候才不苦。所以在生的時候是苦,住的時候也是苦,所以叫做苦苦。行苦,就是沒有壞苦,也沒有苦苦的時候,我們心情是不苦不樂的時候,叫行苦。行苦就是五蘊(yùn)熾盛苦,五蘊(yùn)熾盛,我們沒有感覺有苦,也沒有感覺有苦,也沒有感覺有什么,沒有感覺有樂,也沒有感覺有苦,怎么能說它是苦呢?所以這個地方說是勝義苦。我們一般人感覺不出來苦,要有智慧的人才能知道。《俱舍論》上有一個頌說明這件事。《俱舍論》上有這么兩個頌:「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覺」。眼皮這個毛,放在手掌上面,我們也不感覺有什么。「若置眼睛上,為損及不安」,若把這個眼睫毛放在眼睛里,對眼睛會有損害,我們會感覺痛,而心里不安。「愚夫如手掌,不覺行苦睫」,我們凡夫就像手掌,不感覺到行苦。我們感覺到壞苦,感覺到苦苦,行苦我們不知道!钢钦呷缪劬,緣極生厭怖」。智者就是圣人,有無漏智慧的這些圣人,初果圣人、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和這些大菩薩。這些智者如眼睛,像眼睛里有個睫毛似的,「緣極生厭怖」,很不高興這個痛苦,很感覺到這種痛苦,很恐怖這種痛苦。在佛法以外的外道,他們也感覺到生老病死苦,所以也愿意修禪定,愿意得到四禪、四空定那種安樂的境界。但是他們還不知道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禪定,也都是行苦,所以他們認(rèn)為四禪就是涅槃,認(rèn)為四空定就是涅槃,認(rèn)為那就是最安穩(wěn),最究竟的地方,不知道那就是行苦。唯有佛菩薩圣人知道,行就是苦。行怎么樣是苦呢?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我們眾生,時間是很久遠(yuǎn)又久遠(yuǎn),并不是一百年或幾十年,也并不是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是無始的,沒有開頭的。這么長遠(yuǎn)的時間內(nèi),和現(xiàn)在一樣,就是貪瞋癡。起惑,造業(yè),受苦,就是惑業(yè)苦的流轉(zhuǎn)。我們做了很多很多的惡事,也可能做多少好事。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你看那個人,佛教徒好一點(diǎn),其它的,有宗教信仰的,也好一點(diǎn)。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少數(shù)人也好一點(diǎn),但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是少數(shù),我們從真實(shí)性來講,沒有真實(shí)信心的人不在內(nèi)。沒有宗教信仰,依我們看,你看他二十四小時,除了睡覺以外,是做善事多?或是做惡事多?你若給他算算這帳,就知道人造罪造得多,做善事做得少。做過的這些罪,這些煩惱,這些罪,都還在色受想行識里邊。從無始劫以來,你所造的,起很猛烈的煩惱去造種種的惡事。那些煩惱,那些罪障,一點(diǎn)也不會失掉的,都在這個色受想行識里邊,一個一個的傳到現(xiàn)在。這些業(yè)障、罪障,不知道什么時候它發(fā)生作用時,就得果報;蛘呤乾F(xiàn)有的果報上去受苦,或者是這個果報結(jié)束了,重新去得一個苦的果報。這些苦的果報從什么地方來呢?就是在行苦里面,就在色受想行識里面,不過他沒有發(fā)現(xiàn),還沒有發(fā)生作用,我們不大感覺。
我們平常開車,開著這個車在公路上開的時候,很正常,沒有什么不對,但是已經(jīng)出來信號了,這個車有毛病,但是你不修理。雖然有毛病,可是還很正常的行駛。那個毛病正好就表示這個意思,如果沒有信號表示出來,也就是像我們凡夫的境界,不感覺有什么問題,現(xiàn)在可以嘛,不需要有什么宗教信仰。實(shí)在來說,有很多很多的危險性潛藏在里邊,不知道什么時候它爆炸了,就有問題了。行苦是勝義苦,要佛菩薩開示我們才知道,不然我們不知道。
印順老法師他說一個譬喻,說什么叫行苦呢?說我們在輪船里面睡覺,這個輪船在大海里面行,我們在船上睡覺。這個船就往礁上開,頂多還有十分鐘,或十五分鐘就要觸礁,觸礁,這個船就要沉了,但是睡覺的人還不知道這回事,這就是行苦。
苦,有世俗苦,有勝義苦。勝義苦,要圣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yùn)皆空」的人,這些人才知道行苦是很苦。我們信佛的人,有的人有這個心理,我現(xiàn)在年輕,沒什么問題,等我退休的時候,我再修行,我再用功,現(xiàn)在沒有問題。這就是不感覺行苦是苦,不知道什么時候有問題,真是像你想的那樣子,到退休的時候就可以修行了,不一定的呀!時間不像你想的那么樣如意的。
現(xiàn)在是說一切苦厄。度一切苦厄,怎么能夠度呢?這個度,剛才說是解脫的意思,或者是除滅的意思。或者說超越的意思,能超越這一切苦!刚找娢逄N(yùn)皆空」,我們修學(xué)佛法,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度一切苦厄,照見五蘊(yùn)皆空,怎么就能度一切苦厄呢?這個可以從幾方面來說,一個是從根本上說,我們照見五蘊(yùn)皆空的時候,我們就能滅除貪瞋癡的煩惱。滅除了煩惱,就不會再去造生死業(yè)了,不造生死業(yè),也就沒有生死的果報,當(dāng)然是一切苦厄都解除了,這是從根本上說。這是一種解釋。
第二個解釋,我們照見五蘊(yùn)皆空的時候,不要說圣人,就是凡夫,加行位的凡夫,最好是要有禪定,沒有禪定也能解除多少,但是問題還沒有解決。要是有禪定的功夫,你在禪定里面照見五蘊(yùn)的時候,你的心就遠(yuǎn)離這個苦的境界,雖然還在苦的境界里邊,但是你的心和它有距離了,有了距離,你就不苦了,但是要加上禪定,不加上禪定還是不行的。
我們再舉一個小小的事情來比例說明,譬如說我們現(xiàn)在看見有一條大毒蛇,這個大毒蛇張著嘴,觸著舌頭要咬人。我們一看見這個境界,我們通常都是害怕的。譬如說老虎來了,這個老虎餓了很久了,沒有東西吃,牠也很煩惱,牠一看見人,或看見什么東西,牠就要吃。我們?nèi)艨匆姞瓕χ覀儚堁牢枳σ,我們也是害怕,我們有恐怖心,恐怖就是痛苦。假設(shè)這個老虎不是真的老虎,是紙老虎,我們心里的恐怖心就沒有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老虎,是假的老虎,我們就沒有恐怖。
我們照見五蘊(yùn)皆空,當(dāng)然我們要知道一切法是因緣有的,因緣有的,就是假的,不是真實(shí)的。我們沒有禪定的人,我們只是在字面上這樣分別,沒有力量。我們說:因緣生法是假的,它沒有自性,沒有真實(shí)性,所以是假的,隨時會有變動。我們可能會忍可這種道理,相信這個道理,但是沒有什么味道。要是你有禪定力量的時候,禪定使令你心的智慧的力量強(qiáng)了,所以那個時候,用禪定的力量行深般若,照見五蘊(yùn)皆空的時候,這個心能入于法。那個時候,喔,這個老虎是假的,你就真知道是假的,這個力量就強(qiáng)了,恐怖心就解除了,就解除很多。所以照見五蘊(yùn)皆空,能度一切苦厄。知道那是假的,知道那是空的,你的心能入于空的境界,這個苦就減輕了,若入于圣人的境界,那是能度一切苦厄,在苦的境界里面,能夠不苦。如果圣人不入定的時候,初得無生法忍的人,若不入定,他這個心也是散亂。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和外面的境界一接觸的時候,也是感覺苦,感覺樂。但是他里面有智慧,他的第六意識與般若自性空的智慧相應(yīng),他的圣道隨時現(xiàn)前,他的心里面不苦,心里面沒有煩惱,他能忍,他不入定,他的忍力也很強(qiáng),他若一入定,這個苦的感覺沒有了。
我讀《阿含經(jīng)》,佛臨涅槃以前,從其它的地方到雙樹林,佛身體有病,背痛,痛得很厲害。痛得很厲害,佛就說:「我應(yīng)該入無相三昧,把這個苦驅(qū)逐出去」。佛就和阿難尊者,還有很多比丘就坐下來,佛入定,入無相三昧。入無相三昧,佛從無相三昧一出來的時候,不苦了。在《阿含經(jīng)》上有這么一段文。人不是木、石,(木石)沒有覺知性,苦樂都不知道。佛菩薩和一切眾生都是有情,是有心識,有感覺的,怎么能說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樂呢!天氣熱,他就知道是熱,天氣冷,他就知道是冷,不是胡涂,所以應(yīng)該知道這是苦,知道這是樂。但是圣人有禪定的幫助,他可以解脫,能夠度一切苦厄。若是我們凡夫人沒有禪定,信佛的人還是不行,苦還不能度,一定是要「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yùn)皆空,度一切苦厄」,不然是不能度。
這段文,我本來到這里,在我心里原來的意思,就是講完了。但是到這里,我心里又有個妄想。我想到,我們信佛的人,雖然我們相信了佛法,但是我們時常有苦惱。這個地方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我們常念觀世音菩薩,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我們有很多苦惱,我們念觀世音菩薩也能救苦,能除苦的。當(dāng)然也不是一概而論,就是能除苦,也可能你要經(jīng)過一個時期。你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或者是經(jīng)過三七二十一天,或者經(jīng)過七天,或者經(jīng)過三年,這不一定。
說我現(xiàn)在有病,我看醫(yī)生,醫(yī)生沒有辦法治療。沒有辦法了,我就求觀世音菩薩。
如果你心誠懇,觀世音菩薩能解決,能使令你病苦消除,身體能恢復(fù)健康。你并沒有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yùn)皆空」,也能度病苦及其它很多的苦,當(dāng)然什么事,要講道理,要是合理的事情。你求觀世音菩薩,你不合理的事情,觀世音菩薩不可能會滿你愿的,要合理。我現(xiàn)在有很多苦,我只有求觀世音菩薩救我,這觀世音菩薩能。但是這里,我們看其它的經(jīng)論里,很明顯的說到...,我們頭幾天,講觀世音菩薩有十種自在,但是佛菩薩有不自在的地方,是什么呢?就是眾生的罪業(yè)要受果報,佛菩薩不能夠說:「你不用受果報」,不行的。你有罪,你的罪業(yè)成熟了要受果報,就是要受,佛菩薩也無奈何!有的時候,眾生還沒有造罪,但是那種情況的演變,非要造罪不可,佛菩薩也沒有辦法,不能說:「你不要造」,不行!你不能阻止,佛菩薩沒有這個自在力。所以消業(yè)往生這件事...。我也感覺到有些人對于佛法,我都想到,人對于佛法有一點(diǎn)研究,但是這是個問題。佛菩薩能把你的業(yè)消掉了?你自己要努力才能消業(yè),怎么佛菩薩在消你的業(yè)呢?這個道理在經(jīng)論上是有,這么樣講,經(jīng)論是有矛盾的。
我們現(xiàn)在有病,有病,實(shí)在就是有罪,病就是果報。我們念觀世音菩薩能除掉這個病苦,這是消業(yè)?或沒有消業(yè)?是消業(yè)了,這個病苦解除了,或是怎么個道理呢?我自己這么想,我們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當(dāng)然你本身三業(yè)要清凈一點(diǎn),最低限度你的五戒要清凈。你一天還再繼續(xù)造惡業(yè),你說我求觀世音菩薩,這件事不合理,不行,你本身一定要清凈,要有這個條件。
你最低限度有戒律的清凈,你恭敬觀世音菩薩。我們看《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也提倡要素食,也要吃素。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這個時候,我們的心與觀世音菩薩常相應(yīng),以前的罪業(yè)遠(yuǎn)離了。罪業(yè)遠(yuǎn)離了,我們有病苦的這個罪業(yè),得不到幫助。我們現(xiàn)在要造罪,以前的罪業(yè)使令我們得病,我們現(xiàn)在又造罪,罪與罪互相幫助的,罪的力量就大。我們現(xiàn)在假設(shè)說五戒清凈,我們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做種種功德,善業(yè)的力量大起來了。我們沒有造惡業(yè),惡業(yè)的力量就軟弱了,它得不到幫助,它就軟弱下來。這時候,我認(rèn)為有兩個可能,一個就是觀世音菩薩能移轉(zhuǎn),罪是沒有消,但是暫時的放在倉庫里,唯識上說的,放在你的阿賴耶識,這個罪還在阿賴耶識里沒有消,沒有消,它不發(fā)生作用,你的病就好了,能移轉(zhuǎn),這是一個理由。
第二個原因,我們有病,有很多災(zāi)難,拿人來說就是有罪。有罪,我們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這個罪可能到這時候就結(jié)束了,到結(jié)束的時候,這個罪的力量就軟弱了,軟弱的業(yè)力容易消滅。加上你本身的誠懇,及觀世音菩薩的威力,這個罪業(yè)就是消滅了。所以雖然你不是「照見五蘊(yùn)皆空」,也能度一部分的苦厄的。但是這個度一部分苦厄,和你自己轉(zhuǎn)凡成圣不同。這里說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yùn)皆空,度一切苦厄。是你本身成為圣人了,已經(jīng)得無生法忍了。你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你三惡道的業(yè)力完全息滅了,F(xiàn)在生,或者是過去生,造的三惡道的業(yè)力,你得無生法忍以后,這個業(yè)力就是沒有力量,不能牽引你到三惡道去,你成為圣人了,這個時候和念觀世音菩薩能消我的病苦不同,情形不一樣。
甲二、顯義﹝分二科﹞
乙一、修般若行﹝分三科﹞ 丙一、廣觀蘊(yùn)空﹝分二科﹞ 丁一、明不異觀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
前面那一行多的文,是標(biāo)宗,是把《心經(jīng)》的要義標(biāo)示出來,簡單的說出來。以下是第二段顯義,就是顯示般若波羅蜜多的因果之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又得了結(jié)果了,顯示這兩種道理。所分兩科,乙一修般若行,這就是修因,修行。剛才說過,要在禪定里邊,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那才叫做修,才有力量,叫修,不在禪定里面,那只是在聞慧和思慧的境界,不是修慧。修,就是能有效的起了作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在事實(shí)上有效用的,那是叫修。第二段得般若果,得到般若的果,后面說有兩種果。修般若行這一科里邊分三段,第一段廣觀蘊(yùn)空,第二段略觀處界等空,第三段結(jié)顯空義。第一段廣觀蘊(yùn)空里邊,又分成兩段,第一段明不異觀。
剛才念的這一段文,是不異觀。修這個行深般若,怎么行法呢?就是由兩種觀。觀者,想也,就是思惟,心里面思惟,但是是在禪定里面思惟。前面標(biāo)示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不是凡夫的境界,是圣人的境界,但是道理是一樣的,都是觀察不異觀。異是離異的意思,彼此相離,你是你,我是我;此是此,彼是彼,就叫做離。現(xiàn)在不異觀,就是不離,異也有一個差別的意思,此是此,彼是彼,那么就是差別了,F(xiàn)在說不異,就是不差別,不離,彼此不相離。觀,就是思惟這個道理。換一個名字來說,就是真諦和俗諦不異。就是諸法實(shí)相,和這一切有為的緣起法,是不離異的,是不相別離。這樣子思惟這個道理。
「舍利子」,舍利子是個人名。是釋迦牟尼佛聲聞弟子里邊,智慧第一的一位阿羅漢。舍利,不是中國話,它是印度話。印度話,具足來說,叫舍利富怛羅。玄奘法師翻作春鸜(ㄑㄩˊ)(鹙ㄑㄧㄡ),舍利,中國話翻作春鸜;以前人的翻作鹙鷺,都是鳥名?墒歉Q基法師說:玄奘法師翻作春鹙(筆錄者按:《心經(jīng)幽贊》.大正藏三十三冊536頁b欄云:梵云舍利,唐曰春鹙,由母辯才指喻為號)。富怛羅,中國話翻作:
子。舍利子,又是中國話,又是印度話,就是沒有完全翻成中國話,完全翻作印度話,叫舍利富怛羅,中國話就翻作春鹙子,或者翻作鹙鷺子,也有翻作朱子?春鹙這個鳥的眼睛,和舍利弗母親的眼睛相似,所以就稱舍利弗為朱子,稱他母親為舍利,她的眼睛和那鳥的眼睛相似,就用鳥的名字稱他母親叫舍利,他是她生的,所以叫舍利子。第二個說法,舍利弗尊者的父親叫優(yōu)婆提舍,母親叫舍利。就把優(yōu)婆提舍那個舍字拿過來,把母親那個利字拿過來,加起來就是舍利子,在《中阿含經(jīng)》這樣解釋。舍利弗尊者,按現(xiàn)在來說,就是神童。在經(jīng)論上看,舍利弗尊者八歲的時候,當(dāng)時全印度開大辯論的會議,他八歲的時候,他能把其它所有的論師都降伏了。在大的集會,大家都在讀書,你說你的道理,我說我的道理,我能降伏你們一切人,他是最高地位的人。他到十五歲的時候,讀盡了印度南閻浮提所有的書,在全印度,他是最文明、最不得了的大智慧人。他沒有出家時,他看見馬勝比丘說了四句話:「諸法因緣生,是故說因緣,是法緣及盡,我?guī)熑缡钦f」。聽了馬勝比丘說了這四句話,舍利弗尊者就證初果須陀洹。來見佛以后,是第十五天得阿羅漢果。他是佛的聲聞弟子里面智慧最第一的。佛在家時的兒子羅睺羅,出家的時候,他拜弗舍弗為和尚,舍利弗尊者是他的親教師。他是佛座下第一位的轉(zhuǎn)*輪將,舍利弗能代佛轉(zhuǎn)*輪,幫助佛弘揚(yáng)佛法,他有這么一個地位。
現(xiàn)在這個《般若波羅蜜經(jīng)》就是說明智慧的道理,所以佛就招呼他:舍利子。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一開始,佛一開始說法的時候,佛是招呼舍利子的。(以下有一小段缺錄)!干划惪铡,這個色字,我們剛才講五蘊(yùn)的時候提到。在這里就是說色是因緣所生法。在我們?nèi)说纳峡,就是我們的業(yè)力,加上父母的助緣,這時候結(jié)胎。漸漸地六根圓滿,出胎,就有這個生理的組織,這就是色。這個色是因緣所有的,它不異空,它和自性空是不相離異,不是離開了自性空,而有這個色的!缚詹划惿梗孕钥盏牡览硪膊浑x緣起的色法。這是什么意思呢?因緣有的生理組織,它不能夠與自性空分離。因為什么呢?它若不是自性空,就用不著因緣有了,因為色原來本性是空無所有的,它自性空無所有,自性空無所有,才假藉因緣和合,才有這個生理的組織。若是它自性是有的,就用不著因緣有了嘛。所以因緣有的色法,它不能與自性空分開的。自性空的道理,也不能和因緣有法分離的。因為若離開了緣起法,也就不知道自性空,你要從因緣有的法上,才知道它原來是自性空的。你觀察這件事是因緣有的,如果沒有因緣的時候,它沒有了,沒有因緣的時候,沒有這件事,沒有這件事,不就是自性空嗎?就是本性空。所以從因緣有上,能夠通達(dá)它是自性空,若沒有因緣有的事情,就不知道自性空了。所以自性空要假藉緣起法來顯示,所以空不異色。
另外一個說法,我們相信佛法的人,我們?nèi)羰怯辛酥驹,想要做圣人,你怎么樣才能夠成為圣人呢?就是你要見第一義諦,你才能成為圣人,就是見諸法實(shí)相,也就是見一切法空的道理,你就是圣人了。怎么樣叫做圣人呢?「常觀諸法自性空故」,這是《涅槃經(jīng)》上的話。怎么樣才能知道畢竟空呢?就是要在緣起法上,才能見諸法自性空。
《中觀論》上說:「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你不從世俗諦這個緣起法上去修行,你不能夠得到第一義諦,就是不能夠見諸法實(shí)相!覆灰朗浪字B,不得第一義」。一定要從世俗諦這里去觀察,你才能見到第一義諦。所以第一義諦不能和緣起法相離,所以不異。
第一義諦的境界,是圣人智慧的境界,我們凡夫沒有智慧眼,沒有慧眼,所以不見第一義諦。我們?nèi)舨粡氖浪字B上去觀察,我們要從什么地方去觀察呢?沒有第二條道路,只有從世俗諦這個地方開始,才可以去見第一義諦。所以一定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所以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上說:修止觀的時候,要定境修觀。你在什么境界上修止觀呢?智者大師說,要從第六意識,要從這個虛妄的意識上,從這里作門,從這里可以入的。你不能直接觀第一義諦,不可以!直接,你不能觀,沒有無漏的智慧,怎么能觀呢?不可以。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緣起的色法就是自性空的,自性空,就是那個緣起的色法,它們是不相離。色法是自性空,自性空,也就是一切緣起法是自性空的,它們是不相離的。
小乘的聲聞佛法里邊,是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事。觀察它們都是虛偽、不真實(shí)的,這里面沒有常恒住、不變異的我可得。
長時期的修四念處觀,能得阿羅漢果,得無我智。但是在《阿含經(jīng)》里面,我自己這么讀,我也感覺《阿含經(jīng)》還是有《大般若經(jīng)》的道理,也是有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不過這個話不多。在部派佛教這些論,在《大毘婆沙論》、《俱舍論》這些論上面,就沒有這個意思,沒有能夠觀察一切自性空的道理。
這樣說,色受想行識里面沒有我可得,這就叫做法空。色受想行識這個法里面,沒有我可得,這不也是法空嗎!當(dāng)然這樣講法空,法還是有的,法和空還是相離的,法還是有。和這里面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道理還不同。色法本身的自性是空的,這個和色受想行識里面沒有我可得的意思還是有距離的。
阿羅漢入涅槃的時候,就是舍掉了父母所生的身體的時候,他就入于諸法皆空的境界,入于一真法界的境界,離一切有為相,這個時候是一切都是空了。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什么不同呢?這個是沒有入涅槃,就在凡夫的世界,這一切有為的色受想行識,即是空,不需要滅,非色滅空,色性自空。這個和入了無余涅槃而后才空,也還是有點(diǎn)不同。
「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色蘊(yùn)是這樣子,受、想、行、識也是這樣子。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乃至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道理也是一樣。
丁二、明不一觀﹝分二科﹞ 丙一、觀
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全部的《心經(jīng)》,分成三段,第一段是標(biāo)宗,第二段是顯義,第三段是結(jié)嘆。標(biāo)宗這一段講過了,顯義這一段分成兩科,第一科是修般若行,第二科是得般若果。修般若行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廣觀蘊(yùn)空,第二段是略觀處界等空,第三段結(jié)顯空義。廣觀蘊(yùn)空里邊,分成兩科,第一科是不異觀,這一科上一次講完了,F(xiàn)在從第二科明不一觀,從這里開講。
不異就是不相離的意思。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的生命,佛把它分類成為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有的,這個因緣有的色受想行識,和自性空的道理,是不相離的。不相離,所以叫做不異。
不相離,現(xiàn)在再簡單的介紹一下。因緣有的色受想行識,和自性空不相離,因為它原來是沒有的,假藉因緣才有。假藉因緣而有,所以它的自性是沒有的,所以叫做不異,不相離。
自性空,我再多說一點(diǎn)。以前講過,現(xiàn)在再簡單說一點(diǎn)。自性空,相對的說,是自性有,空和有是相對的;說自性有的對面就是自性空。自性怎么講呢?也有一個自然有的意思,不需要有什么關(guān)系、條件,它自然就有了,那就叫自性有。若是不假藉什么條件、什么關(guān)系,它自己沒有,那就叫做自性空。若是自然有,也就不需要假藉因緣而有了。所以自性有,和緣起有是不相待的,是不相依賴的。它本來自己就有了,不需要假藉因緣有。所以自性有,與緣起有不相待,不相依。若是緣起有的,它就是原來是沒有的,所以和自性空是相待的,是相依的。
究竟是自性空?或是自性有呢?《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佛的意思,是自性空。緣起有的事,它的自性是沒有的。這個自性空的道理,是一切圣人的智慧境界,我們凡
夫不明白。他所以是圣人,就是因為他見到自性空的關(guān)系。我們沒有見到一切法自性空,所以我們是凡夫。我們現(xiàn)在的凡夫,平常的人,這個思想,完全是在色受想行識這一切假名字,虛妄的形相上活動,不能到自性那里去。我們?nèi)舻侥抢锶ィ覀円簿统蔀槭ト肆恕,F(xiàn)在佛慈悲我們,希望我們也成為圣人,所以說明這個道理,我們?nèi)粝胍绞ト四抢锶,?yīng)該怎么辦呢?就是修般若行,做不異觀,色受想行識和自性空,是不相離的,從這里去觀察、思惟,這就是圣道,向圣人那里去的一條道路。
《心經(jīng)》告訴我們修行的方法,一開始就是不異,是不異觀,也可以說是空假相待觀。說不異觀,就空和色受想行識是不異的,是不相離。不相離,也就是相待。色受想行識是假法,所以說假;自性空,是空?张c假法是相待的,做這樣的觀察,所以叫空假相待觀。
底下第二段明不一觀,就真空絕相觀。這個真空絕相觀的名字,華嚴(yán)宗也有這個名詞的,但是這里的意思,和華嚴(yán)宗說的不一樣,意思不同。前面說不異,這里說不一,這個意思不同。不相離,但是又不是一體的,它們不是一體,它們又是相離的。說它不相離,又說它是相離的,為什么要這樣講呢?剛才我們說過,我們凡夫想要成為圣人,你一定要從你現(xiàn)在的境界上,開始向前進(jìn),你不能離開現(xiàn)在的凡夫境界,跳到圣人的境界上去。像人倒在地上,你想站起來,你就從你倒的地方站起來,這是合理的。你說你從另一個地方站起來,這個話是謊話,不可能是那樣子。所以一開始修行的方法,就是空假相待,就從你現(xiàn)在這個地方觀察。
但是這個空,這個圣人的智慧境界,這個空,它和這一切假法,又不是一體的。什么理由不是一體的呢?空是平等相,無差別相。色受想行識是差別相,色和受不同,受與想也不同,乃至到識,各有各的行相?墒强站褪菬o差別的。若說它們就是一體的,那么空也應(yīng)該是有差別的,但是自性空,是無差別的,所以它們不是一。
佛法里面說的圣人,他是契會了諸法自性空的道理,他才稱為圣人的。若說這個空,和色受想行識這一切有為法是一體的,我們凡夫就是在這個地方活動,我們凡夫也應(yīng)該成為圣人了,事實(shí)上,我們不是圣人。從這個地方也應(yīng)該會明白,它們不是一體的,是相離的。
圣人見到諸法自性空的時候,他心里面是清凈的,是寂靜的,是沒有煩惱的。若說一切有為法的差別相,有漏法的差別相,就是諸法自性空,那么我們凡夫也見到這種差別的境界了,我們心里面清凈了嗎?我們心里面沒有煩惱了嗎?事實(shí)上不是!所以也可以知道,它們并不是一體的,還是有相離的意思,所以叫做真空絕相,諸法自性空,是無一切差別相的,真空絕相,做這樣的觀察,所以叫做不一觀。
先是做不異觀,不相離;第二個階段,就做不一觀!缎慕(jīng)》上叫我們修行的方法,有這么兩個階級。先是不異觀,第二就是不一觀,下邊還有第三個觀,到那個時候再講。不一觀里邊分成兩段,第一段是觀,就是不一的觀,第二段是遣。
佛招呼:「舍利子」!「是諸法空相」,諸法就是前面的色受想行識?找簿褪乔懊嬲f的自性空,自性空是一切法的真實(shí)相,所以叫做空相。有的地方空性,有的地方也說空相。翻譯的人用這兩個字不那么嚴(yán)格,有的時候用性,有的時候用相,在這里是相通的。就是剛才說的:空是一切法的真實(shí)相,緣起的有法,是一切法的虛妄相。
色受想行識的自性空相,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就是生、滅、垢、凈、增、減的相,是沒有的,所以叫絕相,真空絕相。我先用房子說明這個道理,還是剛才的意思。我們自己問一句:這個房子是怎么有的?是它自己就有的呢?還是有人造才有這個房子?當(dāng)然我們會想:這個房子是有人造才有的,如果沒有人造,這個地方就是空地。沒有造,就有了房子,就是沒有造房子以前,在空地上我們就應(yīng)該看見有房子,但是事實(shí)上沒有房子,可見這個房子是自性空的。有人創(chuàng)造這個房子,造成功了,我們才看見有房子。這個有房子,和自性空怎么講呢?有房子是屬于因緣有的,自性有,因緣有。沒有造房子的時候,沒有房子,可以知道這個房子自性是空的,它自己的體性是沒有的。造好了房子,才有房子,這個房子是因緣有,是假藉條件而后有的,這個有還不是自性有,還是自性空,這個有是因緣那方面有,房子的自性還是空的。你在這個房子看,木頭也好,燈也好,墻壁也好,都是因緣有的,本性上還是沒有的,還是空的。沒有,這個房子用了很多很多的雜件,每一件都是有的,都不是自然有的,所以這個房子還是自性空。在這個自性空上看,沒有一樣是有的。在有上觀察它的自性,它的自性一點(diǎn)也沒。
這就叫做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個生、滅、垢、凈、增、減,就是色受想行識。在自性空上,沒有色受想行識。但是說生、滅、垢、凈、增、減有什么意思呢?這里面有三個解釋法,第一個就是約凡夫說,第二約入了圣位的菩薩說,第三個是約佛來說。生、滅就是約凡夫來講,垢、凈是約圣人說的,是約初入圣位以上的說的,增、減是約成佛的時候說的。這個三個位子,三種資格的人,也可以換一個名字說。在凡夫的時候是染位,他這個時候的資格是染位;到了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以上,是垢凈位;到了佛的時候是純凈位,純是清凈的境界。
我們先講凡夫。凡夫所有的無明、煩惱,無邊的業(yè)障,苦惱的境界,都是具足的,是染污的。這個染污的境界,這個凡夫,從無始劫來,就是長劫的生死輪回。在這里生了,又死掉了,死掉了,又生起來,生起來,又死掉。一個生命,一個生命的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相續(xù)不斷地到現(xiàn)在,還沒有完,這就是生滅的意思。他這個色受想行識的五蘊(yùn),就是眾生的果報,這個果報一現(xiàn)起的時候,就叫做生,死亡的時候,就叫做滅。這個生、滅相續(xù)不斷的流轉(zhuǎn)下去。
但是你從五蘊(yùn)是因緣有的,從自性空上看,沒有生,也沒有滅,所以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眾生里邊,有的人因緣很好,遇到佛法僧了。熏習(xí)佛法,他肯接受佛法,肯相信佛法,肯修行,他得無生法忍成為圣人了。他成為圣人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清凈的智慧,還要有多少定力。要有戒、定、慧這清凈的功德,你才能成為圣人。但是他的煩惱,他的生死的業(yè)力,苦惱的境界還有很多存在著,沒能完全除掉,沒能完全除掉,所以他還是有垢。雖然得無生法忍了,雖然是圣人了,但是他這個垢還不能完全清凈。得到一部分清凈的功德,還有很多的不清凈存在,所以他又是垢,又是凈,才入圣位的人都是這樣子。可是從自性空上觀察,垢不可得,凈也不可得,圣人的戒定慧也是緣起的,也是本來是自性空的,所以垢不可得,凈也不可得,所以不垢不凈。
圣人雖然是圣人了,他還有垢,加上他有慈悲心,他要繼續(xù)地修學(xué)佛法,要廣度眾生,弘揚(yáng)佛法,他的功德還繼續(xù)的增長,他這個垢漸漸的就除遣、除掉了,漸漸的除滅。漸漸除滅,到最后成佛的時候,功德圓滿了,所有的垢,煩惱障、所知障,所有的惑業(yè)苦,完全清除了,沒有垢了,所以是純凈,純凈位。佛成佛以后,以前沒有除掉的垢,現(xiàn)在完全除掉了,所以叫做減。以前的戒定慧,六波羅蜜沒有圓滿的,現(xiàn)在圓滿了,所以叫做增。這個增、減也都是因緣,是緣起法,緣起法也是本性空的,所以說不增不減。
在眾生,一直到佛,那個生滅的、垢凈的、增減的,觀察它自性空的時候,都是有的,所以說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個自性空的道理,自性空的觀察,由凡夫一直到佛,是平等的,沒有差別,不是說:凡夫自性空,佛不是自性空,也不是說佛是自性空,凡夫不是自性。是平等,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前面說不異觀,這里說不一觀,就是自性空和五蘊(yùn)還不是一,在自性空上,五蘊(yùn)的生滅、垢凈、增減不可得,離一切相。是從一切因緣法上通達(dá)自性空的,可是觀察自性空的時候,又離一切法。是即一切法,而又超越一切法的。
我們剛才說過,我們凡夫的心,就在假名字上活動,但是你若能修自性空觀的時候,能超越這一切假名字,能超越一切的虛妄相,能到達(dá)離一切名言相自性空里!洞蟀闳艚(jīng)》上說:「常居空住,行無相境」。在《維摩經(jīng)》上也有一句話:「畢竟空寂舍」!毒S摩經(jīng)》上,維摩居士說的一些偈頌,其中有一句話,是「畢竟空寂舍」。就是我們住的房子,我們?nèi)艘蟹孔幼,不能露在外邊,在屋子里面住感覺安全、安穩(wěn)、安樂。一切圣人在什么地方住呢?畢竟空寂舍,以畢竟空寂作他的房子,就是剛才說,我們凡夫這個心,是在一切幻化法上面,在色聲香味觸法上面活動,能生起來種種的貪瞋癡的煩惱。這個地方有很多的老虎,有很多的狼,有很多的毒蛇,我們在這個地方活動。圣人的心超越這一切假名字、一切假相,到畢竟空寂那個地方住,畢竟空寂舍。
鳩摩羅什法師他解釋這個話,他說:「有非真要,時復(fù)暫游;空為理宗,以為常宅」(大正藏三十八冊《注維摩詰經(jīng)》卷七,三九三頁b欄)。他說:為什么以畢竟空寂作房子呢?圣人的心在畢竟空寂里住,為什么那樣子呢?「有非真要」,因緣有法都是無常的,都是不安穩(wěn)的。剛才說這個因緣有法,這個有漏法上面,有毒蛇、惡獸,不安全,大寒大熱,有很多苦惱的境界。這個不是真實(shí)的,不是「要」,不是重要的地方。
「時復(fù)暫游」,圣人他有慈悲心,雖然那個地方不好,但是偶然的也到這里走一走,到有的地方來走一走,就是三界里來度化眾生,那個地方還有我的父親,有我的母親,還有我的好朋友,不能不來。但是他的心是怎么樣呢?「空為理宗,以為常宅」。但是一切法畢竟空寂,這個地方是個安全的地方,是最安穩(wěn)的地方,是最快樂的地方,所以這個地方是他常住的,他長期是住在這里。有不是他住的地方,但不是也要去一去,這表示大慈悲,大智慧的意思。
所以這個地方,「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圣人就是在不生滅,不垢凈,不增減那個地方住,那個地方?jīng)]有生滅、垢凈、增減。就是「空為理宗,以為常宅」。這個地方是說修觀。
戊二、遣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是第二段遣。所以自性空里面是沒有生滅、垢凈、增減的色受想行識。這和前文的差別,剛才說過,是從生滅、垢凈、增減的緣起法,通達(dá)自性空的,可是到了自性空的時候,就沒有生滅、垢凈、增減了。所以也說,剛才說的:空是即一切法,而又超越一切法的。你最初修行的時候,你不能超越一切法。你就在一切法,在你的色受想行識上,去思惟自性空的道理,要這樣子才可以。這是第一科廣觀蘊(yùn)空,講完了。
丙二、略觀處界等空﹝分五科﹞
丁一、處空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這是第二段。以下是略觀處界等觀,前面色受想行說得比較詳細(xì)一點(diǎn),這底下就說得簡略,道理和前面是一樣的。這里又分五科,第一是處空,觀察這個處也是自性空的。
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一共是十二樣。這十二樣,在經(jīng)論里面,它的名稱,叫做十二處,十二個地方。處字是什么意思呢?「生長門」意。是個門,這個門,它能生長。就是以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為門,它能生長識,能生長出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能生長出來六識,所以叫做處,就生識之處,也可以說是門。
這里邊,眼耳鼻舌身,我們以前講五蘊(yùn)的時候說過,是清凈四大組織成的,這是我們生理的組織,他能夠見、聞、嗅、嘗、覺,眼能見,耳能聞。雖然都是清凈的四大──地、水、火、風(fēng)組織的,但是眼只能見,耳只能聞。清凈四大組織的耳根,他能聞聲音,不能見,各有各的特別的作用。鼻、舌、身都是這樣子。
意根,現(xiàn)在的南傳佛教,他們自稱是上座部。上座部他們講,這個意根是微細(xì)的四大。也是四大組織的,就合乎現(xiàn)在生理學(xué)說的腦神經(jīng)的意思。這個意根是這樣講,但是一切有部,和大乘的佛法,說它不是物質(zhì)組織的,純是精神的,是果報的一種識,是相續(xù)不斷地微細(xì)的識,不是物質(zhì)。但是說它是物質(zhì),也有道理。
意,能夠把前五根,和色聲香味觸接觸的時候,得到的情況,都能取過來。意根能把前五根得到的消息,都能取過來,能綜合的去思惟、認(rèn)識。眼睛看見的形相,看見這個桌子是黃色;手摸上去,這是硬的;耳朶聽見聲音,意根把它合起來,來認(rèn)識這個桌子。意有這個作用。由意發(fā)出來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所以叫做門。
從十二處的道理來看,六識都是意發(fā)出來的,所以在《攝大乘論》上也有講,他說:有人主張六識就是一個識,一個識有六個作用,所以叫一意識師,有人主張有八個識,這一位大德他說就是一個識。對外有六個識,而這個意本身是最微細(xì)的,正好是第七識、第八識。一個意,就等于全部的八識,他這樣主張。這個地方,從十二處里面得到了他的根據(jù)。你看,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都是物質(zhì)的嘛,只有一個意是心理,是識的作用。佛法有的地方,說得很多很多的,有的地方說得很精要。有的人歡喜廣,有的人歡喜略。我們看得多的,感覺很難懂,簡略一點(diǎn),還容易懂一點(diǎn),以略攝廣。
眼耳鼻舌身意,是屬于能認(rèn)識這一方面的;色聲香味觸法,是所認(rèn)識這一方面的。一能,一所。能取,所取。從能、所方面來分類的,佛這么樣分類。整個生命、世界合起來,就是一個能,一個所。一方面是眼耳鼻舌身意,一方面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十二處也都是因緣有的,眼是因緣有,乃至意也是因緣有,色聲香味觸法也都是因緣有。因緣有,就是本性空的;本性空,所以說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在《雜阿含經(jīng)》里邊有一個故事,說是釋迦牟尼佛,在一天的早晨,托著缽去乞食。這時候欲界天──他化自在天的魔王,他在那里就看見佛。他不稱佛,他說:「瞿曇」,就像我們平常人講話,你是老張,老李,就是這種口氣。「瞿曇現(xiàn)在去乞食,我想去搞一搞他」,就是「亂其道意」,這個話是這樣說。(大正藏第二冊《雜含經(jīng)》卷九.五十九頁a欄。原文:爾時,天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晨著衣、持缽。入王舍城乞食,我今當(dāng)往亂其道意」。)這個時候,佛就在面前看見一個人,頭發(fā)很蓬亂不整齊,面色也很不好看,手很粗糙,手里拿著一支趕牛的杖,好像是一個趕車的人。這時候這個人就向佛說:「瞿曇,你有沒有看見!。佛一看,喔,這是惡魔啊,想要向我搗亂。佛說:「惡魔,那里有牛?你找牛做什么呢」?惡魔心里就想:喔,瞿曇知道我是魔。這個惡魔就說:「我找牛,就是拉車。我拉著趕牛杖,我是駕車的人」。
什么是車呢?人的眼觸入處就是車。眼與色相觸,耳鼻舌身意觸處,就是車。眼耳鼻舌身意,去觸色聲香味觸法,就會有很多很多的認(rèn)識,正好就是十二處的意思,這就是車,一切眾生就是牛。牛拉這個車,我在拿這個鞭子在駕這個車。從欲界,到色界,到無色界,到無色界。在六道輪回,我老是拿著杖駕駛著這個車。就是一切眾生,都有這個車,都受我的管理。你問:「要牛做什么」?那里有牛呢?牛多得很。魔王回答的話是這樣意思。
這時候佛說:「你也有眼觸入處,你也有眼,你也有耳鼻舌身意」。魔王就說:「瞿曇,你要到什么地方去」?佛說:「無眼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我往到彼」,我到無眼耳鼻舌身意那個地方去。「汝所不到處」,無眼耳鼻舌身意是你不能到的地方,「我往到彼」,我到那個地方去。無眼耳鼻舌身意,這是什么呢?在這個文上說,就是自性空。自性空是什么呢?就是畢竟空寂舍,就是涅槃。佛說:「我就到涅槃那里去」。
從這個地方,初開始學(xué)習(xí)佛法的時候,做這樣的觀察,到了圣人的境界,還是這樣觀察,得了無生法忍的人,也是這樣觀察。而這個觀察,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從緣起法上觀察自性空,就由世俗諦到了第一義諦,就是到了涅槃了。這個文就是很簡單的說十二處的意思。
丁二、界空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這是第二段界空。這個文解說的簡略,應(yīng)該說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這是六界。還有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這又是六界。還有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又是六界。合起來是十八界。簡單的說,就是眼界,乃至意識界。前面十二處只說了十二個,把六識就包藏在意里邊,現(xiàn)在把它列出來,所以是十八界。
眼耳鼻舌身意界是生理的組織,眼識乃至意識,是心理,色聲香味觸法是物理。生理、心理、物理,加起來是十八界,就是六根、六識、六境,佛這么樣分類,這也不偏于心,也不偏于物,心與物并列,把根境識完全都標(biāo)示出來。
界字怎么講呢?界的解釋法很多,有一個攝持的意思,持義。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六識的所依,是他的依止處;色聲香味觸法是他所緣。所依與所緣。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他住在眼耳鼻舌身意里頭,他依止這六個地方,去觀察、認(rèn)識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境界。所以一個是所依,一個是所緣。識依于六根,他就為六根所攝持,眼根如果不對勁了,眼識也隨著受影響,所以六識要受六根的攝持。如果眼根的組織特別強(qiáng),眼識的力量也特別強(qiáng)。所以根明利,識也就明利,識受根的影響,所以有持的意思。
色聲香味觸法。識,眼識只能去見色,不能聽聲音,所以這里面也有持的意思;耳識只能聞聲音,他不能去見。各有各的范圍,各有各的特別作用,有它的界限,不能超過去,不能超越,所以有持。為所依,所緣,所持。為他攝持,所以叫做界。而識本身也有一個持的意思,就是不失掉他的自相,不失自相。識是自持。眼耳鼻舌身意能持這個識,色聲香味觸法也能持這個識,是持他,我能攝持你。但是六識他只能自持,他自己保持自己的境界。怎么樣叫自持呢?不失自相。眼識能見,這個見他不失,乃至到意識都是這樣不失。加起來就是十八界。
這十八界是比十二處又詳細(xì)了一點(diǎn),十八界里邊,論心法,有七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還有一個意根,加起來是七心界。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這是十個色法,法界里邊也有點(diǎn)色法的。
這里再多說幾句。我們這個意根,發(fā)出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去認(rèn)識外面的境界。認(rèn)識完了的時候,認(rèn)識到的種種情況,又怎么樣呢?這里邊就是關(guān)系到心的意思,這個心是怎么個意思呢?在《俱舍論》上講:「凈不凈界,種種差別,名為心」!毒闵嵴摗肥沁@么解釋這個心!洞髿称派痴摗飞险f:「集起,名心」,《俱舍論》上也有。「凈不凈界」,清凈的,就是善,良好的思想、行動。不凈就是不良,惡的,不善的思想、行為。凈不凈界,種種差別。凈,良好的思想、行動也是各式各樣的;不好的,惡的,染污的思想、行動也是各式各樣。所以,「凈不凈界,種種差別,名為心」,這是一個解釋法。在《大毘婆沙論》上說是:「集起,名心」。若和前面的意思合起來解釋這個意思,怎么講法呢?起,就是心里面活動起來,這個活動正是前面說的:「凈不凈界,種種差別」,是活動的情況;顒拥那闆r,活動完了,在時間上說,是剎那剎那的滅掉了,但是沒有完全滅,心能把它收集起來,能把它積聚起來,能把
它統(tǒng)一了。也可以說:凈不凈界,種種差別的統(tǒng)一,就叫做心。能夠積聚凈不凈界,種種差別的心里活動,那就叫做心。
意,前面已經(jīng)說了。六識從那里來的呢?就是從意來的,為六識作依止處的,就是意。六識活動的種種差別相,統(tǒng)一起來就叫做心。這個心有兩個作用,一個是給六識作依止處的,就叫做意;能夠他活動的情況,統(tǒng)一起來,儲藏起來,就叫做心。心和意,同是心的兩個意思。心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意,作依止處,就叫做意;能收集起來,就叫做心。
可是我們這個情形,這個心、意、識,由意到識,是向外邊去。由意發(fā)出來六識,去認(rèn)識色聲香味觸法。等從六識的種種活動又回到心里來,所以流出去,又流回來。從識到心,是流回來;從意到識,是流出去。《大毘婆沙論》和《俱舍論》,是這樣講這個心意識的差別。這可以知道,大乘佛法里面的唯識講的,也就是從這邊來的。
十八界,他有七心界,也就是心、意、識都包含在內(nèi)了。這個意思,當(dāng)然在唯識里面,《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說的更多,又比前面的十二處又詳細(xì)了很多,但是比五蘊(yùn)來說,這個五蘊(yùn),就是色受想行識,就說一個色,這個色說的少,說識也是說一個識。受想行是心所,后邊的十二處、十八界里面,沒有說心所,各有偏重的一點(diǎn)。
現(xiàn)在修自性空觀,觀察這十八界,也都是因緣有,因緣有,所以也都是自性空的,自性空,所以說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也是空無所有。我們執(zhí)著有一個我,執(zhí)著有個我所,都不能離開色受想行識,不能離開十二處,也不能離開十八界。把這些東西都觀察自性空了,也就是無我、無我所,也是無一切法。所以沒有我執(zhí),也沒有法執(zhí),就得解脫了。
丁三、緣起空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是第三段緣起空,觀察十二緣起也是空的。我把這個文簡單的分析一下。無明乃至老死,這是一個意思;無無明乃至無老死,又是一個意思;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盡,又是一個意思。他把這幾個意思合在一塊,翻譯的人的智慧大,把它合起來講。
我現(xiàn)在先講:無明乃至老死的意思。這一共有十二個,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是十二緣起,十二緣起正好是說明人生命的由來,生命從那兒來?正好是說明這個問題,當(dāng)然這里面也有其它的意思,我現(xiàn)在先簡單解釋這十二個名字。
什么叫做無明呢?明就是智慧,這個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是圣人的智慧。沒有圣人的智慧,誰沒有圣人的智慧呢?就是愚癡,愚癡,沒有圣人的智慧,這個愚癡能
障礙智慧的生起,它沒有智慧,所以叫做無明。沒有那個智能,它本身是愚癡。究竟怎么樣叫做愚癡呢?簡單的說,就是不明白二諦的道理。不明白世、出世間都是因緣有的,不知道這些因緣有法都是畢竟空的,這就叫做無明,簡單的說就是這樣子。
如果多說,一共有七種愚癡。第二種叫做世愚。過去世、現(xiàn)在世、未來世,這是三世。對這三世,不懂,這就叫做愚。我不知道過去的時候,是有我?是沒有我呢?有我又是什么樣子呢?未來世有沒有我?有我又是什么樣子呢?我又是怎么回事呢?不懂!現(xiàn)在世,是有我呢?是沒有我?不懂。這都是愚。這個愚,是《瑜伽師地論》講的。無明和愚放在一起來講,是有我?是沒有我?這里面有愚惑。無明和愚合在一起講,一方面去無知,一方面去愚,愚惑這件事。這個世愚,就表示自己不知道過去的時候有沒有我,未來的時候還有沒有我?不知道!現(xiàn)在說是有我,什么是我?我是怎么回事?也不懂。所以叫做世愚。
《瑜伽師地論》里面說無明,一共是說七種愚,世愚,移轉(zhuǎn)愚,最勝愚,真實(shí)愚,染凈愚,增上慢愚。剛才解釋第一個愚解釋完了。第二個是事愚,事愚就不分別三世,是說執(zhí)著有我,有我的分別,有我所的分別。分別這是我,這是我所,沒有愚的意思,是我的分別,我所的分別。我所,就是我所有的,我所有的財產(chǎn),我所有的其它什么什么,這也是一種愚。
移轉(zhuǎn)愚,移轉(zhuǎn)就是由過去的生命,移轉(zhuǎn)到現(xiàn)在,由現(xiàn)在又移轉(zhuǎn)到未來。這和前面的三世有什么不同呢?這是說我的思想、行動造了很多的業(yè)力,由這個業(yè)力又去得了果報。造作了業(yè)力的時候,執(zhí)著有個作者,這個業(yè)力是我造的,將來我得果報的時候,我來享受這個果報。所以一個作者,一個受者,作者是我,受者也是我。但是我們從事實(shí)上看,前生我們造了得人的果報的業(yè)力,但是那個造作者已經(jīng)死掉了,等到享受人的果報的時候,是另一個生命。這個造作者,和享受者,在生命上看,是兩個的。執(zhí)著有我的這個眾生,這個我是移轉(zhuǎn),由那個生命移轉(zhuǎn)到現(xiàn)在,就像這個人不在這個房子里住,到那個房子去住,房子不同,但人是一個,那個就是我,我們平常執(zhí)著這個我是這樣子。造業(yè)的時候是作者,得果報的時候是受者,執(zhí)著有作者,有受者,就是執(zhí)著有。這樣子,又比前面的世愚說的詳細(xì)了一點(diǎn),前面還有個疑問的意思,這個地方?jīng)]有說疑問。
最勝愚,最勝愚就是對佛、法、僧不明了,或者自己不去思惟這件事,或者是在佛法僧上邪分別,往壞的地方想,或者是疑惑、毀謗,毀謗佛法僧,這都是愚癡。
真實(shí)愚,真實(shí)愚就是苦集滅道。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我不明白,或者是作邪的分別,認(rèn)為自己明白,把它說得很壞的;蛘咦龇N種的毀謗,或者是自己只是疑問,還沒有決定是好或不好?偠灾,這些各別的,都是屬于愚癡。
染凈愚,染凈愚是什么呢?這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無因論,一種是不平等因論。無因論,就是有的人主張:宇宙間一切的事情是沒有因的,自然就是這樣子。
不平等因論,就是主張宇宙間一切的人物、世界,是自在天創(chuàng)造的,說上帝,他能創(chuàng)造宇宙間一切的事物。但是這個自在天,他是本來有的,不是任何能創(chuàng)造的。為什么這叫做不平等呢?平等的意思,是說因能生果,因以前還有因,它也是別的因所生的果,果又作因,又去生果。都是因,也都是果,就是平等了。這一切的因所生果是無常的,因也是無常的,也是要敗壞的,無常的道理,因和果是平等的,那就叫做平等因論。不平等因論,這個因是常住不壞的,他能創(chuàng)造一切人物,都是無常的,都是要壞的。一個是常,一個是無常,是不平等。一個是他有特別的權(quán)力,他能創(chuàng)造一切,一切只能是被創(chuàng)造,不能再創(chuàng)造,那么也是不平等,當(dāng)然他就某一個意思說創(chuàng)造。這叫做不平等因論,這叫做無因論。
主張這樣論的人,他或者是品性也很好,并不做惡事,叫做凈。主張這樣論的人,他做壞事,沒有因果,我做壞事也不會下地獄,做好事也不會生天上。這樣子,做壞事的人,叫做染。同樣一種思想,人的行為還不一樣,所以叫染凈愚,這些都叫做愚。
增上慢愚,就是有的人感覺欲是苦,欲界眾生享受欲樂,都是苦惱,他愿意得禪定,得到色界四禪。他得到色界四禪,就認(rèn)為是得涅槃了,這是最究竟的、最高的境界,再沒有更好的,這叫增上慢愚。
《瑜伽師地論》上把這無明分成這七種愚,簡單的說,就是不知道一切法是因緣有,自性空,執(zhí)著有我、有我所,這是無明。
把這七種愚再簡單的說,就是兩種愚,一個是異熟果愚,一個是真實(shí)義愚。異熟果愚,就是不相信有善惡果報,撥無因果,是邪知見的人,這叫做異熟果愚。真實(shí)義,就是不明白苦集滅道的道理,叫做真實(shí)義愚。無明就是指這么多說的。在經(jīng)論上也有說,有煩惱障,有所知障,這也都是無明。有染污無知,有不染污無知,不染污無知也就是所知障,染污無知就是煩惱障。這又是兩種分類法。
現(xiàn)在說這個無明和行,這個意思,無明和行有關(guān)系,無明有力量能發(fā)出來行動。這個無明主要就是異熟果愚,和真實(shí)義愚。所知障也是愚,所知障不能發(fā)業(yè),它不能去創(chuàng)造三惡道的業(yè)力,它沒有這個力量。但是有的文上說,它和我們凡夫沒有除掉煩惱障的時候,這個所知障和煩惱障在一起,煩惱障活動的時候,所知障也隨喜,它不能主動的去做惡事,但是有煩惱障作伴的時候,它也會隨喜一點(diǎn),所以說它也有發(fā)業(yè)的力量,但是這個力量很軟弱,這個業(yè),不能使令你受生死苦,所以說它還是不發(fā)業(yè),不能發(fā)出來生死的業(yè)力。這是指三界內(nèi)生死的境界說。
我們現(xiàn)在再解釋行,這個行,上一次講,有福行、非福行、不動行。福行這個福字,就是可愛的意思,你這種思想、行為很可愛,很好。他將來的后果也是很好,也是很可愛的。這個就是屬于欲界人天的福報境界,可愛的色聲香味觸,可愛的色受想行識。你得到一個好的生命,又得到一個好的色聲香味觸。在人間的生活很快樂,到天上去生活也很快樂,是人人都?xì)g喜的。有這種行為,能得到這樣可愛的果報,那就叫做福行。
非福行就是不可愛的,這種思想、行動很不好,不可愛。做惡事,將來得到不可愛的果報,就是三惡道的果報。不動行,不動就是禪定,上一次我們解釋過,我只是說了一個理由,還有一個理由,不動就是心里面寂然不動,明靜不動,就是得了禪定,就叫做不動行。
異熟果愚,不相信有善惡果報的人,他如果做惡事,就是由異熟果愚發(fā)出來非福行。若相信有善惡果報,但是他不明白佛法,他并不知道人天的福報,得到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禪定,也還是無常的,也還是要壞的,是敗壞法,是磨滅法,終究有一天會窮盡的。他不知道這個事,認(rèn)為這個是很好的,就去做好事,就是去修禪定。這就是由真實(shí)義愚發(fā)出來的行動,由真實(shí)義愚發(fā)出來福行、不動行。由異熟果愚,發(fā)出來非福行。但是這里面有一個特別的意思,發(fā)出來的這種行為,這種業(yè)力,有能得現(xiàn)報的,現(xiàn)生就得果報的,有要這個生命以后才得果報的。有現(xiàn)報,有生報,還有后報。后報就是第三生以后得果報。
現(xiàn)在這里說無明去發(fā)行,單獨(dú)指生報和后報說的,不指現(xiàn)報說。你做了一樣什么功德,現(xiàn)在就得果報,這個不算無明緣行,不在這個范圍內(nèi),單獨(dú)指來生以后說的。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能使令你生死相續(xù)下去的,那叫無明緣行,F(xiàn)在你得到什么壞的果報,惡的果報,好的果報,可愛的果報,生死并沒有延長,所以那不在內(nèi)。
這里面有一個事情,就是圣人,譬如這個人得了初果了,得了無生法忍了,他斷除了分別我執(zhí)、分別法執(zhí),這些煩惱除掉了,還有煩惱沒有除掉,他有的時候也有可能會有煩惱的,所以經(jīng)上說:初果圣人,他收徒弟子,徒弟不聽招呼,這個初果圣人也動瞋心。這個師父心里面就不高興,發(fā)瞋心,有的時候也會說出不好聽的話。這個也不是善業(yè),但是不會因為這件事墮落三惡道的,所以也不是無明緣。原因就是圣人沒有真實(shí)義愚,沒有異熟愚,真實(shí)義愚也沒有,他有清凈無漏的智慧,他那個無漏的智慧一活動,這個業(yè)力就沒有了,這個惡業(yè)就消了。
無明、行、識。這個識是什么呢?無明緣行,行緣識,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由無明、行,得的果報。果報一開始就是識,這個地方,若拿人來說,就是結(jié)胎時的頭一剎那,那時候叫做識,這里面就有中陰身的事情。中陰身,詳細(xì)說一共有四個部分:本有、死有、中有、生有。本有,就是生存的時候的生命,叫本有。死有,就
是這個生命最后一剎那死的時候,那時候叫死有。這個生命一結(jié)束,中有就開始了。
人要死的時候,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三性位,第二個是有覆無記位,第三個是無覆無記位。三性位,說死,有漸死,有頓死。有的人死的時候,一下子就死掉了,沒有這個分別。漸漸的死掉,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三性位。三性是什么呢?就是善、惡、無記。這個時候,這個人的一生如果做了很多的功德,這時候他心里面就想:我這一生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心里面想到這里,就很歡喜,這叫善。有的人的生做了很多很多的惡事,這個時候就想:哎呀,我做了什么什么的惡事,壞了多少人,怎么怎么的。那個時候就把一生的惡事都現(xiàn)出來。有的人,也沒有做什么了不得的善,也沒有做什么了不得的惡,就是平平的,無記。
這個情形也是各式各樣的不同,若是我們信佛的人,臨命終的時候,平常的這些蓮友、法友,念佛,和你講:你以前在那里那里做過什么功德。這件事很重要,人命終的時候,有人講他一生的功德,你叫他臨命終的時候,現(xiàn)出來這些事,現(xiàn)出來這些功德,幫助他,這也很好的。這是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有覆無記,就是這個妄想過去了,他自己知道我現(xiàn)在要死了。知道這個生命要結(jié)束了,這個人就生出來一種心理:愛著這個身體。哎呀,我這個身體要沒有了。他愛這個身體,這是《瑜伽師地論》講的。為什么會有中陰身呢?就是這個原因,就是這個愛心一現(xiàn)出來,才有中陰身的。愛這個身體,因愛,而有身體,就現(xiàn)出中陰身。這個時候,這個愛心很微弱,很不明顯,所以叫做有覆無記。愛這個我,這是有覆,也不是好,但是又不是壞,所以叫做無記,因為愛我的關(guān)系,所以稱為覆,也還是一種障礙。這個心理一過去就是無覆了,就是在這個時候死掉了,一般人就是這樣子死。
死的同時,就有中陰身出來了。中陰身是什么樣的呢?就是隨順你第二個生命果報的那樣。假設(shè)你第二個生命還作人,你的中陰身就像人。你第二個生命將來是生天,那個中有身就像天。如果第二個是做一條毒蛇,那個中有身就像一條毒蛇。中有,是第二個生命的開始,但是不是正式果報。這個中有身的壽命不超過七天,這個中有身是化生,無而忽有。不像我們?nèi)耸怯懈改,中有身是化生,不假藉父母。就是你原來這個生命一結(jié)束,他就有了。不超過七天,在這七天內(nèi),他得不到下一個生命生起的因緣,他不能超過七天就死掉了,死掉了,繼續(xù)又有,又是七天。就這樣子七天,七天,不超過四十九天。在佛教里面有做佛事,七七就是根據(jù)這里而來的。在這七七四十九天內(nèi),一定是要得果報。這個時候是中有。
得果報的那一剎那,就是生有。那一剎那,就是識。中有見到父母的境界顛倒的時候,這個中有,他的心有愛心,也有瞋心,就是染污心,所以這個識也叫染污識。這個識,他一生染污心的時候,對這個顛倒的境界,后來他有一種喜樂,就迷醉了,一迷醉的時候,這個中有就死掉了。死掉的時候,這一剎那就結(jié)胎了,拿人來說,就是投胎。中有死掉了,是什么投胎呢?就是識,識入母胎。這個識,在《般若經(jīng)》上不講第八識。當(dāng)然佛教是思想自由,也可以用第八識去講,若不講第八識,這個識就是細(xì)意識,就是十二處里面的意根,意根就是細(xì)意識,微細(xì)的意識。
我上次講過,有福報的人投胎,他是不知道入母胎,他認(rèn)為是入到一個華堂,入到樓閣里邊,有很好很好的一個大床,在那里面坐著,在那里生活,他不知道是入母胎。要是中等的人,就是在一個叢林里邊,在樹林子里邊。若是福報不大好的人,是在墻角里面,而且刮風(fēng)下雨,或者有軍隊經(jīng)過,有很多不如意的聲音。這個福報大小有分別。
共有轉(zhuǎn)輪圣王知道入母胎,入胎的時候,知道是入母胎,其它的人都不知道,不管你福報多大,不知道是入母胎。轉(zhuǎn)輪圣王入母胎的時候,心不顛倒,可是入母胎以后就胡涂了,住在母胎的時候,不知道住母胎,出胎的時候也不知道。唯有獨(dú)覺的圣人,辟支佛。辟支佛,他這一生應(yīng)該得辟支佛的時候,他去投胎時,他知道入胎,知道住胎,但出胎的時候不知道。唯有菩薩,菩薩要入母胎的時候,心不顛倒,入胎的時候也知道,住胎的時候也知道,出胎的時候也是正念。轉(zhuǎn)輪圣王、辟支佛、菩薩,其余的人都是不知道,入胎、住胎、出胎,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都是糊胡涂涂的。
上一次講十二緣起,講到無明、行、識,解釋了三個,現(xiàn)在從名色開始講。上一次講的識,我們說了很多,簡單的意思,就是新的生命第一個剎那,那個時候就叫做識。識是了別、明了的意思,有兩種,一種是有間斷的,一種是沒有間斷的。沒有間斷的,就是常相續(xù),相續(xù)不斷的意思。這個相續(xù)不斷的識,也叫做細(xì)意識,其實(shí)就是第六意根,也叫細(xì)意識。微細(xì)的意識是相續(xù)不斷的,就是我們通常這個悶絕,這個人受到嚴(yán)重的刺激,他昏過去了,什么也不知道了,不醒人事。但是在佛法上講,這個細(xì)意識還是存在的,所以悶絕的人他還能酥醒過來,他能酥醒過來,就是因為細(xì)意識還存在,如果細(xì)意識也不存在了,這個人就不能酥醒過來。所以我們睡眠的時候,一個人睡眠重,睡眠有輕有重,睡眠重的時候,如果沒有夢,那個時候,粗顯的意識也是不存在的,就是細(xì)意識還是存在,所以人還能夠醒過來。這個細(xì)意識,在唯識的經(jīng)論上,就是阿賴耶識,但是在般若經(jīng)里面,沒有這個名字,所以就不是那樣說。
拿人的情形來說,在頭一個生命結(jié)束的時候,第二個生命開始的時候,第一剎那就叫做識,在十二因緣里面,就是識,這個識就是細(xì)意識。這里面的情形,當(dāng)然在中陰身出現(xiàn)的時候,中陰身有染污心,有染污心的時候,他就有顛倒想。按普通人的情形,不知道是父親,也不知道是母親,他本身有欲心,有了欲心以后,有愛心,也有瞋恨心。瞋恨心初生起的時候,就是愛心,這個愛心一生起以后,他有快樂的感覺,他這個樂一現(xiàn)起的時候,這個中陰身就悶絕了,悶絕了,下一剎那就入母胎了。這個時候,一悶絕,粗顯的意識不現(xiàn)起了,正好是細(xì)意識。所以識入母胎,就是這個細(xì)意識入母胎,也就是第六意根。
意根是一種果報,唯識上說阿賴耶識,也就是一種果報,果報主,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細(xì)意識這個第六意根,他是以前的業(yè)力得的果報,這個果報在這一個時期,生命的開始到最后,這么長時間內(nèi),他是一直的相續(xù)不斷的。這個悶絕的時候,識入母胎,就叫做識。識以后的情形,就是名色,名色以后就是六處。這個次第,是按照生理的增長前后的次第說的。, 人投胎以后,在母胎里面,六根還不具足的時候,就叫名色。六根圓滿了,都具足了,那時候叫六處,也叫六入。我這樣說,是說名色的分際,從識以后到六處以前,這個階段,叫名色。名色究竟指什么說的呢?名色實(shí)在就是五蘊(yùn),色、受、想、行、識。這五蘊(yùn)里面有一個色,也就是名色這個色;名是什么呢?就指受想行識說的。受想行識這四個,為什么稱他為名呢?什么理由呢?這在《瑜伽師地論》里面有這么一句話,「順趣種種所緣境故,或依名言分別種種所緣境故」,這是《瑜伽師地論》的兩句話,說明受想行識為名的理由!疙樔ぁ,這個趣字,就當(dāng)
「到」字講。趣者,至也。順趣,這句話里面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我們?nèi)说氖芟胄凶R,這四個心法,他順著這個種種名字的方便,種種名、文句的方便,像讀書的文章,說話的種種名字。他隨順名的方便,取種種所緣境,能到種種的境界。你認(rèn)識到很多很多的名字,你隨順這個名字,你這個心,你的受想行識就能到種種的境界上去。要是我們沒有名,沒有名的方便,我們這個心,你去認(rèn)識,去觀察種種的境界,就不行了。我們用俗話來說,如果你這一種學(xué)識不夠,你不可能去作什么樣的議論,你不能發(fā)言的,就是你的心不能到那個境界,不能認(rèn)識那個境界。你有那樣的知識,有那樣的學(xué)問,也就是有那樣的名。佛法里這個名很微妙的。有了這個名,你這個受想行想識,才能夠至種種所緣境界,所以受想行識就稱名。這句話,這是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不這樣解釋。是說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前五識,前五識是不懂得名的,前五識雖然也有了別性,有明了性,眼識能去了別一切的色相,耳識能去了別種種的音聲。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就是五識去了別前五種境界。他能至種種境界,也能顯了種種境界,但是沒有名字。這個情形就類似名字能顯示種種的意象。像是一個到什么地方去旅行,他回來的時候?qū)懸黄斡,這個游記一個一個字的,其實(shí)就是名,都是名字,用這么名字把他旅游的情況表示出來,用名字表示出來,不是用聲音。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識,他不能用名字,但是他這個明了性,也能顯了種種的色聲香味觸,他們有點(diǎn)相似,所以他也稱為名。「順趣種種所緣境故」,稱為名。
第二句:「或依名言,分別種種所緣境故」,這一句話和前面那一句,我第一個解釋是相同的,所以加個「或」字。前面那句話說得含蓄一點(diǎn),第二句就說得明白一點(diǎn)。或者是依名言,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他的功能很大,他能夠利用種種的名言,去分別,去說明種種的意象,種種的境界。所以這里面就包含著受想行識,所以受想行識就叫做名。這兩句話是《瑜伽師地論》上說的。
底下是《俱舍論》上說的,其實(shí)和《瑜伽師地論》上說的意思是一樣的!鸽S所立名,于義轉(zhuǎn)變,故說為名」,「隨根境勢力,于義轉(zhuǎn)變,故說為名」。意思一樣!鸽S所立名」,我們?nèi),這個世界上,久遠(yuǎn)久遠(yuǎn)以前,很多很多的人,他能夠立出來種種的名字,能創(chuàng)造文字,發(fā)明種種的語言!鸽S所立名,于義轉(zhuǎn)變」,這個名字,他能夠?qū)@個意象,種種的意義,種種的道理,種種不同的。轉(zhuǎn)變,就是這個意有種種的變化,這樣的道理,那樣的道理;這樣的情況,那樣的情況。轉(zhuǎn)變,就是它的變化,就是各式各樣的差別。隨所立名,去表達(dá)種種不同的意象,這就叫做名字,其實(shí)就是文學(xué)。這一句話是說「名」的意思。什么叫名字?這就叫名字。
「隨根境勢力」,這個地方就是說受想行識為什么叫做名呢?我們的受想行識,隨根境勢力,由六根緣六種境界的這種功能,「于義轉(zhuǎn)變」,這個受想行識也能夠去認(rèn)識到種種不同的意象的,所以受想行識就叫做名。這個名字,人能夠發(fā)明種種的文字,種種的名字,種種的學(xué)問,目的當(dāng)然是用它來顯示種種的意象,但是名字本身沒有這個作用,一定要有人的受想行識才能的,他才能有這個作用。所以說名有作用,等于說人的心理有作用,所以心的作用,要假藉名字才能表達(dá)出來。所以受想行識就稱之為名。合起來就是名色。
在識入母胎以后,父母的不凈就是色,這個眾生的受想行識就叫做名,合起來就叫名色。這個時候,剛才說過,他在母胎里面,六根還沒有長成,當(dāng)然意根是有了,眼耳鼻舌還沒有成就,但是他可是有受想行識的。因為眾生這個第六意識很多事情的,我們拿人睡眠作譬喻,人睡著覺作夢,看見種種的境界,聽見種種的聲音,聞到種種香臭的味道,或者是你和誰說話,議論種種的事情。其實(shí)睡眠的時候,眼識、耳識、鼻識、舌識都不活動了,身識有多少活動,就是身識和意識的作用?匆娛裁淳辰,聽見什么聲音,都是第六意識,不是前五識。所以一個人在母胎里面,雖然他的眼根還沒有成就,他的眼識不發(fā)生作用,耳根也沒成就,耳識也不發(fā)生作用,但是他的第六意識等于有前五根,一樣的有種種的妄想,看見種種的境界,聽見種種的聲音,種種很多很多事。
我們上一次講的時候,提到這一個眾生,他的福報大,福報小,他的受想行識的境界不同。這就叫做名色。
名色以后,就是六觸。六觸也叫六入,我們在前面講過十二處,這里的六處就是其中的六個。這個處字,和前面一樣,是生長門義,它能生出來六識,它是六處活動的地方,所以叫做處,也叫做六入。六根是六識發(fā)出來識,去認(rèn)識六境。這個入有個認(rèn)識的意思。入法界,入不思議境界,這個入字就是通達(dá)的意思,當(dāng)然通達(dá),有凡夫的境界,有圣人的境界,入法界是圣人的境界,凡夫的六入,這不是圣人的境界。(此處十二緣起錄音帶錄的不全)。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yuǎn)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此處錄音帶缺錄經(jīng)文「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yuǎn)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一段,故科判也不全)。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處缺錄一段)「如睡夢覺,契法性而敷闡,喻若華開」。如蓮華開,就像蓮華開了,它這個清香流布。佛契合諸法實(shí)相,他有大悲心,觀察一切眾生的根性,他為眾生開示佛法,就像蓮華開了,清香流布似的。這樣子講,前一句:「如睡夢覺」,就是斷除煩惱障,得到平等的智慧,得到如理智。第二句:「契法性而敷闡」。為一切眾生說法,表示佛得一切種智,得到如量智。前面是如理智,這個是如量智。成就兩種智慧,佛能自覺,覺他,明行圓滿,所以叫做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佛沒有成佛以前,在因地的時候,他也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經(jīng)論上常有這個話。怎么叫做無上呢?就是一切眾生,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都不能過其上,不能超過佛,所以叫無上。正等是什么呢?佛得到如理智,所以叫做正;得到如量智,所以叫做等。等者,遍也,遍覺一切緣起法。得到如理智,能正覺諸法實(shí)相,叫做正等。正覺怎么講呢?離妄照真,曰正覺。這是窺基大師講的。佛能離妄照真,叫正覺。不同于一切生死凡夫外道的邪覺,所以叫做正覺。
無上正等正覺,就是說佛有廣大的智慧,佛不單是有智能,還有很多其它無量無邊的功德,但是無量功德之中,以智慧為首,所以就單獨(dú)說:得無上正等正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甲三、結(jié)嘆﹝分二科﹞
乙一、贊般若德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shí)不虛。
這是第三段結(jié)嘆。第一段是標(biāo)宗,第二段是顯義,現(xiàn)在第三段是結(jié)嘆,結(jié)束這部經(jīng),贊嘆般若波羅蜜。這一段分成兩科,第一段是贊嘆般若的功德。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因為修般若波羅蜜多,能究竟涅槃,能得無上菩提,這是最殊勝的功德。能得到這樣大的功德,所以知道般若波羅蜜多,是不可思議的!甘谴笊駞狻梗@底下是又咒來贊嘆般若的功德大。因為印度當(dāng)時的眾生,很多的人,認(rèn)為咒不得了,有很多很多的作用,所以佛也就是咒來贊嘆般若的功德。
咒不是印度話,是中國話,佛法沒有來中國以前,中國也有這個咒。現(xiàn)在是用佛法來講它,意思就不同。在世間上這個咒,有惡咒,也有善咒。好的咒,對人有益,也有對人有惡的咒,現(xiàn)單說好的咒。好的咒,是說佛說的密語,密秘的語言,有顯正摧邪,除惡務(wù)善的功能,這是窺基法師解釋的。他說這個咒有顯正,能光顯正大的人,正大的法,能摧滅邪法,邪人。除惡務(wù)善,能除滅一切的惡事、惡罪,能成就一切的善法,能成就一切功德!胳`祇敬奉」,就是一切的神靈,他們都恭敬這個咒術(shù)。「賢圣遵持」,佛法里面賢人、圣人,也都是尊重這個咒的,有很大的威力,這叫做咒,F(xiàn)在這個地方贊嘆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神,是妙用無方,叫做神,有微妙的作用。無方,是無量無邊的意思。有無邊的作用,叫做神咒。
「是大明咒」,明就是能除滅一切愚癡的黑暗,太陽的光明能除滅黑暗。這個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能除滅我們心里面的黑暗,除滅無明的黑暗,除滅煩惱的黑暗,所以贊嘆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般若波羅蜜是最殊勝、最第一的!甘菬o等等咒」,「無等」是指涅槃?wù)f,般若波羅蜜能和它平等,所以叫做無等等咒。如果說無等是無上菩提也可以,無上菩提是無等,但是般若波羅蜜能和它平等,所以般若波羅蜜,是無等等咒。這是贊嘆般若有這么大的威力。
「能除一切苦」,前面是約譬喻贊嘆,這個是真實(shí)的來說,就是除滅一切眾生的苦惱,苦惱不是除一部分,是一切的苦惱都能除掉。般若波羅蜜能除掉一切的苦惱,能滅一切罪。這是除苦。
「真實(shí)不虛」,這是勸信,除滅疑惑,勸我們相信。佛是大圣人,當(dāng)然不說謊話,世間上的好人都不說謊話,何況佛!所以真實(shí)不虛。所以除滅一切苦,這一句話是決定的,不需要疑惑。這是贊嘆般若波羅蜜的功德。
乙二、藉咒勸修﹝分二科﹞丙一、承前啟后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
這是第二段藉咒勸修,假藉這個咒來勸我們努力的修行,這一段文是這樣意思。這里有兩段,第一段承前啟后。前面是贊嘆般若波羅蜜,像咒那樣的有大威力,所以底下又說出一個咒。
丙二、正說咒詞
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是第二段正說咒詞以勸修。這個咒,佛經(jīng)里面很多地方都有咒,有說不可以翻譯的,也有說可以翻譯的。我們不懂得梵文的人,我們不能翻譯,現(xiàn)在我們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批注,有人有翻譯。最初看見翻譯的,是圓測法師,圓測法師和窺基法師是同學(xué),都是玄奘法師的學(xué)生,他把這個咒翻譯過來。再來就是晚一點(diǎn)的賢首國師,華嚴(yán)宗的祖師,清涼大師所尊崇的賢首國師,他也有翻譯。后來的人也有翻譯,近代的印順法師,他的《心經(jīng)》批注也有翻譯。
我把翻譯的中國話,把這個漢文把它寫下來!附抑B」,中國話叫做度。「揭諦」,又重復(fù)一句,又說:度。度,度。賢首國師的意思,就是重復(fù)一句,是表示自度又度他的意思!覆_揭諦」,波羅就是彼岸的意思!附抑B」,又是說:度。彼岸度,或者度彼岸。「波羅僧揭諦」,僧,就是大眾的意思,大眾都是度彼岸。
「菩提薩埵」,菩提翻作覺,加上一個字,就是正覺!杆_婆訶」,中國話是速疾的意思,疾速,快快的。賢首國師「速疾」上面加個「成就」,「速疾成就」,正覺速疾的成就,速疾的成就正覺。這樣連起來念是:度,度,度彼岸,大眾度彼岸,正覺速疾成就。這是賢首國師的翻譯,圓測法師也是這樣翻譯,但是他另外還有一個解釋。印順翻成白話,「度」,他用「去」的意思,去啊,去啊。彼岸,去啊,大眾都去啊,正覺速疾成就。印順法師這樣翻譯,意思是一樣。
我們讀這個文,就是弘法的菩薩,從《大般若經(jīng)》里邊,節(jié)錄出來這一段文,最后的時候,說這么一個咒,意思就是勸我們努力的修行,趕快到彼岸,趕快的成就正覺。是勸我們修行的意思。
說不可翻譯,也有他的道理,說可翻譯,一定是翻譯的人翻譯過來,我們才知道。這個翻譯的意思也很好,我們讀誦這一部經(jīng),最后勸我們修行,怕我們懈怠,這個意思也是很可貴的。
《心經(jīng)》本來是很短,但是我說話太散慢,抓不住要領(lǐng),所以說到今天是第七次,或第八次,說了這么多。各位付出了很多很多寶貴的精神和時間,也付出了很多的忍耐力,陪著我,把這個《心經(jīng)》講完,到今天學(xué)習(xí)圓滿。
- 地藏經(jīng)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注音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心經(jīng)》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jīng)》全文-金剛經(jīng)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yán)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圓覺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yán)經(jīng)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華嚴(yán)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解釋-地藏經(jīng)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jīng)注音版
- 維摩詰經(jīng)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的作用和好處,心經(jīng)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jīng)白話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yán)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yán)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yán)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yán)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shí)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yán)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yán)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yán)、六十華嚴(yán)、八十華嚴(yán)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xí)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yán)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yán)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yán)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yán)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yán)經(jīng)講解
- 楞嚴(yán)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yán)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yán)經(jīng)講解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dá)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