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心經(jīng) >

心經(jīng)

《心經(jīng)》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經(jīng)中字?jǐn)?shù)最少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因其字?jǐn)?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shù)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jīng)》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shù)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jīng)白話解 經(jīng)文正解 第二卷

心經(jīng)白話解 經(jīng)文正解 第二卷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

[少室六門]

舍利

達(dá)道由心本,心凈利還多。如蓮華出水,頓覺道源和。

常居寂滅相,智慧眾難過。獨超三界外,更不戀娑婆。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與空一種,未到見兩般。二乘生分別,執(zhí)相自心謾。

空外無別色,非色義能寬。無生清凈性,悟者即涅槃。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非空空不有,非色色無形。色空同歸一,凈土得安寧。

非空空為妙,非色色分明。色空皆非相,甚處立身形。

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

受想納諸緣,行識量能寬。遍計心須滅,我病不相于。

解脫心無礙,破執(zhí)悟心源。故云亦如是,性相一般般。

[慧凈禪師]

空色假待曾何實其中唯有一真如

心境曉同如幻夢逍遙獨步入無余

 。鄞箢嵍U師]

  色與空一種,上至諸佛,下至螻蟻,若若本來總是空。眼是色不能見,只是真空能見;耳是色不能聞,只是真空能聞。分為八萬四千見聞覺知,總歸六根。色空不異,真空[玄+少]理。

  因有眼故,便受其色;因有色故,便受其想;因有想故,便受其行,因有行故,便受其識。因有識故,便有六根名相。隨聲逐色,流浪生死,終無止住。

  若要生死斷,但從一根照破,當(dāng)下空寂。直下承當(dāng)。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無所寂,唯見于空?諢o所空,八萬四千塵勞妄想,一使頓息。人亦空,法亦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動念即乖,安排即錯。若能徹底無依,直下承當(dāng),亦無人,亦無佛。

  四大五蘊,從它虛生虛沒,于自己法身總無交涉。和光塵不染,三界獨為尊。此長劫虛空不壞之身,會么?

  竹影掃階稱不動,月輪穿海水無痕。

  眾生法身清凈,無瑕無染無污,壞不得,燒不得。如蓮花不著水,心清凈虛空之體,在圣而不增,在凡而不減。如如不動,無欠無余。棒打虛空空不通,刀碎虛空空不斷。繩縛虛空空不住,灰燒虛空空不著。虛空之體,安色空不受色,安聲空不受聲。六道四生,一切假名,都無所受。

  [凈慧和尚]

  舍利子就是舍利弗,他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是智慧第一。

  《心經(jīng)》是講智慧的經(jīng)典,所以舍利弗是當(dāng)機(jī)眾。由舍利弗的發(fā)問“菩薩如何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觀世音菩薩就說了這部經(jīng)。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一段話還是接著“照見五蘊皆空”而來,五蘊皆空怎么空呢?分為兩個步驟:首先就舉色法,在色法與空兩者之間進(jìn)行比較。為什么五蘊皆空呢?因為空與色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叫做“不異”。這是第一步,比較淺層次地來認(rèn)識色與空之間的關(guān)系。色與空的關(guān)系只是不異,不異就是相同。不說相同,而說不異,道理是一樣的。色為什么不異空呢?因為色法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是要依賴眾多的條件,才有一個具體事物的發(fā)生、存在、發(fā)展和消亡。凡是需要條件而存在的事物,它本身就沒有獨立存在的自性,因其自性空,所以說“色不異空”?找膊划惿,空為什么不異色呢?因為空的顯示,也是需要在眾多的條件之下,才能顯示空義,所以說空不自空,色不自色,這兩者是在一個不異的層面來加以說明的。

  色法如是,受、想、行、識也是這樣,都是有條件的存在,凡是有條件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空無自性,這是第一層意思。色與空,似乎還是兩個東西。

  第二層意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與空不是兩件事情,是一件事情,用“即是”來表示,而不是用“不異”來表示,是說色的本身就是空,空的本身就是色,色與空渾然一體。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一切諸法當(dāng)體即空,雖然諸法空性宛然,但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這才是般若智慧的本意。

  只有把一切事物當(dāng)體、當(dāng)下看空了,看到一切事物的實相,才能真正地超越自我,才能真正做到五蘊皆空。

  一切事物當(dāng)體即空這個道理,是學(xué)習(xí)佛法,修習(xí)禪定,度一切苦厄,必須要深刻、真實加以認(rèn)識的一個根本觀點,這也是佛法的根本觀點。佛法與其他學(xué)說根本的區(qū)分點就是緣起性空的道理,這就是佛法的大智慧。如果我們將此弄明白了,或者說慢慢地明白了,這就是我們處理生存、生活、生死的大智慧。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我們的生活中,充滿禪悅;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顯露著空性;我們生活的每一刻都與空性不異。只有把對空性的認(rèn)識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地照見五蘊皆空,也才能隨時隨地度一切苦厄。

 。垩a注]

  釋迦牟尼怕弟子們聽了“五蘊皆空”的說法,破了“有見”,又會執(zhí)著空相,生起“無見”,所以舉色蘊為例,讓弟子們正確理解空的真實義。

  說“色不異空”,“色即是空”,明確色蘊不是實有;說“空不異色”,“空即是色”,明確空不是無。這就排除了“有見”和“無見”兩種偏見。

  《楞伽經(jīng)》說:“如來說法離四句,離一異、俱不俱、常無常、有無非有非無。”告誡弟子們在弘揚佛法時,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問題,要用相待(相對)的觀點看問題。

  受想行識這四蘊,和色蘊一樣,說有嘛,不是實有;說空嘛,在心中都有跡可尋,并且左右著人們意識的發(fā)生、形成、變化和消亡,不能說它是無。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少室六門]

舍利子

說舍論身相,利言一種心。菩薩金剛力,四相勿令侵。

達(dá)道離人執(zhí),見性法無音。諸漏皆總盡,遍體是真金。

是諸法空相

諸佛說空法,聲聞有相求。尋經(jīng)覓道理,何日學(xué)心休。

圓成真實相,頓見罷心修。迥然超法界,自在更何憂。

不生不滅

盧舍清凈體,無相本來真。如空皆總遍,萬劫體長存。

不共皆不著,無舊亦無新。和光塵不染,三界獨為尊。

不垢不凈

真如越三界,垢凈本來無。能仁起方便,說細(xì)及言粗。

空界無有法,是現(xiàn)一輪孤。本來無一物,豈合兩般呼。

不增不減

如來體無相,滿足十方空?丈想y立有,有內(nèi)不見空。

看似水中月,聞如耳畔風(fēng)。法身何增減,三界號真容。

 。蹆艋酆蜕校

  諸法空相指的就是上面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就是諸法真實的相狀,或者狀態(tài)。一切法都是緣生緣滅,都沒有自性,無自性故空。一切法的狀態(tài)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狀態(tài),是一切諸法的原態(tài),本來面目。不隨諸法之生而生,也不隨諸法之滅而滅,所以是“不生不滅”。不因為修行,斷除了煩惱,諸法的空相就變得干凈了。也不是說心中有煩惱、苦惱,諸法的空相就垢染。諸法空相不隨心凈而凈,不隨垢染而垢,所以叫做“不垢不凈”。不因為是圣者,空相會增加,也不因為是凡夫,空相會減少。這就是“不增不減”。

  空相即實相,這個東西很奇妙,雖然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它片刻也沒有離開過我們,我們隨時都在接觸它,隨時都處在諸法空相當(dāng)中,只是我們有迷惑,不能同歸,不能認(rèn)同。

  這里所指的諸法,既包括前面所講的色、受、想、行、識五蘊,也包括下面所講的十二處、十八界,乃至四諦、十二因緣,菩薩的智與得,都在一切諸法之內(nèi)。既然是諸法,有為、無為、凈法、染法都包括在其中。我們?nèi)祟愔皇侵T法中的一法而已;我們每個個體生命,也是諸法中的一法;山河大地、草木叢林、情與無情,都是一法,都在諸法之中,其原態(tài)與空相都是一致的。山河大地,宇宙空間,其空相不因其大而大;一粒沙子,一棵小草,其空相不因其小而小。

  這個諸法空相,不可思不可議,不是有相不是無相,不是生相不是滅相,一切二元對立的東西都超越了,包括超越本身也超越了,那就是究竟涅槃。

  《心經(jīng)》所講的道理,要從功夫、見地上去理解,去落實,我們的修行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標(biāo)。

  什么是入定呢?坐下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時間的觀念消失了,空間的觀念消失了,不起心,不動念,既不妄想紛飛,又沒有昏沉。一個小時過去了,如同彈指一揮間;一天過去了,如在剎那之間,那就是定。不要把坐中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狀態(tài)認(rèn)為是定。入定的心境,就像一潭止水,明明朗朗、清清楚楚、清澈見底,那是對定的境界的一種形容。所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秋天的月亮,清澈的潭水,那就是定心的境界。

  定心的境界,不僅僅是定在起作用,慧也在起作用,定慧等持。定慧平等,定慧相資,這樣才會有“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那樣安詳自在的境界出現(xiàn)。行香、坐香、喝茶、吃飯、睡覺、如廁……所有這些生活環(huán)節(jié)都是用功處,都不要打失正念。只有在三業(yè)的任何一個方面、一個時間段、一種生活環(huán)境中都能保持專注、清明、綿密,定的境界才有可能出現(xiàn),空性才會慢慢地呈現(xiàn)出來。

  諸法的空相與我們的心念、生活,從來沒有過距離,只因我們的心念被妄想雜念占據(jù)了,這個思想的領(lǐng)地被煩惱盤踞著,所以空性、空相、心的原態(tài)顯露不出來。用功的目的就是要把盤踞在我們思想領(lǐng)地的種種妄想雜念一齊打掃干凈,清除干凈。說到打掃、清除的時候,各位不要誤會,以為一定要找到一個東西成為對立面,然后盡量地壓抑它、排除它。其實不然。所謂“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不去理它,煩惱自然就不起作用。你越是理它,在意它,越是想消除煩惱,可能它的那種反彈力反而會勝過你正念的力暈。所以要調(diào)心,只可以調(diào),不可以把它當(dāng)作對立面,去硬性地加以抵制。越抵制,越壞事;越抵制,煩惱越多;越抵制,心越是安定不下來,功夫越是不能上路。

  用功夫是一件非常長遠(yuǎn)的事情,不是一天、兩天,一個七、兩個七就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功夫要長期作,持之以恒,功夫才能成熟。但是,在見地上它又是剎那間的事情,明白過來了,就不要再走回頭路,要一直堅持,功夫就能進(jìn)步和提升。

 。垩a注]

  這里說的諸法,包括五蘊法、十二處法、十八界法、十二因緣法、四諦法、菩薩法。在觀自在菩薩的法眼里,這些法都是空的。這一句,用了六個不、三對相待的問題說明空的含意。生與滅、垢與凈、增與減,都是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的兩個方面。這兩方面中,缺了任一方面,對方都不能獨立存在。

  說什么不生不滅?

  不是說石頭不生不滅,不是說生物不生不滅,也不是說常人的心意識不生不滅。一塊石頭,好象不會發(fā)生變化,日子一長會發(fā)現(xiàn)它變成沙,變成泥塵。石頭滅了,生成了沙;沙滅了,生成了泥塵。一個嬰兒生出來了,長大了,老了,死了,變成了白骨,變成了微塵。常人的心意識,隨著時間的遷流,不停地在變化。前一個念頭滅了,生成了后一個念;這后一個念頭滅了,又生成再下一個念。世間的事物,常人的心意識,都不停地生滅滅生,剎那剎那地變,生死輪常轉(zhuǎn)。

  那么,有什么不生不滅呢?

  如果你成了觀自在菩薩,你能照見五蘊皆空,不生妄想,不生煩惱,心地清凈,猶如止水,波浪不興,就說你得了無生法忍。無生便無什么要滅的。這就是不生不滅的境界。

  可憐蜀犬吠日,可憫杞人憂天;大肚能容開口笑,煩惱無滅亦無生。

  不垢不凈是什么意思?

  常人對一切事物都習(xí)慣于執(zhí)著二邊見。墻上掛著一幅畫,一個人說掛得高了,另一個人說掛得低了,兩人各自固執(zhí)己見,爭論不休。有人說,穿金戴銀,吃山珍海味,住小洋房,開小汽車,這樣的生活才是幸福;有人說,青衣素巾,清茶淡飯,居漏室,安步當(dāng)車,這樣的生活很幸福。前者說后者寒酸,后者說前者擺款,也是各自固執(zhí)己見,各有各理。觀自在菩薩能隨順一切法,無愛憎,無取舍。

  一些修行人,講究離垢求凈,妄分別哪些是垢,哪些是凈。在觀自在菩薩的法眼里,諸法平等,無所謂垢,無所謂凈,不妄加分別,才得清凈心。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即將成佛時,見魔王波旬的三個女兒脫得半裸來挑逗。釋迦牟尼心如止水,不說她們垢,也不說她們凈,幻境隨即隱滅。又見魔兵彎弓射箭,釋迦牟尼見惡不驚,心如磐石,只見箭矢都變成了蓮花,即垢成凈。

  不增不減是什么意思?

  這里說的是清凈的心地。照見了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便得無生法忍;識不垢不凈,見諸法平等,便得心地清凈,便見原來明凈的本心本性。這明凈的本心本性,象虛空一樣廣大,能容萬象。沒有人能把虛空挖去一塊,使虛空減;也沒有人能把一塊虛空補上去,使虛空增大。明凈的本心本性,也象虛空一樣,增不見多,減不見少,所以說不增不減。

  大海洋洋納百川,虛空蕩蕩疊三千。

  心寬裝得難容事,增減無妨大法船。

精彩推薦